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昭通天麻> 天麻,吃天麻的禁忌有哪些

天麻,吃天麻的禁忌有哪些

吃天麻的禁忌有哪些服用天麻的禁忌:出现津液衰少,血虚、阴虚等病症的患者不可以服用天麻。天麻在配伍其它药材时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方法,不可以盲目乱用。选用天麻来治病时也要讲究时机,并且要分析病情。天麻煎水时应注意不宜久煎。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

1,吃天麻的禁忌有哪些

服用天麻的禁忌:出现津液衰少,血虚、阴虚等病症的患者不可以服用天麻。天麻在配伍其它药材时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方法,不可以盲目乱用。选用天麻来治病时也要讲究时机,并且要分析病情。天麻煎水时应注意不宜久煎。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根茎。天麻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眩晕,头痛,肢体麻木,手足不遂,风湿痹痛等。本品主入肝经,功能息风止痉,且味甘质润,药性平和。故可用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服用天麻的禁忌1、出现津液衰少,血虚、阴虚等病症的患者不可以服用天麻。2、天麻在配伍其它药材时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方法,不可以盲目乱用。合理的搭配可以发挥更好的疗效,需要根据不同病证组方用药。3、选用天麻来治病时也要讲究时机,并且要分析病情。即使针对肝阳上亢、痰阻经络等实证时,使用天麻也要详审病情,把握病机,随证加减,才能奏效。4、天麻煎水时应注意不宜久煎。天麻的主要成分为天麻甙,遇热后容易挥发,天麻与他药共煎会因热而失去镇静镇痛的有效成分。生长习性喜凉爽、湿润环境,怕冻、怕旱、怕高温,并怕积水。天麻无根,无绿色叶片,由种子到种子的2年整个生活周期中除有性期约70d在地表外,常年以块茎潜居于土中。营养方式特殊,专从侵入体内的蜜环菌菌丝取得营养,生长发育。宜选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土壤pH5.5-6.0,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

天麻

2,天麻也是分等级的天麻的等级是如何区分的

展开3全部 我们要知道一些有关的知识。根据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天麻是可以分为四个等级的。一般来说,一等的天麻就是每一千克里面是大约有26支,而二等天麻则是每一千克里面是大约有46支,而三等的天麻则是每一千克里面就有90支,但是四等的天麻则是每一千克里面是有超过90支的。一、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天麻是临床特别常用的一味中药,它的药性一般是偏凉的,天麻入肝经,所以具有清肝降压的作用。再者,天麻在临床还具有良好的补脑安神作用,所以我们临床用天麻,除了药用之外也可以食用,这是一个药食两用的产品。天麻它的炖法可以和鸡、鱼等一块炖,它是偏凉的药,所以一般吃天麻的时候,就不建议再吃特别寒凉的食物了。二、吃天麻的禁忌天麻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平肝熄风,抗惊厥,抗癫痫,抗风湿,治疗头痛的功效。吃天麻的主要禁忌症有:煎煮天麻时要注意不宜时间过长。血虚者,阴虚者慎服天麻。孕妇慎服天麻,小孩服用天麻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天麻不宜与御风石同服,容易造成结石。三、天麻的性状呈长椭圆形,扁缩而稍弯曲,长5~13厘米,宽2~6厘米,厚1~3厘米。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或为残留茎基;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外皮剥落或部分残存,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具环节,有点状痕点或膜质鳞叶,有纵皱纹。质坚实,半透明,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角质样。气特异,味甘、微辛。天麻商品中以个大、质重、坚实、色黄白无空心、断面角质明亮者为佳。天麻甘平质润,清热之力不及钩藤、羚羊角,但治肝风内动、惊抽搐之证,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且能祛风止痛。

天麻

3,天麻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天麻不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而且具有药膳保健的食用价值。常用天麻煮鸡蛋,天麻、枸杞煮猪脑,天麻蒸猪肉,天麻炖鸡,天麻煲鸭汤等。其特点是营养丰富、食用方便、风味独特。既满足口福,也起到了滋补保健治病的作用。目前,以天麻为主要原料制作的肉类、禽类、鱼类等火锅已成为宾馆、酒家的常备佳肴。
天麻不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而且具有药膳保健的食用价值。常用天麻煮鸡蛋,天麻、枸杞煮猪脑,天麻蒸猪肉,天麻炖鸡,天麻煲鸭汤等。其特点是营养丰富、食用方便、风味独特。既满足口福,也起到了滋补保健治病的作用。目前,以天麻为主要原料制作的肉类、禽类、鱼类等火锅已成为宾馆、酒家的常备佳肴。
天麻不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而且具有药膳保健的食用价值。常用天麻煮鸡蛋,天麻、枸杞煮猪脑,天麻蒸猪肉,天麻炖鸡,天麻煲鸭汤等。其特点是营养丰富、食用方便、风味独特。既满足口福,也起到了滋补保健治病的作用。目前,以天麻为主要原料制作的肉类、禽类、鱼类等火锅已成为宾馆、酒家的常备佳肴。

天麻

4,天麻的禁忌和副作用有哪些

天麻是传统的保健药膳的常用药材。天麻的使用禁忌包括少年儿童、孕妇禁止使用天麻片;炎症疾病患者、气虚者、热痹者、有严重的慢性疾病者不适合服用天麻;哺乳期间、年老人一定要遵循医师的叮嘱服用;天麻不适合久煎。天麻的副作用有头晕,胸闷,心律失常以及皮肤瘙痒等症状,甚至引起昏迷或者休克等情况。天麻的使用禁忌:1、少年儿童、孕妇禁止使用天麻片。2、对于炎症疾病的患者不适合服用天麻。3、气虚者、凡患者见体液衰少,气血两虚、肾阴虚等,均谨慎使用天麻。4、热痹者不适合,具体表现为关节疼痛如灼、痛点发热,疼痛窜痛无定处,口干舌燥唇燥不建议服用天麻。5、有严重的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病以及肝脏方面的衰竭等,不建议服用天麻。具体情况建议咨询医生。6、哺乳期间、年老人。针对所述群体,她们的人体较为孱弱,非常容易与天麻等药品造成欠佳的生理需要,因此,她们需要谨慎使用,一定要遵循医师的叮嘱服用。7、天麻不适合久煎。天麻的主要成分为天麻甙,受热极容易挥发。天麻与他药共煎会因热而丧失镇定止痛的成分。因此,天麻最好是先用小量冷水润透,待变软后切割成片状,晾晒或晾干研粉,用煎好的汤剂服用,或研粉入丸、散服食。天麻的副作用:天麻是传统的保健药膳的常用药材。长期大量服用天麻会有一定的副作用的,没有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胡乱使用天麻就有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会出现头晕,胸闷,心律失常以及皮肤瘙痒等症状,有些人群服用天麻,还会引起昏迷或者休克等情况。所以用药遵医嘱和控制每次用量注意观察自己使用天麻后的反应是避免发生副作用的根本途径。

5,天麻怎么种植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 回答 你好,稍等一会噢? 种植天麻需要先将种子放入水中浸泡6个小时的时间,然后加入新高脂膜10~50倍液进行均匀搅拌,之后在沙质土壤上挖出35厘米深度的定植穴,将木材以及密环菌枝放置穴底,最后将种子撒入覆盖15厘米左右的土壤即可。 1、种子处理 先将天麻的种子放入水中浸泡6个小时的时间,使种子吸收到足够的水分,这样能够缩短休眠的时期,同时将干瘪的种子挑选出丢掉,将优良的种子加入新高脂膜10~50倍液进行拌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病毒的入侵。 2、选育苗地 选育苗地是天麻的种植方法的关键,种植天麻最好是选择沙质土壤或者腐殖土壤,其排水性以及养分都比较高,更有利于天麻的生长,然后用腐熟的阔叶树培育苗床,待三天左右的时间挖出35厘米的穴口,在坑底铺上一层腐熟的阔叶树。 3、播种育苗 在播种之前需要先将长度大小合适的木材放入坑底,每个穴中要放置8根左右的木材,木材之间不要紧贴最好是保持8厘米左右的距离,在木材两侧的接口处放置一些密环菌枝,然后将天麻的种子洒在木材和密环菌枝的地方即可,然后在上方覆盖15厘米的土壤。 4、栽后管理 天麻不同于其它的农作物,是不需要施肥处理的,只需浇一些水使土壤含水量在40%左右即可,可在前期喷洒适量的根大灵溶液,可以使根部变得更加膨大促进根部的生长,入冬时可在上方覆盖一层树叶能够起到保暖的效果。 天麻是一种药材,适合每年的11月份到来年的5月份时间中进行种植;需要生长在潮湿、腐殖质较多的真菌灌丛中;栽种土壤应是有良好透气和排水性的微酸性土壤;选择的种子应挑选健壮外观成色好以及个头大的进行栽种,有利于种子的繁殖生长。 一、天麻每年11月即可种植 天麻什么时候种植 天麻虽是一种药材,但是天麻什么时候种植最好呢,它和其他农作物一样在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5月份都可以进行种植,种植之后经历6个月左右时间即可收获天麻种植物。 更多12条 

6,什么是天麻

一种植物 可当菜 可入药 熄风镇痛 主要最常见治疗肝风证和头顶痛症。
天麻是名贵中药材,中国特产。天麻炖鸡补体虚,常食天麻粥和将鲜天麻象山药、土豆那样炒食或煮食、炖食,可增强人体抗体和免役功能,预防视力失常、眼炎、皮肤干燥、粘膜失去分泌能力,并可抵抗某些呼吸系统的消化感染,治疗和减轻头晕、目眩、关节炎、风湿病、腰病等病痛的危害。天麻还能保护人体青春活力,延年益寿,防治未老先衰;尤其对治疗头痛效果显著。近年来,国内外开发天麻食品、天麻饮品、天麻保健品和天麻药膳品及天麻药剂的厂家日渐增多,需大量货源。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不产天麻,只有从中国进口。因而给天麻栽培带来了巨大商机。
中药药材,专治头风,头痛的中药!
天麻为多年生共生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其干燥块茎亦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功能主治    天麻 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1、平肝息风。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2、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适合用于内风所致的头晕。内风引起头痛的三种类型:一、肝阳上亢型,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出现;二、痰浊中阻,表现症状:经常感觉头偏沉;三、肾虚病人,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的症状。天麻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不合适。   天麻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7,天麻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天麻作用:平肝息风止痉。天麻常用以治疗中风偏瘫、手足不遂、口眼波斜、肢体麻木、筋骨疼痛、风湿关节炎、用脑过度、神经衰弱、失眠、头痛、头晕、四肢拘挛、降血脂、降血压、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症等病症。具有助阳气、壮身延年、长阴肥健、补五劳七伤、通脉开窍等作用。 天麻功效: 1. 用于头晕目眩。治肝阳上亢的眩晕,可与钩藤、石决明等配伍;如风痰为患引起之眩晕,又可以半夏、白术、茯苓等同用。 2. 用于热病动风、惊痫抽搐。对高热动风、惊痫抽搐、角弓反张者,常与钩藤、全蝎等配伍同用。 3. 用于头痛,痹痛,肢体麻木。配川芎等以治头痛,配全蝎、乳香等以治痹痛等。此外,对于肢体麻木、手足不遂,常配当归、牛膝等,则为临床所常用。 天麻临床应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抗惊厥、镇痛、镇静、催眠和促智抗衰老的作用。产生这种作用的原因与天麻降低脑内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与抑制中枢DANA功能神经末梢对DANA的重摄取和储存有关。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天麻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而增加心血输出量,具有促进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改善心肌血液循环,增加抗损作用。天麻对中央动脉血管有顺应性的改善作用,使得主动脉、大动脉等血管弹性增强,从而增强了血管对血压的缓冲能力。   3、天麻能提高人体缺氧能力,对高温、高海拔地区作业人员具有保护作用。此外,天麻对炎性早期的渗出和肿胀有抑制作用,对免疫功能也有促进作用。天麻中多种有效成份还具有镇咳祛痰和促进胆汁分泌等作用。天麻无任何毒性。实验证明天麻对血像、肝肾功能及胆固醇均无影响。因此,天麻既可用于预防也可用于治疗,长期用药均无毒性。 
天麻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常用的药膳材料,天麻具有很强的功效与作用。那么天麻到底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 传统中医告诉我们天麻能够止痛、祛风湿,行气活血。有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能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轻度收缩脑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能增加脑血流量,增加冠状血管流量; 天麻的食用方法主要有这么几种:川芎天麻茶、天麻炖鸡天麻猪脑粥、天麻烧牛尾、天麻炖甲鱼、天麻鲤鱼、夏白术天麻汤、天麻竹沥粥、天麻肉片汤。
去冷热风湿,头痛,其他正痛等功效。

8,天麻是什么

一种中草药
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功效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
天麻性味甘,平,有平肝息风的功能,常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天麻是地道药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天麻化学成分及药理的认识不断深入,对天麻产品的开发也不断扩大。在古代,天麻在医疗保健中已被广泛应用。《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有“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的奇效;《名医别录》记载,天麻能“消痛肿,下支满,寒疝下血”;《日华子本草》记载,天麻能“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开宝本草》记载,天麻能“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骨”;《本草纲目》记载,“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木。故天麻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按罗天益云: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小儿药证直诀》、《圣济总录》、《普济方》、《外科正宗》、《兰台轨范》等记载,天麻分别配伍相关药物,可治疗急惊风发热、痉挛抽搐、偏正头痛、筋骨疼痛、风湿脚气、早衰白发、眩晕、肢体麻木、手足不遂、肝虚头痛、中风偏瘫、破伤风等症。此外,还用于保健。《本草衍义》记载,“天麻,用根须别药相佐使,然后见其功。仍须加用之。人或蜜渍为果,或蒸煮食,用天麻者,深思之则得矣”。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患面风,用天麻配伍其它祛风活络药,研末酒调,热熨患部;光绪头痛眩晕,也常用天麻配伍相关药物煎水洗头。在现代,天麻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中国药典》记载,天麻有“具平肝熄风、祛风定惊的功效,用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高血压,耳源性眩晕”。《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天麻“主治高血压、眩晕、头痛、口眼歪斜、肢体麻木、小儿惊厥等症”。一些名医把天麻的作用归结为“三抗、三镇、一补”,即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近年来,对天麻的医疗保健作用不断有新发现。将天麻用于高空飞行人员,作为脑保健药物,可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日本用天麻治疗老年性痴呆症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 的干燥块茎。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以冬麻为好),立即洗净,蒸透,敞开低温干燥。是著名的中药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入药,以云南昭通产者为优。富含天麻素,香荚兰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其性辛、温、无毒,有抗癫痫,抗悸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平肝息风的功效。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癫痫抽搐,破伤风。头昏眼花,神经衰弱,风寒湿痹,小儿惊风等症。临床应用证明,对血管性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显著疗效。
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用于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

9,天麻的功效与作用

天麻别名:赤箭芝、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 天麻为多年生共生植物。块茎横生, 椭圆形或卵圆形,肉质。有均匀的环 节,节上有膜质鳞叶。茎单一,直立, 圆柱形,高 30~150cm,黄褐色,叶鳞 片状,膜质,互生,下部鞘状抱茎。 总状花序顶生, 5~30cm;长 苞片膜质, 披针形, 长约 1cm; 花淡绿黄色或橙红 色,萼片与花瓣合生成壶状,口部偏 斜,顶端 5 裂;唇瓣白色,先端 3 裂; 合蕊柱长 5~6mm, 子房下位,倒卵形, 子房柄扭转,柱头 3 裂。蒴果长圆形或倒卵形,长 1.2~1.8cm。种子多而极小,成粉末状。 花期 6~7 月, 果期 7~8 月。 块茎长椭圆形。 扁缩而稍弯曲。 3~15cm, 1.5~6cm, 0.5~2cm。长宽厚 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略透明,多不规则纵皱纹,有由潜伏芽排列成的多轮横环纹,具点 状痕点或膜质鳞叶有时可见棕黑色菌索。顶端有残留茎基(春麻) ,或为红棕色鹦哥嘴状顶 芽(冬麻) ,末端有自母体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角质 样,黄白色或淡棕色。气微,味甘,微辛。以质地坚实,体重,有鹦哥嘴,无空心者为佳。性 味:性平,味甘。 天麻功效:平肝息风止痉。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 病症。
功效与作用:祛风镇痉挛,其作用镇静、镇痛、抗惊厥。实验证明,天麻能提高点击痉挛的阈值,又能制止豚鼠实验性癫痫的发作。炮制:切片,生用。性味:甘,平。归经:入肝经。功能:平肝熄风,定惊。主治:眩晕头痛,惊痫抽搐。临床应用:为治疗眩晕,头痛的要药。其性虽微温,但不偏于发散,也不偏于滋补,在适当配伍下,内风、外风都可治疗。1、用于治疗眩晕,尤其肝虚、肝风所致的眩晕,效果较好。前人的经验说,“眼虚头旋,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现代应用天麻治疗见证肝虚的高血压、动脉硬化、耳源性眩晕(即美尼尔氏综合症)和一般体弱所致的眩晕,取得一定效果,常配钩藤、菊花灯,方如天麻钩藤饮。痰湿较重者配半夏、白术,方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见半夏项下)。至于血虚(如贫血)所致的眩晕,一般以补血为主,不宜多用天麻,以防其温燥之性进步伤阻。必需试用时,只能加载补血剂内,酌情服四、五服便止。2、用于治疗头痛,尤其与肝风痰湿有关的偏头痛,效果比较确实,常配地龙、白花蛇、白芷、川芎等加强祛风镇痛作用,方入偏头痛汤。3、用于风寒湿痹(偏重湿痹)肢体麻木瘫痪,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常配秦艽、羌活、牛膝、杜仲等。4、用于抽搐,配其他熄风止痉药,如治破伤风配南星、白附子;治“流脑”、“乙脑”等传染病引起的脑神经刺激症状,配全蝎,僵蚕等,方入天麻驱风汤。使用注意:1、与钩藤比较两者功用大同小异,都能治头痛晕眩,且常同用。其区别是:钩藤甘寒、偏于治因热而生风的头痛晕眩,天麻甘温而燥,偏于治风寒夹有痰湿引起的头痛晕眩;2、如无天麻,可酌情选用下列其中一组药物代替:1、白蒺藜加钩藤;2、川芎加羌活、首乌、防风;3、土天麻。用量:3~9g。处方举例 :1、天麻钩藤饮:天麻9g,钩藤18g(后下),石决明18g(先煎),栀子6g,黄芩9g,杜仲12g,牛膝15g,夜交藤12g,茯神9g,益母草15g,桑寄生15g,水煎服。偏头痛汤:天麻15g,白芷12g,川芎9g,白花蛇9g,僵蚕6g,连翘9g,蝉蜕3g,竹茹6g,栀子6g,葛根6g,茵陈9g,水煎服。注:1、天麻属于食菌植物,无根,也无正常的叶片,有极度退化的膜质鳞叶。全体不含叶绿素,依靠密环菌的养分生长。没有这种菌,天麻就不会生繁。2、天麻是一种名贵药材,常有以下品种为伪充:①茄科植物马铃薯(洋芋、土豆)的块茎、煮熟晒干。唯不具环节纹,亦无鹦哥嘴和凹脐,咬也不脆。②羊角天麻,又名猪肚子,产于四川温州地区,甘肃亦产,原植物为菊科双舌蟹甲草或羽裂蟹甲草的根状茎。其形状各异,大的似纺锤形,小的形如橄榄。外皮黄白色,上有棕褐色小点(须根痕)。并有横环节。质坚体轻,断面多中空,角质状,当地农村常以此代替天麻药用。③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根,刮去栓皮,煮熟晒干者。呈圆锥形,略似白芍。全体有细纵纹,并有残留稀疏的须根痕,顶端有茎基痕。质坚实,断面角质状。

10,天麻到底是什么

天麻自古至今,既是药品,又是食品,或者说又是一种养生保健食品。也是卫生部规定可以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斋居》诗中有“黄芪数匙粥,赤箭一瓯汤”的诗句,在古代天麻又名“赤箭”,可见唐代已把黄芪、天麻当食品熬粥煲汤了。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有《求赤箭贴》,也是把天麻当食品,作扶老之用。到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又记载了几种天麻食用方法:“彼人多生啖,或蒸煮食之”“或将生者蜜煎作果食,甚珍之。”这些吃法都流传下来,现在有将鲜天麻洗净切片蘸白糖吃、或凉拌吃的,也有蒸煮食及蜜煎蜜渍服用的,尤其是“蜜煎”天麻,开了天麻糖制的先河。    “补益上药,天麻第一”,历代本草学都把天麻列为“上品”,认为天麻的药用及食用价值很高。清乾隆五十年,宜宾知府为巴结皇上,派心腹到小草坝收购天麻,为清高宗弘历祝寿,足见昭通天麻的珍贵。据现代药学研究,天麻含有天麻素等十余种活性成分,还含有3种有免疫活性的多糖及14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和6种宏量元素,16种氨基酸。同时天麻肉质丰厚,适口性好,是食品加工的上好材料
天麻是名贵中药材,中国特产。天麻炖鸡补体虚,常食天麻粥和将鲜天麻象山药、土豆那样炒食或煮食、炖食,可增强人体抗体和免役功能,预防视力失常、眼炎、皮肤干燥、粘膜失去分泌能力,并可抵抗某些呼吸系统的消化感染,治疗和减轻头晕、目眩、关节炎、风湿病、腰病等病痛的危害。天麻还能保护人体青春活力,延年益寿,防治未老先衰;尤其对治疗头痛效果显著。近年来,国内外开发天麻食品、天麻饮品、天麻保健品和天麻药膳品及天麻药剂的厂家日渐增多,需大量货源。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不产天麻,只有从中国进口。因而给天麻栽培带来了巨大商机。
天麻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干燥块茎。 天麻原系野生,生长于海拔二千至三千公尺的山谷林地。经过多年研究试验,人工栽培天麻已获成功,正在逐步推广。 天麻是著名的中药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入药。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当时名称赤箭)有医治惊风,神志昏迷,提气益神的作用。其性辛、温、无毒。有祛风、定惊之功效,主治头昏、眼花,神经衰弱,风寒湿痹,四肢拘挛,小儿惊风等症。临床应用证明,对血管性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显著疗效。目前中医药界一般认为天麻的主要性能功效在于“祛风”,其中包括息内风和驱外风两个方面的作用,在对药物按性能分类时该品亦被列入祛风药物之内,临床主要用于肝风内动及外风侵袭所致的眩晕惊痫、肢体痉挛、筋骨痹痛之症。笔者认为,对天麻的这种认识和用法应该说是没有错的,实践亦证明天麻用于以上病症确有良效,表现出善于祛风的功效。但是笔者同时还认为以上认识是很不全面的,特别是这种认识还没能揭示出天麻性能功效问题的本质。 实际上天麻的功效并非专能“祛风”。在《神农本草经》中天麻(是书称其为赤箭)被列为上品,所谓上品,其中大多都是对人体具有补益强壮作用而又没有毒性、可以长期服食的药品,书中明确记载该品“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本草别录》亦记载服用天麻可“轻身延年”;《大明本草》载明天麻能“助阳气,补五劳七伤”,可见天麻对人体的补益强壮作用甚佳。据一些医师的临床经验和笔者之实践,均能证实以上文献论述是正确的,同时也证明天麻的应用范围也是十分广阔的。如用于慢性肾炎之尿蛋白持久不清者有之,用于冠心病之心绞痛有之,用于神经衰弱之失眠多梦者有之,或用于慢性肝炎,或用于慢性气管炎,均有良好效果。经过分析后可以看到:天麻用途甚广,但却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不论治疗何种疾病,皆用于虚证,特别是对肝肾精血亏虚之证疗效更佳。故笔者认为该品之功效实为补益肝肾,使精血充足,肝木得养,虚风自然能够平息不起。其所以善驱外风者,在于补肾而骨坚,养肝而筋强,筋骨强健故不受风邪之害而能止痹痛。可见若专以祛风而论天麻之性能功效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只知其表面现象而未能洞察这一现象的本质。
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其干燥块茎亦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天麻过去一直依赖野生资源,20世纪70年代野生变家种成功后,家种天麻成为主要商品来源。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