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中草药天紫荆,天桂子是一种什么草药

中草药天紫荆,天桂子是一种什么草药

本文目录一览天桂子是一种什么草药2,紫荆是什么药材3,紫荆花作用中药作用4,百度知道信息提示5,请问中药有紫荆子这味药吗6,这款草药叫什么名字7,紫荆花是药材吗可治什么病8,紫荆花药用9,中药紫京波还有什么别名作用是什么天桂子是一种……

本文目录一览

1,天桂子是一种什么草药

楼主,你是不是指天癸子? 中药上的天癸子,实是植物天癸子的块根。 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是一味抗结核中药。

中草药天紫荆

2,紫荆是什么药材

中药紫荆花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是豆科植物紫茎的花。其性平,味苦。归脾经,肝经和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凉血通淋的功效。对于热淋,血淋,鼻疳,风湿筋骨痛,疮疡等症有治疗的作用。而紫荆花的树皮,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行气,消肿止痛的功效。对于产后血气痛,喉痹,血气痛,经闭,风寒湿痹,痈肿,癣疥,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等症有治疗的作用。

中草药天紫荆

3,紫荆花作用中药作用

这类药可能有堕胎的危险, 8个月了都还没事,以后不吃就没什么孕妇用药必须要中医指导, 以后别乱吃
清热凉血,去风解毒.治风湿筋骨痛.煎汤1-2钱.治鼻中疳疮,阴干研末贴之.

中草药天紫荆

4,百度知道 信息提示

紫荆花是完全花第一,土壤紫荆花喜欢疏松肥沃,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不能积水,否则很容易引起烂根,所以可以用草炭土那一类的第二,水分紫荆花喜欢水,但不能有积水,紫荆花喜欢湿润潮湿的环境,所以要经常的浇水的,春秋天的时候基本三天一次,夏天的时候要天天浇水的,冬天的时候可以少浇一点水,一个星期一次就可以了第三,阳光紫荆花很喜欢光照的,光线充足才能开花多,长的好,所以春秋天的时候可以全天的露养的,夏天阳光太强烈的话可以遮一下阴,冬天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也要全日的光照第四,温度紫荆花的最佳生长温度是十五度到二十五度之间,所以这段时间里要多管理,夏天的时候 给它降一下温度,冬天的时候给它保温一下第五,肥料紫荆花平时可以施点复合肥,春秋天的时候可以加点海餐沃磷肥和氮肥进去,这样有助于开花紫荆花的繁殖我平时都是靠种子繁殖的,秋天的时候把种子撒土里,然后浇透水,慢慢等发芽就可以了,以后就进行正常的养护就行了

5,请问中药有紫荆子这味药吗

你好!没有紫荆子这味药,紫荆花和紫荆皮入药,有用紫荆子这味冒充酸枣仁的。如有疑问,请追问。
没有这味药。中药有紫荆皮、蔓荆子。
有蔓荆子,紫荆子的话,恕我浅薄,尚未知道有这个药。

6,这款草药叫什么名字

男孩:鹏煊 (煊:光明,读xuānn );苑博 (博:博学);宇嘉;建涵;俊楠;建辉 (建造辉煌成就);子义;文治;懿轩 (懿:美好;轩:气宇轩昂);立轩 (轩:气度不凡);思铭;哲瀚 (拥有广大的学问);煜祺 (煜:照耀 祺:吉祥);柏祺;伟诚 (伟:伟大 诚:诚实 );俊月; 女孩:紫潇;沐卉 (卉:草的总称 沐:如雨般湿润 );宣斐;潆心;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寒娟;士可;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倩雪(即前雪,也就是雪天出生的可爱公主啦);雪菁;明美(明白事理,长得标志美丽,有着花容月貌);昭雪(昭:充满活力,是一个阳光女孩。雪:愿她象雪一样纯洁、美丽。);莲伟;婕珍 (意思是聪明的女孩);灵芸(在古代,有一个叫薛灵芸的少女,长得容华绝世,貌赛貂禅,他被当时的皇帝曹丕看中,欲召她进宫做宠妃,愿您的女儿也象她一样美丽,双手灵巧);欣溶 (出自诗人晏殊的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上面几个名字有你喜欢的么?如果不满意,可以自己到:太极鱼起名算命网 去取吧,非常好用 呵呵!!祝您全家幸福快乐!
王不留行。
在我们家里也有见到 最多能下火吧 我们那一般没人弄 当猪草割了
麦蓝菜 应该是这样
有点像柴胡呢
学名麦蓝菜,种子克入药,中医叫王不留行。有活血通经,催乳的功效。

7,紫荆花是药材吗可治什么病

豆科紫荆花是药材。具有清热凉血、祛风解毒、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等功效。可治疗风湿骨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闭经、蛇虫咬伤、血气不和、狂犬等病症。
药名:紫荆花科属分类:为豆科植物紫荆的花。生于山坡、溪边、灌丛中。通常栽培于庭园向阳的地方。采收和储藏4-5月采花,晒干。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性味:苦;平归经:肝;脾;小肠经中药化学成分:紫荆花含阿福豆甙(afzelin),槲皮素-3-a-L-鼠李糖甙(quercetin-3-a-L-rhamnoside),杨梅树皮素-3-a-L-鼠李糖甙(myricetin-3-a-L-rhamnoside),山柰酚(kaempferol),松醇(pinitol)以及花色甙(anthocyanins)。功效:清热解毒药;利尿通淋药主治:热淋,血淋,疮疡,风湿筋骨痛各家论述1.《日华子本草》:通小肠。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凉血,去风解毒。 3.《江苏药树志》:治风湿筋骨痛。选方:治鼻中疳疮: 紫荆花阴干为末贴之。 (《卫生易简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研末敷。
气味:(木、皮)苦、平、无毒。   主治:  1、痈疽发背,肿毒流注。用紫荆皮(炒)三两、独活(去节、炒)三两、赤芍药(炒)二两、生白术一两、木蜡(炒)一两,共研为末,用葱汤调热敷涂患处,疮不甚热煮,用酒调敷;痛得厉害或筋不能伸,药中再加乳香。  2、鹤膝风。用紫荆皮,水煎。饭前服
紫荆花是药材但由于太小不易采,中药只用木皮,木并皮[气味]苦,平,无毒.[主治]破宿血,下五淋,浓煮汁服.开宝.通小肠.大明,解诸毒物,痈疽喉痹,飞尸蛊毒,肿下瘘,蛇.虺.虫.蚕.狂犬毒.并煮汁服.亦以汁洗疮肿.除血长肤.活血行气,消肿解毒,治妇人血气疼痛,经水凝涩.花与皮同功.

8,紫荆花 药用

中药材买卖通上有紫荆花的相关信息 http://www.zycmmt.com/yaocai-732.html
紫荆花有两种:苏木科紫荆花(洋紫荆)和豆科紫荆花。苏木科紫荆花(洋紫荆)的特征:花大而艳,常绿乔木花叶同在,深秋开花,多分布在南方特别是岭南。豆科紫荆花的特征:花小而密,先开花后长叶,初春开花,多分布在北方。 楼主可能是问的豆科紫荆花吧。豆科紫紫荆先花后叶,花色艳丽可爱,花期4—5月。常种植于庭院、建筑物前及草坪边缘丛植观赏。其花、果、皮、木等均可入药。树皮花梗入药,有解毒消肿之功效;种子可制农药,有驱杀害虫之功效。中医认为,紫荆花性味苦、平,入肝、脾、小肠经,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利湿通淋之功,适用于风湿骨痛、鼻疳等。中医认为,紫荆果性味甘、微苦、平,说心、肺经,有止咳平喘、补心镇痛之功,适用于咳嗽、孕妇心痛等。 中医认为,紫荆根皮性味苦,平,入肝、脾、肾经,有破血活血、消痈解毒、固肾止遗之功,适用于疯狗咬伤,遗尿症,疮痈肿毒等。 中医认为,紫荆皮性味苦,平,入肝、脾、肺经,有活血通经、消肿解毒之功,适用于风寒湿痹、妇女经闭、血气疼痛、喉痹、淋疾、痈肿、癣疥、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等。《滇南本草》言其“治筋骨疼痛,风寒湿痹,麻木不仁,瘫痪痿软,暖筋,止腰痛,治妇人血寒腹痛。”《本草纲目》言其“活血行气,消肿解毒,治妇人血气疼痛,经水凝涩。”《分类草药性》言其“治跌打损伤,咽喉、牙痛,女人月经不调,红崩白带,散血止痛,癣疮。” 中医认为,紫荆木性味苦,平,入肝、肾经,有活血、通淋之功,适用于妇女痛经、瘀血腹痛、淋症等。《开宝本草》言其“主破宿血,下五淋,浓煮服之。” 几则治疗方—— 治鼻中疳疮:紫荆花适量,阴干为末贴敷。 治妇人遗尿症:紫荆根皮二十克,酒水各半炖服,每日一剂。 治痈肿:白芷、紫荆皮各等量,研为细末,白酒调敷,每日换药一次。 治痔疮肿痛:紫荆皮十五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治咽喉疼痛:紫荆皮十五克,射干花十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治风湿骨痛:紫荆花、稀莶草各等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单叶互生,全缘,叶脉掌状,有叶柄,托叶小,早落。花于老干上簇生或成总状花序,先于叶或和叶同时开放;花萼阔钟状; 5齿裂,弯齿顶端钝或圆形;花两侧对称,上面3片花瓣较小;雄蕊10,分离;子房有柄。荚果扁平,狭长椭圆形,沿腹缝线处有狭翅;种子扁,数颗。紫荆为落叶乔木,经栽培后常成灌木状。叶互生,近圆形,顶端急尖,基部心形,长6—14厘米,宽5—14厘米,两面无毛。花先于叶开放,4—10朵簇生于老枝上;小苞片2,阔卵形;花玫瑰红色,长1.5—1.3厘米,小花梗纲柔,长0.6—1.5厘米。荚果狭披针形,扁平,长5—14厘米,宽1.3—1.5厘米,沿腹缝线有狭翅不开裂;种子2—8颗,扁圆形,近黑色。花期4—5月。花期后可以采摘做药。主治:1、痈疽发背,肿毒流注。用紫荆皮(炒)三两、独活(去节、炒)三两、赤芍药(炒)二两、生白术一两、木蜡(炒)一两,共研为末,用葱汤调热敷涂患处,疮不甚热煮,用酒调敷;痛得厉害或筋不能伸,药中再加乳香。2、鹤膝风。用紫荆皮,水煎。饭前服。3、痔疮肿痛。用紫荆皮、水煎,饭前服。4、产后诸淋。用紫荆皮五钱,半酒半水煎,温服。

9,中药紫京波还有什么别名作用是什么

中药大辞典》:紫荆皮拼音Zǐ Jīnɡ Pí别名肉红、内消(《纲目》),紫荆木皮(《本草经疏》),白林皮(《分类草药性》)。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树皮。7~8月采收树皮,刷去泥沙,晒干。原形态紫荆(《日华子本草》),又名:满条红(《群芳谱》),乌桑、箩筐树、紫金盘、扁头翁。落叶乔木或大灌木,高达15米。小枝无毛,有多数皮孔。单叶互生;叶片近于圆形,长6~13厘米,宽5.2~12.5厘米,基部深心形,先端渐尖,无毛,全缘;托叶矩形,早落。花先叶开放,4~10朵簇生于老枝上;花萼钟状,上缘有5钝齿;花冠蝶形,紫红色,花瓣5,大小不一;雄蕊10,分离,基部附着于萼内,花丝细长;雌蕊1,子房光滑无毛,有柄,花柱上部弯曲,柱头短小,呈压扁状。荚果扁带形,红紫色,顶端稍稍收缩而带短喙,沿腹逢线的边上有翅,有明显的网状脉。种子圆而扁,近于黑色。花期5月。本植物的根皮(紫荆根皮)、木部(紫荆木)、花(紫荆花)、果实(紫荆果)亦供药用,各详专条。生境分部生于山野或栽培于庭园,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四川、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性状干燥树皮呈长圆筒状或槽状的块片,均向内卷曲,长约6~25厘米,宽约3厘米,厚约3~6毫米,外表灰棕色,有皱纹,内表面紫棕色,有细纵纹理。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灰红色。对光照视,可见细小的亮星。气无,味涩。以条长、皮厚、坚实者为佳。化学成分紫荆含鞣质。种子含微量游离的赖氨酸和天门冬氨酸。药理作用紫荆皮对京科PR-1病毒有抑制作用,对孤儿病毒能延缓其病变。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炮制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块晒干。《滇南本草》:"烧酒炒过用。"性味苦,平。①《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②《滇南本草》:"性温,味辛苦,有毒。"归经①《滇南本草》:"入肝、脾二经。"②《纲目》:"入手、足厥阴血分。"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消肿解毒。治风寒湿痹,妇女经闭、血气疼痛,喉痹,淋疾,痈肿,癣疥,跌打损伤,蛇虫咬伤。①《开宝本草》:"主破宿血,下五淋,浓煮服之。"②《日华子本草》:"通小肠。"③《滇南本草》:"治筋骨疼痛,风寒湿痹,麻木不仁,瘫痪痿软,暖筋,止腰痛,治妇人血寒腹痛。"④《纲目》:"活血行气,消肿解毒,治妇人血气疼痛,经水凝涩。"⑤《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咽喉、牙痛,女人月经不调,红崩白带,散血止痛,癣疮。"⑥《四川中药志》:"治喉痹,外用涂蛇虫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注意孕妇忌服。复方①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软,湿气流痰:紫荆皮二两(酒炒),秦(当)归五钱,川牛膝三钱,川羌活二钱,木瓜三钱。上好酒五斤,重汤煎一炷香为度,露一夜,去火毒用。(《滇南本草》)②治鹤膝风挛:真紫荆皮。老酒煎,候温常服。(《仁斋直指方》)③治妇人血气:紫荆皮为末,醋糊丸,樱桃大。每酒化服一丸。(《妇人良方补遗》)④治产后诸淋:紫荆皮五钱。半酒半水煎,温服。(《妇人良方补遗》)⑤治一切痈疽、发背、流注、诸肿毒冷热不明者:川紫荆皮(炒)五两,独活(去节,炒)三两,赤芍药(炒)二两,白芷(生)一两,木蜡(又名望见消、阳春雪,随加减妙,即石菖蒲)。为末,用葱汤调热敷。(《仙传外科集验方》冲和仙膏,又名黄云膏、仙膏)⑥内消初生痈肿:白芷、紫荆皮。酒调。(《仙传外科集验方》一胜膏)⑦治痔疮肿痛:紫荆皮五钱。新水食前煎服。(《仁斋直指方》)⑧治伤眼青肿:紫荆皮。小便浸七日,晒研,用生地黄汁、姜汁调敷,不肿用葱汁。(《永类钤方》)各家论述《本草述》:"诸味之活血者多属辛温,以血得温则行也。其解毒者多属苦寒,以毒为辛热之所结也。兹味(紫荆)能活血而解毒,则必非苦寒,亦非苦温,本草所谓气平者是也。但先哲谓平即凉,或者于解毒之用切乎。濒湖氏谓取蜀产其苦味如胆者,盖察其性非辛温,故以极苦者为功,苦主涌泄故也。此味活血解毒,功能并奏,则血瘀而有热者,岂非适宜之善物乎。"备注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植物云南紫荆,叶呈心形或近于心形,下面被较少的短柔毛。总状花序,有8~24朵花,花玫瑰红色,长15毫米。荚果较短,有种子1~2粒(分布云南、四川、湖北、陕西)。其根皮亦同等入药。药材呈圆筒状或块状,外表皮橙红色或橙黄色,有横纹,内表面深棕色具纵纹。产于云南。
你所说的阳春壳砂的中药名叫砂仁,又叫:阳春砂、春砂仁、蜜砂仁。常用的砂仁有三种:产于广东省的叫春砂,产于海南的叫壳砂,另一种叫缩砂密。 砂仁味辛,性温。归脾经、胃经、肾经。 功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治疗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常用选方 1、和胃气,消宿食,理腹痛,快膈,调脾:沉香一两,缩砂仁、乌药各二两,净香附四两,甘草(炙)一两二钱。上除沉香不过火,余四味锉焙,仍同沉香研为细末。每服一钱,用温盐汤无时调服,或空心烧盐汤调下亦好,紫苏、枣汤尤妙。(《活幼心书》缩砂饮) 2、消食和中,下气止心腹痛:砂仁炒研,袋盛浸酒,煮饮。(《纲目》缩砂酒) 3、治痰气膈胀:砂仁捣碎,以萝卜汁浸透,焙干为末。每服一、二钱,食 附方: 1、和胃气,消宿食,理腹痛,快膈,调脾:沉香一两,缩砂仁、乌药各二两,净香附四两,甘草(炙)一两二钱。上除沉香不过火,余四味锉焙,仍同沉香研为细末。每服一钱,用温盐汤无时调服,或空心烧盐汤调下亦好,紫苏、枣汤尤妙。 2、消食和中,下气止心腹痛:砂仁炒研,袋盛浸酒,煮饮。 3、治痰气膈胀:砂仁捣碎,以萝卜汁浸透,焙干为末。每服一、二钱,食远,沸汤服。 4、治气虚肿满,痰饮结聚,脾胃不和,变生诸症者: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二钱,甘草七分,陈皮八分,半夏一钱,砂仁八分,木香七分,生姜二钱。水煎服。 5、治妊娠胃虚气逆,呕吐不食:缩砂仁不拘多少。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生姜自然汁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6、治冷滑下痢不禁,虚赢:缩砂仁、炮附子(末)、干姜、厚朴、陈橘皮等分。为丸。日二,服四十丸。 7、治妇人妊娠,偶因所触,或坠高伤打,致胎动不安,腹中痛不可忍者:缩砂不计多少。慢火炒令热透,去皮用仁,捣罗为末。每服二钱,用热酒调下,须臾觉腹中胎动处极热,而胎已安。 8、治遍身肿满,阴亦肿者:缩砂仁、土狗一个,等分。研,和老酒服之。 9、治小儿滑泄,肛头脱出:缩砂一两。去皮为末,每用一钱,以猪腰子一片批开,入药末在内,绵系,米泔煮熟,与儿食之,次服白矾丸。 10、牙齿疼痛:缩砂常嚼之。 11、治一切食毒:缩砂仁末,水服一、二钱。 砂仁(阳春壳砂)图片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