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中药青木香禁售了吗2,清木香的功效和副作用3,中草药外洗是治疗股癣青木香60g百部30g苦参10g地肤子30g黄柏104,青木香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有什么5,请问两头狼青木香两种中药哪里有卖6,青大香是什么中草药有什么功效7……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青木香禁售了吗

2,清木香的功效和副作用
青木香 功用主治 行气,解毒,消肿。治胸腹胀痛,痧症,肠炎下痢,高血压,疝气,蛇咬毒,痈肿,疔疮,皮肤瘙痒或湿烂 宜忌 虚寒患者慎服 选方 ①治肠炎,腹痛下痢:土青木香三钱,槟榔一钱五分,黄连一钱五分。共研细末。每次三至六分,开水冲服。(《现代实用中药》) ②治中暑腹痛:青木香根(鲜)三至五钱。捣汁,温开水送服;亦可用青木香根一至二钱,研末,温开水送服。(《江西草药》) ③治高血压:青木香根(鲜)二两。水煎服,红糖为引。(《江西草药》) ④治毒蛇咬伤:土青木香一两,香白芷二两。共研末,每用三钱,甜酒或温开水送服;另用不拘量,调敷伤口处。(《中医药实验研究》) ⑤治蛇咬及粪毒:肯木香、雄黄。共研末。调酒擦局部。(《四川中药志》) ⑥治疔肿复发:马兜铃根捣烂,用蜘蛛网裹敷。(《肘后方》) ⑦治指疔:鲜青木香,切碎,同适量的蜂蜜捣烂,敷于患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⑧治皮肤湿烂疮:青木香,研成细末,用麻油调搽。(《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⑨治蜘蛛疮(单纯疱疹):土青木香,研极细末,柿漆(即柿油)调涂。(《中医药实验研究》) ⑩治牙痛:青木香鲜品一块,放牙痛处咬之。(《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注: 百度百科

3,中草药外洗是治疗股癣 青木香60g 百部30g 苦参10g 地肤子30g 黄柏10
没有影响,煮水后泡洗即可。我一直认为要洗一次煮一次,不支持多次使用。按道理可以多次使用但我不支持。
4,青木香的功效与作用 注意事项有什么
青木香为马兜铃科植物,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切片,生用。功能行气,解毒,消肿。治胸腹胀痛,痧症,肠炎下痢,高血压,疝气,蛇咬毒,痈肿,疔疮,皮肤瘙痒或湿烂。 采收炮制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特征 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略弯曲,长3~15cm,直径0.5~1.5cm。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粗糙不平,有纵皱纹及须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淡黄色,木部宽广,射线类白色,放射状排列,形成层环明显,黄棕色。气香特异、味苦。 以粗大、坚实、粉多、香气浓者为佳。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味归经 辛、苦,寒。归肺、胃经。 功效 平肝止痛,解毒消肿。用于眩晕头痛、胸腹胀痛、痈肿疔疥、蛇虫咬伤。 传统附方 ①治肠炎,腹痛下痢:土青木香三钱,槟榔一钱五分,黄连一钱五分。共研细末。每次三至六分,开水冲服。(《现代实用中药》) ②治中暑腹痛:青木香根(鲜)三至五钱。捣汁,温开水送服;亦可用青木香根一至二钱,研末,温开水送服。(《江西草药》) ③治高血压:青木香根(鲜)二两。水煎服,红糖为引。(《江西草药》) ④治毒蛇咬伤:土青木香一两,香白芷二两。共研末,每用三钱,甜酒或温开水送服;另用不拘量,调敷伤口处。(《中医药实验研究》) ⑤治蛇咬及粪毒:青木香、雄黄。共研末。调酒擦局部。(《四川中药志》) ⑥治疔肿复发:马兜铃根捣烂,用蜘蛛网裹敷。(《肘后方》) ⑦治指疔:鲜青木香,切碎,同适量的蜂蜜捣烂,敷于患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⑧治皮肤湿烂疮:青木香,研成细末,用芝麻油调搽。(《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⑨治蜘蛛疮(单纯疱疹):土青木香,研极细末,柿漆(即柿油)调涂。(《中医药实验研究》) ⑩治牙痛:青木香鲜品一块,放牙痛处咬之。(《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研末,1.5-2g,每日2-3次。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磨汁涂。 注意事项 1.虚寒患者慎服。 2.《唐本草》:不可多服,吐利不止。 3.《本经逢原》:肺寒咳嗽,寒痰作喘,胃虚畏食人勿服,以其辛香走窜也。 关于青木香的功效与作用的相关信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给我留言哦,我们会尽快为您解答。
5,请问两头狼 青木香 两种中药哪里有卖
6,青大香是什么中草药有什么功效
应该是青木香。青木香:平肝止痛,解毒消肿。由于是来源于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根,现在使用的已经变少了,不过临床效果是很不错的,其实其在合理应用范围内不会有什么毒性。
7,中药青木香可以用什么药来代替
就看你的用途了。如果一个单纯性的理气止疼,你可选用“木香”最为合适。
8,哪有卖青木香这种中药的
药房都有。
不贵,12元左右一斤
不过这是两年前的价格
因为很少人买,所以也就没更新了一般的中药店都有,长用的中药,我诊所就有,很便宜的
9,木香在中药中有什么作用
云木香
药材性状 云木香(图2)该品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5~10cm,直径0.5~5cm。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周边灰黄色或浅棕黄色,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室。气香特异,味微苦。
生境分布 原产于印度,从广州进口,习称“广木香”。现栽培于云南丽江、迪庆、大理,四川涪陵等地.又称“云木香”。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去除泥土、须根,切段,大的再纵剖成瓣,50~60°C低温下烘干。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用法用量 煎服,1.5~6g。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类、内酯类、树脂、氨基酸等。
药理作用 对胃肠道有兴奋或抑制双向作用,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利胆、松弛气管平滑肌、抑菌、利尿、等作用。[1]
川木香
药材性状 根呈圆柱形或有纵槽的 川木香(图2)半圆柱形,长10~30cm,直径1.5~3cm。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粗糙,可见由纤维束构成的致密的斜方形网纹,有时根头部焦黑发黏,习称“油头”。体轻,质硬脆,难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黄棕色,木部黄白色,可见点状油室及径向裂隙,有的中心呈空洞状。气芳香而特异,味苦,嚼之黏牙。
采 制 9~12月间挖根,洗净,晒干或微火烘干。
来 源 为菊科植物川木香的根。
类 别 根类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苦
功 效 行气止痛
药理作用 有解痉作用,能缓解乙酰胆碱所致的豚鼠回肠痉挛;有利胆作用,能促进大鼠的胆汁分泌。
化学成份 含木香烃内酯(costunolide)、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 lactone)、二氢去氢木香内酯(drodehydrocostus lactone)、单紫杉烯(aplotaxend)、长叶烯(longifolene)等。
主 治 用于脘腹胀痛,肠鸣腹泻,里急后重,两胁不舒,肝胆疼痛。
用法用量 3~9克。
配伍应用
脘腹胀痛,食积不消:配砂仁、枳壳、白术。
下痢腹痛,里急后重:配黄连、槟榔、枳壳、大黄等。
脾虚饮食不化,腹胀泄泻:配党参、白术、陈皮等。[2]木香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肺、肝、脾经。
【功用主治】行气止痛,温中和胃。治中寒气滞,胸腹胀痛,呕吐,泄泻,下痢里急后重,寒疝。
①治一切走注,气痛不和:广木香,温水磨浓汁,入热酒调服
②治内钓腹痛:木香、乳香、没药各五分。水煎服之
③治一切气,攻刺腹胁胀满,大便不利:木香三(二)两,枳壳二两(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四两(锉碎,微炒),牵牛子四两(微炒),诃黎勒皮三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姜汤下三十丸
④治一切沉积水气,两胁刺痛,中满不能食,头目眩者,可用茶调散,次服本方:木香、槟榔、青皮、陈皮、广茂(烧)、黄连(麸炒)各一两,黄柏、大黄各三两,香附子(炒)、牵牛各四两。上为细末,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⑤治肠胃虚弱,冷热不调,泄泻烦渴,米谷不化,腹胀肠鸣,胸膈痞闷,胁肋胀满;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夜起频并,不思饮食;或小便不利,肢体怠惰,渐即瘦弱:黄连(去芦、须)二十两(用茱萸十两同炒令赤,去茱萸不用),木香(不见火)四两八钱八分。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浓煎米饮下,空心日三服
⑥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日夜无度:芍药一两,当归五钱,大黄、黄芩、黄连、木香各一钱半,槟榔一钱。为末。每服三、五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未止,再服,不后重则止
⑦治寒疝,以及偏坠小肠疝痛:川楝子三钱,小茴香五分,木香一钱,淡吴茱萸一钱。长流水煎服
⑧治霍乱转筋:木瓜汁一盏,木香一钱匕。上二味,以热酒调下,不拘时
⑨治小儿阳明经风热湿气相搏,阴茎无故肿或痛缩:广木香、枳壳(麸炒)二钱半,实甘草二钱。水煎服
⑩治腋臭:好醋浸青木香,置腋下夹之
⑾治恶蛇虺伤:青木香不拘多少,煎水服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