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中草药苏叶,苏叶草药名称

中草药苏叶,苏叶草药名称

本文目录一览苏叶草药名称2,药食两用中药及其药膳介绍10苏叶3,中药苏子叶的功效4,中药中苏子叶指的是紫苏叶还是白苏叶啊5,苏叶的功效与作用6,苏叶是什么7,苏叶是什么有什么用途和功效8,中药紫苏叶和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差别是什么9,关于……

本文目录一览

1,苏叶草药名称

紫苏

中草药苏叶

2,药食两用中药及其药膳介绍10苏叶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紫)苏叶 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叶,其茎称紫苏梗。我国南北均产。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味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之功。 煎服,5 9g,不宜久煎。 现代药理研究指出:苏叶煎剂有缓和的解热作用;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的作用;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此外,紫苏还可用治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症、婴幼儿秋季腹泻、寻常疣等病。 食用禁忌:虚寒之人不宜服用,高血压朋友不宜食用。 紫苏叶的保健作用 1.抗过敏:紫苏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铁等,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使免疫功能正常发挥的作用,有缓和过敏性皮炎、花粉症等过敏反应的效果。 2. 解热、消炎、抑菌:紫苏叶有解热消炎作用,有助于防治发热、咳嗽、咽喉肿痛、气管炎、咽喉炎等病症,紫苏油对自然污染的霉菌有明显的抑制力, 3.降血脂:紫苏油中的α-亚麻酸能显著降低血中较高的甘油三酯含量,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动物实验表明,紫苏油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调整血脂的作用。 4.抗血栓:紫苏油能抑制血小板和血清素的游离基,从而抑制血栓病的发生, 5.升血糖:实验表明,紫苏油0.35ml/kg给予家兔口服,可使血糖上升; 5.治寻常疣:取洗净之鲜紫苏叶摩擦疣部,每次10 15分钟,敷料包扎,每日一次,有疗效。 6.抗癌:紫苏油可明显抑制化学致癌剂所致的癌症发病率,减小肿瘤体积,延长肿瘤出现的时间。 7.通便减肥:紫苏叶有天然的香气,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加快大便排出,另外紫苏叶富含膳食纤维,进食后能增加饱腹感。所以平时适当多吃紫苏叶,能起到通便减肥作用,还有助于预防痔疮和肠癌。 8保护心脑血管:紫苏叶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这种物质有助于清理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增加血管的弹性及通透性,对防治心血管疾病起到积极的作用。 9.延缓衰老:紫苏叶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维生素、天然多糖,可为机体补充多种必需营养物质,提高人体机能。紫苏叶中还含多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有助于滋养美白肌肤,延缓皮肤衰老。 紫苏叶的食用方法 从文献中发现,苏叶在朝鲜民族中食用比较高。比如鲜族紫苏叶辣菜。 干紫苏叶 1.苏叶茶:可取干紫苏叶10~12克,放入茶壶中,用开水500~600毫升冲泡后饮服即可。此法对食海鲜引起的瘙痒、风团、丘疹、腹痛等症有奇效,还可以缓解孕妇的呕吐。 鲜紫苏叶 2.紫苏茶:(鲜)紫苏叶、冰糖、生姜各适量。将紫苏叶、生姜洗干净,切成细丝,放入有盖子的杯中,加冰糖,用烧开的沸水冲泡,盖上盖子,焖泡十分钟即可,可当茶饮用。本道茶饮有宣肺止咳、行气和中、发散风寒功效。 3.鲜叶沾辣根或甜面酱生食,味道极鲜、自然,营养丰富。 3.凉拌紫苏叶:(鲜)紫苏叶、食盐、味精、酱油、麻油、香油各适量。紫苏叶择好,洗干净,用沸水焯一下,捞出,过凉水,挤干水分,切成段,放入盆中,加入食盐、味精、酱油、香油、麻油拌匀即可。 4.紫苏叶涮火锅:可以把紫苏叶用来涮火锅,煮开后,即可食用,不宜煮得太久,以免影响口味。 5.炒紫苏叶:紫苏叶、花生油、味精、蒜、柿子椒、食盐各适量。紫苏叶择好,洗干净;蒜切末、青椒切碎丁;锅中加油,放紫苏叶翻炒几下盛起,锅中留底油,加入蒜末、青椒丁炒出香味,倒入紫苏叶翻炒至熟,调入食盐、味精装盘即可。 6.紫苏排骨:排骨、紫苏叶各适量,酱油、生姜、蒜、食盐、白糖各少许。排骨洗干净控干水分,用食盐、白糖、酱油腌渍2小时;紫苏叶洗干净、切碎,姜、蒜拍碎成末;将排骨用慢火炸至两面金黄,盛起;锅中留底油放姜末和蒜末爆香,再放入排骨、紫苏叶翻炒,加入白糖、酱油,收汁即可。 7.炸:蛋清加少量面粉、少量盐、味精,调粥状,将叶正面朝上,背面朝下沾面,放入温油中煎至适中即可沾椒盐食用。 8.火锅涮食:和海鲜、肉等一起放入火锅内,稍热即可食用不要时间过长,然后喝其汤,味道极美。 9.紫苏叶包生鱼片,沾佐料生食,或和虾、蟹混食适当量的生紫苏叶,有解毒和暖胃功能。还有紫苏叶包烤牛肉:烤熟的牛肉,用紫苏叶包着吃。 10.紫苏粥:以粳米煮稀粥,粥成,入紫苏叶稍煮,加入红糖搅匀即成。

中草药苏叶

3,中药苏子叶的功效

是一种解表药和用于;吃了鱼虾螃蟹等等的水产品*解毒*用。对妇科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中草药苏叶

4,中药中苏子叶指的是紫苏叶还是白苏叶啊

紫苏叶,写苏子叶本身就是错误的,应该以正名紫苏开头:紫苏叶、紫苏子、紫苏梗。
是紫苏叶!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5,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苏叶是我们生活中常遇到的植物,苏叶(中草药)一般指紫苏(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可供药用和香料用,现代药理研究,苏叶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那么苏叶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1    苏叶的功效:   苏叶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枝嫩叶,苏叶有散寒解表、理气宽中的功效,苏叶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紫苏、紫苏叶,苏叶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   苏叶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苏叶能发散表寒,开宣肺气,苏叶可与生姜同用。兼有咳嗽者,苏叶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   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苏叶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苏叶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苏叶常与半夏、厚朴同用。   苏叶又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苏叶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处方用名:紫苏、紫苏叶。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经、脾经。   功能:散寒解表,理气宽中。   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   用法用量:煎服,5-9克,不宜久煎。   来源:苏叶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枝嫩叶。    苏叶的作用:   苏叶也叫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苏叶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1、苏叶60克,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姜汁十滴调服,可解食鱼、鳖中毒。   2、苏叶治疗寻常疣:鲜紫苏叶外擦患处,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一般3~5次可愈。   3、苏叶15克,水煎加红糖6克冲服,治寒泻。   4、苏叶治疗子宫出血:将紫苏制成每ml相当于原生药2g之水提取液,分装成5ml安瓿。使用时以无菌棉球、纱布或擦镜头纸浸润紫苏液贴敷于出血处。   5、紫苏叶60克,煎汤熏洗,对子宫下垂有疗效。   6、苏叶用於急性胃肠炎:紫苏叶 10 克,藿香 10 克,陈皮 6 克,生姜 3 片,水煎服。   7、苏叶用於胸膈痞闷、呃逆:紫苏梗 15 克,陈皮 6 克,生姜 3 片,水煎服。   8、苏叶用於感冒:紫苏叶 10 克,葱白 5 根,生姜 3 片,水煎温服。   9、苏叶用於外感风寒头痛:紫苏叶 10 克,桂皮 6 克,葱白 5 根,水煎服。   10、苏叶用於孕妇胎动不安。麻根 30 克,紫苏梗 10 克,水煎服。   11、苏叶用於食蟹中毒:紫苏叶 30 克,生姜 3 片,煎汤频饮。   12、苏叶用於阴囊湿疹:紫苏茎叶适量,水煎泡洗患处。   13、苏叶用於妊振呕吐:紫苏茎叶 15 克,黄连 3 克,水煎服。   14、苏叶用於水肿:紫苏梗 20 克,蒜头连皮 1 个,老姜皮 15 克,冬瓜皮 15 克,水煎服。   苏叶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   苏叶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   苏叶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苏叶治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本品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2   孕妇妊娠早期恶阻、恶心呕吐,头晕厌食可以喝苏叶生姜茶。    孕妇安胎茶的做法   【配方】紫苏叶4至5克,生姜汁数滴。   【做法】沸水冲泡,代茶饮服。   【特点】具有理气和胃安胎功效。用于妊娠早期恶阻、恶心呕吐,头晕厌食。    适用人群   怀孕早期妈咪    小贴士   此茶具有理气和胃安胎功效,用于妊娠早期恶阻、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紫苏叶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   生姜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苏叶功效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脾经。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宜忌   温病及气弱者忌    功用主治   发表,散寒,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3   苏叶可以行气宽中,治疗脾胃气滞症状,还可以散寒解表,治疗风寒感冒,此外还可以抑制霉菌。苏叶有行气宽中的功效,苏叶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呕吐、胸闷或者是由于脾胃气滞引起来的这种情况,   因为苏叶属于解表,但是在临床上如果没有表症的话,出现了消化道的`情况,也可以用苏叶来治疗,一般的时候苏叶经常和藿香一起搭配使用。   另外苏叶有散寒解表的功能,对风寒感冒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就是可以用苏叶单独来煎水喝,也可以和金银花、连翘一起搭配使用,   现代药理研究,苏叶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苏叶油可以很好的抑制因为自然污染产生的各种霉菌,他的抑制霉菌的作用,比尼铂金乙酸还要强,而且还不会受PH值的影响。    紫苏叶的作用    1、解热作用   用紫苏叶煎剂及浸剂2克/公斤经口给予伤寒混合菌苗发热的家兔,有微弱的解热作用;用朝鲜产紫苏的浸出液,给予因温刺而发热的家兔,亦有较弱的解热作用。    2、抗菌作用   紫苏叶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    3、对血糖的影响   紫苏油0.35毫升/公斤给予家兔口服,可使血糖上升;紫苏油中的主要成分紫苏醛作成肟后,口服的升血糖作用较紫苏油更强,将此肟溶于橄榄油中皮下注射,亦有作用,但较缓慢。    注意   温病及气弱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火升作呕者亦不宜。   ②《本草通玄》:久服泄人真气。

6,苏叶是什么

中药店有的是,苏叶,辛苦解表,偏温。所谓中药都是要中医开出来才有用,如果随便用,那有效果的几率很小哦!
苏叶,中药,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叶。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本品能发散表寒,开宣肺气,可与生姜同用。

7,苏叶是什么有什么用途和功效

紫苏,是一种具有特异香气的一年生草本唇形科植物,别名苏子,原产我国。紫苏茎叶清香扑鼻,用其汁液煮粥,吃起来清香爽口,健胃解暑 紫苏是一种常用中药,药用叶、种子、枝茎。《本草纲目》载:紫苏有“下气,除寒中,其子油良。除寒热,治一切冷气。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止脚气,通大小肠。通心经,益脾胃,煮饮尤胜,与橘皮相宜。解饥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解鱼蟹毒,治蛇犬伤。以叶生食作羹,杀一切鱼肉毒。”等功效,是治感冒的特效药。 如今也有紫苏饮,制法是:紫苏叶3—5张,洗净放入杯内,开水冲泡,加白糖。它在夏天饮用,可增食欲、助消化及防暑降温,还可预防感冒及胸腹胀懑。 紫苏种子叫苏子收子压取油可以煮饼。现代研究证明,紫苏油具有抗血栓,降低血压、血脂、胆固醇的作用,对视觉功能和学习行为具有促进作用,对过敏反应及肿瘤则具有抑制作用
食用功效 由于紫苏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体内遇上钙和锌便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在人体沉积过多进入人体会损害神经、消化系统和造血功
苏叶是一种中药,有补中益气,开胃下食,止脚气,通大小肠有作用!
苏叶,即紫苏,为唇形科植物,一年生,含挥发油,气味清香,性温,味辛。能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气喘、胸腹胀痛、呕吐、鱼鳖中毒等病症,用量5-9g,

8,中药紫苏叶和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差别是什么

意见建议:紫苏叶的功效与治病作用:发表,散寒,理气,和营,和胃止呕,并能解鱼蟹毒。可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2、紫苏叶能发散表寒,开宣肺气,可与生姜同用。兼有咳嗽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3、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4、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5、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6、紫苏叶可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气,止脚气。7、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苏子主治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 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多系栽培.主产于湖北,江苏,湖南,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原植物生于湿地,路旁,村野,荒地,或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以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地方最宜生长.味辛,性温.归肺经.功效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临床用名有紫苏子,炒紫苏子,蜜炙紫苏子,紫苏子霜.
紫苏叶功能与主治: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用于感冒风寒,咳嗽气喘,胸腹胀满,食鱼、蟹中毒。 紫苏子功能与主治:下气定喘,止嗽消痰。用于上气咳逆,风氮喘急。

9,关于苏叶的说明文苏叶是一味中药

没看懂什么意思?
苏叶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枝嫩叶,苏叶有散寒解表、理气宽中的功效,苏叶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紫苏、紫苏叶,苏叶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苏叶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苏叶能发散表寒,开宣肺气,苏叶可与生姜同用。兼有咳嗽者,苏叶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苏叶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苏叶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苏叶常与半夏、厚朴同用。苏叶又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苏叶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处方用名:紫苏、紫苏叶。性味:辛,温。归经:入肺经、脾经。功能:散寒解表,理气宽中。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用法用量:煎服,5-9克,不宜久煎。来源:苏叶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枝嫩叶。苏叶也叫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苏叶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苏叶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苏叶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苏叶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苏叶治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本品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

10,中草药中的苏叶是什麽

就是紫苏叶.其性辛温.其功能是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紫苏叶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 【其他名称】 【汉语拼音】 【英文名】Folium Perillae 【主要成分】2FDL6法S3反G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紫苏醛(l-perillaldehyde)、紫苏醇(I-perilla-alcohol)、柠檬烯、芳樟醇、薄荷脑、丁香烯,并含香薷酮(elshottziaketone)、紫苏酮、丁香酚等。 【形状】一年生草本,高60~90cm,上部有白色柔毛。叶对生,叶片卵圆形或圆形,长3~9.5cm,宽2~8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近圆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呈紫红色,淡红色,有腺点。轮伞花序2花,组成偏向一侧的假总状花序;苞片卵形,顶端急尖或呈尾状;花萼钟状,外有柔毛及腺点;花冠紫红色或淡红色,花冠筒内有环毛,2唇形,上唇微凹,下唇3裂; 雄蕊4。小坚果近球形,黄褐色,有网纹。花期7~8月,果期9~10月。 【性状】叶片多皱缩卷曲、破碎,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叶柄长2~7cm,紫色或紫绿色。嫩枝直径2~5mm,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性味】辛,温。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6TJBI化8G药9 【用法用量】5~9g 。 【鉴别】(1)本品叶的表面制片:表皮细胞中某些细胞内含有紫色素,滴加10%盐酸溶液,立即显红色;或滴加 5%氢氧化钾溶液,即显鲜绿色,后变为黄绿色。(2)取本品粗粉0.7g,置500ml 圆底烧瓶中,加水250ml ,混匀,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至刻度,并溢流入烧瓶中为止,再加石油醚(60 ~90℃)1.5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2 小时,放冷,分取石油醚层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紫苏叶对照药材0.7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5cm,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放置。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生长地区】全国有栽培。 【采制】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处方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