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中草药名槐,一什么槐米

中草药名槐,一什么槐米

本文目录一览1,一什么槐米2,槐花的别名是什么3,槐花中药名字是什么4,每天认识一味中药槐花5,请问槐树枝在中草药里叫什么名称6,槐米中药名称是什么7,槐树的树种药用功效8,槐花的资料9,槐花的药用1,一什么槐米槐树花中药名称:中国槐的……

本文目录一览

1,一什么槐米

槐树花
中药名称:中国槐的未开花蕾
中药都是按克的
土槐树的花苞

中草药名槐

2,槐花的别名是什么

槐花(槐米)别名白槐、国槐、家槐、豆槐、红叶槐、金药树、护房树。槐与松、柏、银杏均为我国古树名木。野生于山坡路旁或植于庭园。各地多栽培于湿润、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主产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江苏、广东、广西、辽宁等地。槐花味苦,痔漏肠风,大肠热痢,更杀蛔虫。为豆科植物中槐SophorajaponicaL.的干燥花蕾。常用量10~15克。槐花为豆科植物槐的花朵或花蕾,别名槐蕊。槐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山坡、平原或植于庭院中。

中草药名槐

3,槐花中药名字是什么

槐花 广义的槐花指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花及花蕾,但一般将开放的花朵称为“槐花”,也称“槐蕊”,花蕾则称为“槐米”。 注意:所有用于医疗的槐花均指黑槐,即所谓的笨槐,不是洋槐。洋槐不入中药。故以下所有方子均属笨槐花。需要特别注意!

中草药名槐

4,每天认识一味中药槐花

我导读 槐花是古时治疗“肠风”的特效药,肠风为便血的一种,常因外感而得,血清而色鲜,多在粪前,即大便排出前即有血从肛门排出。因其下血急迫,且有外感寒热的症状,故名为肠风。槐花凉血止血,殊为合拍。现代常见的许多表现为便血的疾病可以参照肠风的治疗,许多此类的中成药中,如地榆槐角丸、槐花散等,都有槐花的踪影。 《本草纲目》:“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疗吐血衄血,崩中漏下。”《本经逢原》:“槐花苦凉,阳明、厥阴血分药也。故大小便血,及目赤肿痛皆用之。目得血而能视,赤肿乃血热之病也。肠血痔血同柏叶微炒为末,乌梅汤服。” 槐花又可清肝火,用治多方面的肝热目疾时常与夏枯草等配伍。槐花性寒凉而苦降,归肝、大肠经,善清泄大肠之火热而凉血止血,故以治疗下部出血为长,如痔血、便血等。治便血,常配伍荆芥、侧柏叶等同用。荆芥炒用可疏风止血,槐花与荆芥常同用治肠风下血、痔疮出血等;侧柏叶则有收敛作用,与槐花相须为用,治大便下血、尿血、崩漏等。槐花凉血止血,广泛用于多种血热妄行的出血证,常配伍一样偏于苦寒沉降的地榆治疗下焦的血热妄行。 生槐花以清热凉血见长,可解肠毒,清肝明目。炒槐花经炒后苦寒之性缓和,而以清肝泻火、凉血止血见长。另有槐花炒至表面焦褐色为槐花炭,多用于外用剂,偏重于止血。 【来源】 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异名】 槐花米、槐蕊。 【性味】 味苦,微寒。 【归经】 归肝、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 【用法用量】 煎服,5 10g。外用可稍加量。止血多炒炭用,清热泻火宜生用。 槐花以身干、色黄白、整齐、无枝梗者为佳。内有肝火、口苦胁痛时,宜选用生槐花冲泡代茶饮。 槐花散 行气止血、治肠风脏毒名方 【做法】 槐花 ( 炒 )、柏叶 ( 杵,焙 ) 各12g,荆芥穗、枳壳 ( 麸炒 ) 各 6g。上药研成细末,调匀。一日3次,每次 6g,用开水或米汤调下。 【功效解析】 此方出自《普济本事方》,肠风脏毒,实际指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证。便前出血,或便后出血,或粪中带血,以及痔疮出血,血色鲜红或晦暗,并有舌红苔黄脉数。荆芥、枳壳理气,槐花、侧柏入血。本方具有寓行气于止血之中,寄疏风于清肠之内,相反相成的配伍特点。 【特别注意】 本方药性寒凉,故只可暂用,不宜久服。 内容介绍 《本草厨房》内容深入浅出,浅白易懂、轻松有趣,年轻化。同时大量引用中医典籍,信息准确,可靠可信。根据卫建委下达的“保健食品材料规范通知”和普通人日常饮食保健需求,精选多种安全、无毒、常见、便于购买的中药材,着重介绍其功效和经典药膳,以及中药材的选购鉴别等,同时配以大量药品实拍图和手绘图,兼顾趣味性和实用性,满足读者和市场需求。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 养生 正道”微信公众号,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 悦读中医 推荐发表,图片为出版社所有的版权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5,请问槐树枝在中草药里叫什么名称

槐树枝是药材能治痔疮 在中草药里就叫槐树枝 另外,槐花也是药材
石莲花一名卷柏,一名回阳草。 木贼一名节节草,一名笔管草,一名斗眼草,一名豆根草。 瓦草一名白前。 鼠李,一名牛李(《御览》)。 《名医》曰∶一名牛李,一名鼠梓,一名啤。 女菀,一名白菀,一名识女苑(《御览》)。 《名医》曰∶一名白菀,一名织女菀,一名茆。

6,槐米中药名称是什么

槐米药店就由销售的,黑槐米是把槐米炒成焦糊的黑色,主要是止血。尤其对痔疮出血的。
槐花的话在中医药里叫槐花,槐花的果叫槐角,你说的槐米可能就是槐花。
槐花或槐米
槐米是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花蕾。在药典中,槐米与槐花是一个药,归在“槐花”项下。指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花及花蕾,将开放的花朵称为“槐花”,花蕾则称为“槐米”。槐花和槐米作用相同,但槐米药效更好一点。

7,槐树的树种药用功效

槐角丸,治痔疮出血。
槐树的树种叫槐角 主要成分: 含黄酮类和异黄酮类化合物, 其中有染料木素 药理作用:   1. 对血糖的作用 槐角浸膏注射于家兔, 1小时后, 血中糖量显著增加, 同时出现尿糖.但此种反应属一时性, 注射1日后, 血中糖量已恢复正常.   2. 抗菌作用 槐角含有杀菌物质, 对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泌尿系感染 槐角500g, 加水1500~2 000ml, 煮沸, 捞出槐角, 蒸发药液水分浓缩成膏.取槐角浸膏12g, 溶于温开水中服用, 儿童酌减, 每日2~3次.治疗28例, 痊愈20例, 好转5例, 无效3例.〖山东中医杂志 1988;7(5): 46〗   方剂选用: 治疗五种肠风泻血, 粪前有血名外痔, 粪后有血名内痔, 大肠不收名脱肛, 谷道四面胬肉如奶名举痔, 头上有孔名瘘, 并皆治之: 槐角(去枝梗炒)一斤, 地榆、当归(酒浸一宿, 焙)、防风(去芦)、黄芩、枳壳(去穰, 麸炒)各半斤.上为末, 酒糊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米饮下, 不拘时候.(《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槐角丸)   2. 治疗赤痢毒血: 槐角子四两(酒洗, 炒), 白芍药二两(醋炒), 木香五钱(焙).共为末.每早服二钱, 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3. 治疗吐血、咯血、呕血、唾血, 或鼻衄、齿衄、舌衄、耳衄: 槐角子八两, 麦门冬(去心)五两.用净水五十大碗, 煎汁十五碗, 慢火熬膏.每早午晚各服三大匙, 白汤下.(《本草汇言》)   4. 治疗阴疝肿缩: 槐子(炒)一两.捣罗为末, 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温酒下, 空心服.(《圣济总录》槐子丸)   5. 治疗眼热目暗: 槐子、黄连(去须)各二两.捣罗为末, 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以温浆水下二十丸, 夜临卧再服.(《太平圣惠方》明目槐子丸)

8,槐花的资料

中药名称 槐花 拼音名 Huaihua 英文名 FLOS SOPHORAE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槐 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 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 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性状 槐花 本品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 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 浅裂;花瓣5 ,黄色或黄白色,1 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 4片长圆形。 雄蕊10,其中9 个基部连合,花丝细长。 雌蕊圆柱形,弯曲。 体轻。 无臭,味微苦。 槐米 呈卵形或椭圆形,长2~6mm,直径约2mm 。 花萼下部有数条纵纹。 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 花梗细小。 体轻,手捻即碎。 无臭,味微苦涩。 鉴别 (1) 本品粉末黄绿色。 花粉粒类球形或钝三角形,直径14~19μm 。 具3 个萌发孔。 非腺毛1~3细胞,长86~660μm,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8个。 草酸钙方晶少见。 (2) 取本品粉末0.1g,加乙醇10ml,加热5 分钟,滤过。 取滤液1ml ,加镁粉少量与盐酸2~3滴,即显樱红色。 (3) 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5ml,密塞,振摇10分钟,放置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芦丁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4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8:1: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待乙醇挥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炮制 槐花 除去杂质及灰屑。 炒槐花 取净槐花,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深黄色。 槐花炭 取净槐花,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褐色。 含量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在120℃ 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200mg,置100ml 量瓶中,加甲醇70ml,置水浴上微热使溶解,放冷,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精密吸取10ml,置10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 中含无水芦丁0.2mg )。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0、1.0、2.0、3.0、4.0、5.0与6.0ml,分别置25ml量瓶中,各加水至6ml,加 5%亚硝酸钠溶液1ml,使混匀,放置 6分钟,加10%硝酸铝溶液1ml,摇匀,放置6 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再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 B),在500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 取本品粗粉约1g,于60℃干燥6 小时,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120ml,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放冷,弃去乙醚液。 再加甲醇90ml,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移置100ml 量瓶中,用甲醇少量洗涤容器,洗液并入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精密量取10ml,置10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精密量取3ml,置25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水至 6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重量(μg) ,计算 ,即得本品中C27H30O16的百分含量。 本品于60℃干燥 6小时,含芦丁(C27H30O16) 槐花不得少于8.0% ,槐米不得少于20.0%。 性味与归经 苦,微寒。 归肝、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用法与用量 5~9g 。 贮藏 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9,槐花的药用

【药名】:槐花 【拼音】:HUAIHUA 【英文名】:Pagodatree Flower Bud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槐的花朵或花蕾。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治肠风便血,痔血,尿血,血淋,崩漏,衄血,赤白痢下,风热目赤,痈疽疮毒。并用于预防中风。 【性味归经】:苦,凉。①《日华子本草》:“味苦,平,无毒。”②《滇南本草》:“味苦涩,性寒。”③《纲目》:“味苦,气凉。”④《本草求原》:“苦咸,寒。” 入肝、大肠经。①《本草汇言》:“入手阳明、足厥阴经。”②《药品化义》:“入肺、大肠二经。”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或研末撒。 【用药忌宜】:脾胃虚寒者慎服。 【药物配伍】:配黄芩:清热降压。 【别名】:[异名]槐蕊(《本草正》)、槐(《尔雅》),又名:豆槐、白槐、细叶槐、金药树、护房树、本植物的根(槐根)、嫩枝(槐枝)、根皮及树皮的韧皮部(槐白皮)、叶(槐叶)、果实(槐角)、树脂(槐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处方名】:槐花、槐米、炒槐花、炒槐米、槐花炭、槐米炭 写槐花、槐米指生槐花、生槐米。为原药材除去杂质晒干入药者。 炒槐花(或炒槐米)为槐花(或槐米)用文火微炒而入药者。减缓苦寒之性。 槐花炭(或槐米炭)为槐花(或槐米)用文火炒至焦黑,存性,然后入药者。增强止血效能。 【商品名】:槐花:为花初开时采收者。以花初开、干燥、色浅黄、无破碎、无梗叶杂质者为佳。 槐米:又名槐花米。为花蕾幼小时采收者。以花蕾幼小如米、色黄绿、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陈槐米:又名陈槐花米。为槐米陈久者。习以为佳。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根(槐根)、嫩枝(槐枝)、根皮及树皮的韧皮部(槐白皮)、叶(槐叶)、果实(槐角)、树脂(槐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地区有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而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广东、广西、辽宁等地为主产区。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季,花初开放时采收花朵,商品称“槐花”;花未开时采收花蕾,商品称“槐米”。除去杂质,当日晒干。 【拉丁名】:Flos Sophorae Immaturus Sophora japonica L. 【炮制方法】:槐花炭:将净槐花入锅内,炒至焦黑色,存性,略喷清水,取出晾干。 【考证】:出自《名医别录》《本草图经》:“槐,今处处有之,其木有极高大者。谨按《尔雅》,槐有数种,叶大而黑者名XIANG槐,昼合夜开者名守宫槐,叶细而青绿者但谓之槐,其功用不言有别。四月、五月开花,六月、七月结实,七月采嫩实捣取汁作煎,十月采老实入药,皮根采无时。今医家用槐者最多。 【生药材鉴定】:①槐花干燥花朵,花瓣多数散落,完整的花呈飞鸟状,直径约1.5厘米,花瓣5 枚,黄色或淡棕色,皱缩、卷曲。基部萼筒黄绿色,先端5浅裂。雄蕊淡黄色,须状,有时弯曲。子房膨大。质轻,气弱,味微苦。以色黄白、整齐、无枝梗杂质者为佳。②槐米,又名:槐花米(《医方易简》)。系干燥的花蕾,呈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5~5毫米,宽 1.5~ 2毫米。外表黄褐色或黄绿色,稍皱缩,下部为钟状花萼,先端具不甚明显的5齿裂,有时有短柄,上部为未开放的花冠,大小不一,花萼和花冠的外面均疏生白色短柔毛。质松脆。气弱,味微苦。以花蕾足壮、花萼色绿而厚、无枝梗者为佳。本植物的根(槐根)、嫩枝(槐枝)、根皮及树皮的韧皮部(槐白皮)、叶(槐叶)、果实(槐角)、树脂(槐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显微鉴定: 粉末:淡黄棕色。①非腺毛1~6细胞,完整者长至709μm,直径7~23μ m,多细胞者顶端细胞甚长,先端渐尖或短尖,壁厚至9μm,具不规则角质螺纹,与细胞壁分离,有的可见微小疣状突起;壁较薄的非腺毛,胞腔内含有黄色物。②花粉粒圆球形,直径 14~22μm,具3孔沟,孔圆形而大,表面近光滑。③芸香甙结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用水合氯醛液装置(不加热)可见黄色芸香结晶,由微细针状结晶聚合成扇形。④草酸钙方晶存在于萼片薄壁细胞中,长双锥形,直径2~12μm,长至29μm。⑤萼片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平直或稍弯曲,可见非腺毛或毛脱落痕,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8个。另可见花瓣表皮细胞及花粉囊内壁细胞。 本品以个大、紧缩、色黄绿者为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于60℃干燥6h,含芦丁不得少于20.0%。 【中药化学成分】:含芸香甙(Rutin),花蕾中含量多,开放后含量少。又从干花蕾中得三萜皂甙0.4%,水解后得白桦脂醇(Betulin)、槐花二醇(Sophoradiol)和葡萄糖、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另从花蕾中得槐花米甲素(14%)、乙素(1.25%)和丙素(0.35%),甲素是和芸香甙不同的黄酮类,乙素和丙素为甾醇类。又含鞣质,生槐花含0.66%,槐花炭鞣质含量约为生槐花的4倍。槐米含芸香甙(芦丁,rutin)约10%~28%,并含桦皮醇(量betulin)及槐二醇(sophoradiol)。尚含槐花米甲素(sophorin A)约14%,槐花米乙素(sophorin B) 1.25%,槐花米丙素(sophorin C)约0.35%,前一种为黄酮化合物,后两种为甾体化合物。 【中药化学鉴定】:(1)取本品粉末0.1g,加乙醇10ml,置水浴上加热5min,过滤。取滤液1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2~3滴,即显樱红色。(检查黄酮)(2)取本品0.2g,加甲醇5ml,密塞,振摇10min,放置10min,滤过,滤液作供试品溶液;另取芦丁加甲醇,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 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8:1:1)展开10cm,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待乙醇挥干后,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槐花的药用 槐树是豆科落叶乔木。它的花、叶、实都可食用,也都能药用。从古至今,槐花都是常用的止血良药,宋代的方勺在《迫宅篇》中就记载了一则槐花止血的医话:有一位书生,舌头突然出血不止,许多医生不知何病,束手无策,著名医家耿隅诊病后说,此病叫“舌衄”。于是让病人用槐花炒熟,研为细末,掺在舌上,果然不久即愈。现代使用槐花,则广泛用于吐血、鼻血、尿血、便血、痔疮出血以及妇女崩漏下血。但最常用于下部出血。由于槐花的药性寒凉,具有凉血止血的功能,所以宜用于热证出血,对于肠热引起的大便出血或痔疮出血,常和地榆配合一起使用,也常与侧柏叶、枳壳共同研成粉末使用,这就是有名的槐花散。 槐氏三兄弟 药用各千秋 槐花 也有降压作用,并为凉血止血常用药,尤其常用于肠出血、痔出血、崩漏等血症。可内服,也可外洗,如生槐花、生地榆同用,用于痔疮,可达消肿化瘀、消痔之功效。 参考文献: http://www.zhongzi.net/yaocai/
槐花主要的药用价值:1、治疗银屑病:取槐花炒黄研成细粉,每次1钱,每日2次,饭后用温开水送服。亦可将槐花制成蜜丸内服,剂量同上。临床观察53例,痊愈6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9例,无效6例。此药对有胃肠道疾病的人有一定副作用,服药时加用维生素b1、b6可以缓解。也有部分病人开始有腹泻,几天后自行消失,因此服药宜从小剂量开始,2-3天后加至全量。 2、治疗颈淋巴结核:取槐米2份,糯米1份,炒黄研末,每天晨空腹服2匙(约10g)。服药期间禁止服糖。临床治疗30多例,均获治愈。 3、治疗暑疗:用干槐花米1-2两,加水1500ml煎汁,用棉花蘸洗局部。药汁可反复加热,1日洗2-3次。同时将药渣捣烂如泥敷于患部。一般用药1-2日后局部即可消肿而愈。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