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麦冬的中草药作用,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麦冬的中草药作用,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一览1,麦冬的功效与作用2,麦冬在中药里有什么作用3,中药麦冬有什么作用呀4,麦冬药材有哪些用途5,中药麦冬的功效1,麦冬的功效与作用药性赋讲:“麦门冬清心,解烦渴而除肺热”。麦冬性味甘;微苦;寒。归肺;胃;心经,具有滋阴润肺;……

本文目录一览

1,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药性赋讲:“麦门冬清心,解烦渴而除肺热”。
麦冬性味甘;微苦;寒。归肺;胃;心经,具有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血热吐衄。

麦冬的中草药作用

2,麦冬在中药里有什么作用

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常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麦冬别名是麦门冬、沿阶草、阔叶麦冬、大麦冬等,是常用中药,为百合科麦冬属及沿阶草属植物,以块根供药用。具有养明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麦冬具有强心、利尿、抗菌的作用。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燥咳

麦冬的中草药作用

3,中药麦冬 有什么作用呀

麦冬别名是麦门冬、沿阶草、阔叶麦冬、大麦冬等,是常用中药,为百合科麦冬属及沿阶草属植物,以块根供药用。具有养明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麦冬具有强心、利尿、抗菌的作用。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燥咳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清火,消炎
麦冬:补阴药。 麦冬甘寒,润肺利咽,养阴益胃,清心除烦。虚咳燥咳,喉哑咽干,热病津伤,汗烦不眠。

麦冬的中草药作用

4,麦冬药材有哪些用途

虚痨咳嗽,津伤口渴,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功能主治 养阴生津,肠燥便秘;咽白喉。 治肺燥干咳,吐血,心烦失眠,内热消渴,咽干口燥,便秘,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咯血,肺痿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view/20435.htm
麦冬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等疾病。
功能主治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
麦冬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等疾病。

5,中药麦冬的功效

你好!麦冬:养阴润肺,益胃清心。降火通便,润肠。肺主纳气,肺气畅通,心脏随之功能加强,避免因心肺不交造成的各种心脏疾病。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麦冬的功效: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  配沙参、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  麦冬的作用:  1、 治疗暑天汗出虚脱用麦冬、人参各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剂。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汗多口渴,体倦乏力有良效(编者注:此方为金代名医李杲所创,方名叫“生脉散”,已制成生脉口服液)。  2、治疗肠燥便秘麦冬、生地、玄参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大便干燥。  3、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麦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18个月。对缓解心绞痛、胸闷均有一定作用。  4、治疗慢性胃炎麦冬、黄芪各9克,党参、玉竹、黄精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  5、治疗糖尿病用芦根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先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出煎液,药渣再加水500毫升,大火煮开后改为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每日1剂。用于糖尿病患者口渴咽干、多饮、心烦不宁,或见低热,舌红,脉细数。  6、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9克,沙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阴虚燥咳者。  7、治疗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鸡蛋5个,枸杞、花生米、瘦猪肉各30克,麦冬10克,盐、湿淀粉、味精各适量。首先将花生米煎熟,枸杞洗净,入沸水中略氽一下。麦冬洗净,入沸水中煮熟,切成碎末,瘦猪肉切丁,鸡蛋打在碗内,加盐少许打匀,把蛋倒进另一碗中隔水蒸熟,冷却后将蛋切成粒状。锅置旺火上,放花生油,把肉丁炒熟,再倒进蛋粒、枸杞、麦冬碎末,炒匀,放盐少许及湿淀粉勾芡,放味精调味,铺上花生米即成。每日2次,佐餐食。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适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的辅助治疗。健康人食用能增强体质,防病延年。
麦冬具生津解渴、润肺止咳功效,养肺护肺必须了解的中药材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