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偏方治闭经2,女人月经不来吃什么中药调理3,中医中药如何治闭经4,哪些中药方可治疗闭经5,卵巢早衰闭经中药偏方6,哪些中药方剂可治疗闭经7,闭经的药膳调理方法有什么偏方治闭经醋拌木耳吃,月经来之前四五天吃好象不行,那……
本文目录一览
1,偏方治闭经

2,女人月经不来吃什么中药调理
您好:中医学认为治疗月经不调应先明确病症原因,即可对症施治。中医认为经水出于肾,故调理月经的根本在于补肾。通过调理使得肾气充足,精血旺盛,则月经自然通调。建议你采用中药进行调理。
3,中医中药如何治闭经
你好,你这有可能属于气血不足导致的闭经。 食疗:①当归、黄芪30克、生姜、羊肉。将羊肉切块,生姜切丝,当归、黄芪用纱布包好,同放瓦锅内加入水适量,炖至烂熟,去药渣,调味服食。每天1次,每月连服3~5天。②北黄芪枸杞子,乳鸽1只。将乳鸽洗净,黄芪布包,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后饮汤食肉。隔天炖服1次,每月连服4~5次。
4,哪些中药方可治疗闭经
闭经指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初潮,或已行经而又中断达3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 [方一] 鳖甲30克,白鸽1只,米酒少许。将白鸽去毛和内脏,并将鳖甲打碎,放人白鸽腹内,加清水适量,米酒少许,放瓦盅内隔水炖熟,调味服食。 本方适用于肝肾不足之闭经。 [方二] 山药90克,鸡内金30克。将两味干燥,共研细末,每服12克,日1次。用糯米酒或黄酒送服。 本方适用于气血虚弱之闭经。 [方三] 黑木耳、胡桃仁各120克,红糖240克,黄酒适量。将木耳、核桃仁碾末,加入红砂糖拌和均匀,瓷罐装封,每服30克,黄酒调服,1日2次,黄酒送服。 本方适用于气血虚弱之闭经。 [方四] 泽兰叶10克,水鱼1只,米酒少许。将活的水鱼用热水烫,使其排尿后,切开去肠脏。泽兰叶研末,纳入水鱼腹内(甲与肉同用),加清水适量,放瓦盅内隔水炖熟,加少许米酒服食。每隔l天1次,连服3—5次显效。 本方适用于阴虚血燥之闭经。 [方五] 向日葵梗9克,猪爪250克。先将猪爪(猪蹄壳)洗净,刮去污垢,用河沙在锅中炒泡,再淘洗干净后放入砂锅内,用文火煨炖至烂熟。猪爪煨烂后,加入向日葵梗,煮几沸熬成浓汁,去渣,饮汁,每日2-3次,每次20-30毫升。 本方适用于气滞血瘀之闭经。 [方六] 薏苡仁根30克。将药洗净,切段,水煎,早、晚空腹饮用,连服十余剂方有效。 本方适用于痰湿阳滞之闭经。
5,卵巢早衰闭经中药偏方
首先保证在精神上应避免受刺激,减轻工作压力带来的紧张,学会放松,保持心情舒畅,情绪乐观开朗。若能做到这些,对调理闭经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的确,实病尚需药医。
闭经,中医认为临证虚者,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损伤,而致冲任不能满赢,血海空虚,无血可下;实者,多因邪气阻滞,气血不通,经隧阻隔而成。具体可分肾虚、气血虚弱,阴虚血燥、气滞血癌、痰湿阻滞、寒湿凝滞等。
卵巢功能早衰多发生于青春发育后至40岁以前的妇女,以闭经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如潮热、多汗、面部潮红、情绪不稳定、性欲低下、阴道干涩等。推荐用中药复经汤治疗。
方药:柴胡,当归,白芍,绿萼梅,月季花,川芎,红参,白术,香附,丹皮,茯苓,熟地,鹿角霜,酸枣仁,茺蔚子,川牛膝,桃仁,菟丝子。
功效:疏肝化瘀,益气养血,调补冲任。
主治:原发性闭经,继发性闭经,月经量少等病。见经量少或突然出现无诱因的停闭,或月经数月不行,或久婚不孕,伴有情志抑郁,经前胸胁胀痛,头昏耳鸣,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心悸气短,失眠纳差,腰膝酸软,下腹隐痛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30日为1疗程。同时调节情志,以新鲜饮食为主,多食豆类食品,少食辛辣厚味之品。
方中用柴胡、当归、白芍调达肝气,养血柔肝,治其标;绿萼梅、香附疏利气机,为行血之先导;丹皮、月季花、桃仁、茺蔚子活血通经;伍红参、白术、云茯苓以养脾胃之气,复其生化之源,旨在补中兼通,激活卵巢功能;更用熟地配酸枣仁,养血宁心,滋阴补血;鹿角霜配菟丝子,补阳益阴,既能补肾填精,又能补肾气助阳调冲治其本。
全方标本兼顾,虚实同治,融疏肝化瘀、益气健脾、调补冲任为一体,不但可缓解症状,且能促进卵巢功能恢复之功。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以上方药的使用仅供参考,使用时必须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制定剂量,不可盲目自行治疗,以求满意疗效。
6,哪些中药方剂可治疗闭经
治疗闭经的中医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郁气滞,胃失和降,经脉闭阻。
【治法】舒肝和胃,活血通经。
【方名】舒肝活血通经汤。
【组成】炙香附10克,吴萸连6克,姜川朴6克,紫丹参15克,川楝肉10克,炙元胡6克,桃仁6克,枳实6克,当归12克,丹皮10克,半夏10克,赤白芍各6克,焦三仙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中药处方(二)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调补气血,健脾益肾。
【方名】加减八珍汤。
【组成】党参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当归9克,桂枝9克,川芎9克,熟地15克,鸡血藤15克,制附块6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解郁,利气调经。
【方名】四物逍遥汤。
【组成】柴胡9克,当归9克,川芎9克,香附9克,延胡索9克,桃仁9克,红花9克,赤芍12克,生地12克,青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四)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理气。
【方名】活血汤。
【组成】桃仁9克,红花9克,归尾9克,泽兰9克,白芍9克,香附9克,陈皮9克,牛膝9克,益母草12克,丹参30克,柴胡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五)
【辨证】瘀血阻滞。
【治法】活血通络。
【方名】尖花汤。
【组成】两头尖10克,凌霄花6克,茜草根6克,茺蔚子6克,延胡索6克,酒当归6克,酒川芎15克,酒丹参15克,艾叶5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六)
【辨证】血虚肾亏。
【治法】养血益阴,补肾填精。
【方名】四二五合方。
【组成】当归9克,川芎3克,白芍9克,熟地12克,覆盆子9克,菟丝子9克,五味子9克,车前子9克,牛膝12克,枸杞子15克,仙茅9克,仙灵脾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七)
【辨证】肝肾精枯,气血亏甚。
【治法】气血双补,兼滋肝肾。
【方名】益气补冲汤。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神12克,当归9克,熟地12克,黄芪9克,枸杞子9克,菟丝子9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八)
【辨证】气血虚弱,心脾郁结。
【治法】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兼清肝热。
【方名】加味归脾汤。
【组成】当归3克,茯苓3克,白术3克,炙黄芪3克,龙眼肉3克,远志3克,炒酸枣仁3克,木香1.5克,炙甘草0.9克,人参3克,柴胡2克,山栀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7,闭经的药膳调理方法有什么
一、气血不足:月经闭止,面色苍白或是萎黄,精神疲倦,头晕目眩,心悸少气,虚烦不寐,四肢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宜气血兼补,养血通经。
1、归芪生姜羊肉汤:羊肉250克,洗净切块,生姜65克,洗净切丝,当归、黄芪各30克,布包,共入砂锅炉内加水适量,炖至烂熟,弃药包。治宜气血兼补,养血通经。
2、桂园莲子粥:莲子30克,去皮心,红枣10枚,去核,桂园30克,糯米60克,同煮为粥。早餐加糖食用。常用有效。
3、北芪苟札乳鸽汤:乳鸽一只,洗净,北芪30克,布包,枸札子30克,共入磁盆内隔炖熟。调味饮汤吃肉。隔日一次,连服5只。
二、下元不足:月经闭止,腰腿酸软,全身乏力,健忘盗汗,性欲减退,面色暗晦,舌质暗淡,脉沉细数。治宜填精,滋补肝肾。
1、地黄粥:粳米30-50克,入水煮粥,待熟时加生姜汁10-20滴、生地黄汁10-15克,搅匀加红糖适量。早餐食用。常用有效。
2、瘦猪肉炖汤:瘦猪肉100克,鳖一只,共煮汤,调味服食。每天一次连服数次。
3、人参胡桃汤:人参3克,胡桃肉3枚,煎汤服之。每日一次。连用5~7天。
三、气滞血瘀:月经闭止,小腹胀痛,胸胁隐痛,乳房胀痛,面色萎黄带青紫,烦燥易怒,舌淡有紫斑,边有瘀点,脉沉涩或弦。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1、红花酒:红花50克,浸泡于1000毫升黄酒中,一周后服用。每次50毫升,连服7天。
2、桃仁牛血汤:桃仁12克,新鲜牛血200克(煮熟凝固),切块,加清水适量煲汤。食盐少许调味,饮汤吃牛血。每日一次,连服7天。
3、菜菔粥:粳米50克,入水煮粥,待熟时入莱菔子10-15克,至粥熟烂,加白糖或食盐少许调味,晨起服食。连用一周。
四、痰温阻滞:月经闭止,小腹微痛坠胀,体态肥胖,白带增多,头晕恶心,痰多,食欲不振,口淡无味,心烦急躁,舌淡苔滑腻,脉沉滑数。治宜化痰利湿,活血调经。
1、山楂扁豆粥:薏米30克,炒扁豆15克,山楂15克,红糖适量,四味同煮粥食。每日一次,连服7-8天。
2、黑豆红花煎:黑豆30克,红花6克,水煎,冲红糖60克,温服。每日一次,连用一周。
3、苓花红糖饮:红花6克,云苓50克,入水同煎取汁,加红糖100克温服。每日一次。连服5-7天。
五、寒凝血瘀:月经闭止。小腹冷痛,胸闷恶心,四肢不温,面色青白,带下色白量多,苔白,舌淡红,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经。
1、生姜大枣茶:大枣100克,生姜15克,红糖100克,煎水代茶饮。服至经开潮止。
2、韭菜根汁:韭菜根100克,洗净切碎,绞汁,炖热温服。每日一次,连用5-7天。
3、艾叶生姜煮鸡蛋:艾叶9克,生姜15克,鸡蛋2个,加水适量入砂锅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放入再煮片刻。调味后饮汤吃蛋。每日一次,连服5-6次。
温馨提示,女性出现闭经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以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