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中草药 一枝草,一枝草的功效

中草药 一枝草,一枝草的功效

本文目录一览一枝草的功效2,一枝草的功效3,巴是什么是一种什么中药4,中草药一枝箭产于那里那里最多5,这个是什么草药啊6,中草药一枝箭产于那里那里最多7,中药中的一枝香是什么8,请问中药一枝箭的功效及用法是什麽9,一枝蒿的性质及功效……

本文目录一览

1,一枝草的功效

似乎没有,你所说的一只草这个,植物吧,只听说有一只莲,一枝香。

中草药 一枝草

2,一枝草的功效

一枝黄花全草入药,性味辛、苦,微温,归肺、肝经。主要功效有:袪风清热、解毒清肿。1、功效一:袪风清热、解毒清肿一枝黄花味苦性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宜于风热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肺炎、肺结核、白喉、急性及慢性肾炎、小儿疳积及口腔糜烂等症状。2、功效二:治毒蛇咬伤一枝黄花还能够治疗毒蛇咬伤、跌打损伤。3、功效三:治鹅掌风、灰指甲、脚癣4、功效四:杀菌消炎、利尿根据研究发现,一枝黄花属植物含多炔、皂苷、酚类及挥发油成分,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杀虫、利尿等作用,药用价值极高。因一枝黄花含皂甘,所以家畜误食可引致麻痹及运动障碍等中毒症状。一枝草没什么功效吧

中草药 一枝草

3,巴是什么是一种什么中药

巴豆
是一种被子植物,一种常绿灌木,又名鸡肠风、鸡眼藤、黑藤钻、兔仔肠、三角藤、糠藤、三蔓草、不凋草、生山中、叶似茶。根茎可作中药。性微温,味辛甘,功能补肾阳,壮筋骨。主治肾虚、腰膝酸软宫冷、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等。建议百度百科学习

中草药 一枝草

4,中草药一枝箭产于那里那里最多

【拉丁名】Lycoris aurea Herb.(原植物黄花石蒜)  【异名】铁色箭(《纲目》),忽地笑(《汝南圃史》),鹿葱(《群芳谱》),祖先花(《滇南本草图谱》),岩大蒜、黄龙爪(《四川中药志》),独脚蒜头(《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为石蒜科植物黄花石蒜的鳞茎。  【植物形态】黄花石蒜  多年生草本。鳞茎肥大,近球形,直径约5厘米,外被黑褐色鳞茎皮。叶基生,质厚,阔线形,上部渐次狭窄,长达60厘米,宽约1.5厘米,上面黄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中脉在上面凹下,在下面隆起,叶脉及叶片基部带紫红色。花茎在长叶以前抽出,高30~60厘米;伞形花序具5~10朵花,花较大,稍左右对称,长约7厘米,筒部长不及2厘米,具柄,黄色或橙色,花被片6,边缘稍皱曲,宽约1厘米;雄蕊6,与花柱同伸出花被外;子房下位,3室。蒴果,每室有种子数粒。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长于阴湿的岩石上及石崖下土壤肥沃的地方。分布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采集】春、秋采挖,去净苗叶、泥土,晒干。  【性味归经】《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辛甘,有毒。”入脾、肺二经。  【功用主治】解疮毒,消痈肿,杀虫。治痈肿,疔疮结核,汤火灼伤。  ①《滇南本草》:"滋阴润肺。止肺热咳嗽,阴虚痨热不退,解疮毒,利小便,止咳血。"  ②《四川中药志》:"能解毒消肿。外用治痈肿疮毒,虫疮作痒,耳下红肿,疔疮结核及汤火灼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一日量鲜者2~4钱;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资源分布】分布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古籍考证】出自《滇南本草》;《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大一枝箭,全草有毒,以根头最毒。含有毒成分为石蒜碱等生物碱。中毒症状为流涎,呕吐,下泻,舌硬直,惊厥,手脚发冷,脉弱,休克,甚至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解救方法:早期可洗胃,用浓茶或1~2%鞣酸,高锰酸钾亦可;导泻;饮稀醋酸、糖水及淡盐水或  【选方】①治痈肿疮毒:岩大蒜、野菊花叶、三匹风,同捣绒取汁涂患处。  ②治虫疮作痒:岩大蒜捣绒取汁涂患处。  ③治耳下红肿:岩大蒜、菊花叶同捣绒取汁,加入黄桷树浆,和匀涂患处。  ④治汤火伤:岩大蒜捣取汁,和鸡蛋清涂伤处。(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⑤治痨热咳嗽带血:大一枝箭五钱,续断三钱,花粉二钱,石膏五分。共为末。每服二钱,滚水调,略盖片时温服。(《滇南本草》)

5,这个是什么草药啊

中草药的鲜药,要有全草图方可辨识。局部图,资料不足。还要有色,味,还要有剖面图。等。常用药,有经验的大夫从直观就可辨别。
中药的鉴别不是光从望就能区别出来的,有时候还要闻闻,尝尝,放入水里或者其他溶剂里等等,你给出的是根部,但是不是所有的根都做为中药呀,所以要让别人猜出是什么来,最好给发一个全草的图片。
但看根很难判断出是什么草药,有很多根相似的
仅仅看一张抽象的根部图片很难精确的判断出是什么草药,需要有叶、杆、根的图片。 在中草药里,有很多形状相似而药理绝缘不同的。没有确定是什么,最好谨慎行事。
草药。不上中药。 红苋菜根性味寒凉。微苦 清热解毒,利湿凉血。
是红参,能补气,补气之中带有刚健温燥之性,能振奋阳气,适用于急救回阳

6,中草药一枝箭产于那里那里最多

石蒜,又称一支箭。产地及分布:分布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以福建、上海崇明、浙江舟山栽培为多 价 格:0.10 (元)一棵.
【拉丁名】Lycoris aurea Herb.(原植物黄花石蒜)   【异名】铁色箭(《纲目》),忽地笑(《汝南圃史》),鹿葱(《群芳谱》),祖先花(《滇南本草图谱》),岩大蒜、黄龙爪(《四川中药志》),独脚蒜头(《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为石蒜科植物黄花石蒜的鳞茎。   【植物形态】黄花石蒜   多年生草本。鳞茎肥大,近球形,直径约5厘米,外被黑褐色鳞茎皮。叶基生,质厚,阔线形,上部渐次狭窄,长达60厘米,宽约1.5厘米,上面黄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中脉在上面凹下,在下面隆起,叶脉及叶片基部带紫红色。花茎在长叶以前抽出,高30~60厘米;伞形花序具5~10朵花,花较大,稍左右对称,长约7厘米,筒部长不及2厘米,具柄,黄色或橙色,花被片6,边缘稍皱曲,宽约1厘米;雄蕊6,与花柱同伸出花被外;子房下位,3室。蒴果,每室有种子数粒。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长于阴湿的岩石上及石崖下土壤肥沃的地方。分布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采集】春、秋采挖,去净苗叶、泥土,晒干。   【性味归经】《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辛甘,有毒。”入脾、肺二经。   【功用主治】解疮毒,消痈肿,杀虫。治痈肿,疔疮结核,汤火灼伤。   ①《滇南本草》:"滋阴润肺。止肺热咳嗽,阴虚痨热不退,解疮毒,利小便,止咳血。"   ②《四川中药志》:"能解毒消肿。外用治痈肿疮毒,虫疮作痒,耳下红肿,疔疮结核及汤火灼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一日量鲜者2~4钱;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资源分布】分布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古籍考证】出自《滇南本草》;《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大一枝箭,全草有毒,以根头最毒。含有毒成分为石蒜碱等生物碱。中毒症状为流涎,呕吐,下泻,舌硬直,惊厥,手脚发冷,脉弱,休克,甚至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解救方法:早期可洗胃,用浓茶或1~2%鞣酸,高锰酸钾亦可;导泻;饮稀醋酸、糖水及淡盐水或   【选方】①治痈肿疮毒:岩大蒜、野菊花叶、三匹风,同捣绒取汁涂患处。   ②治虫疮作痒:岩大蒜捣绒取汁涂患处。   ③治耳下红肿:岩大蒜、菊花叶同捣绒取汁,加入黄桷树浆,和匀涂患处。   ④治汤火伤:岩大蒜捣取汁,和鸡蛋清涂伤处。(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⑤治痨热咳嗽带血:大一枝箭五钱,续断三钱,花粉二钱,石膏五分。共为末。每服二钱,滚水调,略盖片时温服。(《滇南本草》)

7,中药中的一枝香是什么

 一枝香 (yī zhī xiāng)   1.荔枝的别称。   2.药用植物名。   (1)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山草》:"一枝香生广信(江西上饶),铺地生,叶如桂叶而柔厚,面光绿,背淡,有白毛。根须长三四寸,赭色。土人以治小儿食积。"   (2)即山马兰,为马兰的一种。   (3)即马蹄金,产台湾省。 编辑本段药用植物一枝香  【别名】狼尾拉花、气管炎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一柱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otis ingrata(Wall.)Hook.f.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   【植物形态】水蔓青多年生草本,高50~99厘米。茎直立,茎、叶及苞片上被有细短柔毛。   叶对生;倒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5~6厘米,宽8~20毫米,先端短尖,基部窄狭成柄,边缘具锯齿。花密集于枝端,排列成穗形的总状花序,蓝紫色;苞片狭线状披针形至线形;花柄长1~3毫米,具短柔毛;花萼4裂,裂片卵圆形或楔形,稍有毛;花冠辐射状,花筒短,裂片4;雄蕊2,突出;子房上位,2室,花柱很长。通常花落后尚宿存果端,柱头头状。   蒴果扁圆。花期9~10月。生于山地草丛。分布华东各地。 编辑本段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草丛。   【化学成份】全草含甘露醇和黄酮甙。黄酮甙的甙元为6-羟基木犀草素(6-Hydroxyluteolin)。全草含梓醇甙(catalposide)、6-香草酰梓醇甙(picroside)、6-(3′,4′-二羟基苯甲酰基)-梓醇(verproside)和6-(3′,4′-二羟基肉桂酰基)-梓醇(ver-minoside)。   【药理作用】从全草中提出的甘露醇给小鼠口服200mg/鼠,有明显止咳作用(氨水蒸气引咳法),但无明显的祛痰作用(小鼠酚红法)。用此剂量多数鼠均现腹泻,减少剂量则无止咳作用,因此,其止咳作用是否具特异性尚需进一步确定。从其中提出的总黄酮甙并无止咳作用,但甙元则有止咳作用。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链球菌及肺炎双球菌无明显抑菌作用。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   【归经】肺经。   【临床研究】治疗慢性气管炎根据662例观察,总有效率率84.6%,显效以上为32.9%。   制剂及用法:   一煎剂:一枝香全草(干)3钱,加水浓煎至60毫升,每次30毫升,日服2次。   二复方煎剂:一枝香、四季青、佛耳草各3钱,浓煎成60毫升,每次30毫升,日服2次。   三甘露醇片:从生药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每片含200毫克,每次6片,日服3次。   均以7~10天为一疗程。   实践中观察到,一枝香具有镇咳、化痰、平喘作用,约1/3左右病例在服药后3天,即开始出现疗效,其中以甘露醇片的疗效较为显著。服药1~2天后病人普遍感到口干,极少数病人有胸闷、腹痛感,但极轻微,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久服对心、肝、肾功能未见明显损害。本药对喘息型的疗效似高于单纯型。

8,请问中药一枝箭的功效及用法是什麽

很少用这个药吨鸭子的 这个药主要是清热解毒的
有些偏方是无法用常理来臆测的。 所谓单方一味,气死名医。 但却是当地人通过长期实践,证明有效的方药。 中医学中还有道医、佛医, 用药的规律跟主流医学不完全相同, 但同样能治好病。 孙思邈、扁鹊的用药就跟张仲景的用药很不同, 他们是属于道教一派的。 如果有效,你就用, 不一定非得弄个水落石出。
一支箭 (《草木便方》) 【别名】青藤(《分类草药性》),蛇咬子(《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瓶尔小草科植物一支箭或狭叶瓶尔小草等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①一支箭 多年生小草本,高15~20厘米。根状茎短,呈圆柱形。营养叶单一,卵圆形。长3~6厘米,宽2~3厘米,先端钝或有小突尖,全缘,基部阔楔形,侧脉网状,不与中脉平行;孢子叶自营养叶基部抽出,线形穗状,先端尖;孢子囊约30~60对,排成2列;孢子苍白色,近于平滑。 生于沟边、草地等阴湿处。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安徽、江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②狭叶瓶尔小草 多年生小草本。高10~16厘米。根茎短而直立,簇生多数细长的肉质根。叶单生或2~3叶同自根部生出,总柄长8~13厘米,纤细。营养叶自总柄基部以上3~6厘米处生出,长2~5厘米,宽3~10毫米,倒披针形或长圆倒披针形,先端微尖或稍钝,基部狭楔形,全缘,叶脉网状;孢子叶自营养叶的基部生出,有长柄,高出营养叶,孢子囊穗呈狭线形,长2~3厘米。 生于河滩、草地阴湿处.分布东北、河北、陕西,湖北、江苏、台湾、江西、四川、云南等地。 此外,同属植物心脏叶瓶尔小草和钝头瓶尔小草亦同等入药。两种的主要特征是:前种营养叶宽卵形,基部心脏形,有短柄;后种营养叶广卵形,无柄。 【采集】春、夏采挖带根全草,洗净泥沙,阴干或鲜用。 【性味】苦甘,凉。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治乳痈,疔疮,疥疮身痒,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疥疮身痒:一支箭、蒲公英、鱼鳅串、侧耳根,炖鳝鱼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痈肿初起:一支箭、鱼胆草、铧头草、野烟叶,捣烂敷。(《四川中药志》) ③治乳痈:一支箭、蒲公英各适量,捣烂外敷。 ④治疖疮痈肿:一支箭、熟大黄各一钱五分,对经草四钱,柴胡二钱。水煎服。 ⑤治毒蛇咬伤,无名肿毒:一支箭鲜品适量,捣烂外敷。(③方以下出《陕西中草药》) ⑥治小儿疳积:一支箭、使君子、鸡内金,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治乳痈,疔疮,疥疮身痒,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①《草木便方》:清热毒,除风热。治肾囊肿痛,疗肿恶毒,胸腹宿血,蛇毒。   ②《分类草药性》:治痒子,消疮毒,跌打损伤,肿毒。   ③《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消痈肿。治犬伤,疥疮。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别名】 青藤(《分类草药性》),蛇咬子(《四川中药志》)。 【动植物资源分布】 ①一支箭分布于福建、台湾、 ...
可以的,一支箭是治疮痈的,对火性大的人很好,体寒的就不用

9,一枝蒿的性质及功效

【别名】蜈蚣草(《分类草药性》),乱头发(《贵州民间方药集》),一支蒿、飞天蜈蚣(《贵阳民间药草》),羽衣草(《贵州草药》),千条蜈蚣(江西《草药手册》),锯草(《内蒙古中草药》)。 性味】辛苦,微温,有毒。   ①《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辛麻苦,有毒。   ②《陕甘宁肯中草药选》:味辛苦,性子,有小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心、肝,肺三经。   【功用主治-一枝蒿的功效】活血,祛风,止痛,解毒。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痞块,痈肿。   ①《纲目》:蓍叶主治痞疾。   ②《纲目拾遣》:活血解毒,去一切积滞、沉痼阴寒等疾,驱风理怯。   ③《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热毒,涂疮生肌。   ④《东北药植志》:为健胃、强壮剂,又为痔药。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O.5~1钱;浸酒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或泡酒涂擦;研末调敷。   【宜忌】孕妇忌服。   【选方】   ①治跌打损伤:一枝蒿一两。泡酒涂擦。   ②治重伤,止痛消肿:一枝蒿二钱,法半夏三钱,生白芷三钱。各药研成细末,混合成散剂,开水吞服,每服三分。   ③抬跌打损伤,风湿疼痛:一枝蒿一钱,五香血藤五钱,见血飞二钱,黑骨头五钱,排风藤四钱,红牛膝三钱。泡酒二斤,每次服一两。(宜忌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④治腹中痞块:蓍叶、独蒜、穿山甲末、食盐。同以好醋捣成讲,量痞大小贴之,两炷香为度,其痞化为脓血,从大便出。 (《保寿堂经验方》)   ⑤治头风、年久头风痛:一枝蒿捣绒绞汁,漓耳心。<《贵州草药》)   ⑥治经闭腹痛:蓍草叶三至五钱。 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⑦治肿毒:蓍草叶三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⑧治风火牙痛:一枝蒿捣绒,揉擦两太阳穴;如痛不止,再取叶含塞于痛处。(《贵州草药》)   ⑨治毒蛇咬伤:一一枝蒿、水慈姑。捣烂,或晒研末,调淘米水敷伤口。(《贵阳民间药萆》)   二一枝蒿茎叶一握,捣烂,在患肿上部向下推,直到伤处,敷于伤口周围,并可止血。此药敷后疼痛减低。(《贵阳市秘方验方》) 蓍草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弗氏痢疾杆菌有高度的抑菌作用,其有效成分可能为内酯香豆精类化合物。用相当于人剂量的625倍于小白鼠(腹腔注射)无死亡。10%鲜草醇溶性部分用平板纸片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治疗各种急、慢性炎症疾患将蓍草制成注射液,每安瓿2毫升,相当原生药8克,成人每次2~4毫升,每日2次,肌肉注射,小儿酌减。或取鲜茎叶3~5钱,水煎服,每日2次。亦可用茎叶加工制成60%凡士林软膏外用。曾治急性外科感染、急性阑尾炎、急性肠炎、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淋巴结炎,深部脓肿、痈、妇科炎症疾患、上呼吸道感染、慢性中耳炎、湿疹等共188例。急性炎症以3天为观察期,如已见效可继续用药6~7天以巩固疗效;慢性炎症以7~10天为观察期,疗程视病情而定。结果一疗程后痊愈137例(72.8%),好转36例(19.2%),无效16例(8%)。据临床观察,本品具有较好的抗菌消炎、退热镇痛作用,尤其对急性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而对呼吸系统炎症效果较差。有效病例多数在1~2天内体温降至正常;2~3天内白细胞数逐惭恢复正常。经动物实验证明,本品毒性低,临床使用较安全。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