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水菍中草药,这果子学名叫什么这是没熟的熟了是紫红色

水菍中草药,这果子学名叫什么这是没熟的熟了是紫红色

本文目录一览这果子学名叫什么这是没熟的熟了是紫红色2,老家用来煲水洗澡可以止痒我想知道它的学名应该是一种中草药3,多年念什么4,这是一种治眼镜蛇咬伤的草药长在水底不出水面我这里叫它水芥菜有5,多年念什么6,请问这种叫什么中药名7,怎样除……

本文目录一览

1,这果子学名叫什么这是没熟的熟了是紫红色

桃金娘(拉丁学名:Rhodomyrtus tomentosa),别名:哆尼、岗菍、山菍、多莲、当梨根、稔子树、豆稔、仲尼、乌肚子、桃舅娘、当泥,英文名:myrtle。花期4-5月。夏日花开,绚丽多彩,灿若红霞,边开花边结果。成熟果可食,也可酿酒,是鸟类的天然食源。  农历七月七的时候开始熟。
柿子。。。。。
一种野果,山稔子。其别名很多:水哆年、哆哞仔、多年头、正毛菝仔、山稔、桃金娘、当梨根、山旦仔、稔子树、豆稔、当泥、多尼、豆稔干(《广西中药志》),又名金丝桃、山菍(《本草求原》)、桃娘、水刀莲、江稔、岗稔、当梨、稔子

水菍中草药

2,老家用来煲水洗澡可以止痒我想知道它的学名应该是一种中草药

爵床爵床(拉丁学名:Rostellularia procumbens(L.) Nees)一年生匍匐草本。、性味归经:微苦,寒。 味苦咸辛、性寒,归肺、肝、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截疟。用于感冒发热,疟疾,咽喉肿痛,小儿疳积,痢疾,肠炎,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乳糜尿;外用治痈疮疖肿,跌打损伤。

水菍中草药

3,多年念什么

多年拼音:[duō nián]多年[释义] 谓岁月长久。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汉 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旧唐书·李密传》:“爱之如父母,敬之若神明,用能享国多年,祚延长世。”《儒林外史》第六回:“多年名宿,今番又掇高科;英俊少年,一举便登上第。” 茅盾 《子夜》十八:“好比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昨天是第一次重逢,说不完那许多离情别绪,而今天便觉得无话可谈了。”
多年,拼音是duō nián,出自 《长恨歌》,解释为岁月长久。 多年 - 山稔子别名。 多年,一种野果,即山稔子。其别名很多:水哆年、哆哞仔、多年头、正毛菝仔、山稔、桃金娘、当梨根、山旦仔、稔子树、豆稔、当泥、多尼、豆稔干(《广西中药志》),又名金丝桃、山菍(《本草求原》)、桃娘、水刀莲、江稔、岗稔、当梨、稔子、豆稔、麦稔、山东稔、乌肚子、山多奶、多莲、苏园子、多年(潮州话)、当泥(客家话)。 其果子可食用,味淡微甜,根、果、叶都可入药。

水菍中草药

4,这是一种治眼镜蛇咬伤的草药长在水底不出水面我这里叫它水芥菜有

【药名】龙舌草【别名】塘底菜、水白菜、水芥菜、水莴苣、龙爪草、海菜、水车前、龙舌、瓢羹菜、山窝鸡【英文名】Herb of Waterplantain Ottelia【拉丁文名】Herba Otteliae Alismoidis【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ttelia alismoides (L.) Pers.[Statiotes alismoides L.]【科属分类】水鳖科【生态环境】生于浅水边及池沼中。【各家论述】1.《纲目》:治痈疽,汤火灼伤,捣涂之。 2.《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治水肿。 3.《贵阳民间药草》:除湿化痰,止咳。【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动植物形态】龙舌草,沉水草本。茎极短,具须根。叶基生,膜质;叶柄长短随水体有深浅而异多变化于2-40cm之间;叶卵状椭圆形、披针形或心形,长8-25cm,宽2-18cm,先端圆钝至急尖,基部楔形、圆钝至心形,多全缘。花序柄长;佛焰苞椭圆形至卵形,长2.5-4cm,宽1.5-2.5cm,先端2-3浅裂,3-6条纵翅;花两性,无柄,单生;萼片3,长圆状披针形;花瓣3,白色、淡紫色或浅蓝色,广倒卵形,长约2.5cm,基部有小形附属物;雄蕊3-9(-10)。果长圆形,长2-5cm,宽8-15mm。种子多数,纺锤形,细小。花期4-10月。【来源】水鳖科水车前属植物水车前Ottelia alismoides (L.) Pers.,以全草入药。春夏采全草,洗净晒干。【考证】出自《纲目》:龙舌生南方池泽湖泊中。叶如大叶松菜及不苡状,根生水底,抽茎出水,开白花,根似胡萝卜根而香,杵汁能软鹅鸭卵。方家用煮丹砂,煅白矾,制三黄。用药[编辑本段]【性味归经】甘、淡,凉。【药材基源】为水鳖科植物水车前的全草。【药理作用】龙舌草的水煎浸膏对人体病灶分离培养的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抑制或杀灭作用。抑杀作用的强弱与药物浓度成正比,在含药量为1:10至1:10000之间都有效。临床外用龙舌草浸膏治疗两例颈淋巴结结核,均在3个月内痊愈。【功能主治】清热化痰,解毒利尿。用于肺热咳嗽,肺结核,咳血,哮喘,水肿,小便不利;外用治痈肿,烧烫伤。【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5,多年念什么

多年,拼音是duō nián,出自 《长恨歌》,解释为岁月长久。多年 - 山稔子别名。多年,一种野果,即山稔子。其别名很多:水哆年、哆哞仔、多年头、正毛菝仔、山稔、桃金娘、当梨根、山旦仔、稔子树、豆稔、当泥、多尼、豆稔干(《广西中药志》),又名金丝桃、山菍(《本草求原》)、桃娘、水刀莲、江稔、岗稔、当梨、稔子、豆稔、麦稔、山东稔、乌肚子、山多奶、多莲、苏园子、多年(潮州话)、当泥(客家话)。其果子可食用,味淡微甜,根、果、叶都可入药。
“多年”念做:duō nián 多年拼音:[ duō nián ]释义:岁月长久。出处: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汉 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字义详解:多读音:[duō]部首:夕五笔:QQU释义:1.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2.数目在二以上。3.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4.过分,不必要的。5.相差的程度大。6.表示惊异、赞叹。7.表示某种程度。8.表疑问。9.姓。年读音:[nián]部首:丿五笔:RHFK释义:1.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2.每年的。 3.一年的开始。4.有关年节的(用品)。5.时期,时代。6.收成。7.岁数。8.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9.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10.姓。

6,请问这种叫什么中药名

这个顿东西很香啊,特别是山上去挖的,现在可以自己种植了?
牛奶浆根 《*辞典》【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Niú Nǎi Jiānɡ Gēn【别名】毛天仙果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根。随时可采。挖取后,洗净晒干。【性味】甘辛,温。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苦,温。"②《闽东本草》:"性温,味甘淡,无毒。"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温,味甘微辛。"【归经】《闽东本草》:"入肺、脾、肾三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活血,祛风除湿。治劳倦乏力,食少,乳难,月经本调,脾虚白带,脱肛,风湿。①《福建民间草药》:"行气活血,祛风解毒。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②《闽东本草》:"补中益气,健脾化湿,强筋壮骨,消肿,活血解毒。治中气虚弱,气血衰微,四肢酸软,筋骨不利,经闭,乳汁不通。"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补腰肾,强筋骨,祛风除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附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牛奶浆根二两。水煎,冲黄酒服。②治脱力劳伤,气虚肾亏腰痛:牛奶浆根一两,水煎服;或加扶芳藤、鸡矢藤各一两,猪脚爪炖服,吃汤和肉。③催乳:牛奶浆根一两。水煎服。(①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④治脾虚月经不调,白带:毛天仙果根二两。水煎服。⑤治脱肛:毛天仙果根一两,勾儿茶根、金毛狗脊根各七钱,地菍根八钱,水煎服。⑥治跌打损伤:毛天仙果根二至三两,或加盘柱南五味子根一两。水煎调酒服。(④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摘录】《*辞典》

7,怎样除去身体里的湿气

每年的春夏之季,雨水充沛,气候闷热,湿邪之气最易在此时入侵人体,如果你感觉到头重、食欲减退、四肢无力、舌苔白厚、皮肤痒而起红点,那么体内必定有湿气,下面分享个人对付湿气的经验 1. 1 服食草药地菍根,有利于排尿驱湿,同时还有活血、改善食欲之功效,特别适合身体虚弱型的湿热患者 2. 2 吃白粥,白粥有利于排尿排湿,又有健脾开胃的攻效,既经济又方便 3. 3 刮痧,此方法也简单易用,只需用勺子,沾上些温水,对着四支的关节凹处,适当的用力刮,刮到出了红点就可以了,同时还有通络的效果,但要注意不能经常地刮痧 4. 4 拔火罐,驱湿效果较好,拔火罐时对心血的负担较重,所以适用于年轻人,与刮痧一样,不宜经常的去拔 5. 5 多做运动、多出汗,将身体的湿气从毛孔中排出,同时还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不过要注意补充身体的水份
最简单了,每天红豆薏仁汤,28天基本就好了。看个人体质吸收状况吧。 要提醒的是汤里不要放任何米。就是红豆加薏仁
传统医学认为,夏秋之交热而多雨,湿气较重。湿邪过盛可致病。湿邪伤人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滑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 因此,在夏秋之交,应特别注意居室和工作场所的通风;涉水及淋雨后应及时将身体擦干并更衣;阴天水凉时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长时间浸泡,以防外湿入侵肌表伤人。为防内湿,切勿过量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及暴食。此外,用莲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等健脾利湿之品适量煮粥食用,可护脾胃,祛湿气。 数千年前中医就提到气候环境变化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其中「湿」被视为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响健康。 此外,现代人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也会造成肠胃消化功能受阻,水分代谢失调。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支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 少动、饮食不节制及压力,造成湿留体内 以中医而言,会运用芳香、发汗及苦温药材,做为祛湿法宝。运用植物香气来对抗感染病,是老祖宗的智能。譬如南方人随身佩带艾草蒲杀菌,防止感染疾病。或在气候回暖、细菌病毒号发的五月端午,家家户户门口挂把佩蓝、石菖及艾叶,取下后用来沐浴,便是取其具消毒空气饮水之意。 现代药学也发现,这些芳香植物确有抗病毒功效,如被制成流感疫苗的八角就是一例。 此外,热辣辣的姜汁发汗,最适合在淋雨之后驱散身体湿气,预防感冒;苦温的中药甘姜如同慢墩火,缓缓将体内水气逼散出来。 中医教你除身体的湿 但要真正去体内湿气,还得从改善生活习惯开始下手。中医提供以下方法,让你轻松除去身体浊重湿气,重新恢复神清气爽。 第1招 勤运动 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第2招 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 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第3招 避环境的湿 此外,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3.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4.水分摄取要适量

8,什么树的叶子有治疗头疼的作用

地锦草、黄毛耳草、樟树根、香薷、枫树叶  名称:地锦草  类别:清热药  拼音:DI JIN CAO  拉丁:Herba Euphorbiae Humifusae  别名:奶草、血见愁、血风草、铺地锦  药用部位:全草  药材性状:常皱缩卷曲,根细小。茎细,呈叉状分枝,表面带紫红色,光滑无毛或疏生白色细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单叶对生,具淡红色短柄或几无柄;叶片多皱缩或已脱落,展平后呈长椭圆形,长5~10mm,宽4~6mm;绿色或带紫红色,通常无毛或疏生细柔毛;先端钝圆,基部偏斜,边缘具小锯齿或呈微波状。杯状聚伞花序腋生,细小。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光滑。种子细小,卵形,褐色。无臭,味微涩。  产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地道沿革:  栽培要点:  性味归经:平;辛;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痢疾,泄泻,咳血,尿血,便血,崩漏,疮疖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15~3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撒。  禁忌:血虚无瘀及脾胃虚弱者慎服。  黄毛耳草 (《浙江民间草药》)  【异名】敷地两耳草、铜眼狮、地坎风、铺地蜈蚣(《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山蜈蚣、对叶寸节草(《浙江民间草药》),过路蜈蚣、串地蜈蚣、白山茄、地蜈蚣、落地蜈蚣、摊地蜈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腹泻草(《中草医药经验交流》)。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黄毛耳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黄毛耳草多年生草本,常呈铺散匍匐状,全株均被有黄绿色细长柔毛,以茎、叶柄、托叶、叶背、脉间等处为多。  茎具角棱,纤弱,节上有须根。  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1~2.5厘米,宽6~12毫米,先端尖,全缘,基部稍圆;托叶连合成鞘状,膜质,边缘钻状齿裂。  花数朵簇生于叶腋;花柄长2~3毫米,萼筒漏斗形,4裂;花冠漏斗形,长5~6毫米,4裂,淡紫白色,稀为白色,4裂;雄蕊4;子房2室,柱头2裂,棒状。  蒴果,扁球形,长和宽均约2毫米,室背开裂;萼片宿存。  种子黑棕色,细小。  花期7月。  果期9月。  生于路边、旷地、溪边、山坡。  分布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性味】①《浙江民间草药》:性平,味微苦,无毒。  ②《湖南药物志》:辛苦酸涩,无毒。  【功用主治-黄毛耳草的功效】清热,除湿,活血舒筋。  治黄疸,水肿,乳糜尿,痢疾,腹泻,跌打损伤,无名肿毒,乳腺炎。  ①《中国药植志》:浸酒或煎水服,治劳伤出血,并有舒筋活络的功能;捣烂敷患处,治无名肿毒及扭伤。  ②《浙江民间草药》:散血治内伤。  ③《湖南药物志》:行气散瘀,清热解毒,凉血,固齿,明目。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利尿,平肝。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捣汁或浸酒。  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湿热黄疸:鲜黄毛耳草一至二两。  水煎服,连服三至七天。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鲜黄毛耳草一两。  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③治湿热水肿:鲜黄毛耳草一至二两,水煎服;另用石蒜鲜鳞茎一两,蓖麻种子二钱,共捣烂敷足心。  (《福建中草药》) ④治小儿急性肾炎:鲜黄毛耳草水煎加红糖服。  二至三岁八钱至一两;四至六岁一两至一两半;七至十岁一两半至二两;十岁以上者二两至二两半。  以上均为一日量,分三次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乳糜尿(膏淋):鲜黄毛耳草二两,金樱根六钱,灯心草、贯众各五钱。  加水三碗煎成一碗。  每日一剂,二次分服。  如尿中有圆柱样物,加星宿菜全草七钱,牡荆子五钱;妇女患者加地菍根一两;病重者黄毛耳草增加一两。  忌食姜、葱、蒜等。  (江西《草药手册》) ⑥治痢疾,肠炎:鲜腹泻草二两(干品一两),洗净,加水浓煎,去渣,取药液,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冲服。  一天分两次服。  (《中草医药经验交流》) ⑦治中暑吐泻:鲜黄毛耳草一两。  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⑧治小儿高热昏睡:黄毛耳草三钱,艾叶一钱,钩藤二钱,山查三钱,蜂窝一钱。  水煎服。  每小时服一次,每次服一匙。  (《湖南药物志》) ⑨治乳腺炎:黄毛耳草一两。  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⑩治妇女血崩:黄毛耳草,水煎,取汁冲红糖服。  (《中国药植志》) ⑾治跌打损伤及蛇咬伤:鲜黄毛耳草捣汁饮,渣敷患处。  (《浙江民间草药》)  樟树根的功效介绍:  樟树根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木姜子的根。  植物形态详樟树果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性微温,味辛。  【功用主治-樟树根的功效】祛风散寒。  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感冒头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  香薷  主要成分:花香薷含有挥发油0.3%,其中主成分为香薷二醇。还含甾醇、酚性物质和黄酮甙等。 全草含挥发油约0.7%,油中主含香芹酚约65%,另含香芹酚乙酸酯、麝香草酚、对聚伞花烃、α-侧伯酮、d-芳樟醇、α-丁香烯、l-龙脑及α-侧柏烯等萜类化合物。  性状:质脆,易折断,叶多皱缩或脱落,叶片展平后可见背面凹下的腺点,茎顶有果穗,宿萼钟状,淡紫红色或灰绿色,先端5裂,密被茸毛,小坚果4,近圆球形,具网纹,气浓清香,味凉,微辛。  功能主治:  1、伤暑(暑天卧湿当风,或生冷不节,头痛发热,转筋,干呕,四肢发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朴(姜汁炙过)、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锉散。每服五钱,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后服下。连进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饮”。方中的扁豆,可用黄连(姜汁炒)代替。  2、水肿。用干香薷五十斤,锉入锅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浓煎,浓到可以捏丸时,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药量可以逐日加一点以小便能畅为愈。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叶一斤,水一斗,熬烂,去渣,再熬成膏,加白术末七两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深师薷术丸”。  3、心烦胁痛。用香薷捣捣汁一、二升服。  4、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冲服一钱。  用法及用量:内服:煎汤, l~3钱,或研末。  不良反应和注意: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阳暑证当忌用。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处方  其它:置阴凉干燥处  枫树叶  治疗草鱼肠炎病73例,同样用枫树叶治疗草鱼皮肢白粉18例,有效率达86%。  1 治草鱼肠炎病  当发现草鱼肛门拖着一条黄色或白色粪便、游动时不掉不散,轻压腹部有黄水或血水渗出时,伴有肛门发炎。应立即用鲜枫树叶2.4千克/100千克鱼,按叶、水比1:10煮汁拌入饲料里,连喂3——4天就可见效。  2 治草鱼白粉病  藻类寄生于草鱼皮肤后,刺激鱼体增生粘液,使鱼体长有一层白粉,直接影响草鱼的生长。此病多发生在藻类生长繁殖的旺盛时期。当发现鱼体上出现白粉时,每667平方米用枫树叶25——30千克,均匀地投入鱼池中,沉入水中,约7天后,鱼体上的白粉就逐渐消失
没看懂什么意思?

9,地锦草黄毛耳草樟树根香薷枫树叶的功效各是什么

名称:地锦草 类别:清热药 拼音:DI JIN CAO 拉丁:Herba Euphorbiae Humifusae 别名:奶草、血见愁、血风草、铺地锦 药用部位:全草 药材性状:常皱缩卷曲,根细小。茎细,呈叉状分枝,表面带紫红色,光滑无毛或疏生白色细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单叶对生,具淡红色短柄或几无柄;叶片多皱缩或已脱落,展平后呈长椭圆形,长5~10mm,宽4~6mm;绿色或带紫红色,通常无毛或疏生细柔毛;先端钝圆,基部偏斜,边缘具小锯齿或呈微波状。杯状聚伞花序腋生,细小。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光滑。种子细小,卵形,褐色。无臭,味微涩。 产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地道沿革: 栽培要点: 性味归经:平;辛;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痢疾,泄泻,咳血,尿血,便血,崩漏,疮疖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15~3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撒。 禁忌:血虚无瘀及脾胃虚弱者慎服。 黄毛耳草 (《浙江民间草药》) 【异名】敷地两耳草、铜眼狮、地坎风、铺地蜈蚣(《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山蜈蚣、对叶寸节草(《浙江民间草药》),过路蜈蚣、串地蜈蚣、白山茄、地蜈蚣、落地蜈蚣、摊地蜈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腹泻草(《中草医药经验交流》)。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黄毛耳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黄毛耳草多年生草本,常呈铺散匍匐状,全株均被有黄绿色细长柔毛,以茎、叶柄、托叶、叶背、脉间等处为多。 茎具角棱,纤弱,节上有须根。 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1~2.5厘米,宽6~12毫米,先端尖,全缘,基部稍圆;托叶连合成鞘状,膜质,边缘钻状齿裂。 花数朵簇生于叶腋;花柄长2~3毫米,萼筒漏斗形,4裂;花冠漏斗形,长5~6毫米,4裂,淡紫白色,稀为白色,4裂;雄蕊4;子房2室,柱头2裂,棒状。 蒴果,扁球形,长和宽均约2毫米,室背开裂;萼片宿存。 种子黑棕色,细小。 花期7月。 果期9月。 生于路边、旷地、溪边、山坡。 分布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性味】①《浙江民间草药》:性平,味微苦,无毒。 ②《湖南药物志》:辛苦酸涩,无毒。 【功用主治-黄毛耳草的功效】清热,除湿,活血舒筋。 治黄疸,水肿,乳糜尿,痢疾,腹泻,跌打损伤,无名肿毒,乳腺炎。 ①《中国药植志》:浸酒或煎水服,治劳伤出血,并有舒筋活络的功能;捣烂敷患处,治无名肿毒及扭伤。 ②《浙江民间草药》:散血治内伤。 ③《湖南药物志》:行气散瘀,清热解毒,凉血,固齿,明目。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利尿,平肝。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捣汁或浸酒。 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湿热黄疸:鲜黄毛耳草一至二两。 水煎服,连服三至七天。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鲜黄毛耳草一两。 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③治湿热水肿:鲜黄毛耳草一至二两,水煎服;另用石蒜鲜鳞茎一两,蓖麻种子二钱,共捣烂敷足心。 (《福建中草药》) ④治小儿急性肾炎:鲜黄毛耳草水煎加红糖服。 二至三岁八钱至一两;四至六岁一两至一两半;七至十岁一两半至二两;十岁以上者二两至二两半。 以上均为一日量,分三次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乳糜尿(膏淋):鲜黄毛耳草二两,金樱根六钱,灯心草、贯众各五钱。 加水三碗煎成一碗。 每日一剂,二次分服。 如尿中有圆柱样物,加星宿菜全草七钱,牡荆子五钱;妇女患者加地菍根一两;病重者黄毛耳草增加一两。 忌食姜、葱、蒜等。 (江西《草药手册》) ⑥治痢疾,肠炎:鲜腹泻草二两(干品一两),洗净,加水浓煎,去渣,取药液,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冲服。 一天分两次服。 (《中草医药经验交流》) ⑦治中暑吐泻:鲜黄毛耳草一两。 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⑧治小儿高热昏睡:黄毛耳草三钱,艾叶一钱,钩藤二钱,山查三钱,蜂窝一钱。 水煎服。 每小时服一次,每次服一匙。 (《湖南药物志》) ⑨治乳腺炎:黄毛耳草一两。 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⑩治妇女血崩:黄毛耳草,水煎,取汁冲红糖服。 (《中国药植志》) ⑾治跌打损伤及蛇咬伤:鲜黄毛耳草捣汁饮,渣敷患处。 (《浙江民间草药》) 樟树根的功效介绍: 樟树根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木姜子的根。 植物形态详樟树果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性微温,味辛。 【功用主治-樟树根的功效】祛风散寒。 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感冒头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 香薷 主要成分:花香薷含有挥发油0.3%,其中主成分为香薷二醇。还含甾醇、酚性物质和黄酮甙等。 全草含挥发油约0.7%,油中主含香芹酚约65%,另含香芹酚乙酸酯、麝香草酚、对聚伞花烃、α-侧伯酮、d-芳樟醇、α-丁香烯、l-龙脑及α-侧柏烯等萜类化合物。 性状:质脆,易折断,叶多皱缩或脱落,叶片展平后可见背面凹下的腺点,茎顶有果穗,宿萼钟状,淡紫红色或灰绿色,先端5裂,密被茸毛,小坚果4,近圆球形,具网纹,气浓清香,味凉,微辛。 功能主治: 1、伤暑(暑天卧湿当风,或生冷不节,头痛发热,转筋,干呕,四肢发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朴(姜汁炙过)、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锉散。每服五钱,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后服下。连进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饮”。方中的扁豆,可用黄连(姜汁炒)代替。 2、水肿。用干香薷五十斤,锉入锅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浓煎,浓到可以捏丸时,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药量可以逐日加一点以小便能畅为愈。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叶一斤,水一斗,熬烂,去渣,再熬成膏,加白术末七两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深师薷术丸”。 3、心烦胁痛。用香薷捣捣汁一、二升服。 4、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冲服一钱。 用法及用量:内服:煎汤, l~3钱,或研末。 不良反应和注意: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阳暑证当忌用。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处方 其它:置阴凉干燥处 枫树叶 治疗草鱼肠炎病73例,同样用枫树叶治疗草鱼皮肢白粉18例,有效率达86%。 1 治草鱼肠炎病 当发现草鱼肛门拖着一条黄色或白色粪便、游动时不掉不散,轻压腹部有黄水或血水渗出时,伴有肛门发炎。应立即用鲜枫树叶2.4千克/100千克鱼,按叶、水比1:10煮汁拌入饲料里,连喂3——4天就可见效。 2 治草鱼白粉病 藻类寄生于草鱼皮肤后,刺激鱼体增生粘液,使鱼体长有一层白粉,直接影响草鱼的生长。此病多发生在藻类生长繁殖的旺盛时期。当发现鱼体上出现白粉时,每667平方米用枫树叶25——30千克,均匀地投入鱼池中,沉入水中,约7天后,鱼体上的白粉就逐渐消失。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