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中草药吴茱萸的功效,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草药吴茱萸的功效,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一览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2,中药吴茱萸的功效3,吴茱萸的功效是什么4,中药吴茱萸主要功效解析散寒止痛疏肝下气5,吴芙萸是什么药6,吴茱萸有什么功效7,吴茱萸与山茱萸功效一样吗8,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9,吴茱萸有什么用吴茱萸……

本文目录一览

1,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吴茱萸:因产吴地,故曰“吴茱萸”,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等的果实,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中草药吴茱萸的功效

2,中药吴茱萸的功效

吴茱萸有散寒解郁和治疗心腹冷痛,以及助阳止泻等的作用。吴茱萸有很好散寒止痛和下气平逆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肝经受寒引起心腹冷痛效果最好。此外吴茱萸对于胃气虚冷引起呃逆上气、消化不良以及疝气等,胃寒证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此外吴茱萸还可以治助阳和止泻的作用,也可以用于婴幼儿受寒引起的腹泻、妇女赤白带下以及是肾虚引起呃逆的病症。此外吴茱萸还可以外用解虫毒、治疗牙周炎以及口疮等病症。并且吴茱萸还可以辅助降压,特别是对肝寒型的高血压病效果最好。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中草药吴茱萸的功效

3,吴茱萸的功效是什么

吴茱萸【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中草药吴茱萸的功效

4,中药吴茱萸主要功效解析散寒止痛疏肝下气

中药吴茱萸: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本品辛热香散,苦降而燥,入肝、脾、胃经,有小毒而力较强。既善温中散寒止痛,又能疏肝下气,还能燥湿助阳而止泻,不但是治中寒肝逆或寒郁肝脉诸痛之佳品,而且是治经寒痛经、寒湿脚气及虚寒泄泻之要药。 功效: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泻。主治病证 (1)中寒肝逆之头痛、吐涎沫。 (2)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之腹胀、困闷欲死。 (3)寒疝腹痛,经寒痛经。 (4)呕吐吞酸。 (5)虚寒腹痛泄泻。配伍: 吴茱萸配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吴茱萸性热,功善温阳散寒燥湿;补骨脂性温,功善温脾肾而止泻;五味子性温,功善滋肾涩肠止泻;肉豆蔻性温,功善温中行气、涩肠止泻。四药相合,既温补脾肾之阳,又涩肠止泻,还散寒燥湿和中,治脾肾阳虚之久泻每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本品辛热燥烈有小毒,易损气动火,故不宜多服久服,阴虚有热者忌服。产地:主产于贵州、广西等省区,多系栽培。 采收加工: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性状鉴别:本品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质硬而脆,横切面可见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粒。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5,吴芙萸是什么药

是吴茱萸。它是常用中药,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的功效,可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等症。
小儿怎么用

6,吴茱萸有什么功效

功能主治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头痛、疝痛、脚气、痛经、脘腹胀痛、呕吐吞酸、口疮。 1. 治疗高血压病 2. 治疗眩晕 3. 治疗美尼尔综合征 4. 治疗呃逆 5. 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 6. 治疗肾绞痛 7. 治疗肩周炎 8. 治疗黄水疮 9. 治疗湿疹 10. 治疗疥疮 11. 治疗腮腺炎 12. 治疗婴儿肺炎 13. 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14. 治疗小儿腹泻 15. 治疗小儿流涎 16. 治疗蛲虫病 17. 治疗口腔炎
温中止痛、降逆止呕。可治腹冷痛、口腔溃疡、高血压、皮肤病等等。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7,吴茱萸与山茱萸功效一样吗

萸有吴茱萸与山茱萸之分,那吴茱萸主要生长在江南地带,它有理气止痛的功效,治疗腹痛、腹泻等症。山茱萸主要是生长在河南的伏牛山,陕西、山西一带。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作用。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吴茱萸的功效是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用于治疗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等。山茱萸的功效是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治疗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吴茱萸偏于温,山茱萸偏于补。
萸有吴茱萸与山茱萸之分,那吴茱萸主要生长在江南地带,它有理气止痛的功效,治疗腹痛、腹泻等症。山茱萸主要是生长在河南的伏牛山,陕西、山西一带。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作用。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8,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吴茱萸的性味热,味道辛、苦,有稍微的毒性,吴茱萸的果实是五角星形状的,表面是粗糙的,还会有一些凸起的斑点,主要是用来壮阳止泻,驱寒止痛的,同时还可以对治疗呕吐有一定的效果。 吴茱萸可用来祛寒,同时也可以通经络,止痛,如果吴茱萸用来做饭的话,能够暖脾胃,能够增进食欲;同时如果是有舌苔白,或是没有食欲,小腹抽搐的疼痛的情况,都可以用吴茱萸的来治疗哦。 吴茱萸能够如脾胃经络,有祛寒止痛的效果,同时对于防治呕吐也有不错的效果,中医提醒如果有脾胃虚寒,或是胃气上逆的情况,也是可以用它来治疗的。 吴茱萸能温脾暖胃,如果有食欲不好,或是晚上腹泻,或是消化不良的人,其实吴茱萸都是可以有挺好的治疗效果的。 治疗头痛或是偏头痛情况:有些人经常的会出现头痛或是偏头痛的情况,这时候其实不要总是认为是自己太累了,高血压也是会导致头晕头痛的,吴茱萸用来入药或是入膳都是有治疗的效果的。 吴茱萸的使用方法:不管是吴茱萸入药或是放在膳食里,或是泡酒,每次使用的量控制在3-5g会比较合适。 吴茱萸使用禁忌:吴茱萸属热性的药材,如果使用的太多可能会引起上火的情况,所以最好少用,同时阴虚火旺的人或是孕妇不宜使用吴茱萸。因为吴茱萸有毒,大量使用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体温升高、毛发脱落等情况的。 推荐阅读:白癣皮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 石决明的功效与作用你知道吗

9,吴茱萸有什么用

吴茱萸味辛苦,性热,属温热药。有温胃散寒、疏旰燥脾,暖肾治疝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胃痛吐酸、脾肾虚泻、疝痛、痛经等。下面就吴茱萸作为温热药的具体功效做详细介绍。 1、胃痛吐酸:胃寒疼痛,吞酸,呕吐,胸满等症,可甩吴茱萸温胃散寒,降逆止呕。常配合生姜,半夏,高良姜、藿香,砂仁等同用。如肝气郁而化热,肝热犯胃而吐酸、胃痛者,因本品有疏肝作用,可配黄连(黄连用量要大于吴萸五倍)同用(名左金丸) 2、脾肾虚泄:牌肾虚寒引起的泄泻,主要表现为天将黎明时,腹中响鸣、疼痛,立即上厕泻肚,或伴有腰酸腿冷,腹部喜暖等。吴茱萸辛温入肾,能散下腹部寒气,常配合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四神丸方)等同用。以这四味药为主,再适当配合一些应证药物即可,确有效果。 3、疝痛:因肝肾寒气而致的疝气疼痛、睾丸坠痛等,可以吴茱萸配乌药,青皮,川楝子,桔核,小茴香,肉桂,荔枝核等同用。 4、痛经:子宫寒冷而致月经衍期,血少而黑,经行腹痛,可以吴茱萸配川芎、当归、红花,桃仁、香附,小茴香,牛膝,熟地,肉桂等同用。据近代研究,本品有收缩子宫的作用。 半夏止胃气不和,中焦有湿的呕吐。吴茱萸止脾胃虚寒、厥气上逆的呕吐。 川椒偏治肾火衰微、肾经冷气上逆。吴茱萸偏治浊阴不降,肝经厥气上逆,并能引热下行(可用于虚火上炎的口舌生疮)。 山茱萸滋厥阴(肝经)的阴液,温肝补肾而收虚汗,止遗精。吴茱萸开厥阴的气郁,温肝暖脾而下逆气,止寒呕。用量一般三分至二钱,特殊重症可用三钱。凡燥热之证皆忌用。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