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t中草药,中草药是什么

t中草药,中草药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中草药是什么2,中药t田七的功效3,中草药名称大全4,中草药的名称及作用5,有哪些中草药6,中草药都有哪些7,中草药是什么8,中草药有哪些9,中草药有几种中草药是什么就是中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传统天然药物。用……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草药是什么

就是中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传统天然药物。 用于中医治疗的药物,具有天然的特点。 因为中药的大多数都是植物药,所以又叫中草药,草药等。

t中草药

2,中药t田七的功效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 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  药用分类  三七分为 三七花、三七头(三七粉)、三七根 这三类都是三七中药用价值极高的。    三七花:每年6-8月份采摘,是整株三七中药用价值最高的三七皂苷含量最高含量高达13%以上,当然年份越长的三七越好,如三年花,四年花等,主要用于降血压、降血脂。     三七粉:三七的头磨成的粉,药用价值紧仅次于三七花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三七头:三七的根头部,药用价值仅次于三七花,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三七根:植于三七土部,性味味苦涩,性凉。功用主治理气,收涩,消肿。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痛痒。  保健主治     1.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   2.促进蛋白质、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强身健体;    3.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谢,平衡调节血液细胞;    4.双向调节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    5.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    6.止血、活血化瘀;     7.保肝、抗炎;    8.延缓衰老;   双向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胆固醇、抑制动脉硬化  适宜人群    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2.高血压、高血脂及贫血人群    3.各类血症患者(吐血、呕血、咳血、便血、尿血、淤血)    4.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人群    5.妇女经期及产后    6.生活节奏快的白领人士,保持心脑血管健康(生活节奏快、容易造成心、脑供血不足)   7.应酬多,经常饮酒的人士(三七可以促进受损肝中正常细胞的生长,亦可保护肝脏避免化学性的伤害,如酒精和四氯化碳)     ——三七适宜人群老少皆宜,独孕妇和儿童禁用。

t中草药

3,中草药名称大全

硭销在中药还有别名吗?
猴头,人参,白术,列当
花锚是什么药
子石

t中草药

4,中草药的名称及作用

  麦冬  【英文名】RADIX OPHIOPOGONIS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Thunb) Ker-Gawl.的干燥块根。  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性状】本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  气微香,味甘、微苦。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轧扁,干燥。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  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  配沙参、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  【用法与用量】6~12g。  【宜忌】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中文名】龙葵(《药性论》)  【类 别】全草类  【异名】苦菜(《唐本草》),苦葵、老鸦眼睛草、天茄子(《本草图经》),天茄苗儿(《救荒本草》),天天茄(《滇南本草》),救儿草、后红子(《滇南本草图说》),水茄、天泡草、老鸦酸浆草(《纲目》),天泡果(《植物名实图考》),七粒扣、乌疗草(《福建民间草药》),黑天棵(《江苏植药志》),黑天天、黑星星、野茄子(《东北药植志》),惹子草、野辣子(《中国土农药志》),黑姑娘(《河北药材》),野辣椒树(《江西民间草药》),乌归菜(《闽南民间草药》),野海椒(《四川中药志》),龙眼草(《辽宁经济植物志》),黑茄(《杭州药植志》),地泡子、地葫草、山辣椒(《湖南药物志》),山海椒、耳坠菜(《贵州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龙葵的全草。  【植物形态】龙葵一年生草本,高约60厘米。  茎直立或下部偃卧,有棱角,沿棱角稀被细毛。  叶互生;卵形,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渐狭小至叶柄,先端尖或长尖;叶大小相差很大,通常长4~7厘米,宽3~5厘米,大者长可达13厘米,宽至7厘米;叶缘具波状疏锯齿,每边约3~4齿,齿宽约5毫米,长约3~4毫米;叶柄长15~35毫米,大叶的柄长可达5厘米。  伞状聚伞花序侧生,花柄下垂,每花序有4~10花,花白色;萼圆筒形,外疏被细毛,裂片5,卵状三角形;花冠无毛,裂片轮状伸展,5片,呈长方卵形;雄蕊5,着生花冠筒口,花丝分离,内面有细柔毛;雌蕊1,子房2室,球形,花柱下半部密生长柔毛,柱头圆形。  浆果球状,有光泽,成熟时红色或黑色。  种子扁圆形。  花期6~7月。  生于路旁或田野中。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本植物的根(龙葵根)、种子(龙葵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夏、秋采收。  【化学成份】含龙葵碱(solanigrine)、澳茄胺(oslasodine)、龙葵定碱(solanigridine)、皂甙、维生素C、树脂。  【性味】苦,寒。  ①《唐本草》:味苦,寒,无毒。  ②《滇南本草》:性大寒,味苦。  ③《纲目》:苦微甘,滑,寒,无毒。  ④《贵州草药》:性平,味辛,苦。  【功用主治-龙葵的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治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气管炎,急性肾炎。  用于疮痈肿毒、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慢性气管炎、白带过多、前列腺炎、痢疾。  ①《唐本草》:食之解劳少睡,去虚热肿。  ②《食疗本草》:主丁肿,患火丹疮。  和土杵,敷之。  ③《本草图经》:叶:入醋细研,治小儿火焰丹,消赤肿。  ④《救荒本草》:敷贴肿毒、金疮,拔毒。  ⑤《滇南本草》:治小儿风热,攻疮毒,洗疥瘫痒痛,祛皮肤风。  ⑥《滇南本草图说》:治小儿风邪,热症惊风,化痰解痉,亦治痘风疮,遍身风痒。  疔,可攻能散。  叶:洗疮。  ⑦《纲目》:苗:消热散血。  ⑧《现代实用中药》:利尿消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疔肿:老鸦眼睛草,擂碎,酒服。  (《普济方》) ②治痈无头:捣龙葵敷之。  (《经验方》) ③治一切发背痈疽恶疮:虾蟇全个,同老鸦眼睛藤叶捣敷。  (《袖珍方》) ④治瘰疬:山海椒、桃树皮各等分研末调麻油敷患处。  (《贵州草药》) ⑤治天庖湿疮:龙葵苗叶捣敷之。  (《纲目》) ⑧治跌打扭筋肿痛:鲜龙葵叶一握,连须葱白七个。  切碎,加洒酿糟适量,同捣烂敷患处,一日换一、二次。  (《江西民间草药》) ⑦治吐血不上:人参一分,天茄子苗半两。  上二味,捣罗为散。  每服二钱匕,新水调下,不拘时。  (《圣济总录》人参散) ⑧治血崩不止:山海椒-两,佛指甲五钱。  煎水服。  (《贵州草药》) ⑨治痢疾:龙葵叶八钱至一两(鲜者用加倍量),白糖八钱。  水煎服。  (《江西民间草药》) ⑩治急性肾炎,浮肿,小便少:鲜龙葵、鲜芫花各五钱,木通二钱。  水煎服。  (《河北中药手册》)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龙葵全草(干)1两,桔梗3钱,甘草1钱,为一日量。  制成糖衣片,每日3次分服,10天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5~7天。  治疗969例,总有效率为87.5%,显效率为56.14%。  据观察,单纯型比喘息型效果好;止咳,祛痰的疗效比平喘和消炎好,在10天内有75%的病例发生疗效。  据X线和痰细胞观察,肺纹增粗、柱状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治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减少,提示病变组织有修复的可能。  此外,亦有用龙葵果制成酊剂,日服3次,每次10~20毫升,10日为一疗程。  治疗52例,103个疗程后近期控制47例。  ②治疗癌病鲜龙葵全草2两(干品1两),鲜半枝莲4两(干品2两),紫草5钱,每日2次煎服。  治疗恶性葡萄胎4例,均获治愈;配合手术切除、化疗、放射治疗子宫绒毛膜癌、卵巢癌肿、肝癌等多例,亦取得不同程度效果。  此外,以单味龙葵2~3两煎服,还治愈纤维肉瘤1例,随访1年无复发。  ③用于止痒取龙葵全草(除根)鲜品2两(干品1两),加水800毫升,煎15~20分钟。  每日1剂,上、下午两次分服。  按皮肤病的病程长短,服药7~25天不等。  观察50例扩散性湿疹,全部患者皆具有广泛性皮肤损害,瘙痒剧烈,曾使用钙剂及普鲁卡因静注、口服非那根或苯海拉明,均只起暂时安静作用;改服龙葵后,患者皮肤水肿逐渐消退,痒感减轻。  计有显著止痒效果者7例,服药后可维持3~4小时不痒,小便稍增多,晚上睡眠好;有止痒效果者25例,服药后瘙痒可减轻2~3小时,睡眠较好;稍有止痒效果者10例,服后痒稍减轻;无效8例。  实践证明,本品具消肿、止痒和微弱兴奋作用,为一种非镇静性止痒剂,不宜夜晚投药。  对于白天精神不佳、晚间失眠、皮损广泛、具有皮肤水肿且瘙痒的病例,疗效较好。  其止痒作用属非特异性的,与镇痛剂的作用相类似,只能起对症治疗作用,因此,须针对病因,予以综合治疗。  灵芝 Ganoderma Lucidum (英)Lucid Ganoderma 别名 赤芝、红芝、木灵芝、菌灵芝、万年蕈、灵芝草。  来源 为多孔蓖科真菌灵芝Ganoderma Iucidum (Leyss.ex Fr.) Karst. 的子实体。  植物形态 菌盖木栓质,肾形,红褐、红紫或暗紫色,具漆样光泽,有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大小及形态变化很大,大型个体的菌盖为20×10cm,厚约2cm,一般个体为4×3cm,厚0.5~1cm,下面有无数小孔,管口呈白色或淡褐色,每毫米内有4~5个,管口圆形,内壁为子实层,孢子产生于担子顶端。  菌柄侧生,极少偏生,长于菌盖直径,紫褐色至黑色,有漆样光泽,坚硬。  孢子卵圆形,8~11×7cm,壁两层,内壁褐色,表面有小疣,外壁透明无色。  夏、秋季多生于林内阔叶树的木桩旁,或木头、立木、倒木上,有时也生于针叶树上,有栽培。  产于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  采制 全年可采,阴干或晒干。  性状 形态参见“植物形态”。  气特殊,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 主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真菌溶菌酶(fungal lysozyme),以及糖类(还原糖和多糖)、麦角甾醇、三萜类、香豆精甙、挥发油、硬脂酸、苯甲酸、生物碱、维生素B2及C等;孢子还含甘露醇、海藻糖(trehalose)等。  性味 性温,味淡。  功能主治 滋补强壮。  用于健脑、消炎、利尿、益肾。  【中文名】: 锦灯笼  【类 别】: 果实类  【英文名】: Franchet Groundcherry Calyx or Eruit  【别 名】: 挂金灯、灯笼果、红灯笼。  【来 源】: 为茄科植物酸浆Physalis alkekengi L.var. franchetii (Mast.)Makino的宿萼或带果实的宿萼。  【采 制】: 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橙红色时采收,干燥。  【性 味】: 宿萼略呈灯笼状,多压扁,长3~4.5cm,宽2.5~4cm。  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有5条明显的纵棱,棱间有网状的细脉纹。  顶端渐尖,基部略平截,中心凹陷有果梗。  体轻,质柔韧,中空,或内有棕红色或橙红色果实。  果实球形,多压扁,直径1~5cm,果皮皱缩,内含种子多数。  宿萼味苦,果实味甘、微酸。  性寒,味苦。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全株密生短柔毛,高25~60cm。  茎多分枝。  叶互生,卵形至卵状心形,长4~8cm。  宽2~6cm,边缘有不等大的锯齿。  花单生于叶腋;花萼钟状,5裂;花冠钟状,淡黄色,直径6~10mm,5浅裂,裂片基部有紫色斑纹;雄蕊5,花药黄色;子房2室。  浆果球形,绿色,直径约1.2cm,外包以膨大的绿色宿萼;宿萼卵形或阔卵形。  【生长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化学成份】: 浆果含酸浆醇(physanol)A、B;种子中含禾本甾醇(gramisterol)、钝叶醇(obtusifoliol)、环木菠萝烷醇(cycloartanol)、环木菠萝烯醇(cycloartenol)等。  【性味与归经】苦,寒。  归肺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  用于咽痛音哑、痰热咳嗽、小便不利;外治天疱疮,湿疹。  本品为治疗咽痛常用药。  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  【用法与用量】 5~9g ;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中文名】: 金银花—山银花  【类 别】: 花类  【英文名】: Wild Honeysuckle Flower  【别 名】: 山金银花、土忍冬、土银花。  【来 源】: 为忍冬科植物山银花Lonicara confusa DC.的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采 制】: 同金银花。  【性 味】: 花蕾棒状,略弯曲,长1~3cm。  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唇部与冠部近相等,被短糙毛,萼筒亦密生灰白色或淡黄色小硬毛。  气清香,味微苦。  【植物形态】: 木质藤本,长2~4m。  树皮黄褐色渐次变为白色,嫩时有短柔毛。  叶对生,卵圆形至椭圆形,长4~8cm,宽3.5~5cm,上面绿色,主脉上有短疏毛,下面带灰白色,密生白色短柔毛;花冠管状,长1.6~2cm,稍被柔毛,初开时白色,后变黄色。  花期6~9月,果期10~11月。  【生长地】: 生于溪边、旷野疏林下或灌木丛中。  产于四川、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  【化学成份】: 含挥发油,其中有双花醇;并含氯原酸、异氯原酸等。  【功能主治】: 同金银花。

5,有哪些中草药

中草药要是编本书,够你看几天!
天大的题目
中药有12800多种,你指的是分类还是某种药?
1七叶一枝花 2 龙葵 3 天南星 4 斑蝥 5 石蒜 6 肿节风 7 蜈蚣 8 黄药子 9 川乌 10 山豆根

6,中草药都有哪些

有很多啊!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就连一株不起眼的草也许是治疗某种病的良药 比如大黄吧,可生用加芒硝治热结便秘、酒用大黄治火热上溢(口疮、咽喉肿痛、牙疼等)、与陈石灰拌炒后去石灰研末,撒布伤口,能治创伤岀血。
哇,老兄,这个问题大了去了,就连家里吃的香蕉,苹果,橘子,黄瓜,丝瓜等都可以入中药呢, 这让人不好回答

7,中草药是什么

中草药. 是指民间百姓就地采集用来防治疾病的原生药。它有一定的地区性,不像常用中药作为商品,在全国各地或国外销售使用。现在所说的草药,在古代的“本草”书已有记载,有的流传於民间,如夏枯草、蜀羊泉、金莲花等。随著运用草药防治疾病越来越多,数以千计的民间草药不断地被发掘、研究和推广应用,一些疗效较好的草药逐渐被中医所常用。这样就使中药和草药难以区分,所以把草药归属於中药的范畴,是符合中医药学发展的实际情况。

8,中草药有哪些

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中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现在中国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天然药物这门课,所讲述的内容就是通称的中草药。
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中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现在中国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天然药物这门课,所讲述的内容就是通称的中草药。
中草药有很多种。神农本草经记载常用365种, 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

9,中草药有几种

中草药的种类很多,根据近年的初步统计,总数约在八千种左右,常用中草药亦有700种左右。如此繁多的种类必须按照一定的系统,分门别类,才便于学习、研究和应用。药物分类的方法是根据人们对于药物认识的逐渐深化而不断发展的。例如中国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把当时常用的365种药物按照毒性强弱和用药目的不同分成上、中、下三品:上品是延年益寿药,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品是防病补虚药,有毒无毒,根据用量用法而定;下品是治病愈疾的药物,多有毒性,不可久服。这种分类方法简单而粗糙,其中有些药物的分类也不一定恰当。但当时,可能在避免因用错药物而中毒的问题上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梁代陶弘景编《本草经集注》时,增药365种,分为玉石、草、木、果菜、米食、有名未用六类,每类又各分上、中、下三品,这是根据药物自然属性进行分类的开端,但仍较粗糙。直到明代李时珍编《本草纲目》一书,分类方法始有重大的发展。他采用了根据以前本草的分类方法略加修改,把药物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十六部外,又把各部的药物按照其生态及性质分为六十类。例如草部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等。而且他还往往把亲缘相近或相同科属的植物排列在一起,例如草部之四、隰草类中的53种药物中,有21种属于菊科,而且其中10种是连排在一起的。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药材原植物(或动物)的辨认与采收,对于澄清当时许多药材的混乱情况起了很大作用。现代记载中草药的教科书所采用的分类方法,根据其目的与重点而有不同,主要有下列四种:1.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毒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等。2.按药用部分分类——如根类、叶类、花类、皮类等。3.按有效成分分类——如含生物碱的中草药、含挥发油的中草药、含甙类的中草药等。4.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先把中草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动植物药材再根据其原植物原动物的亲缘关系来分类和排列次序。如麻黄科、木兰科、毛莨科等等。
中草药的种类太多了,一般常用的就500多种,教科书上也是,但中药大辞典里面收集的中药多达上万,可以说草药占一多半,其他的包括矿物质药和动物药。
(1)大黄 广谱抗菌药。抗菌作用强,对由黏细菌引起的白头白嘴病、烂鳃病及病毒病有效果。 防治黏细菌性病:1%大黄煎煮液,药浴5分钟,或1.25~3.75毫克/升遍洒,或1~1.5毫克/升大黄与0.5毫克/升硫酸铜遍洒,或每千克鱼体重用5~10克大黄粉末,混入饵料内,1大1次,连用3天。 . (2)五倍子 抗菌药。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可防治黏细菌、产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引起的鱼病。遍洒:2~4毫克/升,治疗白头白嘴病、烂鳃病、白皮病和赤皮病等。 (3)大蒜 抗菌药。具有广谱抑菌作用。用于防治肠炎病,每千克鱼体重用药10~30克。先将大蒜捣碎,然后与饵料混合,并加入适量食盐,稍作晾干后即可投喂。1天1次,连用6天。 (4)水花生 防治出血病,每万尾鱼种,用鲜草4千克捣烂,加豆饼制成饵料,连喂3天。 (5)生姜用0.4毫克/千克的生姜粉与0.5毫克/千克的辣椒粉合剂,可以治疗小瓜虫病。 (6)南瓜用南瓜子粉250克和饵料1千克做成药饵,连续喂3天,可以治疗绦虫病。 (7)韭菜韭菜10克,食盐2.5克,拌和饵料500克,制成药饵,可以治疗细菌性肠炎等病。 (8)鸟桕、地锦草、水辣蓼防治肠炎病、烂鳃病,按每50千克鱼体重用乌桕或地锦草或水辣蓼鲜草1.5千克(干草0.25千克)的比例,煮汁后拌人饵料中,连喂3天。
草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也叫也称中草药中草药种类很多一般按功效分可分为解表清热泻下祛风湿化湿利水渗湿温里理气消食驱虫止血活血化瘀化痰止咳平喘安神平肝息风开窍补虚收涩涌吐攻毒杀虫止痒拔毒化腐生肌等等
中草药中有许多名药,植物药以人参、灵芝、何首乌、枸杞最为著名。动物药以牛黄、熊胆、蛇毒、鹿茸等最为珍贵。矿物药以朱砂、赭石、滑石、芒硝等为最为常用。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