本文目录一览菟实子是什么药材2,菟是什么药草3,菟丝子用什么药请问大神4,菟丝子有什么作用呀5,中药菟蔚子有什么效果6,菟子什么意思7,菟丝子是什么药作用是什么8,菟丝子是什么东西9,什么是菟丝子菟实子是什么药材应该是菟丝子。温……
本文目录一览
1,菟实子是什么药材

2,菟是什么药草
菟丝子,又名黄丝、黄腾子,属旋花科,一年生寄生草本,全株无毛,黄色,茎细缠绕,多分枝,无叶,花多数,它的繁殖靠种子进行,种子外壳坚硬,最适应发芽温度在22℃至28℃,在土层3厘米深条件下种子能活1至3年。它既可以无性繁殖,又可以种子繁殖。其繁殖量惊人,菟子丝一旦蔓延开来,危害之大,难以估量。(Cuscuta chinensis)旋花科,菟丝子属。一年生草本,缠绕寄生。茎纤细、黄色,无叶。随处生有吸盘附在寄主上。夏秋开花,花小,白色,常簇生于茎侧。苞片和小苞片小,鳞片状。花萼杯状,5裂。花冠壶状或钟状,顶端5裂,裂片向外反曲,宿存,雄蕊5枚,与花冠裂片互生。蒴果扁球形。种子细小,淡褐色或棕褐色。是一种寄生根。我国分布普遍,常寄生于豆科、菊科、藜科等植物上。对大豆等作物危害较大,也对胡麻、苘麻、花生、马铃薯等产生危害。种子入药,功能补益肝肾、主治肾虚等症。菟丝子系在害的寄生性杂草,它缠绕在寄生植物上,吸收寄主植物的营养,甚至会造成寄主植物死亡。本品气微,味淡;生用,或煮熟捣烂作饼用主要性能 甘,涩,微温.归肝,肾,脾经功效 补肾阳,益肾精,养肝,明目,固精,缩尿,止带,止泻,安胎.

3,菟丝子用什么药请问大神
菟丝子,又名吐丝子、菟丝实、无娘藤、无根藤、菟藤、菟缕、野狐丝、豆寄生、黄藤子、萝丝子等。是一种生理构造特别的寄生植物,其组成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其他植物;并且从接触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戳入宿主直达韧皮部,吸取养分,长茂盛后,阻挡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更进一步还会储存成淀粉粒于组织中。中药菟丝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等的种子,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之功效。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以北方地区较多。
4,菟丝子有什么作用呀
菟丝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种子。菟丝子植物特征:无根无叶寄生性一年生草本,喜欢在阳光充足的开阔环境中生长,常寄生于蔓菁或马鞍藤上。茎细长,丝状,光滑,黄色。叶退化,细小卵形,薄膜质的鳞片叶。白色的小花在夏天开放。果为蒴果(带壳的果实),扁球形。菟丝子在中药界是大大有名的,它不仅可治各种疮痛、肿毒,又能滋养强壮治黄疸,效用真是不胜枚举。菟丝子商品分为大粒菟丝子和菟丝子两种,菟丝子为主流产品,全国普遍应用。大粒菟丝子以粒饱满,黑褐色均匀,无杂质者为佳;菟丝子以粒饱满,质坚实,灰棕色或黄棕色者为佳。菟丝子:类圆形或卵圆形,两侧常凹陷,长径约1.5毫米,短径约1毫米。表面暗棕色或红棕色,为粗糙。在扩大镜下观察;表面有细密的深色小点,一端有淡色圆点,其中央有线性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强压之不碎而被压扁。种皮剥去后,胚乳膜质套装,套于胚外,胚细长卷旋状。气无,味微苦涩。【药材学名】 Semen Cuscutae. 别名大全 【别名】菟丝实,兔丝子,吐丝子,丝子,豆寄生,豆须子,龙须子,萝丝子,缠龙子,黄藤子,黄湾子,黄网子,黄萝子,黄丝子,黄丝藤子,金黄丝子,无娘藤米米,无娘藤子,无报草子,玉女,赤网,无根藤子。 【商品名】菟丝子:又名小粒菟丝子、小菟丝子。为寄生性蔓草菟丝子的成熟干燥种子。主产于山东、河北、河南、江苏、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大菟丝子:又名大粒菟丝子、金灯藤子、无根藤子、无根草子、日子菟丝子、女萝子。为寄生性蔓草大菟丝子的成熟干燥种子。主产于云南、贵州、陕西、四川等地。 均以颗粒饱满,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处方名】菟丝子,兔丝子,炒菟丝子,盐菟丝子。 处方中写菟丝子,免丝子指生菟丝子。为原药材去杂质,晒干入药者。 炒菟丝子为净菟丝子用文火炒黄入药者。补肾、益精,安胎功效增强。盐菟丝子又名盐水炒菟丝子。为净菟丝子用盐水拌匀。再用文火炒干入药者。引药走下,增强补肾养肝功效。 【基原】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Lam. 的干燥成熟种子。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置干燥通风处。 盐菟丝子:取净菟丝子,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至微鼓起。本品表面棕黄色,裂开,略有香气。加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煎煮后可露出黄色至棕褐色卷旋状的胚。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1~1.5m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具细密突起的小点,一端有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实,不易以指甲压碎。气微,味淡。 【鉴稹】 (1) 取本品少量,加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可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 (2) 本品粉末黄褐色或深褐色。种皮表皮细胞断面观呈类方形或类长方形,侧壁增厚;表面观呈圆多角形,角隅处壁明显增厚。种皮栅状细胞成片,断面观2 列,具光辉带;表面观呈多角形皱缩。胚乳细胞呈多角形或类圆形,胞腔内含糊粉粒。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用法用量】 6~12g;外用适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种子。主要成分含糖甙、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维生素A类物质等。菟丝子性味辛甘平,可补肝肾,益精髓,养肌强阴,坚筋骨,益气力,肥健人。对于下元不足所致的须发早白,腰膝酸软,齿牙动摇等各种病症有较好的疗效,是美容方广泛使用的药品。《本草正义》言:“菟丝为养阴通络之上品……汗去面颇,亦柔润肌肤之功用。” [编辑本段]食疗价值 旋花科草本植物菟丝子的成熟种子。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秋季采收植株,晒干,打下种子。生用或盐水炒用。 [性能]味甘,性温。能被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参考]含黄酮类、树脂甙、糖类。 对小鼠“阳虚”模型有治疗作用;能增强非特异性抵抗力;能抑制肠运动,兴奋离体子宫;能延缓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的发展;能增强心脏收缩力,降低血压。 [用途]用于肾虚阳痿,遗精尿频,带下,腰痛;肝肾不足,视物昏花,视力减退;脾肾虚弱,便溏腹泻;肝肾虚损,胎动不安。 [用法]一日10~15g。泡茶,煎汤,浸酒,煎膏滋,煮粥,入菜肴等。 [附方] 1,小菟丝子粉:菟丝子150g,莲子、山药各100g,茯苓30g。共研为细末。每次约15g,温水冲调食。 源于《奇效良方》(改丸为粉)。本方以菟丝子补养肝肾、补肾阳,莲子、山药补脾益肾,且均能固精;茯苓滋养益脾。用于老人肝肾不足,脾气虚弱,体倦乏力,眩晕耳鸣,饮食减少。 2,菟丝枸杞煎蛋:菟丝子10g,枸杞5g,鸡蛋1个。鸡蛋敲破倒入碗中,与菟丝子、枸杞子一并调匀,用油煎熟食。 本方以二药补养肝肾,鸡蛋养血,共奏明目之功。用于肝血虚,或肝肾不足,视物昏花。
5,中药菟蔚子有什么效果
薄荷:是中医临床中常用中药之一,功效:感冒、发热、喉痛,头痛,目赤肿痛,肌肉疼痛,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可泡水、入药、代茶饮饮用。菟丝子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 归经:气味辛,甘,平 无毒。[功能与主治]: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的腰膝筋骨酸痛,腿脚软弱无力、阳痿遗精、呓语、小便频数、尿有余沥、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耳聋以及妇女带下、习惯性流产等症。一般情况下被列为上品的可以久服。久服明目轻身延年。用法与用量:10~12克用药禁忌:阳虚火旺、阳强不痿及大便燥结者禁服, 根据个人体质如果出现上火迹象,就停止服用。从菟丝子功效来看,它是不会引起不育的,相反它会引起性功能亢进
6,菟子什么意思
一、菟 tù,〈名〉1. 菟丝。植物名。药草称“菟丝子”。蔓生,茎细长,缠络于其他植物上。花淡红色。子可入药 [dodder]。如:菟丘(即菟丝。俗称菟丝子)2. 通“兔” [rabbit]见菟而顾犬,未为晚也。——《战国策·楚策》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楚辞·屈原·天问》楚王佩玦而逐菟。——《淮南子·汜论》3. 又如:菟苑(即兔园。汉文帝儿子刘武(梁孝王)的园囿)4. 另见 tú二、菟 tú基本字义:1. 〔於~〕老虎的别称。2. 〔~裘〕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泗水县;古代借指退隐者的居处。详细字义1. ——“於菟”( wūtú)∶古代楚人称虎为“於菟”。菟裘(地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中文名】: 菟丝子 我只知道菟丝子【类 别】: 种子类菟丝子 (《本经》) 【异名】菟丝实(《吴普本草》),吐丝子(《本草求原》),无娘藤米米(《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黄藤子、龙须子(《东北药植志》),萝丝子(《江苏植药志》),缠龙子(《中药材手册》),黄湾子、黄网子、黄萝子、豆须子(《山东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种子。 植物形态详菟丝条。一、菟 tù,〈名〉1. 菟丝。植物名。药草称“菟丝子”。蔓生,茎细长,缠络于其他植物上。花淡红色。子可入药 [dodder]。如:菟丘(即菟丝。俗称菟丝子)2. 通“兔” [rabbit]见菟而顾犬,未为晚也。——《战国策·楚策》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楚辞·屈原·天问》楚王佩玦而逐菟。——《淮南子·汜论》3. 又如:菟苑(即兔园。汉文帝儿子刘武(梁孝王)的园囿)4. 另见 tú二、菟 tú基本字义:1. 〔於~〕老虎的别称。2. 〔~裘〕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泗水县;古代借指退隐者的居处。详细字义1. ——“於菟”( wūtú)∶古代楚人称虎为“於菟”。菟裘(地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
7,菟丝子是什么药 作用是什么
菟丝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种子。菟丝子植物特征:无根无叶寄生性一年生草本,喜欢在阳光充足的开阔环境中生长,常寄生于蔓菁或马鞍藤上。茎细长,丝状,光滑,黄色。叶退化,细小卵形,薄膜质的鳞片叶。白色的小花在夏天开放。果为蒴果(带壳的果实),扁球形。菟丝子在中药界是大大有名的,它不仅可治各种疮痛、肿毒,又能滋养强壮治黄疸,效用真是不胜枚举。 菟丝子商品分为大粒菟丝子和菟丝子两种,菟丝子为主流产品,全国普遍应用。大粒菟丝子以粒饱满,黑褐色均匀,无杂质者为佳;菟丝子以粒饱满,质坚实,灰棕色或黄棕色者为佳。 菟丝子:类圆形或卵圆形,两侧常凹陷,长径约1.5毫米,短径约1毫米。表面暗棕色或红棕色,为粗糙。在扩大镜下观察;表面有细密的深色小点,一端有淡色圆点,其中央有线性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强压之不碎而被压扁。种皮剥去后,胚乳膜质套装,套于胚外,胚细长卷旋状。气无,味微苦涩。 【药材学名】 Semen Cuscutae. 别名大全 【 别名 】菟丝实,兔丝子,吐丝子,丝子,豆寄生,豆须子,龙须子,萝丝子,缠龙子,黄藤子,黄湾子,黄网子,黄萝子,黄丝子,黄丝藤子,金黄丝子,无娘藤米米,无娘藤子,无报草子,玉女,赤网,无根藤子。 【 商品名 】菟丝子:又名小粒菟丝子、小菟丝子。为寄生性蔓草菟丝子的成熟干燥种子。主产于山东、河北、河南、江苏、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大菟丝子:又名大粒菟丝子、金灯藤子、无根藤子、无根草子、日子菟丝子、女萝子。为寄生性蔓草大菟丝子的成熟干燥种子。主产于云南、贵州、陕西、四川等地。 均以颗粒饱满,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 处方名 】菟丝子,兔丝子,炒菟丝子,盐菟丝子。 处方中写菟丝子,免丝子指生菟丝子。为原药材去杂质,晒干入药者。 炒菟丝子为净菟丝子用文火炒黄入药者。补肾、益精,安胎功效增强。 盐菟丝子又名盐水炒菟丝子。为净菟丝子用盐水拌匀。再用文火炒干入药者。引药走下,增强补肾养肝功效。 【基原】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Lam. 的干燥成熟种子。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置干燥通风处。 盐菟丝子:取净菟丝子,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至微鼓起。本品表面棕黄色,裂开,略有香气。加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煎煮后可露出黄色至棕褐色卷旋状的胚。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1~1.5m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具细密突起的小点,一端有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实,不易以指甲压碎。气微,味淡。 【鉴稹】 (1) 取本品少量,加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可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 (2) 本品粉末黄褐色或深褐色。种皮表皮细胞断面观呈类方形或类长方形,侧壁增厚;表面观呈圆多角形,角隅处壁明显增厚。种皮栅状细胞成片,断面观2 列,具光辉带;表面观呈多角形皱缩。胚乳细胞呈多角形或类圆形,胞腔内含糊粉粒。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用法用量】 6~12g;外用适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种子。主要成分含糖甙、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维生素A类物质等。菟丝子性味辛甘平,可补肝肾,益精髓,养肌强阴,坚筋骨,益气力,肥健人。对于下元不足所致的须发早白,腰膝酸软,齿牙动摇等各种病症有较好的疗效,是美容方广泛使用的药品。《本草正义》言:“菟丝为养阴通络之上品……汗去面颇,亦柔润肌肤之功用。” [编辑本段]食疗价值 旋花科草本植物菟丝子的成熟种子。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秋季采收植株,晒干,打下种子。生用或盐水炒用。 [性能]味甘,性温。能被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参考]含黄酮类、树脂甙、糖类。 对小鼠“阳虚”模型有治疗作用;能增强非特异性抵抗力;能抑制肠运动,兴奋离体子宫;能延缓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的发展;能增强心脏收缩力,降低血压。 [用途]用于肾虚阳痿,遗精尿频,带下,腰痛;肝肾不足,视物昏花,视力减退;脾肾虚弱,便溏腹泻;肝肾虚损,胎动不安。 [用法]一日10~15g。泡茶,煎汤,浸酒,煎膏滋,煮粥,入菜肴等。 [附方] 1,小菟丝子粉:菟丝子150g,莲子、山药各100g,茯苓30g。共研为细末。每次约15g,温水冲调食。 源于《奇效良方》(改丸为粉)。本方以菟丝子补养肝肾、补肾阳,莲子、山药补脾益肾,且均能固精;茯苓滋养益脾。用于老人肝肾不足,脾气虚弱,体倦乏力,眩晕耳鸣,饮食减少。 2,菟丝枸杞煎蛋:菟丝子10g,枸杞5g,鸡蛋1个。鸡蛋敲破倒入碗中,与菟丝子、枸杞子一并调匀,用油煎熟食。 本方以二药补养肝肾,鸡蛋养血,共奏明目之功。用于肝血虚,或肝肾不足,视物昏花。
8,菟丝子是什么东西
菟丝子 ,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细柔呈线状,左旋缠绕,多分枝,黄色,随处生吸器,侵入寄主组织内。无绿色叶,而有三角状卵形的鳞片叶。花白色,簇生;小花梗缺如或极短;苞片则、苞片鳞状,卵圆形:花萼杯状,长约2毫米,先端5裂,裂片卵形或椭圆形;花冠短钟形,长2~3毫米,5浅裂,裂片三角形;雄蕊5,花药长卵圆形,花丝几无,每雄蕊下生一鳞片,长圆形,边缘缝状;雌蕊短,子房2室,每室有2胚珠,花柱2,外伸,柱头头状。蒴果扁球形,长约3毫米,褐色,有宿存花柱;种子2~4粒,卵圆形或扁球形,长3~5毫米,黄褐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生长于田边、荒地及灌木丛间。寄生于草本植物,尤以豆科、菊科、藜科为多。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菟丝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种子。菟丝子植物特征:无根无叶寄生性一年生草本,喜欢在阳光充足的开阔环境中生长,常寄生于蔓菁或马鞍藤上。茎细长,丝状,光滑,黄色。叶退化,细小卵形,薄膜质的鳞片叶。白色的小花在夏天开放。果为蒴果(带壳的果实),扁球形。菟丝子在中药界是大大有名的,它不仅可治各种疮痛、肿毒,又能滋养强壮治黄疸,效用真是不胜枚举。
菟丝子商品分为大粒菟丝子和菟丝子两种,菟丝子为主流产品,全国普遍应用。大粒菟丝子以粒饱满,黑褐色均匀,无杂质者为佳;菟丝子以粒饱满,质坚实,灰棕色或黄棕色者为佳。
菟丝子:类圆形或卵圆形,两侧常凹陷,长径约1.5毫米,短径约1毫米。表面暗棕色或红棕色,为粗糙。在扩大镜下观察;表面有细密的深色小点,一端有淡色圆点,其中央有线性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强压之不碎而被压扁。种皮剥去后,胚乳膜质套装,套于胚外,胚细长卷旋状。气无,味微苦涩。
细辛是临床常用中药,具发表散寒、温肺止咳、祛风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风寒头痛、鼻渊、肺寒咳喘、风湿痹痛,外用治牙痛等。药典规定其剂量为1~3g,外用适量。细辛以全草入药。
细辛商品:北细辛常卷缩成团,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形,具短分枝,长1~10厘米,直径0.2~0.4厘米;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形的节,节间长0.2~0.3厘米,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根细长,密生节上,长10~20厘米,直径0.1厘米。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有须根及根痕。基生叶1~3,具长柄,表面光滑。叶片多破碎,完整者心形至肾状心形,全缘,先端急尖,基部深心形,长4~10厘米,宽6~12厘米,表面淡绿色。有的有花多皱缩,钟形,暗紫色,花被顶裂片由基部反卷与花被筒几全部相贴。果实半球形,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汉城细辛:根茎直径0.1~0.5cm,节间长0.2~1cm 。基生叶多为2,叶柄有毛,叶片较厚。花被裂片开展。果实半球形。
华细辛:根茎长5~20cm,直径0.1~0.2cm,节间长0.2~1cm。基生叶1~2枚,叶片较薄,心形,先端渐尖。话被裂片开展。果实近球形。气味弱。
细辛为常用中药,性温,味辛。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痰之功能。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英文名】 SEMEN CUSCUTAE
【别名】豆寄生、无根草、黄丝、黄丝藤、无娘藤、金黄丝子
【来源】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Lam.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制法】
菟丝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盐菟丝子:取净菟丝子,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至微鼓起。本品表面棕黄色,裂开,略有香气。加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煎煮后可露出黄色至棕褐色卷旋状的胚。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1~1.5m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具细密突起的小点,一端有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实,不易以指甲压碎。气微,味淡。
【鉴稹】
(1) 取本品少量,加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可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
(2) 本品粉末黄褐色或深褐色。种皮表皮细胞断面观呈类方形或类长方形,侧壁增厚;表面观呈圆多角形,角隅处壁明显增厚。种皮栅状细胞成片,断面观2 列,具光辉带;表面观呈多角形皱缩。胚乳细胞呈多角形或类圆形,胞腔内含糊粉粒。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用法用量】 6~12g;外用适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种子。主要成分含糖甙、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维生素A类物质等。菟丝子性味辛甘平,可补肝肾,益精髓,养肌强阴,坚筋骨,益气力,肥健人。对于下元不足所致的须发早白,腰膝酸软,齿牙动摇等各种病症有较好的疗效,是美容方广泛使用的药品。《本草正义》言:“菟丝为养阴通络之上品……汗去面颇,亦柔润肌肤之功用。”
9,什么是菟丝子
菟丝子别名:吐丝子,缠龙子,吐丝实,无根草。 味甘,药性温。归肝、肾、脾经。 功能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治疗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尿有余沥,腰膝酸软,脾肾虚泻,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外治白癜风。
临床应用: 1.左归丸(《景岳全书》)治真阴不足证。腰酸腿软,头晕眼花,耳聋失眠,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舌干,舌红少苔,脉细。大怀熟地240g,山药120g,枸杞120g,山萸肉120g,川牛膝120g,菟丝子120g,鹿胶120g,龟胶120g。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g,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2.右归丸(《景岳全书》)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萎遗精,或阳衰无子,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舌淡苔白,脉沉而迟。大怀熟地240g,山药120g,山茱萸90g,枸杞120g,鹿角胶120g,菟丝子120g,杜仲120g,当归90g,肉桂60~120g,制附子60~180g。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9g,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3.五子丸(《世医得效方》)治年老体弱,小便夜多,头昏脚弱,淋浊遗精,尿如米泔。菟丝子(酒蒸)、炒韭子、益智仁、炒茴香子、炒蛇床子各等分。上为细末,酒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糯米饮或盐汤送下。
附方:
①补肾气,壮阳道,助精神,轻腰脚:菟丝子一斤(淘净,酒煮,捣成饼,焙干),附子(制)四两。共为未,酒糊丸,梧子大。酒下五十丸。(《扁鹊心书》茧丝子丸)
②洽腰痛:菟丝子(酒浸)、杜仲(去皮,炒断丝)等分。为细未,以山药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酒或盐汤下。(《百一选方》)
③治丈夫腰膝积冷痛,或顽麻无力:菟丝(洗)一两,牛膝一两。同用酒浸五日,曝干,为未,将原浸酒再人少醇酒作糊,搜和丸,如桐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九。(《经验后方》)
④治腰膝凤冷,益颜色,明目:菟丝子一斗。酒浸良久,沥出曝于,又浸,令酒干为度,捣细罗为未。每服二钱,以温酒调下,日三,服后吃三、五匙水饭压之,至三七日,更加至三钱服之。(《普济方》)
⑤洽劳伤肝气,目暗:菟丝子二两。酒浸三日,曝于,捣罗为未,鸡子白和九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圣惠方》)
⑥治膏淋:菟丝子(酒浸,蒸,捣,焙)、桑螺峭(炙)各半两,泽泻一分。上为细未,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用清米饮送下。(〈奇效良方》菟丝丸)
⑦治小便赤浊,心肾不足,精少血燥,口干烦热,头晕怔仲:菟丝子、麦门冬等分。为未,蜜丸梧子大。盐汤每下七十丸。(《纲目》)
⑧治心气不足,思虑太过,肾经虚损,真阳不固,溺有余沥,小便白浊,梦寐频泄:茧丝子五两,白茯苓三两,石莲子(去壳)二两。上为细未,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常服镇益心神,补虚养血,清小便。(《局方》茯菟丸)
⑨治小便多或不禁:菟丝子(酒蒸)二两,桑嫖峭(酒炙)半两,牡蛎(煅)一两,肉苁蓉(酒润)二两,附子(炮,去皮、脐)、五味子各一两,鸡半两(微炙),鹿茸(酒炙)一两。上为未,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盐酒任下。(《世医得效方》菟丝子九)
⑩治脾元不足,饮食减少,大便不实:菟丝子四两,黄耆、于白尤(士拌炒)、人参、木香各一两,补骨脂、小茴香各八钱。饧糖作丸。早晚各服三钱,汤酒使下。(《方脉正宗》)
(11)洽消渴:菟丝子不拘多少,拣净,水淘,酒浸三宿,控干,乘润捣罗为散,焙干再为细未,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食前饮下五十粒,一日二、三服;或作散,饮调下三钱,(《全生指迷方》菟丝子丸)
(12)洽阴虚阳盛,四肢发热,逢凤如炙如火:茧丝子、五味子各一一两,生干地黄三两。上为细未。米饮调下二钱,食前。(《鸡峰普济方》菟丝子煎)
(13)治痔下部痒痛如虫啮:菟丝子熬令黄黑,未,以鸡子黄和涂之。(《肘时后方》)
(14)治眉炼癣疮:菟丝子炒,研,油调敷之。(《山居四要》)
菟丝子图片
称:菟丝子类别:补益药 拉丁:Semen Cuscutae别名:菟丝实、吐丝子、黄藤子、龙须子、萝丝子、缠龙子、黄萝子、豆须子药用部位:成熟种子药材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1~1.5m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具细密突起的小点,一端有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实,不以以指甲压碎。气微,味淡。产地: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性味归经:温;甘;归肝、肾、脾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药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炒研调敷,或酒浸涂。禁忌:阴虚火旺、阳强不萎及大便燥结者禁服。菟丝子是一种生理构造特别的寄生植物,其组成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其他植物,并且从接触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戳入宿主直达韧皮部,吸取养分以维生,更进一步还会储存成淀粉粒于组织中。中药菟丝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等的种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之功效。
菟丝子又称黄鳝藤,常见有日本菟丝子和中国菟丝子,以前一种发生为害较为普遍;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台湾等省区;除寄生为害龙眼外,也可寄生荔枝、柑桔、沙田柚、蝴蝶果、茶、油茶、油桐、台湾相思、苦楝、黄檀、杨柳等多种果树和林木。菟丝子寄生在果树上,吸取树体水分和营养物质,其藤茎生长迅速,常缠绕枝条,甚至把整个树冠覆盖,不仅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致使叶片黄化、脱落,削弱树势,严重时果树不能生长和开花结果,甚至造成枝梢干枯或整株枯死。
菟丝子:辛甘平,补肝肾,益精髓,治阳痿遗精,腰痛脚弱,小便频数。菟丝子是中药是一种生理构造特别的寄生植物,其组成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其他植物,并且从接触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戳入宿主直达韧皮部,吸取养分以维生,更进一步还会储存成淀粉粒于组织中。中药菟丝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等的种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之功效。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