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解读中草药,什么是中草药

解读中草药,什么是中草药

本文目录一览1,什么是中草药2,补气要药黄芪详细解读中药黄芪的神奇之处3,中草药医疗知识4,9种与姜有关的中药功效对比解读5,中药的含义6,关于中草药7,中药药方解读8,中草药概念9,什么是中草药1,什么是中草药膏药和西药2,补气要……

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中草药

膏药和西药

解读中草药

2,补气要药黄芪详细解读中药黄芪的神奇之处

提到黄芪,很多人只知道它有补气的作用。门诊上好多患者会问“李大夫,我感觉我有点气虚,我喝点黄芪行不行”那气虚有很多种,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阳气虚等等,黄芪能补哪些气虚呢除了补气的作用,黄芪还有哪一些功效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下黄芪的作用。 黄芪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黄芪的应用非常广泛。且看黄芪归经为脾肺经。黄芪补气补的主要是肺气和脾气。黄芪治疗的病症主要归纳为以下5点。 1.肺气虚证。黄芪入肺经,能补益肺气,可用于肺气虚弱,经常感冒咳嗽,咳喘日久不愈,气短神疲者;治疗肺气虚导致的感冒咳嗽常常配伍紫菀,款冬花,杏仁,百部等祛痰止咳平喘的中药。 2.脾气虚证 黄芪补气补的最大的就是脾气,黄芪甘温,又入脾胃经,脾胃之气为中焦之气,所以黄芪是补中益气的要药。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饮食不佳,大便溏泄不成型可以单用黄芪熬成膏服用,如黄芪膏;也可以配伍党参,白术等补气健脾药同用。脾气虚,中气不足升 提 无力,容易下陷。黄芪又能升阳举陷,善于治疗脾虚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内在下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等。常常配伍人参,升麻,柴胡等品同用,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脾气虚容易生湿,脾虚湿盛水湿运化代谢差导致浮肿尿少,下肢水肿等。黄芪既能补脾益气又能利尿消肿标本兼治,为治疗脾虚水肿的要药,常与白术,茯苓等健脾利水之药配伍使用。 脾主统血,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归经导致失血证,如崩漏,鼻衄等,可配伍人参,白术等补气摄血;如归脾汤《济生方》 黄芪还能补气生血,治疗血虚证。血液的生成来源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黄芪补脾胃之气,促进血液的生成,治疗血虚证常配伍补血药当归使用,如当归补血汤《兰室秘藏》 脾主运化,脾虚不能输布津液,黄芪补脾气促进津液的生成与输布可治疗脾虚消渴,常配伍天花粉,葛根等使用如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3.气虚自汗证 脾肺气虚的人往往卫气不固,表虚自汗,白天经常容易出汗,稍微活动或者不动就能出汗。黄芪能补脾肺之气,益卫固表常与牡蛎,麻黄根等止汗的中药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方》;若卫气不固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者,即经常受风感冒者,一点风吹就容易凉着这种的可以配伍白术,防风等同用如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 4.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者溃久难敛。在疮疡中期,气虚邪毒炽盛,正气无力将邪毒托出,疮疡形状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日久不好者,可使用黄芪补气生血,扶助正气,托毒外出,配伍人参,当归,升麻,白芷等同用,如托里透脓散《医宗金鉴》;在溃疡的后期,因为气血虚弱,疮口难以收敛,恢复缓慢可以使用黄芪补气生血生肌敛疮,可以配伍人参,当归,肉桂等同用,如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 5.痹症,中风后遗症等 气虚导致的血液瘀滞,筋脉失养症见肌肤麻木或者半身不遂可以使用黄芪补气生血和行血祛瘀。治疗风寒湿痹时,可配伍川乌,独活等祛风湿药和川芎,牛膝等活血药使用。治疗中风后遗症,常常配伍当归,川芎,地龙等使用如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黄芪的用法用量:水煎服,一般量为9-30克。蜜炙可以增强其补气的作用。 古籍《本草汇言》记载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 古籍《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黄芪“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即宗气)下陷。” 我们现代对黄芪更有深入 地 研究:1.黄芪能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的更新; 2.有明显的的利尿作用; 3.能增强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力; 4有降血脂,抗衰老,抗辐射,保肝等作用 5.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血管系统,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血小板粘附力,减少血栓形成。 以上为黄芪的功效和应用。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黄芪的神奇和奥妙。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是一味强大的补气药。

解读中草药

3,中草药医疗知识

梨,冰糖,橙皮,蒸熟,什么药都没这有效果

解读中草药

4,9种与姜有关的中药功效对比解读

生姜、干姜、炮姜、高良姜、红豆蔻、郁金等9种与姜有关的植物,既可做调味品,又可入药。 尽管同出一源,但功效有别,在具体应用时也各有差异。一起了解一下。 01、 生姜 药性 :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 :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应用于以下病证: 1、 风寒感冒,少阳证。 2、 肺寒咳嗽,喘息气促。 3、 恶心呕吐,腹胀腹痛。 4、 水肿胀满,中风痰壅。 5、 风湿痹痛,跌打瘀痛 6、 血热妄行,热痢热疮 7、 心悸气短,消渴虚劳。 使用禁忌 : 阴虚内热者忌服。 02、干姜 生姜,切片,干燥后即为干姜。 药性 :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效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应用于以下病证 : 1、 脘腹冷痛 2、 呕吐泄泻 3、 亡阳证:心肾阳虚、阴虚内盛所致之亡阳厥逆、脉微欲绝者,每与附子相须为用,发挥协同作用,增强回阳救逆的作用。也就是古之“附子无姜不热”之说。 4、 寒饮喘咳、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证,如小青龙汤。 5、 蛔厥证:上腹部突发绞痛,或钻顶样痛,面青汗出,手足逆冷, 6、 寒积便秘,治痼冷积滞,便秘,腹痛得温则快者,常与大黄,附子、人参等同用。 7、 水肿,治脾肾阳虚,水湿停滞,肢体水肿,胸腹胀满,手足不温,大便溏等,常与附子,白术,茯苓同用。 使用禁忌 : 干姜辛热燥烈,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服。 生姜和干姜的功效区别 : 1、 生姜为新鲜根茎,干姜为干燥根茎, 2、生姜性味缓和,长于发散表邪,温胃止呕,解半夏、南星及鱼蟹毒。 3、干姜辛热燥烈,功专温中散寒,祛在里之寒邪,温回欲脱之阳气。 4、生姜主散,干姜主守。 03、 生姜皮 生姜皮为生姜根茎的外皮。 药性 :辛、凉。 功效 :和脾行水。 主治 :皮肤水肿,入汤剂3~10g。 04、 生姜汁 生姜汁:即为生姜捣取的姜汁。 功效:同生姜 ,但偏于开痰止呕,便于临床应急服用。 应用于以下病证: 1、如遇天南星、半夏中毒的喉舌麻木肿痛,或呕逆不止,难以下食者,可取生姜汁冲服, 2、还可配伍竹沥,冲服或鼻饲给药,治疗中风猝然昏厥者。 05、 炮姜 为干姜的炮制品。将干姜砂烫至鼓起,表面棕褐色,或炒炭至外表色黑,内呈棕褐色入药。 药性 :苦、涩,温。归脾、肝经。 功效 :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应用于以下病证: 1、 吐血,便血,崩漏下血。 2、 腹痛,腹泻。 干姜经炮制后,挥发油含量降低,其化学成分也发生一定变化。 具有止血作用,而生姜和干姜均没有此功能。 06、 姜黄 姜黄是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因其形似姜而色黄得名。 药性 :辛、苦,温。归脾、肝经。 功效 :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应用于以下病证 : 1、胸胁刺痛,胸痹心痛。 多用于肝郁气滞所致胁肋疼痛,以及肝郁血瘀所致腹痛。 常与白芍、当归、延胡索、红花等同用。 2、用于痛经经闭,症瘕。 可与丹参、莪术等同用。 配伍白芍、当归、红花等,可治产后腹痛。 3、用于风湿臂痛,跌仆肿痛。 姜黄辛散温通,能行气血,通经止痛,可与羌活、防风、当归配伍使用。 4、用于疮痈肿痛,牙痛。 治疗疮痈肿痛,常与大黄、白芷、天花粉为末外用。 治疗牙痛,可与细辛、白芷研末外擦。 07、 郁金 姜黄的块根为郁金。 药性: 辛、苦,寒。归肝、心、肺、胆经。 功效: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应用于: 1、 胸胁刺痛,胸痹心痛。 2、 经闭痛经、乳房胀痛。 3、 热病神昏,癫痫发狂。 4、 血热出血证。 5、 湿热黄疸。 姜黄与郁金的功效对比 1、姜黄根茎为郁金,块根为姜黄,两者均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均可用于治疗血瘀气滞所致的胸胁心腹瘀痛。 2、姜黄性温,破瘀力强。又能横行手臂,通经止痛,可治风湿臂痛、疮痈肿痛及牙痛等症。 3、郁金性寒,行气力胜,又可清心解郁,利胆退黄,凉血止血,可用于治疗热病神昏、癫痫痰闭、湿热黄疸、结石及血热出血等证。 08、 高良姜 因出于高良郡(广东省茂名市一带),因其形似姜,而命名为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 高良姜特征是块茎分枝少,色泽红棕,气香浓,味辣。 药性 :辛、热。归脾、胃经。 功效 :温中止呕,散寒止痛。 应用于以下病证 : 1、 胃寒冷痛, 2、 胃寒呕吐 3、 诸寒疟疾 4、 牙痛、腮颊肿痛。 09、 红豆蔻 高良姜的成熟果实即是红豆蔻。 药性 :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应用于以下病证 : 用于寒湿所致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不欲饮食。 还可研末,用于风寒牙痛。

5,中药的含义

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

6,关于中草药

效果差不多,但不能这样做,有的要内部是不能服用的,而熬汤只是应用了他能用的部分,最好不要随意改变他的服用方法,这就像西药,你不能把外用的药内服一样。

7,中药药方解读

是补气养血, 祛风解表,是不是治荨麻疹的方子。
慢性咽喉炎的可能是元参或者是生地
肉苁蓉(发黑),——这里肯定不用肉苁蓉。治疗咽喉肿痛百分之九十九应该是玄参。你去搜索百度图片:玄参,就知道了。
中药是副作用小的药物,同时对症状还具有多靶点的治疗,从方子上看来是治疗,呼吸道、咽喉炎症之类的病症。

8,中草药概念

一、定义:中草药生物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一门中草药的应用生物的科学,即利用生物学原理,在中草药之上生产实用产品的一项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二、研究内容中草药生物技术,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技术对中草药资源的改造与改良;二是利用发酵工程、酶工程技术将农副(药用植物)原材料加工成商品,如用发酵法生产的虫草菌丝体、灵芝菌丝体等发酵制品;三是利用生物技术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新的产品,如许多功能性的低聚糖、保健食品添加剂等;四是利用酶工艺、发酵技术、生物反应器等对传统中草药加工工艺进行改造,降低能耗,提高产率,改善中草药品质等。

9,什么是中草药

中草药(英文名:Chinese Traditonal drug):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中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现在中国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天然药物这门课,所讲述的内容就是通称的中草药。
现在给中药的定义就是中医用的药就是中药. 西洋参不是中国本土的药,你能说他不是中药么? 人工牛黄,是化学物品,你能说他是天然的么?不一样称为中药么!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