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请问动物实验给药后多长时间处死是根据什么定的药物代谢时间吗2,实验动物常用给药途径有等3,实验动物的常用给药方法包括哪些4,动物实验常用动物及给药方法有哪些5,做药物的动物药理实验时分组上有什么考究6,用动物做药物实验的好处……
本文目录一览
1,请问动物实验给药后多长时间处死是根据什么定的药物代谢时间吗

2,实验动物常用给药途径有 等

3,实验动物的常用给药方法包括哪些

4,动物实验常用动物及给药方法有哪些
常用动物有小鼠,大鼠,兔,蟾蜍等。主要给药方法有喂食(将药掺入水或食物中),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等。
5,做药物的动物药理实验时分组上有什么考究
做药物的动物药理实验时,分组上有什么考究大鼠至少每组6-7只,十组左右。小鼠每组至少十只,十组左右。犬类和这些小型动物做的不一样,用到的数目叫少点。大鼠至少每组6-7只,十组左右。小鼠每组至少十只,十组左右。犬类和这些小型动物做的不一样,用到的数目叫少点。当然这是那种你想要得到的数据能够被人认可写出来的论文能被发表的要求。学生实验的话肯定就没这方面的要求,主要是看老师来分了,还得看学校的资源了
6,用动物做药物实验的好处或者重要性 有何意义
首先人命关天,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其次,作为哺乳动物,替代人做实验得到的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可参考价值。当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合格后,再用于临床,可极大的减少临床医疗事故。药物实验阶段分为体外实验、动物性实验和临床实验(人体),动物性实验是药物应用于人体前的必经阶段。药物进入人体,造成的影响很可能是不可逆的,消极的影响常常带给人体痛苦甚至危害生命,所以,必须要经过长期大量的动物观察,我们没有人愿意当试验品啊,所以采用与人体构造、功能相近的动物是非常有道理的。其意义主要包括1. 药物经过体外实验,对其稳定性及化学性质形成了认识以后,进入到动物体内试验,可以有效观测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输布及代谢情况,同时,可以及时有效地对实验体进行解剖,观察药物对不同组织脏器造成的影响及作用的途径(靶点)。2. 实验动物多经过严格筛选和人工培育,选取的实验体均是符合特定要求的动物,且样本量大,可以有效地评估药品的有效率、安全性等指标。3. 可以帮助确定药物应用的安全剂量范围,避免剂量过大造成的损害4. 价格低廉,卫生经济学好5. 便于集中管理6. 有利于避免或减少药物在人体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人和死动物的意义差得就太多了,所以选择牺牲一些动物是必须的。
7,动物试验给药剂量怎么定
ic50是半抑制率,意思是抑制率50%的时候药物的浓度。把药品稀释成不同的浓度,然后计算各自的抑制率,以药品的浓度为横坐标,抑制率为纵坐标作图,然后得到50%抑制率时候的药品浓度,就是ic50。要点:药品2倍稀释,多做梯度,做点线图即可!观察一种药物对实验动物的作用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给动物用多大的剂量较合适。剂量太小,作用不明显,剂量太大,又可能引起动物中毒致死。可以按下述方法确定剂量: 1. 先用少量小鼠粗略地探索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然后用小于中毒量的剂量观察一种药物对实验动物的作用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给动物用多大的剂量较合适。剂量太小,作用不明显,剂量太大,又可能引起动物中毒致死。可以按下述方法确定剂量:1.先用少量小鼠粗略地探索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然后用小于中毒量的剂量,或取致死量的若干分之一作为应用剂量,一般可取1/10~1/5。2.植物药粗制剂的剂量多按生药折算。3.化学药品可参考化学结构相似的已知药物,特别是化学结构和作用都相似的剂量。4.确定剂量后,如第一次用药的作用不明显,动物也没有中毒的表现,可以加大剂量再次实验。如出现中毒现象,作用也明显,则应降低剂量再次实验。在一般情况下,在适宜的剂量范围内,药物的作用常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所以有条件时,最好同时用几个剂量作实验,以便迅速获得关于药物作用的较完整的资料。如实验结果出现剂量与作用强度之间毫无规律时,则更应慎重分析。5.用大动物进行实验时,防止动物中毒死亡,开始的剂量可采用鼠类的1/15~1/2,以后可根据动物的反应调整剂量。6.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给药动物的年龄大小和体质强弱。一般说确定的给药剂量是指成年动物的,如是幼龄动物,剂量应减小。如以狗为例:6个月以上的狗给药剂量为1份时,3~6个月的给1/2份,45~89日的给1/4份,20~44日的给1/8份,10~19日的给1/16份。7.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因给药途径不同,所用剂量也不同。以口服量为100时,皮下注射量为30~50,肌肉注射量为20~30,静脉注射量为25。二、人与动物的用药量换算方法人与动物对同一药物耐受性不同,一般动物的耐受性要比人大,单位体重的用药量动物比人要高。必须将人的用药量换算成动物的用药量。一般可按下列比例换算:人用药量:1小鼠、大鼠:50~100兔、豚鼠:15~20狗、猫:5~10以上系按单位体重口服用药量换算。如给药途径为静脉、皮下、腹腔注射,换算比例应适当减小些。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