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中草药马鞭草,马鞭草是中药吗可以泡水喝吗

中草药马鞭草,马鞭草是中药吗可以泡水喝吗

本文目录一览马鞭草是中药吗可以泡水喝吗2,马鞭草的功效3,中草药马鞭草的作用4,马鞭草有啥作用5,中药古今研究马鞭草6,中药马鞭草该怎么服用7,马鞭草的功效8,马鞭草有什么药用9,中药的马鞭草是什么10,马鞭草是一味中药材那么它的主治功……

本文目录一览

1,马鞭草是中药吗可以泡水喝吗

是的。不过不能泡。

中草药马鞭草

2,马鞭草的功效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散瘀。马鞭草,又别称紫顶龙芽草、野荆芥、龙芽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中国华东、华南和西南大部地区都有分布,根和茎种含水苏糖,叶种含腺苷和β-胡萝卜素药性苦,辛,微寒。马鞭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等症,还能去脓毒,洗痔疮毒。马鞭草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对于湿热黄疸、水肿、淋病有很好的疗效。马鞭草有活血散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经闭、症瘕、妇人血气肚胀、月经不调等症。马鞭草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治疗疟疾、治疗白喉、治疗传染性肝炎、治疗流行性感冒、治疗丝虫病、治疗血吸虫病。

中草药马鞭草

3,中草药马鞭草的作用

马鞭草,性味苦,微寒。入肝、脾经。具有清热,破血,杀虫,利水,消肿,可以用于治疗肝经湿热导致的黄疸,口干口苦,两胁胀痛,或者疟疾,或者湿热导致水肿,腹泻等症状。以及血瘀导致等关节酸痛,闭经,癥瘕积聚。也可以治疗热毒导致的咽痛。

中草药马鞭草

4,马鞭草有啥作用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 主治: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白喉喉痹、淋病经闭、瘴瘕牙疳、痈肿疮毒等。 1.消炎止痛作用 2.抗菌作用 3.止血作用等。

5,中药古今研究马鞭草

一、典籍摘要 1.《本草纲目》:“马鞭草捣涂痈肿及蠼螋尿疮,男子阴肿。” 2.《本草备要》:“马鞭草味苦微寒。破血通经,杀虫消胀。治气血症瘕,痈疮阴肿(捣汁涂敷)。” 3.《本草便读》:“马鞭草肝胃两相宜,破血通淋消肿胀;苦寒偏禀劣,杀虫散热愈痈疽。” 4.《本草撮要》:“马鞭草味苦微寒,入足厥阴经.功专破血通经,杀虫消胀,治气血症瘕痈疮阴肿。” 5.《本草分经》:“马鞭草苦微寒,破血消胀杀虫,治症瘕疽毒。” 6.《本草蒙筌》:“马鞭草味甘、苦,气微寒。有小毒。主治下部瘑疮并金疮积血作疼,研末敷妙;通女人月水及血气成症结瘕,生捣煎良。去小腹卒痛难当,禁久疟发热不断。绞肠痧即效,缠喉痹极灵。杀诸般疰虫,消五种痞块。” 7.《本草易读》:“马鞭草辛,苦,微寒,无毒。破血通经,杀虫消胀。治气血症结,消痈毒阴肿。” 8.《本经逢原》:“马鞭草苦微寒,无毒。色赤入肝经血分,故治妇人血气腹胀,月经不匀。通经散瘕,治金疮行血活血。生捣汁饮治喉痹痈肿。” 9.《滇南本草》:“马鞭草气味苦,寒。无毒。主治妇人经水不通成劳,速煎此草服之愈。亦治痈疽毒冲心,服此神效。” 10.《雷公炮制药性解》:“马鞭草味苦甘,性寒有小毒,入肝脾二经。主活血通经,治金疮诸疮疖,取汁和酒服。” 11.《药鉴》:“马鞭草气寒,味甘苦,有小毒。主下部瘑疮,并金疮积血作疼,研末敷妙。通妇人月水,及血气成症结瘕,生捣煎良。利小腹卒痛难当,禁久疟发热不断。绞肠沙即效,缠喉痹极灵。杀诸般疳虫,消五肿痞块。” 12.《药性切用》:“马鞭草味苦微寒,破血通经,杀虫消胀。取苗、叶用。虚人忌之。” 13.《外科全生集》:“马鞭草苦,微寒,熬膏,空心酒服半杯,治症瘕,杀虫,通经活血,涂痈疖。煎汤熏洗阴肿,洗杨梅恶毒。” 14.《冯氏锦囊秘录》:“马鞭草味苦气寒无毒,为凉血祛湿热杀虫之药。下部湿热阴肿恶疮,煎汤先熏后洗,气到便爽,痈肿随减,实有神效。但脾胃虚弱者勿服。” 15.《医学入门》:“马鞭草马鞭草凉味苦辛,活血行血利女人,通经破癖消膨胀,男子阴囊肿可伸。《中药大辞典》:马鞭草苦,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治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喉痹,淋病,经闭,症瘕,痈肿疮毒,牙疳。” 16.《名医别录》:“下部瘑疮。” 17.《本草拾遗》:“主症癖血瘕,久疟,破血。作煎如糖,酒服。” 18.《日华子本草》:“味辛,凉,无毒。通月经,治妇人血气肚胀,月候不匀。” 19.《本草衍义补遗》:“治金疮,行血,活血。” 20.《生草药性备要》:“活血通经。能去脓毒,洗痔疮毒,退上部火,理跌打。” 21.《分类草药性》:“去小便血淋肿痛。” 22.《天宝本草》:“利小便,平肝泻火。治赤疮,火眼。” 23.《现代实用中药》:“根用于赤白痢疾,慢性疟疾,水肿,膨胀等。并有泻下作用。” 24.《中华本草》:“马鞭草苦;辛;微寒。清热解毒;活血通经;利水消肿;截疟。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龈肿痛;黄疸;痢疾;血瘀经闭;痛经;症瘕;水肿;小便不利;疟疾;痈疮肿毒;跌打损伤。” 25.《全国中草药汇编》:“马鞭草苦,微寒。清热解毒,截疟杀虫,利尿消肿,通经散瘀。主治: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感冒发烧,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肝炎,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尿路感染,阴囊肿痛,月经不调,血瘀经闭,牙周炎,白喉,咽喉肿痛;外用治跌打损伤,疔疮肿毒。” 二、现代研究 1.成分:全草含马鞭草甙、5-羟基马鞭草甙;另含苦杏仁酶、鞣质;叶又含腺甙、、β-胡萝卜素。 2.药理: 1)本品针剂在控制疟疾症状和抑杀疟原虫方面效果较好,控制症状,宜在发作前2 3小时注射,它能使疟原虫变形。 2)马鞭草的水及醇提取物对家兔结膜囊滴入芥子油而引起的炎症有消炎作用。 3)本品水提取物给家兔作齿髓电刺激法实验证明有镇痛作用。醇性水溶液的镇痛作用更持久。 4)马鞭草甙对哺乳动物有持久的促进乳汁分泌作用。 5)马鞭草甙可促进家兔血凝,大剂量可使蛙的粘膜剥离,并引起痉挛。 6)抑菌:马鞭草全草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水煎剂的31毫克/公升浓度能杀死钩端螺旋体。 3.临床:治疗疟疾,白喉,流行性感冒,丝虫病,防治传染性肝炎。

6,中药马鞭草该怎么服用

中药马鞭草该怎么服用要喜欢上一个人只要一句话的时间;
查《本草纲目》附方:疟痰寒热:马鞭草捣汁五合,酒二合,分二服。(千金方)鼓胀烦渴:身干黑瘦。马鞭草细锉,曝干,勿见火。以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渣温服。以六月中旬,雷鸣时采者有效。大腹水肿:马鞭草、鼠尾草各十斤,水一石,煮水五斗,去滓,再煎令稠,以粉和丸大豆大。每服二三丸,加至四五丸。等等

7,马鞭草的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治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喉痹,淋病,经闭,症瘕,痈肿疮毒,牙疳。根用于赤白痢疾,慢性疟疾,水肿,膨胀等。并有泻下作用。
马鞭草在我们这里是一种很有用的草药,小儿夏天出痱子,用马鞭草煮水给小朋友洗澡,两三次后痱子就不见了。
家里放马鞭草防止吸血鬼入内
123

8,马鞭草有什么药用

1.《本草经疏》:马鞭草,本是凉血破血之药。下部NI疮者,血热之极,兼之湿热,故血污浊而成疮,且有虫也。血凉热解,污浊者破而行之,靡不瘥矣。陈藏器谓其破血杀虫,亦此意耳。2.《别录》:主下部NI疮。3.《本草拾遗》:主症癖血癖,久疟,破血。作煎如糖,酒服。4.《日华子本草》:通月经,治妇人血气肚胀,月候不匀。5.《本草衍义补遗》:治金疮,行血,活血。6.《纲目》:捣涂痈肿及蠼螋尿疮,男子阴肿。7.《生草药性备要》:活血通经。能去脓毒,洗痔疮毒,退上部火,理跌打。8.《分类草药性》:去小便血淋肿痛。9.《天宝本草》:利小便,平肝泻火。治赤疮,火眼。10.《现代实用中药》:根用于赤白痢疾,慢性疟疾,水肿,膨胀等。并有泻下作用。11.《中华本草》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龈肿痛;黄疸;痢疾;血瘀经闭;痛经;症瘕;水肿;小便不利;疟疾;痈疮肿毒;跌打损伤。
马鞭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治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喉痹,淋病,经闭,症瘕,痈肿疮毒,牙疳。
马鞭草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 全草供药用, 性凉, 味微葳, 有凉血、散瘀、通经、清热、解毒、止痒、驱虫、消胀的功效。

9,中药的马鞭草是什么

中文名称: 马鞭草 来源: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inn.的干燥全草。 出处: 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 第二册 介绍Title 简介 来源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inn.的干燥全草。 原植物 马鞭草为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茎四方形,棱和节上被短硬毛。单叶对生,卵形至长卵形,长2~8厘米,宽1.5~5厘米,3~5深裂,裂片不规则的羽状分裂或不分裂而具粗齿,两面被硬毛,下面脉上的毛尤密。花夏秋开放,蓝紫色,无柄,排成细长、顶生或腋生的穗状花序;花萼膜质,筒状,顶端5裂;花冠长约4毫米,微呈二唇形,5裂;雄蕊4枚,着生于冠筒中部,花丝极短;子房无毛,花柱短,顶端浅2裂。果包藏于萼内,长约2毫米,成熟时裂开成4个小坚果。 生于山坡、路旁和村旁荒地上。广布我国大部分省区。全世界热带和温带地区均有。 采收加工 6~8月花正开时采收全草,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 本品全长40~80厘米或过之。茎呈方柱形,四面均有纵沟,多分枝,绿褐色或灰绿色,粗糙;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有髓或中空。叶对生,皱缩或破碎,绿褐色,展平后叶片3~5深裂,边缘有齿裂。穗状花序细长,约10~25厘米,有多数黄棕色的花。无臭,味苦。以色绿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苦,微寒。归肝、脾经。凉血,破血,消肿。用于水肿腹胀,痈肿,疮毒,经闭,腹部肿块。用量4.5~9克。 附注 ①华南地区常将兰科石斛属植物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称作马鞭草,而称本种为铁马鞭,宜注意区别;②本品含马鞭草甙verbenaline、苦杏仁酶amygdalase和鞣质等成分。功用: 归肝、脾经。凉血,破血,消肿。用于水肿腹胀,痈肿,疮毒,经闭,腹部肿块。用量4.5~9克。 性味: 苦,微寒 http://www.51kang.com/new/20051121111845/index.shtmlhttp://www.bioon.com/figure/200407/60060.html

10,马鞭草是一味中药材那么它的主治功效是什么呢

概述: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6~8月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别名:马鞭梢、白马鞭、疟马鞭、府积草、酒药草、龙芽草、铁扫把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苦,凉。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癥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 用法与用量:4.5~9g。 贮藏:置干燥处。 临床应用: 1.验方:马鞭草汁。治咽喉痛。鲜马鞭草100克(干品50克)。加水500毫升,慢火浓煎成300毫升,每次取100毫升加食盐少许,候冷,含口中缓缓咽干,每剂分3次含服,每日1剂。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急性扁桃体炎60例,3日内痊愈者55例,4日后痊愈者3例,无效2例。 2.验方:治口腔溃疡。鲜马鞭草30克(干品用15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早、晚服,每日1剂。3日为1疗程,如炎症未全部消失,可继续服第二及第3疗程。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口腔炎(因感染、创伤或药物刺激引起的牙周膜炎和智齿冠周炎)共110例,全部治愈。 3.验方:治疗输卵管阻塞不通。症见经行逾期,量少色黑,腹中酸痛,舌有青紫瘀点,脉来弦涩。当归9克 桃仁9克 三棱9克 莪术9克 王不留行9克 地鳖虫9克 红花9克 穿山甲9克 泽兰9克 路路通9克 虎杖15克 马鞭草15克。月经干净后第5天开始服用,连服10剂。
马鞭草是一味中药材 别名 铁马鞭、紫顶龙芽草、野荆芥。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的地上部分 性味 性凉,味苦。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症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释名:龙牙草、凤颈草。气味:(苗、叶)苦、微寒、无毒。 主治:1、疟疾寒热。用马鞭草捣汁五合,加酒二合,分二次服。2、鼓胀烦渴,身干黑瘦,用马鞭草锉细,晒士,加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渣温服。3、大腹不肿。用马鞭草、鼠尾草各十斤,加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渣,再次浓煎,和粉做成丸子,如大豆大。每服二、三丸,渐加至四、五丸,极效。4、阴囊肿痛(肿大中升,睾丸疼痛)。用马鞭草捣烂,涂搽。5、妇女经闭,结成索子。用马鞭草的根和苗五斤,锉细,加水五斗,煎成一斗,去渣熬成膏,每服半匙,热酒化下。一天服二次。6、乳痈。用马鞭草一把、酒一碗、生姜一块,共捣汁内服,以渣敷患处。7、疥疮。用马鞭草捣汁,生饮半碗,忌触铁器,十日内愈。8、赤白痢。用马鞭草五钱、陈茶一撮,水煎服,极交。病初起时,用马鞭草根、焙干、捣碎成末,每服一匙,米汤送下。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