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曼陀罗有刺毛吗如果被扎了怎么办会死吗求医生2,毛慈菇的基本信息3,请问这是什么中药吗4,山慈菇有毒吗5,驱邪沐浴乳有哪几种6,毛刺果是什么药材7,温州方言一种中草药叫白头毛翁的学名是叫什么的8,这野果叫什么名字9,阿膏珠中药……
本文目录一览
1,曼陀罗有刺毛吗 如果被扎了怎么办会死吗 求医生

2,毛慈菇的基本信息
【英文名】PSEUDOBULBUSCREMASTRAESEUPLEIONES拼音名Qiannianjian【别名】毛慈菇、茅慈菇、冰球子、泥宾子、山慈菇。【性味归经】甘、微辛,凉。归肝、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淋巴结结核,蛇虫咬伤。【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贮藏】置干燥处。【备注】对痈肿疔毒、瘰历结核,内服、外敷,均可应用。用于食道癌,常与急性子、制半夏、地鳖虫、石见穿等配合应用;用于淋巴肿瘤,常与昆布、海藻、夏枯草、象贝等配合应用。【摘录】《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制法】除去杂质,水浸约1小时,润透,切薄片,干燥或洗净干燥,用时捣碎。【来源】《中国药典》--本品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appendiculata(D.Don)Makino、独蒜兰Pleione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或云南独蒜兰PleioneyunnanensisRolfe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夏、秋二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分开大小置沸水锅中蒸煮至透心,干燥。《全国中草药汇编》--兰科独蒜兰属植物瓶状独蒜兰Pleione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和滇独蒜兰P.yunnanensisRolfe[P.chiwuanaTangetWang],以假球茎入药。

3,请问这是什么中药吗
生于石缝的,或生于潮湿地面的根茎部分才有像蜈蚣样的毛刺状的气生根。就是矮地茶。
4,山慈菇有毒吗
英文名】 PSEUDOBULBUS CREMASTRAE SEU PLEIONES【别名】毛慈菇、茅慈菇、冰球子、泥宾子【来源】《中国药典》--本品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 (D.Don) Makino、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 Rolfe 或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 Rolfe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夏、秋二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分开大小置沸水锅中蒸煮至透心,干燥。《全国中草药汇编》--兰科独蒜兰属植物瓶状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 (Franch.) Rolfe和滇独蒜兰P. yunnanensis Rolfe[P. chiwuana Tang et Wang],以假球茎入药。【制法】除去杂质,水浸约1小时,润透,切薄片,干燥或冼净干燥,用时捣碎。【性状】毛慈菇:呈不规则扁球形或圆锥形,顶端渐突起,基部有须根痕。长1.8~3cm,膨大部直径1~2cm。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或纵沟,中部有2~3条微突起的环节,节上有鳞片叶干枯腐烂后留下的丝状纤维。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略呈角质。气微,味淡,带黏性。冰球子:呈圆锥形,瓶颈状或不规则团块,直径1~2cm,高1.5~2.5cm。顶端渐尖,尖端断头处呈盘状,基部膨大且圆平,中央凹入,有1~2条环节,多偏向一侧。撞击外皮者表面黄白色,带表皮者浅棕色,光滑,有不规则皱纹。断面浅黄色,角质半透明。【鉴别】本品横切面;毛慈菇最外层为一层扁平的表皮细胞,其内有2~3列厚壁细胞,浅黄色,再向内为大的类圆形薄壁细胞,含黏液质,并含有淀粉粒。近表皮处的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针晶束,长70~150μm。维管束散在,外韧型。冰球子表皮细胞切向延长,淀粉粒存在于较小的薄壁细胞中,维管束鞘纤维半月形,偶有两半月形。【性味归经】甘、微辛,凉。归肝、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淋巴结结核,蛇虫咬伤。【用法用量】 3~9g。外用适量。【贮藏】置干燥处。【备注】(1)对痈肿疔毒、瘰历结核,内服、外敷,均可应用。用于食道癌,常与急性子、制半夏、地鳖虫、石见穿等配合应用;用于淋巴肿瘤,常与昆布、海藻、夏枯草、象贝等配合应用。【摘录】《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 金灯、朱菇、毛菇、处菇、鹿蹄草、山茨菇、毛慈菇、白毛菇、泥冰子、白地栗、冰球子。[药用部分与产地] 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等假球茎,多年生草本,生山沟阴湿处,夏、秋二季挖取假球茎,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晒干作药用,产于黄河流域至西南、华南等地。[成分] 杜鹃兰根茎含黏液及葡配甘露聚糖。[药理] 1.清热散结作用 通过临床观察对颈部淋巴结长期服用都能逐渐消失。证明它有清热软坚化结的作用。2.解毒化痰止咳作用 通过治疗燥热型矽肺18例,观察服慈菇汁前,皆有咳喘胸痛,口干舌燥,干咳痰紧,脉弦数。通过3个月的慈菇汁口服,都有不同程度的燥热证候缓解,充分证明慈菇的解粉尘毒、化纤维结节作用。3.抗肿瘤作用 慈菇中含多糖物质(p半纤维素),用量100—200ml,对小鼠肉瘤180消失率可达85%~100%,消瘤率相当高,动物体重未见减轻,亦未见有副作用。4.提高机体免疫力 多糖体非特异性抑制刺激网状内皮系统,从而提高了宿主对癌细胞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反应能力而发挥了机体的抗癌效能。[传统应用] 性味归经:微辛,寒,入肝、脾经。功能:消肿散结,解毒化痰。主治:痈疽疔肿、瘰疬,喉瘅肿痛,虫、蛇、狂犬咬伤等症。[临床新用途] 1.治疗燥热型硅沉着病(矽肺)并肺结核 方法:鲜慈菇、鲜萝卜各200g,鲜茅根lOOg,捣碎加水500ml过滤去渣存汁调白糖lOOg,3次分服,所治矽肺并肺结核18例,疗程为3~6个月,结果显效12例(咳喘症状消失、照片矽肺及结核病灶吸收);有效6例(咳喘症状消失,照片矽肺及结核病灶吸收好转)。此方功效清热软坚,化痰止咳,并对早期肺癌有效。2.治疗颈部淋巴结核 方以慈菇500g,削去外皮,捣碎成泥,加冷开水500ml,过滤去渣存汁,分作3次作饮料。又取蚤休10g磨成汁,用鸡毛蘸药液外涂于颈淋巴结,每日2次,6日为1个疗程,所治12例,平均治疗5个疗程。结果:显效5例(症状及淋巴结消失),好转?例(症状及淋巴结缩小)。3.治疗上下肢疔毒 将鲜慈菇30g捣碎成泥,加米醋3m1和成糊状,外敷于疔毒上,每日换药2次。结果:治疗疔毒6例,全部治愈。4.治疗癌症 乳腺癌以山慈菇9g,海藻、蒲公英各30g,水煎服;食管癌、胃癌,山慈菇120g,洗净,蜂蜜120g,用清水浓煎山慈菇,加入蜂蜜混合成膏,每次20ml,每日2次。5.治疗贲门癌梗阻症 据报道,以山慈菇制备消隔散治疗食管贲门癌梗阻118例。结果:显效64例,有效3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8.4%。治疗1个月后,其中109例进行X线食管复查,表明与治疗前X线比较102例食管狭窄有不同程度改善,食管癌病灶缩小1~2cm的29例,2~4cm的35例。6.治疗脓性指头炎 《现代实用中药学》载:有人用捣烂醋慈菇治疗本病7例。方法:鲜山慈菇25g,洗净捣烂后用米醋3ml调匀外敷,每日换药1次。结果:治疗7例,均在3~4日内痊愈。7.治疗肝硬化 《现代实用中药学》载:有人用复方山慈菇片治疗本病10例。方法:复方山慈菇片,每片含山慈菇粉、地鳖虫、穿山甲各o.1g,蝼蛄o.6g,每次5片,每日服3次,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10例,对改善临床症状和恢复肝功能有一定效果,尤其对降低血清丁球蛋白,提高白蛋白效果显著。中药山慈菇中毒的症状与救治 山慈菇又名山茨菰、山茨菇、鹿蹄草、毛慈菇、白地栗、白毛菇等。系兰科植物杜鹃兰的假鳞茎 ,多年生草本 ,生长在山沟阴湿处 ,分布于黄河流域及华南、西南等地方。山慈菇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 ,可治疗乳腺炎及乳腺肿块等疾病。 山慈菇所含有毒成分主要是秋水仙碱 ,中毒量为 15~ 45克 ,多由消化道进入而致中毒。秋水仙碱在体内被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碱 ,凡经排泄之处均可导致严重的刺激作用 ,也可引起毛细血管毒性反应 ,严重者可致脊髓及延脑麻痹。其中毒的临床表现为 :潜伏期 6~ 12小时 ,最初出现咽喉部及上腹部烧灼感、吞咽困难、恶心、剧烈呕吐 ,腹痛等症状 ,以后出现腹泻、大量水样便及血便等。毛细血管毒性反应可致血管壁充血、水肿、血压下降 ,以致休克、血尿或无尿 ,严重中毒者可致上行性麻痹 ,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中毒救治方法 : 1、误服中毒者应立即洗胃 ,常用 5%碳酸氢钠溶液或 0. 5%活性炭混悬液或清水洗胃 ,但禁用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洗胃 ,防止使其变为氧化二秋水仙碱而增加毒性。 2、大量静脉输液以增加毒物排泄和补充血容量 ,并用大剂量维生素 C减轻毛细血管的损害。 3、可用止吐剂、止泻剂等药物控制消化道症状 ,并少量多次口服蛋清及牛奶等润滑剂 ,也可用 5%鞣酸蛋白保留灌肠。 4、对症治疗 ,如休克时应积极抗休克治疗 ,有呼吸功能不全时应给予呼吸兴奋剂等。
5,驱邪沐浴乳有哪几种
一种对人和禽畜用的驱邪除秽灭菌香身的沐浴茶或沐浴露,填补了目前市场的空白,其主要成份由中草药破秽叶、姑卜(柚)叶、鬼簕登(鬼见怕)、竹叶、鬼针草、香艾、鬼羽箭、三丫苦叶、鬼灯檠、桃子叶或石榴叶、香桉叶、香风茅、姜、仙人掌和九凤炭组成,根据需要可制成鲜茶、干茶或液露,具有驱邪除秽消毒、灭菌消炎、驱风清热、通经活络、除臭香身等功效,对治疗人和禽畜的蚊叮虫咬、邪毒秽染、皮肤骚痒、风湿痹痛、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身染邪风恶臭等有明显的辅助疗效。
6,毛刺果是什么药材
【性状】性状鉴别 茎藤圆柱形,小枝深褐色,被星状毛,或无毛。叶圆形或心形,长14-24cm,宽13-21cm,顶端钝或短尖,基部心形,有基生脉7条,边缘有粗锯齿,且常有3-5浅裂,两面均被淡黄褐色星状柔毛及硬毛,尤以背面为多。叶柄长12-15cm,被毛,托叶条形,长约14mm,早落。【功 效】:祛风除湿。【主 治】: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痛处固定不移,腰膝冷痛、手足麻木不仁症。【性味归经】:苦,温。肝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12克。【别 名】:野枇杷藤(云南)【考 证】:始载于《广东植物志》。
7,温州方言一种中草药叫白头毛翁的学名是叫什么的
没听说过这名字?是不是“白头翁”?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unge) Regel毛茛科 Ranunculaceae 白头翁属别名:大将军草 大碗花 老公花 白头翁 八百锤 白头公 打碗花 独猫花 额格乐-伊日贵 哈尔米高 毫笔花 耗子花 耗子花根 耗子尾巴花 胡王使者 鸡苗花根 鸡爪草 将军草 菊菊花根 老姑草 老姑朵花 老姑花 老姑子花 老观花 老冠花 老和尚头 老虎脚迹 老火花 老婆花 老婆婆花根 老婆子花 老婆子花根 老太太根 老太太花根 老丈人 漏芦 猫姑花 猫爪子花 毛姑都花 毛姑朵花 秋牡丹 山棉花 头痛棵 羊胡子花 野丈人 在碗花 白头翁草 大豌花 高乐贵 鬼刷子 老虎花 毛姑嘟花 毛姑杂花 毛太太花根 奈何草 铁螃蟹 翁草 伊日贵
8,这野果叫什么名字
叫硕阿苞蔷薇 又名:苞蔷薇、猴柿、刺柿、大红袍、野毛栗、七姊妹、圆刺菱、毛刺头、糖钵、山麻栗子、糖球子。 常绿灌木。茎蔓生或匍匐状,被绒毛,并具粗壮的钩状皮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9,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5厘米,先端钝或微尖,边缘具小钝锯齿,上面光亮,下面中脉光滑或有柔毛。花大,单生,直径5~7厘米,白色,芳香;苞片大,具柔毛,条裂状;萼裂片5,开展;花瓣5;雄蕊多数;花柱近顶生,略突出于萼筒外。果实圆球形,直径3~3.5厘米,褐色,被灰黄色绵毛,萼裂片宿存,内含多数骨质的浆果。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生于山坡草地、路边、林边、溪边。分布浙江、福建、湖南等地。 圆刺菱、毛刺头、猴柿刺、野毛栗 蔷薇科蔷薇属植物硕苞蔷薇Rosa bracteata Wendl.,以根、花和果实入药。夏季摘花,秋季挖根采果,洗净,鲜用或晒干。 根:苦,温。 花:甘,平。 果:甘、酸,温。 根:益气,健脾,固涩。用于盗汗,久泻,脱肛,遗精,白带。 花:润肺止咳。用于肺结核咳嗽。 果:健脾利湿。用于痢疾,脚气病。 根、果1~2两,花1~2钱。 《全国中草药汇编》
9,阿膏珠中药有别名吗
阿膏珠其它名为:阿胶珠。先将蛤粉置锅内加热,至轻松时放入切好的骰形小块阿胶,炒至鼓起成圆珠形,呈黄白色,立即取出筛去蛤粉,放凉即成。 1、滋阴润肺:用于阴虚火旺之心烦、失眠、痉挛等症。又治肺阴虚之咳喘、咯血,常配天冬、麦冬、五味子。 2、补血止血:用于血虚及各种出血。 中药剂量 5~10克。 阿胶珠与它药同煎。瓦楞子:为蚶科动物泥蚶、魁蚶的贝壳。处方别名:瓦垄子、瓦楞子、瓦弄、蚶壳、蚶之壳、魁蛤、伏老土元:为鳖蠊科昆虫地鳖的雌成虫体。处方别名:土元、土虫、土鳖、土别虫、土鳖虫、蟅虫、地鳖、蟄虫、庶虫、地蟞虫、地蜱虫、地乌龟、簸萁虫、蚵蚾虫、盖子虫海马:为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大海马等的全体。处方别名:海马、大海马、三斑海马、刺海马、小海马、海蛆、马头鱼、广海马、日本海马、水马海龙:为海龙科动物刁海龙、拟海龙、尖海龙的全体。处方别名:海龙、广海龙、大海龙、刁海龙、尖海龙、小海龙、龙落子、水雁、杨枝鱼、钱串子穿山甲: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的鳞片。处方别名:山甲、穿山甲、川山甲、甲片、鲮鲤、鯪鲤甲、鯪鲤角、石鲤、龙鲤、炮山甲、甲珠、麒麟片、随碱片、炮甲珠鳖甲:为鳖科动物鳖的背甲。处方别名:别甲、鳖甲、鳖盖、上甲、甲鱼壳、团鱼壳、制鳖甲、烫鳖甲鳖 头:为鳖科动物鳖的头。处方别名:别头、鳖头鸡内金:为雉科动物家鸡的沙囊内壁。处方别名:内金、鸡内金、鸡黄皮、鸡肫皮、鸡膍胵、炒内金刺猬皮:为刺猬动物刺猬的外皮。处方别名:猬皮、刺猬皮、毛刺、毛刺皮、刺鱼皮、刺鼠皮、猬鼠皮、刺球子皮、烫猬皮象皮:为象科动物亚洲象、非洲象区貌的皮。处方别名:象皮、大象皮鱼脑石: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小黄鱼头骨中的耳石。处方别名:鱼脑石、鱼脑中枕、石首鱼魫、石首骨、鱼首石、黄鱼首石珍珠母: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等及珍珠本科动物合浦珠贝的贝壳。处方别名:珠母、珍珠母、明珠母、珠牡、真珠母、珍珠母粉、煅珠母九香虫:为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全虫。处方别名:九香虫、黑兜虫、瓜黑蝽、屁板虫、打屁虫、屁巴虫、放屁虫、酒香虫五谷虫:为丽蝇科昆虫大头金蝇或其他近缘昆虫的幼虫。处方别名:蛆、粪蛆、粪虫、谷虫、五谷虫、元浆子、天浆子鼠妇虫:为鼠妇科动物平甲虫的全体。处方别名:鼠姑、鼠夫、鼠负、湿生虫、地虱、西瓜虫、潮湿虫、潮虫子、平甲虫、翳悶虫虻虫:为虻科昆虫复带虻雌虫的全体。处方别名:虻虫、牛虻、蜚虻、瞎虻、瞎虻虫、牛苍蝇、牛魔蚊水牛角:为牛科动物水牛除去角塞的角。处方别名:牛角、水牛角、牛角片海狗鞭:为海狗科动物海狗或海豹科动物海豹的雄性外生殖器。处方别名:海狗肾、海狗鞭、海豹鞭、腽肭脐、骨豽、骨讷羚羊粉: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处方别名:羚羊、羚羊角、羚羊粉、灵羊角、九尾羊角、羚羊尖鹿角: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角。处方别名:鹿角、花鹿角、马鹿角、鹿角屑、鹿角末、斑龙角、镇山威鹿角胶: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角熬制成的胶。处方别名:鹿胶、白胶、鹿角胶蛤壳:为帘蛤科动物文蛤、青蛤的贝壳。处方别名:蛤壳、蛤粉、蛤蛎、文蛤、文蛤壳、海蛤壳、煅蛤壳、煅蛤粉龟板: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处方别名:龟甲、龟板、龟版、下甲、神屋、坎版、龟壳、龟筒、败将、文武板、龟腹甲、败龟板、乌龟板、乌龟壳、龟下甲、龟底甲、拖泥板、漏天机、制龟板、烫龟板龟板胶: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熬制的胶。处方别名:龟甲胶、龟板胶、龟胶蜂房:为胡蜂科昆虫果马蜂、长脚胡蜂等的巢。处方别名:蜂房、露蜂房、蜂窝、蜂巢、百穿石决明: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等的贝壳。处方别名:鲍鱼壳、鲍鱼皮、鰒鱼甲、九孔螺、石决明、生石决、煅石决、九孔鲍、盘大鲍、毛底决明、光底海决、关海决、鲍螺壳、海决明、石厥明、朱子房、九孔贝、真海决、海南决守宫:为壁虎科动物无蹼壁虎、多疣壁虎等的全体。处方别名:壁虎、天龙、守宫、爬壁虎、守瓜、壁宫、蜥虎、蝘蜒、蝎虎、巴蝎虎、炒壁虎、炒守宫蝼蛄:为蝼蛄科昆虫华北蝼蛄、非洲蝼蛄的虫体。处方别名:蝼蛄、蝼蝈、蝼窒、土狗紫贝齿:为宝贝科动物绶贝、眼球贝等的贝壳。处方别名:宝贝、紫贝齿、生贝齿、贝子、贝齿、文贝、紫贝、煅贝齿夜明砂:为蝙蝠科动物多种蝙蝠的粪便。处方别名:蝙蝠粪、天鼠屎、夜明砂、石肝、黑砂星、鼠法、檐老鼠屎、蚊子眼望月砂:为兔科动物蒙古兔等野兔的粪便。处方别名:兔儿屎、望月砂、玉兔矢、玩月砂、兔屎、兔粪、兔核蚕砂:为蚕蛾科昆虫家蚕幼虫的粪便。处方别名:天虫矢、蚕砂、蚕矢、晚蚕砂、原蚕砂、蠶砂、二蚕砂、马鸣肝、蚕屎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棕熊的胆囊。处方别名:熊胆、铁胆、铜胆、金胆、菜花胆、墨胆、真熊胆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雄性香囊中的分泌物。带香囊者称:“整香”、“毛壳麝香”;挖取其中香肉的称:“散香”;其中颗粒状者漏芦 loulu [药材学名]radix rhapontici [出处]《神农本草经》。 [基原]本品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 rhaponticum uniflorum (l.) dc. 的干燥根。 【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或扁片块状,多扭曲,长短不一,直径1~2.5cm。表面暗棕色、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具纵沟及菱形的网状裂隙。外层易剥落,根头部膨大,有残茎及鳞片状叶基,顶端有灰白色绒毛。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灰黄色,有裂隙,中心遥呈星状裂隙,灰黑色或棕黑色。气特异,味微苦。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 [用法与用量]煎服,5~9g。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注意】气虚,疮疡平塌者及孕妇忌服。 【别名】狼头花、野兰、鬼油麻、和尚头、独花山牛蒡、华州漏芦、禹州漏芦 【拉丁名】原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uniflorum(l.)dc.,蓝刺头echinopslatifoliustausch,禹州漏芦radixechinopsis"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祁州漏芦或禹州漏芦的根。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