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槐花中草药,问中草药槐花有什么药用价值

槐花中草药,问中草药槐花有什么药用价值

本文目录一览问中草药槐花有什么药用价值2,中药伍拾捌槐花3,中药方剂中生槐花指的是什么4,每天认识一味中药槐花5,槐花的药用价值6,槐花有什么药效7,槐花有何药用价值8,槐花有什么功效它是中药吗9,槐花功效问中草药槐花有什么药用价值……

本文目录一览

1,问中草药槐花有什么药用价值

指导意见:槐花蜂蜜健胃、润肺止咳、抗过敏、抗衰老、增力补气。舒张血管,长期食用有降压功效。槐花可以凉血止血,清肝泄火。用于治疗血热引起的出血,目赤,头痛。注意,脾胃虚寒和阴虚无实火的慎用!
没看懂什么意思?

槐花中草药

2,中药伍拾捌槐花

别名:槐蕊性味:微寒;苦归经:归肝、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用法: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研末撒。 禁忌: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服 。 性状:本品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5,黄色或黄白色,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圆形。雄蕊10,其中9个基部连合,花丝细长。雌蕊圆柱形,弯曲。体轻。无臭,味微苦。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槐花味苦,性微寒,具有凉血止血,清泄肝火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大便带血,痔疮出血,尿血以及吐血,鼻出血以及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头疼,头昏,流泪,眼屎增多等症状。药理研究证明:槐花能使出血时间缩短,炒炭后作用更加显著,还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降压作用。槐花性寒,禁用于脾肾阳虚,失于统摄导致的便血、尿血、吐血、鼻出血。(仅供参考)

槐花中草药

3,中药方剂中生槐花指的是什么

槐花与生槐花是同一种东西,中药上用的槐花是干的,是生槐花晒干去了水分,而生槐花是刚采摘的新鲜的,两种药的药效一样,是一种凉血要药。
清热利湿汤中药组方是: 盐酒炒黄柏、苍术各3g,苏叶、赤芍、木瓜、泽泻、木通、防已、槟榔、枳壳、香附、羌活、甘草各2.5g。

槐花中草药

4,每天认识一味中药槐花

我导读 槐花是古时治疗“肠风”的特效药,肠风为便血的一种,常因外感而得,血清而色鲜,多在粪前,即大便排出前即有血从肛门排出。因其下血急迫,且有外感寒热的症状,故名为肠风。槐花凉血止血,殊为合拍。现代常见的许多表现为便血的疾病可以参照肠风的治疗,许多此类的中成药中,如地榆槐角丸、槐花散等,都有槐花的踪影。 《本草纲目》:“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疗吐血衄血,崩中漏下。”《本经逢原》:“槐花苦凉,阳明、厥阴血分药也。故大小便血,及目赤肿痛皆用之。目得血而能视,赤肿乃血热之病也。肠血痔血同柏叶微炒为末,乌梅汤服。” 槐花又可清肝火,用治多方面的肝热目疾时常与夏枯草等配伍。槐花性寒凉而苦降,归肝、大肠经,善清泄大肠之火热而凉血止血,故以治疗下部出血为长,如痔血、便血等。治便血,常配伍荆芥、侧柏叶等同用。荆芥炒用可疏风止血,槐花与荆芥常同用治肠风下血、痔疮出血等;侧柏叶则有收敛作用,与槐花相须为用,治大便下血、尿血、崩漏等。槐花凉血止血,广泛用于多种血热妄行的出血证,常配伍一样偏于苦寒沉降的地榆治疗下焦的血热妄行。 生槐花以清热凉血见长,可解肠毒,清肝明目。炒槐花经炒后苦寒之性缓和,而以清肝泻火、凉血止血见长。另有槐花炒至表面焦褐色为槐花炭,多用于外用剂,偏重于止血。 【来源】 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异名】 槐花米、槐蕊。 【性味】 味苦,微寒。 【归经】 归肝、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 【用法用量】 煎服,5 10g。外用可稍加量。止血多炒炭用,清热泻火宜生用。 槐花以身干、色黄白、整齐、无枝梗者为佳。内有肝火、口苦胁痛时,宜选用生槐花冲泡代茶饮。 槐花散 行气止血、治肠风脏毒名方 【做法】 槐花 ( 炒 )、柏叶 ( 杵,焙 ) 各12g,荆芥穗、枳壳 ( 麸炒 ) 各 6g。上药研成细末,调匀。一日3次,每次 6g,用开水或米汤调下。 【功效解析】 此方出自《普济本事方》,肠风脏毒,实际指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证。便前出血,或便后出血,或粪中带血,以及痔疮出血,血色鲜红或晦暗,并有舌红苔黄脉数。荆芥、枳壳理气,槐花、侧柏入血。本方具有寓行气于止血之中,寄疏风于清肠之内,相反相成的配伍特点。 【特别注意】 本方药性寒凉,故只可暂用,不宜久服。 内容介绍 《本草厨房》内容深入浅出,浅白易懂、轻松有趣,年轻化。同时大量引用中医典籍,信息准确,可靠可信。根据卫建委下达的“保健食品材料规范通知”和普通人日常饮食保健需求,精选多种安全、无毒、常见、便于购买的中药材,着重介绍其功效和经典药膳,以及中药材的选购鉴别等,同时配以大量药品实拍图和手绘图,兼顾趣味性和实用性,满足读者和市场需求。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 养生 正道”微信公众号,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 悦读中医 推荐发表,图片为出版社所有的版权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5,槐花的药用价值

槐花主要的药用价值:1、治疗银屑病:取槐花炒黄研成细粉,每次1钱,每日2次,饭后用温开水送服。亦可将槐花制成蜜丸内服,剂量同上。临床观察53例,痊愈6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9例,无效6例。此药对有胃肠道疾病的人有一定副作用,服药时加用维生素B1、B6可以缓解。也有部分病人开始有腹泻,几天后自行消失,因此服药宜从小剂量开始,2-3天后加至全量。 2、治疗颈淋巴结核:取槐米2份,糯米1份,炒黄研末,每天晨空腹服2匙(约10g)。服药期间禁止服糖。临床治疗30多例,均获治愈。 3、治疗暑疗:用干槐花米1-2两,加水1500ml煎汁,用棉花蘸洗局部。药汁可反复加热,1日洗2-3次。同时将药渣捣烂如泥敷于患部。一般用药1-2日后局部即可消肿而愈。

6,槐花有什么药效

槐花味道清香甘甜,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肺、降血压、预防中风的功效。将其采摘后可以做汤、拌菜、焖饭,亦可做槐花糕、包饺子,此外,在制作粥、汤时也可加入槐花。  槐花的功效与作用:中医认为其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入血敛降,体轻微散;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 指导意见: 紫槐花有毒,只作为观赏既可以了。 一般情况下国槐花有药效作用,中药上叫槐米。 还有白色的洋槐是可以食用的。槐花里只有杨槐花可以吃,紫槐花是不可以吃的,有毒!可能伤肾
槐花是中药,性味苦、凉,有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痔血,尿血,血淋,崩漏,衄血,赤白痢下,风热目赤,痈疽疮毒等疾病。

7,槐花有何药用价值

槐,中国古老树种之一,又称“国槐”、“金丝槐”。寿命长,素有“唐松晋槐”之说。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其花蕾称“槐米”;花称“槐花”;果称“槐角”;树上生长的菌类称“槐耳”。豆科植物槐的槐的花蕾,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你说的槐花是盛开的花,槐米是其花蕾,药用以花蕾为佳。主要成分是芦丁,有降压、改善冠流、抗过敏等作用。
槐花有什么药用价值? 钙 3.75 %、 磷 0.252 %、 铁 1.165 %、 钾 6.52 %、 钠 13.56 %、 富含维生素a、b、c和多种激素,含热能347大卡/100g。 主要有效成分为蛙醇,具有“ 补肾益精、润肺养阴” 的功效。专治肾虚气弱、精力耗损、记忆力减退、妇产出血、产后缺乳及神经衰弱等症。我国中医认为,可治疗“ 小儿赤气、肿疮脐伤、止痛、气不足、去劳劣、解势毒、利水消肿、虚劳咳嗽” ,具有养肺滋肾之特效。

8,槐花有什么功效它是中药吗

槐花是中药,具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能。生槐花苦寒之性较强,长于清肝泻火,清热凉血。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疮毒肿痛。炒槐花:苦寒之性缓和,并破坏了酶的活性,利于保存有效成分。其清热凉血作用弱于生品,止血作用逊于槐花炭而强于生品,用于脾胃虚弱的出血患者。槐花炭:清热凉血作用极弱,收涩之性增强,偏于止血。用于咯血、衄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等多种出血证。
是中药,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
是中药 药性赋里说到[槐花治肠风更医痔痢] 它的主要功效是治疗消化道疾病,当然还要看复方的功效。
为中药,归中药学的凉血止血药类功效:凉血止血,清泻肝火  主治   药用槐花中医认为其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入血敛降,体轻微散;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疡。而从西医的角度看,槐花含芦丁(即芸香苷,Rytub)、槲皮素(Quercetin)、鞣质、槐花二醇(sophoradiol)、维生素A等物质(具体可参见下面的含量表)。芦丁能改善毛细血管的功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抵抗力,防止因毛细血管脆性过大,渗透性过高引起的出血、高血压、糖尿病,服之可预防出血。  所以槐花多作为为治疗便血的常用药,用于大肠湿热引起的痔出血、便血、血痢及血热引起的吐血、衄血。一般为煎服,10~15g,外用适量,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服[3

9,槐花功效

广义的槐花指豆科植物槐的花及花蕾,但一般将开放的花朵称为“槐花”,也称“槐蕊”,花蕾则称为“槐米”。槐为落叶乔木,常植于屋边、路边,全国各地普遍栽培。一般在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以个大、紧缩,色黄绿,无梗叶者为佳,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灰屑,作为药材时可生用、炒用或炒炭用(炒槐花可取净槐花,照清炒法炒至表面深黄色,槐花炭则取净槐花,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褐色),也可在花开放时,在树下铺布、席、塑料薄膜等,将花打落,收集晒干。但是当作为行道树时,槐花有沾染农药的可能,在采摘时需要谨慎。槐花不但可食,也是一味良药。槐花味道清香甘甜,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肺、降血压、预防中风的功效。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入血敛降,体轻微散;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疡。槐花含芦丁(即芸香苷,Rytub)、槲皮素(Quercetin)、鞣质、槐花二醇(sophoradiol)、维生素A等物质。芦丁能改善毛细血管的功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抵抗力,防止因毛细血管脆性过大,渗透性过高引起的出血、高血压、糖尿病,服之可预防出血。所以槐花多作为为治疗便血的常用药,用于大肠湿热引起的痔出血、便血、血痢及血热引起的吐血、衄血。一般为煎服,10~15g,外用适量,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服。干燥后的槐花体轻,无臭,味微苦置干燥处,防潮,防蛀。将其采摘后可以做汤、拌菜、焖饭,亦可做槐花糕、包饺子,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蒸槐花(又名槐花麦饭),中国不少地区都有这一习惯,做法很简单,将洗净的槐花加入面粉拌匀,再加入精盐、味精等调味料,拌匀后放入笼屉中蒸熟即可。此外,在制作粥、汤时也可加入槐花。
槐花功效............................. 槐花具有凉血止血,消肝降火的作用。可治肠风便血,痔血,尿血,血淋,崩漏,衄血,赤白痢,目赤,疮毒,高血压等病患。 食疗保健作用:aD0dJ6aJ2 1、凉血止血。槐花主要用于出血属于血热的病患,可配合地榆治疗下部出血如便血、尿血、痔血,配合仙鹤草、白茅彻底治疗疗上部出血如咯血、衄血等D9dF5aF1j。 2、降低血压,预防中风。槐花包含芸香甙(芦丁)能够增强毛细血管抵抗能力,能够增强血管壁弹性,提高毛细血管的韧性,对高血压病人有防止脑血管破裂的作用,可预防中风;槐花液对麻醉狗有明显降血压作用8dD4aJ0jF。 食疗应用:dA3aD9jJ5 1、用于老人心血管疾病和脾虚纳呆、体倦欲寐、形体肥胖。槐花一百克,白酒七百五十毫升,白糖适量的。摘取即将开放的槐花蕾,装入纱布里,和白酒同装入容器内,放入适量白糖,密封,二个月后就可以饮用。每回饮用三十至五十毫升,每天一回B2aJ8jN4d。 2、用于风热内扰导致的大便便血、目赤、痔血。陈槐花十克,粳米三十克,红糖适量的。先煮粳米取米汤,把槐花研面调入米汤里,加红糖适量的调服1aB7jN3dA。 3、用于目赤、眼目昏花、消渴、烦热。菊花、槐花、绿茶各三克。菊花、槐花洗干净,沥干水,和茶叶同放到杯里,以开水沏泡片刻,接下来饮用。
国槐的花不能吃,而刺槐的花能吃。因为这两种树木在生活中都俗称为槐树,它们的花都称为“槐花”所以不要误解。 我相信你所说的槐花应是刺槐的花,这是能吃的,可水焯后凉拌,味道不错的。 而国槐的花皆不能吃,但能入药,也就是槐米。槐花味道清香甘甜,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肺、降血压、预防中风的功效。将其采摘后可以做汤、拌菜、焖饭,亦可做槐花糕、包饺子,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蒸槐花(又名槐花麦饭),中国不少地区都有这一习惯,做法很简单,将洗净的槐花加入面粉拌匀,再加入精盐、味精等调味料,拌匀后放入笼屉中蒸熟即可。此外,在制作粥、汤时也可加入槐花。 槐花虽然美味,但在食用时也有一些禁忌。由于槐花比较甜,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多吃。粉蒸槐花不易消化,消化系统不好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不宜过量食用。同时,过敏性体质的人也应谨慎食用槐花。 注意:所有用于医疗的槐花均指黑槐,即所谓的笨槐,不是洋槐。洋槐不入中药。故以下所有方子均属笨槐花。需要特别注意!洋槐花既可以鲜食,亦可干制储存;既可单独成菜,也可与其它荤素料搭配。鲜槐花以花瓣尚未绽放时的口感为佳。槐花具有抗炎、消水肿、抗溃疡、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抗菌等作用。中医认为其味苦,性凉,可清热、凉血、止血,并可预防中风。 营养成份:糖类、维生素、槐花二醇、芳香甙等。 食用方法:清水漂洗后凉拌、炒肉、炒蛋、,与面粉搅均挂糊,然后油炸食。
槐花的功效槐花被历代医家视为“凉血要药”,性味苦凉,无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的作用。 主治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疡。而从西医的角度看,槐花含芦丁(即芸香苷,Rytub)、槲皮素(Quercetin)、鞣质、槐花二醇(sophoradiol)、维生素A等物质。1、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痔血等。本品性寒凉而苦降,归肝、大肠经,善清泄大肠之火热而凉血止血,故以治疗下部出血为擅长,如痔血、便血。治便血,常配荆芥、侧柏叶等同用。治吐血、衄血,则常配白茅根等同用。2、清肝火用于肝火上炎之头痛头胀、目赤、眩晕等。现代临床亦常用于高血压属肝火偏旺者,有清肝明目降压之功。可单用煎汤代茶,或配夏枯草、菊花等同用。槐花的作用1、改善毛细血管芦丁能改善毛细血管的功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抵抗力,防止因毛细血管脆性过大,渗透性过高引起的出血、高血压、糖尿病,服之可预防出血。2、治疗便血所以槐花多作为为治疗便血的常用药,用于大肠湿热引起的痔出血、便血、血痢及血热引起的吐血、衄血。一般为煎服,10~15g,外用适量,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服。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槐花液对离体蛙心有轻度兴奋作用, 对心传导系统有阻滞作用。芸香甙、槲皮素、槲皮甙亦能增加离体及在位蛙心的收缩量及输出量, 并能减慢心率。槲皮素可扩张冠状血管, 改善心肌循环。芸香甙能使蟾蜍下肢及兔耳血管收缩。4、对血脂的作用槲皮素能有效地降低肝、主动脉和血液中的胆固醇量,并增加胆固醇一蛋白质复合物的稳定性,对实验性动脉硬化症有预防和治疗功效。槲皮素皮下注射 10mg, 能有效地降低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肝、主动脉及血中的胆固醇含量, 并增加胆固醇-蛋白复合物的稳定性.对实验性动脉硬化症有预防和治疗效果.5、槐花对毛细血管的作用芸香甙及其甙元槲皮素能保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抵抗力, 减少血管通透性, 可使因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的弹性.槲皮素能增强豚鼠、大鼠皮肤毛细血管的抵抗力, 降低血管通透性, 其对毛细血管的稳定性较芸香甙强 1/3。连续大量应用芸香甙及槲皮素, 可阻止由于减压而引起的鼠肺出血。6、抗炎作用槐花含芸香甙,槐花二醇,葡萄糖与葡萄糖醛酸和鞣质,有抗炎作用,对病毒和皮肤真菌同样有抑制作用。7、解痉、抗溃疡作用槲皮素能降低肠、支气管平滑肌的张力,其解痉作用较芸香甙强5倍,用X线研究证明,芸香甙能降低大鼠的胃运动功能,并能解除氯化钡引起的小肠平滑肌痉挛,效力仅为凯林的1/14,皮下注射芸香甙5~10毫克/公斤,能显著降低大鼠因结扎幽门引起的胃溃疡的病灶数目,对反射性胃溃疡的效力较凯林强。槐花液(含芸香甙甚微)注入兔肠腔内,能刺激肠粘膜使渗出液增加。8、扩冠、降压、降脂槐花液、槐花酊剂对麻醉犬、猫有显著的暂时的降低血压作用。芸香苷、槲皮素及其制剂均有降压作用。9、抗早孕槐花米染料木素和山柰酚具有终止孕卵着床和抗小鼠早孕的作用。这可能与其雌激素活性有关。10、其他作用芸香甙及槲皮素在试管内对某些细菌有抗菌作用,也有认为无抗菌作用者。对病毒、真菌试管内亦表现抑制。芸香甙对大鼠肉瘤-45及小鼠肺腺瘤均无抑制作用,但日本学者则认为对某些肿瘤有抑制作用。两者对多种酶亦有影响。此外芸香甙对X线照射有保护作用(小鼠的残存率较对照组高),并能使接受致死量尼笃命的小鼠减少死亡率。槐树含有血球凝集素,对血球有凝集作用。大剂量槐花酊剂引起某些中枢反射机能的抑制。
槐花具有凉血止血,消肝降火的作用。可治肠风便血,痔血,尿血,血淋,崩漏,衄血,赤白痢,目赤,疮毒,高血压等病患。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