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中药制肺寒的方子2,润肺止咳中药大全3,肺寒咳嗽用什么良方用什么成药最好4,润肺的中药有哪些十大中药助你滋阴润肺5,驱寒的中药有哪些6,治肺寒咳嗽中成药哪有样好7,这样是肺寒吃什么中药8,怎么治肺寒9,肺寒吃什么药好中药……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制肺寒的方子
苓甘五味姜辛汤:茯苓12g,甘草6g,五味子6g,干姜9g,细辛6g.
2,润肺止咳中药大全
随着气温一天天升高,人们容易上火、急燥。抽烟太多、咳嗽时都需要注意养肺润肺,吃些润肺的食物,那么,养肺润肺的中药材有哪些?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 1、罗汉果 罗汉果味甘,性凉,归肺、大肠经,有清肺、化痰、止咳作用。《岭南采药录》中说:“理痰火咳嗽,和猪精肉煎汤服之。”《广西中药志》亦认为:罗汉果“止咳清热。”故对风热咳嗽和肺热咳嗽者尤宜,可单用泡茶,亦可用罗汉果1个,柿饼15克,水煎服食。 选罗汉果应尽量选用个大圆形或椭圆形,不破不裂,有绒毛,果皮黄绿或金黄的较好,糖尿病者可放心食用。 2、百合 《中华本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主治阴虚久咳,痰中带血,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或神智不遂引起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痈肿、湿疮。”《本草纲目》记载,治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温肺止咳,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治产后血晕。《阴阳平衡养生祛病》:“肺主气,为藏魄之处。” 润肺的中药除了有以上的两种外,还有就是像枸杞、玉竹也能起到润肺的效果。壹药网温馨提示:对于润肺的中药,大家也不要盲目性的服用,必须要由医生给患者经过正确的诊断之后,再对症用药,这样对疾病的治疗才有效。 3、川贝 川贝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本草汇言》中论述认为:“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它多用于缓解燥咳。川贝味甘、苦、性微寒,治疗阴虚燥咳效果较好。 若肺燥阴虚咳嗽,痰中带血,可用川贝3克加适量冰糖和水,用小火炖1小时服用。很多人为了缓解苦味,常将其放在雪梨中蒸;或在煮稀饭时取米汤200毫升,放入川贝、冰糖隔水炖服。川贝还可和瘦肉煲汤,每天用量通常在10克以内。 4、玉竹 玉竹味甘、性平,入肺、胃二经。具有滋阴润燥、除烦止咳之功效。用于热病伤阴、肺胃燥热、咳嗽少痰、心烦口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尿频、筋脉失养挛痛、素体阴虚、风湿自汗、劳疟寒热等症。《本草纲目》介绍该药主治“风温自汗灼热,及劳疟寒热,脾胃虚乏,男子小便频数,失精,一切虚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竹还可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起到辅助降低血糖的作用,特别适合糖尿病合并秋燥者食用。常用量为10-15克,水煎代茶饮,也可与大米一起煮粥食用。 5、麦冬 麦冬性甘寒质润,有滋阴之功,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既善于清养肺胃之阴,又可清心经之热,是一味滋清兼备的补益良药。常用量为10~15克。亦可入丸、散,或熬膏,或泡茶饮服。传统认为,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多用去心麦冬,清心除烦多用连心麦冬。 临床上常用麦冬配伍人参、五味子,以增强滋阴润燥的功效,用以治疗因肺阴不足引起的喉痒、咳嗽无痰、口渴咽干以及肠燥便秘等症。 6、款冬花 中医认为,款冬花性味辛、温,入肺经,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之功。本品辛散质润,温而不燥,为润肺止咳化痰良药,适用于多种咳嗽气喘。无论外感、内伤咳嗽,寒性咳嗽,热性咳嗽,均可选用,故有治疗咳嗽要药之称,但其以温而不热、辛而不燥、甘而不滞为特点,因此对于肺虚久嗽、肺寒痰多之咳嗽最为适用。 款冬花常经蜜炙之后使用,称为炙冬花,以增强润肺止咳平喘作用。临床上冬花多与其他药物配伍以增强疗效,如冬花重在止咳,紫菀重在祛痰,止咳方中,二药常配伍使用,共奏化痰止咳之效;若与麻黄、杏仁、苏子为伍,称款冬定喘汤,治痰嗽哮喘遇冷即发之症,疗效颇佳。 7、银耳 银耳又叫做是白木耳、雪耳以及银耳子等,其有“菌中之冠”的美称。中医指出,银耳性平,味甘,是名贵的 营养 滋补的佳品,同时还是扶正强壮的补药。银耳具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以及滋阴润肺的功效。 银耳10克,百合10克,秋梨1只,冰糖适量。将秋梨洗净去核切小块,加入水发银耳及百合、冰糖,放入碗中蒸1小时后,食梨喝汤,有滋阴润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秋燥咳嗽、干咳少痰者。 8、沙参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 沙参、麦冬各15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将沙参、麦冬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用此汁液与大米共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具有益气养阴、润肺生津、化痰止咳的功效。 9、桔梗 桔梗性味苦、辛、微温,能促进支气管分泌,具有止咳化痰、宣肺排脓的功效。用于肺痈胸痛、咳痰脓血、痰黄腥臭等证,有排脓之效。如《金匮要略》桔梗汤,即以之配伍甘草,用以排脓;桔梗白散(桔梗、贝母、巴豆),排脓之力尤强。多配鱼腥草、薏苡仁、冬瓜子等应用。 桔梗10克,大米100克。将桔梗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即成,每日1剂。可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或干咳难咯等。 10、石斛 石斛味甘,微寒,能养胃生津、滋阴除热、明目退翳,对秋燥伴有近视、远视、轻度白内障者尤为适宜。可取石斛(6-12克)与菊花适量同煎代茶饮,有较好的明目润燥功效。因石斛中的有效成分只有久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应将石斛先煎30分钟,再放入菊花同煎5-10分钟。 另因本品有敛邪的作用,故感冒初起者忌服,且大剂量可抑制心脏和呼吸,因此切勿擅自加量。 11、西洋参 中医认为,西洋参性苦、微甘而寒,入心、肺、肾经,有补肺降火、养胃生津之功。《本草从新》言其:“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以此代之。” 进食西洋参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服时不宜饮茶,因茶中含有鞣酸,能与西洋参的有效成分结合使吸收率下降;二是服后不宜吃萝卜,因萝卜是破气的,而西洋参是补气的;三是畏寒肢冷、腹泻、胃有寒湿、舌苔腻浊者不宜选用。 12、枇杷叶 枇杷叶味苦、辛,性寒;归肺、心、胃经。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主肺热痰嗽;阴虚劳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 先煎枇杷叶,去渣取汁,加清水适量,入米煮可做成枇杷粥。本粥清肺和胃,降气化痰,枇杷叶润肺养胃化痰,大米补中益气。尤适宜气阴两虚而发热的患者食用。 13、木蝴蝶(别名玉蝴蝶) 木蝴蝶,味微苦;甘;性微寒。入肺、肝经。 利咽润肺;疏肝和胃;敛疮生肌。主咽痛喉痹;声音嘶哑;咳嗽;肝胃气痛;疮疡久溃不敛;浸淫疮。用于急性咽喉炎,声音嘶哑,支气管炎,百日咳,胃痛。 治急性气管炎、百日咳等:木蝴蝶一钱,安南子三钱,桔梗一钱五分,甘草一钱,桑白皮三钱,款冬花三钱。水煎,加冰糖三两,溶化于药液,制成糖浆,一日数回,频频服之。(《现代实用中药》止咳糖浆) 14、黄精 《中华本草》:“归脾、肺、肾经。主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脾虚乏力,食少口干,消渴;肾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耳鸣目暗,须发早白,体虚羸瘦。”《本草纲目》:能补中气,除风湿,安五脏,黄精补五劳七伤,强筋骨,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单品蒸后晒干服食能润肌肤,耐饥饿。李时珍说:黄精接受戊己淳气,故为补黄宫佳品,补各种虚损,填精髓,除热寒,杀虫。《神仙芝草经》记载:黄精能宽中益气,调养五脏,使肌肉充健、骨骼坚硬、气力倍增、面色红润、白发转黑、牙齿复生。 15、无花果 无花果,性平,味甘,能清肺热和化痰。《云南中草药》中认为它有“祛痰理气”的作用,“治咳嗽痰多,胸闷。”《福建中草药》还介绍“治肺热声嘶:无花果五钱(15克),水煎加冰糖服。”故凡肺热咳嗽多痰者,宜食之。 16、苦杏仁 又名,杏仁,味道微甜、细腻,主入肺经,是治疗咳喘之要药。配贝母、沙参等有清肺、润燥、止咳的作用。多用于食用,还可作为原料加入 蛋糕 、曲奇和菜肴中。苦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3,肺寒咳嗽用什么良方用什么成药最好
你好,:咳嗽,多是上感的原因,一般需要抗菌消炎.口服药物不见效的,建议输液治疗为好.在当地医生指导下使用.有痰的加上鲜竹沥口服试试.,意见建议:
4,润肺的中药有哪些十大中药助你滋阴润肺
路边的树又开始落叶了,它告诉我们秋天到了。秋天是个养生的季节,那么秋天吃些什么滋阴润肺的中药呢,这些中药又有什么禁忌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滋阴润肺的中药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滋阴润肺的中药 1、麦冬 麦冬性甘寒质润,有滋阴之功,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既善于清养肺胃之阴,又可清心经之热,是一味滋清兼备的补益良药。常用量为10~15克。亦可入丸、散,或熬膏,或泡茶饮服。传统认为,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多用去心麦冬,清心除烦多用连心麦冬。 临床上常用麦冬配伍人参、五味子,以增强滋阴润燥的功效,用以治疗因肺阴不足引起的喉痒、咳嗽无痰、口渴咽干以及肠燥便秘等症。 2、川贝 川贝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本草汇言》中论述认为:“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它多用于缓解燥咳。川贝味甘、苦、性微寒,治疗阴虚燥咳效果较好。 若肺燥阴虚咳嗽,痰中带血,可用川贝3克加适量冰糖和水,用小火炖1小时服用。很多人为了缓解苦味,常将其放在雪梨中蒸;或在煮稀饭时取米汤200毫升,放入川贝、冰糖隔水炖服。川贝还可和瘦肉煲汤,每天用量通常在10克以内。 3、款冬花 中医认为,款冬花性味辛、温,入肺经,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之功。本品辛散质润,温而不燥,为润肺止咳化痰良药,适用于多种咳嗽气喘。无论外感、内伤咳嗽,寒性咳嗽,热性咳嗽,均可选用,故有治疗咳嗽要药之称,但其以温而不热、辛而不燥、甘而不滞为特点,因此对于肺虚久嗽、肺寒痰多之咳嗽最为适用。 款冬花常经蜜炙之后使用,称为炙冬花,以增强润肺止咳平喘作用。临床上冬花多与其他药物配伍以增强疗效,如冬花重在止咳,紫菀重在祛痰,止咳方中,二药常配伍使用,共奏化痰止咳之效;若与麻黄、杏仁、苏子为伍,称款冬定喘汤,治痰嗽哮喘遇冷即发之症,疗效颇佳。 4、银耳 银耳又叫做是白木耳、雪耳以及银耳子等,其有“菌中之冠”的美称。中医指出,银耳性平,味甘,是名贵的 营养 滋补的佳品,同时还是扶正强壮的补药。银耳具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以及滋阴润肺的功效。 银耳10克,百合10克,秋梨1只,冰糖适量。将秋梨洗净去核切小块,加入水发银耳及百合、冰糖,放入碗中蒸1小时后,食梨喝汤,有滋阴润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秋燥咳嗽、干咳少痰者。 5、沙参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 沙参、麦冬各15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将沙参、麦冬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用此汁液与大米共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具有益气养阴、润肺生津、化痰止咳的功效。 6、玉竹 玉竹味甘、性平,入肺、胃二经。具有滋阴润燥、除烦止咳之功效。用于热病伤阴、肺胃燥热、咳嗽少痰、心烦口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尿频、筋脉失养挛痛、素体阴虚、风湿自汗、劳疟寒热等症。《本草纲目》介绍该药主治“风温自汗灼热,及劳疟寒热,脾胃虚乏,男子小便频数,失精,一切虚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竹还可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起到辅助降低血糖的作用,特别适合糖尿病合并秋燥者食用。常用量为10-15克,水煎代茶饮,也可与大米一起煮粥食用。 7、桔梗 桔梗性味苦、辛、微温,能促进支气管分泌,具有止咳化痰、宣肺排脓的功效。用于肺痈胸痛、咳痰脓血、痰黄腥臭等证,有排脓之效。如《金匮要略》桔梗汤,即以之配伍甘草,用以排脓;桔梗白散(桔梗、贝母、巴豆),排脓之力尤强。多配鱼腥草、薏苡仁、冬瓜子等应用。 桔梗10克,大米100克。将桔梗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即成,每日1剂。可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或干咳难咯等。 8、石斛 石斛味甘,微寒,能养胃生津、滋阴除热、明目退翳,对秋燥伴有近视、远视、轻度白内障者尤为适宜。可取石斛(6-12克)与菊花适量同煎代茶饮,有较好的明目润燥功效。因石斛中的有效成分只有久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应将石斛先煎30分钟,再放入菊花同煎5-10分钟。 另因本品有敛邪的作用,故感冒初起者忌服,且大剂量可抑制心脏和呼吸,因此切勿擅自加量。 9、西洋参 中医认为,西洋参性苦、微甘而寒,入心、肺、肾经,有补肺降火、养胃生津之功。《本草从新》言其:“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以此代之。” 进食西洋参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服时不宜饮茶,因茶中含有鞣酸,能与西洋参的有效成分结合使吸收率下降;二是服后不宜吃萝卜,因萝卜是破气的,而西洋参是补气的;三是畏寒肢冷、腹泻、胃有寒湿、舌苔腻浊者不宜选用。 10、百合 中医认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二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清热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肺结核、肺气肿、咽喉炎、胃炎、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百合性平、味甘微苦,入心、肺经,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常食百合,可以补肺润燥、健脾开味,补养身体,使人精神焕发,抗拒疲劳。 二、吃什么食物润肺 薏米白果汤养肺润燥 白果,又称为银杏,可益肺气、治咳喘,还可以滋阴养颜抗衰老,使人肌肤、面色红润,精神焕发。秋季秋燥伤人,想要喝一碗养生汤,不妨跟着食神来做一道美味的白果薏米甜汤,不但润肺止咳,工作累了来一碗也是极好的! 薏米腐竹白果甜汤 食材:鲜白果30克,腐竹50克,薏米50克,鹌鹑蛋5颗,冰糖、水适量 做法 1、将白果的壳与芯去掉后洗净,腐竹切段后与薏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泡半小时,鹌鹑蛋煮熟后剥壳备用; 2、将洗净后的白果与薏米放入锅中,加大半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继续炖煮,直至薏米糯烂; 3、加入腐竹与鹌鹑蛋及适量冰糖,搅拌至冰糖融化后继续小火炖煮20分钟后即可关火食用。 白果可敛肺定喘,秋季养肺适当食用。 白果又名佛指柑,银杏、公孙树子,是银杏的种仁,也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常作为食疗养生的食材被广泛使用。中医认为,白果能敛肺气、定痰喘、止带浊、止泻泄、解毒、缩小便,主治哮喘痰嗽、带下白浊、小便频数、遗尿等,因此秋季秋燥伤肺,咳嗽痰多的人可适当进食一些白果,无论偏寒偏热均可食用。 同时,白果还具有除湿止浊的效果,加上薏米同时也是除体内水湿的良好食材,对于赤白带下、小便白浊的人来说也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营养学认为,白果果仁含有多种营养元素,除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之外,还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银杏酸、白果酚、五碳多糖等成分,经常食用白果,可以滋阴养颜抗衰老,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使人肌肤、面部红润,精神焕发,延年益寿,是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和款待国宾上客的特制佳肴。 种仁中的黄酮甙、苦内脂对脑血栓、老年性痴呆、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脑功能减退等疾病还具有特殊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白果一定要做熟吃,生吃当心中毒。 三、吸烟者喝什么茶润肺 1、玉竹冰糖茶 准备好玉竹15克,同时准备适量的冰糖,将之加入沸水后浸泡约15分钟,然后用搅拌棒搅拌均匀就可以食用。这款茶具有养阴生津,润喉益肺的功效。 2、沙参大枣茶 沙参,别名南沙参、泡参、泡沙参,为桔梗科沙参属植物四叶沙参、杏叶沙参或其同属植物,以根入药。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刮去粗皮,即时晒干。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此茶有养阴生津之功。取沙参15克、大枣5枚,加入沸开水适量加盖浸泡15分钟饮用即可。 3、蜂蜜柚子茶 柚子富含维生素C,能够提升免疫力;还有清热去火、止咳化痰的功效。用柚子加蜂蜜制成饮品,更是很好的保健品。蜂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并有补中润燥,润肺补虚的作用。用盐水洗净柚子,再用温水泡5分钟,削下果皮,切成细丝。 将准备好的柚子剥出果肉,将里面的籽去掉,用搅拌机搅拌成泥状。最后将剩余的柚子皮和果肉泥一同放入锅中,加一点水和冰糖,用文火熬至粘稠即可。最后改用大火收汁。然后将之冷却放入容器中存放十天既可以食用了。 4、罗汉果茶 果实营养价值很高,干果总糖含量25.17——38.31%,特别是有比甘蔗糖甜300倍的甜甙,鲜果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丙,蛋白质和氨基酸,果实味甘性凉、有润肺、清热、消暑、生津、止咳之功效,可治疗肥胖病、糖尿病、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胃炎、哮喘等,同时,也是饮料和调料佳果。取罗汉果20克,沸水泡闷15分钟后代茶饮。 四、5种豆类润肺 绿豆 中医认为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润肤的功效。绿豆汤是人人皆知的夏季较好的解暑饮料。绿豆的另一重要药用价值是解毒。 夏季暑热盛行,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佳品。中医认为,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的功效,能预防中暑,治疗食物中毒等。 绿豆山药汤 材料:绿豆半斤,山药4两,冰糖2大匙。 作法 1、绿豆洗净,山药剥皮切丁。 2、绿豆加4碗水煮,大火开后转小火煮约20分钟后,添加山药,待山药熟后,加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解毒清热、优化面色黄及痘疹、润泽容颜。 红豆 红豆,性平偏凉,味甘,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族、钾、铁、磷等。红豆能促进心脏血管的活化,利尿;有怕冷、低血压、容易疲倦等现象的人,常吃红豆可改善这些不适的现象。 另外,红豆还有健胃生津、祛湿益气的作用,是良好的药用和健康食品。 红豆更是女性健康的好朋友,丰富的铁质能让人气色红润。多摄取红豆,还有补血、促进血液循环、强化体力、增强抵抗力的效果。哺乳期妇女多食红豆,可促进乳汁的分泌。 莲子百合红豆沙 材料:红豆500G、白莲子30G、百合10G 、陈皮适量、冰糖约500G。 做法 1、先洗干净红豆、莲子、百合,清水泡浸两小时; 2、煮开水,把红豆(和浸豆水)还有陈皮、莲子、百合放入锅中; 3、煮开后用中慢火煲两小时,最后才用大火煲大概半小时; 4、煲至红豆起沙和还有适量水份,就可以加糖调味,甜度根据各人所爱。 黄豆 黄豆被称为植物中的牛奶,服食黄豆可另人长肌肤,益颜色,填精髓,增力气,补虚开胃,是适宜虚弱者使用的补益食品,具有益气养血,健脾宽中,健身宁心,下利大肠,润燥消水的功效。 雪菜黄豆 材料:黄豆、雪菜、葱、姜、干辣椒。 做法 1、黄豆泡一夜,沥干水份备用; 2、雪菜切碎,葱姜末少许; 3、锅内烧热油,炒香葱姜,下雪菜和干辣椒翻炒一分钟,加入黄豆炒匀; 4、加水与材料齐平,倒少许生抽,加一点盐(不要多,雪菜本身就比较咸; 5、盖盖大火烧开,中小火焖至汤汁收干,撒少许香油拌匀。 白豆 白豆味甘,性平,无毒。可补五脏,调中,助十二经脉。还可暖肠胃,驱除鬼气。是补肾食物,患肾病的人应该吃。 白豆乌鸡汤 1、大白豆用温水泡发好; 2、乌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脚爪,洗净焯去血水; 3、炖锅置火上,加入清汤,放入乌鸡、白豆、胡椒和料酒,烧开; 4、然后打去浮沫,小火炖至鸡软豆酥时,放入盐、味精即可。 黑豆 黑豆,性味甘、平、无毒。有活血、利水、祛风、清热解毒、滋养健血、补虚乌发的功能。黑豆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排尿能力、消除浮肿的,多吃黑豆不但有助于减肥,还能让人保持精力充沛。 醋泡黑豆 材料:醋、黑豆。 做法:将黑豆洗净装于罐内,倒入米醋浸没黑豆。如豆将醋吸干,可再加醋。时间久了醋上面会长膜,可将膜扔掉,如醋浑浊,重新换醋。放置阴凉处或冰箱冷藏保存10天后即可食用。
5,驱寒的中药有哪些
一般生姜就驱寒,而且又是食物.羊肉也是.附子,肉桂,炮姜之类的也驱寒,但是要对证用药,特别是附子这类有毒的药,不能自己随便买药吃,能食疗就最好食疗祝健康。
6,治肺寒咳嗽中成药哪有样好
外感风寒引起肺寒咳嗽,如果用中药调理,可以用辛温解表,止咳化痰,中成药有正柴胡饮冲剂,平时饮食以清淡为主,忌辛辣刺激食物。,
7,这样是肺寒吃什么中药
应该是脾肺两虚的可能比较大,不能算是肺寒,看看你的痰是什么形状颜色,是否易咳出,另外还有什么兼症,这样才能大致判断出是什么病症。像你现在这种情况,可以先吃点健脾补气之类的。像健脾丸、六君子丸等。当然不会,药物治疗一个脏器的时候如果对本脏器有影响那治疗就没有作用,这个疾病好了又换成另外一个疾病,那有什么用你好,建议服用中药: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6克、炙甘草3克。这是著名的麻黄汤,驱寒作用明显。服后微汗即可。如大汗淋漓,则立即停药。金银花属寒药建议不要服用。
8,怎么治肺寒
如果是肺寒是要找中医采用中药等进行治疗的。也可以服中成药进行治疗的,肺寒咳嗽可以服小青龙汤加减进行治疗。也可以服通宣理肺片等进行治疗的。或找中医辨证用中药等进行治疗的,中药治疗是要找当地的有经验的中医检查处方开药治疗的你好,肺寒是中医的病名,如果是肺寒是要找中医采用中药等进行治疗的。也可以服中成药进行治疗的,肺寒咳嗽可以服小青龙汤加减进行治疗。也可以服通宣理肺片等进行治疗的。或找中医辨证用中药等进行治疗的,中药治疗是要找当地的有经验的中医检查处方开药治疗的。希望我的回复对你有帮助。肺寒痰饮 1.什么是寒咳 寒咳就是受寒冷刺激引起的咳嗽,常见于过敏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哮喘急性发作、鼻咽炎、支气管炎、肺炎初期。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婴儿以鼻塞、喘憋、咳嗽为主;幼儿多先喷嚏后咳喘,学龄儿童多先干咳咽喉痒,后喘、胸闷,夜间发作较多。寒咳的特征:一是有受寒冷的病史。二是以干咳为主,可伴有流清涕、打喷嚏、喘、气短、喉痒,或痰少稀白、呈泡沫状,或发热、怕冷、手足凉。三是舌淡,舌苔白。 2.为什么会寒咳 天寒、形寒、寒饮是外因;肺脾肾阳虚体质是内因,肺寒痰饮内伏是发病基础;发病机理是外内合邪,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气逆而上行,则发为寒咳。 天气寒冷致咳 肺气通于天,天气寒冷,寒邪可以直接从气道吸入肺系伤阳气。用现代语言讲,就是呼吸道黏膜受到冷空气刺激以后,会发生痉挛、渗出等病理变化,引发咳嗽。 形寒寒饮致咳 中医讲“形寒寒饮则伤肺”。用现代语言讲,就是皮肤、消化道黏膜受到寒冷刺激以后,会间接导致呼吸道发生痉挛、渗出等病理变化,引发咳嗽。形寒即衣被单薄,则外寒从皮毛内入伤肺。寒饮即饮食生冷,寒气直接从胃偱经脉上行至肺而遏抑肺气,则形成肺寒。 阳虚体质 是寒咳的主要内因,肺气外达皮毛,内行水道。脾、肺、肾三脏息息相关。脾肾阳虚,肺通调水道失常,宣发肃降不及,则水湿痰饮停积于肺。肺为贮痰之器,故其标在肺;脾为后天之本,寒饮不化是脾失健运,故其本在脾;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命门之火不足,则一身阳虚不能化水,故其根在肾。 3.寒咳怎么办 ①当以散寒止咳为治,常选用三拗汤、六安煎、华盖散、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麦门冬汤、苓桂术甘汤、肾气丸等加减。 常将生姜、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配合使用,兼有外寒,表实加麻黄,表虚加桂枝,喘加杏仁,水饮不化因于脾者加茯苓,因于肾者加泽泻;水饮郁而化热,有咽喉症状者加射干、牛蒡子、青果,日久伤阴者,加麦冬;肺经有热,有表证者加石膏,无表证者加黄芩;兼少阳证则加柴胡,有风温者加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桑叶、菊花,湿温加石菖蒲、白豆蔻、薏苡仁,夹风邪加辛夷、款冬花。 ②还可选用穴位外敷、雾化吸入法、静脉滴注疗法等。 ③预防:避免受凉,随气温变化及时加减衣被;尽量喝热汤,少喝酸奶、冷饮;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预防过敏,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 耐寒锻炼是最佳选择。耐寒锻炼的措施包括少穿衣服,适当地接触冷水,婴儿以经常接触空气为主、幼儿可散步、学龄儿童可晨跑等,要循序渐进,耐受为度,持之以恒。经耐寒锻炼后,可增加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发病也少。①当以散寒止咳为治,常选用三拗汤、六安煎、华盖散、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麦门冬汤、苓桂术甘汤、肾气丸等加减。常将生姜、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配合使用,兼有外寒,表实加麻黄,表虚加桂枝,喘加杏仁,水饮不化因于脾者加茯苓,因于肾者加泽泻;水饮郁而化热,有咽喉症状者加射干、牛蒡子、青果,日久伤阴者,加麦冬;肺经有热,有表证者加石膏,无表证者加黄芩;兼少阳证则加柴胡,有风温者加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桑叶、菊花,湿温加石菖蒲、白豆蔻、薏苡仁,夹风邪加辛夷、款冬花。②还可选用穴位外敷、雾化吸入法、静脉滴注疗法等。③预防:避免受凉,随气温变化及时加减衣被;尽量喝热汤,少喝酸奶、冷饮;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预防过敏,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耐寒锻炼是最佳选择。耐寒锻炼的措施包括少穿衣服,适当地接触冷水,婴儿以经常接触空气为主、幼儿可散步、学龄儿童可晨跑等,要循序渐进,耐受为度,持之以恒。经耐寒锻炼后,可增加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发病也少。如需获得更多权威医美知识,尽在柠檬爱美 柠檬爱美太极拳是以腰部为枢纽的一项缓慢运动,肾位于腰部,经常活动腰部,可使腰部气血得以循环畅通,使肾气得到不断充养。肾虚病人大多腰部无力,通过太极拳练习,可以起到补肾的作用。太极拳主张平定内心杂念,也可以保护肾。
9,肺寒吃什么药好
吃消炎的药已经没有用了,可以吃点参苓白术散,三天应该差不多能好,如果脾胃虚弱多半脸色发黄,参苓白术散能多吃一段时间,很调养脾胃的。中药散剂,几块钱,药店有卖。内经《素问·咳论》在分析诸因中有“肺寒”之说,认为:“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除寒饮食外,外感寒邪致咳,亦属常见病因。 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但中医主要将其分为热咳、寒咳两大类。亦有从致病原因将其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而热咳和寒咳的分辨并非一般认为晚上咳是寒咳白天咳为热咳这样简单,还应配合中医的四诊八纲去仔细分辨。热咳又可分为风热及燥热咳,风热咳多由感冒风热引起,常伴咽痛,畏寒发热,鼻塞,黄涕,咳声重浊,痰黄稠,大便硬,舌红苔黄,脉浮滑,治宜疏风解表、清热止咳,常用药为桑叶、菊花、银花、黄芩、北杏、桔梗、前胡、川贝。燥热咳多由于天气干燥,过食燥热或肺阴虚而引起干咳,痰少或无痰,兼见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大便结,尿黄,舌红苔薄微黄而干,脉数或细数,治宜清热润燥、润肺止咳,常用药为雪梨干、枇杷叶、桑白皮、桔梗、前胡、川贝、南杏,并可用百合、沙参、玉竹、南杏、川贝煲汤或糖水。而寒咳主要见于感冒风寒而体质较虚者,症见咳嗽气促,受风寒后尤甚,咳声较软弱轻微,痰稀白或带泡,咽痒,身倦恶寒,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或稍浮缓,常用陈皮、法夏、苏子、北杏、白前、款冬花等。另咳嗽尚可分为风咳(寒咳偏风重)、痰咳(属内伤咳嗽,患者素体痰湿内盛,咳而痰多白稠,舌苔白厚,脉弦滑)、体虚咳嗽(又分气虚、阴虚、肺虚、脾虚、肾虚)等,且咳嗽常外感兼内伤、寒热虚实挟杂或涉及多脏腑病变,病情变化多端,实非一药一方可统领概括,故前人有"咳无定方"之说,医者应在临症时详细分辨,抽丝剥茧,找 治疗咳嗽,除了医生要仔细分辨病情,找出病因,正确遣方用药外,患者的自我调理是否得法将对疾病的痊愈、身体的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注意"戒口",患者应避免进食太甜或肥腻惹痰之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糯米兹或汤丸等),热咳燥咳者应禁食煎炸燥热、温补食品(如炸薯条春卷、辛辣、虾蟹、鹅鸭、烧乳鸽、牛肉羊肉、烧卤味、补汤等),寒咳风咳和体虚咳嗽者要避免寒凉生冷动风之物(如冷饮雪糕、蔬果沙律、菜汤、糖水等)。其次病人要注意休息,避免受凉(尤其切勿让咽喉、前胸、肩背等部位受凉)。另外要避免讲话演唱过多或饮用寒冷饮料,因都会剌激咽喉,加重咳嗽。合适的汤水对止咳化痰、清肺润肺补肺、预防疾病有积极的作用。 清肺化痰止咳汤水,用于肺热肺燥者: 1,西洋菜(或白菜干或金银菜)南北杏川贝汤—以上蔬菜任选一种,取适量洗净,加南杏五钱、北杏三钱、川贝三钱、蜜枣数枚或罗汉果半个,加猪肉300-500g或猪肺一个、清水约4L,大火煲滚后转中火再煲二小时,加盐适量即可饮用。 2,苹果(或雪梨或木瓜)南北杏川贝汤—以上水果任选一种或几种混合,加南杏五钱、北杏三钱、川贝三钱,加猪肉300-500g,煲法同上。 3,桑白皮龙利叶煲猪肺—桑白皮一两、龙利叶五钱、猪肺一个、蜜枣数枚。 4,川贝炖雪梨或冰糖—川贝三钱、雪梨一个或冰糖适量,加水一碗置炖盅内,隔水炖两小时即可。 温肺化痰止咳汤水,用于肺寒咳嗽者: 1,二陈汤—陈皮二钱、法半夏二钱、百部三钱、款冬花二钱、生姜二片。 2,北杏陈皮鳄鱼肉汤—北杏四钱、陈皮二钱、莲子四钱、淮山五钱、鳄鱼肉200g、猪肉200g、生姜二片。 润肺补肺汤水,用于肺虚咳嗽易感冒者: 1,补肺益气汤—百合、玉竹、沙参、莲子、淮山、太子参各五钱,南杏、北杏各三钱。 2,养阴润肺汤—雪耳、海底椰各三钱,百合、玉竹、沙参、莲子、淮山各五钱。 以上汤料亦可不加肉类,仅加水清煲(或炖),功效一样。 编辑本段肺寒汤 方剂名称 肺寒汤 药物组成 款冬花2两,紫菀(去土)2两,甘草(炙)2两,桂(去粗皮)2两,麻黄(去节)2两,干姜(炮)2两,五味子2两,杏仁(汤浸,去皮尖,炒)2两,半夏(汤煮软,焙干)2两,细辛(去苗叶)1两。 处方来源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方剂主治 肺胃虚寒,咳嗽痰盛,呀呷有声,呕吐停饮,咽喉干痛,上气喘满,面目虚浮,自汗恶风,语声嘶破,背寒中冷,心下悸动,哕逆恶心,全不入食。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生姜5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编辑本段病例 案1.王某某,男,35岁。2003年1月14日初诊。患者自1999年开始咳嗽,迁延至今不愈,X线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咽部炎症常见发作,目前咳嗽不畅,咯痰不多,质粘色白,舌苔薄黄,舌质暗红,脉细弦滑。证属陈寒伏肺,肺气不宣。吃消炎的药已经没有用了,可以吃点参苓白术散,三天应该差不多能好,如果脾胃虚弱多半脸色发黄,参苓白术散能多吃一段时间,很调养脾胃的。中药散剂,几块钱,药店有卖。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