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黄波的介绍2,黄柏的果实能吃吗3,黄菠萝当枕头有啥好处4,黄檗的介绍5,咖啡中什么叫黄波旁6,百度黄波了树皮得作用可以敷眼睛吗7,这是什么药材树果子问起来像柚子树叶一样8,木材种类黄波萝有收藏价值吗9,黄柏有什么药用价值……
本文目录一览
1,黄波的介绍
黄波,男,1980年5月出生,湖南醴陵人,南京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黄柏的果实能吃吗
不能食用哦!果实可作驱虫剂及染料。种子含油7.76%,可制肥皂和润滑油黄檗(名医别录)别称:檗木(神农本草经),黄檗木(本草纲目),黄波椤树,黄伯栗、元柏(东北各省),关黄柏(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柏(南方各地)。是芸香科黄檗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至黑灰色,木栓层发达,柔软,内皮鲜黄色;小枝橙黄色或淡黄灰色,裸芽生于叶痕内,黄褐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或近互生;花单性,雌雄异株,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小,黄绿色,花瓣长圆形,子房倒卵圆形,浆果状核果近球形,成熟时黑色,有特殊香气与苦味;种子半卵形,带黑色。

3,黄菠萝当枕头有啥好处
不造,我是记忆枕,还不错,对颈椎睡眠好。睡的是贝森宝记忆枕。黄波萝树的学名叫黄蘖 。 主治湿热带下,臭秽黄稠者,湿热黄疸,湿热下注,腰膝肿痛,腰萎软,皮肤湿热,湿毒,湿疹,骨蒸潮热,盗汗
4,黄檗的介绍
黄檗(学名: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名医别录)别称:檗木(神农本草经),黄檗木(本草纲目),黄波椤树,黄伯栗、元柏(东北各省),关黄柏(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柏(南方各地)。是芸香科黄檗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至黑灰色,木栓层发达,柔软,内皮鲜黄色;小枝橙黄色或淡黄灰色,裸芽生于叶痕内,黄褐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或近互生;花单性,雌雄异株,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小,黄绿色,花瓣长圆形,子房倒卵圆形,浆果状核果近球形,成熟时黑色,有特殊香气与苦味;种子半卵形,带黑色。木栓层是制造软木塞的材料。木材坚硬,边材淡黄色,心材黄褐色,是枪托、家具、装饰的优良材,亦为胶合板材。果实可作驱虫剂及染料。种子含油7.76%,可制肥皂和润滑油。树皮内层经炮制后入药。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炎症。外用治火烫伤、中耳炎、急性结膜炎等。
5,咖啡中什么叫黄波旁
可以理解为波旁种是以一个树种阿拉比卡种中的一个分支,除了黄波旁,还有红波旁,橙波旁等(另外还有卡杜拉,卡杜艾等)其中波旁种最早是指种植于波旁岛和埃塞俄比亚的,海拔约800-1900米比较适合波旁种的咖啡豆生长。黄波旁相对来说产量较低,不过品质较好,现在国内见的大多是巴西黄波旁,和萨尔瓦多黄波旁。
波旁种的典型特点是低醇度(low body),整体口感平衡,以及明显的水果甜,也是我个人比较偏爱的一种咖啡。
6,百度黄波了树皮得作用可以敷眼睛吗
【化学成份】树皮中含柚皮素(naringenin),南酸枣甙(choerospondin)。【性味】酸;涩;凉【归经】脾;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杀虫。主疮疡;烫火伤;阴囊湿疹;痢疾;白带;疮癣【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熬膏涂。【各家论述】1.《陆川本草》:杀虫去腐。治疮疡溃烂,绣球风及疳疔。2.《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烫火伤,疮毒。
7,这是什么药材树果子问起来像柚子树叶一样
[huáng bò] 黄檗黄檗(学名: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名医别录)别称:檗木(神农本草经),黄檗木(本草纲目),黄波椤树,黄伯栗、元柏(东北各省),关黄柏(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柏(南方各地)。是芸香科黄檗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至黑灰色,木栓层发达,柔软,内皮鲜黄色;小枝橙黄色或淡黄灰色,裸芽生于叶痕内,黄褐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或近互生;花单性,雌雄异株,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小,黄绿色,花瓣长圆形,子房倒卵圆形,浆果状核果近球形,成熟时黑色,有特殊香气与苦味;种子半卵形,带黑色。木栓层是制造软木塞的材料。木材坚硬,边材淡黄色,心材黄褐色,是枪托、家具、装饰的优良材,亦为胶合板材。果实可作驱虫剂及染料。种子含油7.76%,可制肥皂和润滑油。树皮内层经炮制后入药。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炎症。外用治火烫伤、中耳炎、急性结膜炎等。
8,木材种类黄波萝有收藏价值吗
黄檗(学名: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名医别录)别称:檗木(神农本草经),黄檗木(本草纲目),黄波椤树,黄伯栗、元柏(东北各省),关黄柏(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柏(南方各地)。是芸香科黄檗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至黑灰色,木栓层发达,柔软,内皮鲜黄色;小枝橙黄色或淡黄灰色,裸芽生于叶痕内,黄褐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或近互生;花单性,雌雄异株,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小,黄绿色,花瓣长圆形,子房倒卵圆形,浆果状核果近球形,成熟时黑色,有特殊香气与苦味;种子半卵形,带黑色。木栓层是制造软木塞的材料。木材坚硬,边材淡黄色,心材黄褐色,是枪托、家具、装饰的优良材,亦为胶合板材。果实可作驱虫剂及染料。种子含油7.76%,可制肥皂和润滑油。树皮内层经炮制后入药。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炎症。外用治火烫伤、中耳炎、急性结膜炎等。现状渐危种。系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植物,是中国的珍贵药材树种。由于过度采伐,资源越来越少,很易陷入濒危状态。由于国家保护部分地区的黄檗的数量开始增加,不过多数是不到十年的小树。[3] 本种为古老的残遗植物,对研究古代植物区系,古地理及第四纪冰期气候有科学价值。木材纹理美观,切面有光泽,材质坚韧,耐水湿及耐腐性强,不翘不裂,多用来制造枪托;树皮木栓可作软木塞、浮标、救生圈或用于隔音、隔热、防震等;内皮可作染料及药用;叶可提取芳香油;花是很好的蜜源;果实含有甘露醇及不挥发的油分,可供工业及医药用。[4] 措施尚无具体保护措施,对现有资源特别是母树应加以保护,进行繁殖栽培,扩大其资源。 可以根据其利用种子繁殖的特点来进行嫁接,利用技术扩大其生长的范围,扩大繁殖量。
9,黄柏有什么药用价值
黄柏
(《纲目》)
【异名】檗木(《本经》),檗皮(《伤寒论》),黄檗(《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柏或黄皮树的树皮。
【植物形态】①黄柏,又名:黄波罗、黄伯栗。
落叶乔木,高10~25米;树皮外层灰色,有甚厚的木栓层,表面有纵向沟裂,内皮鲜黄色。小枝通常灰褐色或淡棕色,罕为红橙色。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13片,小叶柄短,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近卵形,长5~11厘米,宽2~3.8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通常为不等的广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细圆锯齿或近无齿,常被缘毛;上面暗绿色,幼时沿脉被柔毛,老时则光滑无毛。下面苍白色,幼时沿脉被柔毛,老时仅中脉基部被白色长柔毛。花序圆锥状,花轴及花枝幼时被毛;花单性,雌雄异株,较小;花萼5,卵形;花瓣5,长圆形,带黄绿色;雄花雄蕊5,伸出花瓣外.花丝基部被毛;雌花的退化雄蕊呈鳞片状,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甚短,柱头头状,5裂。浆果状核果圆球形,直径约8~10毫米,成熟时紫黑色,有5核。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地杂木林中或山谷洪流附近。分布东北及华北。
本植物的果实(黄波罗果)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②黄皮树,又名:灰皮柏、华黄柏。
落叶乔木,高10~12米。树皮外层灰褐色,甚薄,无加厚的木栓层,内层黄色;小枝通常暗红褐色或紫棕色,光滑无毛。叶对生;单敷羽状复叶,小叶7~15片,有短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长圆状卵形,长9~14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或近圆形,通常两侧不等,上面暗绿色,仅中脉被毛,下面淡绿色,被长柔毛。花序圆锥状,花轴及花枝密被短毛;花单性,雌雄异株;萼片5,卵形;花瓣6,长圆形;雄花雄蕊6,超出花瓣之外甚多,花丝甚长,基部有白色长柔毛;雌花退化雄蕊短小,雌蕊1,子房上位,5室,花柱短;柱头5裂。浆果状核果球形,直径1~1.2厘米,密集成团,熟后紫黑色,通常具5核。花期5~6月。果熟期10月。
生于山上沟边的杂木林中。分布四川、湖北、贵州、云南、江西、浙江等地。
黄皮树的变种秃叶黄皮树(分布湖北、四川、贵州、陕西)、峨嵋黄皮树(分布四川)、云南黄皮树(分布云南)、镰刀叶黄皮树(分布云南)等也同等入药。
【采集】3~6月间采收。选十年以上的黄柏,轮流剥取部分树皮。不能一次剥尽,以保持原树继续生长。剥去后,即自行生长新皮,未割部分可在下年采收。将剩下的树皮晒至半干,压平,刮净粗皮(栓皮),至显黄色为度,不可伤及内皮,刷净晒干,放置干燥通风处,防霉变色。139KANG.com
【药材】①东黄柏
又名:关柏、关黄柏。为植物黄柏的干燥树皮。呈稍弯曲的板片状,边缘不整齐,长宽不一,厚约2~4毫米。栓皮留存或已剥离,栓皮较厚,表面灰白色;栓皮剥离者,表面棕黄色,平坦或有抽皱及皮孔;内表面灰黄色。质较松,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淡黄色稍带绿。气微,味苦。粉末遇水即带粘性,并使水染成黄色。以片张厚大、鲜黄色、无栓皮者为佳。
主产辽宁、吉林、河北。此外,黑龙江、内蒙古亦产。以辽宁产量最大。
②川黄柏(《得配本草》)
为植物黄皮树及其变型变种的干燥树皮。呈稍弯曲的板片状,边缘不整齐,长宽不一,厚约3~5毫米,栓皮多已剥离。外表面深黄色,较平坦,有纵棱线及棕色皮孔;内表面灰黄色或黄色。质坚硬而轻,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呈片状分裂,鲜黄色。气微,味苦,嚼之有粘滑性,能使水染黄色。以片张厚大、鲜黄色、无栓皮者为佳。
主产四川、贵州、湖北、云南。此外,湖南、甘肃、广西亦产。以四川、贵州产量最大。
【化学成分】①黄柏
树皮含小檗碱、药根碱、木兰花碱、黄柏碱、N-甲基大麦芽碱、掌叶防己碱、蝙蝠葛碱等生物碱;另含黄柏酮、黄柏内酯、白鲜交酯、黄柏酮酸、青萤光酸、7-脱氢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根皮含小檗碱、药根碱、黄柏碱、N-甲基大麦芽碱。木材也含小檗碱。新鲜叶含黄柏甙、脱氢黄柏甙、脱氢异黄柏甙、异黄柏甙。干燥叶含金丝桃甙,不含黄柏甙。
②黄皮树
树皮含小檗碱、木兰花碱、黄柏碱、掌叶防己碱等多种生物碱及内酯、甾醇、粘液质等。
③秃叶黄皮树
树皮含四氢小檗碱、四氢掌叶防己碱、四氢药根碱、黄柏碱、木兰花碱及β-谷甾醇。
【药理作用】黄柏与黄连同样含较多的小檗碱,故其药理作用亦大体相似,参见"黄连"条。但含量较黄连低,并含有其他成分,作用亦有些差异。
①抗菌作用
黄柏抗菌有效成分为小檗碱。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宋内氏除外)等均有效,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几乎无效,有报告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效者。就生药而言,黄连抗菌作用较黄柏强1倍。对H37Rv、鸟型结核杆菌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可使菌数减少,或很高浓度(1/100)时呈现抑菌作用,但也有报告获得良好结果的。在用豚鼠接种人型结核菌作实验治疗时,口服或注射的疗效均很差。对接种牛型结核菌的豚鼠,从黄柏提取的盐酸结晶物作肌肉注射,有一定疗效。据称,黄柏对结核病人的临床症状及X线检查有好转,且优于黄连。
在试管中,黄柏煎剂或浸剂对若干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水煎剂还能杀死钩端螺旋体(剂量需较黄连大一倍)。在体外对阴道滴虫,也有较弱的作用。
②降压作用
黄柏对麻醉动物静脉或腹腔注射,可产生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颈动脉注射较静脉注射的更强,因此降压可能是中枢性的。对季铵型的黄柏碱加以改变而合成的叔胺型的化合物名昔罗匹林亦可引起迅速、显著之降压;在Ⅰ~Ⅱ颈椎间切断脊髓则降压消失,因而也证明降压属中枢性的。此外,昔罗匹林有较强的抗肾上腺素样作用,对压迫颈动脉、窒息、电刺激大内脏神经引起的升压反应及注射肾上腺素或电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引起的瞬膜收缩反应均受到抑制。苯苄胺、妥拉苏林、利血平等皆可减弱其降压反应。
③其他作用
黄柏碱或昔罗匹林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小鼠的自发活动、各种反射均受到抑制;给予未麻醉家兔昔罗匹林,脑电波可出现高振幅慢波。黄柏碱有轻度的箭毒样作用,对蛙腹直肌紧张度无影响,但能抑制由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反应。对离体兔肠,黄柏粉可增强其振幅,黄柏酮可增强其张力及振幅;黄柏内酯则抑制肠管。在带有胰瘘的家兔身上,黄柏有促进胰腺分泌的作用。黄柏内酯在接近致死量(0.05~0.1克/公斤)时,可降低兔血糖,黄柏酮无此作用。据称黄柏有保护血小板的作用,尚待证实。另据报道,黄柏对孑孓(10P.P.M.在18小时内可杀死62%)、家蝇有杀灭作用。在小鼠身上,与萱草根同服,可降低后者之毒性。
【炮制】黄柏: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捞出,润进,切片成切丝,晒干。黄柏炭:取黄柏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但须存性),喷淋清水,取出放凉,晒干。盐黄柏:取黄柏片,用盐水喷洒,拌匀,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晾干(每黄柏片100斤用食盐2斤半,加适量开水溶化澄清)。酒黄柏:取黄柏片,用黄酒喷洒拌炒如盐黄柏法(每黄柏片100斤用黄酒10斤)。
《雷公炮炙论》:"凡使(黄檗),用刀削上粗皮了,用生蜜水浸半日,漉出晒干,用蜜涂,文武火炙令蜜尽为度。凡修事五两,用蜜三两。"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无毒。"
③《药性论》:"平。"
④《珍珠囊》:"苦辛。"
【归经】入肾、膀胱经。
①《汤液本草》:"足大阳经引经药,足少阴经之剂。"
②《医学入门》:"足少阴、手厥阴本药,足大阳引经药。"
③《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
【功用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
①《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②《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
③《药性论》:"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
④《本草拾遗》:"主热疮疱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煎服,主消渴。"
⑤《日华子本草》:"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
⑥《珍珠囊》:"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膝无力。"
⑦《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
⑧《用药心法》:"治疮痛不可忍者。"
⑨《兰室秘藏》:"泻冲脉之邪。治夏月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
⑩《纲目》:"敷小儿头疮。"
⑾《现代实用中药》:"打扑挫筋等,磨粉调如泥状涂贴。"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渍。
【宜忌】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干漆。"
②《本草经疏》:"阴阳两虚之人,病兼脾胃薄弱,饮食少进及食不消,或兼泄泻,或恶冷物及好热食;肾虚天明作泄;上热下寒,小便不禁;少腹冷痛,子宫寒;血虚不孕,阳虚发热,瘀血停滞,产后血虚发热,金疮发热;痈疽溃后发热,伤食发热,阴虚小水不利,痘后脾虚小水不利,血虚不得眠,血虚烦躁,脾阴不足作泄等证,法咸忌之。"
【选方】①治小儿热痢下血:黄檗半两,赤芍药四钱。上同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下,大者加丸数。(《阎氏小儿方论》)
②治痢疾:黄柏300克,翻白草450克,秦皮300克。将翻白草、秦皮全部及黄柏200克,共水煎两次,合并煎液,用文火浓缩成膏状,将剩余100克黄柏研细粉加入膏中,搅匀,低温烘干,研细粉。每服一、二克,日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③治妊娠及产后寒热下痢:黄檗一斤,黄连一升,栀子二十枚。上三味,细切,以水五升,渍一宿,煮三拂,服一升,一日一夜令尽。呕者加橘皮一把,生姜二两。(《千金翼方》)
④治小儿热泻:黄檗,焙为末,用米汤和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下。(《十全博救方》)
⑤治消渴尿多能食:黄檗一斤,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饮之,恣饮数日。(《独行方》)
⑥治伤寒身黄,发热:肥栀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⑦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黄檗(炒)、苍术(米泔浸、炒)。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省,加酒少许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
问问限定了字数,更多见zcy.139kang.com
——139KANG.com已收集6000余味常见中草药,方便广大网友不必求医生即可自助查询……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