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矿物药材> 神农本草经有哪些矿物药,醉西游答题活动题目神农本草经里面收录药物多少种正确答案

神农本草经有哪些矿物药,醉西游答题活动题目神农本草经里面收录药物多少种正确答案

本文目录一览醉西游答题活动题目神农本草经里面收录药物多少种正确答案2,神农本草经记载了多少种药3,神农本草经记录了多少种药材4,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药物有多少种5,诗经中的药用矿物都有哪些6,神农本草经里面的四气五味七情的七情分别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1,醉西游答题活动题目神农本草经里面收录药物多少种正确答案

醉西游答题活动,题目:《神农本草经》里面收录药物多少种正确答案是365

神农本草经有哪些矿物药

2,神农本草经记载了多少种药

《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药,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现传的《神农本草经》,的是明卢复和清过孟起、孙星衍、顾观光以及日本森立之等的辑佚本。《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神农本草经有哪些矿物药

3,神农本草经记录了多少种药材

《神农本草经》全书共三卷,收载药物包括动、植、矿三类,共365种药材。
365

神农本草经有哪些矿物药

4,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药物有多少种

神农本草经是中药学书名,为秦汉时人托名“神农”所作。大约成于公元1世纪或2世纪。原书已佚,其内容由于历代本草书籍的转引,得以保存,为世界最早的药典。现传的《神农本草经》,的是明卢复和清过孟起、孙星衍、顾观光以及日本森立之等的辑佚本。该书共记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到了公元657年,中国唐代医官苏敬等上书,建议重修《神农本草经》,后来朝廷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征召20多人集体编写,定名《新修本草》。全书增到54卷,记载药物850种。

5,诗经中的药用矿物都有哪些

你好!谁有介绍《诗经》中出现的矿物的文章,最好是指出了哪些是药用矿物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绝对的纯净物是不存在的,所以这里的纯净物是指物质化学成分相对单一的物质。 地壳中存在的自然化合物和少数自然元素,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大部分是固态的(如铁矿石),有的是液态的(如自然汞)或气态的(如氦)。矿物是组成岩石的基础,一般为固体,但也有液态的矿物,如汞(水银)。 目前科学已经能够制造出某些矿物,如人工水晶,人工钻石等。
您还是在山海经里找找吧~

6,神农本草经里面的四气五味七情的七情分别是什么意思 搜

中药七情  中药的七情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其云:“药有阴阳配合……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后人据此把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七个方面,称为“七情”。  1、单行:即单味药即能发挥预期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的称为单行。如独参汤,只用一味人参治疗元气大脱证即效。  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以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  3、相使:即在性能和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效果等。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说生半夏畏生姜。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副作用,故云生姜杀生半夏的毒。从上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  6、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中的若干药物。
这里所说的七情,并不是病因上所讲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而是药物相互之间的七情。“七情合和”,就是药物之间相互的配伍关系。这是古人通过实践,认识到各种药物和性能,经过配合以后,往往会产生复杂的变化,有的可以加强药效,有的相反地可以减低药效,也有的甚至会产生有害作用。因此,提出了七情的配伍关系,这是使用药物必须懂得的重要规律。 七情是指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及相杀七种配伍关系。1.凡是不需其它药物相辅助而单独发挥作用的,叫做“单行”,如独参汤便是。2.应用两种功用相同的药物,从而加强疗效的,叫做“相须”,如元参、麦冬同用,则养阴清肺的作用可以加强

7,请问有谁可以告诉我神农本草经的内容是什么

1、 全书共收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大多是临床常用药物,概以上、中、下三品分类。 2、 阐述中药学的一些基本理论   《神农本草经》中所述药物基本理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   《序录》写道:“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合和,宜用一君二巨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二臣九佐使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方剂的组成,均须按一定的规程组合,而非诸药的杂乱拼凑。其中有主药、辅药和起协调、引导作用的佐使药。虽然这里所提的药物组成比例不免有嫌械,但作为总的组方原则却一直影响着后世医家的组方用药。   (2)关于七情和合   《序录》明确指出:“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石骨肉,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时(一作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这是告诉人们,由于药物的性味功用不同,配合必须得当。有些药物合用后,或可加强药效,或可抑制它药的毒性,因而适宜配合使用。而有些药物合用,反会产生剧烈的副作用,或减弱甚至抵消另一药的药效,这自然应避免同用。   (3)关于性味、采集及加工方法   《序录》认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就是说,为医者必须掌握药物的四气、五味,阴干,晒干之分。以及选择适宜的时间,还要了解地理环境对药物生长的影响。对于药物的真伪新陈与质量的优劣亦应善加鉴别。《序录》并着重指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相违”。说明加工制药首在依准药性。   (4)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   《序录》关于“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注蛊毒以毒药,痈肿创瘤以创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的记载,体现了针对各种疾病对症用药的原则。对于用药的方法,该书主张务须适量和谨慎,切不孟浪从事。尤其是有毒药物,不可多服久服,所谓“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序录》对不同部位的疾病与服药时间的关系也很注意,如说: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上述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多为后世医家所重视。 3、 记载了药物的功效和主治   《神农本草经》较详细地记载了各药的性能和功效,经历代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所述大多正确,如麻黄平喘,常山截疟,黄连止痢,海藻疗瘿,瓜蒂催吐,猪苓利尿,黄岑清热,雷丸杀虫,大黄通便,水蛭破瘀血等

8,神农本草经评价蜂胶蜂胶的

同问。。。
规定了药物的剂型 《神农本草经·序录》认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主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 越。”此处一方面体现了在2000年前中药剂型已有的成就,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药物剂型工艺以及对哪些药宜用哪种剂型的研究经验,如消石“炼之如膏”,术 “作煎饵”,茺蔚子“可作浴汤”(外用洗剂),葡萄“可作酒”,白芷“可作面脂”,牛角、(牛)“胆可丸药”,猬皮“酒煮杀之”,露蜂房“火熬之良”,当 归治“金创煮饮之”,雷丸“作膏摩,除小儿百病”,蛇蜕“火熬之良”,贝子“烧用之良”等等。此处既讲了药物炮制加工方法,同时也说明了不同药物在具体应 用时要适宜于不同的剂型,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治疗效果。 对药物治病取效的客观评价 《神农本草经·序录》认为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五脏未虚,六府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 过,命将难全。”此处首先告诫人们,有病必须早治;其次强调了疾病的痊愈与否,不能完全依赖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机体的防御机能和在药物干预下机体驱邪愈病 的内在能力。 强调辨证施药 《神农本草经·序录》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疰蛊毒以毒药,痈肿疮疡以疮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此语 不但突出了辨证施治用药的主旨,还提示在辨证施治用药的前提下,务必要辨别疾病的性质(寒、热)用药,辨别病因而审因论治(如“饮食不消”、“风湿”), 辨别病情轻重并根据病情轻重而施以用药(如“鬼疰蛊毒”均为重危病证),还要辨别躯体病(如“痈肿疮疡”、“风湿症”)与内脏病(如“鬼疰蛊毒”)的差异 而用药。前者用“疮药”、“风湿药”,后者用“毒药”。若通览365味药物之主治和功效,还可以发现,书中根据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外科疾病、五官科疾 病、皮肤病等等不同病种而施以不同药物予以治疗,这些内容都体现其重视辨证施治的用药思想。 重视服药时间与疗效的关系 《神农本草经·序录》认为:“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 在夜。”这说明本书作者在认真总结前人用药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到服药时间与药物疗效之间的密切关系。 践行“药有阴阳”理论的价值 《内经》是“药有阴阳”理论的创立者,《神农本草经》对这一理论予以践行。所谓“药有阴阳”,其含义甚广。若仅从植物药与矿物药分阴阳,矿物药 质地沉重而主降,属性为阴,植物药质地轻清而属阳。若就植物药而言,凡药用其花、其叶、其枝者多属阳,若用其根、其干者多为阴。如若对药物深层的内涵分阴 阳,则“阳为气,阴为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又 说,“气味辛苦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四气,又称“四性”,药物之寒、热、温、凉是也,四气之中又有阴阳属性之分,具有 温、热之性者为阳,具有寒、凉之性者属阴等等,皆属于经文所言“药有阴阳”之意及其意义。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神农本草经·序例》所谓“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其本义是指人们可以品尝到的药物真实滋味。药物真实滋味不止五种,由于受事物五行属 性归类理论的影响,于是自古至今,将药物之滋味统统纳之于五味之中,并将涩味附之于酸,淡味附之于甘,以合药物五味的五行属性归类。 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气” 《神农本草经》所言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即四性,是药物或食物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与人们味觉可感知的“有形”五味对言,四气属阳, 五味属阴,此即“阳为气,阴为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意。而事物之阴阳属性是可分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故属阳的药物寒热温凉之性还可再 分阴阳。温性、热性为阳,凉性、寒性属阴。热甚于温,寒甚于凉,其中只是程度的差异。就温热而言,常又有微温、温、热、大热的不同量级;寒凉又有凉、微 寒、寒、大寒的不同量级,如果在性质上没有寒热温凉明显的性质差异,于是就用“平”标定其性质。 认为药“有毒无毒,斟酌其宜” “有毒无毒,斟酌其宜”(《神农本草经·序录》)是指临证用药时,务必要先知道哪些药物有毒,哪些药物无毒。有毒之药,其毒性之大小及程度何如 等等,然后再根据临证实际情况,斟酌用药。 认为药有“七情和合” 《神农本草经·序录》认为: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这就是药物配 伍理论中“七情和合”的源头。“七情和合”是指药物配伍中的特殊关系。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