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中药川萼叫什么2,中药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以及是否有毒3,中药苦栋皮别名是什么4,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5,治胃病的材料北沙参麦门冬当归生地黄枸子楝子多少搜6,苦楝子是中药吗7,中药苦楝根皮的详细介绍有哪些8,樟杨楝是什么9……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川萼叫什么
是的,估计是川芎,中药里好像没有川萼。川芎主要作用是补气
2,中药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以及是否有毒
川楝子是一味传统的中草药,可以治疗脘腹胀痛,还可以当作杀虫剂,可除去各种寄生虫;它的味道有些苦,微寒,与相应的药物搭配使用功效大大提高,虽然它的外观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功效确实不可小觑的;本篇文章将会具体介绍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知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jpg 【性味归经】苦,寒。入肝、胃、小肠、膀胱经。 【功效】行气止痛,燥湿杀虫。 【功效特点】本品具有疏泄肝热而解郁止痛之功。对于肝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胁痛、小肠疝痛以及湿热下注引起的睾丸胀痛等证,均有效。本品杀虫之力不如根皮,一般用于虫积腹痛或疥、癣、恶疮,均能外用。 【功效作用】 1.行气止痛:①用于气郁胃痛,症见胃脘胀痛,痛连两胁,按之痛减,嗳气频作,或嘈杂吞酸,可与元胡同用,如川楝子散;也可与苏梗、川朴、木香同用。②用于胸胁胀痛,多见于肋间神经痛,症见胁痛,以胀痛为主,痛无定处,胸闷不舒,善太息,可与柴胡、青皮等同用。③用于疝气作痛,症见少腹前阴因寒气凝滞作痛,可与木香、小茴香、吴茱萸同用,如导气汤。 2.燥湿杀虫:①用于蛔虫引起的腹痛,可与其他杀虫药同用。②用于阴痒因湿热下注者,多为滴虫病,症见带下黄浊,阴部潮湿阴痒,用此药内服及外用熏洗,皆能奏效。③用于疥疮,单味煮水擦洗,或用谷草烤,一面烤,一面擦洗。④用于头癣,以本品烤黄研末,与猪板油或凡士林配成油膏外涂。 【鉴别应用】川楝子长于杀虫除湿,用于蛔虫腹痛、湿痒癣症;炒川楝子专于行气止痛,用于脘腹胀痛及疝气痛。 【配伍应用】 1.配郁金:川楝子入肝经,舒肝止痛,其性寒凉,又能清热,导热下行;郁金性寒,辛散苦降,人肝肺二经,平肝解郁,活血散瘀。二药相配,平肝止痛力增,可治肝郁气滞化火之胁痛、胃痛、腹痛、热厥暴痛之症。 2.配白蒺藜:白蒺藜功能疏肝而散郁结;川楝子理气止痛,能导热下行。二药配伍,疏肝和胃,用治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诸症。 3.配当归:川楝子利气止痛,又兼清热燥湿;当归柔肝止痛,且可活血、养血。二药相伍,一为行气,一为活血,气血并治,同入肝经,疏郁止痛,养血柔肝,善治肝、胆、胁肋疼痛诸证。 4.配青皮:二药都能疏肝利气止痛,然川楝子善行气止痛,青皮善破气消积。二者相配具有疏肝理气、散结止痛之功,可用于气滞湿停的少腹胀痛、疝气腹痛等证。 5.配元胡:川楝子泻肝利气止痛,元胡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一偏行气,一偏活血,二药相伍,行气活血、散瘀止痛力增,常用治胸胁、胃脘、少腹气滞血瘀的疼痛。 6.配小茴香:川楝子疏肝利气止痛,小茴香温肝肾,散寒行气止痛,二药相配,既可疏肝,又善温肝肾,散寒止痛,可治寒湿腹痛、寒疝等证。 【应用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忌用。 【用法用量】内服:3~9克,人煎剂。一般生用,治疝气盐炒用。外用:研末调敷。

3,中药苦栋皮别名是什么
苦楝皮为楝科植物苦楝的树皮或根皮。它的别名是楝皮、苦楝根皮、川楝皮。你称为“苦根”之药,应该是叫“苦参”。药书上未见过你讲之药名。(苦参,性味及功效:性寒、味苦,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仅供参考。
4,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这种果实是可以入药的,这种中药材在中医上运用已久,很多人对它的功效禁忌都还不甚清楚,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的相关资料。 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1 1、驱虫止痛 川楝子具有驱虫止痛的功效,这主要是因为川楝子含有丰富的川楝素,而这一物质是一种天然的用药成分,对驱除人体内寄生虫起到很好的效果。当人们出现蛔虫病或绦虫病时,就可以适当使用川楝子来进行治疗。 2、理气 川楝子具有很好的理气功效,这主要是因为川楝子能入肝经,当人们出现肝郁气滞或腹痛疼痛时,就可以适当服用川楝子,从而缓解病症。另外,当女性出现月经不调时,也可以服用川楝子来进行调理。 3、疏泄干热 川楝子具有疏泄干热、解郁止痛的作用。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肝火旺盛或失眠的症状时,不妨试试服用适量的川楝子,可以帮助人们缓解这些症状。另外,适当的服用川楝子还能调理胸闷气短的.情况。 川楝子的食用禁忌 虽然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对人们有很大的保健作用,但这毕竟是中药,人们在食用时一定要注意一些禁忌,比如一下这几点: 第一、不宜长期服用或大量服用 川楝子本身就具轻微的毒性,哪怕时是轻微的毒性都不建议人们长期服用或大量服用。因此,人们在服用川楝子要注意用量,最好根据自身的病情适量服用,这样才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 第二、脾胃虚寒的人不宜服用川楝子 一般,不建议脾胃虚寒的人服用川楝子,因为川楝子性寒,一旦脾胃虚寒的人服用后就极容易引起身体不适,比如肚子疼、肠胃不舒服等。 川栋子的两种做法 由此可见,并非人人都可以服用川楝子的。那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食用川楝子的方法呢?人们不妨试试以下这2种食用方法! 1、川楝子煎汤喝 对于人们而言,食用川楝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研磨成碎渣直接加水煎汤喝。另外,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搭配其他中药材一起煎汤喝,以至于对病情起到最大的效果。 2、川栋子粥 准备材料:栋子10克,薏米50克,益母草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具体做法:先将川株子、薏米、益母草煮沸30分钟,取汁去渣。然后放入粳米煮粥,粥熟后加冰糖少许即成。 其实,没有一种中药是可以让人们随意服用的,因此人们在服用川楝子时也要牢牢记住其相关的禁忌,以防自己乱服用而造成身体出现不适,从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发展! 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2 川楝子的相关信息 【产地分布 】生于平原、丘陵或者栽培。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药材性状 】类球形。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呈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种子黑棕色。气特异,味酸、苦。 【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有小毒。归肝经、小肠经、膀胱经。 【 功效与作用 】舒肝、行气、止痛、驱虫。属理气药。 【临床应用 】用量4.5~9克,煎汤内服,用治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药理研究】 阻断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传递;驱虫;抑菌。 【化学成分 】含驱蛔有效成分川楝素(toosendanin),以及多种苦味的三萜成分,苦楝子酮(melianone)、脂苦楝子醇(lipomelianol)、苦楝子酮,21-O-乙酰川楝子三醇(21-O-acetyltoosendantriol),21-O-甲基川楝子五醇(21-O-methyltoosendan-pentaol)、梣皮树脂醇等成分。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者忌服。 【 配伍药方 】 ①治热厥心痛,或发或止,久治不愈者:川楝子、玄胡各30克,上为细末。每服9克,酒调下。(《保命集》金铃子散) ②治肋间神经痛:川楝子9克,橘络6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③治妊娠心气痛:川楝子、茴香(炒)各9克,艾叶末(盐炒)4.5克。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卫生宝鉴》火龙散) ④治冻疮:川楝子120克。水煎后乘热熏患处,再将药水泡洗。(《湖北中草药志》) ⑤治寒疝疼痛:川楝子12克,木香9克,茴香6克,吴茱萸(汤泡)3克。水煎。(《医方集解》导气汤) 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3 1、理气止痛 理气止痛是川楝子入药后的主要功效,它与园湖和木香等中药材搭配在一起服用时,止痛效果正好,对人类的胃痛和腹部胀痛都有特别明显的治疗作用,另外人们出现胸闷胀痛和胸闷等不良症状时,把川楝子于小茴香,还有吴茱萸等中药材一起煎煮服用也能让症状减轻。 2、燥湿杀虫 川楝子入药后对人体内的寄生虫还有特别明显的消灭作用,它含有的药用成分能消灭人体内的寄生虫卵,也能让人体内的接生虫随身体代谢排出体外,它对人类因蛔虫导致的腹痛和因滴虫导致阴部瘙痒有特别明显的治疗作用,在治疗时可以把它煎煮,以后服用也可以用它煎出的药液清洗患处。 3、导泻 川楝子是一种对人类肠道有明显刺激的中药材,它能让人类肠道中的平滑肌张力增加,而且会导致肠道痉挛,缩短人体排便时间,人们在服用它以后能出现明显的腹痛,而且会起到出色的导泻作用,特别是在出现药物中毒时及时服用入药后的川楝子,就能让身体内的毒素随代谢排出体外。 川楝子的禁忌 川楝子是一种略带毒性的中药材,不能过量服用是它最重要的食用禁忌,另外那些脾胃虚弱以及经常腹泻的人也不能吃当时,这也是人们服用它时应该注意的禁忌,不然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上面这些都是我对川楝子入药以后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禁忌的介绍,大家看过以后也能对它多一些了解,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合理正确的服用川楝子。
5,治胃病的材料北沙参麦门冬当归生地黄枸子楝子多少 搜
传统中草药时代:中草药难以杀灭有害菌,见效慢,治疗周期长,现代社会农药,化肥,污染等因素使中草药药性受到影响。楝子没用过 它有杀虫的功能 没听说过用于胃病 其余的药剂量每样10——15g 为宜
6,苦楝子是中药吗
苦楝子是中药。苦楝子行气止痛;杀虫。主治脘腹胁肋疼痛;疝痛;虫积腹痛;头癣;冻疮。【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杀虫。主脘腹胁肋疼痛;疝痛;虫积腹痛;头癣;冻疮
更多药材资讯上中药材买卖通
7,中药苦楝根皮的详细介绍有哪些
苦楝根皮又名苦楝皮,味苦、性寒。有毒。主要用于驱蛔虫。因其性苦寒,故也能泻湿热。苦楝根一般多用煎剂驱蛔虫,可以制成100%的浓煎剂(成人每日5-15毫升)内服。也可用干燥粉末制成丸剂服用。 用量一般一至三钱。据近代实验研究证明,苦楝根的作用与山道年近似,但作用较缓慢,毒性比山道年小。本品的毒性反应,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面红、腹痛、腹泻、四肢麻木等,严重者可有抽搐及心律紊乱。身体虚弱及有心脏病、活动性肺结核者慎用。孕妇不用。
8,樟杨楝是什么
樟杨楝(中草药)〔作用与用途〕:主治鳜鱼、“四大家鱼”、鳗鱼、加州鲈、海鲈、生鱼、山斑鱼、鲶鱼、长吻鮠、中华鲟、笋壳鱼、黄骨鱼等特种水产的车轮虫、斜管虫、锚头鳋、中华鳋、鱼鯴、鳃隐鞭虫、鱼波豆虫、舌杯虫、小瓜虫等寄生虫病。 〔用法与用量〕:外用。 1:预防:2瓶/亩?米水。 〔规格〕:100毫升/瓶 〔贮存〕:干燥阴凉处 2:治疗:2~3瓶/亩?米水。 〔有效期〕:3年。特点:1.樟杨楝是一种纯中药杀虫剂,非常安全,泼洒后可以不用开增氧机(为了泼洒均匀,请开一小时.晚上再开.) 2.可以一次性杀死鳜鱼体表和鳃上的车轮虫(包括小车轮虫)和斜管虫, 而且鳜鱼死亡很少。(据养殖户反映,如果用福尔马林的话,则凡是患过斜管虫病的鳜鱼都会死亡,至少一百多条。) 3.泼洒后,鳜鱼摄食凶猛。 4.泼洒后不仅不会破坏水质,而且水色比原来更加青绿。(福尔马林会破坏水质,而且泼洒后要不停开增氧机,否则容易造成缺氧死亡等严重后果。) 5.养殖过程全程使用(一般每个月1~2次),可以确保鳜鱼顺利养殖成功!
9,金铃子怎样叫的
不是这样,叫川楝子没错,但不是苦楝子这是两种药才。川楝子是调气药,而苦楝子是杀虫药也叫川楝子 川楝实,----川楝树子,楝实,金铃子,仁枣,石茱萸俗称苦楝子、因四川出产的为道地药材所以又叫川楝子。
金铃子因其果实成熟时呈金黄色、风吹时相互碰撞会发出声响尤如风铃而得名!川楝子
别名 金铃子
来源 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d. Et Zucc.的果实。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10m。树皮灰褐色,小枝灰黄色。2回羽状复叶互生,总叶柄长5~12cm;羽叶4~5对,小叶5~11,狭卵形,长4~10cm,宽2~4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全缘或少有疏锯齿。圆锥花序腋生;花萼5~6裂;花瓣5~6,淡紫色;雄蕊10~12,花丝合生成筒;子房上位,瓶状,6~8室。核果圆形或长圆形,直径约3cm,黄色或栗棕色。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生于丘陵、田边;有栽培。主产四川、云南。
采制 冬季果实成熟、果皮黄色时采收,晒干。
性状 果实类球形,直径2~3cm。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基,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成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润湿显粘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气特异,味酸、苦。
化学成分 含川楝素(toosendanin)、生物碱、山柰醇、树脂、鞣质。
性味 性寒,味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 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英文名】 FRUCTUS TOOSENDAN
【拉 丁 名】Fructus Toosendan
【别名】金铃子、川楝实
【来源】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源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色,有纵沟纹,幼嫩部分密被星状鳞片。叶互生,二至三回单数羽状复叶。夏季开紫色花,腋生圆锥状排列的聚伞花序。核果大,椭圆形或近圆形,长约3厘米,红色或栗棕色,有光泽,核坚硬木质,有棱,6~8室。种子3~5粒。
【制法】 川楝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炒川楝子:取净川楝子,切厚片或碾碎,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黄色。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2~3.2cm。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少数凹陷或皱缩,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成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润湿显黏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气特异,味酸、苦。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 4.5~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理作用】
1.驱虫作用:
本品有驱蛔虫作用,有效成分为川楝素,它的乙醇提取物的作用强,与山道年相比,作用缓慢而持久。低浓度(1:5000-9000)川楝素对整条猪蛔虫及其节段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表现为自发活动增强,间歇地出现异常的剧烈收缩,运动的规律破坏,持续10-24小时。被认为川楝素是对蛔虫肌肉的直接作用。川楝素还能使虫体三磷酸腺苷的分解代谢加快,造成能量的供不应求而导致收缩性痉挛而疲劳,最后使虫体不能附着肠壁而被驱出体外,因此临床上服用川楝素排虫时间较迟,约24-48小时,排出虫体多数尚能活动。
2.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
在大白鼠上记录膈神经放电和膈肌肌电,观察川楝素对呼吸的作用,结果表明,大剂量川楝素(2mg/只,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引起的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它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延脑呼吸中枢部位直接给川楝素(0.01-0.15mg/只)的实验支持上述结论。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对川楝素引起的呼吸抑制有轻微的对抗作用。川楝素对清醒家兔皮层自发电活动未见明显的影响。
3.抗肉毒中毒的动物的作用:
川楝素对致死量肉毒中毒的小鼠,攻毒后6小时内给药治疗,其存活率可达80%以上;对肉毒中毒猴子,攻毒后24小时治疗,可治愈半数以上;对C型肉毒中毒亦有保护作用;与抗毒血清合用,可明显降低抗毒血清用量。以楝素能在神经一肌肉接头处对抗肉毒的阻遏作用。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