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今天抓了付中药要求滑石粉先煎然后苦杏仁出锅前5分钟下那药需2,中药一般需要熬多长时间才有效3,煎中药前必须了解先煎和后下是啥4,我正自学中药哪些属于先煎哪些属于后煎哪些属于冲服不能煎请详细5,为什么有的中药要先煎有的中药要后……
本文目录一览
1,今天抓了付中药要求滑石粉先煎然后苦杏仁出锅前5分钟下那药需
你好,如下:1,滑石粉先煮20分钟左右吧。2,药可煮两次,他说的先放和后放都是对第一煎而言,第二次煎你直接加新水煮就是。
2,中药一般需要熬多长时间才有效
你好,因为这问题吃中药的人都遇到,所以具体说下:1,一般中药如果量多点,都采取煮两次的方法,每次都是水沸腾后再用小火煮半小时就可以。然后把两次的药混匀分3到5次吃完。2,如果药量较少,也可采取只煮一次,煮45分钟左右的方法。3,有先煮的药,那根据医生要求做,一般先煮半小时,也有需要先煮一个甚至两个小时的。 后放的药,一般是每次煮的最后5分钟放入。

3,煎中药前 必须了解先煎和后下是啥
先煎,旨指将药物先放入器皿中,加水单独煎煮半小时左右,然后再放入其他药物同煎。先煎的药物,多是性重质坚的矿物药和介类药,或一些毒性药物,如磁石、牡蛎、龙骨、石决明,附子等。其中矿物药及介类药质地坚硬,短时间内有效成分不易被煎出,故应用时要打碎先煎,使煎液中有效成分增多,提高药物疗效。另外,乌头、附子等毒性药物,有毒成分久煎以后可被分解,毒性减弱,而有效成分随之增多。
4,我正自学中药哪些属于先煎哪些属于后煎哪些属于冲服不能煎请详细
1、先煎:沸后文火煎煮10-20分钟后再与其他药合并煎煮,如矿物(石膏,代赭石,磁石等),动物骨甲类饮片(鳖甲,龟板,龙骨、牡蛎等)及有毒物(附子,川乌,草乌等),如果有毒物是生品的话煎煮时间要适当增加。2、后下:①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降香,薄荷,砂仁,豆蔻,鱼腥草等 ②久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钩藤,苦杏仁,徐长卿,大黄,番泻叶等,决明子用于通便不宜久煎。3、包煎:①含粘液质较多的饮片,易粘糊锅底,葶苈子,车前子 ②富含绒毛的饮片,以免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复花,枇杷叶,辛夷等。 ③花粉等微小饮片,因总表面积大,疏水性强,故也宜包煎,以免因其漂浮而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如蒲黄,海金沙,六一散等。 ④另有蚕沙,滑石粉,龙骨粉,五灵脂,蛤粉,儿茶等须包煎,赤石脂煎后药液浑浊,宜包煎煮。4、烊化(熔化):一些胶类,蜜膏类中药不宜与群药共煎,以免煎液粘稠而影响其他有效成分的煎出以及结底糊化,可将此类药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熔化后一起服用,也可置于容器中,加适量水,加热烊化或隔水炖化后,再加入群药煎液混匀分服,如阿胶,鳖甲胶,鹿角胶,龟鹿二仙胶等。5、另煎:一些贵重药品,为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减少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引起的损失,需在另器单独煎煮取出,再将渣并入其他群药合煎,然后将前后不同煎煮的药液混匀后分服。一般饮片通常需另煎30-40分钟,如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等。质地坚硬的贵重药,如羚羊角,水牛角(现在药店一般为水牛角丝,可混煎)应单独煎煮2-3小时。6、对服:对于液体中药,放置其他药中煎煮,往往会影响成分,故应待其他药物煎煮去渣取汁后,再行对人服用,如黄酒,竹沥水,鲜藕汁,姜汁,梨汁,蜂蜜等。7、冲服:一些用量少,贵细中药宜先研成粉末,再用群药的煎液冲服,避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而影响疗效。如雷丸,蕲蛇,羚羊角,三七,琥珀,鹿茸,紫河车,沉香,金银白花蛇等。 芒硝等入水即化的药,青黛难溶于水,一般作散剂冲服,冰片不宜入煎剂,朱砂,胆矾冲服,鸡内金研末用效果比煎剂好。8、煎汤带水:对于质地泡松,用量较大,或泥土类不易滤净药渣的药物可先煎15-25分钟,去渣取汁,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如葫芦科,灶心土(也可布包先煎)等。
5,为什么有的中药要先煎有的中药要后下
中药包括了果实,种子,矿物,花,茎叶,根等等.为了提高疗效或者不使疗效降低,就有特殊的煎药方法.你所提的先煎后下就是一种为了提高疗效的常用方法.比如矿物贝壳类的就要先煎,因为不容易煎出有效的成分.相反,花蕾之类的药物,质地轻宣,要后下,煎久了就破坏了疗效.中药是由植物的花、草、叶、茎、根、果实和昆虫、动物的组织以及矿物质等组成。根据药物的质量的不同,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挥发程度也不同。为了能充分的煎出药物的有效成分,对不同品质的药物需要采取不同的煎煮时间,这样才能使各种药物都能发挥其应有的药效。 具有发散作用的药物和花类药物煎煮时间过长,会使药内有效成分被破坏掉或挥发掉。矿物质药物、及某些果实、根茎类药物煎煮时间宜长些,因为这些药物质地坚硬,煎煮时间过短很难将有效成分煎出来。 此外,还有一些药物为了去除其毒性及燥性也需要煎煮时间长些。
6,中药饮片要煎吗
中药饮片是经过尽选、切片、炮制、加工后形成的成品中药材,要入汤剂一般是要煎煮的,免煎中药是冲服的,外用 有的要煎煮用于外洗、熏蒸,有的泡酒口服或者敷患处、有的粉碎调膏敷患处,有的炒热腾患处饮片就是中药材,经加工后可以直接入药的中药。“饮片”是正式的叫法。如果入汤剂,当然要煎。也有做成丸剂,散剂或其他剂型的,有的不需要煎。中药饮片一般都是要煎,也有可以泡水喝的。中药的煎制方法:煎前浸泡:首次煎煮(一煎)一般药物浸泡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的主的药物可浸泡一小时;再次煎煮(二煎)时,不用再浸泡。一煎加水量超过药物2-5厘米,二煎加水液面淹没药物即可。煎煮次数:一般煎煮两次。一次久煎不能代替两次分煎。煎煮火候:一般未沸前用大火(武火),沸后用小火(文火)保持微沸状态。对于解表、芳香类药物等,宜用大火急煎,以免药性挥发,药效降低;对于滋补药,多宜小火久煎,使药物有效成分尽出。煎煮时间:一般药物,一煎应沸后再小火煎20-25分钟,二煎沸后再小火煎15-20分钟;解表、芳香类药一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药一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煎药并非越久越好。特殊煎服:药包中注有“先煎”的小包药,先煎30分钟,再加入群药;注有“后下”的小包药,在群药煎好前5---10分钟投入再煎;注有“包煎”的小包药,用纱布包扎好投入药群中一起煎;注有“烊化”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液与“烊化”药物煎煮溶解后服用;注有“冲服”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汤冲服。
7,中草药的正确煎法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中草药的正确煎法首先,要选好煎煮汤药的器皿。 一般用砂器、陶器、搪瓷、不锈钢器皿。铝制器皿也可以。禁忌:铁制器皿。以砂锅煎药最好。其次,煎药要掌握好用水。一剂药煎两次,即头煎、二煎。头煎水量(毫升)=药的总重量(克)×10;二煎水量(毫升)=药的总重量( 毫升)×6。如下表:汤药类型 头煎加水量(毫升) 二煎加水量(毫升)解表药 400~600 280~300一般药 500~700 300~350滋补药 700~900 400~450一般的头煎加入的水以高出水面3公分为宜,二煎加水至淹没药面为好,给小儿煎水 量相应要少些。第三、要掌握好煎药的火候和浓缩程度。在水未开锅前用武火(即大火),水开后用文火(即小火)煎煮 , 直至煎成。在第一次煎煮药,需先用水浸泡30分钟后再煎。不同类型汤药的煎熬时间可参考下表:汤药类型 一煎(从煮沸起计)(分钟) 二煎(从煮沸起计时)(分钟)解表药 15~20 10~15一般药 20~25 15~20滋补药 30~35 20~25浓缩程序,成人以200~250毫升为宜,小儿药以50~75毫升为宜,或将头 煎 及二煎药汁滤出混合后再次煎煮使药汁浓缩。第四,特殊药材的煎煮方法。部分药物被特别注明先煎、后下、包煎或另煎。一般有四种:①先煎-把先煎的药,用武火加热至沸,再煎15~20分钟,然后再与其它药物同煎。需先煎的药一 般是矿石类、硬壳类质地坚硬的药物,须打碎久煮才可将有效成份煎出;另外还有部分药物 具有毒性,通过长时间的煎煮可以降低毒性。②后下-就是在其他药已煎熬10~15分钟后, 再把需后下的药加进去一起煎,同煎10~15分钟后即可。后下药多为气味芳香、挥发性强的 药,其有效成份是其所含的易挥发的挥发油,这恰好是治病有效成份,所以应后下,以免失 去药效。③包煎-是指那些含粘性、小粒种子和有细小绒毛的药物,用沙布包起来煎,目的 是防止药粘锅底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呕吐。④另煎-也就是单独煎煮。另煎的药物一般是 些贵重药材,单独煎煮是为了避免贵重药材的浪费,又保证有效成份的煎出,提高疗效。如 人参、西洋参等价格昂贵,与其它药同煎,药汁易被其它药物吸收影响药效,又造成浪费。 又如犀牛角、羚羊角,即稀少又昂贵,一般用量也较少,它们质地坚实,与其他药物同煎, 一则药汁被其它药物吸收,再则又难保证有效成份的煎出。第五,为什么有些药物需要烊化,冲服烊化即溶化,指一些粘性大的药物,不宜与其它的药物同煎,必须放在容器内隔水炖化或加 少量水煮化后,再兑入其它药物中服,这些药物如与其它药物同煎,一则影响其疗效,二则 因糊锅底而易使药物煎焦。如阿胶、鹿胶、一般宜用黄酒炖化或加水黄化,待其它药物煎好 滤出后,再兑入煎剂一齐服用。有些药物不宜煎煮,否则破坏疗效,而有些药物研成粉末直接冲服,疗效明显提高。例如鹿 茸、沉香、琥珀等,既不宜与其它药物同煎,也不宜单煎,而应研成细末,兑入煎剂或直接 开水冲服,这样才不影响疗效;羚羊角、犀牛角虽可入煎,但研末冲服效果要好。另外,能 入煎的药物,如为提高疗效,需研末冲服,剂量应适当减少。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煎服中药 是最常用的办法,看了这篇文章,我相信您一定不会再为如何煎煮中药而头痛了。首先,要选好煎煮汤药的器皿。 一般来说,用砂器、陶器、搪瓷器皿、不锈钢器皿均可用来煎药。如果实在没有上述质地 器皿,用铝制器皿也可以,因为铝分子较其它金属分子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而其 它一些金属(如铁制器皿),很容易与药物中的一些化学成份发生化学反应,降低疗效,甚至 产生有毒副作用的化合物。在上述可煎药器皿中,以砂锅煎药最好。因为砂锅传热均匀,性 质稳定,不易与药物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其次,煎药要掌握好用水。 中草药煎制的用水十分讲究,认为水有轻重、动静、厚薄之说,应因地而异,因时而异。而 在现代中药学中,煎药的水只要洁净就好。煎煮中药用水的量不好掌握,加水过多,给服药 带来不便,对有些疾病如水肿的病人,还会加重病情;如加水过少,不能保证煎药时间,影 响 药物中有效成份的析出,从而影响疗效。通常一剂药煎两次,即头煎、二煎,可以用下面公 式来控制加水量;头煎水量(毫升)=药的总重量(克)×10;二煎水量(毫升)=药的总重量( 毫升)×6。也可以依据各类型汤药来加水,如下表: 汤药类型 头煎加水量(毫升) 二煎加水量(毫升) 解表药 400~600 280~300 一般药 500~700 300~350 滋补药 700~900 400~450 一般的头煎加入的水以高出水面3公分为宜,二煎加水至淹没药面为好,给小儿煎水 量相应要少些。 第三、要掌握好煎药的火候和浓缩程度。 中医煎药讲究武火、文火两用,在水未开锅前用武火(即大火),水开后用文火(即小火)煎煮 , 直至煎成。但要注意,在第一次煎煮药,需先用水浸泡30分钟后再煎,以便使水充分浸通在 药物中,有利于有效成份从药物中煎出。不同类型汤药的煎熬时间可参考下表: 汤药类型 一煎(从煮沸起计)(分钟) 二煎(从煮沸起计时)(分钟) 解表药 15~20 10~15 一般药 20~25 15~20 滋补药 30~35 20~25 药液的浓缩程序,成人一般以200~250毫升为宜,给小儿药以50~75毫升为宜,或将头 煎 及二煎药汁滤出混合后再次煎煮使药汁浓缩,即便于小儿服用,又不致因小儿用药量少而影 响服药。 第四,特殊药材的煎煮方法。 在您煎煮中药时,可能有部分药物被特别注明先煎、后下、包煎或另煎。这里根据部分药物 的独有特点,充分利用有效成份的药物而定的。特殊的煎法一般有四种:①先煎-就是把标 明要先煎的药,用武火加热至沸,再煎15~20分钟,然后再与其它药物同煎。需先煎的药一 般是矿石类、硬壳类质地坚硬的药物,须打碎久煮才可将有效成份煎出;另外还有部分药物 具有毒性,通过长时间的煎煮可以降低毒性。②后下-就是在其他药已煎熬10~15分钟后, 再把需后下的药加进去一起煎,同煎10~15分钟后即可。后下药多为气味芳香、挥发性强的 药,其有效成份是其所含的易挥发的挥发油,这恰好是治病有效成份,所以应后下,以免失 去药效。③包煎-是指那些含粘性、小粒种子和有细小绒毛的药物,用沙布包起来煎,目的 是防止药粘锅底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呕吐。④另煎-也就是单独煎煮。另煎的药物一般是 些贵重药材,单独煎煮是为了避免贵重药材的浪费,又保证有效成份的煎出,提高疗效。如 人参、西洋参等价格昂贵,与其它药同煎,药汁易被其它药物吸收影响药效,又造成浪费。 又如犀牛角、羚羊角,即稀少又昂贵,一般用量也较少,它们质地坚实,与其他药物同煎, 一则药汁被其它药物吸收,再则又难保证有效成份的煎出。 第五,为什么有些药物需要烊化,冲服 烊化即溶化,指一些粘性大的药物,不宜与其它的药物同煎,必须放在容器内隔水炖化或加 少量水煮化后,再兑入其它药物中服,这些药物如与其它药物同煎,一则影响其疗效,二则 因糊锅底而易使药物煎焦。如阿胶、鹿胶、一般宜用黄酒炖化或加水黄化,待其它药物煎好 滤出后,再兑入煎剂一齐服用。 有些药物不宜煎煮,否则破坏疗效,而有些药物研成粉末直接冲服,疗效明显提高。例如鹿 茸、沉香、琥珀等,既不宜与其它药物同煎,也不宜单煎,而应研成细末,兑入煎剂或直接 开水冲服,这样才不影响疗效;羚羊角、犀牛角虽可入煎,但研末冲服效果要好。另外,能 入煎的药物,如为提高疗效,需研末冲服,剂量应适当减少。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煎服中药 是最常用的办法,看了这篇文章,我相信您一定不会再为如何煎煮中药而头痛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