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牛膝是一种什么中药2,中药牛膝吃的太过会怎样是不是会使大便拉7一次又3,请介绍中草药牛膝有什么功效4,谁知道牛蒡是什么草药有什么功效主治什么的怎末用搜5,中药中的牛膝是什么6,中药里牛黄有什么作用7,中药里的牛黄指的是什么1……
本文目录一览
1,牛膝是一种什么中药
杜仲补肾 牛膝具体需要看是怀牛膝还是川牛膝 怀牛膝补肾 川牛膝引血下行 陈皮理气总的来说药方相对简单了点 没有用量看不出什么牛膝是属于活血化淤药,能补肝肾,强筋骨,可是还是有分川牛膝和怀牛膝,怀牛膝就长于补肝肾,川牛膝长于强筋骨,
2,中药牛膝吃的太过会怎样是不是会使大便拉7一次又
每个人的生理及内脏功能都不同,工作效率也不同(包括吸收,消化等功能)。所以你不用负担太重。心理负担往往更容易导致便秘。而且千万不要乱吃药,一旦肠胃对药物产生依赖,那就更难治了。 这种2-3天一次的情况,可能跟你食量过小有关系,没有达到一定量也不会促进肠子蠕动。建议你增加一些饭量,早上喝些蜂蜜水,平时多吃些香蕉,不要多想这些事(即不要心思太重),慢慢的就会好起来的。
3,请介绍中草药牛膝有什么功效
你好!牛膝简单解释为怀(淮)牛膝。也就是河南一带。质量比较好。活血化瘀的如有疑问,请追问。归经:肝;肾经。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性味:苦;酸;性平。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症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牛膝功效: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下行、利尿通淋。
4,谁知道牛蒡是什么草药有什么功效主治什么的怎末用 搜
牛蒡,别名牛菜,白肌人参等,为菊科植物,根和果可入药。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第一年仅生根叶,第二年开花结种子。主根肉质肥大,直立茎,高100-260厘米,多分枝。根生叶大,丛生有长柄,茎生叶为互生,呈三角状圆形。边缘稍呈波状或有细钢锯齿,叶面呈深绿色,光滑,叶背面灰绿色,有外绒毛,头状序花,红紫色管状,花簇生茎顶,瘦果,长卵形可倒卵形,灰褐色,有斑点。其肉质根细嫩香脆,营养丰富,是蔬菜中的珍品,既可煮食,亦可烧、炒、腌、酱、做汤、沏茶、制汁等,具有清热解毒,降低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力和预防糖尿病、便秘、高血压之功效,种子主治外感咳嗽、肺炎、咽喉肿痛、疮痛肿毒等病症。
5,中药中的牛膝是什么
【药名】牛膝 牛膝-植物模式图【别名】百倍、牛茎、脚斯蹬、铁牛膝、杜牛膝、怀牛膝、怀夕、真夕、怀膝、土牛膝、淮牛膝、红牛膝、牛磕膝、牛克膝、牛盖膝、粘草子根、牛胳膝盖、野牛充膝、接骨丹、牛盖膝头 【归经】肝;肾经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敌国(火)下行;利尿通淋 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徵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牛膝-原植物【功效分类】祛风药;活血祛瘀药 【性味】苦;酸;性平 【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牛膝的根。 怀牛膝、川牛膝及土牛膝的作用与区别 中医认为,其性味苦甘酸平,具有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火)下行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瘀血阻滞的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等妇科病,跌打损伤,肾虚之腰膝酸痛、下肢无力,尿血,小便不利,尿道涩痛以及火热上炎引起的头痛、眩晕、吐血、衄血等证。 1、怀牛膝功偏滋补肝肾,壮腰膝: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筋骨酸软、腰膝疼痛。 川牛膝-药用部分2、川牛膝以活血通经,祛风湿见长:用于血瘀经闭及风湿痛。本品性善下行,专治上炎之火及上部出血,故常用于虚火上炎或血热上冲之目赤、咽肿、吐血、衄血等症。 3、还有一种野生土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野生种及柳叶牛膝、粗毛牛膝钝叶上牛膝的根及根茎。通常生用,擅长泻火解毒。 用法 1、引血下行、利尿通淋多生用; 2、酒炙后,增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作用; 3、盐炙后,增强补肝肾、强筋骨之效。牛膝性味甘苦酸、平,它的功效是:生用散瘀血,消痈肿,主治淋病,尿血,经闭,症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肾,强筋骨,主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等证。牛膝为苋科牛膝属的植物,为苋科植物牛膝的根主要成分:根含三萜皂甙, 水解后生成齐墩果酸、亦含蜕皮甾酮、牛膝甾酮、紫茎牛膝甾酮(尚含多糖类、氨基酸、生物碱类、香豆素类.根含大量钾盐及甜菜碱、蔗糖等.牛膝归经肝;肾经;中医按照功效分类:祛风药;活血祛瘀药 现代研究药理作用: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2. 兴奋子宫和抗生育作用;3. 抗炎、镇痛作用;4. 对胃肠的作用;5. 其他作用:对正常血糖无影响, 但能使高血糖素、抗胰岛素血清、四氧嘧啶等引起的高血糖降低, 并有改善肝功能, 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6:能促进蛋白质合成,能使肝脏中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量显著增加;7:牛膝尚有抗老延寿作用用药禁忌:凡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梦遗失精,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忌服。川牛膝 英文名称: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用:善治血热上逆;/ 4;<,及难产胞衣不下等证;虚火上炎所致之口舌生疮.活血通经、血淋:可用治肝肾不足:用于湿热下注、闭经;/ 注意事项。<。<,咽肿牙痛,热林;br>,眩晕头痛,每伍活血调经药;以及肝肾阴虚: niuxi 说 明; 功用作用。p>、酸;补肝肾; 3,引起的吐血,筋骨无力等:可用于妇女血分瘀滞: 1;<,产后瘀阻腹痛。 用法用量、利尿通淋;<: 苦: 6-15g.补肝肾,腰膝酸痛;以及湿热痹证.引血下行,强筋骨;p>,鼻衄;p>。<,平。<.利尿通淋-------------------------------------------------------------------------------- 药物名称: 怀牛膝,肝阳上亢;p>br>。归肝,痛经、肾经: 牛膝 药物别名
6,中药里牛黄有什么作用
牛黄 为牛科动物牛干燥的胆结石。宰牛时,如发现有牛黄,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阴干。
功能与主治: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伴随,痈肿疔疮。
清心开窍,定惊,解毒。
内服治高热神志昏糊、谵语、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疽疔毒等症。
它是牛科动物牛的干燥的胆结石。是一种名贵的中药。
【性味与归经】甘,凉。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临床应用】
1. 用于温热病及小儿惊风之壮热神昏,惊厥抽搐等症。牛黄清心、凉肝,有患风止痉、定惊安神之效。常与朱砂、全蝎、钩藤等配伍,如牛黄散。
2. 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中风,惊风,疯痛等痰热豪蔽心窍所致之神昏、口噤、痰鸣等症。本品既能清心热,又能化痰、开窍醒神。单用本品为未,淡竹沥化服即效,如《外台秘要》治婴儿口噤方,或与麝香、栀子、黄连等配伍,共秦清热化痰、开窍醒神之功,如安宫牛黄丸。
3. 用于咽喉肿痛,溃烂及痈疽疗毒等热毒壅滞郁结之证。本品清热解毒力强。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常与黄芩、雄黄、大黄等同用,如牛黄解毒丸;若咽喉肿痛、溃烂,可与珍珠为末吹喉,如珠黄散;用治痈疽、疗毒、乳岩、瘰疬等,又与麝香、乳香、没药等合用,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如犀黄丸。
【用法与用量】0.15~0.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风湿病不只是指因受风或受潮湿、寒冷的影响而引起的肌肉、关节痛。确切地说,风湿性疾病是指特殊的粘液,由脑流向关节等处而引起疼痛。它包括所有侵犯肌肉骨骼系统如关节、肌肉、韧带、肌腱、滑囊等组织,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无论发病原因如何均在此列。当然发病原因或诱因可以包括受风潮湿、寒冷等环境因素,也可以是感染、免疫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代谢异常、家族遗传以及退行性病变等。
风湿病的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1:薏仁山药猪肚汤:先将猪肚一个洗净,再把薏仁30克,砂仁5克,新鲜山药100克,纳入猪肚中,加水6杯,用麻绳把猪肚口结扎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约两小时,将猪肚取出,去药渣,吃猪肚、山药,饮汤。
饮食疗法2:薏仁茅根苦瓜粥:将鲜苦瓜100~150克切成小块,薏仁30克,白茅根30克,赤小豆90克,粳米60克同煮,空腹食用,每日1~2次。
可能加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的食物
1.高脂肪类:脂肪在体内氧化过程中,能产生酮体,而过多的酮体,对关节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帮患者不宜多吃高脂肪类食物,如牛奶、肥肉等,炒菜、烧汤也宜少放油。
2.海产类:病人不宜多吃无鳞鱼及海产品,如鲶鱼、泥鳅、黄鳝、海带、海参、海鱼、海虾等,因其中含有尿酸,被人休吸收后,能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盐结晶,使关节症状加重。
3.过酸、过咸类:如花生、白酒、白糖以及鸡、鸭、鱼、肉、蛋等酸性食物摄入过多,超过体内正常的酸碱度值,则会使体内酸碱度值一过性偏高,使乳酸分泌增多,且消耗体内一定量的钙、镁等离子,而加重症状。同样,若吃过咸的食物如咸菜、咸蛋、咸鱼等,会使体内钠离子增多,而加重患者的症状。
风湿病常见的有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血管炎、骨与关节、的病变,病因往往与自身免疫及遗传有关,临床表现常有发热、关节疼痛及肿胀、皮疹、肌肉疼痛、雷诺氏现象等,病情往往比较复杂。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家庭护理
心理护理 :类风湿病病程较长 ,且常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患者思想负担重 ,认为该病难治愈 ,甚至放弃治疗 ,任其发展 ,以致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对于这种心理障碍 ,一定要做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 ,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们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毅力。同时家庭应让患者自己了解类风湿病病因、病理以及目前治疗方法和疗效 ;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
调节饮食 :由于类风湿病人常年用药 ,且多数药对胃肠有很强的刺激性 ,因而主张少吃多餐 ,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能量的食物为主 ,宜常吃黄鳝、鸭、骨髓、鱼、瘦肉、板栗等 ,禁忌食生冷辛辣的食物 ,切忌暴饮暴食 ,以免损伤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指导锻炼 :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 ,以后要逐步加强活动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如散步、蹬楼梯、打太极拳、慢步长跑、气功、康复训练。较重患者需自己在床上进行关节牵拉、伸展等功能锻炼 ,一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 ;二是避免早期脱钙 ;三是帮助减轻炎症 ,改善血液循环 ;四是改善机体功能 ,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但要注意不要操之过急、动作过快 ,以免损伤关节。注意防止受凉、潮湿。
按时用药 :有规律、有周期、按时、足够量的投药最为重要 ,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及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时 ,应定时检查血像 ,防止骨髓抑制以及肝肾功能损害。
小孩子吓到了就吃牛黄,还有就是癫痫也应该吃这种,,,知道是治疗什么的吧?
7,中药里的牛黄指的是什么
牛黄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 干燥的胆结石。宰牛时,如发现有牛黄,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阴干。 【性状】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少数呈管准确度中碎片。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性味与归经】甘,凉。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伴随,痈肿疔疮。 【用法与用量】0.15~0.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遮光,密闭保存,防潮,防压。 天然牛黄的价格为黄金的两倍。这味古老中药因市场需求的扩容,如今愈发奇货可居。当下,含该成分的中药九成以上用的是价格便宜的人工代用品。眼明手快的代用品生产者和相关的药企早已从中淘到金。然而,多数消费者并不明就里。 四种牛黄 天然牛黄 量少,贵过黄金 牛身体中的胆结石就是天然牛黄,其价格贵过黄金。我国每年牛黄需求量约5吨,但自产的天然牛黄还不足1吨。 人工牛黄 量大,药效较次 从猪胆汁中提取出相关物质可配制成人工牛黄,其价格不到天然牛黄的0.5%。但因药效问题,人工牛黄不能完全替代天然牛黄。 体内培植 牛黄药效好,规模生产难 像养珍珠一样,在牛体内埋植异物,促使结石生长。这种牛黄药效好,但不易规模化生产,我国最高峰时也只有1000头牛接受手术。 体外培育牛黄 药效好,规模生产易 一名医生发明了利用牛胆汁在牛体外培育牛黄的技术,其药效不错且易规模生产,这项技术最终以2850万元高价转让。牛黄 本品为牛科动物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干燥的胆结石。宰牛时,如发现有牛黄,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阴干。英文名calculus bovis。 【性状】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少数呈管状或碎片。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鉴别】(1)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2)取本品少许,用水合氯醛试液装片,不加热,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团块由多数黄棕色或棕红色小颗粒集成,遇水合氯醛液,色素迅速溶解,并显鲜明金黄色,久置后变绿色。 (3)取本品粉末10mg,加氯仿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去氧胆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醋酸乙酯-冰醋酸(15:7: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两个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9.0%。 【含量测定】胆酸取本品细粉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蒸干,残渣加20%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热回流2小时,冷却,加稀盐酸19ml调节pH至酸性,用醋酸乙酯提取4次(25ml、25ml、20ml、20ml),每次醋酸乙酯液均通过同一铺有少量无水硫酸钠的脱脂棉滤过,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胆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48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1μl与3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醋酸丁酯-冰醋酸-甲酸(8:4:2:1)为展开剂,展至14~17cm,取出,晾干,喷以3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380nm,λ<[R]>=65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酸(C24H40O5)不得少于4.0%。胆红素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胆红素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氯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胆红素0.01mg)。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ml、2.0ml、3.0ml、4.0ml、5.0ml,置具塞试管中,分别加乙醇至9ml,各精密加重氮化溶液(甲液:取对氨基苯磺酸0.1g,加盐酸1.5ml与水适量使成100ml;乙液:取亚硝酸钠0.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置冰箱内保存。用时取甲液10ml与乙液0.3ml,混匀)1ml,摇匀,于15~20℃暗处放置1小时,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B),在533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取本品细粉约10m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氯仿和乙醇(7:3)的混合溶液60ml、盐酸1滴,摇匀,置水浴上加热回流约30分钟,放冷,移至100ml棕色量瓶中。容器用少量混合溶液洗涤,并入量瓶中,加上述混合溶液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清液10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3ml,置具塞试管中,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乙醇至9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胆红素的重量(mg),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红素(C33H36N4O6)不得少于35.0%。 【性味与归经】甘,凉。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用法与用量】0.15~0.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贮藏】遮光,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压。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