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切中草药,中药材怎么切片最好

切中草药,中药材怎么切片最好

本文目录一览中药材怎么切片最好2,中药是否可以切碎3,像橙子切两半的中草药是什么名字4,现代中药材切制的设备有哪些5,刀伤需要哪些中草药治疗6,这是什么中草药切片7,中药是否可以切碎8,怎样煎中草药9,怎样煎中草药中药材怎么切片最好……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材怎么切片最好

去中药店,一般可以代客切片,粉碎的

切中草药

2,中药是否可以切碎

一般市面上买到的中药材都是经过炮制的,一般不用再进行处理,新鲜药材的话是要经过一定的炮制才能用的,炮制方法可以见一般的中药书籍。大多数中药都不赞成切碎,因为切碎在能使有效成分更快的溶出时也会使它变的容易分解,从而导致效果下降,另外也有一些中药中的成分是对热不稳定的,加热会加速其的分解,看具体药物而言。另外,切碎加热一般不会使药效改变,只是使某些药药效降低或消失。总之具体还是看药物,泡的话影响要比煎煮小,你不妨切的大一点,多泡几次。

切中草药

3,像橙子切两半的中草药是什么名字

你说呢...
那不是橙子,是柚子,有用部位是白的部分,叫橘红或者化橘红

切中草药

4,现代中药材切制的设备有哪些

(1)根据不同药材及性质分别采用切、镑、刨、锉、劈等切制方法; (2)按工艺要求将药材切成片、段、丝、块等,并符合炮制品标准。 2.2.3 主要切制设备 2.2.3.1 真空气相置换式润药机 传统的软化方法包括浸润、泡润、洗润、淋润等,使药材吸水软化。常用的软化装备是水泥池、润药机。但由于该装备仍然采用了水浸泡方式,故无法避免药效损失问题。另外,润药过程中排放的污水,也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 为避免上述问题,可选用真空气相置换式润药机,运用气体具有强力穿透性的特点和高真空技术,让水蒸汽置换药材内的空气,使药材快速、均匀软化,采用适当的润药工艺,使药材在低含水量的情况下软硬适度,切开无干心,切制无碎片。 2.2.3.2 切药机 常用的药材切制加工设备有:(1)往复式切药机,包括摆动往复式(或剁刀式)和直线往复式(或称切刀垫板式);(2)旋转式切药机,包括刀片旋转式(或称转盘式)和物料旋转式(或旋料式)。 其中,剁刀式或转盘式切药机以其对药材的适应性强、切制力大、产量高、产品性能稳定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制药企业,但切制不够精细。切刀垫板式和旋料式切药机是近几年来开发的新产品,具有切制精细、成形合格率高、功耗低的特点。 2.2.3.3 自动化净选切制机组 将风选、筛选、挑选、磁选、切制等单机设备配备若干输送装置、除尘器等,组成自动化净选切制机组。药材先进行风选、筛选、磁选和人工辅助挑选,再进行自动切制,各功能设备的生产能力和主要技术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该设备特点是:主要功能由设备自动完成,节约人工成本,减少人为偏差造成的净选缺陷,提高产品质量。

5,刀伤需要哪些中草药治疗

如果不那么严重的话,打打消炎针或吃吃消炎药就可以了。以免伤口发炎。严重的应该去医院。 在未好之前,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和酱油等色素食物,以免以后不褪色。不要吃芋头和茄子,那食物会让伤口很容易发炎和发脓。

6,这是什么中草药切片

木防己,别名土防己[江西]、青藤根[广东]、青藤香、钻骨龙、金锁匙[广东]。性味苦、辛,寒。功能主治祛风止痛,利尿消肿,解毒,降血压。用于风湿关节痛,肋间神经痛,急性肾炎,尿路感染,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水肿;外用治毒蛇咬伤。用法用量2~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7,中药是否可以切碎

中药饮片大多数都是经过切制的,所以中药切碎不仅对药效没有损失,反而有利于药效的析出,而且有些药必须切碎才行!用100度的水浸泡中要对药性没有任何影响,因为中药在煎煮的时候,温度都在100度左右,但有些药必须煎煮一定的时间才行,并不是单独浸泡就行的!
一般市面上买到的中药材都是经过炮制的,一般不用再进行处理,新鲜药材的话是要经过一定的炮制才能用的,炮制方法可以见一般的中药书籍。大多数中药都不赞成切碎,因为切碎在能使有效成分更快的溶出时也会使它变的容易分解,从而导致效果下降,另外也有一些中药中的成分是对热不稳定的,加热会加速其的分解,看具体药物而言。另外,切碎加热一般不会使药效改变,只是使某些药药效降低或消失。总之具体还是看药物,泡的话影响要比煎煮小,你不妨切的大一点,多泡几次。
如果是直接内服的,则需要磨成细粉。如果是冲泡饮的,只须切细,其面积小于半个小指甲便可。

8,怎样煎中草药

煎中草药是先泡30分钟后,不能把泡过的水倒掉,药的味道已经出来很多在水里了,直接煎,这是一煎,煎好后倒出来,再放水进去煎,就是二煎,一副药可以煎2-3次。可以熬一次 喝一次,也可以一下子全部熬好,兑在一起,分2-3次喝完,后者方法得到大家认可,因为药力可以一直维持,不会出现开始喝的浓,后面淡淡现象。 煎前浸泡:首次煎煮(一煎)一般药物浸泡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的主的药物可浸泡一小时;再次煎煮(二煎)时,不用再浸泡。一煎加水量超过药物2-5厘米,二煎加水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煎煮次数:一般煎煮两次。一次久煎不能代替两次分煎。 煎煮火候:一般未沸前用大火(武火),沸后用小火(文火)保持微沸状态。对于解表、芳香类药物等,宜用大火急煎,以免药性挥发,药效降低;对于滋补药,多宜小火久煎,使药物有效成分尽出。 煎煮时间:一般药物,一煎应沸后再小火煎20-25分钟,二煎沸后再小火煎15-20分钟;解表、芳香类药一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药一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煎药并非越久越好。 特殊煎服:药包中注有“先煎”的小包药,先煎30分钟,再加入群药;注有“后下”的小包药,在群药煎好前5---10分钟投入再煎;注有“包煎”的小包药,用纱布包扎好投入药群中一起煎;注有“烊化”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液与“烊化”药物煎煮溶解后服用;注有“冲服”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汤冲服
那可是学问——不仅要看具体成分、状态和药性药效,还要看具体病情之类 很复杂的!
先用凉水把中药浸泡10分钟,水要没过中药,然后再开火煎煮20分钟剩一碗药水时倒在一个容器里;然后把药渣再添水煎煮20分钟剩一碗药水时再倒在装药水的容器里,混合后分早晚两次服用。

9,怎样煎中草药

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因其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又具有制备简便,吸收显效迅速等特点,倍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眯。 但是,面对一包包的中药,常常使人们不知所措,为此向您介绍一些煎中药的知识。 一、煎药器具的选用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如与鞣质类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铁,使药液的颜色加深。与黄酮类成分可生成难容性聚合物。与有机酸类成分可生成盐类。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二、煎药的加水量 煎药的加水量也很重要,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汤剂的质量。加水少了,会造成药物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浸出的不完全。加水多了,煎煮出的药液多,病人服药时很不方便。中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别也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疏松其体积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质地坚实其体积就小,吸水量就少。因此,煎煮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加水量就少一些。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这种加水方法,简便易行,又很容易掌握。 三、煎药中注意的问题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5.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6.服药的方法:一般一剂药煎煮两次后合并药液,分两次服用。儿童可分2-3次服用。治疗感冒,发热,肠炎,腹泻的药,也可采用频服的方法,即每4小时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愈即止,再改为每日服2-3次,小儿以少量多次为好。 7.特殊药的煎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在处方中开出带注脚的药物。 (1)先煎药: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另有毒性药物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乌头类药物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有原来的1/2000.如附子久煎不仅能降低毒性还能增加强心作用。 (2)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锅内。常见的有霍香,钩藤,大黄等。如钩藤所含的藤碱,煎煮时间超过20分钟其降压成分易被破坏。大黄,具有泻下清热作用的成分,是大黄甙,但其对热不稳定,长时间加热会分解。而大黄甙泻下作用又比甙元强,故不易久煎,多采用后下方法。 (3)包煎药:一般是种子和各别的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常见的有车前子,旋复花等。如车前子易粘锅糊化,焦化。所以需包煎,。旋复花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 (4)溶化服:用热药液将药物溶化后服用。常见的药物有玄明粉,芒硝。 (5)烊化服;主要是一些胶类药物,用热药液烊化后服用。如果混煎会使药液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浸出,胶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损失,所以采用烊化服用的方法。常见的有生阿胶,鹿角胶,龟板胶。 (6)另煎兑入,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到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7)冲服,一些贵重的药物细粉不能与群药一起煎煮,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即将药粉溶于药液中服。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药物的。
中草药抓来后先放在药锅里浸泡半小时,等药泡透后放在火上开始煎,大火烧开后改小火,再煎20分钟,把药液倒出来,然后添上开水再煎,开锅15分钟再把药液倒在同一个碗里。分两次吃,最好在两餐之间吃最好,也就是说离开饭一小时到两小时最好。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