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辛晾中草药,谁知道中药辛萋是什么

辛晾中草药,谁知道中药辛萋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1,谁知道中药辛萋是什么2,辛凉解表的中药有哪些3,辛凉解表药中各种药的功效是什么4,辛凉解表的中药有哪些5,中草药辛夷花的作用6,辛凉解表药都有哪些7,中药辛夷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主治什么8,中草药辛姜是什么9,中药辛夷花有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1,谁知道中药辛萋是什么

应该是辛夷吧 玉兰科植物玉兰的未开放花朵 表面有绒毛

辛晾中草药

2,辛凉解表的中药有哪些

薄荷: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解毒明目。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三焦、胆经。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辛晾中草药

3,辛凉解表药中各种药的功效是什么

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葛根、升麻、淡豆豉、浮萍、木贼

辛晾中草药

4,辛凉解表的中药有哪些

柴胡[性味]苦、微寒。[功用](1)解表退热:用于寒热往来,常配黄芩。用于疟疾,常配草果、常山。(2)疏肝解郁:用于肝郁引起的胁痛(如肝、胆疾患)或月经不调,常配当归、白芍。(3)升提中气:用于气虚下陷之证,如子宫脱垂,脱肛等,常配黄芪、升麻。[用法]3~10克。葛根[性味]辛、甘、平。[功用](1)发汗解热:用于外感风热之项背发紧疼痛。(2)生津止渴:用于热病口渴,常配天花粉、芦根。(3)透疹,止泻:用于麻疹不透及腹泻、痢疾。配升麻透疹。配黄芩、黄连等治腹泻、痢疾。[用法]10~20克。桑叶[性味]苦、微寒。[功用](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常配菊花。(2)清肝明目:用于风火目疾(如急性结膜炎)。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视物昏花。[用法]5~10克。菊花[性味]苦、微寒。[功用](1)清热散风:用于风热头痛、目赤,可配桑叶、白蒺藜。(2)平肝明目:治肝经风热或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两目昏花,可配石决明、枸杞子。[用法]10~15克。薄荷[性味]辛、凉。[功用](1)散风热,清头目:治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头痛、咽痛。配菊花、白芷治头痛;配桔梗、甘草治咽痛。(2)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情志抑郁及胸胁胀满,常配柴胡、白芍。[用法]2~10克。散风热宜后下。升麻[性味]甘、辛、微寒。[功用](1)透疹:用于痘疹或麻疹初期,常配葛根。(2)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口疮、牙痛。(3)升提:用于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胃下垂及子宫下垂等症,常配柴胡、黄芪。[用法]3~10克。牛蒡子[性味]辛、微苦、寒。[功用](1)散风湿热:用于外感风热及热性病初起。(2)利咽,透疹:用于风热咽痛、喉肿,风热疮疹及麻疹不透,配山豆根治咽喉肿痛,配紫草透发麻疹。[用法]3~10克。性偏滑利,气虚便溏者慎用。蝉蜕[性味]咸、微甘、寒。[功用](1)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时的声音嘶哑及皮肤瘙痒。(2)透斑疹:用于麻疹未透,常配葛根、薄荷。(3)解痉挛:用于高热惊厥及破伤风,常配全蝎、僵蚕。[用法]3~9克。解痉挛用15~30克。蔓荆子[性味]苦、辛、微寒。[功用]散风热,止头痛:用于风热感冒之头痛,常配菊花。[用法]3~10克。浮萍[性味]辛、寒。[功用](1)发汗解表:用于风热感冒发热汗少,可配薄荷;用于透发斑疹,常配升麻。(2)行水消肿:用于水肿尿少而兼有表证者(如急性肾炎初期水肿),常配麻黄、桑白皮。(3)配蝉蜕治皮肤瘙痒。

5,中草药辛夷花的作用

辛夷花原产我国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及广东北部海拔500~1000米的山地。现全国各大城市庭园多有栽培。 性味和功用: 辛,温。归肺、胃经。祛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

6,辛凉解表药都有哪些

主要有: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葛根 柴胡
麻黄 桂枝 紫苏叶 荆芥 防风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生姜 葱白 淡豆豉 香薷 苍耳子 辛夷 解表药多具辛味 性有温凉之分 能促使病人发汗或微发汗 使表邪从汗而解

7,中药辛夷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主治什么

辛夷花,又名木笔花、望春花,玉兰花,为木兰科落叶灌木植物辛夷的花蕾。性温味辛,归肺、胃径。因它辛散温通,芳香走窜,上行头面,善通鼻窍,因治鼻渊头痛要药。同时只要适当配伍它偏寒偏热均可应用,内服外用都有较好的疗效。  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取辛夷花3克,若是偏风寒犯肺者,加藿香10克;偏风热壅盛者,加槐花20克。放进杯中,以开水冲、闷、浸5分钟左右,频饮,每日1~2次。   治疗鼻窦炎,取辛夷花50克,碾碎后,用酒精浸泡3日,然后过滤,滤液再加热蒸发浓缩成粘稠状的浸膏。其用法是,每次少许,纳入鼻中,每日2次。   还可以取辛夷花9克、鸡蛋3个,加入清水500毫升(约2碗半水量),煎煮至200毫升(约1碗水量)后,取出鸡蛋,剥去蛋壳后放回再煎片刻便可。每日1次,饮汤吃蛋。此法可治鼻炎、鼻窦炎及其引起的鼻塞头痛等症。

8,中草药辛姜是什么

就是干姜【别名】 风姜、小良姜【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高良姜 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茎。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及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长5~9cm,直径1~1.5cm。表面棕红色至暗褐色,有细密的纵皱纹及灰棕色的波状环节,节间长0.2~1cm,一面有圆形的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中柱约占1/3。气香,味辛辣。【鉴别】 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外壁增厚,有的含红棕色非晶形物。皮层中叶迹维管束较多,外韧型。内皮层明显。中柱外韧型维管束甚多,束鞘纤维成环,木化。皮层及中柱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分泌细胞,内含黄色或红棕色树脂状物;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性味】 辛,热。【归经】 归脾、胃经。【功能主治】 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用法用量】 3~6g。【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你说呢...

9,中药辛夷花有什么功效

祛风散寒  辛夷《本草乘雅半偈》曰:“植树四十年方实、孕萼历三季始开。”“偏历四时之气。”再日其花蕾:“有春气在头象,风木主色象。”因此、本品受蕴四时中气而性平、则能治寒热疾患。又感初春萼茁花蕾,应春时气而生少火,故其性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少火生气。“辛夷入三焦上之肺、中之脾胃、下之肝胆,而生脏腑清气。其气辛香。薄而浮散,能行脏腑营卫,内祛五脏风寒,外辛温解表,彻内彻外,表证里证皆可运用。  通鼻窍  《医学正传》云:“鼻为肺窍,“其经脉所至,专属阳明,自山根以上则连太阳督脉以通于脑、故此数经之病皆能及之。”本品能入肺、胃等经,引诸经清阳上行于鼻,祛邪止涕、通塞利窍。凡诸鼻塞流涕、香臭不闻,皆宜用之。  止头痛  头者,皆由五脏精华之营,六腑清阳之气,汇聚之处,为精明之腑。凡外感内伤、邪气上犯、均致蔽复其清气,或瘀塞其经络,则头痛发作。辛夷能生三焦营卫上升入脑,增强正气,抗御邪实;辛行散滞,温通脉络。因此,治疗风寒头痛最为有效。  升清明目  目视万物辨五色,必赖五脏六腑之精气上注。本药辛行、能引脏腑精华上注于目,目得营荣,则明视。所以《本草纲目》有“久服明目”的记载。
辛夷花泡茶有什么药用?
辛夷花有散风寒、通鼻窍。多用于鼻塞,鼻渊,流涕,风寒感冒头痛等。
辛夷花 辛夷花,又名木笔花、望春花,玉兰花,为木兰科落叶灌木植物辛夷的花蕾。性温味辛,归肺、胃径。因它辛散温通,芳香走窜,上行头面,善通鼻窍,因治鼻渊头痛要药。同时只要适当配伍它偏寒偏热均可应用,内服外用都有较好的疗效。 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取辛夷花3克,若是偏风寒犯肺者,加藿香10克;偏风热壅盛者,加槐花20克。放进杯中,以开水冲、闷、浸5分钟左右,频饮,每日1~2次。 治疗鼻窦炎,取辛夷花50克,碾碎后,用酒精浸泡3日,然后过滤,滤液再加热蒸发浓缩成粘稠状的浸膏。其用法是,每次少许,纳入鼻中,每日2次。 还可以取辛夷花9克、鸡蛋3个,加入清水500毫升(约2碗半水量),煎煮至200毫升(约1碗水量)后,取出鸡蛋,剥去蛋壳后放回再煎片刻便可。每日1次,饮汤吃蛋。此法可治鼻炎、鼻窦炎及其引起的鼻塞头痛等症。 全国辛夷花主产区河南南阳南召,产量占全国的70%,是中国辛夷之乡。 [编辑本段]辛夷花的药用 【性味和功用】::辛,温。归肺、胃经。祛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 【功用主治】祛风,通窍。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 ①《本经》:"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面酐。" ②《别录》:"温中解肌,利九窍,通鼻塞、涕出,治面肿引齿痛,眩冒、身几几如在车船之上者。生须发,去白虫。" ③《药性论》:"能治面生酐。面脂用,主光华。" ④《日华子本草》:"通关脉,明目。治头痛,憎寒、体噤、瘙痒。" ⑤《滇南本草》:"治脑漏鼻渊,祛风,新瓦焙为末。治面寒痛,胃气痛,热洒服。" ⑥《纲目》:"鼻渊、鼻鼽、鼻窒、鼻疮及痘后鼻疮,并用研末,入麝香少许,葱白蘸入数次。" ⑦《玉楸药解》:"泄肺降逆,利气破壅。" ⑧《江西中药》:"外用能促进子宫收缩,具催生作用。"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塞鼻或水浸蒸馏滴鼻。 【宜忌】阴虚火旺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芎藭为之使。恶五石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黄环。" ②《本草经巯》:"凡气虚人忌,头脑痛属血虚火炽者忌,齿痛属胃火者忌。" ③《本草汇言》:"气虚之人,虽偶感风寒,致诸窍不通者,擞谩 【选方】 ①治鼻渊:辛夷半两,苍耳子二钱半,香白芷一两,薄荷叶半钱。上并晒干,为细末。每服二钱,用葱、茶清食后调服。(《济生方》苍耳散) ②治鼻炎、鼻窦炎:一辛夷三钱,鸡蛋三个。同煮,吃蛋饮汤。(《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二辛夷四份,鹅不食草一份。用水浸泡4~8小时后蒸馏,取芳香水,滴鼻。(广东《中草药处方选编》) ③治鼻漏,鼻孔中长出一块:辛夷(去毛)、桑白皮(蜜炙)各四两,栀子一两,枳实、桔梗、白芷各二两。共为细末。每服二钱,淡萝卜汤调服。(《疡医大全》) ④治鼻内窒塞不通,不得喘息:辛夷、芎藭各-两,细辛(去苗)七钱半,木通半两。上为细末。每用少许,绵裹塞鼻中,湿则易之。五,七日瘥。(《证治准绳》芎藭散) ⑤治鼻塞不知香味:皂角、辛夷、石菖蒲等分。为末。绵裹塞鼻中。(《梅氏验方新编》) ⑥治鼻内作胀或生疮(此系酒毒者多):辛夷一两,川黄连五钱,连翘二两。俱微炒,研为末。每饭后服三钱,白汤下。(《缪氏方选》) ⑦治齿牙作痛,或肿或牙龈浮烂:辛夷一两,蛇床子二两,青盐五钱。共为末掺之。(《本草汇言》) ⑧治头面肿痒如虫行(此属风痰):辛夷一两,白附子、半夏、天花粉、白芷、僵蚕、玄参、赤芍各五钱,薄荷八钱。分作十?《古今医准》) ⑨治头眩昏冒欲呕(此属寒痰):辛夷一两,制半夏、胆星、天麻、干姜、川芎各八钱。为末,水泛为丸。每晚服三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临床应用】治疗鼻炎 取辛夷50克碾碎后,用醇浸泡3天过滤,滤液加热蒸发浓缩成粘稠状浸膏,以20克无水羊毛脂混合调匀,再加凡士林100克调匀即成软膏。用时作成12x3厘米的油纱条,填入鼻腔,如下鼻甲甚肥大,纱条不易填入时,可先滴1%麻黄素后再填入。纱条之一端应露于鼻孔之外,并加粘膏固定,以免滑入咽内。2~3小时后取出。每日或隔日填塞1次,10次为一疗程。一般皆在4~5次后鼻通气情况开始好转,但亦有10次后始见效果的。鼻腔通气好转后仍需继续填塞5~10次,以期巩固。治疗肥大性鼻炎100例,多数经2年观察,痊愈者(鼻腔通气良好,头痛消失,分泌物减少,鼻甲已不肥大)44%;进步者(鼻通气情况及鼻甲肥大情况均较前大有改善,但仍未完.全正常)44%;无效者(经一疗程以上自觉或他觉症状皆无改善)12%。此外,亦可将辛夷制成煎剂、油剂、乳剂、麻油合剂等,用棉条浸透后塞鼻。据228人次的观察,对肥厚性鼻炎和急性鼻炎的收敛作用很明显;一般以乳剂与浓油效果最佳,油剂次之,煎剂又次之,麻油合剂较差。 [编辑本段]【辛夷花的传说】 辛夷花,能治鼻炎、鼻塞、鼻窦炎等鼻疾。说起辛夷花的名字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呢! 相传,古代有一姓秦举人得了一种怪病,经常头昏头痛,鼻子流脓流涕,腥臭难闻,四处求医,均无效果,十分苦恼…… 有一天,朋友来看他,见状便劝道:“老兄,天下这么大,本地医生治不好,何不到外地求医?”他听后觉得有道理,反正呆在家里得了这种病,死也死不了,还不如出去逛逛名山大川,散散心也好。于是,次日便携家人出门了。 这个举人走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治好鼻病。后来在一个夷人居住的地方,遇见一白发老人告诉他:“你这病不难治,我给你介绍个验方,只要你坚持治疗,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个月,就能治好”。他听了很高兴,急忙向老人求教。只见老人走到房前,在一株落叶灌木上采了几朵紫红色的花苞,说:“就是这种药,你每天早晚采几朵煮鸡蛋吃,用不了一个月准能治好你的病”。他遵医嘱,连服半月,果然积年鼻疾霍然告愈。举人便向老人要了些草药种子带回家种在房间屋后,遇有鼻疾的人,他就用这种药给人治病,都收到了显著疗效。后来,他也成了当地有名的医生。人们问:“这种药很奇怪,先开花后长叶,叫什么名字?”他忘了问老人了。想了想,这是辛庆年从夷人那里引来的,便急中生智道:“这药,就叫辛夷花”。 辛夷花有收缩鼻黏膜血管,有通窍、消炎之效,是治鼻渊之专药,也有降血压及收缩子宫的作用。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