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请问如何制作中药的蜜丸2,中药密丸的制作方法谁知道呀3,传统中药药丸加工方法蜜丸4,怎样制作大蜜丸5,蜜丸的手工制作流程6,如何做中药蜜丸7,做中药水密丸请问如何制作中药的蜜丸药材要粉碎成粉末用炼密(即炼制过的蜂蜜)……
本文目录一览
1,请问如何制作中药的蜜丸
药材要粉碎成粉末 用炼密(即炼制过的蜂蜜)如果是生蜜那么必须要掌握好温度以及度 中医讲以煮沸出现鱼眼泡为止 将炼蜜倒入药材粉末中 调匀 取定量包制成蜜丸即可
2,中药密丸的制作方法谁知道呀
蜜丸制作方法: 1、蜂蜜用量:一般药粉与炼蜜的比例是10:3,炼蜜与水的比例为1:3。药粉的粘性的大小不同改变蜜水浓度与用蜜量。 2、制作步骤: (1)起模: ?使药粉粘合成为0.5—1mm大小的丸,并在基础上层层增大而成丸。起模应该选择粘性适中的药粉,粘性过大,容易粘结,粘性过小,不容成模。 ?起模的方法: ?药物细粉加蜜起模 ?湿粉制粒起模。 ?起模用的药粉量是总量的2—5% (2)成型: 将起模所制的小丸放入药粉中,摇动泛制成丸。(即将小模放入大量药粉中,像滚雪球那样使其增大,成丸。) ?注意控制丸子的大小,加蜜、加药量均匀,经常分档,大的或者小的可以调成稀糊泛入。 ?芳香性、刺激性的药粉可以泛入中层 (3)盖面: ?指将已经加大、合格、筛选均匀的丸剂,选用适当的材料操作至成品大小,使丸剂的表面致密、光洁、色泽一致。 ?常用方法 ?干粉盖面 ?清水盖面 ?清浆盖面 希望以上回答能给你提供有用的参考!
3,传统中药药丸加工方法蜜丸
虞城县城胜利路与新建路交叉口西南角——人民路红绿灯一直往西 第一个路口 路南,闪光招牌有中药两字。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蜜丸的制备 蜜丸是由一种或多种药物粉末与经炼制过的蜂蜜混合而制成的球形内服固体制剂。性柔软,作用缓和,多用于慢性病和需要滋补的疾患。蜜丸分大蜜丸和小蜜丸两种。大蜜丸一般重3~9g,小蜜丸同水丸。 蜜丸的制法分炼蜜、合药、制条、成丸、包装、贮存等步骤。 对蜂蜜的选择与炼制是保证蜜丸质量的关键。一般以乳白色和淡黄色,味甜而香、无杂质,稠如凝脂油性大,含水分少为好。但由于来源,产地,气候等关系,其质量不一致,北方产的蜂蜜一般水分较少,其中以荆条蜜,枣花蜜为优,而南方产的蜂蜜一般含水分较多。 炼蜜的目的是除去杂质,破坏酵素,杀死微生物,蒸发水分,增强粘性。其方法是:小量生产可用铜锅或锅直火加热,文火炼;大量生产可用蒸汽夹层锅,减压蒸发浓缩锅进行炼制,最后滤除杂质。炼蜜的程度分为嫩蜜、炼蜜、老蜜三种。 嫩蜜 将嫩蜜加热至沸,温度达110~114度,色变深,有粘滞性,失去水分约3%。适用由含有较多脂肪、淀粉、黏液质、糖类及含动物组织的方剂。 炼蜜 将嫩蜜继续加热,温度达110~116度,出现浅红色有光泽的泡沫,用手拈之粘性较强,但无白丝,失去水分约13%,用于含纤维质,淀粉、糖类以及部分油质的方剂。 老蜜 炼蜜继续加热至呈棕红色,有红色光泽,用手拈之甚粘手,能拉出白丝,蜜温达118~122度。适用于含多量纤维素,矿物质的方剂。
4,怎样制作大蜜丸
蜜丸的制法基本步骤如下:炼蜜→合药→制条→成丸→包装→贮存。
1.对蜂蜜的选择与炼制。炼蜜的目的是除去杂质,破坏酵素,杀死微生物,蒸发水分,增强粘性。其方法是:小量生产可用铜锅或锅直火加热,文火炼;大量生产可用蒸汽夹层锅,减压蒸发浓缩锅进行炼制,最后滤除杂质。炼蜜的程度分为嫩蜜、炼蜜、老蜜三种。 嫩蜜 将嫩蜜加热至沸,色变深,有粘滞性,失去水分约3%。适用由含有较多脂肪、淀粉、黏液质、糖类及含动物组织的方剂。 炼蜜 将嫩蜜继续加热,出现浅红色有光泽的泡沫,用手拈之粘性较强,但无白丝,用于含纤维质,淀粉、糖类以及部分油质的方剂。 老蜜 炼蜜继续加热至呈棕红色,有红色光泽,用手拈之甚粘手,能拉出白丝。适用于含多量纤维素,矿物质的方剂。
2.合药:将已炼制好的炼蜜与药粉按比例进行混合(药粉与炼蜜的比例一般为1:1或1:5也有不足1:1的,要根据药物性质及季节不同而异。一般含糖类、油脂类的中草药用蜜少。含纤维素较多和质地疏松的药物用蜜量多。夏季用蜜量少,冬季用蜜量多。均匀地揉合,做成像面团样丸块(在搅拌机中机械混合或在其它容器中人工混合)。合药时,蜂蜜一般趁热加入(如含有胶质,树脂或挥发性成分需待炼蜜稍冷后再加入混合),充分和匀,使其内外全部滋润,色泽一致,软硬适中,能随意捏塑即可。
3.制条,成丸。 将合好的面团样软材放置一定时间,使药料与蜂蜜成分混合滋润,并产生一定粘性后即可搓条,搓条要粗细一致,外表光滑。即可用手工或制丸板做成一定量的、光滑的、园球形丸粒,大量生产可用机械制丸。 制丸时,先将药团块称重,以便分计量准确,即按每次所需制成丸粒的数目与每丸的总量进行计算,按计算量称取团块再搓条,制成预计数目的丸粒,搓丸条的虚词可依丸粒大小来定,丸条搓好后再分割成小段,再搓圆成球形即可。 为避免药团粘手和粘器具,操作时可用适量的润滑剂。润滑剂可用甘油或麻油(花生油),蜂蜡按一定比例 ,加热熔化而成。夏季蜂蜡可适当多加一点。
4.包装与贮藏:制成的蜜丸,可采用蜡纸、玻璃纸、塑料袋、蜡壳包好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5,蜜丸的手工制作流程
中药的蜜丸,分小密丸和大蜜丸。手工制作程序基本相同。简单来说,就是把要做的药烘干打细粉,然后用蜂蜜调和用手搓成丸状。1、将配方的药物干燥后磨粉。制丸前装入消毒盆。2、以药粉的重量按1∶1.2-1.5的比例备好蜂蜜,如1000g药粉,备1200-1500g蜂蜜。药料 3、熬炼蜂蜜,先用武火,熬沸后改为文火缓熬。 4、按丸药药料的成分,分别熬为老密、中蜜、嫩蜜。即药料以草根、树皮为主,纤维多不易粘结的用老蜜(但绝对不是“滴水成珠”,那样己超过了老蜜的粘结度,制成的丸药干硬难服)。药料中以含糖或含胶质或含淀粉较多容易粘结的用嫩蜜。药料成分适中的用中蜜,制蜜丸大多用中蜜。而老蜜、中蜜、嫩蜜的判断,习称“看火色”。但若掌握不好,做出的丸药就质量不高。5、调药。将熬炼好的蜂蜜用勺子倒入盆装的药粉内,同时用粗竹筷在药粉内成园周搅动,就象平时做饺子前加水和面一样,边倒蜂蜜边调药粉,以基本上看不到干药粉时停止加蜜,但又不能加得太多,蜜多了丸子不易成形。如开初蜂蜜的总量没掌握好,此时在调蜜时就可根据药粉的干湿度来补救。调好后,用消毒的双手在盆中和为一团。6、搓条、和丸。(用消毒刀具、菜板)和丸时可用少许芝麻油点于掌心以使久药光亮。如按每粒丸药重10g计,一料共重3000g,就要做成300粒。可将和好的药团分为三坨,每坨再分为5小坨,每小坨搓条后,按菜板上已刻的刻度分切为20节,每节搓一丸。 7、包装。先备好无毒塑料薄膜(过去用皮纸或蜂腊),每张大约10X10cm大小。每和一丸就用薄膜包裹一丸,不必另作“阴干”。和完后再用消毒器具装存备用。药丸制作流程流程:处方-选(制)药(质优上乘)-洗净-干燥-打粉(粗细二道)-混和 -灭菌-配密-捶打-搓条-成丸-凉干(可放置低温消毒柜减少染机会)-包装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1、将配方的药物干燥后磨粉。制丸前装入消毒盆。 2、以药粉的重量按1∶1.2-1.5的比例备好蜂蜜,如1000g药粉,备1200-1500g蜂蜜。药料 3、熬炼蜂蜜,先用武火,熬沸后改为文火缓熬。 4、按丸药药料的成分,分别熬为老密、中蜜、嫩蜜。即药料以草根、树皮为主,纤维多不易粘结的用老蜜(但绝对不是“滴水成珠”,那样己超过了老蜜的粘结度,制成的丸药干硬难服)。药料中以含糖或含胶质或含淀粉较多... 最佳答案:
6,如何做中药蜜丸
【蜜丸】指药材细粉用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可分为大蜜丸和小蜜丸。 制蜜丸用蜂蜜要炼成嫩蜜,中蜜,老蜜。【嫩蜜】适合用于多量油质,粘液质,糖类及动物组织等的药物制丸。【中蜜】适合用于纤维质,淀粉及含部分油脂,糖类,一般性制丸。【老蜜】适合用于含多量纤维质及粘性差的矿物质药物制丸。 蜜丸制备方法有: 1.泛制法【中药材熬出液或提取液浓缩成膏作为粘合剂与一些药材碾磨成细粉,泛制成丸 。 2.【塑制法】将药物细粉加入适量炼制过蜂蜜,混合均匀,制成软硬适宜,可塑性较大的软材,再依次制丸条,分丸粒,搓圆而成的丸粒。(药厂多用滚式制丸机)。在市场买的蜂蜜有假. 要买养蜂的新蜜.寒性病用热蜜.热性病有凉蜜. 熬开.滴水成珠为度.为熬好了,对好你想搅拌的药粉,与蜜混合均匀,然后用手团成圆形就可以了。工序不是那么的复杂。储存.原先用腊纸.现在用无毒嗍料薄膜即可.蜜丸的制法基本步骤如下:炼蜜→合药→制条→成丸→包装→贮存。 1、对蜂蜜的选择与炼制是保证蜜丸质量的关键。炼蜜的目的是除去杂质,破坏酵素,杀死微生物,蒸发水分,增强粘性。其方法是:小量生产可用铜锅或锅直火加热,文火炼;大量生产可用蒸汽夹层锅,减压蒸发浓缩锅进行炼制,最后滤除杂质。炼蜜的程度分为嫩蜜、炼蜜、老蜜三种。 嫩蜜:适合用于多量油质,粘液质,糖类及动物组织等的药物制丸。 中蜜:适合用于纤维质,淀粉及含部分油脂,糖类,一般性制丸。 老蜜:适合用于含多量纤维质及粘性差的矿物质药物制丸。 2、将已炼制好的炼蜜与药粉按比例进行混合(药粉与炼蜜的比例一般为1:1或1:5也有不足1:1的,要根据药物性质及季节不同而异。一般含糖类、油脂类的中草药用蜜少。含纤维素较多和质地疏松的药物用蜜量多。夏季用蜜量少,冬季用蜜量多。均匀地揉合,做成像面团样丸块。合药时,蜂蜜一般趁热加入(如含有胶质,树脂或挥发性成分需待炼蜜稍冷后再加入混合),充分和匀,使其内外全部滋润,色泽一致,软硬适中,能随意捏塑即可。 3、将合好的面团样软材放置一定时间,使药料与蜂蜜成分混合滋润,并产生一定粘性后即可用全自动制丸机制丸,做出的药丸大小均匀,颗粒圆滑、饱满等。(小量生产时可用小型制丸机。) 4、制丸时, 为避免药团粘手和粘器具,操作时可用适量的润滑剂。润滑剂可用甘油或麻油(花生油),蜂蜡按一定比例 ,加热熔化而成。夏季蜂蜡可适当多加一点。 5、包装与贮藏:制成的蜜丸,可采用蜡纸、玻璃纸、塑料袋、蜡壳包好贮存于阴凉干燥处。(注:不可把做好的药丸放在太阳底下暴晒。)
7,做中药水密丸
水蜜丸系将药材细粉用蜜水为粘合剂泛制而成的小球形干燥丸剂。水蜜丸是在解放后广大药剂工作者根据水泛丸制做的原理而创制的。此种方法比手工塑制法简单,生产效率高,而丸粒小,又光滑圆整,易于吞服。该法采用富有营养成分的蜂蜜,加水炼制为粘合剂,且节省蜂蜜,降低成本,易于贮存。所以补益药剂制小蜜丸者,多用蜜水作粘合剂制成水蜜丸。目前应用较普遍,尤其南方气候较湿润的省份,生产水蜜丸者更多。制作中药蜜丸的炼蜜方法 制作中药蜜丸所用蜂蜜须经炼制后方能使用。其目的是除去其中的杂质,蒸发部分水分,破坏酵素,杀死微生物,增强粘合力。炼蜜前应选取无浮沫、死蜂等杂质的优质蜂蜜,若蜂蜜中含有这类杂质,就须将蜂蜜置锅内,加少量清水(蜜水总量不超过锅的1/3,以防加热时外溢)加热煮沸,再用4号筛滤过,除去浮沫、死蜂等杂质,再入锅内加热,炼至需要的程度即可。优质蜂蜜就无需滤过这一环节。手工制作中药蜜丸,主要工艺如下:1、将配方的药物干燥后磨粉。制丸前装入消毒盆。2、以药粉的重量按1∶1.5的比例备好蜂蜜,如1000g药粉,备1500g蜂蜜。药料中糖质、胶质、淀粉较多的,则以1∶1~1.2即可。3、熬炼蜂蜜,先用武火,熬沸后改为文火缓熬。4、按丸药药料的成分,分别熬为老密、中蜜、嫩蜜。即药料以草根、树皮为主,纤维多不易粘结的用老蜜(但绝对不是“滴水成珠”,那样己超过了老蜜的粘结度,制成的丸药干硬难服)。药料中以含糖或含胶质或含淀粉较多容易粘结的用嫩蜜。药料成分适中的用中蜜,制蜜丸大多用中蜜。而老蜜、中蜜、嫩蜜的判断,习称“看火色”,如何掌握,待明后天另文告之。但若掌握不好,做出的丸药就质量不高。5、调药。将熬炼好的蜂蜜用勺子倒入盆装的药粉内,同时用粗竹筷在药粉内成园周搅动,就象平时做饺子前加水和面一样,边倒蜂蜜边调药粉,以基本上看不到干药粉时停止加蜜,但又不能加得太多,蜜多了丸子不易成形。如开初蜂蜜的总量没掌握好,此时在调蜜时就可根据药粉的干湿度来补救。调好后,用消毒的双手在盆中和为一团。6、搓条、和丸。(用消毒刀具、菜板)和丸时可用少许芝麻油点于掌心以使久药光亮。如按每粒丸药重10g计,一料共重3000g,就要做成300粒。可将和好的药团分为三坨,每坨再分为5小坨,每小坨搓条后,按菜板上已刻的刻度分切为20节,每节搓一丸。7、包装。先备好无毒塑料薄膜(过去用皮纸或蜂腊),每张大约10X10cm大小。每和一丸就用薄膜包裹一丸,不必另作“阴干”。和完后再用消毒器具装存备用。药丸制作流程流程:处方-选(制)药(质优上 乘)-洗净-干燥-打粉(粗细二道)-混和 -灭菌-配密-捶打-搓条-成丸-凉干(可放置低温消毒柜减少染机会)-包装。中药水泛为丸:1、将中药粉碎成细粉。2、在竹匾中撒少许水,撒适量药粉,起模。也可用王不留或小米煮熟做模。3、如做元宵法,逐步洒水加药粉,滚动至绿豆大小,移出。4、干燥后即为水丸。 蒸饼为丸:同上将药物粉碎,再按要求将面粉拌匀,蒸熟,调揉成丸,或干燥后粉碎再制丸。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