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清血的中草药,清热凉血的中药有哪些

清血的中草药,清热凉血的中药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清热凉血的中药有哪些2,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3,清理血液垃圾的中药有哪些4,清血排毒中药5,清理血管的草药有哪些6,清血毒的中药有那些7,清血毒吃什么中药8,清血热的中药药方9,常用的清热凉血中药有哪些清热凉血的中药有……

本文目录一览

1,清热凉血的中药有哪些

清热凉血的中药有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紫草。
紫草,丹皮,丹参,地骨皮,生地,赤芍。

清血的中草药

2,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生地的作用   生地甘寒质润,既善凉血泻热,又善养阴生津。凡血分有热及诸脏津伤阴不足者,均为常用之品。   生地甘寒质润,既善凉血泻热,又善养阴生津   1、清热凉血。本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处方如清营汤。   另外,本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症。   2、养阴生津。本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   另外,取本品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处方如六味地黄丸。消渴病属热盛伤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疗。   3、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   如四生丸,养阴生津功效,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药用时煎服,10~30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   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生地的`功效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鲜地黄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的禁忌   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热病热入营血以及热病伤津等证,清热凉血作用不及鲜生地,养阴作用强于鲜生地、弱于熟地黄。   生地是种中药材。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凉血、止血。味甘、苦,性寒。但是要注意对于一些寒性体质不要用。   生地是种中药材   生地黄苦寒清热,甘寒质润养阴,为清凉滋润之品,擅长于滋阴清热凉血。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   主要用于瘟病热入营血症,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诸出血症,还治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的阴虚症,对于阴虚肠躁便秘可引起增水行舟的作用。   所以生地是可以长期吃的,吃生地有很好的凉血作用,长期吃生地的人还可以养颜,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   但是能长期吃也是有些禁忌的:脾胃有湿邪及阳虚者忌服生地。勿令犯铜铁器。   生地忌萝卜、葱白、韭自、薤白。而且生地有早吃凉血,晚吃燥血的说法,这点需要注意。   生地忌萝卜、葱白、韭自、薤白   生地的食用方法   凡温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津液耗伤,口干舌燥,夜热早凉者,可与青蒿、鳖甲、知母等配伍,凡温病血热发斑者,可与牡丹皮、白芍、犀角(水牛角代)配伍,凡心阴不足,心火偏亢,惊悸怔忡,心烦不眠者,可与黄莲、朱砂等相配。   本品与萝卜葱白、韭白、薤白相克。   生地排骨汤   功效:具有养血、润色美肤的功效,但感冒未痊愈、口干苦者,不适合食用。   材料:生地黄1两,排骨半斤,莲藕半斤,红枣5颗,盐适量。   做法:把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约1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   冬瓜生地螃蟹汤   主料:螃蟹250g,生地15g,肉片100g,冬瓜100g。   辅料:盐适量,水适量。   步骤   1.大螃蟹用流水与刷子刷净。   2.砍成二块。   3.生地5块。   4.猪肉切片。   5.把螃蟹倒锅中煮出鲜味。   6.放下生地,盖上锅盖煮20分钟。   7.放下肉片一起煮。   放下肉片一起煮   8.冬瓜去皮,切片放下一起煮,煮至冬瓜熟后下盐调味即可。   小贴士:生地最多一次使用15g,不要过量。

清血的中草药

3,清理血液垃圾的中药有哪些

病情分析:所谓清理血液垃圾也就是中医上所讲的活血化瘀的功效,一般这方面中药材功效比较好的有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牛膝等,意见建议:可以到中医院找中医内科医生开些这些方面的中药服用,服用一段时间病情会逐渐好起来。

清血的中草药

4,清血排毒中药

  人体血液中如果污染物、毒素积聚过多,超过自身解毒能力,也会诱发过敏、衰老及癌症。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清血排毒中药,希望对你有用!   清血排毒中药   使君子促进消化   使君子,性温味甘,入脾、胃、大肠经,具杀虫、消积、健脾的功效。其甘温是温和之温,能助饮食之动化,而疏导肠中积滞,且富有脂液,所以滑利流通,能帮助身体的毒素从肠道顺畅排出。以使君子为主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十分有效,其 方法 是取使君子30克,去皮炙厚朴、陈皮、川芎各0.3克,研为细末调匀,用蜂蜜调制成黄豆大小的丸,3岁以上的小儿每次服2颗,3岁以下者每次服1颗,以米汤送服。   常食莲子能静心   莲子性味甘涩平,主要作用于心、脾、肾,能养心益肾,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松弛血管,降低血压,补脾涩肠,并有抗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莲子作为保健药膳食疗时,一般是不弃莲子心的,莲子心味苦,有清除心热、固精、安神、强心之功效。莲子的排毒元素也主要来自于莲子心。用量一般为6~12克。   海松子润肺去燥   海松子性温,味甘,入肝、肺、大肠经。海松子含有脂肪油(约占74%,其中以油酸酯、亚油酸脂为主)、蛋白质、挥发油、糖、磷、铁、钙等。海松子的主要排毒功效是清除肺部的毒素,能滋阴、润肺、止咳,祛风通络,散寒除湿,补血养肝,滋阴潜阳,益气补血。与胡桃肉一起可以温养肺肾、润燥、止咳、化痰。二味相合,以蜂蜜相辅,补肾、润肺、止咳,宜于肺肾两虚之久咳痰喘。用量一般为10克。   体寒用红枣排毒   红枣归于补气药类,有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的功效。胃肠道功能或消化吸收不好的人,就很适合常吃点红枣,以改善病情,增益体力,帮助恢复肠胃的正常排毒。红枣含糖量高,可以产生很多热量,体寒的人食用,可以改变体质寒冷的现状。   红枣含有的环磷酸腺甘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红枣成分中维生素C含量也很高,而且还含有山楂酸等营养素,研究证实,这些物质均有抑制癌症的效果,也就是说红枣有很好的预防癌症功效。一次用量一般为15粒。   当归煎汤清肠胃   当归味甘、辛,性温,能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肠燥便秘,进食后能增强肠胃吸收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利于身体废物的排出。同时其甘温质润,为活血、补血良药,能维持身体血液的正常循环,帮助血液排毒。煎服,用量一般为5~15克。   吃藿香为脾胃排毒   藿香其性微温,味辛,入脾、胃、肺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藿香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柠檬烯,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使身体的毒素从肠道顺畅排出。《本草正义》言其“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湿煦而不偏于燥烈,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   天冬润肺又降火   天冬味甘苦、性 大寒 。又名天门冬、大当门根。干透者质坚硬而脆,未干透者质柔软,有黏性。它能滋阴润肺、止咳消痰,有效帮助排除肺部的毒素,同时还能降火、帮助排泄,主治肺结核、吐脓吐血、痰嗽喘促、糖尿病、咽喉炎、扁桃体炎、足下热痛、虚劳骨蒸、阴虚有火之症。煎汤,用量一般为6~15克。   简单排毒中药方   桂萸巴豆敷方   材料:巴豆、肉桂各1克,吴茱萸3克,生姜汁少许。   用法:将巴豆、肉桂和吴茱萸一起研成细末,用生姜汁调成糊状。将此药糊加热后敷于足三里穴和肚脐处。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处。   功效:此方具有利水破积、温中通便的功效,多数患者在用药6-24个小时后即可通气排便。   提示:巴豆毒性强,不可内服,也不要让小孩接触。   螺蛳食盐敷方   材料:稻田螺蛳3个,食盐10克。   用法:将螺蛳连壳一起捣碎,调入食盐。将此药糊敷在关元穴处,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关元穴位于肚脐下方10厘米(3寸)处。   功效:此方具有清热、利水、通便的功效,多数患者在用药后不久大便即可通畅。   大黄食盐粉敷方   材料:生大黄10克,食盐10克。   用法:将大黄打碎,研成粉末,与食盐混合均匀。将此药粉敷在肚脐处,用纱布覆盖,用一帖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连续用药3天。   功效:此方具有泻热通便、凉血解毒的功效。   大黄膏热敷方   材料:大黄适量,黄酒少许。   用法:将大黄打碎,研成粉末。将10克的大黄粉用黄酒调成软膏状。将此药膏敷于肚脐处,用纱布覆盖,并用热水袋在此药膏上热敷10分钟。可每日换药1次。   功效:此方具有泻热通便的功效。   硝皂敷方   材料:芒硝9克,皂角少许。   用法:把皂角研成细末;将芒硝用清水溶解成药膏状,调入皂角末。将此药膏敷在肚脐处,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可每日换药1次。   功效:此方具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的功效。

5,清理血管的草药有哪些

大豆磷脂是最好第,有“血管清道夫”之称
地龙溶血栓胶囊,阿司匹林;【溶血栓】盐酸罂粟碱(脑)环扁桃酯(抗栓丸) 作用类似罂粟碱(,扩张脑、肾、冠状动脉和四肢血管)[扩张血管]本来写了好多,这里之让回答100字!(希望对您有用)

6,清血毒的中药有那些

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可每日泡茶服.
人体自身的“清血毒”功能是非常强的,本来血中有“毒”,为什么还要吃(是药三分)毒呢?恐怕有些“血毒”就是吃药吃的。第一不要损害自身的清毒功能,不正确的服药,不良生活习惯就是此类;第二从饮食上找原因找办法,保持良好的排泄状态最重要,尤其是排便、排尿、排汗,食不厌精、酒不厌多,热不避寒,疲不知度,长此以往,那可恶的“血毒”是出不来了。

7,清血毒吃什么中药

皮肤病血毒丸。中成药,就是生活小常识里教快速数药丸用的那种。没有血毒这种说法,最多算是阴虚血热
扎雅所含的酸性多肽(天然水蛭素),能够清除血毒垃圾,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进而快速清除体内堆积的有害代谢物,达到排毒净血、保健养生的目的。特别对清血毒作用非常明显。
刺五加
人体自身的“清血毒”功能是非常强的,本来血中有“毒”,为什么还要吃(是药三分)毒呢?恐怕有些“血毒”就是吃药吃的。第一不要损害自身的清毒功能,不正确的服药,不良生活习惯就是此类;第二从饮食上找原因找办法,保持良好的排泄状态最重要,尤其是排便、排尿、排汗,食不厌精、酒不厌多,热不避寒,疲不知度,长此以往,那可恶的“血毒”是出不来了。

8,清血热的中药药方

清营汤 犀角 生地黄 麦冬 玄参 丹参 竹叶心 银花 黄连 连翘 主治:温热病,热邪入血引起的身热夜甚,心烦失眠,或有谵语,或口渴,或发斑疹,舌绛而干,脉细数等。 功用:养阴清热,解毒透疹。 犀角地黄汤 犀角 生地黄 丹皮 赤芍 主治: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尿血,便血,斑疹颜色紫黑,或蓄血发狂,便色黑等。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犀角大青汤 犀角 大青叶 栀子 淡豆豉 主治:热毒入血引起的高热神昏,斑疹颜色紫黑,舌绛起刺等。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透疹。 什么美食可以治疗血热呢? 具有润肠通便凉血的凉性蔬菜和水果类食品,如香蕉、梨子、柿饼、绿豆、丝瓜、全麦类等 每天喝菊花茶或绿茶,约2500毫升,清肺凉血的同时使体内血液呈弱碱性 通菜属凉血的蔬菜凉血的食物,像绿叶蔬菜、冬瓜、西瓜等清淡的食物; 血热是中医词汇。 中医认为与表气虚,体内热气不得宣散有关,所以应注意防风保暧。饮食上应少吃辛辣刺激和鱼腥食物,保持心情的舒畅。痒时可服用维C银翘。如效果不好,可服用连翘败毒丸。 要少吃花生、红豆、红糖、红肉(牛肉、羊肉) 多吃豆腐、玉米、波菜、鱼和鸭肉(有温凉作用)

9,常用的清热凉血中药有哪些

生地,赤芍,牡丹皮,玄参,金银花,黄连,藏红花,水牛角,穿心莲
生地,芍药,白茅根,牡丹皮,白菊花等都是清热凉血的中药,泡茶都可以 生地性凉,味甘,入心、肝、肾经,既能凉血,又能滋阴,具清热滋阴、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 丹皮的功效: 清热;活血散 瘀。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 白菊花性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目赤昏花,肝肾不足,目暗昏花,眩晕惊风,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善疏风清热,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共奏疏风清肝明目之效;清热解毒,尤善解疔毒,故可用治疔疮肿毒。
在饮食上,可常食用有益于健脾的山药薏米粥及红枣、牛肉、四季豆。在此,再推荐一种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芡实。芡实可健脾补肾、止泻,符合深秋补脾胃而冬季补肾的中医养生理论. 芡实的吃法很简单,如虾仁炒芡实、冰糖桂花煮芡实、芡实粥。《本草纲目》称:“糯米合芡实作粥食,益精强志,聪耳明目,通五脏,好颜色。”不过,吃芡实 时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 暖胃 南瓜、胡萝卜、甘蓝、红薯、花生等,便可以达到养胃暖胃的目 的。特别是温胃散寒的花生,在治疗胃病方面历代医书多有记载。《本草纲目》说:“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药性考》说:“食用花生 养胃醒脾,滑肠润燥。” 凉血 生地黄凉血作用很好! 建议你先食疗治疗血热,如多食用藕、槐花、绿豆、薏苡仁、冰糖柚等都可以治疗血热的,平时也可以用生地黄和冰糖泡水代茶饮也有很好的效果 犀牛角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