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分析下列的二重复句并标明复句关系2,矿物药的发现大约开始于什么时期3,金属矿的技术发展史4,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想像居里夫妇成功地提取出了镭的那一刻有怎样5,磁铁是谁发现的6,阅读理解答案7,李时珍是怎么完成本草纲目的8,……
本文目录一览
1,分析下列的二重复句并标明复句关系
第一句是一层复句,是并列关系
第二句是一层复句,是因果关系
第三句是二层复句,第一层在“这句话”前边,是并列关系,第二层在“它们”前边,是因果关系。
2,矿物药的发现大约开始于什么时期
夏朝。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年前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但却不能否认它是独立起源的,因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5500"4500年。中国在此基础上发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发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国青铜器是由境外传播而来之说。 “国之大事,在祀及戎”。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治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用)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青铜器文化体系。 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转变时期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而且也由原来礼乐兵器及使用在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等重要场合变成日常用具,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3,金属矿的技术发展史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中国是世界使用铜较早的国家之一。从出土实物来看,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用铜。甘肃的武威、永靖和河北的唐山等地的古文化遗址,都发现红铜器物。夏代(公元前21~公元前16世纪)已进入青铜时代,并延续到商、周朝。特别是在找矿、采矿、冶炼方面,中国古代有着卓越的成就,杰出的创造。如目前开采的铜、铅、锌等矿山,不少都是古代开采过的,并在找矿、采矿过程中逐渐认识了某些矿物赋存分布规律。在《管子·地数》篇中记载:“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在认矿、找矿和采矿方面表现出卓越智慧和创造能力。
4,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想像居里夫妇成功地提取出了镭的那一刻有怎样
心情十分激动,可能会把那镭仔细的看来看去,相识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小心.嘻嘻,我刚好教完这几课,这篇课文我还挺有印象的:居里夫人在成功地提取了镭的那一刻,兴奋/(赞叹)不已,但是在成功的兴奋中,又让居里夫人向科学的道路上跨前了一步!这让歧视妇女的人们有了对妇女们好的看法了!相顾无言,面对着眼前那一颗小小的镭,却如同捧着生命的重量。一世的沧桑,为的就只是这一瞬的金玉乍现吧。1898年12月,居里夫妇又根据实验事实宣布,他们又发现了第二种放射性元素,这种新元素的放射性比钋还强。他们把这种新元素命名为“镭”。可是,当时谁也不能确认他们的发现,因为按化学界的传统,一个科学家在宣布他发现新元素的时候,必须拿到实物,并精确地测定出它的原子量。而居里夫人的报告中却没有针和镭的原子量,手头也没有镭的样品。居里夫妇决定拿出实物来证明。当时,藏有钋和镭的沥青铀矿,是一种很昂贵的矿物,主要产在波希米亚的圣约阿希母斯塔尔矿,人们炼制这种矿物,从中提取制造彩色玻璃用的铀盐。对于生活十分清贫的居里夫妇来说,哪有钱来支付这件工作所必需的费用呢?他们的智慧补足了财力,他们预料,提出铀之后,矿物里所含的新放射性元素一定还存在,那么一定能从提炼铀盐后的矿物残渣中找到它们。经过无数次的周折,奥地利政府决定馈赠一吨废矿渣给居里夫妇,并答应若他们将来还需要大量的矿渣,可以在最优惠的条件下供应。为了提炼镭,居里夫人立即投入提取实验,她每次把20多公斤的废矿渣放入冶炼锅熔化,连续几小时不停地用一根粗大的铁棍搅动沸腾的材料,而后从中提取仅含百万分之一的微量物质。他们从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经过几万次的提炼,处理了几十吨矿石残渣,终于得到0.l克的镭盐,测定出了它的原子量是225。
5,磁铁是谁发现的
成分是铁、钴、镍等原子的内部结构比较特殊,其原子本身就具有磁矩。一般情况下,这些矿物分子的排列较混乱。而它们的磁区互相影响并显示不出磁性来,但是在外力(如磁场)导引下其分子的排列方向就会趋向一致,其磁性就会明显的显示出来,也就是我们平时俗称的磁铁。磁铁分永久磁铁与软铁,永久磁铁是加上强磁,使磁性物质的自旋与电子角动量成固定方向排列,软磁则是加上电流(也是一种加上磁力的方法) 等电流去掉软铁会慢慢失去磁性。最早发现及使用磁铁的应该是中国人,“指南针”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发现 古希腊人和中国人发现自然界中有种天然磁化的石头,称其为“吸铁石”。磁铁不是人发明的,有天然的磁铁矿,最早发现及使用磁铁的可能是中国人。四大发明之一“司南”是就是磁铁。磁铁的成分是铁、钴、镍等.其原子结构特殊,原子本身具有磁矩. 一般的这些矿物分子排列混乱.磁区互相影响就显不出磁性。但是在外力(如磁场)导引下分子排列方向趋向一致.就显出磁性.也就是俗称的磁铁.铁钴镍是最常用的磁性物质。磁铁不是人发明的,有天然的磁铁矿,最早发现及使用磁铁的应该是中国人。所以"指南针"是中国 人四大发明之一。至于成分那就是铁、钴、镍等.其原子结构特殊,原子本身具有磁矩. 一般的这些矿物分子排列混乱.磁区互相影响就显不出磁性.. 但是在外力(如磁场)导引下分子排列方向趋向一致.就显出磁性.也就是俗称的磁铁.铁钴镍 是最常用的磁性物质 基本上磁铁分永久磁铁与软铁 永久磁铁是加上强磁 使磁性物质的自旋与电子角动量成固定方向排列 软磁则是加上电流(也是一种加上磁力的方法) 等电流去掉 软铁会慢慢失去磁性 至于最早磁铁谁发现 最古老的记载是中国黄帝大战蚩尤的指南车 所以称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了!中国在西元前一世纪即知道有磁铁极化的情形。战国时代,就曾 利用一根自然磁铁,放在有刻度 的铜盘上,用来占卜。北宋时利用两种方法制造出人工磁铁,一 种是将烧红的铁针,置于南北方向,急速冷却后,利用地球的磁 场将铁针磁化;另一种是用磁石磨擦铁针而成。《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磁偏角的存在,发现在磁偏角的影响下,磁针指向南方,比真正的南方略偏东。依据这些 知识,而发展出将磁铁做为指南针的科学应用。 磁铁只是一个通称,是泛指具有磁性的东西,实际的成分不一定包含铁。较纯的金属态的铁本身没有永久磁性,只有靠近永久磁铁才会感应产生磁性,南天磁铁专业生产,一般的永久磁铁里面加了其他杂质元素(例如碳)来使磁性稳定下来,但是这样会使电子的自由性降低而不易导电,所以电流通过的时候灯泡亮不起来。 铁是常见的带磁性元素,但是许多其他元素具有更强的磁性,像南天强力磁铁很多就是铷铁硼混合而成的.
6,阅读理解答案
Long ago, people did not need money. They lived on wild animals, fruits and other plants. As time passed, people learned to raise animals and crops. Sometimes, families produced more than they needed, so they started to trade with other families. 83 Later, people began to use money as a means of exchange. However, it was not the kind of money we use today. They used shells, rice, salt, large stones, etc. During the 600s B.C, people began using coins as money. They soon found that coins were easier to carry than goods and lasted a long time. Later, countries began to make their won coins. The Chinese were the first to use paper money, probably as early as the 11th century. The Italian traveler Marco Polo saw the Chinese using money when he visited China in the 1200s. 84 However, European countries did not start using paper money until 1600s. Today, we have many ways to pay for things. We do not use coins or paper money. Often, people prefer to pay for things by card. Paying with a card is easier and safer than carrying around a lot of “real” money.翻译很久以前,人们不需要金钱,他们以野兽、水果和其他植物为食。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学会了饲养动物、种植农作物。有时,生产出的作物超出了家庭的需求,因此他们开始与其他家庭交易。之后,人们开始使用钱作为商品交换的工具。然而,它不是我们今天所用的这种钱,他们用贝壳、大米、盐、大石头等等。在公元前600年,人们开始使用硬币,他们发现硬币比货物更便于携带,而且可以使用很长时间。之后,国家开始发行硬币。可能早在11世纪,中国就成为了第一个使用纸制货币的国家。在十三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看到中国人使用纸币。而欧洲国家直到十七世纪都还没有使用纸币。今天,我们可以用很多方式付款,我们可不使用硬币或纸币。人们经常愿意用信用卡付款。用信用卡付款比带着一大笔现金要简便、安全1,拾金不昧 2.夜晚. 偏僻的巷路里 3."他" 逻辑顺序 4."放慢脚步 "是因为他在挣扎,仍割舍不下那"无主"的钞票,有贪念 5."弯不下腰去",是他所谓的自尊心在作祟,形象生动的描述了他既想要得到那钞票.却又怕被人看见而丢面子的心理活动.联系结尾的"脸上燥热,喉咙发干"也可看做他要面子的表现 6.内心的贪欲与死要面子的自尊的较量,内心在挣扎着. 7.钱途
7,李时珍是怎么完成本草纲目的
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在这部书中.李时珍指出了许多药物的真正效用.如常山可治疟疾.延胡索能够止痛.他还举了日常生活中容易中毒的例子.象用锡做盛酒器.因有毒素能溶解在酒中.久而久之.会使饮酒的人慢性中毒.他在写作中遇到难题时还跑到实地进行观察.如看到旧本草中所说.穿山甲吞食蚂蚁是通过鳞甲来诱捕.他觉得奇怪.认为百闻不如一见.他搞到一只活的穿山甲.仔细观察了它的生活规律后.发现它是用舌头吃蚂蚁.他又解剖了穿山甲的胃囊.发现里面竞有蚂蚁一升之多.于是写下了这段记载. 李时珍就这样认真刻苦.一丝不苟地写下了他的巨著.由于他在书中批判了水银[无毒".久服[成仙"[长生"等说法.当时皇帝大臣都信道士们的水银炼丹.所以这部著作大书商们都不敢出版.直到他死后于公元1596年才与读者见面.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到处传播它.并进行翻刻.成为医生们的必备书籍.从17世纪起.陆续被译成日.德.英.法.俄等五国文字.1953年出版的.共收集531种现代药物和制剂,其中采取中的药物和制剂就有100种以上. 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l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革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还有服器部.共分为16部62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尤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 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正如李建元中指出:[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编写后.李时珍希望早日出版.为了解决的出版问题.70多岁的李时珍.从武昌跑到当时出版业中心南京.希望通过私商来解决.由于长年的辛苦劳累.李时珍终于病例在床.病中嘱咐他的孩子们.将来把献给朝廷.借助朝廷的力量传布于世.可惜李时珍还没有见到的出版.就与世长辞了.这年(1593年).他刚满76岁. 不久.明朝皇帝朱诩钧.为了充实国家书库.下令全国各地向朝廷献书.李时珍的儿子李建元.将献给朝廷.朝廷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七个字.就把搁置一边.后来仍在南京的私人刻书家胡承龙的刻印下.在李时珍死后的第3年(1596年).出版.公元1603年.又在江西翻刻.从此.在国内得到广泛的传播.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至今有三十多种刻本. 公元1606年首先传入日本.1647年波兰人弥格来中国.将译成拉丁文流传欧洲.后来又先后译成日.朝.法.德.英.俄等文字.
8,神农本草经评价蜂胶蜂胶的
规定了药物的剂型 《神农本草经·序录》认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主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 越。”此处一方面体现了在2000年前中药剂型已有的成就,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药物剂型工艺以及对哪些药宜用哪种剂型的研究经验,如消石“炼之如膏”,术 “作煎饵”,茺蔚子“可作浴汤”(外用洗剂),葡萄“可作酒”,白芷“可作面脂”,牛角、(牛)“胆可丸药”,猬皮“酒煮杀之”,露蜂房“火熬之良”,当 归治“金创煮饮之”,雷丸“作膏摩,除小儿百病”,蛇蜕“火熬之良”,贝子“烧用之良”等等。此处既讲了药物炮制加工方法,同时也说明了不同药物在具体应 用时要适宜于不同的剂型,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治疗效果。 对药物治病取效的客观评价 《神农本草经·序录》认为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五脏未虚,六府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 过,命将难全。”此处首先告诫人们,有病必须早治;其次强调了疾病的痊愈与否,不能完全依赖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机体的防御机能和在药物干预下机体驱邪愈病 的内在能力。 强调辨证施药 《神农本草经·序录》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疰蛊毒以毒药,痈肿疮疡以疮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此语 不但突出了辨证施治用药的主旨,还提示在辨证施治用药的前提下,务必要辨别疾病的性质(寒、热)用药,辨别病因而审因论治(如“饮食不消”、“风湿”), 辨别病情轻重并根据病情轻重而施以用药(如“鬼疰蛊毒”均为重危病证),还要辨别躯体病(如“痈肿疮疡”、“风湿症”)与内脏病(如“鬼疰蛊毒”)的差异 而用药。前者用“疮药”、“风湿药”,后者用“毒药”。若通览365味药物之主治和功效,还可以发现,书中根据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外科疾病、五官科疾 病、皮肤病等等不同病种而施以不同药物予以治疗,这些内容都体现其重视辨证施治的用药思想。 重视服药时间与疗效的关系 《神农本草经·序录》认为:“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 在夜。”这说明本书作者在认真总结前人用药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到服药时间与药物疗效之间的密切关系。 践行“药有阴阳”理论的价值 《内经》是“药有阴阳”理论的创立者,《神农本草经》对这一理论予以践行。所谓“药有阴阳”,其含义甚广。若仅从植物药与矿物药分阴阳,矿物药 质地沉重而主降,属性为阴,植物药质地轻清而属阳。若就植物药而言,凡药用其花、其叶、其枝者多属阳,若用其根、其干者多为阴。如若对药物深层的内涵分阴 阳,则“阳为气,阴为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又 说,“气味辛苦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四气,又称“四性”,药物之寒、热、温、凉是也,四气之中又有阴阳属性之分,具有 温、热之性者为阳,具有寒、凉之性者属阴等等,皆属于经文所言“药有阴阳”之意及其意义。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神农本草经·序例》所谓“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其本义是指人们可以品尝到的药物真实滋味。药物真实滋味不止五种,由于受事物五行属 性归类理论的影响,于是自古至今,将药物之滋味统统纳之于五味之中,并将涩味附之于酸,淡味附之于甘,以合药物五味的五行属性归类。 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气” 《神农本草经》所言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即四性,是药物或食物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与人们味觉可感知的“有形”五味对言,四气属阳, 五味属阴,此即“阳为气,阴为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意。而事物之阴阳属性是可分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故属阳的药物寒热温凉之性还可再 分阴阳。温性、热性为阳,凉性、寒性属阴。热甚于温,寒甚于凉,其中只是程度的差异。就温热而言,常又有微温、温、热、大热的不同量级;寒凉又有凉、微 寒、寒、大寒的不同量级,如果在性质上没有寒热温凉明显的性质差异,于是就用“平”标定其性质。 认为药“有毒无毒,斟酌其宜” “有毒无毒,斟酌其宜”(《神农本草经·序录》)是指临证用药时,务必要先知道哪些药物有毒,哪些药物无毒。有毒之药,其毒性之大小及程度何如 等等,然后再根据临证实际情况,斟酌用药。 认为药有“七情和合” 《神农本草经·序录》认为: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这就是药物配 伍理论中“七情和合”的源头。“七情和合”是指药物配伍中的特殊关系。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