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请问江西的特产是什么2,塘葛菜的别名3,野浑浑菜有啥营养4,蔊菜的药用价值5,什么食物属中性什么食物属温热6,夏天有哪些去湿汤7,夏天有哪些去湿汤请问江西的特产是什么本团所有员工的其它答案,给你参考龙须酥陶瓷(景……
本文目录一览
1,请问江西的特产是什么
本团所有员工的其它答案,给你参考
龙须酥 陶瓷(景德镇)
回复者:游客 2008-4-23 8:56:00
我也许要知道这个问题......
回复者:游客 2008-6-19 19:49:00
江西的特产很多,我就只说一点地方的特产:南丰腌菜,甲鱼,腊肉,腊鱼,南丰蜜橘,庐山云雾茶,九龙茶,婺源茗眉绿茶,萍乡烟花,广昌白莲,大余麻鸭,四特酒,夏布竹器等
回复者:游客 2008-6-24 9:39:00
泰和乌鸡,宜春枣糕
回复者:游客 2008-6-25 12:10:00
酸枣糕,抚州菜梗,月亮巴,番薯干,鱼粉丝
回复者:noriko 2008-6-29 19:28:00
江西上绕的南瓜乾 豆漿乾
回复者:游客 2008-7-14 10:12:00
兴国的红署干,还有兴国鱼丝
回复者:游客 2008-7-19 6:26:00
能介绍一下江西有什么地方好玩吗?还有什么地方比较出名!
回复者:游客 2009-2-23 16:38:00
江西的特产有很多,我最喜欢桃酥饼。
回复者:玫瑰仙女 2009-2-23 19:16:00
就这些特产吗?还有没有什么别的啊?
回复者:游客 2009-2-27 13:19:00
江西的特产很多,酸枣糕,抚州菜梗,月亮巴,番薯干,鱼粉丝,泰和乌鸡,宜春枣糕,红署干,还有兴国鱼丝......还有很多.
回复者:凉望江南 2009-3-15 9:15:00
江西的特产很多,我就只说一点地方的特产:南丰腌菜,甲鱼,腊肉,腊鱼,南丰蜜橘,庐山云雾茶,九龙茶,婺源茗眉绿茶,萍乡烟花,广昌白莲,大余麻鸭,四特酒,夏布竹器等......
回复者:游客 2009-3-15 9:16:00
有宜黄县兰水乡4都无B的地拔山下熊志勇的杨梅多哈哈//////特产风物: 高安腐竹、挂面、景德镇瓷器、南昌煌禽酱鸭、庐山云雾茶、泰和乌鸡、南丰蜜桔、万载百合粉、宜春茶油、南酸枣糕、丰城冻米糖、兴国红薯干、赣南脐橙、信丰脐橙、安福火腿、莲花血鸭、南安板鸭、宜丰竹雕、婺源龙尾砚、清华婺酒、芦田灌心糖、万年贡米、玉山罗纹砚、鄱湖白莲、乐平桃酥、宜丰闽笋、鄱湖银鱼、黎川茶树菇,还有湖口酒糟鱼、豆豉、米酒、年糕、葛粉、葛片茶、米粉干、笋干等。 特色小吃: 南昌炒粉、凉拌粉、九江茶饼、乐平狗肉、伊府面、鸡汁仙鱼卷、米粉蒸肉、米面、木瓜凉粉、酿冬瓜圈、牛肉炒粉、清汤泡糕、上饶鸡腿、上饶冬豆豉、宜丰烧卖、饭糊果、豆豉果、灰煎果、油条包麻子果、灯盏果、吊浆果、南瓜干、茄子干、辣椒干、柚子皮干、铅山烫粉、清汤、多味花生、米粉鱼、酶豆腐、抚州牛杂粉、抚州菜梗等。
2,塘葛菜的别名
种拉丁名:Rorippa indica (Linn.) Hiern;科中文名:十字花科;科拉丁名:Brassicaceae;属中文名:蔊菜属;属拉丁名:Rorippa;拉丁名:Herba Rorippae Rorippa montana (Wall.)Small Rorippa indica (L.)Hiern常见别名:蔊菜(《本草拾遗》)、辣米菜(《纲目》)、野油菜(《分类草药性》)、塘葛菜(《岭南采药录》)、干油菜(《民间用草药汇编》)、石豇豆(《贵阳民间药草》)、鸡肉菜、田葛菜(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江剪刀草、野雪里蕻、野草、野菜花(《上海常用中草药》)、山芥菜、独根菜、山萝卜、金丝荚(《福建中草药》)处方名:蔊菜,野油菜商品名:蔊菜。以枝叶肥盛、无泥土等杂质者为佳。蔊菜(本草纲目)印度蔊菜(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塘葛菜(岭南采药录)、葶苈(台湾植物志)、江剪刀草(上海、江苏)、香荠菜(江苏)、野油菜(浙江)、干油菜、野菜子、天菜子(四川)。

3,野浑浑菜有啥营养
在榆树的树叶里富含这么一种物质,烟酸。烟酸虽然不是很多人知道,但却有着很大的功效。烟酸是B族维生素中的一种,又称尼克酸、维生素pp、抗癞皮病因子等。主要价值药用价值全草入药,其味甘、性平,内服有解表健胃、止咳化痰、平喘、清热解毒、散热消肿等效;外用治痈肿疮毒及烫火伤。【别名】辣米菜,野油菜,塘葛菜,干油菜,石豇豆,鸡肉菜,田葛菜,江剪刀草,野雪里蕻,野芥草,野菜花,山芥菜,独根菜,山萝卜,金丝荚【药用部位】为十字花科植物薄菜的全草或花。【成份】全草均含蔊菜素。【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活血,通经。治感冒,热咳,咽痛,麻疹不易透发,风湿关节炎,黄疸,水肿,疔肿,经闭,跌打损伤。 ①《本草拾遗》:"去冷气,腹内久寒,饮食不消,令人能食。" ②《纲目》:"利胸膈,豁冷痰,心腹痛。" ③《分类草药性》:"治刀砍斧伤,烂疮,生肌,嚼涂。" ④《岭南采药录》:"和生鱼煎汤服之,能去骨中之热。" ⑤《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治腹水,淋疾;外用治汤火伤。" ⑥《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外用治疔毒;内服通气血。治妇女乳病,并治咳嗽,黄疸。" ⑦《贵阳民间药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外用治漆疮,疔疮,痈肿。" ⑧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水,凉血解毒。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失音;肺热咳嗽,咳血;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水肿。" ⑨《福建中草药》:"疏风透表,理气和胃。"【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杨,0.5~1两(鲜者1~2两)。外用:捣敷。【选方】①治风寒感冒:蔊菜一至二两,葱白三至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热咳:野油菜一两五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头目眩晕:野油菜(嫩的)切碎调鸡蛋,用油炒食。(《贵阳民间药草》) ④治胃脘痛:干蔊菜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⑤治关节风湿痛:鲜蔊菜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⑥治干血痨:每天用蔊菜一两,酌加红糖。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⑦治麻疹不透:鲜蔊菜全草,一至二岁每次一两,二岁以上每次二两。捣汁,调食盐少许,开水冲服。 ⑧治鼻窦炎:鲜蔊菜适量。和雄黄少许捣烂,塞鼻腔内。 ⑨治蛇头疔:鲜蔊菜和三黄末(中成药)捣烂外敷,或调鸭蛋清外敷。(⑦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⑩治疔疮,痈肿:野油菜,捣烂敷患处。 ⑾治漆疮:鲜野油菜,捣汁外搽。 ⑿治蛇伤:野油菜一两五钱,小火草一两。煎水服;外用偷油婆(蟑螂)、小火草、雄黄、野油菜捣烂敷患处。(⑩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在榆树的树叶里富含这么一种物质,烟酸。烟酸虽然不是很多人知道,但却有着很大的功效。烟酸是B族维生素中的一种,又称尼克酸、维生素pp、抗癞皮病因子等。烟酸是维生素中最稳定的一种,一般的烹调加工损失极小,但会随水流失。烟酸参与体内物质和能量的代谢,与核酸的合成有关,同时可以降低血胆固醇的水平,也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
4,蔊菜的药用价值
全草入药,内服有解表健胃、止咳化痰、平喘、清热解毒、散热消肿等效;外用治痈肿疮毒及烫火伤。 药名:蔊菜,汉语拼音:han cai,英文名:Indian Rorippa Herb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Rorippa indica(L.)Hiern[Sisymbrium indicum L.] 2、Rorippa dubia (Pers.)Hara[R.montana (Wall.)Small] 功效分类:清热药;利水药。 科属分类:十字花科。 别名:辣米菜、野油菜、塘葛菜、干油菜、石豇豆、鸡肉菜、田葛菜、江剪刀草、野雪里蕻、野芥草、野菜花、山芥菜、独根菜、山萝卜、金丝荚。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肺经;肝经。 功能:清热利尿,活血通经,镇咳化痰,健胃理气,解毒。主治感冒,热咳,咽痛,风湿性关节炎,黄疸,水肿,跌打损伤等病症。 主治:咳嗽痰喘;感冒发热;麻疹透发不畅;风湿痹痛;咽喉肿痛;疔疮痈肿;漆疮;经闭;跌打损伤;黄疸;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鲜品加倍;或捣绞汁服。外用:适量,捣敷。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蔊菜和无瓣蔊的全草。 采收储藏:5-7月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用药禁忌1、《上海常用中草药》:本品不能与黄荆叶同用,同用则使人肢体麻木。 别名野菜子、铁菜子、野油菜、干油菜、山芥菜、地豇豆、绿豆草。来源十字花科蔊菜属植物蔊菜Rorippa montana (Wall.)Small或江剪刀草Rorippa indica (L.)Hiern.,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归经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咳,利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肝炎,小便不利;外用治漆疮,蛇咬伤,疔疮痈肿。用法用量1~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注意:蔊菜不能和黄荆叶同用,否则引起肢体麻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5,什么食物属中性什么食物属温热
一日常饮食来说,米偏凉,面偏温热;大肉属凉性,牛羊肉、狗肉大热;鸡蛋中性。
下面是本人从网上搜到的一个食物属性表,可作参考
最全是食物属性一览表
性热 性温 性微温 性平 性凉 性微凉 性寒 蔬菜类 辣椒、青椒 韭菜、韭菜花、大蒜(蒜头)、芫荽(香菜)、葱、洋葱、南瓜(金瓜)、木瓜、甘薯(山薯)、魔芋(蒟蒻)、雪里红(雪里蕻/梅乾菜)、薤白(小蒜/野蒜)、香椿头、刀豆、香薷(香菜/香戌) 黄芽白菜(大白菜)、青菜(白菜/青江菜)、荠菜、芜菁(大头菜)、甘蓝(包心菜/卷心菜/包菜)、茼蒿(菊花菜)、长豆(豇豆/角豆)、饭豇豆(饭豆/白豆/甘豆)、黄豆(大豆/毛豆)、碗豆、四季豆(白饭豆/菜豆)、黑豆(黑大豆)、葫芦(葫芦科植物瓢瓜的果实,又名瓠瓜/瓢瓜)、扁豆、扁豆花、蚕豆、红豆(赤小豆)、豆豉、胡萝卜、蕃薯、山药(怀山药/淮山)、马铃薯(土豆/洋芋)、芋头、金花菜(苜蓿)、番木瓜(石瓜/番瓜)、菊芋(洋生姜) 竹笋、茭白(茭白笋)、芹菜(旱芹)、荷兰芹(欧芹/洋芫荽)、苤蓝(芥蓝)、花椰菜(花菜/菜花)、甜菜(光菜/牛皮菜)、菠菜(菠薐)、金针菜(黄花菜)、青芦笋(芦笋)、茄子、蕃茄(西红柿)、绿豆、豆腐(包括:豆浆、豆腐乾、豆腐脑、豆腐皮、臭豆腐、豆腐乳、百叶、素鸡)、萝卜(生者性凉,熟者性温)、萝卜缨(萝卜叶)、牛蒡、豆薯(土瓜)、冬瓜、丝瓜、黄瓜(刺瓜)、苋菜、莴苣、生菜(叶用莴苣)、芸台(油菜)、佛手瓜、笋瓜(印度南瓜)、马兰头(毛蜞菜)、菊花脑、马豆、慈姑、芦蒿(藜蒿)、枸杞头(枸杞叶) 蕃薯叶、蕃薯藤 蕹菜(空心菜)、藕(生藕性寒,熟藕性温)、苦瓜(青苦瓜性寒,熟苦瓜性平)、菜瓜(越瓜/白瓜)、黄豆芽、瓠瓜(葫芦科植物瓠子的果实)、马齿苋、金丝瓜(野黄瓜/茅瓜)、蒓菜、芦荟、仙人掌、蕺菜(鱼腥草)、蕨菜(龙头菜)、蕨粉、落葵(木耳/胭脂菜/西洋菜) 野菜类 罗勒、小蒜、胡葱、蘘荷(观音花/莲花姜)、蒟酱叶、香荆菜、地笋 葛根、碎米荠(野荠菜/红花菜)、睡莲菜、清明菜、繁缕(鹅儿肠菜)、委陵菜、费菜(白三七)、翻白草、败酱、郎耶菜、茅苺、番杏、灰条菜、宝塔菜、蕨麻、萍蓬草(种子性平,根性寒,又名水栗、黄金莲)、楤头菜、析蓂、鸡眼菜、铁苋菜、元修菜、水菠菜 香茶菜、墨菜、蔊菜(野雪里蕻)、风花菜、刺儿菜(刺蓟菜)、野苋菜(猪母菜)、千屈菜、茵陈蒿、葛条花、葛粉、明党蔘、蒲笋、水骨菜、婆婆纳(野芫荽)、酸汤菜、猪毛菜、蜂斗菜 蒲公英、车前、苦菜、睡菜、莕菜、榆钱、葵菜(冬葵)、竹叶菜(鸭跖草)、猪殃殃(血见愁)、野白菜(七星莲)、薇菜、地肤苗、腐婢、山韭(野酒菜/老葱)、酢浆草、巨胜苗(芝麻叶)、野线麻、猪牙菜、荠苨 昆虫类 蚕蛹、蝗虫、蚱蜢 蠍子(有毒)、蚂蚁 蜻蜓 蜗牛、蝉 调味品类 胡椒、咖哩粉、肉桂(桂皮)、荜拨 赤砂糖(红糖)、植物油(包括:菜油、豆油、麻油、花生油、茶油、棉籽油、葵花子油)、醋、酒、芥末、生姜、乾姜、花椒(有小毒)、八角(大茴香)、咖啡、小茴香、丁香、紫苏、橘皮(陈皮)、荳蔻、吴茱萸、食茱萸、姜黄、砂仁、草果、白芷、红荳蔻、木香、红曲(红米)、白菖、香附、独活、高良姜、胡卢巴、肉豆蔻、香花菜、茴香菜、孜然、莳萝、荜澄茄、山柰(沙姜)、竹叶椒 味精、白砂糖、冰糖、麦芽糖(饴糖)、蜂蜜、蜂王浆(蜂王乳)、乌饭树叶 茶 食盐、酱油、面酱、豆酱 保健中药类 人蔘、党蔘、太子蔘、杜仲、五加皮、当归、冬虫夏草、红花、川芎、白术、紫河车、蔘三七(田七)、肉苁蓉、锁阳、松花粉、五味子 黄芪、何首乌、山茱萸 甘草、枸杞、燕窝、酸枣仁、阿胶(驴皮胶)、蜂胶、玉米须、白茯苓、天麻、錾菜、黄精、荷叶子、蛤蚧(大壁虎)、金樱子、鸡内金、女贞子、玉竹 胖大海、西洋蔘、决明子、白芍、薄荷、三七花、鸡冠花、沙蔘、金钱草、地黄、益母草 大黄、白茅根、天门冬、麦门冬、珍珠、羚羊角、槴子、石斛、夏枯草、芦根
饮食养生首先要讲“性”。“性”(或“气”)是指食物有寒、凉、温、热等不同的性质,中医称为“四性”或“四气”。 凉性或寒性凡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于凉性或寒性食物。如适用于发热、口渴、烦躁等症象的西瓜;适用于咳嗽、胸痛、痰多等症象的梨等都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 温性或热性与凉性或寒性相反,凡适用于寒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于温性或热性食物。如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流涕、头痛等症象的生姜、葱白、香菜;适用于腹痛、呕吐、喜热饮等症象的干姜、红茶;适用于肢冷、畏寒、风湿性关节痛等症象的辣椒、酒等,都是属于温热性质的食物。 平性平性食物的性质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食物之间,适合于一般体质,寒凉、热性病症的人都可选用。平性食物多为一般营养保健之品。如米、面、黄豆、山芋、萝卜、苹果、牛奶等。 凉性食物: 荞麦、玉米、白萝卜、冬瓜、蘑菇、芹菜、莴笋、油菜、橙子、苹果等等。 寒性食物: 小米、绿豆、海带、绿豆芽、苦瓜、西红柿、黄瓜、香蕉、西瓜、甜瓜等等。平性食物:卷心菜、蕃茄、豇豆、四季豆、芋艿、鸡毛菜、花菜、花椰花、黑木耳、刀豆、银耳、山药、松子仁、芝麻、胡萝卜、洋葱头、蘑菇、香菇、蚕豆、花生、毛豆、黄豆、黄豆芽、白扁豆、豌豆。 米、面、黄豆、山芋、萝卜、苹果、牛奶,面粉、高粱、糯米、薏米,豆奶、豆制品类似的自己可以推断一下啦。。。说是说不完的俄。。 一般寒凉食物
谷类:小麦、大麦、荞麦、面筋、小米、薏米、绿豆、 菜类:豆腐、蘑菇、金针菇、茄子、白萝卜、莴笋、苤蓝、根荙菜、黄花菜、绿豆芽、黄瓜、丝瓜、冬瓜、西瓜皮、地瓜、油菜、菠菜、苋菜、芹菜、萋萋芽、青苦瓜、西红柿、生菜、空心菜、莲藕、瓠子、菜瓜、甜瓜、甘蔗、竹笋、草菇、地耳、马齿菜、西瓜、茭白、海带、紫菜。 果类:苹果、梨、橘子、橙子、柑、芒果、枇杷、菱角、草莓、罗汉果、鸭蛋、鸡蛋清、茶叶、西瓜、猕猴桃、棠梨、构桃、桑椹、荸荠(马蹄)、香蕉、柿子、柿饼、柚子。 肉类:猪皮、猪油、白鹅油、芝麻油、茶油、羊肝、牛蹄、田螺(大寒)、螃蟹、蛤蜊、螺蛳、蚌肉、蚬肉、牡蛎肉、猪髓(肠、脑、胰、脾)、鸭血、马肉、鸭蛋(性微寒)、皮蛋等。 其他:食盐、酱油、冰、金银花、苦瓜茶、苦丁茶。
6,夏天有哪些去湿汤
夏季饮食以清淡、苦寒、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佳,避免用粘腻碍胃难以消化的食物,勿过饱过饥;重视健脾养胃,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夏天气温高,出汗多,饮水多,胃酸被冲淡,消化液分泌相对减少,消化功能减弱致使食欲不振,再加上天热人们贪吃生冷食物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或因食物不清洁易引致胃肠不适,甚至食物中毒,因此,夏季饮食应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夏天要吃利水渗湿的食物,因为夏天酷热高温,气温高,湿气重,也侵入人体,因为天热,喜冷饮,饮水多,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脾胃升降,运化功能产生障碍,就会积水为患。常吃利水渗湿的食物能健脾,脾健而升降运化功能恢复,便可以行其水湿。要适当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等。夏季酷暑炎热、高温湿重,吃苦味食物,就能清泄暑热,以燥其湿,便可以健脾,增进食欲。味酸的食物能收能涩,夏季汗多易伤阴,食酸能敛汗,能止泄泻。如番茄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毒、降低血压之功。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食用清淡之品,这有助于开胃增食,健脾助运。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致呆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因此,夏季饮食宜注重选择绿豆、白扁豆、西瓜、荔枝、莲子、蚕虫、荞麦、大枣、猪肚、猪肉、牛肉、牛肚、鸡肉、鸽肉、鹌鹑肉、鲫鱼、乌龟、甲鱼、蜂乳、蜂蜜、鸭肉、牛乳、鹅肉、豆腐浆、甘蔗、梨等。夏季不能暴饮暴食,就是不能过饱,尤其晚餐更不应饱食。谚语说:“少吃一口,活到九十九。”《黄帝内经·素问》指出:“饮食有节”、“无使过之”。老人、小孩消化力本来不强,夏季就更差,吃得过饱,消化不了,容易使脾胃受损,导致胃病。如果吃八成饱,食欲就会继续增强。 夏季暑热,肠胃功能受其影响而减弱,因此在饮食方面,就要调配好,有助于脾胃功能的增强。细粮与粗粮要适当配搭吃,一个星期应吃3餐粗粮,稀与干要适当安排。夏季以二稀一干为宜,早上吃面食、豆浆,中餐吃干饭,晚上吃粥。荤食与蔬菜配制合理,夏天应以青菜、瓜类、豆类等蔬菜为主,辅以荤食。肉类以猪瘦肉、牛肉、鸭肉及鱼虾类为好。老人以鱼类为主,辅以猪瘦肉、牛肉、鸭肉。夏季要按时进餐,不能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这样会打乱脾胃功能正常活动,使脾胃生理功能紊乱,导致发生胃病。夏季要少吃生冷食物,少冷饮,特别是冰。老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逐渐衰退,小儿、儿童消化机能尚未充盈,在夏季又要受到暑热湿邪的侵侮,影响了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如吃生冷食物、饮冷饮,就会损害脾胃。生冷食物是寒性食物,寒与湿互结,就会使脾围胃耗,导致泄泻、腹痛之症发生。 夏季饮食家庭食谱一、青梅煮鸡材料:嫩仔鸡、青梅、洋葱 调料:番茄酱、泰式酸辣酱、鸡精、盐、鸡高汤 做法:1、、嫩仔鸡洗净,切块,入开水锅焯水后捞出,用流水洗净浮沫备用。 2、洋葱切成粗丝。 3、锅内放油,七成热时放入洋葱,煸炒至软后,倒入番茄酱,炒出红油,下入仔鸡,翻炒均匀,倒入鸡高汤没过菜面,放入青梅,下泰式酸辣酱、鸡精、盐调味,大火烧开后,中火焖四十分钟即可。二、芹菜木耳炒肉丝材料:芹菜、木耳、胡萝卜、猪里脊 调料:盐、鸡精、料酒、糖、酱油、生粉 做法:1、芹菜去叶切段,木耳泡发切丝,胡萝卜切丝,猪里脊切丝后,用盐、鸡精、糖、料酒及少许酱油(可以给肉丝上点色)、生粉充份拌匀,腌制十分钟 2、锅内热油,七成热,倒入肉丝迅速划散,炒至肉丝一变色即起锅备用 3、洗净锅,重新倒入少许油,七成热时依次倒入胡萝卜、木耳、芹菜,放入适量盐,炒匀,放入炒好的肉丝,迅速炒匀即可出锅 要点:做小炒,动作一定要快,以保肉质鲜嫩。三、山药酱焖鸭材料:光鸭半只,山药1根,小葱4根,姜两片,八角1个,桂皮1根。调料:干黄酱、酱油、糖、鸡精、啤酒1听。 1、 鸭子剁块,进冷水锅,焯水后用热水洗净浮沫备用。2、 取锅,不用加油,将鸭块的鸭皮朝下放入锅内,用小火煸出鸭油。3、 加入如图中大小的勺1勺黄酱、两勺酱油煸炒上色。4、 加入一听啤酒。5、 放入葱、姜、五香、桂皮,大火烧开,加盖,转小火焖1个小时。6、 加入去皮切成滚刀块的山药,加入糖、鸡精调味,加盖,再焖 10分钟即成。四、玉米排骨西红柿汤原料:猪肋排500克,水果玉米1根,西红柿1个,姜2片、香葱3-4根。调味料:盐,鸡精各适量,料酒15克。做法:1、猪肋排洗净,剁成寸段,焯水后捞出洗净浮沫;玉米切成2cm的段,再对切成半圆形;西红柿切花瓣状。2、砂锅内烧水,水开后放入肋排,再开锅时,调入料酒,盖上锅盖,改小火。3、1个小时后,放入玉米、西红柿,调入盐、鸡精,盖上盖再炖半小时即可。五、莲藕豆腐主料:豆腐1块,藕粉40g。配料:椒盐花生,芝麻。调料:糖。做法:1、藕粉加糖放碗中,先用少量的温开水调成糊,在用沸水冲入,并不停的搅拌到成透明状。2、将豆腐放到藕粉上,将花生捣碎放在豆腐上。最后将黑芝麻撒到藕粉上。这道甜点脆嫩相间,爽滑可口。六、榄菜肉松蒸豆腐原料:豆腐300g,橄榄菜30g,肉松10g,肉末50g配料:辣椒,葱(配料只是着色的,可不用)调料:生抽、生粉做法:肉末用生抽和少许的生粉调匀。辣椒、葱切成末。豆腐切成小块,摆在盘子上,将橄榄菜、肉末、肉松、辣椒末逐一均匀地铺在豆腐上。豆腐盘子置沸水锅里蒸5分钟,撒上葱花即可。提示:橄榄菜已经有咸味,可以不放盐,口味重的人可在豆腐上浇少许的生抽。七、素什锦原料:冬瓜、青椒、胡萝卜、毛豆仁、袖珍菇、腐竹、黑木耳。调料:盐、素易鲜、芝麻油。做法:1、冬瓜、胡萝卜去皮切片,青椒去籽切片;2、黑木耳泡开,剪去根撕小朵;3、腐竹泡开后切段,入清水煮5分钟滤水备用;4、热锅后入植物油,油温后放入除青椒外的所有材料大火煸炒;5、加入盐、素易鲜调味,加少许清水煮5分钟;6、加入青椒,等煮到冬瓜酥软,淋上芝麻油即可。八、清凉泻火-凉拌观音菜观音菜观音菜又叫紫背天葵、补血芽,属半野生蔬菜。可食可药,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不需喷施农药,是绿色无公害蔬菜的佼佼者,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观音菜不仅能活血,让女人气色红润,还可以清火,缓解女性痛经,气血亏等症。据说凉拌观音菜有报平安的寓意,餐桌上放这么一道营养又有好彩头的菜,再合适不过了。原料:观音菜。做法:1、将观音菜用盐水浸泡10分钟;2、准备调味汁:蒜泥、香油、醋、生抽、糖、辣椒油,按自己的喜好调制。3、将观音菜淖水,水沸腾后菜下锅,再次沸腾即可起锅。4、将淖过水的菜晾凉,然后切断,然后用一小钵,将观音菜和调味汁放入钵中拌好,即可。观音菜1、观音菜特别是含有药用成份黄酮苷,可以延长维生素C的作用,减少血管紫殿;2、有提高抗寄生虫和抗病毒的能力,并对恶性生长细胞有中度抗效。3、观音菜食用方法多样:嫩稍和幼叶可与菇类素炒、与肉类荤炒或糖醋渍,亦可焯后凉拌,或做拼盘、火锅配料,也可放入姜沫、蒜茸等调料清炒,还可做馅、做汤。叶片润滑,茎部爽口,风味别具一格。煮食时先用开水杀青,再加入蒜、酱油、香油等即可食用。凉拌时先用盐处理半小时,再倒去盐水,加入糖和醋即可;炒食拌加腐乳,沙辣酱等佐料,风味更佳。4、它野生强,常温下可鲜储4-7天不变色,不腐烂,是当前最理想的营养保健蔬菜。 夏季气温较高,人体一出汗,体内的水分就容易蒸发丢失,血液黏度也容易增高,因此,要多食用一些汤汤水水,粥就是一种极佳的选择。河南省中医院国家级名老中医毛德西推荐了几种适合夏季调理的药粥:西瓜粥西瓜去子切块,加上粳米煮熟后食用。有清热去暑、除烦止渴、解酒毒、降血压的功效。大蒜粥紫皮蒜去皮在沸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然后将粳米放入煮蒜水中煮粥,至八成熟时,放入先捞出来的蒜头,煮至粥稠后食用。具有防止细菌性痢疾、降血压、降血脂、软化血管的作用。绿豆粥 绿豆加粳米同煮,熟后食用。具有防治夏季疮毒的功效。鲜藕粥鲜藕加粳米同煮,熟后食用。具有清热凉血,治疗牙龈出血、鼻子出血的功效。百合粥百合加粳米同煮,熟后食用。具有治疗肺气管炎、神经官能症的功效。苦瓜粥将大米煮沸后,加入去瓤切成小块儿的苦瓜、冰糖及少许盐,食用后具有消暑降热、清心明目、去烦解毒的功效。扁豆粥扁豆煮透后加入粳米熬煮,熟后食用。对胃肠不好、易腹泻的病人疗效较好。鲜荷叶粥粳米粥煮成时加入鲜荷叶,再煮几分钟后食用,如无鲜荷叶也可用荷花代替,食用时稍加些白糖,具有清暑、利尿、美容、强身、降压的功效。菊花粥 杭菊花加粳米同煮,熟后食用。具有降血压、治头痛、利尿防暑的功效。石香菜粥粳米粥煮成时加入石香菜熟后食用。有祛除口臭、嘴淡,开胃健脾的功效。莲子粥将莲子用温水浸泡后去皮,去掉莲心,与粳米同煮后食用,具有去火解烦、安神养心、益肾固精、健脾敛肠的功效。毛德西提醒说,虽然药粥对人体大有裨益,但由于不同的人体质各异,大家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食用。以上几种药粥,绿豆粥、西瓜粥偏凉性,慢性腹泻及胃寒的人就不太适合食用,即使食用也一定要注意尽量减少摄入量。此外,月经期间的妇女也不宜食用偏凉性的药粥,因为食用后容易造成月经量减少。平胃散 治疗:湿滞脾胃证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 藿香正气散 治疗:外感风寒,内生湿滞 藿香、半夏、神曲、陈皮、白术、茯苓、苏叶、白芷、厚朴、腹皮、生姜、大枣、甘草 茵陈蒿汤 治疗:湿热黄疸(阳黄) 茵陈、栀子、大黄 八正散 治疗:湿热淋 滑石、木通、篇蓄、瞿麦、车前子、栀子、大黄、灯芯、甘草 三仁汤 治疗:湿温初起及暑温挟湿 行人、白蔻仁、薏苡仁、滑石、铜草、竹叶、半夏、厚朴 五苓散 治疗:水蓄证、水湿内停、痰饮 则写、猪苓、茯苓、白术、桂枝 苓桂术甘汤 治疗:中阳不足之痰饮 茯苓、桂芝、白术、甘草 真武汤 治疗: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水泛 附子、茯苓、白术、生姜、白芍 独活寄生汤 治疗:庳证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两虚 独活、细辛、秦艽、桂心、防风、桑寄生、杜仲、牛膝、人参、茯苓、甘草、熟地、当归、芍药、川芎 以上诸方均水煎天汤水宜清淡若暑热伤津烦渴,可选用:1、冬瓜茨仁糖水用鲜老冬瓜(连皮)一斤,生茨仁三两,黄糖适量。先将老冬瓜洗净切大件,加上洗净的生茨仁放进瓦煲内煲一小时,然后加黄糖,待饮用。汤中老冬瓜甘清微寒,功能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生茨仁,但淡利湿,黄糖清热生津。合而用之则可解暑清热,去暑湿。2、荷叶冬瓜煲老鸭汤用鲜荷叶一块,鲜老冬瓜一斤至斤半,老鸭公肉半斤。将上三样食品洗净,同放进瓦煲内,加清水适量煲汤,食盐调味,饮汤食冬瓜鸭肉。汤中鲜荷叶清暑利湿,冬瓜清热解暑,老雄鸭能滋阴养血,益胃生津。三者合用既能清热解暑去湿又能益胃生津。3、石膏豆腐菜干汤同生石膏二,鲜豆腐半斤,白菜干三两。先将石膏稍为打碎,然后用水洗净白菜干并作短时间浸泡。将三样食物共同放过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煲汤。煲至豆腐块出现峰巢样小洞即可。加食盐少许调味饮汤。若有痱子过多或少量暑疖情况可选用:1、苦瓜猪瘦肉汤用鲜苦瓜半斤,切块,去核洗净。猪瘦肉三两至五两,切小块。将上二种食品,共放瓦煲内,加适量清水煲汤。汤中苦瓜,苦寒,能清热泻火解毒,猪瘦肉能滋阴润燥。合用功补兼施,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润肤润燥。2、塘葛菜煲生鱼汤用新鲜塘葛菜三两,鲜生鱼半斤。先将生鱼剖肚去内脏,去鳞洗净。将鲜塘葛菜洗净。将二种食品共放瓦煲内,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煲汤;煲二小时后,加小量食油和盐调,饮用。汤中鲜塘葛菜能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中医认为生鱼能补脾益胃,利水清肿。二者合用,既能清凉又能滋养,实为暑天的一道靓汤。下边是几款清汤,具体作用不明,但喝了总有好处就是了(感觉也好好喝的样子):1、丝瓜咸蛋肉片汤:材料:丝瓜一根,咸蛋一个,瘦肉200克(依食量多少酌情加减),姜3片调味料:①盐适量,糖为盐的一半份量,淀粉同糖,胡椒粉少许②盐适量,胡椒粉、香油各少许重点提示:1、放入肉片时一定要改小火,汤汁不要沸腾,以免肉片煮老,而且容易造成汤汁浑浊。2、丝瓜也可改用黄瓜代替。黄瓜先切成菱形片。为保留黄瓜的清香,做法3中,应先放入肉片和咸蛋煮3分钟,再放黄瓜略煮,这样就可变换出一道“黄瓜咸蛋肉片汤”。2、百合红枣牛肉汤:材料:牛肉200克,鲜百合150克,白果80克,去核红枣6粒,姜丝适量调味料:①盐适量,淀粉与盐同量,胡椒粉少许②盐适量,胡椒粉、香油各少许重点提示:1、牛肉选里脊部位会比较嫩,纹路越细的牛肉越嫩,而且要逆丝切薄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健脾去湿食疗方法 去湿 活动后口渴,抱着冷饮不放,觉得凉爽舒服,但喝太多冷饮,会伤脾胃。湿气重,人体感觉疲乏,可观察发现舌苔厚、精神不佳。可用以下方法调理: (1)扁豆10克、薏米10克、淮山15克,半斤瘦肉煲汤;(2)扁豆10克、薏米10克、海带一条、半斤瘦肉煲汤;(3)眉豆15克、薏米10克,半斤瘦肉煲汤;(4)绵茵陈10克,鲫鱼一条(8两左右)煲汤。这些汤水都具有去湿的作用。 健脾 有些朋友总是脸色发黄、嘴唇发白,这是脾虚的表现。可用太子参10克(益气)、云苓15克、淮山15克、扁豆10克煲瘦肉。具有健脾胃、去湿的作用。 ==================================== 赤小豆鲫鱼汤具有健脾去湿、利尿消肿的功效,为时下较合适的汤品,同时亦适用于湿热症、消化不良、小便不畅等症。 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赤小豆,其性平,味甘、酸。如古代药书《药性论》说它能“治水肿皮肌胀满”、“通气、健脾胃”。常用于小便不利、水肿黄疸、疮疡肿毒等症的治疗。鲫鱼甘鲜美味,有健脾、补虚的功能。《本草拾遗》记载它“主虚羸,熟食之”。《日华子本草》说它能“温中下气,补不足”。《滇南本草》认为它有“和五脏,通血脉”的功用。两者合之,共奏健脾去湿、利湿消肿之效。 每次用赤小豆约90克,洗净、泡浸半小时左右,把鲫鱼洗净、去内脏,亦可放置锅里加生油稍煎片刻。然后一起放入瓦煲里加清水煲煎。银耳、白果、卿鱼等可加酱油佐膳用。健脾祛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和中化湿汤 (3~4人分量)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清热去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去湿,清热毒。 鹌鹑去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适合清热去湿,润肺化痰。 横月利去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猪横月利250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把猪横月利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该汤不但清热去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草龟去湿汤 (3~5人分量) 材料:草龟500克,猪肉200 克,新鲜土伏苓250克,红枣6个。 做法:把草龟、猪肉、土伏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3至4个小时即可。 ●有清热去湿及解毒功能。 黄瓜去湿汤 材料:老黄瓜800克(去核囊)陈皮25克,粳米25克,鸭肾2个,清水适量。 做法:1、老黄瓜去核囊、切大块,陈皮略浸泡、刮囊、洗净,鸭肾洗净、飞水、切片,粳米淘洗干净。 2、砂锅加清水,放入老黄瓜、陈皮、粳米、鸭肾,先猛火煲开,然后转小火煲2小时即可调味饮用。 ●有清热解之效,适应烦热,咽喉痛,小便赤热等症。 去湿食材 花旗参:吃得过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虚,可喝花旗参茶,具健脾益胃之效。 荷叶:取自荷花之新鲜叶片,晒干使用。除了去湿利尿的作用外,亦有开胃消食之功效。 白术: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疗。具健胃强身和对四肢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具疗效。 土茯苓: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药。具促进体内水分流动之功效,利尿并具安神之效。 薏仁:即薏米,主理去湿,亦具消除水肿及有益肠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强。 木棉花:具除湿毒及清热功能。 茅根:即白茅的根部,是利尿去湿之好材料。 减湿妙招 以下6点能减少湿气 不要久居潮湿之地,尽量不要到外面潮湿的地方劳作。 湿气大、阴雨天时不要常开窗,但最好仍进行通风。 注意室内的抽风和抽湿。多运动吧多出汗就可以了,配合这这稀健薏米红豆茶,那是更好的。希望额可以帮到你。/
7,夏天有哪些去湿汤
夏季饮食以清淡、苦寒、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佳,避免用粘腻碍胃难以消化的食物,勿过饱过饥;重视健脾养胃,促进消化吸收功能。
夏天气温高,出汗多,饮水多,胃酸被冲淡,消化液分泌相对减少,消化功能减弱致使食欲不振,再加上天热人们贪吃生冷食物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或因食物不清洁易引致胃肠不适,甚至食物中毒,因此,夏季饮食应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夏天要吃利水渗湿的食物,因为夏天酷热高温,气温高,湿气重,也侵入人体,因为天热,喜冷饮,饮水多,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脾胃升降,运化功能产生障碍,就会积水为患。常吃利水渗湿的食物能健脾,脾健而升降运化功能恢复,便可以行其水湿。
要适当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等。夏季酷暑炎热、高温湿重,吃苦味食物,就能清泄暑热,以燥其湿,便可以健脾,增进食欲。味酸的食物能收能涩,夏季汗多易伤阴,食酸能敛汗,能止泄泻。如番茄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毒、降低血压之功。
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食用清淡之品,这有助于开胃增食,健脾助运。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致呆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因此,夏季饮食宜注重选择绿豆、白扁豆、西瓜、荔枝、莲子、蚕虫、荞麦、大枣、猪肚、猪肉、牛肉、牛肚、鸡肉、鸽肉、鹌鹑肉、鲫鱼、乌龟、甲鱼、蜂乳、蜂蜜、鸭肉、牛乳、鹅肉、豆腐浆、甘蔗、梨等。
夏季不能暴饮暴食,就是不能过饱,尤其晚餐更不应饱食。谚语说:“少吃一口,活到九十九。”《黄帝内经·素问》指出:“饮食有节”、“无使过之”。老人、小孩消化力本来不强,夏季就更差,吃得过饱,消化不了,容易使脾胃受损,导致胃病。如果吃八成饱,食欲就会继续增强。
夏季暑热,肠胃功能受其影响而减弱,因此在饮食方面,就要调配好,有助于脾胃功能的增强。细粮与粗粮要适当配搭吃,一个星期应吃3餐粗粮,稀与干要适当安排。夏季以二稀一干为宜,早上吃面食、豆浆,中餐吃干饭,晚上吃粥。荤食与蔬菜配制合理,夏天应以青菜、瓜类、豆类等蔬菜为主,辅以荤食。肉类以猪瘦肉、牛肉、鸭肉及鱼虾类为好。老人以鱼类为主,辅以猪瘦肉、牛肉、鸭肉。
夏季要按时进餐,不能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这样会打乱脾胃功能正常活动,使脾胃生理功能紊乱,导致发生胃病。
夏季要少吃生冷食物,少冷饮,特别是冰。老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逐渐衰退,小儿、儿童消化机能尚未充盈,在夏季又要受到暑热湿邪的侵侮,影响了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如吃生冷食物、饮冷饮,就会损害脾胃。生冷食物是寒性食物,寒与湿互结,就会使脾围胃耗,导致泄泻、腹痛之症发生。
夏季饮食家庭食谱一、青梅煮鸡材料:嫩仔鸡、青梅、洋葱 调料:番茄酱、泰式酸辣酱、鸡精、盐、鸡高汤 做法:1、、嫩仔鸡洗净,切块,入开水锅焯水后捞出,用流水洗净浮沫备用。 2、洋葱切成粗丝。 3、锅内放油,七成热时放入洋葱,煸炒至软后,倒入番茄酱,炒出红油,下入仔鸡,翻炒均匀,倒入鸡高汤没过菜面,放入青梅,下泰式酸辣酱、鸡精、盐调味,大火烧开后,中火焖四十分钟即可。
二、芹菜木耳炒肉丝材料:芹菜、木耳、胡萝卜、猪里脊 调料:盐、鸡精、料酒、糖、酱油、生粉 做法:1、芹菜去叶切段,木耳泡发切丝,胡萝卜切丝,猪里脊切丝后,用盐、鸡精、糖、料酒及少许酱油(可以给肉丝上点色)、生粉充份拌匀,腌制十分钟 2、锅内热油,七成热,倒入肉丝迅速划散,炒至肉丝一变色即起锅备用 3、洗净锅,重新倒入少许油,七成热时依次倒入胡萝卜、木耳、芹菜,放入适量盐,炒匀,放入炒好的肉丝,迅速炒匀即可出锅 要点:做小炒,动作一定要快,以保肉质鲜嫩。
三、山药酱焖鸭材料:光鸭半只,山药1根,小葱4根,姜两片,八角1个,桂皮1根。
调料:干黄酱、酱油、糖、鸡精、啤酒1听。
1、 鸭子剁块,进冷水锅,焯水后用热水洗净浮沫备用。
2、 取锅,不用加油,将鸭块的鸭皮朝下放入锅内,用小火煸出鸭油。
3、 加入如图中大小的勺1勺黄酱、两勺酱油煸炒上色。
4、 加入一听啤酒。
5、 放入葱、姜、五香、桂皮,大火烧开,加盖,转小火焖1个小时。
6、 加入去皮切成滚刀块的山药,加入糖、鸡精调味,加盖,再焖 10分钟即成。
四、玉米排骨西红柿汤原料:猪肋排500克,水果玉米1根,西红柿1个,姜2片、香葱3-4根。调味料:盐,鸡精各适量,料酒15克。做法:1、猪肋排洗净,剁成寸段,焯水后捞出洗净浮沫;玉米切成2cm的段,再对切成半圆形;西红柿切花瓣状。2、砂锅内烧水,水开后放入肋排,再开锅时,调入料酒,盖上锅盖,改小火。3、1个小时后,放入玉米、西红柿,调入盐、鸡精,盖上盖再炖半小时即可。
五、莲藕豆腐主料:豆腐1块,藕粉40g。
配料:椒盐花生,芝麻。
调料:糖。
做法:1、藕粉加糖放碗中,先用少量的温开水调成糊,在用沸水冲入,并不停的搅拌到成透明状。
2、将豆腐放到藕粉上,将花生捣碎放在豆腐上。最后将黑芝麻撒到藕粉上。
这道甜点脆嫩相间,爽滑可口。
六、榄菜肉松蒸豆腐原料:
豆腐300g,橄榄菜30g,肉松10g,肉末50g
配料:
辣椒,葱(配料只是着色的,可不用)
调料:
生抽、生粉
做法:
肉末用生抽和少许的生粉调匀。辣椒、葱切成末。
豆腐切成小块,摆在盘子上,将橄榄菜、肉末、肉松、辣椒末逐一均匀地铺在豆腐上。
豆腐盘子置沸水锅里蒸5分钟,撒上葱花即可。
提示:橄榄菜已经有咸味,可以不放盐,口味重的人可在豆腐上浇少许的生抽。
七、素什锦原料:
冬瓜、青椒、胡萝卜、毛豆仁、袖珍菇、腐竹、黑木耳。
调料:
盐、素易鲜、芝麻油。
做法:
1、冬瓜、胡萝卜去皮切片,青椒去籽切片;
2、黑木耳泡开,剪去根撕小朵;
3、腐竹泡开后切段,入清水煮5分钟滤水备用;
4、热锅后入植物油,油温后放入除青椒外的所有材料大火煸炒;
5、加入盐、素易鲜调味,加少许清水煮5分钟;
6、加入青椒,等煮到冬瓜酥软,淋上芝麻油即可。
八、清凉泻火-凉拌观音菜
观音菜观音菜又叫紫背天葵、補血芽,属半野生蔬菜。可食可药,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不需喷施农药,是绿色无公害蔬菜的佼佼者,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观音菜不仅能活血,让女人气色红润,还可以清火,缓解女性痛经,气血亏等症。据说凉拌观音菜有报平安的寓意,餐桌上放这么一道营养又有好彩头的菜,再合适不过了。
原料:
观音菜。
做法:
1、将观音菜用盐水浸泡10分钟;
2、准备调味汁:蒜泥、香油、醋、生抽、糖、辣椒油,按自己的喜好调制。
3、将观音菜淖水,水沸腾后菜下锅,再次沸腾即可起锅。
4、将淖过水的菜晾凉,然后切断,然后用一小钵,将观音菜和调味汁放入钵中拌好,即可。
观音菜
1、观音菜特别是含有药用成份黄酮苷,可以延长维生素C的作用,减少血管紫殿;
2、有提高抗寄生虫和抗病毒的能力,并对恶性生长细胞有中度抗效。
3、观音菜食用方法多样:嫩稍和幼叶可与菇类素炒、与肉类荤炒或糖醋渍,亦可焯后凉拌,或做拼盘、火锅配料,也可放入姜沫、蒜茸等调料清炒,还可做馅、做汤。叶片润滑,茎部爽口,风味别具一格。煮食时先用开水杀青,再加入蒜、酱油、香油等即可食用。凉拌时先用盐处理半小时,再倒去盐水,加入糖和醋即可;炒食拌加腐乳,沙辣酱等佐料,风味更佳。
4、它野生强,常温下可鲜储4-7天不变色,不腐烂,是当前最理想的营养保健蔬菜。
夏季气温较高,人体一出汗,体内的水分就容易蒸发丢失,血液黏度也容易增高,因此,要多食用一些汤汤水水,粥就是一种极佳的选择。河南省中医院国家级名老中医毛德西推荐了几种适合夏季调理的药粥:
西瓜粥
西瓜去子切块,加上粳米煮熟后食用。
有清热去暑、除烦止渴、解酒毒、降血压的功效。
大蒜粥
紫皮蒜去皮在沸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然后将粳米放入煮蒜水中煮粥,至八成熟时,放入先捞出来的蒜头,煮至粥稠后食用。具有防止细菌性痢疾、降血压、降血脂、软化血管的作用。
绿豆粥
绿豆加粳米同煮,熟后食用。具有防治夏季疮毒的功效。
鲜藕粥
鲜藕加粳米同煮,熟后食用。具有清热凉血,治疗牙龈出血、鼻子出血的功效。
百合粥
百合加粳米同煮,熟后食用。具有治疗肺气管炎、神经官能症的功效。
苦瓜粥
将大米煮沸后,加入去瓤切成小块儿的苦瓜、冰糖及少许盐,食用后具有消暑降热、清心明目、去烦解毒的功效。
扁豆粥
扁豆煮透后加入粳米熬煮,熟后食用。对胃肠不好、易腹泻的病人疗效较好。
鲜荷叶粥
粳米粥煮成时加入鲜荷叶,再煮几分钟后食用,如无鲜荷叶也可用荷花代替,食用时稍加些白糖,具有清暑、利尿、美容、强身、降压的功效。
菊花粥
杭菊花加粳米同煮,熟后食用。具有降血压、治头痛、利尿防暑的功效。
石香菜粥
粳米粥煮成时加入石香菜熟后食用。有祛除口臭、嘴淡,开胃健脾的功效。
莲子粥
将莲子用温水浸泡后去皮,去掉莲心,与粳米同煮后食用,具有去火解烦、安神养心、益肾固精、健脾敛肠的功效。
毛德西提醒说,虽然药粥对人体大有裨益,但由于不同的人体质各异,大家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食用。以上几种药粥,绿豆粥、西瓜粥偏凉性,慢性腹泻及胃寒的人就不太适合食用,即使食用也一定要注意尽量减少摄入量。此外,月经期间的妇女也不宜食用偏凉性的药粥,因为食用后容易造成月经量减少。 冬瓜薏仁汤,带皮带籽冬瓜和薏仁煮水。
红豆薏仁汤。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健脾去湿食疗方法
去湿
活动后口渴,抱着冷饮不放,觉得凉爽舒服,但喝太多冷饮,会伤脾胃。湿气重,人体感觉疲乏,可观察发现舌苔厚、精神不佳。可用以下方法调理:
(1)扁豆10克、薏米10克、淮山15克,半斤瘦肉煲汤;(2)扁豆10克、薏米10克、海带一条、半斤瘦肉煲汤;(3)眉豆15克、薏米10克,半斤瘦肉煲汤;(4)绵茵陈10克,鲫鱼一条(8两左右)煲汤。这些汤水都具有去湿的作用。
健脾
有些朋友总是脸色发黄、嘴唇发白,这是脾虚的表现。可用太子参10克(益气)、云苓15克、淮山15克、扁豆10克煲瘦肉。具有健脾胃、去湿的作用。
====================================
赤小豆鲫鱼汤具有健脾去湿、利尿消肿的功效,为时下较合适的汤品,同时亦适用于湿热症、消化不良、小便不畅等症。
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赤小豆,其性平,味甘、酸。如古代药书《药性论》说它能“治水肿皮肌胀满”、“通气、健脾胃”。常用于小便不利、水肿黄疸、疮疡肿毒等症的治疗。鲫鱼甘鲜美味,有健脾、补虚的功能。《本草拾遗》记载它“主虚羸,熟食之”。《日华子本草》说它能“温中下气,补不足”。《滇南本草》认为它有“和五脏,通血脉”的功用。两者合之,共奏健脾去湿、利湿消肿之效。
每次用赤小豆约90克,洗净、泡浸半小时左右,把鲫鱼洗净、去内脏,亦可放置锅里加生油稍煎片刻。然后一起放入瓦煲里加清水煲煎。银耳、白果、卿鱼等可加酱油佐膳用。
健脾祛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和中化湿汤
(3~4人分量)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清热去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去湿,清热毒。
鹌鹑去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适合清热去湿,润肺化痰。
横月利去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猪横月利250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把猪横月利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该汤不但清热去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草龟去湿汤
(3~5人分量)
材料:草龟500克,猪肉200
克,新鲜土伏苓250克,红枣6个。
做法:把草龟、猪肉、土伏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3至4个小时即可。
●有清热去湿及解毒功能。
黄瓜去湿汤
材料:老黄瓜800克(去核囊)陈皮25克,粳米25克,鸭肾2个,清水适量。
做法:1、老黄瓜去核囊、切大块,陈皮略浸泡、刮囊、洗净,鸭肾洗净、飞水、切片,粳米淘洗干净。
2、砂锅加清水,放入老黄瓜、陈皮、粳米、鸭肾,先猛火煲开,然后转小火煲2小时即可调味饮用。
●有清热解之效,适应烦热,咽喉痛,小便赤热等症。
去湿食材
花旗参:吃得过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虚,可喝花旗参茶,具健脾益胃之效。
荷叶:取自荷花之新鲜叶片,晒干使用。除了去湿利尿的作用外,亦有开胃消食之功效。
白术: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疗。具健胃强身和对四肢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具疗效。
土茯苓: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药。具促进体内水分流动之功效,利尿并具安神之效。
薏仁:即薏米,主理去湿,亦具消除水肿及有益肠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强。
木棉花:具除湿毒及清热功能。
茅根:即白茅的根部,是利尿去湿之好材料。
减湿妙招
以下6点能减少湿气
不要久居潮湿之地,尽量不要到外面潮湿的地方劳作。
湿气大、阴雨天时不要常开窗,但最好仍进行通风。
注意室内的抽风和抽湿。即使衣服难干也不要勉强穿不干的衣服。
潮湿往往与“寒”一起来,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多吃健脾胃、去湿食物,适当温补,让湿气随大小便外排。
健脾食物:鲫鱼,萝卜,苹果,淮山,莲子,茨实,猪肚,鸭子,鹌鹑
去湿食物:赤小豆,金针菜,意米,莴笋,扁豆,冬瓜
天气好时要多出外晒太阳,适当运动。天汤水宜清淡若暑热伤津烦渴,可选用:1、冬瓜茨仁糖水用鲜老冬瓜(连皮)一斤,生茨仁三两,黄糖适量。先将老冬瓜洗净切大件,加上洗净的生茨仁放进瓦煲内煲一小时,然后加黄糖,待饮用。汤中老冬瓜甘清微寒,功能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生茨仁,但淡利湿,黄糖清热生津。合而用之则可解暑清热,去暑湿。2、荷叶冬瓜煲老鸭汤用鲜荷叶一块,鲜老冬瓜一斤至斤半,老鸭公肉半斤。将上三样食品洗净,同放进瓦煲内,加清水适量煲汤,食盐调味,饮汤食冬瓜鸭肉。汤中鲜荷叶清暑利湿,冬瓜清热解暑,老雄鸭能滋阴养血,益胃生津。三者合用既能清热解暑去湿又能益胃生津。3、石膏豆腐菜干汤同生石膏二,鲜豆腐半斤,白菜干三两。先将石膏稍为打碎,然后用水洗净白菜干并作短时间浸泡。将三样食物共同放过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煲汤。煲至豆腐块出现峰巢样小洞即可。加食盐少许调味饮汤。若有痱子过多或少量暑疖情况可选用:1、苦瓜猪瘦肉汤用鲜苦瓜半斤,切块,去核洗净。猪瘦肉三两至五两,切小块。将上二种食品,共放瓦煲内,加适量清水煲汤。汤中苦瓜,苦寒,能清热泻火解毒,猪瘦肉能滋阴润燥。合用功补兼施,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润肤润燥。2、塘葛菜煲生鱼汤用新鲜塘葛菜三两,鲜生鱼半斤。先将生鱼剖肚去内脏,去鳞洗净。将鲜塘葛菜洗净。将二种食品共放瓦煲内,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煲汤;煲二小时后,加小量食油和盐调,饮用。汤中鲜塘葛菜能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中医认为生鱼能补脾益胃,利水清肿。二者合用,既能清凉又能滋养,实为暑天的一道靓汤。下边是几款清汤,具体作用不明,但喝了总有好处就是了(感觉也好好喝的样子):1、丝瓜咸蛋肉片汤:材料:丝瓜一根,咸蛋一个,瘦肉200克(依食量多少酌情加减),姜3片调味料:①盐适量,糖为盐的一半份量,淀粉同糖,胡椒粉少许②盐适量,胡椒粉、香油各少许重点提示:1、放入肉片时一定要改小火,汤汁不要沸腾,以免肉片煮老,而且容易造成汤汁浑浊。2、丝瓜也可改用黄瓜代替。黄瓜先切成菱形片。为保留黄瓜的清香,做法3中,应先放入肉片和咸蛋煮3分钟,再放黄瓜略煮,这样就可变换出一道“黄瓜咸蛋肉片汤”。2、百合红枣牛肉汤:材料:牛肉200克,鲜百合150克,白果80克,去核红枣6粒,姜丝适量调味料:①盐适量,淀粉与盐同量,胡椒粉少许②盐适量,胡椒粉、香油各少许重点提示:1、牛肉选里脊部位会比较嫩,纹路越细的牛肉越嫩,而且要逆丝切薄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