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孢子粉三萜类的灵芝酸的成分都是啥北芝堂灵芝孢子粉改善微循环,降低胆固醇,避免血管硬化;强化肝脏、脾脏及肠胃功能、健全消化器官的运作。2,柠檬酸循环中的C2是什么碳同化。。。研究,在50年代提出了二氧化碳同化的循环途径,故……
1,灵芝孢子粉三萜类的灵芝酸的成分都是啥
北芝堂灵芝孢子粉改善微循环,降低胆固醇,避免血管硬化;强化肝脏、脾脏及肠胃功能、健全消化器官的运作。
2,柠檬酸循环中的C2是什么
碳同化。。。研究,在50年代提出了二氧化碳同化的循环途径,故称为卡尔文循环(the ...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对光合碳循环的调节已有了较深入的了解。c3途径的...中积累,从而影响c3光合碳还原
3,乙酸乙酯的酸味如何处理
纯净的乙酸乙酯是有类似水果香味的,有酸味很可能是试剂不纯,除了外来杂质它还容易和水反应分解产生乙酸和乙醇,这两种产物也是有刺激气味的..处理方法:分离对象是三种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应按分液、萃取、蒸馏方法考虑分离方案.因三种液体互溶,不能直接用分液方法,考虑到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乙醇在水中溶解度大于在乙酸乙酯中溶解度,乙酸在乙酸乙酯中溶解度大于在水中溶解度,故加入饱和Na2CO3 溶液萃取剂,就可将其转化为两层上下不互溶的液体,分离出乙酸乙酯;留下的是乙酸钠和乙醇的混合水溶液,因不能再将其分层,采用蒸馏法分出低沸点的乙醇,最后在留下的混合液中加入浓H2SO4 ,然后再蒸馏分出乙酸.另外补充一下乙酸乙酯水解对本题无影响,首先水解是微量的,即使水解,产物也不会影响分离效果. 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酸的条件下) 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碱的条件下)
4,草酸晶体H 2 C 2 O 4 2H 2 O100开始失水1015熔化150
用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获取某些气体,属于固固加热型,试验时注意试管口低于试管底,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炸裂试管.A、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会炸裂试管,故A错;B、此装置不需加热,故B错;C、试管口低于试管底可以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炸裂试管,但草酸晶体在101.5℃熔化,易从试管流出,故C错;D、试管口低于试管底可以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炸裂试管,又因为试管底下垂,可防止草酸晶体熔化后从试管流出,故D对;答案:D(1)①为了配制准确浓度的草酸溶液,所需要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天平(含砝码)、烧杯、药匙、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玻璃棒等;②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测草酸的物质的量,所需要的实验仪器主要有烧杯、酸式滴定管、铁架台(带滴定管夹)、锥形瓶等;故答案为:c,f,j;还缺少100ml容量瓶,锥形瓶.(2)kmno 4 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腐蚀橡皮管,故kmno 4 溶液应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故答案为:酸;因kmno4溶液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皮管;(3)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溶液颜色的变化;kmno 4 溶液呈紫色,草酸反应完毕,滴入最后一滴kmno 4 溶液,紫色不褪去,说明滴定到终点,不需要外加指示剂;故答案为:滴定管活塞; 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 4 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30s内不褪色;(4)滴定结束后如仰视观察滴定管中液面刻度,造成v(标准)偏大,c(待测)═ c(标准)×v(标准) v(待测) 分析,c(待测)偏大;在接近滴定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至终点,蒸馏水不影待测液的量,对v(标准)无影响,c(待测)═ c(标准)×v(标准) v(待测) 分析,c(待测)不变;故答案为:偏大;无影响. (5)2kmno 4 +5h 2 c 2 o 4 +3h 2 so 4 =k 2 so 4 +10co 2 ↑+2mnso 4 +8h 2 o 2 5 amol?l -1 ×vml c(h 2 c 2 o 4 )×25.00ml c(h 2 c 2 o 4 )= v 10 amol?l -1 ,100.00ml水溶液中h 2 c 2 o 4 的物质的量为 v 10 amol?l -1 × 0.1l= v 100 amol,h 2 c 2 o 4 ?5h 2 o的质量为: v 100 amol×180g/mol= 180v 100 ag,该样品中草酸晶体的纯度为 180v 100 a w ×100%= 180va w %,故答案为: 180va w %,
5,为什么灵芝被称为仙草
灵芝其实并不是草,它是一种真菌植物,是一种珍贵的中药药材。灵芝体内含有生物碱、内脂香豆精、酸性树脂、氛基酸、油脂及还原性物在灵芝的真菌丝体内还有多种酶。因此,灵芝入药,不仅具有滋补强壮的作用,同时还有补气益血、养心安神、平喘止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心悸、失眠、健忘、乏力等症。所以,灵芝被称为“仙草”。如果要说出一种具有神奇疗效的草药,很多人都会想到灵芝。麻姑用它酿酒为西王母献寿,白素贞偷了它来让许仙起死回生,更不用说大批武侠和神怪小说都用它为主角“提升若干年的修行”。今天固然没有人相信复活和成仙这回事了,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的名气,灵芝,俗称“仙草”,是享誉久远的中华瑰宝,也是较为名贵的中药材,备受中医学者的亲睐。唐代开元年间的《道藏》把:“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深山野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苁蓉”并称为中华九大仙草。其中深山野灵芝位列其中。为何叫灵芝?之所以用“芝”,是因为灵芝的形状像一个“之”字;古人不懂真菌,看到它长在木头上,便以为是一种草本植物,就加了个草字头;又因为野生的很少,是帝王才能享用的宝物,所以前边加了个“灵”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符合药用灵芝标准的只有两种:赤芝和紫芝。所以目前人工栽培的绝大部分为赤芝和紫芝。灵芝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湖南、贵州、广东、福建等地。千年灵芝可真?现代科学证明,根本就不可能有千年灵芝。灵芝就像蘑菇一样,是一年生的。正常环境下一棵灵芝从生长到成熟,最多12个月!成熟后若不处理,灵芝不会再继续生长,只会木质化,没药效了!而且,灵芝孢子粉成熟后都散发了,只留下一个子实体的空壳,能有什么用呢?灵芝的功效?补气:主治气虚,包括肺气虚、肾气虚、脾气虚、心气虚等等。经常没力气乏力,容易疲劳,会自汗的人十分适合。安神:适合失眠多梦,晚上睡不安稳。灵芝的安神还有养心的作用,比方说心慌、心悸、健忘等。止咳平喘:咳喘病人适用。抗肿瘤: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灵芝多糖能预防肿瘤的生成和揭制肿瘤的扩散及生长。抗衰老:我们在做药理学试验时发现,灵芝能延长实验小白鼠的寿命。是不是灵芝越大越好?有些灵芝长得特别大,比脸盆还大;甚至还有一层层叠起来的。其实这种灵芝是培育出来给老板当盆景观赏用的,品种叫“树舌”,不属于药典规定的药用灵芝范畴。灵芝如何挑?灵芝的有效成分在菌盖上,而不是在“伞柄”上。大家挑选的时候,菌盖要大,根要小,但是菌盖也不要大得太夸张,一般饭碗这么大就够了,再大就可能是有意识培养出来的;还要看是否成熟,中药里的很多有效成分,需要等到植物的成熟期后才能达到最佳比例,所以灵芝要买摸上去硬一点的。很多人都误认为灵芝颜色越深越好,所以去药店买,一般会挑选紫芝,而不是赤芝,商家卖的时候,紫芝也比赤芝贵。但实际上这两种都是灵芝,疗效一样,成分一样,中药房里用的就有很多赤芝。野生灵芝和种植灵芝在选择上应该怎么选?价格相差很大,效果相差不大。打个比方,同等分量的灵芝,种植的10块钱,野生的可能要100块钱。如果说100块的野生灵芝有100%的疗效,那么种植的起码也有85%——90%。所以说从性价比上来看,没必要一味追求野生灵芝。
6,甲酸和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46两者沸点哪个高为什么
甲酸相对分子质量为46,沸点100.7℃,而相 羧酸的物理性质
在直链饱和一元羧酸中,含有1~3个碳原子的羧酸为具有剌激性酸味的液体;含有4~9个碳原子的羧酸是有腐败气味的油状液体;高级脂肪酸为无味蜡状固体.脂肪族二元羧酸和芳香族羧酸都是结晶固体.
含有1~4个碳原子的一元脂肪羧酸在室温下与水互溶,这是由于羧基可与水形成氢键的原因,但随着羧酸碳链的增长,水溶性很快减小.高级脂肪酸不溶于水,但一元脂肪酸都可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低级的二元脂肪酸可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醚,水溶性也随碳链的增长而降低.
直链饱和一元脂肪酸的熔点随碳链的增长呈锯齿形上升,即含偶数碳原子羧酸的熔点比前后相邻奇数碳原子羧酸的熔点要高一点,原因是在晶体中羧酸分子的碳链呈锯齿状排列,只有含偶数碳原子的链端甲基和羧基分处于链的两侧时,才具有较高的对称性,分子在晶格中排列较紧密,分子间的吸引力较大,因而具有较高熔点.
对分子质量同为46的乙醇沸点为78℃乙醇:沸点:78.4 °C (351.6 K)
甲酸:沸点(℃): 100.8
甲酸高
中文名称: 乙醇 ; 酒精
英文名称: ethyl alcohol ; ethanol
分子式:C2H6O
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官能团:羟基(-OH)
CAS 登录号:64-17-5
EINECS 登录号:200-578-6
RTECS号: KQ6300000
(结构如右图)C、O原子均以sp3杂化轨道成键、极性分子。
描述: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羟基两部分组成,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乙醇分子中的碳氧键和氢氧键比较容易断裂。
相对分子量: 46.07 性质
MolarMass = 46.06844(232)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特殊香味。
密度:0.789 g/cm^3; (液)
熔点:?114.3 °C (158.8 K)
沸点:78.4 °C (351.6 K)
在水中的溶解度:pKa 15.9
黏度:1.200 mPa·s (cP), 20.0 °C
分子偶极矩:5.64 fC·fm (1.69 D) (气)
折射率:1.3614
相对密度(水=1): 0.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59
饱和蒸气压(kPa): 5.33(19℃)
燃烧热(kJ/mol): 1365.5
临界温度(℃): 243.1
临界压力(MPa): 6.3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32
闪点(℃): 12
引燃温度(℃): 363
爆炸上限%(V/V): 19.0
爆炸下限%(V/V): 3.3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电离性:非电解质
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一般不能做萃取剂)。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百科名片甲酸,又称作蚁酸。蚂蚁分泌物和蜜蜂的分泌液中含有蚁酸,当初人们蒸馏蚂蚁时制得蚁酸,故有此名。甲酸无色而有刺激气味,且有腐蚀性,人类皮肤接触后会起泡红肿。熔点8.4℃,沸点 100.8℃。由于甲酸的结构特殊,它的一个氢原子和羧基直接相连。也可看做是一个羟基甲醛。因此甲酸同时具有酸和醛和性质。在化学工业中,甲酸被用于橡胶、医药、染料、皮革种类工业。
7,初中酸碱盐所有化学式
初中酸碱盐的化学式:1、酸的性质:酸+碱=盐+水,例:H?SO?(酸)+Mg(OH)?(碱)=MgSO?(盐)+2H?O(水)2、碱的性质:酸+碱=盐+水,H?SO?(酸)+Mg(OH)?(碱)=MgSO?(盐)+2H?O(水)3、盐的性质:酸+碱=盐+水,H?SO?(酸)+Mg(OH)?(碱)=MgSO?(盐)+2H?O(水)扩展资料酸碱盐的同性1、碱,有腐蚀性。溶液呈碱性,能与酸,某些盐,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某些碱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指示剂反应 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但是碱一定是碱性溶液。(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即所谓的碱;但碱,一定显碱性,即pH值大于7。)2、酸,有腐蚀性,溶液呈酸性,能与活泼金属发生反应,碱,某些盐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与排在氢之前的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与指示剂反应,pH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但是酸一定是酸性溶液(即显酸性)。3、盐,有些盐有微弱的腐蚀性,溶液的酸碱度根据盐的性质判定,能与某些酸,碱,盐反应,还能和其他某些化合物反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酸碱盐1 酸的化学式 盐酸HCl 、硝酸 HNO3 氢硫酸 H2S、亚硫酸 H2SO3、硫酸 H2SO4 、碳酸 H2CO3、 磷酸 H3PO4 乙酸( 醋酸)CH3COOH 2 碱的化学式 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 NaOH 、氨水NH3·H2O 氢氧化钙 Ca(OH)2、氢氧化钡 Ba(OH)2 、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亚铁 Fe(OH)2↓ 氢氧化铁 Fe(OH)3↓、氢氧化铝 Al(OH)3↓ 3 盐的化学式 氯化银AgCl↓、氯化钾KCl 、氯化钠 NaCl 氯化铜CuCl2、氯化镁MgCl2、氯化钙CaCl2、氯化锌ZnCl2、氯化钡BaCl2、氯化亚铁FeCl2 氯化铁FeCl3、氯化铝AlCl3、氯化钴CoCl3 硫酸钠 Na2SO4 、硫酸钾 K2SO4 硫酸钡BaSO4↓、硫酸铜CuSO4、硫酸锌ZnSO4 、硫酸钙CaSO4、硫酸镁 MgSO4、硫酸亚铁FeSO4 硫酸铁Fe2(SO4)3、硫酸铝 Al2(SO4)3 碳酸钠Na2CO3、碳酸钾 K2CO3、碳酸铵(NH4)2CO3 碳酸钙CaCO3↓、碳酸镁MgCO3、碳酸钡BaCO3↓、碳酸铜CuCO3↓、碳酸锌 ZnCO3↓、碳酸亚铁FeCO3 碳酸铁Fe2(CO3)3、碳酸铝Al2(CO3)3 硝酸钠 NaNO3、硝酸银AgNO3、硝酸钾 KNO3 硝酸铜Cu(NO3)2、硝酸镁 Mg(NO3)2、硝酸钙Ca(NO3)2、硝酸锌Zn(NO3)2、硝酸钡Ba(NO3)2 硝酸铁 Fe(NO3)3、硝酸铝Al(NO3)3 氯化铵NH4Cl、硝酸铵NH4NO3、碳酸铵(NH4)2CO3、硫酸铵(NH4)2SO4 硫化钠Na2S、硫化亚铜Cu2S、碘化钾 KI 、溴化锌ZnBr、 氯酸钾KClO3、高锰酸钾 KMnO4 、 锰酸钾K2MnO4、 甲烷(天然气)CH4、乙醇(酒精) C2H5OH 铜锈Cu2(OH)2CO3、铁锈Fe2O3.nH2O酸碱盐的定义: 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 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盐: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举例说明: 酸:H2SO4(硫酸),HCL(盐酸),HNO3(硝酸) 碱:NaOH(氢氧化钠),KOH(氢氧化钾),NH4OH(氨水) 盐:Na2CO3(碳酸钠),CuSO4(硫酸铜) 什么是电离? 物质容于水(或其他物质)时产生能够导电的离子,此为电离,酸碱盐的溶液都能 导电,是因为它们电离,阳离子和阴离子能够导电 举例说明: H2SO4(硫酸),电离后形成H+和SO4(2-) 酸碱盐的通性: 酸的通性: 有腐蚀性,溶液程酸性,能与活泼金属,碱,某些盐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碱的通性: 有腐蚀性,溶液程碱性,能与某些金属,酸,某些盐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盐的通性: 有些盐有微弱的腐蚀性,溶液的酸碱度根据盐的性质判定,能与某些酸,碱,盐反应 还能和其他某些化合物反应 酸碱盐的读法: 酸:含氧酸的读法是把氢氧去掉,剩什么叫什么酸 例:H2SO4,去掉氢和氧之后剩下硫,所以叫硫酸 无氧酸的读法是氢某酸 例:HCL,除去氢还剩氯,所以盐酸可以叫做氢氯酸 碱:碱的读法是氢氧化某 例:NaOH,去掉氢氧还有钠,所以叫氢氧化钠 盐:一般叫做某酸某,但是有些特殊的读法 酸式盐:叫某酸氢某(酸式盐就是有氢离子的盐) 亦可叫做酸式某酸某 例:NaHCO3叫碳酸氢钠 碱式盐:叫某酸氢氧化某(碱式盐就是有氢氧根离子的盐) 也可以叫碱式某酸某,羟基某酸某 例:Cu2(OH)2CO3叫碱式碳酸铜,Ca5(OH)(PO4)3叫羟基磷酸钙 下面详细说明: 酸的性质: 酸+碱=盐+水 反应条件:无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H2SO4(酸)+Mg(OH)2(碱)=MgSO4(盐)+H2O(水) 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条件:有气体或者水或者沉淀生成才能反应 反应类型复分解例:HCL(酸)+Na2CO3(盐)=H2CO3(新酸)+NaCl(新盐) 但是碳酸不稳定:H2CO3=H2O+CO2↑这样就有气体和水生成了 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反应条件:金属是活泼金属 反应类型:置换 例:2HCl(酸)+Fe(活泼金属)=FeCl2(盐)+H2↑(氢气)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反应条件:无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H2SO4(酸)+CuO(金属氧化物)=CuSO4(盐)+H2O(水) 碱的性质: 碱+酸-(见酸的性质) 碱+盐=新碱+新盐 反应条件:碱和盐必须都溶于水,有沉淀生成(二者同时满足)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Ca(OH)2(碱)+K2CO3(盐)=CaCO3↓(新盐)+2KOH(新碱)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反应条件: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反应类型:?? 例:Ca(OH)2(碱)+CO2(非金属氧化物)=CaCO3(盐)+H2O(水) 此反应用于鉴别CO2 盐的性质: 盐+酸-(见酸的性质) 盐+碱-(见碱的性质) 盐+盐=新盐+新盐 反应条件:盐必须都溶于水,生成物中有沉淀(二者同时满足)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CuSO4(盐)+Ba(OH)2(盐)=Cu(OH)2↓(新盐)+BaSO4↓(新盐) 这是一个双沉淀的反应,当然只有一个沉淀也是可以的 盐+某些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条件:盐能溶于水,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的大(二者同时满足)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CuSO4(盐)+Fe(金属)=FeSO4(新盐)+Cu(新金属) 但是有些金属无法实现此反应,即除钾钙钠以外,因为他们和水就反应了 酸性氧化物: 溶于水之后程酸性的物质(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 例CO2溶于水后是碳酸,碳酸是酸性的,所以CO2是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同上类似,水合后是碱性的物质(一般是金属氧化物) 例CaO溶于水后溶液程碱性,故CaO是碱性氧化物 关于酸碱盐的反应性质,需要知道什么是可溶物,什么是不溶物 那么有一个口诀: 都溶硝酸钾钠铵 即意为:硝酸,钾,钠,铵的盐都是能溶于水的 碳酸没有三价盐 即意为:一般认为,碳酸盐中的金属离子没有3价的 盐酸除银汞 即意为:银和汞的氯化物不溶于水 硫酸去钡铅 即意为:钡和铅的硫酸盐不溶于水 碱溶有五位 ....... 钾钠铵钙钡 即意为(合上句):一般情况碱只有5个能溶于水:钾钠铵钙钡 离子的鉴别: 氯离子:银盐(除氯化银) 硫酸根离子:钡盐(除硫酸钡) 铵根离子:碱(任意) 氢离子:碳酸盐和澄清石灰水 氢氧根离子:铵盐 铁离子:2价铁离子是浅绿色,3价是黄色(指溶液) 铜离子:2价铜离子是蓝色(指溶液) 故CaO是碱性氧化物 酸、碱、盐”疑点十问 1. 氯化钠晶体不能导电,是因为氯化钠晶体中不存在带有电荷的微粒,这句话对吗? 不对,因为氯化钠是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其中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但由于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氯化钠晶体中的和按一定规则紧密地排列着,只能在一定振幅范围内振动,不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干燥的氯化钠不导电是因为其中的带电微粒(即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2. 氯化氢溶于水可电离产生,故氯化氢属于离子化合物,对吗? 不对,氯化氢是典型的共价化合物,它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在氯化氢分子中氢原子和氯原子以一对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由于氯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于氢原子,所以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偏离氢原子。当氯化氢溶于水时,由于水分子的作用使该共用电子对完全由氯原子享用,即相当于氯原子完全获得了一个电子,形成,氢原子完全失去唯一的电子,形成了。类似的例子如硫酸,它属于共价化合物,但溶于水后可电离产生。 3. 酸溶液与酸性溶液是不是一回事? 酸溶液是酸的水溶液,它显酸性,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酸性溶液是显酸性的溶液,溶液中也有氢离子,但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氢离子,因此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例如溶于水时,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除了氢离子外还有钠离子,所以也表现出酸性,可使石蕊变红色。但只是呈酸性的溶液,不是酸溶液。 4. 只要在反应中能生成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对吗? 不对,因为中和反应是特指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它属于复分解反应,而反应中能生成盐和水,未必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就不是复分解反应,那更谈不上中和反应,即使是生成盐和水的复分解反应也未必是中和反应,如,虽然能生成盐和水,但由于反应物不是酸与碱,所以不是中和反应。 5.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此话对吗? 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可以说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不能说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是金属氧化物但不是碱性氧化物。 6. 怎样保存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怎样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固体氢氧化钠吸湿性特强,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还能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起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氢氧化钙虽不像氧氧化钠那样潮解,但也有吸湿性,同时也容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所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必须密封保存。 不仅固态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需密封保存,而且它们的水溶液由于容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必须密封保存。 久置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往往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部分变质为碳酸钠、碳酸钙,要检验它们是否变质,只要加一些稀盐酸即可,如果有气体产生表示已变质,否则未变质。 7. 结晶水合物中通常含有两种或多种微粒。那么硫酸铜晶体究竟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判断纯净物与混合物的依据是看该物质的组成(或构成)是否固定,而不是看该物质中所含微粒的种数。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为,即该晶体中微粒与分子之间的个数比是固定的,为1:5,所以硫酸铜晶体中各元素之间的质量比是固定的,由此可知硫酸铜晶体是纯净物。类似的碳酸钠晶体也是纯净物。 8. 碳酸钠属于盐,为什么其水溶液呈碱性? 碳酸钠溶于水后电离产生,和水分子发生如下反应:,溶液中产生一定量的离子,所以溶液显碱性,如果给碳酸钠溶液加热,可产生更多的,使溶液的碱性更强。 9. 为什么硝酸钾、硝酸钠、硫酸钡等物质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 物质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必须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硝酸钾是盐,盐能与酸、碱、盐起反应,分别生成新酸、新碱与新盐,但硝酸钾与酸、碱、盐反应后所生成的新酸是硝酸,生成的新碱是氢氧化钾,生成的新盐必定是硝酸盐或钾盐,其中既无气体也没有沉淀,而反应又不生成水,不具备复分解反应发生时对生成物的必要条件,同理,硝酸钠一般也不发生复分解反应。 根据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反应物必须可溶于水或酸,而硫酸钡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所以硫酸钡不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0. 鉴别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时,除了加溶液、溶液外,为什么还要加稀硝酸?以钠盐为例说明。 在含有氯离子或硫酸根离子的溶液鉴别反应中,必须加入稀硝酸以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如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