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中草药勾藤,中药勾藤

中草药勾藤,中药勾藤

本文目录一览中药勾藤2,钩藤的中药属性和常见配方3,中药夜钩藤的别名4,中药钩藤治什么病5,钩藤的介绍钩藤的功效作用6,中草药勾藤的作用7,钩藤常与哪些中药配8,中药钩藤的功能9,中药钩藤有什么用10,钩藤有何功效中药勾藤钩藤,……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勾藤

钩藤,有双钩和单钩之分,其效果基本一样,但双钩的价格会比单钩贵。主要作用: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

中草药勾藤

2,钩藤的中药属性和常见配方

  钩藤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清热平肝,熄风止痉的功效。下面我带你一起了解钩藤的中药属性和常见配方。   钩藤的中药属性   入药部位   为茜草科植物钩藤或华钩藤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带钩枝条。春、秋采收带钩的嫩枝,剪去无钩的藤茎,晒干,或置锅内蒸后再晒干。   性味归经   【性味】 甘,凉。   ①《别录》:"微寒。"   ②《药性论》:"味甘,平。"   ③《蜀本草》:"味苦。"   【归经】 入肝、心经。   ①《纲目》:"手、足厥阴。"   ②《本草经疏》:"手少阴、足厥阴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30g。不宜久煎;或入散剂。   禁/宜人群   脾胃虚寒及无阳热实火者慎服。   1.《本草新编》:最能盗气,虚者勿投。   2.《本草从新》:无火者勿服。   炮制方法   拣去老梗、杂质,洗净,晒干。   地理分布   生态环境:   1.生于谷溪边的疏林中。   2.生于山地林中。   3.生于山地次生林中。   资源分布:   1.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3.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钩藤的常见配方   1、治小儿惊热:钩藤50克,硝石25克,甘草0.5克(炙微赤,锉)。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水调下2.5克,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延龄散)   2.治小儿惊痫,仰目嚼舌,精神昏闷:钩藤25克,龙齿50克,石膏1.5量,栀子仁0.5克,子芩半分,川大黄25克(锉碎,微炒),麦门冬1.5克(去心,焙)。上药粗捣,罗为散。每服5克,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钩藤散)   3.治诸痫啼叫:钩藤、蝉壳各25克,黄连(拣净)、甘草、川大黄(微炮)、天竺黄各50克。上捣罗为末。每服2.5~5克,   4.治小儿盘肠内钓,啼哭而手足上撤,或弯身如虾者:钩藤、枳壳、延胡各2.5克,甘草1.5克。水半盅,煎1克服。(《幼科指掌》钩藤汤)   5.治高血压,头晕目眩,神经性头痛:钩藤10~25克,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6.治伤寒头痛壮热,鼻衄不止:钩藤、桑根白皮(锉)、马牙硝各50克,栀子仁、甘草(炙)各1.5克,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各75克。上七味,粗捣筛。每服15克,水一盏,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下生地黄汁一合,搅匀,食后温服。(《圣济总录》钩藤汤)   7.治全身麻木:钩藤茎枝、黑芝麻、紫苏各35克。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   8.治半边风:钩藤茎枝、荆芥各20克,排风藤50克。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   9.治面神经麻痹:钩藤100克,鲜何首乌藤200克。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0.治胎动不安,孕妇血虚风热,发为子痫者:钩藤、人参、当归、茯神、桑寄生各5克,桔梗7.5克。水煎服。(《胎产心法》钩藤汤)

中草药勾藤

3,中药夜钩藤的别名

夜交藤、何首乌藤、首乌藤。夜交藤 夜交藤属于多年生草本。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茎缠绕,长2-4米,托叶鞘膜质,偏斜,无毛,花期8-9月,果期9-10月。主治:治失眠症,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

中草药勾藤

4,中药钩藤治什么病

钩藤、味甘,性徵寒。淸热平熄肝风作用,善治小儿发高热,肝风内动的惊痐,并治成人肝风上升的头目眩晕。
中药中的钩藤就是葡萄嫩藤枝,功效是平肝潜阳、祛风止痛、降血压!

5,钩藤的介绍 钩藤的功效作用

  钩藤,(拉丁学名:Uncaria rhynchophylla(Miq.)Miq. ex Havil.),别名钩丁、吊藤、鹰爪风、倒挂剌等。是茜草科钩藤属常绿藤本 植物 ,攀援状灌木,茎枝方柱形纤细无毛,,叶纸质呈椭圆形,头状花序。什么是钩藤?钩藤的 功效作用 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钩藤的资料,欢迎阅读。  钩藤的介绍   钩藤, 中药 名。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Miq.ex Havil、大叶钩藤Uncaria macrophylla Wall.、毛钩藤Uncaria hirsuta Havil.、华钩藤Uncaria sinensis(Oliv.) Havil.或无柄果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的干燥带钩茎枝。具有息风定惊, 清热 平肝之功效。常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 感冒 夹惊,小儿惊啼,妊娠子痫,头痛眩晕。   入药部位   干燥带钩茎枝。   性味   味甘,性凉。   归经   归肝、心包经。   功效   息风定惊,清热平肝。   主治   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感冒夹惊,小儿惊啼,妊娠子痫,头痛眩晕。   相关配伍   治高 血压 , 头晕 目眩, 神经 性头痛:钩藤6-15g。水煎服。(《常用中草药手册》)   用法用量   3~12g,后下。   采集加工   秋、冬二季采收,去叶,切段,晒干。   生理特性   1、钩藤:藤本;嫩枝较纤细,方柱形或略有4棱角,无毛。叶纸质,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5-12厘米,宽3-7厘米,两面均无毛,干时褐色或红褐色,下面有时有白粉,顶端短尖或骤尖,基部楔形至截形,有时稍下延;侧脉4-8对,脉腋窝陷有粘液毛;叶柄长5-15毫米,无毛;托叶狭三角形,深2裂达全长2/3,外面无毛,里面无毛或基部具粘液毛,裂片线形至三角状披针形。头状花序不计花冠直径5-8毫米,单生叶腋,总花梗具一节,苞片微小,或成单聚伞状排列,总花梗腋生,长5厘米;小苞片线形或线状匙形;花近无梗;花萼管疏被毛,萼裂片近三角形,长0.5毫米,疏被短柔毛,顶端锐尖;花冠管外面无毛,或具疏散的毛,花冠裂片卵圆形,外面无毛或略被粉状短柔毛,边缘有时有纤毛;花柱伸出冠喉外,柱头棒形。果序直径10-12毫米;小蒴果长5-6毫米,被短柔毛,宿存萼裂片近三角形,长1毫米,星状辐射。花、果期5-12月。   2、大叶钩藤:大藤本,嫩枝方柱形或略有棱角,疏被硬毛。叶对生,近革质,卵形或阔椭圆形,顶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近心形或心形,长10-16厘米,宽6-12厘米,上面仅脉上有黄褐色毛,下面被稀疏至稠密的黄褐色硬毛,脉上毛更密;叶脉上面微凹陷,下面凸起,侧脉6-9对,脉腋有窝陷;叶柄长3-10毫米,无毛或疏被短柔毛;托叶卵形,深2裂达全长1/2或2/3,裂片狭卵形,外面被短柔毛,内面无毛或疏被短柔毛,基部内面具粘液毛;头状花序单生叶腋,总花梗具一节,节上苞片长6毫米,或成简单聚伞状排列,总花梗腋生,长3-7厘米;头状花序不计花冠直径15-20毫米,花序轴有稠密的毛,无小苞片;花梗长2-5毫米;花萼管漏斗状,长2-3毫米,被淡黄褐色绢状短柔毛,萼裂片线状长圆形,长3-4毫米,被短柔毛;花冠管长9-10毫米,外面被苍白色短柔毛,花冠裂片长圆形,长2毫米,外面被短柔毛;花柱长约6毫米,伸出冠管外,柱头长圆形。果序直径8-10厘米;小蒴果长约20毫米,有苍白色短柔毛,宿存萼裂片线形,星状辐射,果柄长12-18毫米;种子长6-8毫米(连翅),两端有白色膜质的翅,仅一端的翅2深裂。花期夏季。   3、毛钩藤:藤本,嫩枝纤细,圆柱形或略具4棱角,被硬毛。叶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长8-12厘米,宽5-7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钝,上面稍粗糙,被稀疏硬毛,下面被稀疏或稠密糙伏毛。侧脉7-10对,下面具糙伏毛,脉腋窝陷有粘腋毛;叶柄长3-10毫米,有毛;托叶阔卵形,深2裂至少达2/3,外面被疏散长毛,内面无毛,基部有粘液毛,裂片卵形,有时具长渐尖的顶部。头状花序不计花冠直径20-25毫米,单生叶腋,总花梗具一节,苞片长10毫米,或成单聚伞状排列,总花梗腋生,长2.5-5厘米;小苞片线形至匙形;花近无梗,花萼管长2毫米,外面密被短柔毛,萼裂片线状长圆形,密被毛;花冠淡黄或淡红色,花冠管长7-10毫米,外面有短柔毛,花冠裂片长圆形,外面有密毛;花柱伸出冠喉外;柱头长圆状棒形。果序直径45-50毫米;小蒴果纺锤形,长10-13毫米,有短柔毛。花、果期1-12月。   4、华钩藤:藤本,嫩枝较纤细,方柱形或有4棱角,无毛。叶薄纸质,椭圆形,长9-14厘米,宽5-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或钝,两面均无毛;侧脉6-8对,脉腋窝陷有粘液毛;叶柄长6-10毫米,无毛;托叶阔三角形至半圆形,有时顶端微缺,外面无毛, 内面基部有腺毛。头状花序单生叶腋,总花梗具一节,节上苞片微小,或成单聚伞状排列,总花梗腋生,长3-6厘米;头状花序不计花冠直径10-15毫米,花序轴有稠密短柔毛;小苞片线形或近匙形;花近无梗,花萼管长2毫米,外面有苍白色毛,萼裂片线状长圆形,长约1.5毫米,有短柔毛;花冠管长7-8毫米,无毛或有稀少微柔毛,花冠裂片外面有短柔毛;花柱伸出冠喉外,柱头棒状。果序直径20-30毫米;小蒴果长8-10毫米,有短柔毛。花、果期6-10月。   5、无柄果钩藤:大藤本;嫩枝较纤细,略有4棱角或方柱形,微被短柔毛。叶近革质,卵形、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8-12厘米,宽4-6.5厘米,顶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至楔形,两面均无毛,下面常有蜡被,干时常为粉白色;侧脉4-7对,下面脉上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脉腋有窝陷,其中有粘液毛;叶柄长5-10毫米,无毛;托叶窄三角形,深2裂达全长2/3以上,外面无毛或疏被短柔毛,内面基部有粘液毛,裂片窄三角形。头状花序不计花冠直径5-10毫米,单生叶腋,总花梗具一节,或成单聚伞状排列,总花梗腋生,长达15厘米;小苞片线形或有时近匙形;花无梗;花萼管长1-2毫米,外面有稠密苍白色毛,萼裂片长圆形,顶端钝,长1毫米,通常有稀疏或稠密短柔毛;花冠黄白色,高脚碟状,花冠管长6-10毫米,外面无毛或被疏柔毛,花冠裂片长圆形,长2毫米,外面有明显苍白色或金黄色的绢毛;花柱伸出冠喉外,柱头长棒形。果序直径25-35毫米;小蒴果纺锤形,长10-14毫米,微被短柔毛,宿存萼裂片舌状,长约1毫米,略呈星状展开。花、果期3-12月。   生长环境   钩藤主产于广西、广东、湖南、江西一带;大叶钩藤主产于云南、广西、海南等地;毛钩藤主产于广东、广西、贵州、福建及台湾;无柄果钩藤主产于广西和云南;华钩藤主产于四川、湖北、云南、贵州等地。   药材性状   本品茎枝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长2~3cm,直径O.2~O.5cm。表面红棕色至紫红色者具细纵纹,光滑无毛;黄绿色至灰褐色者有的可见白色点状皮孔,被黄褐色柔毛。多数枝节上对生两个向下弯曲的钩(不育花序梗),或仅一侧有钩,另一侧为突起的疤痕;钩略扁或稍圆,先端细尖,基部较阔;钩基部的枝上可见叶柄脱落后的窝点状痕迹和环状的托叶痕。质坚韧,断面黄棕色,皮部纤维性,髓部黄白色或中空。气微,味淡。   钩藤的功效作用   钩藤为常用中药。始载《名医别录》,列为下品。本品的刺曲如钓钩故名,原植物来源较多。商品主要有钩藤和华钩藤两类。   别名:勾藤、勾勾、钓钩藤。   来源:为茜草科木质藤本植物钩藤及华钩藤的干燥带钩的茎枝。均为野生。   产地:1、钩藤。主产于广西、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安徽、广东等地。   2、华钩藤。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地。   性状鉴别:1、钩藤。为带茎的钩,茎呈圆柱形,长约2~3厘米,直径约3毫米。表面红棕色至紫棕色,茎上有环状的茎节,微凸起,节上对生两个向下弯曲的勾,形似船锚;亦有仅生单钩的,对面为凸起的疤痕,钩大小不一,基部稍宽呈扁圆形,直径2~3毫米,先端狭尖向内弯曲。通体光滑而坚硬。体轻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中问髓部呈黄白色,松软如海绵,外圈坚硬,棕红色。气无,味淡。   以双钩,茎细,钩肥状结实,茎的两端与钩剪平(双平头)光滑,色紫棕者为佳。   2、华钩藤。性状与钩藤基本相似,所不同者,茎呈方柱形,有棱,略粗大。表面灰棕色或灰绿色,钩的基部稍阔,习惯认为钩藤的质量比华钩藤为好。   主要成分:含钩藤硷及异钩藤硷,均属吲哚类 生物 硷。   功效与作用:平肝止痉,其原理为:   1、降血压。作用较明显,尤以混钩(包括单钩、双钩及上下二端相连的枝条)降压作用较强,维持时间也较长,而老枝的降压作用极短暂。一般茎、枝的降压程度与混钩比较相差不显著,但降压维持时间茎、枝较钩为短。   2、镇静。有明显镇静作用,且能制止豚鼠实验性 癫痫 的发作。钩藤的止痉作用与此有关。   此外,近年来还发现钩藤对引起 呼吸 道感染的病毒如腺病毒、亚洲甲型 流感 病毒和仙台病毒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炮制:生用。   性味:甘,微寒。   归经:入肝、心包经。   功能:清热镇惊、平肝熄风。   主治:惊痫抽搐,头目眩晕。   临床应用:1、用于热证抽搐。无论小儿或成分的高热抽搐,都常用钩藤。小儿急惊风尤为多用,在小儿高热而有抽搐倾向者,用钩藤有预防作用,对程度较轻的抽搐也有止痉作用。但对抽搐较重者,钩藤的止痉作用较弱。又单用效力不甚显著,须配羚羊角或犀角、天麻、全蝎,以加强清热,止痉作用,方如羚角钩藤汤。   2、用于肝风晕眩,治高血压所致的头晕眩,取其有降血压的镇静作用。对改善肢端麻木感也有一定帮助。常配桑叶、菊花、石决明、白芍等。如肝阳上亢较显著,兼有面红目赤、心烦易怒、苔黄、脉弦数,则更配石膏清热、茯神镇静,方入钩藤散。   此外,近年来有报道试用钩藤配麻黄,五味子水煎服治痰喘型慢性 气管炎 ,有一定效果,可能主要是通过镇静作用而加强麻黄的平喘作用。   使用注意:1、前人 经验 认为钩藤久煮无力,宜后下,一二沸即起。现代实验证实钩藤煮沸20分钟以上,其降压作用即降低,因此,后下是有科学根据的;   2、过去有认为双钩效力比单钩强,但实际上两者无大差别。只要取钩多枝少者药效就好。治小儿急惊风有时单用钩藤。   3、茎枝降压作用与钩相差不显著,但持续时间较短;老枝降压作用微弱,持续时间短暂。   用量:6~15g,大剂可用至24~30g。

6,中草药勾藤的作用

功能主治:治小儿惊痫JI瘲,大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妇人子痫。1,平肝阳:主治肝阳上亢,头晕头痛。 2,请肝热:善治肝火内盛,目赤肿痛。 3,息肝风:可治热动肝风,小儿急惊。此外近年又常用于肝热阳亢型高血压。

7,钩藤常与哪些中药配

钩藤与天麻,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
钩藤性味:甘苦;微寒。 入肝经;心经。 功能:清热平肝;熄风止痉。 主治:热盛动风;子痫;肝阳眩晕;肝火头胀痛。以及小儿惊风;夜啼等症。 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面神经麻痹、全身麻木、中风瘫痪,对神经机能失调者疗效甚显著。

8,中药钩藤的功能

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痢抽搐、妊娠子痢、高血压症。钩藤分析:1.熄风止痉。治疗肝经热盛、肝风内动所致的惊痫抽搐及急惊风。2.清热平肝。本品能除风热、清头目、平肝阳,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目赤、目眩等症状,也可用于外感风热的头痛。本品味甘性凉,主入肝经,功能清肝热,平肝阳,息肝风,为肝经阳盛、风动之要药。【注意】脾胃虚寒及无阳热实火者慎服。
钩藤性味:甘苦;微寒。 入肝经;心经。 功能:清热平肝;熄风止痉。 主治:热盛动风;子痫;肝阳眩晕;肝火头胀痛。以及小儿惊风;夜啼等症。 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面神经麻痹、全身麻木、中风瘫痪,对神经机能失调者疗效甚显著。

9,中药钩藤有什么用

钩藤味甘,性微寒。有清心热、熄肝风、定惊痫、止抽搐的作用。善治大人头旋目眩,小儿惊风瘛瘲(手足抽动)。常用于头重眩晕、小儿发热抽搐、中风等情况,下面就向大家做详细介绍。 1、头重眩晕:由于肝风内动而致头旋、目眩,耳鸣、失眠,头重脚轻,筋惕肉润(筋肉游走不定的跳动感)等症。可配合菊花、天麻、防风、半夏、茯苓、白蒺藜、泽泻、生石决明、生代赭石等同用。据近代研究报导,本品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故可用于高血压病。 2、小儿发热抽搐:小儿高热不退、热极生风可致咬牙、项强、眼吊、四肢抽搐、烦躁不安等症,本品能清心热、熄肝风而解痉镇静。常配合菊花、全蝎、蜈蚣、黄连、郁金、天竺黄、桑叶、连翘、胆南星等同用。 3、中风:肝风内动、风痰上扰而致忽然昏倒、口面歪斜、半身不遂、言语失利等症,名叫中风。本品有熄肝风的作用,又有一定的舒筋活络作用。常配合半夏、陈皮、茯苓、菊花、桑枝、桑叶、白蒺藜、红花、赤芍、地龙、炙山甲等同用。 忍冬藤偏于清经络中的风热而治经络疼痛。藤偏于熄肝风、清肝热而治筋惕肉润、手足抽搐。络石藤舒筋活络而治筋脉拘挛、不易屈伸。藤熄风镇痉而治筋脉瘈瘲(痉挛性抽动)、手足挛急。白僵蚕祛风偏治惊痫、中风,兼能化痰散结。藤熄风偏止旋晕、抽搐,兼能清肝心热邪。 据近代研究报导,本品除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外,还有镇静作用,但无安眠作用。前人使用钩藤熄风时主张“后下”,认为藤后下力大、久煎力小。近人实验研究证明,钩藤煮沸煎熬超过20分钟,其降低血压的成分即受到部分破坏。 用量一般二至五钱。特殊重症可用到一两。

10,钩藤有何功效

性味 性凉,味甘。 功能主治 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痢抽搐、妊娠子痢、高血压症。 【用法用量】 3~12g,入煎剂宜后下。 【异名】钓藤(《本草经集注》),吊藤(陶弘景),钩藤钩子(《小儿药证直诀》),钓钩藤(《滇南本草》),莺爪风(《草木便方》),嫩钩钩(《饮片新参》),金钩藤(《贵州民间方药集》),挂钩藤(《药材学》),钩丁(《陕西中药志》),倒挂金钩、钩耳(《湖南药物志》)。
中药钩藤 性味归经: 甘,微寒。归肝、心包经。 功效: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用于肝经有热,头胀头痛等
钩藤 Ramulus Uncariae cum Uncis (英)Gamdir Vine, Uncaria Stem with Hooks 别名 大钩丁、双钩藤。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大叶钩藤Uncaria macrophylla Wall.的带钩茎枝。 植物形态 藤本;老枝四棱柱形。叶对生,革质,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16cm宽6~12cm,顶端急尖或圆,基部圆形或心形,上面光滑或沿中脉被短毛,下面被褐色短粗毛;托叶2裂。头状花序球形,总花梗被黄色粗毛;花被褐色粗毛,有香气;花萼筒状,5裂;花冠漏斗形,5裂,淡黄色;雄蕊5;子房下位。蒴果纺锤形,被毛,顶端冠以长4mm的萼檐裂片。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生于灌木林或杂木林中。产于云南、广西、广东。 采制 秋、冬季采收,去叶切断,晒干。 性状 茎枝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长2~3cm,直径2~5mm;表面黄褐色至紫红色,有细纵纹。节上生有向下弯曲的双钩或单钩,钩黄褐色,扁平或稍扁圆,多少被黄褐色毛,钩下有托叶痕。质硬,茎断面有黄白色髓部。 化学成分 含钩藤碱(rhynchophylline)、异钩藤碱。 性味 性凉,味甘。 功能主治 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痢抽搐、妊娠子痢、高血压症。 附注 钩藤U.rhynhcophylla (Miq.) Jacks.、毛钩藤U.hirsuta Havil.、白钩藤U.sessilifructus roxb.、攀茎钩藤U.scandens (Smith) Hutch. 亦药用。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