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藏红花> 藏红花纯鸡,藏红花153克大约是几根

藏红花纯鸡,藏红花153克大约是几根

本文目录一览藏红花153克大约是几根2,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3,藏红花与山楂泡水喝有什么作用4,中耳炎偏方老爸的中耳炎十多年了经常反复发作请问有没有什么5,海带炖鸡可以放藏红花吗6,为什么我挨中耳炎会晕倒7,求教印度小吃急高分8,中耳炎的……

本文目录一览

1,藏红花153克大约是几根

如果是正品藏红花,1.5-3克应该是用三根手指(大、中、食)捏一小搓,大约100-150根。

藏红花纯鸡

2,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癌症
活血化瘀、
  藏红花采自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藏红花又叫番红花或西红花,原产地在希腊、小亚细亚、波斯等地。 ? ? ? 藏红花的功效:  主要成份:含番红花甘-1,番红花甘-2,番红花甘-3,番红花甘-4,反式和顺式番红花酸二甲脂,szlig-胡萝卜,A-番红花酸,玉米黄质,番红花苦甘及番红花醋。  性味:甘、微苦、性潮润、气香  功能主治:具有活血痛红、散瘀止痛、安神养血、滋阴壮阳、抗凝血等作用。特別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恶露不尽、润泽肌肤、能防治冠心病、血管栓塞、高血压、跌打损伤、内外出血、肺炎、急慢性肝炎等病症。藏红花被誉为“能治百病的神草”,是妇女和中老年人饮用佳品。同时,本品还可以作食品、化妆品的色素的芳香剂。  用法用量:配用或单用,单用泡酒,白酒500ml,藏红花4克,浸泡一周常饮,或将藏红花三分之一克用开水泡服,每周一次。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通风阴凉干燥处,避光、密封保存。  藏红花生药中的主要成分有藏红花酸、藏红花素约1.5%,藏红花酸二甲酪、藏红花苦素、挥发油为0.4%~1.3%,此外还含有桉脑、蒎烯、多种维生素和硫胺素等化合物。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药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对藏红花的药用价值有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并逐步揭示了藏红花素类物质的药理作用,特别是其抗癌活性和抗癌机理的研究使得藏红花素类物质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理想的抗癌药物之一。 ? ? ? 藏红花的作用:  一、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藏红花煎剂可降低狗和猫的血压,并能维持较长时间。藏红花萃取物对呼吸有兴奋作用,在常压缺氧的条件下,可增大丙酮酸的生成量,提高心肌细胞内乳酸脱氢酶活性,从而可增强细胞内的氧代谢功能,提高心脏的耐缺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剧烈运动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对心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二、抗肿瘤的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藏红花制剂具有明显的抑癌抗癌能力,特别是藏红花萃取物二甲基藏红花酸对白血病、卵巢癌、结肠癌、横纹肌肉瘤、结肠癌、乳头肉瘤、扁平细胞瘤和软组织肉瘤等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三、对肝胆的作用  藏红花具有利胆作用,有效成分为 -藏红花酸钠盐及藏红花酸酯。 -藏红花酸能降低胆固醇和增加脂肪代谢,可配合山楂、草决明、泽泻等传统中药,用于脂肪肝的治疗。藏红花通过改善微循环,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从而降低异常增高的球蛋白和总胆红素,可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  四、对肾脏的作用  目前认为肾小球肾炎发病机理与血小板及其释放的炎性介质有密切关系,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藏红花用于干扰肾炎动物模型已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五、免疫调节作用  临床上藏红花用于治疗人体多种慢性疾病,通过其活血化瘀、抗菌消炎的功效,增强机体耐力,增强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此来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起到调整人体气机运行,平衡人体阴阳的作用。  六、其他作用  藏红花提取物特别是藏红花素能有效抑制氧自由基及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表现出抗氧化生物活性。藏红花乙醇提取物可以防止乙醇引起的海马体长期增强效应的抑制。

藏红花纯鸡

3,藏红花与山楂泡水喝有什么作用

藏红花,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也是一种常见的香料。有镇静、祛痰、解 痉作用,用于胃病、调经、麻疹、发热、黄胆、肝脾肿大等的治疗。

藏红花纯鸡

4,中耳炎偏方老爸的中耳炎十多年了经常反复发作请问有没有什么

别天天用西药和激素,真是无语啊,用中药吧,真的,冠军鱼 中耳炎散可以去找找看看。中药没有副作用啊。冠军鱼 牌 中耳炎散,淘+宝+网上卖的,去看看 好像是60块钱,纯中药的,是淘宝网上卖最多的
赠你一个偏方:龙胆草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贝母10克、地龙10克、郁金10克、乳香1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杜仲10克、续断10克、鱼腥草10克、败酱草10、青黛6克、蜈蚣3条、全蝎5克、明矾3克。若头痛重加川芎10克、延胡索10克;发热重加石膏20克; 服用7剂,基本可愈。 金丝荷叶汁加冰片、香油炸黄连、鸡苦胆、香油对中耳炎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还有一偏方就是是:中药川黄连、藏红花各等份,混合后研磨成粉末状。再用香油调配成稀糊后滴入耳内,每日3次,每次五六滴,效果也不错。 开窍清耳方是徐州竹林寺创办的净检女科诊所研制的纯中药散剂。用药4-6次,使用3瓶为一疗程,用法是:用干净棉签沾消毒液,将耳道洗拭干净;以纸卷成细管或用细塑料管摄入适量药粉,吹入耳道深部。

5,海带炖鸡可以放藏红花吗

可以的,可以做成藏红花炖鸡汤进行食用,具体做法如下:需要提前准备好的材料包括:鲍鱼 适量、鸡肉 半只、藏红花 适量、红枣 适量、盐 适量。1、第一步把鸡肉切块焯水,放入砂锅。2、加水煮开,放入鲍鱼壳。3、半小时后加入鲍鱼。4、放准备好的红枣继续炖半小时。5、放入藏红花炖15分钟。6、时间到后关火,完成。麻烦帮忙点个采纳谢谢。
可以的。由于藏红花具有很好的通络活血的作用,所以用药期间避免服用其他活血化瘀和抗凝的药物,如丹参、川芎、肠溶阿司匹林、肝素、华法林等,以免引起出血。
我估计不放藏红花。我找来2款海带炖鸡的食材明细,你可以作为参考之用。海带炖鸡的所需食材:原料:净鸡1只(约重1500克),水发海带400克。调料:料酒、精盐、味精、葱花、姜片、花椒、胡椒粉、花生油都是适量。海带炖鸡的用料详情主料:海带(1根)、竹笋(3根)、草鸡(半只)。辅料:干红椒(4个)、姜(适量)、黄酒(适量)、盐(适量)、胡椒粒(10粒)、香叶(适量),八角(适量),桂皮(适量)
我一般都是用藏红花泡脚的,不过想想如果跟海带一起炖鸡,味道肯定怪怪的!不能好吃!
可以的,鸡肉不可与以下食物同食: 鸡肉+芹菜:一起吃会伤元气 鸡肉+李子:一起吃会引起痢疾,可以用鸡屎白治疗 鸡肉+菊花:一起吃会中毒 鸡肉+红薯:同食会腹痛 鸡肉+兔肉:腹泻 鸡肉+芝麻:一起吃严重会导致死亡 鸡肉+芥末:两者共食,恐助火热,无益于健康 鸡肉+大蒜:大蒜辛温有毒,主下气消谷、除风杀毒而鸡肉甘酸温补,两者功用相佐,且蒜气熏臭,从调味角度讲,也与鸡不合 鸡肉+鲍鱼:影响消化吸收 鸡肉+糯米:一起吃会引起身体不适 鸡肉+鲤鱼:性味不反但功能相乘 鸡肉+狗肾:会引起痢疾

6,为什么我挨中耳炎会晕倒

因为内耳里有方向感受器,此感受器一旦异常,那么你将头晕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诊疗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 (1)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畏寒、发热、怠倦、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一旦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2)耳痛: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如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眠,烦燥不安。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顿减。 (3)听力减退及耳鸣:开始感耳闷,继则听力渐降,伴耳鸣。耳痛剧者,耳聋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晕,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 (4)耳漏: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初为血水样,以后变为粘脓性或纯脓性。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 (1)全身治疗:积极进行病因治疗,预防发生并发症。早期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转变为慢性中耳炎。 (2)局部治疗:鼓膜穿孔前,耳道内滴用2%酚甘油以减轻耳痛和促进局部炎症消退。鼓膜穿孔后,以保持良好的引流为目的。局部清洗上药,用1‰雷夫奴尔棉栓,有利于炎症消退。 中耳炎 1.鸡苦胆可治化脓性中耳炎:一只活鸡杀掉取苦胆,然后滴入患耳中,3滴即可,很疼,要忍,每天1次,连续3天便根治。 2.治疗急性中耳炎一方:中药川黄连、藏红花各等份,混合后研磨成粉末状。再用香油调配成稀糊后滴入耳内,每日3次,每次五六滴。 3.蛋黄油治中耳炎:鲜鸡蛋一个去清,将黄放入金属饭勺内,置火上熬(切记勿加水),一边熬一边用支筷子搅动,直到将蛋黄熬焦,视油析出,立即离火,趁热将油倒入备好的容器(如小酒杯等)内备用。患中耳炎时,用洁净的棒状物如筷子,蘸蛋黄油滴入患耳内,1日2一3次,每次2一3滴,连用3—-5天见效。 4.治慢性中耳炎一方:取新鲜猪苦胆一个,白矾10至15克,装入猪苦胆内,将口扎好风干,再将风干的苦胆压成细粉,涂于患处,结痂后脱掉再涂,用后痊愈。 5.按摩治好中耳炎:每天早晨按摩耳部,一、两手食指掏两边耳,一掏一起50次;二、两手上下揉双耳全部(别怕疼)50次;三、双手掌按双耳全部一按一起50次;四、两手大拇指按在两耳垂后骨,正反各转50次;五、把两手拇指与小指搭上不用,其他三指按在耳轮上的三个穴位上,正反各转50次;六、两手拽两耳外部,上中下各50次;七、最后把两耳轮向前盖上耳洞(听不见外界声音)50次。

7,求教印度小吃急高分

briyani和lolipop都不错 briyani是色彩鲜艳的抓饭,好吃好看,还有一种抓饭是pulao颜色不大好,不过是日常吃的。先炒masala,这个就好比中国菜的爆香,但是料比较多,有点像浓汁,主要有洋葱,姜末等等,好多料可能不好找,你可以直接买袋装的masala料,炒香后加入鸡块或其他食材翻炒至3-5成熟,再把水泡过30分钟的巴基斯坦或印度长粒米(味道像香米)沥干倒入,再加水焖熟。这个饭最重要的就是米,国内圆粒大米不行,做出来是粘的,你得多试试,做出来的大米应该是一粒一粒分开的,色相超级好。 lolipop是鸡肉菜,就是用带骨头的鸡翅根,把肉和骨头分离,但一端相连,再把肉翻过去,在相连的那端看着像个花骨朵,里面填充馅料,锡纸包好进烤箱,可以摆盘一圈用蘸料吃也可以浇汁 最简单的小吃就是"kata kata"炒砸碎,和炸三角,炸三角的馅料和国内的不同就是没有粉条之类的东西,哈哈,跟咱们这里的菜盒差不多,形状就是糖三角那种样子,略小些。炒杂碎之类的或者羊肉菜,要用到印巴的调料,那边的调料去腥膻很厉害。 还有好多好多小吃,没有国内的精致,不过其中的豆子菜非常好吃,感觉能吃出肉味,但是完全是素菜。不过那个豆子国内也少也很贵,是糖尿病也能吃的,貌似还对血脂什么的特有好处。 我本打算开巴基斯坦餐厅的,专门叫人去学了,但是过程好漫长啊...... 波利亚尼饭: 四分之一斤的鸡块(巴基斯坦所有的鸡肉都不带皮,不参杂头脚部分,用纯肉也可以,用带骨头的更香) 5匙酥油 两大匙脱皮杏仁(很重要) 两大匙小葡萄(无所谓) 去皮的土豆块若干(无所谓,不过可以省肉) 洋葱碎(量要多,拳头那么大的洋葱怎么也得有一个半) 5、6瓣大蒜,精细地切细碎(不能用捣的那种) 一匙细碎碎鲜姜 半勺辣椒粉(无所谓,最好是不太辣但很红的辣椒粉,主要上色用) 半匙黑胡椒碎沫 半匙姜黄粉 一匙小茴香(很重要,传说治疗胃病) 一匙盐 两个西红柿,去皮及切碎 二大匙酸奶(不是加糖的酸奶,那边用的酸奶稀,如果不会做,就用原味酸奶,其实这个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让汤汁变浓,肯定有别的方法代替,呵呵) 二大匙薄荷叶(无所谓) 半匙豆蔻 一截肉桂棒 巴斯马蒂大米一斤 番红花或藏红花(对颜色很重要,应该你知道其他方法替代) 3颗丁香 二大匙玫瑰水或玫瑰花调料(这个你也知道用什么代替吧) 做米的部分也需要一点盐,自己掌控吧,那边的饭都不咸 浓鸡汤 先用平锅放酥油(不是西藏那种,你可以用别的油,不过植物酥油应该能找到的)把杏仁煎成金黄,再把土豆煎的颜色略深(不用土豆也可以)倒出备用,另外一个深锅放酥油,油不要大了, 炒洋葱,大蒜,生姜 , 直到洋葱变软变金黄色。加入辣椒粉, 胡椒,姜黄,小茴香,盐,番茄。翻炒5分钟。加酸奶,薄荷,豆蔻 , 肉桂棒。小火盖煮知道西红柿变成糊,如果比较干,需要加点热水。浓汁看起来很光滑的时候,加入鸡块拌匀,最小火盖锅至熟,大约半个多小时出来的肉汁最厚,汤汁不要留太多。 在做masala汁的同时,洗好米,泡三十分钟。 酥油下锅炒洋葱至金黄色。加红花,豆蔻,丁香,肉桂棒,生姜粉和大米。均匀搅拌,直到米饭 与酥油充分混合。加玫瑰水和盐 与大米混合搅匀。把刚才那个做好的鸡和土豆倒进米饭,煮滚。 锅盖盖紧,最小火, 焖20分钟,期间不能打开搅拌。 倒进盘子里用刚才做好的杏仁(和小葡萄)装饰。还可以点缀其他你喜欢的花样。 这个只是一种briyani鸡肉饭的做法,种类太多了,述不赘述,虽然南北印度(巴基斯坦和北印度的一样)做法上略有区别但是基本逻辑很相似。食材变化就更多了。我见过的就有金黄色,金红色,浅绿色等等,搭配不同的点缀,非常养眼。口感也好。

8,中耳炎的病症及治疗办法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诊疗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 (1)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畏寒、发热、怠倦、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一旦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2)耳痛: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如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眠,烦燥不安。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顿减。 (3)听力减退及耳鸣:开始感耳闷,继则听力渐降,伴耳鸣。耳痛剧者,耳聋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晕,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 (4)耳漏: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初为血水样,以后变为粘脓性或纯脓性。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 (1)全身治疗:积极进行病因治疗,预防发生并发症。早期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转变为慢性中耳炎。 (2)局部治疗:鼓膜穿孔前,耳道内滴用2%酚甘油以减轻耳痛和促进局部炎症消退。鼓膜穿孔后,以保持良好的引流为目的。局部清洗上药,用1‰雷夫奴尔棉栓,有利于炎症消退。 中耳炎 1.鸡苦胆可治化脓性中耳炎:一只活鸡杀掉取苦胆,然后滴入患耳中,3滴即可,很疼,要忍,每天1次,连续3天便根治。 2.治疗急性中耳炎一方:中药川黄连、藏红花各等份,混合后研磨成粉末状。再用香油调配成稀糊后滴入耳内,每日3次,每次五六滴。 3.蛋黄油治中耳炎:鲜鸡蛋一个去清,将黄放入金属饭勺内,置火上熬(切记勿加水),一边熬一边用支筷子搅动,直到将蛋黄熬焦,视油析出,立即离火,趁热将油倒入备好的容器(如小酒杯等)内备用。患中耳炎时,用洁净的棒状物如筷子,蘸蛋黄油滴入患耳内,1日2一3次,每次2一3滴,连用3—-5天见效。 4.治慢性中耳炎一方:取新鲜猪苦胆一个,白矾10至15克,装入猪苦胆内,将口扎好风干,再将风干的苦胆压成细粉,涂于患处,结痂后脱掉再涂,用后痊愈。 5.按摩治好中耳炎:每天早晨按摩耳部,一、两手食指掏两边耳,一掏一起50次;二、两手上下揉双耳全部(别怕疼)50次;三、双手掌按双耳全部一按一起50次;四、两手大拇指按在两耳垂后骨,正反各转50次;五、把两手拇指与小指搭上不用,其他三指按在耳轮上的三个穴位上,正反各转50次;六、两手拽两耳外部,上中下各50次;七、最后把两耳轮向前盖上耳洞(听不见外界声音)50次。
你好 中耳炎 病因症状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 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 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 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 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中医将本病称为“耳脓”、 “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上以婴幼儿多见,主要是因为小儿从耳通到咽喉的通路-- 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要粗、要平直、小儿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得病后易引起 耳咽管炎症,细菌进入中耳而发病。另外小儿饮食时,发生呛咳、呕吐时,食物应 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产生炎症。 耳疼、头痛、头晕、发热、轻者低热,重者发热、体温可高达40℃,可伴有呕吐 、腹泄、不食等全身症状。不会说话的婴儿哭闹不安,常抓耳朵。1-2天后耳内 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后,耳痛等症状减轻,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很容易转成慢 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俗称“臭耳底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拖延六周 以上者即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有流脓、耳鸣、耳痛、头痛、头晕等。可分为 三种类型。①单纯型:炎症未破坏骨质,耳内流脓为粘脓性或粘淮性,无臭味。② 坏死形:炎症已侵润到骨质,耳内流出物如干酪样(豆渣样),量少,有血丝。③胆 脂瘤型:由于炎症的长期刺激,上皮增生活跃,耳内流出物夹杂有上皮脱屑,及黄 白色有恶臭的油片状物。后两种类型如不及时治愈,会造成不良后果。 自疗注意事项 (1)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份。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休质,减少感冒。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9)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10)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 瓜、苦瓜等。 (11)小虫进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虫后捉取。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头孢拉定胶囊,每次1-2粒,每日4次。 (2)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黄连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 (4)穿心莲内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2.验方自疗法 (1)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日。 (2)蒲公英、车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剂,分3次煎服, 连服3-4日。 (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参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 克,分2次煎服。 (4)大蒜1瓣,蒸馏水10毫升,将大蒜洗净捣烂,取汁与蒸馏水混匀,滴耳, 每日数次,1次数滴。本方适用于中耳炎,尤为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更佳。 3.饮食自疗法 (1)糖冬瓜30克、鲜九龙吐珠叶13片,用1大碗水煎成半碗,每日1剂,连 服5天。本方对慢性中耳炎更佳。 (2)薏米18克、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红糖适量,将金银花、 柴胡、鳖甲煎汤取汁,与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5剂。 4.外治自疗法 (1)取蛋黄1枚,放锅(不要用铁锅)内加热翻炒,片刻油出滤出即可,炒时防 焦。待冷却后取其油滴耳,每次3滴,每日2次。 (2)蚯蚓5条,剖开后洗净,放白糖10克左右,30分钟后用洁净纱布滤出清 液滴耳,每次4滴,每日3次。 (3)新鲜猪胆汁(或鸡胆汁)50克,冰片5克,滴耳。 (4)烂耳散少许,吹入耳内,每日3次。 (5)生大蒜2只,丝瓜1只,共捣烂,布包挤汁,滴耳,每次3-4滴,每日3 次。 (6)胡桃肉捣油加冰片少许,滴入耳内。 避免误诊 急性期后持续有分泌物出或存在其它症状,可能并发其它疾病,不宜延误,应到医 院作进一步检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不可在公共汽车上及人流中挖耳朵分泌物,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意外损伤。.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