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月经中草药,月经期间可以吃这些中药吗 牡丹皮续断茯苓丹参山

月经中草药,月经期间可以吃这些中药吗 牡丹皮续断茯苓丹参山

本文目录一览月经期间可以吃这些中药吗牡丹皮续断茯苓丹参山2,吃什么中药能催月经3,来例假可以吃中药黄芪地丁草蒲公英牡丹皮桔梗天花粉马4,吃什么中药调理月经效果比较好5,调经中草药有哪些6,经期能吃什么中药7,月经期能服用中药么金银花淫羊……

本文目录一览

1,月经期间可以吃这些中药吗 牡丹皮续断茯苓丹参山

或许可以。
可以

月经中草药

2,吃什么中药能催月经

  催经的中草药有哪些?很多女性都会遇到月经推迟、长期不来的问题,造成内分泌严重失调,卵巢功能早衰,而中医治疗月经不调有较好的功效。那么,催经的中草药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吧。   吃那些中药能催月经   1、牛膝能活血通经   牛膝,属多年生草本,根入药,生用,活血通经;治产后腹痛,月经不调,闭经,鼻衄,虚火牙痛,脚气水肿;熟用,补肝肾,强腰膝;治腰膝酸痛,肝肾亏虚,跌打瘀痛。兽医用作治牛软脚症,跌伤断骨等。   2、丹参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3、桃仁能活血祛瘀通经   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和核壳,取出种子,晒干。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4、鸡血藤能活血补血调经止痛   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   5、红花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   红花常用于血滞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红花辛散温通,为活血祛瘀、痛经止痛之要药,是妇产科血滞病证的常用药,常与当归、川芎、桃仁等相须为用。治痛经,以本品一味与酒煎服;亦可配伍赤芍、延胡索、香附等以理气活血止痛;治闭经,可配伍当归、赤芍、桃仁等。治产后瘀滞腹痛,可与荷叶、蒲黄、牡丹皮等配伍。   6、益母草用于治疗月经不调   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月经问题和产后恶露,益母草颗粒可以用于治疗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能够活血调经,减少小腹疼痛和坠胀感,具有活血,调经,治疗产后瘀血,头晕心悸的功效。此外,它还能用于治疗产后恶露不绝,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等病症。   月经推迟的原因   1、情绪异常导致月经推迟   情绪异常,如长期的精神压抑、精神紧张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   2、寒冷刺激导致月经推迟   妇女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妇女日常生活应注意经期防寒避湿。   3、过度节食导致月经推迟   少女的脂肪至少占体重的17%,方可发生月经初潮,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22%,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消耗,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因此,追求身材苗条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   女人月经吃什么食物   1、月经前一周减少充血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可以多吃豆类,鱼类等高蛋白食物,并增加绿叶蔬菜,水果,也要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骨盆充血。   2、月经来潮镇定痛感   多吃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全麦面、糙米、燕麦等食物。摄入足够的高纤维食物,可促进动情激素排出,增加血液中镁的含量,可调整月经和镇静神经。   女性应选择既有益肤美容作用,又能补气、疏肝、调节不良情绪的蔬菜,如卷心菜、芹菜、炒白术、淮山药、百合、金丝瓜、冬瓜、海带、海参、胡萝卜、白萝卜、胡桃仁、黑木耳、蘑菇等。   3、大量失血要及时补血   有大失血情形的女性,应多摄取菠菜、蜜枣、红菜(汤汁是红色的菜)、葡萄乾等高纤质食物,以利补血。   4、月经干净后补蛋白质   在月经干净后1~5日内,应补充蛋白质、矿物质及补血的食品。选用既有美容、又有补血活血作用的食品,如牛奶、鸡蛋、鸽蛋、鹌鹑蛋、牛肉、羊肉、猪胰、芡实、菠菜、樱桃、桂圆肉、荔枝肉、胡萝卜、苹果、当归、红花、桃花、熟地、黄精等。   月经期间吃什么菜好   1、淡菜   淡菜蛋白质含量极高,有“海中鸡蛋”的美誉。淡菜含丰富的人体必需脂肪酸,能保养皮肤,降低胆固醇。中医认为淡菜补肝肾、益精血,可治疗各种虚劳之症。   2、菜花、胡萝卜

月经中草药

3,来例假可以吃中药黄芪地丁草蒲公英牡丹皮桔梗天花粉马

吃这些干嘛?
例假最好停止中药

月经中草药

4,吃什么中药调理月经效果比较好

  对于每一个健康成熟的女性来说,几乎每一个月都会受到月经的“洗礼”!那么,当遇到月经不调的情况,要怎样去调理好身体呢?以下是由我收集整理的调理月经的中药,欢迎阅读!   调理月经的中药(一)   1、黄芪   黄芪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极好的健脾的功效,且对于脾胃虚弱、乏力之症产生极好的调节作用。   黄芪属于一种补气的药材,且味甘、性温,能入手太阴经,对于补血效果甚佳。同时在黄芪中还蕴含多种重要的微量元素,这些物质都是人体生长所需的重要组成物质,在为人体进行养分补充的同时,还具有不错的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于体虚的人很适用。   同时黄芪还具有一定的扩张血管,调节人体血液循环的作用,这对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发挥不可磨灭的作用。   但是,女性要想更好的通过黄芪来调理月经,处于经期一定不要食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2、藏红花   藏红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材,对于女性保健而言更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调理经期的重要佳品。   中医认为,藏红花是一种极好的补血益气的药材,对于活血化瘀、补血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日常多喝点藏红花水便能起到一定的调节气血的作用,只有人体的气血趋于正常,经期自然会如期而至。   经常喝点藏红花水能很好的促进人体血液的正常循环,满足人体对于氧气的摄取,从而使得气血能为身体的各个器官进行滋养,不仅能很好的利于月经的改善,同时女性肌肤健康也产生较好的效果。   3、当归   中医认为,当归味甘、性温,且能归肝、心、脾经,具有极好的活血、调经、润肠利便的保健作用,是调节女性月经不调的食疗佳选。   调理月经的中药(二)   1、牛膝   牛膝,属多年生草本,根入药,生用,活血通经;治产后腹痛,月经不调,闭经,鼻衄,虚火牙痛,脚气水肿;熟用,补肝肾,强腰膝;治腰膝酸痛,肝肾亏虚,跌打瘀痛。兽医用作治牛软脚症,跌伤断骨等。   2、丹参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3、桃仁   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和核壳,取出种子,晒干。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4、鸡血藤   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   5、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热、果皮尚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淋证涩痛。   调理月经的中药(三)   1、地黄煮酒   组成:生地黄6克,益母草10克,黄酒200毫升。   制法:将黄酒倒入瓷瓶中,加生地、益母草,隔水蒸约20分钟。   用法:每次服50毫升,日服2次。   2、两地膏   组成:生地、地骨皮各30克,玄参、麦冬、白芍各15克,阿胶30克,白蜜40毫升。   制法:前五味煎取浓汁300毫升,另用60毫升白开水将阿胶烊化,兑入药汁内,加白蜜,置文火上调,候凉,装瓶。   用法:每服20毫升,每日3次。   调理月经不调的中药使用除了要按照月经量的多少、月经的时间、月经提前还是延后都是药进行选择的。还需要根据虚实不同、个人体的寒热而有所侧重,中医最为强调的就是辨证论治,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以下的就是熬药的注意事项。   1、喝中药一般要求空腹,可以在饭前半小时或饭后两个小时服药。   2、中药的味苦也是药效的一部分。刚喝完中药你可以吃块糖,如果是吃食物吃一点也是可以的。   3、吃中药一般要保暖,忌风,忌生冷、辛辣食物,忌凉性食物,不吃绿豆等解药食物。   大家对于调理经期的药物应该都非常渴望了解的,所以下面就有一些药物可以帮助女性朋友们调理经期。   妇科十味片养血舒肝,调经止痛。用于血虚肝郁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等。   逍遥颗粒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安坤赞育丸益气养血,调补肝肾。用于气血两虚、肝肾不足所致的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病。 看了调理月经的中药有哪些的人还看: 1. 调经中药药方 2. 吃什么中药调理月经 3. 治疗月经不调中药方 4. 治疗月经不调的中成药

5,调经中草药有哪些

建议服用中草药.【组成】炙香附10克,吴萸连6克,姜川朴6克,紫丹参15克,川楝肉10克,炙元胡6克,桃仁6克,枳实6克,当归12克,丹皮10克,半夏10克,赤白芍各6克,焦三仙各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6,经期能吃什么中药

经期和中药,要注意寒凉生冷的食物少吃或是不吃,特别辛辣的食物也少用。尽量减少刺激性的食物,疑问和的食物即可。少吃生冷,易消化即可。
药有君臣佐使,应对症而用;同一病名,证有各异。不能拿药来套病,切忌!方中,尤其生龙骨、生龙齿很少应用。
要结合各人身体情况,一般来说不能吃止血的中药,但是过于温热、走串的中药也最好不要吃以免导致血量太多。你当中:柴胡、益母草、川牛膝、炒白术、茯苓是比较平和的中药可以吃,其他就要看情况来定了,有是症,用是方。

7,月经期能服用中药么金银花淫羊藿女贞子白术黄芪川

此药经期不宜服用,因有牛膝等引血下行及活血的药品。
不建议喝 有几位药是活血的
若无特别需要,行经三天时停用上方,待月经干净二天后续用上方较合适.以免因用药引起月经过长.行经前三天照服上方,有助经行瘀,以一当三的借助作用.谨请採用个人治療妇科病的经验.祝早康!
丹参和巴戟天是不能同用的,本草纲目说:巴戟天恶丹参。
严禁服用。牛膝是引血下行的药。
能 喝 , 要喝:柴胡、党参、炙甘草、生姜、大枣、清半夏、黄芩 其他 别喝。

8,月经期间能服中药吗丹参三七茯苓白芍桃仁丹皮赤

月经期间不能服这些中药。服后月经量多。
这要看你是看什么病 要是你每次月经少可以喝 要是月经很正常就不能喝 这方主要可以治疗月经过少 和痛经的
不能
这药月经期不可以吃
你好!这个中药方剂在月经期间不能吃!原因如下: 方中丹参、三七、桃仁、赤勺、牛膝、川芎活血之力甚强,羌活、松枝具有通经活络之功,六药合用其活血通络之力甚猛,月经是因子宫内膜毛细血管破裂、子宫内膜脱落而形成,如此时服用强有力的活血通络之药,则可阻止破裂的毛细血管修复,甚至加重破裂的程度,从而导致月经经期延长,甚者出现大出血,导致生命危险。因此建议不要服用。

9,调经的中药有哪些

(1)气虚不摄。①主症:月经先期,经来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体倦,心悸气短,小腹空坠,食少便溏,舌淡白,脉虚弱无力。②方药:党参15克,黄芪15克,炒枣仁15克,龙眼肉12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远志10克,木香6克,当归10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6枚。③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 (2)阳盛血热。①主症:经行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心情烦躁,面红唇干,口渴喜冷饮,尿短赤,大便干燥,舌质红或绛、苔黄而干,脉滑数。②方药:地骨皮15克,白芍15克,茯苓15克,牡丹皮10克,生地黄15克,青蒿15克,玄参10克,茜草根15克,麦冬10克。③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 (3)肝经郁热。①主症: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或紫或红,或有血块。胸胁、乳房、小腹胀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面红目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②方药:牡丹皮10克,焦栀子15克,柴胡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生姜3片,薄荷3克。⑧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 (4)阴虚内热。①主症:经行先期,经量偏少或正常或偏多,色红质稠,两颧潮红,午后发热,骨蒸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少津,脉细数。②方药:玄参20克,生地黄20克,麦冬15克,白芍15克,地骨皮15克,阿胶(烊化)10,臼薇10克,生牡蛎20克。③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 (5)肾虚不固。①主症:月经先期,量多少不定,色淡质稀,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如蝉,精神不振,小便频数,带下淋漓,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②方药:菟丝子20克,川续断15克,巴戟天10克,杜仲15克,枸杞子15克,鹿角霜1 0克,党参15克,熟地黄15克,砂仁6克。女贞子15克,补骨脂15克。③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 (6)寒凝冲任。①主症:经行后期,量少色暗,有血块,小腹冷痛,喜温拒按,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紧。②方药:肉桂10克,吴茱萸6克,川芎15克,党参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牡丹皮10克,麦冬12克,阿胶(烊化)10克,清半夏10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炮附子4克,艾叶5克。③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 (7)冲任血虚。①主症:月经错后,量少色淡,小腹空坠隐痛,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萎黄,皮肤不泽,舌淡红,脉沉细无力。②方药:黄芪20克,党参(或人参)10克,熟地黄2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茯苓15克,远志10克,陈皮10克,五味子6克,肉桂10克,生姜3片,大枣6枚,炒枣仁15克,鸡血藤15克。③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 (8)肾虚肝郁。①主症:经期先后不定,经量或多或少,色暗或淡,行而不畅,胸胁、乳房、小腹时有胀痛,腰部酸胀,腿软无力,头晕耳鸣,舌淡苔薄,脉沉弦细。②方药:菟丝子15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炒山药15克,熟地黄15克,茯苓10克,柴胡10克,炒荆芥穗10克。③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 (9)心脾两虚。①主症:经期先后不准,经量多少不定,经色淡而质稀,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细弱。②方药:党参15克,黄芪15克,当归15克,茯苓15克,炒枣仁12克,柏子仁12克,远志10克,半夏10克,五味子6克,川芎10克,肉桂6克。③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 (10)脾虚失摄。①主症:月经迁延日久不止,经量或多或少,色淡质稀,小腹空坠,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头晕眼花,思睡嗜卧,食少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缓弱。②方药:炒白术20克,煅龙骨、牡蛎各15克,山茱萸10克,黄芪15克,白芍15克,海螵蛸10克,五倍子6克,茜草根15克,棕榈炭15克,升麻10克。③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 (11)痰湿下注。①主症:经期延后量少,质稠色淡,形体肥胖,平时痰多,口淡乏味,头晕呕恶,胸痞腹胀,白带浓稠,舌苔白腻,脉弦滑或濡细。②方药:川芎15克,当归12克,陈皮15克,法半夏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薏苡仁l5克,苍术15克,香附10克,车前子15克。③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 (12)气滞血瘀。①主症:月经来潮腹痛剧烈,瘀血排出后疼痛减轻,经血中有膜样物,经量或多或少,色紫暗、质稠,腹痛拒按,精神抑郁,胸闷不舒,乳房胀痛,舌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②方药:当归15克,川芎15克,乌药15克,香附10克,延胡索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5克,枳壳15克,五灵脂(包)lo克,牡丹皮10克,甘草6克,炮附子6克,黄芪20克。③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 参考资料: http://www.cjhospital.com/neifenmishidiaoxingbuyunxingbu/078/10546.shtml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