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摸起来很粗糙有软刺有点香猪可以吃的可以拿来洗澡有杀2,谁有中草药名称和图片大全3,有一种中药丸剂治皮肤疹子的药丸白色一次服一瓶盖一日两次4,这是什么草5,什么草药止痒最有效6,谁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据说他的汁液可以止痒7,……
本文目录一览
1,摸起来很粗糙有软刺有点香猪可以吃的可以拿来洗澡有杀
你的这种描述不是很确定,中药的外观有些是很相似的,只是凭着摸、看、闻是分辨不出来的,最好你把他拍成照片让我们大家看一下。
2,谁有中草药名称和图片大全
1、八角枫(白金条[侧根名]、白龙须[须状根名]、八角王、八角梧桐、八角将军、割舌罗、五角枫、七角枫、野罗桐、花冠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淤止痛。用于风湿关节通,跌打损伤,精神分裂症。2、八角茴香(大茴香、大料、五香八角、舶上茴香、舶茴香、茴香八角珠、八角香、八角大茴、八角、原油茴、大八角、八角珠、八月珠)温中理气,健胃止呕。用于呕吐,腹胀,腹痛,疝气痛。3、八角金盘(手树、金刚纂)化痰止咳;散风除湿;化瘀止痛。主咳嗽痰多;风湿痹痛;痛风;跌打损伤4、八角莲(一把伞、六角莲、独叶一枝花、独脚莲[江西]、一碗水[陕西]、八角七、八角兵盘七、鬼臼、八角连、金魁莲、旱八角、叶下花、马眼莲、八角盘、独脚莲、独角莲、八角金盘、山荷叶、爵犀、马目毒公、九臼、天臼、解毒、害母草、独荷草、羞天花、术律草、琼田草、旱荷、金星八角、金魁连、八角乌、白八角莲、金边七)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消肿。治痈肿,疔疮,瘰疬,喉蛾,跌打损伤,蛇咬伤。5、八角莲叶(鬼臼叶)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主痈肿疔疮。6、八仙草(猪殃殃、小锯藤、锯子草、小茜草、小飞扬藤、红丝线、血见愁、细茜草、拉拉藤、小舒筋)清湿热,散瘀,消肿,解毒。治淋浊,尿血,跌打损伤,肠痈,疖肿,中耳炎。7、八仙花(粉团花、紫阳花)抗疟药,功效与常山相仿。又用于心脏病。8、八月札(燕蓄子、畜蓄子、拿子、桴棪子、覆子、木通子、八月瓜、八月炸、野毛蛋、冷饭包、野香蕉、羊开口、玉支子、腊瓜、畜葍子、八月楂、压惊子、预知子、八月果、百日瓜、牵藤瓜、拉拉果、野香交)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治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窟经,子宫下坠。9、八爪金龙(百两金、八爪龙、八爪根、铁雨伞、高八爪、开喉箭[四川])清咽利喉,散瘀消肿。主治:咽喉肿痛,跌打损伤,风湿骨痛。10、巴豆(双眼龙、大叶双眼龙、江子、猛子树、八百力、芒子、巴菽、刚子、老阳子、猛子仁、巴果、巴米、双眼虾、红子仁、豆贡、毒鱼子、銮豆、贡仔、巴仁、巴贡、药子仁、芦麻子、腊盘子、大风子、泻果)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外用治喉风,喉痹,恶疮疥癣。11、巴豆霜峻下积滞,逐水消肿,豁痰利咽。用于寒积便秘,乳食停滞,下腹水肿,二便不通,喉风,喉痹。12、巴戟天(鸡肠风、鸡眼藤、黑藤钻、兔仔肠、三角藤、糠藤、巴戟、兔子肠、巴吉天、戟天、巴戟肉、猫肠筋、兔儿肠)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治阳痿,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子宫虚冷,风寒湿痹,腰膝酸痛。13、菝葜(金刚藤、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金刚根、王瓜草、金刚骨、山梨儿、金刚树、铁刷子、金刚刺、金刚头、假萆薢、山菱角、霸王引、沟谷刺、金巴斗、豺狗刺、鲎壳藤、马甲、硬饭头、冷饭头、龙爪菜、普贴、鸡肝根、路边刷、鲎壳刺、铁刺苓、饭巴铎、冷饭巴、霸王力、金刚鞭、马鞍宫、马加刺兜)祛风利湿;解毒消痈。主风湿痹痛;淋浊;带下;泄泻;痢疾;痈肿疮毒;顽癣;烧烫伤14、霸王鞭(刺金刚、金刚纂、金刚杵、冷水金丹)祛风解毒;杀虫止痒。主疮疡肿毒;牛皮癣15、白背三七(大肥牛、土生地、白仔菜药、散血姜、土田七、三百棒、地滚子、大救驾、百步还阳、石三七、树三七、大绿叶、接骨丹、枪刀药、清心菜、白血皮菜、胡豆七、胖儿草、磊救驾、玉枇杷、金丝枇杷、白东枫、厚面皮、鸡菜、白番苋、白红菜、疔拔、叉花三七、大晕病药)清热凉血,散瘀消肿。治支气管炎,肺结核,崩漏痈肿,烫伤。跌打损仿,刀伤出血。16、白背叶(野桐、叶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朴树、白帽顶、白膜叶、白鹤叶、白面戟、白面风、白桃叶)清热;解毒;祛湿;止血。主蜂窝组织炎;化脓性中耳炎;鹅口疮;湿疹;跌打损伤;外伤出血17、白背叶根(白膜根、白朴根、野桐根)清热;祛湿;收涩;消瘀。主肝炎肠炎;淋浊;带下;脱肛;子宫下垂;肝脾肿大;跌打扭伤拓展内容:中药的优点和不足:中药的优点大概有其神秘性,科学性,独特性,某些中药有稀有名贵性,可探索性,经济性,能标本兼治,对疑难杂证有独特的治疗理论和作用,发展空间很大.同时也是中国的国粹,国宝.对预防疾病有独到之处.且现剂型较多,好多中药也服用方便起来了.不足大概有,口服对胃肠道大金有副作用(宜少量多次服用),注射剂副作用大多尚不明确,汤剂口感不是很好.煎熬较为复杂.

3,有一种中药丸剂治皮肤疹子的药丸白色一次服一瓶盖一日两次
治皮肤疹子的中药丸剂有很多,凭你的记忆,要找到十几年前这种一模一样的药现在几乎是不可能的
十几年前的药厂多为大中型国有企业,而现在多为股份公司或上市公司,即使是由当初的国有企业转型而来,药品的名称,颜色,包装,图案都会发生改变.药物组成上,非重要的药物也会有改变的.
治皮肤疹子的中药丸剂有:九圣散,湿疹散,三妙丸,乌蛇止痒丸,银屑丸,复方珍珠暗疮片等等
4,这是什么草
我们这叫它酸草,酸草是酢浆草的俗名
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c856613ef64ade1a70cf6ccf.jpg
⒈〖中药〗
释名:酸浆、三叶酸、三角酸、酸母、醋母、酸箕、鸠酸、雀林草、小酸茅、赤孙施。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1、小便血淋。用酢浆草捣汁,煎五苓散服下。
2、二便不通。用酢浆草一把、车前草一把,共捣取汁,加砂糖一钱调服。不通可再服。
3、赤白带下。用酢浆草阴干,研为末。每取三匙,空心服,温酒送下。
4、痔疮出血。用酢浆草一大把,加水二升,煮取一繁荣昌盛服下。一天服三次,有效。
5、癣疮作痒。用酢浆草涂搽,数次即愈。
6、牙齿肿痛。用酢浆草一把,洗净,加川椒(去核)四十九粒,同捣烂,捏成豆大小粒。每以一粒塞痛处,有效。
⒉〖植物〗
学名:Oxalis corniculata Linn.
英文名:Creeping Woodsorrel,Creeping Oxalis
科名:酢浆草科 Oxalidaceae
多年生草本,全体有疏柔毛;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叶互生,掌状复叶有3小叶,倒心形,小叶无柄。花黄色,1至数朵组成腋生的伞形花序,萼片长圆形,顶端急尖,有柔毛;花瓣倒卵形,微向外反卷;花丝基部合生成筒状。蒴果近圆柱状,5棱,有短柔毛,成熟开裂时将种子弹出。种子小,扁卵形,红褐色,有横沟槽。花果期4—8月。
普遍分布,生于路边草丛或田野、家前屋后。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
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疾的效用,可治蛇虫蛰伤,也可治尿血、尿路感染、黄疸肝炎等。
【别名】酸浆草、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
【来源】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的全草。四季可采,以夏秋有花果时采药效较好,除去泥沙,晒干。
【性味归经】酸,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感冒发热,肠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神经衰弱;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痈肿疮疖,脚癣,湿疹,烧烫伤。
【用法用量】 0.5~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酢浆草
(《唐本草》)
【异名】酸箕(李当之《药录》),三叶酸草(《千金方》),醋母草、鸠酸草、小酸茅(《唐本草》),雀林草(《外台秘要方》),酸浆、赤孙施(《本草图经》),醋啾啾、田字草(《百一选方》),酸浆草(《履巉岩本草》),雀儿草、酸母草(《永类钤方》),酸饺草(《滇南本草》),小酸苗(《品汇精要》),酸草(《摘元方》),三叶酸、三角酸、雀儿酸(《纲目》),酸迷迷草(《纲目拾遗》),斑鸠草、酸味草(《生草药性备要》),三叶酸浆(《植物名实图考》),酸酸草(《分类草药性》),酸斑苋(《岭南采药录》),咸酸草、酸酢草(《福建民间草药》),酸得溜(《江苏植药志》),铺地莲(《南宁市药物志》),酸梅草、三叶破铜钱、黄花梅(《江西民间草药》)、老鸭咀、满天星(《广西中药志》),黄花草、六叶莲、野王瓜草、王瓜酸、冲天泡、长血草(《湖南药物志》),酸芝草、酸批子(《闽东本草》),东阳火草、水晶花(《上海常用中草药》),蒲瓜酸、鹁鸪酸(《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酢浆草
多年生草本。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长达50厘米,上被疏长毛,节节生根。叶互生,掌状复叶,叶柄长2.5~5厘米;托叶与叶柄连生,形小;小叶3枚,倒心脏形,长达5~10毫米,无柄。花1至数朵成腋生的伞形花序,花序柄与叶柄等长;苞片线形;萼片5,花瓣5,黄色,倒卵形;雄蕊10,花丝下部联合成筒;子房心皮5,5室,花柱5,离生,柱头头状。蒴果近圆柱形,长1~1.5厘米,有5棱,被柔毛,熟时裂开将种子弹出。种子小,扁卵形,褐色。花期5~7月。
生于耕地、荒地或路旁。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茎叶含多量草酸盐。另有谓叶含柠檬酸及大量酒石酸,茎含苹果酸。
【药理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则无效;此植物据云对羊有毒。同属植物毛茛酢浆草能伤害家畜肾脏,使血中非蛋白氮明显升高。
【性味】酸,寒。
①《唐本草》:"味酸,寒,无毒。"
②《履巉岩本草》:"味酸,有小毒。"
③《滇南本草》:"性寒,味酸微涩。"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阳明、太阳经。"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消肿解毒。治泄泻,痢疾,黄疸,淋病,赤白带下,麻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疔疮,痈肿,疥癣,痔疾,脱肛,跌打损伤,汤火伤。
①《唐本草》:"主恶疮瘸瘘捣敷之,杀诸小虫。""食之解热渴。"
②《本草图经》:"治妇人血结不通,净洗细研,暖酒调服之。"
③《滇南本草》:"治久泻肠滑,久痢赤白,用砂糖同煎服。"
④《纲目》:"主小便诸淋,赤白带下,同地钱、地龙治砂石淋;煎汤洗痔痛脱肛;捣敷汤火蛇蝎伤。"
⑤《生草药性备要》:"杀螆止痛,散热消肿,理跌打,散瘀血,煲酒服;又干水止痒。"
⑥《医林纂要》:"补肺泻肝,除热气,去瘀血,敛阴。"
⑦《分类草药性》:"截疟塞鼻;酒炒敷鱼口。"
⑧《岭南采药录》:"治麻疹,蛇毒,疥疮。"
⑨《陆川本草》:"消肿止痛,去腐肉。治疮痈溃烂。"
⑩《贵阳民间药草》:"清热,利尿,接骨。治尿结,黄疸。"
⑾《中国药植图鉴》:"用红糖混煎服,治流火(丝虫病初期)。"
⑿《陕西植药调查》:"健胃止咳。"
⒀《湖南药物志》:"治发热咳嗽,心胃气痛,疮疡肿胀作痛,毒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鲜者1~2两);捣汁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捣敷、捣汁涂、调敷或煎水漱口。
【选方】①治水泻:酸浆草三钱冲,加红糖蒸服。(《云南中医验方》)
②治痢疾:酢浆草研末,每服五钱,开水送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湿热黄疸:酢浆草一两至一两五钱。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④治血琳热淋:酸浆草取汁,入蜜同服。(《履巉岩本草》)
⑤治尿结尿淋:酸浆草二两,甜酒二两。共同煎水服,日服三次。(《贵阳民间药草》)
⑥治二便不通:酸草一大把,车前草一握。捣汁入砂糖一钱,调服一盏;不通再服。(《摘元方》)
⑦治小便不通,气满闷:酸浆草一握。研取自然汁,与醇酒相半,和服;不饮酒,用甘草三寸,生姜一枣大,锉,同研,用井华水五分盏,滤取汁和服亦得。(《圣济总录》酸浆酒)
⑧治赤白带下:三叶酸草,阴干为末,空心温酒服三钱匕。(《千金方》)
⑨治麻疹:酸味草每用二钱至三钱。水煎服。(《岭南采药录》)
⑩治鼻衄:鲜酢浆草杵烂,揉作小丸,塞鼻腔内。(《江西民间草药》)
⑾治吐衄:酢浆草四钱,食盐数粒。水煎服。(《闽东本草》)
⑿治疟疾:酢浆草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⒀治齿龈腐烂:鲜酢浆草和食盐少许,捣烂绞汁,用消毒棉花蘸汁,擦洗患处,一日三、五次。(《江西民间草药》)
⒁治咽喉肿痛:鲜酢浆草一至二两,食盐少许。共捣烂,用纱布包好含于口中;或煎汤漱口。并治口腔炎。(《闽东本草》)
⒂治喘咳:鲜酢浆草一两,加米少许煮服,连服三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⒃治疔疮:鲜酢浆草,和红糖少许,捣烂为泥,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⒄治乳痈:酢浆草五钱。水煎服,渣抖烂外敷。(《湖南药物志》)
⒅治腹部痈肿:鲜酢浆草二两。放碗内捣出汁,热甜酒冲,去渣服。(《江西民间草药》)
⒆治癣疮作痒:雀儿草擦之,数次即愈。(《永类钤方》)
⒇治痔:雀林草一大握,粗切。以水二大升,煮取一升,顿服尽,三日重作一剂。(《外台秘要方》)
(21)治跌打新老损伤:一酢浆草根三钱,甜酒煎服。二鲜酢浆草四份,葱头二份,生姜一份,酒酿糟五份。同杵烂,炒热,布包熨之,俟温敷伤处。(《江西民间草药》)
(22)治创伤青肿:鲜酢浆草二两。搓伤处;又用鲜草二两,加红糖五钱。开水炖服。(《闽东本草》)
(23)治汤火伤:鲜酢浆草洗净捣烂,调麻油敷患处。(《闽东本草》)
(24)小便血淋。用酢浆草捣汁,煎五苓散服下。
(25)牙齿肿痛。用酢浆草一把,洗净,加川椒(去核)四十九粒,同捣烂,捏成豆大小粒。每以一粒塞痛处,有效。
【临床应用】①治疗失眠
取酸浆草10斤、松针2斤,加水8000毫升,煎1小时,过滤去渣;另取大枣1斤捣碎,加水2000毫升煎1小时,过滤去渣。将两液混合,加适量糖及防腐剂备用。每服15~20毫升,每日3次。观察5000余例,有一定的镇静、安眠效果。
②治疗传染性肝炎
取酢浆草1两,瘦猪肉1两炖服。每日1剂,连服1周。治疗20余例(部分病例配合中药复方治疗),均取得一定疗效。
酢浆草有黄花和紫花两种!一般称为酢浆草的,是指黄花酢浆草,开紫花的则称之为紫花酢浆草。
酢浆草属于酢浆草科,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多年生草本的球根植物,世界各地总共有将近三百个原生种。是多年生匍匐性草本,有走茎,叶互生,由3片小叶所组成,小叶倒心形,长约0.5~1公分,无柄,先端凹陷,尝之有酸味。
酢浆草是爱尔兰的国花,而且童军也以它做徽章。一般的酢浆草只有三片小叶,偶尔会出现突变的四片小叶个体,称为「幸运草」,传说如果有四片小叶的幸运草就能许愿使愿望成真,幸运草之所以特别,其实只是一种突变现象,所以幸运草纯粹只是突变而来的。偶尔会出现突变的四枚小叶组成的个体,即俗称的 「幸运草」。
四叶酢酱草一直都被当做幸运的象征,其实这和有些人有六根手指是一样的道理,有某个随机突变使植物长出第四根「手指」,就像遗传突变使人多长一根手指一样。
美国农业部证实,产生这种四叶现象的酢酱草其学名是Trifolium repens L.,又称为白色酢酱草,是一种三叶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缓慢,但是大约每10,000株当中,会有一株长出四片叶子。
据奥勒冈州立大学植物及植病系教授亚伦李斯顿(Aaron Liston)的说法,太阳的紫外线和肥料中的某些化学物质是造成此类突变的重要原因。而去氧核醣核酸(DNA)发生错误也会造成突变,属于非外力因素。
无论如何,许多国家确实都流传著四叶幸运酢酱草的传说,早期威尔斯的塞尔特人相信白色酢酱草可以对抗恶魔。1620年,约翰梅尔顿爵士(Sir John Melton)写道:如果有人在田间巧遇任何有四片叶子的草,就将会有好运降临。
爱尔兰国花一说为白花酢浆草。属豆科植物的酢浆草是用来献给爱尔兰守护圣人——圣帕特里克的花朵,现在是爱尔兰的国花。爱尔兰为了争取独立曾经和英国长期浴血抗战。因此,它的花语是——爱国。
另一说法为白车轴草。爱尔兰共和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的爱尔兰岛上,草地和牧场广阔,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0%,畜牧业在该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优良牧草白车轴草一枝独秀,被作为国家崇高的物语表达就不难理解了。
它的叶片上还有一圈白色的纹理。后来又在网上查,这草还有个名字,叫泫星草,真美!
5,什么草药止痒最有效
尽可能的不乱用药!因为小孩子的皮肤很嫩、很容易弄伤皮肤的、可以到一医院请专家确诊一下在用药也不迟啊 !苦参开水煮半小时图痒处.外科常用药
最好去看医生查一下病因这样用药也有根据用中药虎杖煎水洗比叫好 去看看中医是什么引起的宝宝皮肤痒吃点中药
6,谁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据说他的汁液可以止痒
虎耳草----------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凉血解毒。治风疹;湿疹,中耳炎,丹毒,咳嗽吐血,肺痈,崩漏,痔疾。①《履巉岩本草》:治痔疾肿毒,用少些晒干人马子(便桶)内烧熏。②《纲目》:治瘟疫,擂酒服。生用吐利人,熟用则止吐利。又治聤耳,捣汁滴之。③《生草药性备要》:治耳内暴热毒,红肿流脓疼痛,捶汁滴入耳,或加冰片消散而愈。④《植物名实图考》:喉闭无音,用以代茶。亦治吐血。⑤《分类草药性》:清肺热,治咳嗽,疗风疹、丹毒。⑥《现代实用中药》:涂疮痈,冻疮,及毒虫刺伤等。⑦《江西民间草药》:治肺热咳嗽气逆,吐血,肺痈吐臭脓,百日咳,肝火,童子痨。⑧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湿消肿,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治外伤出血,急慢性中耳炎。
7,什么草药熬水可以治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
一。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基础治疗方法:1.清淡饮食,忌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2.切忌搔抓,搔抓可使瘙痒蔓延。若身体局部瘙痒发作,可在痒处涂搽止痒药物,或轻轻拍打痒处,不可过分搔抓,图一时之快。3.避免热水烫洗和肥皂水刺激,,适当控制洗澡次数,洗澡避免用碱性太强的肥皂,或摩擦过多,浴水温度保持在37-40℃。洗澡后可以涂搽润肤之品。注意贴身内穿纯棉织品,避免化纤、皮毛刺激。4.注意保持外阴肛门部的清洁干燥。5.定时作息,保持心情舒畅,丰富业余生活,积极参加文体娱乐活动,分散注意力。二。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效果良好。内法辩证服用汤剂或我院的中成药芪蛭降糖片,外法临床上其最常用者,莫过于地肤子、苦参之类。三。现代医学治疗:1积极控制血糖 积极应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疗法,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2对症治疗瘙痒局部,可以外用止痒剂,如复方薄荷酊、薄荷酚甘油洗剂、樟脑酊、止痒霜等。全身性的瘙痒可内服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物。合并有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外阴瘙痒,可用2%-4%的碳酸氢钠液冲洗外阴,局部使用制霉菌素软膏、达克宁霜等。3.改善微循环和神经营养剂 对于合并有较为严和微血管病变的皮肤瘙痒患者,多为难治,应当适当使用改善微循环障碍和营养神经的药物。
8,求中药达人解释下这个是什么植物我妈今天在街边买的
这是蓝桉树的果实。
桉树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树属(Eucalyptus)树种的统称,天然分布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大陆,少数种原产印度尼西亚的帝汶等岛屿和巴布亚新几内亚。1770年始被发现和定名。
中国引种桉树已有11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中国南方速生丰产林的战略性树种,桉树与杨树、松树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
目前中国桉树人工林面积已达17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四川、湖南、江西等省。
药理作用 别名:洋草果、灰杨柳、玉树油树。
英文名:bluegum(或bluegum)
简介:一种澳大利亚的高大木材树木,有光滑、蓝色的树皮,树叶呈柳叶状,有香味。
来源:桃金娘科桉属植物蓝桉EucalyptusglobulusLabill.,以叶和果实入药。秋季采收,晒干。以鲜用为好。
性味归经:微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急、慢性肾盂肾炎,肠炎,痢疾,丝虫病;外用治烧烫伤,蜂窝织炎,乳腺炎,疖肿,丹毒,水田皮炎,皮肤湿疹,脚癣,皮肤消毒。
用法用量:3~5钱(鲜品0.5~1两),内服不宜过量;外用适量,煎水外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哎呦 这个不是我爷爷炖牛肉的时候用的材料蛮? 这个应该不算什么中药吧~ 爷爷跟我讲去菜场卖十三香的老板那里讲买炖牛肉的材料 老板就给抓好多~ 去那里问问老板吧~
9,中药大全白步草
有百部草,别名:百条根,野天门冬,山百根,百部草。《本草纲目》记载百部:气温而不寒,寒嗽宜之。为百部科植物,1.直立百部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块根簇生,肉质,纺锤形。茎直立,不分枝。叶3~4片轮生;有短柄或几无柄;叶片卵形至椭圆形,长3.5~5.5厘米,宽1.8~3.8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叶脉通常5条,中间3条特别明显。花腋生,多数生于茎下部鳞叶腋内,花梗细长;花被片4,卵状披针形;雄蕊4,紫色,药隔膨大成披针形附属物,花药线形,先端有狭卵状附属物;子房卵形,柱头短,无花柱。蒴果。花期4~5月,果期7月。 2.蔓生百部 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株无毛。根肉质,数个至数十个簇生。茎下部直立,上部蔓状。叶3~4片轮生,叶柄长1.5~3厘米;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1.8~4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截形,全缘;叶脉5~9条。花梗丝状,长1.5~2.5厘米,其基部贴生于叶片中脉上。每梗通常单生1花;花被4片,淡绿色,卵状披针形至卵形;雄蕊4,紫色,花丝短,花药内向,线形,先端有一箭头状附属物;子房卵形,甚小,无花柱。蒴果广卵形而扁,内有长椭圆形种子数颗。花期5月,果期7月。 3.对叶百部 多年生攀援草本,高达5米。块根肉质,纺锤形或圆柱形,茎缠绕,叶通常对生;叶柄长3~10厘米;叶片广卵形,长8~30厘米,宽2.5~10厘米,基部浅心形,全缘或微波状,叶脉7~15条。花梗腋生,不贴生于叶片中脉上,花单生或2~3朵成总状花序,黄绿色带紫色条纹,花药附属物呈钻状或披针形。蒴果倒卵形而扁。花期5~6月。 1.直立百部 呈纺锤形,上端较细长,皱缩弯曲,长5~12厘米,直径O.5~1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不规则的深纵沟,间有横皱纹。质脆,易吸潮变软,断面微带角质,淡黄棕色或黄白色,皮部宽广,中柱多扁缩。气微,味甘、苦。 2.蔓生百部 块根两端稍狭细,表面淡白色,具不规则皱褶及横纹。 3.对叶百部 块根粗大,长纺锤形或长条形,长12~25厘米,直径0.8~2厘米。表面浅棕色至灰棕色,皱纹较浅。质较坚实,断面黄白色至暗棕色,中柱较大,髓部类白色。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