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常见的变异光泽有哪些2,急求是否有信石这味中药哪里能买到它对治疗肺癌是否有疗效治疗肺3,具绢丝样光泽的矿物药是4,哪种中药的成分能浮在水上黑色亮晶晶的有点像金属屑一样5,什么药含有阳起石6,写出三种矿物描述它们的光泽和透明度……
本文目录一览
1,常见的变异光泽有哪些
光泽 矿物表面呈现的光亮程度,称为光泽。它是矿物表面的反射率的表现。 按其反射强弱程度,分金属光泽 、半金属光泽和非金属光泽。 造岩矿物绝大部分属于非金属光泽 玉器的特征可以从色泽、硬度、透明度几个方面来考察。 和阗玉:色泽以白为主...
2,急求是否有信石这味中药哪里能买到它对治疗肺癌是否有疗效治疗肺
矿物信石(附:砒霜)砒霜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原名"砒石",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市售信石分红信石及白信石二种,但白信石极少见,故主要为红信石,其加工制品为砒霜。本品的原矿物主要为砷华,但也有用毒砂或雄黄加工制造而成的。[采收] 少数选取天然的砷华矿石,多数为加工烧炼而成。1.老法,将毒砂砸成小块,除去杂石,置容器内,与煤、木炭或木柴烧炼,然后升华,即得信石。此法设备简单,但对操作工人健康有害。2.新法:选取纯净雄黄,砸成小块,入容器内使雄黄燃烧,分解成三氧化二砷及二氧化硫,然后通过冷凝管道,使三氧化二砷得到充分冷凝,即得信石,S02另从烟道排出。[药材形性] 1.红信石(红倌、红砒) 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粉红色,具黄色与红色彩晕,略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样,丝绢样光泽,质脆,易砸碎,无臭,本品极毒,不能口尝。烧之有蒜臭味。以块状,淡红色,有晶莹直纹,无渣滓者为佳。药用以本品为主。白信石(白信、白砒) 无色或白色,其余特征同上。本品有大毒,不可口尝。[炮制] 去杂质,砸碎、装入砂罐内,用泥封口。置炉火中煅红,取出放凉,研为细末,封装备用。[成分] 白砒含氧化砷(As2O3),红砒尚含少量硫化砷。[性味、归经] 辛酸大热,有大毒。入肺经。[功用] 蚀疮去腐,去痰定喘。用于痔疮瘘管、走马牙疳等症,取其强烈的腐蚀和攻毒拔毒之功;寒痰喘逆之证,制丸用之。[处方名] 白砒 白信 砒霜 红砒 红信[用法、用量] 一般作外用研末撒敷.或入膏药中贴。内服入丸散刘,每日0.003-0.009克,不能过重.不可久服。(必须主治医师处方签名盖章,才能限量配给)。[保贮] 置密闭容器内,单独存放,专人专箱加锁,按毒药管理规定,严格保贮。[化学成份] 砷华为天然的三氧化二砷 As2O3,溶于水、碱、碳酸碱、酸、乙醇;常含有S、Fe等杂质,故呈红色。毒砂为FeAsS,含Fe34.3%,As46%,S19.7%,常含Co、间或含Ni、Sb,极少数矿床中之毒砂含有金。据北京医学院药学系1958年分析北京市售品红信石含多量As+++、S=,少量Fe+++。[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1.红信石: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白色,有黄色与红色彩晕,略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样或绢丝样光泽或无光泽。质脆,易砸碎。气无。本品极毒,不宜口嗜。以块状、具晶莹直纹、色红润、无渣滓者为佳。2.白信石: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无色或白色,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样或绢丝样光泽或无光泽。质脆,易砸碎。气无。本品极毒,不宜口嗜。以块状、具晶莹直纹、色白、无底、无渣滓者为佳。[禁忌] 大毒之品,用之宜慎。体虚者及孕妇忌用。[附注]砒霜Arsenicum 系由信石升华精制而成的三氧化二砷(As2O3)为白色粉末,微溶于热水,其毒性较信石剧。效用与信石相同。

3,具绢丝样光泽的矿物药是

4,哪种中药的成分能浮在水上 黑色亮晶晶的 有点像金属屑一样
云母、牡蛎等等...如,云母为硅酸盐类矿物白云母,性状鉴别 本品为叶片状集合体,呈板状或板块状,沿基侧面边缘易层层剥离成很薄的叶片。无色透明或微带浅绿色、灰色。表面光滑,具玻璃样光泽或珍珠样光泽。用指甲可刻划成痕。薄片体轻,质韧,有弹性,弯曲后能自行挺直,不易折断。气微,味淡。以扁平、张大、易剥离、无色透明、无杂质者为佳。
5,什么药含有阳起石
中药信息阳起石【拼音】:YANGQISHI【英文名】:Tremolite or Tremolite asbestos Actinolite【拉丁名】:药材Tremolitum原矿物阳起石Actinolite阳起石石棉Actinolite asbestus【别名】:白石(《本经》)、羊起石、石生(《别录》)。【别名】:白石、羊起石、石生、阳石、起阳石【药用部位】:矿石【采收】:全年可采。【加工】:挖出后去净泥土及杂石。选择浅灰色或淡绿白色的纤维状或长柱状集合体。【药性】:温【药味】:咸【归经】:归肾经【功能】:温肾壮阳。【主治】:主治肾阳虚衰,阳痿,遗精,早泄,腰膝酸软,宫寒不孕,带下,症瘕,崩漏。【毒性】:无【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禁忌】:阴虚火旺者禁服,不宜久服。【药材性状】:本品为长柱状、针状或纤维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扁长条状或短柱状。大小不一。白色、浅灰白色或淡绿白色,具丝样光泽。体较重,质较重,质较硬脆,有的略疏松。可折断,碎断面不整齐,纵面呈纤维状或细柱状。气无,味淡。【处方名】:阳起石、煅阳起石、煅起石等。【商品名】:阳起石、阴起石、羊起石、白石,以针束状、色白、质柔软,易撕碎、无杂质者为佳。【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阳起石或阳起石石棉的矿石。【动植物资源分布】:常见于各种变质岩中。分布于全国各地。主产于湖北、河南等地。【药材的采收与储藏】:采得后,去净泥土、杂石。性味归经咸,温。①《本经》:“味咸,微温。”②《药性论》:“味甘,平。”③《医林纂要》:“咸辛,温。”入肾经。①《纲目》:“右肾命门气分。”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肾经。”【功效】:温肾壮阳【主 治】:治下焦虚寒,腰膝冷痹,男子阳痿,女子宫冷,症瘕崩漏。【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5~7.5克。生药材鉴定阳起石为长条形或扁长条形,大小不一。全体乳白色、青白色至青灰色,或形成青白色与青灰色相间的纵花纹,有时带黄棕色,具光泽。体重而质地松软,易剥离,断面呈纤维状,易纵向裂开,捻碎后呈丝状,其丝棉软而光滑。富弹性,粘在皮肤上则发痒,且不易去掉。气味均无。以针束状、灰白色有光泽、易捻碎者为佳。置火焰中烧之变红色而不熔,离火后,烧过的部分略变黄,吹管灼烧时难熔,不导热。不溶于酸。除上述正品外,在四川、湖北、山东、河南以及北京等部分地区,尚有用阴起石Actinolitum brevifibrum作阳起石者。阴起石的原矿物为滑石片岩,是一种短纤维的石棉类矿石,呈致密的细鳞片状到粗鳞片状。一般为绿色或由灰色到白色。硬度特别小,触之有滑感。是层带的产物,常与阳起石相伴生。这种矿石差不多全由滑石组成。此外也往往含有碳酸盐(菱铁矿)、绿泥石、云母及少量其他矿物。药材商品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全体银白色而微绿。具光泽,表面光滑而不平坦,断面显层状纹。质软而疏松,易碎,用手可捻成薄鳞片状或短纤维状。粉末附于手上有光滑感,且不易掉落。以火烧之不变红,而易传热。气微,味淡。入药煅红研细用。显微鉴定:本品在偏光镜下:薄片中无色透明,或呈很淡的绿色,呈柱状或纤维状。中正突起。倾斜消光,消光角(c∧Ng)为13°-18°;少数平行消光;横切面上呈对称消光。干涉色为二级绿。正延长符号。二轴晶。负光性。光轴角较大。炮制方法1.净制阳起石:取原药材,出去杂质,洗净,干燥,砸成小块。2、煅阳起石:取洁净的阳起石块,置坩埚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红透,取出,放冷,碾碎。3、酒阳起石:取净阳起石,置无烟炉火上或置适宜的容器中,用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后,倒入黄酒中浸碎,如此反复煅淬至药物酥脆、酒尽为度,取出晾干,碾碎。每阳起石100公斤,用黄酒20公斤。①《日华子本草〉:“阳起石合药时烧后水煅用,凝白者为上。”②《纲目》:“凡用阳起石,火中煅赤,酒淬七次,研细水飞过,日干。亦有用烧酒浸过,同樟脑入罐升炼取粉用者。”炮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阳起石炮制品水煎液中Zn、Mn、Cu的含晕比其生品明显增加,其增加倍数分别为Zn3.93倍,Mns.8倍,Cu32.85倍。矿物药炮制后能除去原矿物药粒间的吸附水,促使原矿物药成份发生氧化、分解等反应,还能使受热后不同矿物组分在不同方向缩胀的比例产生差异,致使原矿物药粒间出现孔隙,晶体结构发生变化或和被破坏,质地变得酥脆。微最元素往往赋存于矿物晶体中或分散在吸附它们的粘土颗粒之间,上述变化有利于微量元素脱离原矿物,溶于溶媒中。4药材饮片编辑饮片名:《阳起石》炮制方法:取原药材,洗净,用时砸碎。饮片性状:呈不规则的碎块状。灰白色、暗灰色或浅绿色。多夹有浅黄棕色条纹或花纹,质松脆,断面不整齐,纵向破开呈丝状。有丝样光泽,体重。气微,味淡。炮制作用:生用温肾壮阳。用于下焦虚寒,腰膝酸软,遗精,阳痿,宫冷不孕,崩漏。5常用选方编辑1、治元气虚寒,精滑不禁,大府溏泄,手足厥冷:阳起石(煅,研令极细)、 阳起石的图片(20张)钟乳粉各等分。共为细末,酒煮附子末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送下,(《济生方》白丸)2、治阴痿、阴汗:阳起石(煅,为末),每服二钱,盐酒下。(《普济方》)3、治冲任不交;虚寒之极,崩中不止,变生他证:阳起石(火煅红,别研,令极细)二两,鹿茸(去毛,醋炙)一两。上为细末,醋煎艾汁,打糯米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前空心米饮下。(《济生方》阳起石丸)4、治丹毒:阳起石(烧,研末),新水调涂肿处。(《儒门事亲》阳起石散)
6,写出三种矿物描述它们的光泽和透明度
石英:无色,闪闪发光,透明的晶体,一来般乳白色,颜色多种,条痕却都是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有很大的硬度(小刀不能刻划);呈一端又尖角的柱状,是透明或半透明的略似圆形的不规则颗粒,具有像玻璃或油脂般的光亮。长石:颜色多种多样,有无色的、白、黄、红、绿、灰、黑色等等;有些透明,有些半透明。长石本身自应该是无色透明的,之所以有色或不完全透明,是因为含有其他杂质。呈柱状或块状,细粒状。 云母:呈片状或鳞片状,颜色呈黑、棕红、白、浅灰等;具高度知的不导电性和耐火性。三种矿物中长石比云母硬,石英比长石硬,即最硬的是石英,最道软的是云母。具玻璃光泽的有长石、石英(晶面)...具油脂光泽的有石英(断口)...具珍珠光泽的有白云母...矿物的光泽指:矿物表面的反光能力。可分为四个级别:【玻璃光泽,金刚光泽、半金属光泽及金属光泽】。前二者的光泽较弱,统称非金属光泽,一般非金属矿物有此种光泽。影响光泽强弱的因素有矿物的【透明度、折射率、反射率、吸收率、表面性质以及集合体形态等】。所以矿物的光泽与透明度【有直接关系】,但是因为影响因素很多,所以不能说光泽的矿物一定是透明,但是它有一定的透明度。只是透明的程度不同而已。石英:无色,闪闪发光,透明的晶体,一般乳白色,颜色多种,条痕却都是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有很大的硬度(小刀不能刻划);呈一端又尖角的柱状,是透明或半透明的略似圆形的不规则颗粒,具有像玻璃或油脂般的光亮。长石:颜色多种多样,有无色的、白、黄、红、绿、灰、黑色等等;有些透明,有些半透明。长石本身应该是无色透明的,之所以有色或不完全透明,是因为含有其他杂质。呈柱状或块状,细粒状。云母:呈片状或鳞片状,颜色呈黑、棕红、白、浅灰等;具高度的不导电性和耐火性。三种矿物中长石比云母硬,石英比长石硬,即最硬的是石英,最软的是云母。具玻璃光泽的有长石、石英(晶面)...具油脂光泽的有石英(断口)...具珍珠光泽的有白云母...希望对你有帮助??
7,超市里卖的泡水喝的玉蝴蝶是一种什么样的中药还有其它名称吗
玉蝴蝶也称木蝴蝶,是因为略似蝴蝶形而得名,但不是真的蝶喔,只是一种柴葳科植物玉蝴蝶的种子。《滇南本草》中描述为‘中实如积纸,薄似蝉翼,片片满中’。它也有很多别名,像木蝴蝶、干张纸等。这种药具有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的效果。主要用于风热咳嗽、声音嘶哑、咽喉疼痛、肝胃气痛。在《本草纲目》中,还没有记载这味药,后人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才有记载。中医药书记载,玉蝴蝶归属肝、胃、肺经。也就是说,玉蝴蝶可以治疗肺、肝、胃三条经脉上的病症。而木蝴蝶有润肺、疏肝、和胃的功效,一药三用,一举三得。现在很多人都用作养生花茶,要是有兴趣不防一试。 玉蝴蝶--词牌名。此调有小令及长调两体,小令为唐温庭筠所创,双调,上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一字;下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字,共四十一字。长调始于宋人柳永,又称为《玉蝴蝶慢》,双调,九十九字,平韵。亦有九十八字体。 2、中药学释义 [植物名称]玉蝴蝶 [拼音]YUHUDIE [英文名]Indian Trum etflower Seed [拉丁名]药材Seen Oroxyli原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L.) Vent. [处方名]木蝴蝶、玉蝴蝶、云故纸 [商品名]木蝴蝶,云故纸。以色白、干燥、种仁饱满、翅大而柔软如绢者为佳。 [别名]千张纸、兜铃、三百两银药(《滇南本草》)、玉蝴蝶(《张聿青医案》)、云故纸(《兽医常用中药》)、破布子、白故子、海船果心(《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白玉纸(《中药志》)、白千层、纸肉、故纸、洋故纸、鸭船层纸(《广西中药志》)、海船皮(《四川中药志》)、千纸肉(《岭南草药志》)。原植物木蝴蝶又名:朝简、老鸦船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福建、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广东等地。药材主产云南、广西、贵州。 [植物形态] 本品为蝶形薄片,除基部外三面延长成宽大菲薄的翅。长5~8cm,宽3.5~4.5cm。表面浅黄白色,翅半透明,有绢丝样光泽,上有放射状纹理,边缘多破裂。体轻,剥去种皮,可见一层薄膜状的胚乳紧裹于子叶之外。子叶2 ,蝶形,黄绿色或黄色,长径1~1.5cm。无臭,味微苦。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10~12月采摘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晒干或烘干。置干燥处。受潮则易发霉或生黑色斑点。 [动植物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种子。 [功效]润肺,舒肝,和胃,生肌。 [主治]治咳嗽,疮疡,咽喉肿痛,音哑,肝胃气痛。 [性味归经] 苦,寒。①《岭南采药录》:“味酸苦。”②《药材资料汇编》:“味苦,寒。”③《广西中药志》:“味甘淡,性凉,无毒。” 入肺、肝经。①《滇南本草》:“入肺、脾、胃经。”②《岭南采药录》:“入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外用:敷贴。 [药物配伍]1、配百部,润肺止咳之功倍增,并能杀虫,用治新久肺燥咳嗽及百日咳,肺劳咳嗽为最宜。2、配紫菀,共奏润肺止咳化痰之功。用治肺虚久咳,劳咳最宜。3、配陈皮,舒肝,理气,和中,用治肝气犯胃的胃痛最宜。还有个别名应该是千张纸还是千层纸!可以清肺热利咽喉!
8,岩石矿物学题库
考试课程名称: 矿 物 学 学时: 40 学 时 考试方式:开卷、闭卷、笔试、口试、其它考试内容: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 晶体习性 2. 克拉克值 3. 假像 4. 条痕 5. 铝硅酸盐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1、地壳中化学元素分布最多的8种元素为 ,因此,地壳中 和 大类矿物分布最广。2. 白云石CaMg[CO3]2和镁方解石(Ca,Mg)[CO3]中的Ca2+和Mg2+间的关系分别为 和 。3. 矿物中的水分为 、 和 等三种基本类型,蛋白石(SiO2?? nH2O)中的水为 水,水镁石(Mg(OH)2)中的水为 水。4.组成软玉的主要矿物为 和 。5. 具有正尖晶石型结构的矿物有 ,具有反尖晶石型结构的矿物有 。6. 正长石常见 双晶,斜长石常见 双晶。7. Al2SiO5有 、 和 等三种同质多相变体,其中 为铝的铝硅酸盐。8.具有TOT型结构单元层的矿物有 和 ,具有TO型结构单元层的矿物有 和 。三、选择题(每个1分,共14分。前7个为单选)1、常与硫元素相结合形成硫化物的离子为:( )A、惰性气体型 B、铜型 C、过渡型 D、以上均可2、珍珠光泽常常出现在下面那些部位:( )A、解理面上 B、断口上 C、裂开面上 D、晶面上3、绿柱石呈现绿色是因为:( )A、含有色素离子 B、色心 C、含有杂质包裹体 D、干涉效应4、方铅矿常常与闪锌矿、黄铁矿在一起出现,它们间的关系为:( )A、共生 B、伴生 C、世代 D、假像5、在K[AlSi3O8]的三种有序-无序变体中,透长石对应:( )A、完全无序态 B、完全有序态 C、部分有序态 D、均有可能6、聚片双晶纹出现在:( )A、晶面上 B、解理面上 C、断口上 D、以上均可7、高温石英转变成低温石英后仍保留其原来的六方双锥的外形,此种现象称为:( )A、蚀像 B、假像 C、副像 D、类质同像8、二向延长性晶体的形态可以描述为:( )A、柱状 B、板状 C、鳞片状 D、纤维状9、关于褐铁矿描述正确的有:( )A、是一种矿物 B、是混合物 C、可用于炼铁 D、是铁矿石的风化产物10、具有金刚光泽的矿物,它的透明度可以是:( )A、透明 B、不透明 C、半透明 D、以上均可11、下面矿物中,石英的异种有:( )A、水晶 B、玛瑙 C、燧石 D、芙蓉石12、硬度中等的矿物有:( )A、石膏 B、正长石 C、磷灰石 D、方解石13、具有NaCl型衍生结构的矿物有:( ) A、黄铁矿 B、橄榄石 C、方解石 D、重晶石14、以下矿物中,属于化学计量矿物的有:( )A、铁闪锌矿 B、磁黄铁矿 C、黄铁矿 D、黄铜矿四、问答题(共24分)1.从晶体化学的角度说明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差异。(7分)2.下图是云母型晶体的结构示意图,请在图中标出下列结构单元: a.四面体片 b.八面体片 c.结构单元层 d.层间域并请指出云母型晶体的结构单元层类型。(5分)3.闪锌矿有深色和浅色之分,同时其他光学性质相应地也各有所不同,请解释其原因所在。(6分)4.斜方辉石与单斜辉石矿物的解理面符号不同,解理夹角是否一样?为什么?请简单图示说明。(6分)
9,海石花有什么作用
石花:又名海石花、浮海石、海浮石、黑浜珊瑚。为动物脊突苔虫或瘤苔虫的干燥骨骼,为珊瑚样不规则块状物。主产于广东、福建、浙江等南方沿海地区。浮石:又名岩浮石、海乳石、大海浮石。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形成的多孔状石块。主产于山东、辽宁、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均以味咸、质轻、能浮于水面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我国南方沿海各地。药材主产浙江、福建、广东。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①浮石 全年可采,以夏季为多。自海中捞出,晒干。②脊突苔虫、瘤苔虫的骨胳6~ 10月间自海中捞出,用清水洗去盐质及泥砂,晒干。 【拉丁名】:药材Pumex原动物 Pumice ①脊突苔虫Coxtazia aculeata Canu et Bas-sler②瘤蔷虫Costazia costazii Audouin 【炮制方法】:海浮石:洗净晒干,碾碎。煅海浮石:取净海浮石置沙罐内,置炉火中煅透,取出,放凉,碾碎。 【考 证】:出自《本草从新》。 【生药材鉴定】:①浮石 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通常直径2~7厘米,有的可达20厘米。表面粗糙,有多数大小不等的细孔,灰白色或灰黄色。质硬而松脆,易砸碎,断面粗糙有小孔,有的具绢丝样光泽或无。体轻,投入水中,浮而不沉。气微弱,味淡。以体轻、灰白色、浮水看为佳。产广东、福建、山东、辽宁等地。②石花(《本草衍义》) 为脊突苔虫或瘤蔷虫的骨胳。一、脊突苔虫骨胳呈珊瑚样不规则块状,略作扁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不一,直径 2~5厘米。灰白色或灰黄色。基部略平坦,另一面多突起,作叉状分技,中部交织如网状。叉状小枝长3~5毫米,直径约2毫米,先端多折断,多数完整者呈钝圆形。质硬而脆, 表面与断面均密具细孔。体轻,入水不沉。气微腥,昧微威。二、瘤苔虫的骨胳为不规则块状, 直径l~3厘米,多为碎块。表面灰黄色或灰黑色。珊瑚状分枝短而较粗,直径约4毫米。先端钝圆,极少折断。气味同上。显微鉴定:本品在偏光显微镜下,可见有火山碎屑结构,此晶屑、晶斑具斜方辉石、中性斜长石和石英的光性特征。基质为火山玻璃(近95%)。呈团粒结构,气孔构造。一般多为负突起。无干涉色。 【中药化学成分】:浮石化学组成有颇大的出入。一般是由铝、钾、钠的硅酸盐所成,亦即以 SiOz为主要成分的类似玻璃组成的矿物。 因多采自海水,则亦可能含有氯、镁等海水中存在的物质。石花主要为碳酸钙,并含少量的镁,铁及酸不溶物质。L个分析例为: CaO47.81%, MgO3.65 %, FE0.15%,SiO:1.61%,湿气1.01%。由 Porite astreoides所成的石花,分析 l 例为: CaO53.84, MgO0.18, SiO20.02,灼热减量44.98%。以上2例,设以 CaO 全部为碳酸钙 ,则CaCO:含串顺次为8县及96%。主含钾、钠、钙、镁、铝、铁的硅酸盐,其组成可表示为xSiO2·yNa2O·zK2O·lCaO·mMgO·nAl2O3·kFeO·pFe2O3·qH2O等,即火山玻璃,约占本品的95%,尚存在少量晶质硅酸和硅铝酸盐及石英,因本品出自火山,采自海水,故含有众多的微量元素。 【选方】①治卒咳嗽不止:浮石二两。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饮下十丸,日三、四服。(《圣惠方》) ②治小儿天哮,一切风湿燥热,咳嗽痰喘:海浮石、飞滑石、杏仁各四钱,薄荷二钱,上为极细末。每服二钱,用百部煎汤调下。(《医学从众录》海浮石滑石散) ③治血淋,小便涩痛:黄烂浮石为末,每服二钱。生甘草煎汤调下。(《仁斋直指方》海金散) ④治石淋:浮石,使满一手,下筛,以水三升,酢一升,煮取二升,澄清服一升,不过三服。亦治嗽,淳酒煮之。(《千金方》) ⑤治小肠气,茎缩囊肿;黄烂浮石为末。每服二钱,木通、灯心、赤茯苓、麦门冬煎汤调下。(《仁斋直指方》海金散) ⑥治诸疝:海石、香附。为末,生姜汁调下。亦治心痛。(《丹溪心法》) ⑦治消渴:浮石、青黛各等分,麝香少许。上细末。每服一钱,温汤调下。(《本事方》) ⑧治渴疾饮水不止:白浮石、蛤粉、蝉壳(去头、足)各等分。上细末,用鲫鱼胆七个,调三钱服,不拘时候。(《本事方》神效散) ⑨治疔疮,发背,恶疮:白浮石半两,没药二钱。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丸,冷酒送下。(《普济方》耆老丹) ⑩治耳底有脓:海浮石一两,没药一钱,麝香一字。上为细末。每用半字,吹入耳中。(《普济方》没药散) ⑾治疳疮久不愈:海浮石(烧红醋淬数次)、金银花。上海石二停,金银花一停,同为细末。每服二钱半,如签茶一般,日用二服。疮在上,食后;在下,食前服。(《儒门事亲》) 【名家论述】①朱震亨:"海石,治老痰积块,咸能软坚也。" ②《纲目》:"浮石,气味咸寒,润下之用也。故入肺除上焦痰热,止咳嗽而软坚,清其上源,故又治诸淋。"
10,海石花吃了有什么工效
石花:又名海石花、浮海石、海浮石、黑浜珊瑚。为动物脊突苔虫或瘤苔虫的干燥骨骼,为珊瑚样不规则块状物。主产于广东、福建、浙江等南方沿海地区。浮石:又名岩浮石、海乳石、大海浮石。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形成的多孔状石块。主产于山东、辽宁、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均以味咸、质轻、能浮于水面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我国南方沿海各地。药材主产浙江、福建、广东。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①浮石 全年可采,以夏季为多。自海中捞出,晒干。②脊突苔虫、瘤苔虫的骨胳6~ 10月间自海中捞出,用清水洗去盐质及泥砂,晒干。 【拉丁名】:药材pumex原动物 pumice ①脊突苔虫coxtazia aculeata canu et bas-sler②瘤蔷虫costazia costazii audouin 【炮制方法】:海浮石:洗净晒干,碾碎。煅海浮石:取净海浮石置沙罐内,置炉火中煅透,取出,放凉,碾碎。 【考 证】:出自《本草从新》。 【生药材鉴定】:①浮石 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通常直径2~7厘米,有的可达20厘米。表面粗糙,有多数大小不等的细孔,灰白色或灰黄色。质硬而松脆,易砸碎,断面粗糙有小孔,有的具绢丝样光泽或无。体轻,投入水中,浮而不沉。气微弱,味淡。以体轻、灰白色、浮水看为佳。产广东、福建、山东、辽宁等地。②石花(《本草衍义》) 为脊突苔虫或瘤蔷虫的骨胳。一、脊突苔虫骨胳呈珊瑚样不规则块状,略作扁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不一,直径 2~5厘米。灰白色或灰黄色。基部略平坦,另一面多突起,作叉状分技,中部交织如网状。叉状小枝长3~5毫米,直径约2毫米,先端多折断,多数完整者呈钝圆形。质硬而脆, 表面与断面均密具细孔。体轻,入水不沉。气微腥,昧微威。二、瘤苔虫的骨胳为不规则块状, 直径l~3厘米,多为碎块。表面灰黄色或灰黑色。珊瑚状分枝短而较粗,直径约4毫米。先端钝圆,极少折断。气味同上。显微鉴定:本品在偏光显微镜下,可见有火山碎屑结构,此晶屑、晶斑具斜方辉石、中性斜长石和石英的光性特征。基质为火山玻璃(近95%)。呈团粒结构,气孔构造。一般多为负突起。无干涉色。 【中药化学成分】:浮石化学组成有颇大的出入。一般是由铝、钾、钠的硅酸盐所成,亦即以 sioz为主要成分的类似玻璃组成的矿物。 因多采自海水,则亦可能含有氯、镁等海水中存在的物质。石花主要为碳酸钙,并含少量的镁,铁及酸不溶物质。l个分析例为: cao47.81%, mgo3.65 %, fe0.15%,sio:1.61%,湿气1.01%。由 porite astreoides所成的石花,分析 l 例为: cao53.84, mgo0.18, sio20.02,灼热减量44.98%。以上2例,设以 cao 全部为碳酸钙 ,则caco:含串顺次为8县及96%。主含钾、钠、钙、镁、铝、铁的硅酸盐,其组成可表示为xsio2·yna2o·zk2o·lcao·mmgo·nal2o3·kfeo·pfe2o3·qh2o等,即火山玻璃,约占本品的95%,尚存在少量晶质硅酸和硅铝酸盐及石英,因本品出自火山,采自海水,故含有众多的微量元素。 【选方】①治卒咳嗽不止:浮石二两。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饮下十丸,日三、四服。(《圣惠方》) ②治小儿天哮,一切风湿燥热,咳嗽痰喘:海浮石、飞滑石、杏仁各四钱,薄荷二钱,上为极细末。每服二钱,用百部煎汤调下。(《医学从众录》海浮石滑石散) ③治血淋,小便涩痛:黄烂浮石为末,每服二钱。生甘草煎汤调下。(《仁斋直指方》海金散) ④治石淋:浮石,使满一手,下筛,以水三升,酢一升,煮取二升,澄清服一升,不过三服。亦治嗽,淳酒煮之。(《千金方》) ⑤治小肠气,茎缩囊肿;黄烂浮石为末。每服二钱,木通、灯心、赤茯苓、麦门冬煎汤调下。(《仁斋直指方》海金散) ⑥治诸疝:海石、香附。为末,生姜汁调下。亦治心痛。(《丹溪心法》) ⑦治消渴:浮石、青黛各等分,麝香少许。上细末。每服一钱,温汤调下。(《本事方》) ⑧治渴疾饮水不止:白浮石、蛤粉、蝉壳(去头、足)各等分。上细末,用鲫鱼胆七个,调三钱服,不拘时候。(《本事方》神效散) ⑨治疔疮,发背,恶疮:白浮石半两,没药二钱。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丸,冷酒送下。(《普济方》耆老丹) ⑩治耳底有脓:海浮石一两,没药一钱,麝香一字。上为细末。每用半字,吹入耳中。(《普济方》没药散) ⑾治疳疮久不愈:海浮石(烧红醋淬数次)、金银花。上海石二停,金银花一停,同为细末。每服二钱半,如签茶一般,日用二服。疮在上,食后;在下,食前服。(《儒门事亲》) 【名家论述】①朱震亨:"海石,治老痰积块,咸能软坚也。" ②《纲目》:"浮石,气味咸寒,润下之用也。故入肺除上焦痰热,止咳嗽而软坚,清其上源,故又治诸淋。"海石花是动物脊突苔虫或瘤苔虫的干燥骨骼,呈珊瑚样不规则块状。它分布我国南方沿海各地,是一种药材,可以治疗咳嗽不止、小儿天哮、血淋、石淋、消渴等症。词条来自360百科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