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中草药名称大全2,世界传统医药日的现存问题3,中草药都有哪些4,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5,中草药是什么6,中草药有哪些7,常用的中草药8,中草药的全部名字和作用9,中草药民间偏方中草药名称大全花锚是什么药子石硭销在中药……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草药名称大全

2,世界传统医药日的现存问题
问题一:过度开发导致中药资源濒危且不说已经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熊胆、虎骨、犀牛角等动物类中药,就草药而言,中国的中草药资源也已经不容乐观。内蒙古曾经是世界重要的甘草产地,过去内蒙古甘草随处可见,如今有2/3的地方甘草已经绝迹,剩下的1/3也是量少质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过度采挖,以及放牧、大面积砍伐森林、城市化加速等原因,中国中草药资源正在大幅度减少。中国出口中药多为原药材,价格低廉、附加值低,成药比例不足30%,而占世界中草药市场分额90%的日本和韩国,其所用的中药原材料80%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国外企业不仅对中国中药材进行大批量收购,还大肆掠夺中国中草药的基因资源,连带影响中草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此外,许多外商利用各种民间交流、商务考察甚至旅游的机会,加紧搜罗我国民间的中药秘方和偏方。中药资源的保护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否则,等到中药终于可以走向世界之时,已经没有“中药”可以“走向世界”了。建议将中草药资源的保护纳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全民中草药保护意识,严禁乱采滥挖、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破坏中草药资源的行为。问题二: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恶性循环中国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中药企业,多数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资产规模偏小,创新能力较差,虽然近年来中药的生产工艺有一定提高,但离现代化医药工业优质、标准的生产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尚未从根本上摆脱“作坊式”的生产局面,缺乏统一、严格的标准规范。很多中药生产企业都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同一种中成药有数家企业生产。低水平重复建设下,产品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厂家除了打价格战之外别无他法,而价格过低又产生没有充足资金投入新品研发的问题,不得不继续低水平重复建设,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创新是制药企业的立足之道。中医药要现代化、要走向世界,必须要有中药创新体系主力军作用,包括组织机构、人才和技术支撑。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药市场,没有创新就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也就没有市场。随着西药新药研发之路越来越艰难,国际制药巨头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中医药,陆续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中心,世界各国对中医药投入的专项研究经费也越来越多。相比较而言,中国中药企业在新药研发上的投入无异于杯水车薪。问题三:专利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江苏道地中药材薄荷,目前已有8项专利落在美国人手里。据悉,薄荷的中国专利共申报有16件,国内申报有8件,国外申报为8件。尽管在专利数量上中外平分秋色,但外国公司的技术专利主要用于口香糖等高利润市场,其中美国箭牌糖类公司独揽4项专利,而我国的专利只是薄荷藕、薄荷茶水等,市场空间极为有限。中药知识产权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除了上述列举的专利问题之外,还包括商标、商业秘密、行政保护等诸多方面。对于药品来说,商标的保护十分重要。药品商标不仅是商品和企业的象征,还可以作为药品是否合法经营的依据。药品的注册商标对于企业创名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同仁堂、达仁堂等知名商标,在消费者与同行中都有良好的声誉。但我国许多中药企业不注重中药商标的注册,品牌流失严重,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冲突、药品通用名称与商标混淆等问题普遍存在。除了上述问题外,中西医文化差距,比如:中医的“阴虚”等术语无法为西方社会所理解;中药使用不当引起的误解,比如:关木通等中药使用不当引起的“中药肾病”令许多国外舆论对中药存有偏见等,均说明中医药走向世界仍面临着种种内忧外患。中医药走向世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终有一天中医药将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作贡献。

3,中草药都有哪些
哇,老兄,这个问题大了去了,就连家里吃的香蕉,苹果,橘子,黄瓜,丝瓜等都可以入中药呢,
这让人不好回答有很多啊!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就连一株不起眼的草也许是治疗某种病的良药
比如大黄吧,可生用加芒硝治热结便秘、酒用大黄治火热上溢(口疮、咽喉肿痛、牙疼等)、与陈石灰拌炒后去石灰研末,撒布伤口,能治创伤岀血。

4,全民学中医中药清热药
细目一 性能特点:大多寒凉。 功效:清泄里热。适用:里热证。 分类:1.清热泻火药——热病邪入气分 2.清热燥湿药—湿热证 3.清热解毒药—痈肿疮毒、丹毒、痄腮 4.清热凉血药—营分、血分等实热证 5.清虚热药—虚热证 细目二 清热泻火药 一、除烦:石膏、栀子、淡竹叶 二、生津润燥:知母、芦根、天花粉 三、明目: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 石膏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应用:1.温热病气分实热证。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2.肺热喘咳证。3.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4.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栀子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应用:1.热病心烦。2.湿热黄疸。3.血淋涩痛。4.血热吐衄。5.目赤肿痛。6.火毒疮疡。 淡竹叶功效: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应用:1.热病烦渴。2.口疮尿赤、热淋涩痛。 知母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应用:1.热病烦渴。2.肺热燥咳。3.骨蒸潮热。4.内热消渴。5.肠燥便秘。 芦根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应用:1.热病烦渴。2.胃热呕哕。3.肺热咳嗽,肺痈吐脓。4.热淋涩痛。 天花粉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应用:1.热病烦渴。2.肺热燥咳。3.内热消渴。4.疮疡肿毒。 夏枯草功效: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应用:1.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2.瘰疬、瘿瘤。3.乳痈肿痛。 决明子功效: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应用:1.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2.头痛、眩晕。3.肠燥便秘。 谷精草功效: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 应用:1.风热目赤肿痛、眼生翳膜。2.风热头痛、齿痛。 细目三 清热燥湿药 黄芩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应用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3.血热吐衄。4.痈肿疮毒。5.胎动不安。具清热安胎之功。 黄连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应用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 2.湿热泻痢。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 4.痈肿疖疮,目赤牙痛。 5.消渴。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黄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应用: 1.湿热带下,热淋涩痛。长于清泻下焦湿热。 2.湿热泻痢,黄疸。 3.湿热脚气,痿证。 4.骨蒸劳热,盗汗,遗精。 5.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龙胆草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应用 1.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尤善清下焦湿热。 2.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 3.惊风抽搐。 秦皮功效: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应用:1.湿热泻痢、带下阴痒。2.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苦参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应用: 1.湿热泻痢、便血、黄疸。 2.湿热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 3.湿热小便不利。 白鲜皮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应用:1.湿热疮毒,湿疹,疥癣。2.湿热黄疸,风湿热痹。 细目四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应用:1.痈肿疔疮。为治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3.热毒血痢。4.咽喉肿痛、小儿热疮及痱子。 连翘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应用: 1.痈肿疮毒,瘰疬痰核。有“疮家圣药”之称。 2.风热外感,温病初起。 3.热淋涩痛。 穿心莲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应用: 1.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2.肺热咳喘,肺痈吐脓,咽喉肿痛。 3.湿热泻痢,热淋涩痛,湿疹瘙痒。 4.痈肿疮毒,蛇虫咬伤。 大青叶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应用1.热入营血,温毒发斑。2.喉痹口疮,痄腮丹毒。 板蓝根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应用1.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2.温毒发斑,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青黛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 2.咽痛口疮,火毒疮疡。 3.咳嗽胸痛,痰中带血。 4.暑热惊痫,惊风抽搐。 贯众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应用:1.风热感冒,温毒发斑。2.血热出血。尤善治崩漏下血。3.虫疾。4.烧烫伤及妇人带下等。 疔痈要药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为治疗乳痈之要药。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治疔毒为其特长。 野菊花:清热解毒。 治外科疔痈之良药。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清热止痢。 为治肺痈之要药。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为治疗肠痈的要药。 土茯苓:除湿,解毒,通利关节。 为治梅毒的要药。 利咽: 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止痢: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为治热毒血痢的要药。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鸦胆子: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拳参: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镇肝息风,利湿。 金荞麦:清热解毒,排脓祛瘀,健脾消食。 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山慈菇: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化痰。 熊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白蔹: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 细目五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应用1.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2.阴虚内热,骨蒸劳热。3.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玄参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应用:1.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2.热病伤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3.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牡丹皮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应用: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2.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善于清透阴分伏热,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3.血滞经闭、痛经、跌打伤痛。4.痈肿疮毒。 赤芍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应用: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2.目赤肿痛,痈肿疮疡。3.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打损伤。 紫草功效: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应用:1.温病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2.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水牛角功效:清热凉血,解毒,定惊。 应用1.温病高热,神昏谵语,惊风,癫狂。2.血热妄行斑疹、吐衄。3.痈肿疮疡,咽喉肿痛。 细目六 清虚热药 青蒿 功效: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应用: 1.温邪伤阴,夜热早凉。 2.阴虚发热,劳热骨蒸。 3.暑热外感,发热口渴。 4.疟疾寒热。为治疗疟疾之良药。 地骨皮 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 应用:1.阴虚发热,盗汗骨蒸。2.肺热咳嗽。善清泄肺热,除肺中伏火。3.血热出血证。4.内热消渴。 白薇 功效: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应用:1.阴虚发热,产后虚热。2.热淋,血淋。3.疮痈肿毒,毒蛇咬伤,咽喉肿痛。4.阴虚外感。
5,中草药是什么
中草药.
是指民间百姓就地采集用来防治疾病的原生药。它有一定的地区性,不像常用中药作为商品,在全国各地或国外销售使用。现在所说的草药,在古代的“本草”书已有记载,有的流传於民间,如夏枯草、蜀羊泉、金莲花等。随著运用草药防治疾病越来越多,数以千计的民间草药不断地被发掘、研究和推广应用,一些疗效较好的草药逐渐被中医所常用。这样就使中药和草药难以区分,所以把草药归属於中药的范畴,是符合中医药学发展的实际情况。
6,中草药有哪些
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中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现在中国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天然药物这门课,所讲述的内容就是通称的中草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中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现在中国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天然药物这门课,所讲述的内容就是通称的中草药。中草药有很多种。神农本草经记载常用365种, 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
7,常用的中草药
(1)大黄 广谱抗菌药。抗菌作用强,对由黏细菌引起的白头白嘴病、烂鳃病及病毒病有效果。 防治黏细菌性病:1%大黄煎煮液,药浴5分钟,或1.25~3.75毫克/升遍洒,或1~1.5毫克/升大黄与0.5毫克/升硫酸铜遍洒,或每千克鱼体重用5~10克大黄粉末,混入饵料内,1大1次,连用3天。 . (2)五倍子 抗菌药。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可防治黏细菌、产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引起的鱼病。遍洒:2~4毫克/升,治疗白头白嘴病、烂鳃病、白皮病和赤皮病等。 (3)大蒜 抗菌药。具有广谱抑菌作用。用于防治肠炎病,每千克鱼体重用药10~30克。先将大蒜捣碎,然后与饵料混合,并加入适量食盐,稍作晾干后即可投喂。1天1次,连用6天。 (4)水花生 防治出血病,每万尾鱼种,用鲜草4千克捣烂,加豆饼制成饵料,连喂3天。 (5)生姜用0.4毫克/千克的生姜粉与0.5毫克/千克的辣椒粉合剂,可以治疗小瓜虫病。 (6)南瓜用南瓜子粉250克和饵料1千克做成药饵,连续喂3天,可以治疗绦虫病。 (7)韭菜韭菜10克,食盐2.5克,拌和饵料500克,制成药饵,可以治疗细菌性肠炎等病。 (8)鸟桕、地锦草、水辣蓼防治肠炎病、烂鳃病,按每50千克鱼体重用乌桕或地锦草或水辣蓼鲜草1.5千克(干草0.25千克)的比例,煮汁后拌人饵料中,连喂3天。
8,中草药的全部名字和作用
这是常见的。全部的....有点....
甘草(药材名称:Radix Glycyrrhiza),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lOO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
姜,姜科姜属植物,开有黄绿色花并有刺激性香味的根茎。根茎鲜品或干品可以作为调味品。姜经过泡制作为中药的药材之一。姜姓,中文姓氏之一。
淮山又名淮山药,是山药(学名:Dioscorea opposita)的成品名。为薯蓣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薯蓣的块根,冬季采挖。生长于海拔350米至1,1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山谷林下、路旁的灌丛中、溪边及杂草中。山药易栽培,最适宜在黄沙土生长,中国已有几百年的栽培山药历史。它的分布很广,著名的有河南、福建、山东、河北等地。营养丰富,药用价值极高。功能主治: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常见中草药太多,这里单列举3中最常见的,你要的话可以把名字列出来后跟你讲解,中草药也有地区药等,地区不同草药也有区别,我列举的南方常见三种中草药。
9,中草药民间偏方
1.柴胡和生地 【来源】单验方 【原料】柴胡9克,生地15克,白术9克,丹参15克,香附12克,茯苓12克,薄荷3克,煨姜15克,蝉蜕6克。 【制法】水煎服此方用于肝郁脾虚者。2.参芪保胎膏 【来源】经验方 【原料】人参15克 黄芪30克 生地20克 阿胶30克 白蜜100克 【制法】先将人参、黄芪、生地加水500克煎两次,取汁浓缩至300克;阿胶加水100克隔水蒸化,然后在人参、黄芪、生地浓缩汁中加入阿胶和白蜜100克,收膏(共500克)装瓶。 【用法】每服20克,每日3次。 【功效】补气,滋阴止血。适用于气阴两虚的先兆性流产;亦适宜于身体虚弱、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 3.百合杏仁粥 【来源】民间方 【原料】鲜百合50克 杏仁10克 粳米50克 白糖适量 【制法】将杏仁去皮、尖,打碎,同鲜百合、粳米共煮为稀粥。 【用法】加白糖适量温服。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适用于病后虚弱、干咳劳嗽。4.北芪杞子炖乳鸽 【来源】《饮食疗法》 【原料】北芪30克 杞子30克 乳鸽1只 【制法】先将乳鸽去毛及内脏与北芪、杞子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 【用法】饮汤吃肉,一般3天炖1次,3~5天为一疗程。一疗程即愈。 【功效】补心益脾,固摄精气。用于早泄、阳痿、体倦乏力、自汗、心悸5.荸荠萝卜汁 【来源】经验方 【原料】鲜荸荠10个 鲜萝卜汁500克 白糖适量。 【制法】将鲜荸荠削皮与鲜萝卜汁一同煮开,加白糖适量。 【用法】空腹温热服。 【功效】清热养阴,解毒消炎。适用于疹后伤阴咳嗽者。6.大米胡萝卜粥 【来源】《寿世青编》 【原料】胡萝卜约250克 粳米50克 【制法】将胡萝卜洗净切片,与大米同煮为粥。 【用法】空腹食,每日2次。 【功效】宽中下气,消积导滞。适用于小儿积滞、消化不发。 7.白果蒸鸡蛋 【来源】民间方 【原料】鲜鸡蛋1个 白果2枚 【制法】将鸡蛋的一端开孔,白果去壳,纳入鸡蛋内,用纸粘封小孔,口朝上放碟中,隔水蒸熟即成。 【用法】每日1次。 【功效】敛肺白糖米醋蛋 【来源】《家庭饮食疗法》 【原料】鸡蛋1个 白糖30克 米醋60克 【制法】先将米醋煮沸,加入白糖使其溶解,打入鸡蛋。待蛋半熟即成。 【用法】每日2次。 【功效】健胃消食,滋阴补虚。适用于妊娠呕吐或肝胃不和者。9.安胎鲤鱼粥 【来源】《太平圣惠方》 【原料】活鲤鱼1条(约500克左右) 苎麻根20~30克 糯米50克葱 姜 油 盐各适量 【制法】鲤鱼去鳞及肠杂,洗净切片煎汤。再取苎麻根加水200克,煎至100克,去渣留汁,入鲤鱼汤中,并加糯米和葱、姜、油、盐各适量,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早晚趁热食,3~5天为一疗程。 【功效】安胎,止血,消肿。适用于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妊娠浮肿。10.大黄和车前子 【来源】单验方 【原料】大黄120克,车前子30克。 【制法】水煎2次,混合,浓缩成200毫升,分4~6次服,每4~6小时服1次,首次量加倍。 【用法】 【功效】据报道,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0例,总有效率98%。 8.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