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山上连续两年同一地点长出灵芝请问有什么方法采集菌种吗搜1可以采集营养体部分,灵芝,取一小片边缘菌肉,消毒,培养纯化即可。2可以采集菌丝,培养纯化即可。3以上采集的菌种不一定会出菇,必需经过试验我以前有培育过,在消毒的情况下放入培……
1,我家山上连续两年同一地点长出灵芝请问有什么方法采集菌种吗 搜
1可以采集营养体部分,灵芝,取一小片边缘菌肉,消毒,培养纯化即可。2可以采集菌丝,培养纯化即可。3以上采集的菌种不一定会出菇,必需经过试验我以前有培育过,在消毒的情况下放入培养基内,就是摘下活性新鲜的灵芝你好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野生灵芝属于有性繁殖菌种是够呛能采集的到,就连孢子都很难取新鲜子实体解剖分离为最佳.也可取子实体生长之腐木分离取孢子分离不可取,虽然杂菌少但出芽难度大而且菌株容易变异.你好,我以前有培育过,就是摘下活性新鲜的灵芝,在消毒的情况下放入培养基内,就会长出菌种,再接种扩大即可
2,如何配制灵芝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
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方基本相同,制作方法也相似。为避免重复,下面简介几种常见的培养基配方及制法。(1)木屑培养基适宜于灵芝菌种阔叶树木屑78%,蔗糖1%,麸皮(或米糠)20%,石膏粉1%(或碳酸钙1%)。或加一定比例的尿素、碳酸钙、磷酸二氢钾。阔叶树木屑78%,玉米粉20%,石膏粉1%,尿素1%。阔叶树木屑66%,麸皮或米糠30%,蔗糖1%,石膏粉1%,黄豆粉1.5%,硫酸镁0.5%。阔叶树木屑74%,麸皮25%,蔗糖0.8%,硫酸铵0.2%。阔叶树木屑40%,棉籽壳38%,麸皮15%,玉米粉3%,豆饼粉2%,蔗糖1%,石膏1%。制法:按配方称取原料,先将糖等辅料溶于水,其他原料混合搅拌,再加入糖水搅拌均匀,使料含水量达60%~65%。(2)谷粒培养基适用于生产灵芝菌种以小麦、大麦、燕麦、高粱、小米、裸麦、豆米渣等为主料制作培养基,统称谷粒培养基。小麦(或燕麦、高粱、稻谷粒)98%,碳酸钙2%,也可用2%石膏替代碳酸钙。玉米粒100%,另加0.2%多菌灵(用于浸泡玉米粒)。小麦90%,石膏粉2%(或碳酸钙2%),木屑8%。玉米粒70%,阔叶树木屑25%,麸皮4.4%,石膏粉0.6%。稻谷粒50%,棉籽壳40%,麸皮8%,石膏粉2%。制法:选用无病虫害的小麦粒(大麦、燕麦、稻谷、玉米等),用清水浸泡8~12小时,玉米粒需用0.2%多菌灵液浸泡8~12小时,稍滤干,加石膏粉或碳酸钙等辅料,调至含水量60%~65%,pH7即可。(3)棉籽壳培养基是生产用培养基以棉籽壳为主料制作培养基。棉籽壳98%,蔗糖1%,石膏粉1%。棉籽壳78%,麸皮20%,蔗糖1%,石膏粉1%。棉籽壳68%,木屑10%,麸皮18%,玉米粉2%,石膏粉1%,蔗糖1%。制法:按配方称取主料和辅料,先将棉籽壳加适量水拌匀,堆闷3~4小时,使其吸水,然后和辅料混匀,含水量60%~65%,pH6~7。(4)蔗糖渣培养基适用于一般灵芝甘蔗渣78%,麸皮(或米糠)20%,石膏粉1%,过磷酸钙1%(或碳酸钙1%),含水量65%。或甘蔗渣60%,阔叶树木屑25%,麸皮(或玉米粉)15%,含水量65%。制法:按配方称料,先将甘蔗渣加适量水拌匀,堆闷3~4小时,然后加辅料,搅拌均匀。(5)玉米芯培养基适用于灵芝代料生产玉米芯78%,麸皮或米糠20%,石膏1%,蔗糖1%,含水量65%。或玉米芯55%,阔叶树木屑25%,麸皮18%,石膏1%,蔗糖1%,含水量65%。制法:将玉米芯粉碎成黄豆粒大小的颗粒,置pH10~11的石灰水中浸泡10~12小时,捞出,用水冲洗达中性,沥至不滴水后,加辅料搅拌均匀,控制含水量至60%~70%。(6)木块培养基木块(或树枝)77%,木屑14%,麸皮(或米糠)7.7%,蔗糖0.8%,石膏粉0.5%。制法:将木块用1%蔗糖水浸泡12小时,再与其他辅料混合,含水量60%~65%。适用于灵芝进行段木栽培时制种用。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的分装灭菌:常用容器为750毫升玻璃瓶,栽培种也可用无毒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机械分装:选用送料筒口径与容器口径相当的装袋(瓶)机,启动开关,将料送入料斗,容器即可接装配料。手工分装:分装木屑培养基时,手握瓶颈,瓶底放在木屑料堆上进行装料,另一手往瓶中装入培养基,使培养基的松紧度上下均匀,一直装到瓶肩,用“┸”形或“ㄥ”形工具压平。培养基的松紧度要以下部稍松、上部稍实为好。培养基装完后用一根尖头木棒在培养基中央钻一个直径为1.5~2厘米通达瓶底的洞,装瓶结束后,把瓶子内外洗净、擦干。麦粒培养基装入瓶中,上方只需稍加压平。木块培养基装瓶时,在表面应再盖一薄层木屑培养基。除此之外,生产性栽培袋的装料应注意在配料前,木屑必须过筛,拣掉尖利的木片和杂物,以免刺破塑料袋。装袋前,检查塑料袋有无破洞,封口是否牢固;装袋时,边加培养基,边用手压实,装至塑料袋长度的3/5,把培养基上方表面压平;装袋结束后,用布擦去沾在袋内外的培养基;两头扎紧,或取硬质塑料套环,套进袋口上端部分,代替瓶颈。灭菌后即可接种。

3,灵芝的菌草栽培是怎样实现的
1.菌草栽培灵芝的特点菌草栽培菇类包括灵芝的技术始于1987年,现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用来栽培灵芝的芒萁、五节芒、象草、巨菌草等可简称为菌草,用菌草栽培灵芝把灵芝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和扶贫济困结合起来,具有较大意义。初步研究显示,菌草栽培灵芝多糖肽的提取率比段木灵芝高,其三萜类物质提取率亦高于段木栽培,菌草灵芝多糖的药理活性与段木灵芝多糖相似。
2.菌草的种植菌草野生资源极丰富,而且是可再生的资源。但菌草资源也并非可以无限度地使用,在开发利用野生菌草资源时要注意保护和培育菌草资源。而且,由于菌草草种的不同,其营养成分也有较大差别。因此,必须选择高产优质的菌草进行人工栽培。菌草的人工栽培可分为封山育草和人工繁殖两大类。如芒萁分布极广,而且人工栽培不易,只要进行封山育草,在雨前施肥就可大幅度提高芒萁的产量。常用的象草、巨菌草、菅、类芦等菌草一般采用人工栽培。
菌草可用机械种植或人工种植:
1.机械种植砍下菌草、去叶,备好作为草种。一台种草机,三个人操作,每小时可种植巨菌草1公顷。截断草种、挖沟、放种、施肥、盖土、压实六道工序一次性完成。
2.人工种植菌草人工栽培的方法有播种法、插条法、分根法。因品种不同栽培方法也不同。
摘自 http://www.yao120.com/zhishi65.htm
扩展阅读 http://www.yao120.com/
4,怎样分离灵芝菌种
灵芝菌种的分离有孢子分离、子实体菌丝分离及基质内菌丝分离三种方法。基质内菌丝分离因易污染较少采用。孢子分离法多在研究及菌种复壮时采用。一般大规模生产时采用的是子实体菌丝分离法,该操作简便,且能保持原有菌种的特性。
1.子实体菌丝分离法①种芝选择。选择形态发育正常,无病虫害,菌盖边缘尚未变色,未弹射孢子的灵芝子实体。②消毒处理。在无菌条件下%升汞水或用%酒精进行表面擦拭杀菌消毒。③分离。在无菌箱内,切去菌柄基部,用手掰开或用刀片切开菌盖,用单面刀片或解剖刀切取米粒大菌肉一块移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中央。可多分离一些试管,以供选择。④培养。试管放置在26-28℃恒温箱内,培养2-3天可见在斜面上切取的灵芝子实体上有少量白色棉絮状菌丝出现,7-8天后菌丝长满斜面,此即为第一代母种试管,可保存冰箱中供转管使用。
2.孢子分离法①灵芝选择。取发育正常、健壮,已开始释放孢子的灵芝子实体一片。②孢子收集。在无菌条件下用%升汞水或75%酒精进行表面擦拭杀菌消毒后,用无菌水多次冲洗,用无菌棉花擦拭干净。将菌管朝下放在无菌培养器皿内,外面罩以内部用75%酒精擦拭过的玻璃钟罩,经过若干小时后孢子即散落在培养皿底部。③孢子分离。用接种钩或接种环挑取少量孢子放入斜面培养基中部。④培养。将试管斜面放入恒温箱中进行培养。
摘自 http://www.yao120.com/zhishi101.htm
引自 http://www.yao120.com/
5,求灵芝菌包种植技术
灵芝俗称灵芝草,古称瑞草或仙草,有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培技术 1、栽培袋的制作。原料配方为棉籽壳60%、杂木屑20%、麸皮20%,外加糖1%、豆饼2%、石膏、石灰各1.5%,硫酸镁0.4%。配制时先将主料干拌混合均匀,然后把糖、石灰、硫酸镁溶于水中,喷洒在主料中再进行翻拌,待含水量均匀时(60-65%)即可装袋。菌种袋最好采用17×35CM的丙烯袋,每袋可装干料0.5公斤。装料时要松紧一致,两头袋口要扎紧。袋装好后及时进行常压(或高压)灭菌,当温度达到100℃时维持8-9个小时,停火后再闷上5-6个小时即可出锅晾袋。待料袋温度下降至30℃以下时即可接种。接种时要严格做到无菌操作,以减少污染。发菌阶段要使光线阴暗,空气湿度控制在60%以下,温度保持在24-28℃。每隔7-10天翻袋一次,发现污染及时清除处理。一般经过25-30天菌丝即可发满料袋,5-7天后即可扩种,扩种时菌丝培养与栽培种相同。 2、出芝的管理。 4月下旬至10月中旬均可安排出芝。当灵芝菌袋发满菌丝后,开始出现原基时,即可进行出芝管理。 适宜条件下,一般从栽培至采摘约40天左右。 灵芝成熟的标志是,菌盖由薄变厚,颜色由浅黄变红褐色,菌盖周围白色的生长圈已消失,菌管内散 少量孢子粉。菌盖变成漆光色泽。成熟的灵芝已停止生长,抗逆抗杂菌能力减弱,加之芝棚的温湿度较高,所以易感杂菌。因此,应及时采收,采收时可用利刀从芝柄根部割下或用手直接拧断芝柄,采下的灵芝应及时放在干净的水泥场上晾晒,严防杂物粘附,也可以在40-60℃烘干,使水分降至12%。1.首先做功能学、毒理学和稳定性实验,还要作一个兴奋剂实验!2.向省局申报,做形式和现场检查!3.再通过省局向国家局申报!费用:40至50万!
6,请问该如何养殖灵芝啊是盆栽
:灵芝在我国自古就有“灵丹妙药”、“瑞草”之吉称,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作为观赏,只是近几年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实它只不过是一种木腐性大型真菌而已,在真菌分类学中属于多孔菌科、灵芝属,我国约有40多种,最常见的为紫灵芝、黑灵芝、紫光灵芝等。人工栽培常以棉籽壳(或锯末)、麦麸、糖、石膏粉、水等为原料,按一定的配方调制成专门的培养基,经消毒后接种灵芝菌种,在特殊的条件下培养2个月,即可得到红色木质化的成熟子实体——灵芝。 市场上出售的灵芝已经不具有生命力,只不过是灵芝菌的子实体而已,将其埋栽于盛有干燥细沙或珍珠岩粉末的花盆中,即可供室内陈列;有的则将灵芝的子实体按审美构图胶贴在古拙的枯根或干枝上,配上雅致的花盆,即为灵芝盆景;也有的干脆将灵芝子实体直接粘贴于盆栽造型后的松树上,制作成活的松树附灵芝盆景,则更具特色。 市场上出售的灵芝,盆栽养护非常简单,既不需要浇水、施肥,也不需要见阳光、承雨露,只需要每隔几天用湿布擦抹灵芝子实体的表面,抹去其上沾附的纤尘,还其本来的鲜艳色彩即可。有时为了增加灵芝子实体表面的新鲜光亮程度,也可用植物油,如核桃油、菜籽油等擦抹,则可使其显得更为光洁鲜亮。你如果感兴趣,可到花市去购置一盆回来作室内陈列,不必考虑养护问题,但必须注意,时间过长后,灵芝子实体上会有蛀虫发生,可每隔1年至2年给予一次杀虫消毒。灵芝是很难盆栽养活的。它是一种着生在朽木上吸收营养的菌类,所谓盆栽的灵芝,多半是从培养基上采下后插在土里的,根本不能养活。因为灵芝是木质菌类,即使死亡,它的外形也能够长期保存。如果像别的栽培植物一样定期给它浇水,只会加速它的腐烂,最好的办法是把灵芝从土中取出,放在精致些的小容器里作为装饰,定期擦掉浮灰就可以了。为了增加光洁度,也可以给灵芝上一层清漆。盆栽都是死的,如果你要活的种来玩,我这有灵芝菌包。有需要联系我。
7,家里现在树很少了做菌包怎样做需要什么原料和处理配方是怎
首先需要一些木头削,然后要一个比较硬的熟料带让后还需要菌种。1.先把熟料带消毒消毒干净,然后放入木头削(木头削要先搞湿)。2.然后吧一些菌种放如熟料带的木头削中。3.然后稍微在上面用喷壶喷一点水,一点就可以了因为木头削里已经有水了然后用一张报纸搞湿然后套在上面。4.然后放在一个正常光线的地方然后等待他的生长,记住早晚喷一次水。5.到达一定的大小后就可以摘下来吃了。然后把没有被拔出来的根搞干净然后照上面的方法在种一次还是可以出来的,4-8次这样子。6.还有一个跟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在淘宝上买一个菌包来种,种植方法和上面一样的。菌包培养,是现代食用菌培养的通用方法。类似于一、二年生花卉草本花卉、粮食作物和蔬菜的生产是基于种子。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松口蘑(松茸)、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食用菌的生产是来自于菌包。菌包是用袋装的培养基植料(如棉籽壳)接入菌种再经过大棚培养和温控培养做成的。生产食用菌时,只要保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菌包内的水分,就可以长出食用菌。首先需要一些木头削,然后要一个比较硬的熟料带让后还需要菌种。1.先把熟料带消毒消毒干净,然后放入木头削(木头削要先搞湿)。2.然后吧一些菌种放如熟料带的木头削中。3.然后稍微在上面用喷壶喷一点水,一点就可以了因为木头削里已经有水了然后用一张报纸搞湿然后套在上面。4.然后放在一个正常光线的地方然后等待他的生长,记住早晚喷一次水。5.到达一定的大小后就可以摘下来吃了。然后把没有被拔出来的根搞干净然后照上面的方法在种一次还是可以出来的,4-8次这样子。6.还有一个跟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在淘宝上买一个菌包来种,种植方法和上面一样的。菌包培养,是现代食用菌培养的通用方法。类似于一、二年生花卉草本花卉、粮食作物和蔬菜的生产是基于种子。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松口蘑(松茸)、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食用菌的生产是来自于菌包。菌包是用袋装的培养基植料(如棉籽壳)接入菌种再经过大棚培养和温控培养做成的。生产食用菌时,只要保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菌包内的水分,就可以长出食用菌。搜一下:想自己种菌吃、家里现在树很少了、做菌包怎样做?需要什么原料和处理、配方是怎样的、求谢
8,陈老师请教您灵芝的组织分离的方法分离的部位培养温度等
灵芝菌种质理的好坏与灵芝的产量、质量有极大的关系,优劣不同的菌种,其产量可相差30%-40%,子实体大小可相差一倍。 灵芝菌种质理的好坏决定于种性及制种技术。种性决定于所用菌种的遗传性。不同号的菌种在相同制种技术及培养方法下,其产量质量是会有很大差别的。种性决定后,菌种培养的好坏决定于制种技术。 (一)菌种分离方法与分离部位 食用菌菌种分离有菌木分离、组织分离、孢子分离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可以获得灵芝菌种。菌木分离时,因菌丝生命力强弱难以测出,使所分离的菌种好坏难以掌握。孢子粉离时,因灵芝孢子具有4种性别,可产生多种方式配对而成的双核菌丝,由这些双核菌丝形成的子实体,其产量、质量、性状会很大的差异,必须经过选种才可应用。而组织分离时,肉眼能够观察到子实体的长长性状,可随意选取取优良的种芝;同时组织分离 的菌种性状稳定。因此,生产上宜用这种方法获取菌种。 灵芝子实体的不同成熟阶段及子实体的不同部位上,其细胞大小,内含物(原生质、细胞器)多少及分化程度是不同的。幼小的子实体和长大的子实体,其细胞数量相差很小,而细胞大小相差很大,成熟子实体的细胞明显大于幼小子实体的细胞。子实体长孢子前,细胞大,其细非金属器、原生质含量也多。这种细胞萌发的菌丝生命力强,种性也好。灵芝菌丝和子实体很容易纤维化,纤维化的细非金属空腔很大,细胞质、细胞器含量比幼嫩子实体细胞还少。所以,灵芝组织分离时,应选菌蕾大,刚开始开片,子实体刚出现橘黄(开始纤维化)时分离。分离部位应选在菌柄基部和菌盖边缘之间的中间部位,即选取在中部菌管的止方而不是选取在菌柄和菌盖交叉的位置。 组织分离时所用割刀必须锋利,一刀割下就应把其分开,切忌反复用用力撕拉,伤害组织。接种针火焰灭菌后要冷却后方可使用。接种块大小为0.3厘米左右,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二)搞好菌种扩大繁殖 灵芝菌丝暴露在空气中,尤其是在温度偏高或偏低的条件下,表面菌丝很容易纤维化。纤维化的菌丝细胞内含物少,空腔多,生命力弱,扩大分离接种后生长慢。多次用纤维化的菌丝分离、繁殖菌种,菌种会逐渐退化。所以,灵芝菌种除第一次组分离采用斜面试管培养外,以后的扩大繁殖都应用瓶装的木屑(棉籽壳)加玉米粉(米糠)的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培养繁殖。用这种方式繁殖的菌种其菌丝在培养基内部,菌丝不会纤维化。同时,纤维素、术质素是一种迟效性培养基,菌龄即使较长(不超过两个月)也不会造成营养饥饿。 (三)培育健壮菌种要求每次分离、繁殖都不使菌种受到不利的损害,使之保持优良的菌种性状和旺盛的生长势。具体应做到:培养温度不要过高或过低,高温不超过30℃,低温不低于20℃;培养基配制要适宜菌种生长,含水量用手紧握时手指间稍有水迹即可; 使用菌龄不超过两个月;接种过程中防止机械伤、烫伤;分离、 扩大时,应弃去表面菌丝。 (四)挑选无病毒菌株灵芝菌种常会从母体组织中带来病毒,也可在分离繁殖 时被病毒感染。菌种感染病毒后初期不容易扩展,也不容易表 现出来,常常呈潜伏状态;不过一旦菌丝生命力下降,病状就 容易表现出来,结果灵芝不能长大,对产量会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必须认真挑选无病毒菌种。病毒是在动植物寄主细胞内繁殖的,当寄主的细胞死亡后病毒就释放出来又进入新的细胞中去,因此,病毒很难用药来杀死。目前,防治病毒病的方法,对高等动物来说主要是通 过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由体内的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将 病毒杀死;但植物和真菌没有免疫系统,因此,预防灵芝病毒 病只有依靠选取无病毒菌种和改变培养条件、提高灵芝生活力、增强灵芝细胞膜封闭度以阻止病毒进入健康的细胞内。 灵芝菌种是否感染病毒,可从菌种的外表特征上观察。凡感染病毒的菌种,当菌丝生命力不很旺盛时,本应整齐向前生长的前端菌丝有的会出现生长特别慢或特别纤细,形成不规则的菌丝前缘区,或者在已长有菌丝的区域出现边缘整齐的音二二菌丝空斑(实际上还是有非常纤细、生长势极弱的菌丝存 芒)现象,经过一定时间后空斑上的菌丝死亡,就变成为黑褐 兰的斑块。这样的菌种就应弃去。 菌种是否带有病毒,在生长良好的菌种中往往不能表现出来。但可用玉米粉或款皮含量较低(不到15%)的培养基, 将其置于32-24℃的温度中培养,使其长出生命力弱的灵芝菌种,若有病毒就容易表现出来。凡抽试的菌种出现病毒症状,表明整批菌种都可能有病毒,最好不用。若要应用,则应逐一挑选,经鉴定确认无病毒后再以良好的培养条件培养。(五)防止杂菌感染菌种感染杂菌,一般是因原种带杂,接种污染,棉塞湿或 塑料袋有微孔。原种带杂常由于菌种培养过程中对杂菌检查不严密,菌种菌龄长,培养室暗、不通风、空气湿度大造成。 棉花是一种隔热性能极好的物质,难以消毒彻底,故是各种霉菌的良好培养基。开始由于棉塞干燥,杂菌抱子不能萌发、长出菌丝,但以后菌种培养过程中因呼吸散发出的水气被 棉塞吸收,使棉塞中心的杂菌抱子逐渐萌发生长,时间一长杂茵茵丝就会穿透到棉塞头上,继而产生抱子并掉落到菌种表面。这种情况在培养室黑暗、通风少、湿度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所以,菌种培养时培养室要每隔1-2天通风1次,室内地面要高于室外地面50厘米以上,室内湿度不要超过65%(但 也不能过分干燥,否则培养基表面会失水,造成菌丝生长不良)。菌种菌龄不超过两个月。菌龄长的菌种扩大繁殖时应敲 破瓶底,从底部接起,近表面的菌种弃去不用。原种菌种封面可每隔2-3天应检查1次杂菌,有杂菌污染的应弃去不用。 培养料灭菌时,瓶子上面盖一圆形弧状的塑料薄膜,防止锅盖上的水蒸气水淋到棉塞上。接种环境要清洁。灭菌到接种的问隔时间不要太长,最好是在消毒好的培养料还有余温(32-35℃)时接种,这样就可降低杂菌的感染程度。(六)提供适宜菌种生长的培养基与环境条件 灵芝对木质素的分解能力很强。为培育菌丝生命力强、不易衰老的菌种,最好选用硬质术屑作培养原料,如青杠标术屑等。用材质较松的木屑作培养原料时菌龄不宜太长。常用的灵芝原种培养基配方为:阔叶树术屑78% ,玉米粉10% ,麸皮 10% ,蔗糖1%,石膏粉1%。灵芝菌种培养对外界环境的要 求:无光或弱光,温度25-28℃ ,空气湿度65%左右。室内保持清洁、不阴湿,定时通风。搜一下:陈老师,请教您灵芝的组织分离的方法,分离的部位、培养温度等,谢谢!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