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粉碎的中药能直接压片吗

2,关于中药制剂压片
http://www.chinamtcm.com/html/14224.htm
3,中药压片时细粉含量较高该如何处理
一、为了保证口感,最好不要用淀粉,因为有黏黏的感觉。可以改为甘露醇或乳糖。
二、粘合剂可以用10%的PVP K30溶液。可以保证颗粒的粘合力,也能避免用淀粉浆对口感的破坏。
三、颗粒的水分要控制好:水分过高容易粘冲,特别你药粉中含糖,水分更是不能过高。但是水分也不能过低,那样容易裂片;
四、在确保不会对主药含量测定有影响的前提下可以酌情加点香精。

4,控制高血压的中药饮片有哪些
中药药片丹参片:10-15克泡水中药罗布麻 10-15克泡水服,中药苎麻跟 10-15克泡水中药炒白芍 10-15克泡水陆路通,罗布麻,炒杜仲,丹参,山楂,银杏叶 就可以了1、穿心莲中药饮片(指中药配方中用的)毒副作用应该没有或者很小!因为很少有这方面的统计。
2、穿心莲片剂和针剂的副作用和毒性很小,临床应用一般是安全的,据部分地区的不完全统计,穿心莲注射液肌肉注射后发生过敏反应的已有10余例。反应剧烈的表现为胸闷、气急、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反应轻的一般表现为腹痛、呕吐、哮喘、荨麻疹、丘疹、头晕,头胀、喷嚏等。出现反应的时间有即时的,也有在注射后5~20分钟出现的。经抢救后,一般在5~45分钟内逐渐好转,个别的经24小时始恢复。
3、疗效果如果是中药饮片直接应用效果应该不是很明显,复方穿心莲片剂或针剂应该效果明显点!
怎么应用最好能按照医生的指导去使用!!!!
5,中药降压药有哪些
降压 我用的 是 清肝 肽降压 嗒挡 几个月 就、好了 葛根 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著,每次 15~30克。 野菊花 清热解毒,有降低血压作用,治疗高血压病,可以单味煎服,亦可与夏枯草、草决明同用,每次10~15克。 夏枯草 清肝火,散郁结,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肝热证候者,可配伍决明子、黄芩、菊花等,水煎服,每次15~30克。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于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有消除眩晕、头痛、口苦、心烦等症状的作用,常与钩藤、草决明同用,每次9~12克。 钩藤 平肝熄风清热,可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赤等症,常与石决明、白芍同用,每次20~30克。 天麻 平肝熄风,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常与川芎配伍,如天麻丸。若为湿痰眩晕可配用半夏、白术、茯苓等健脾燥湿药物,如半夏白术天麻汤。每次9~12克。 石决明 平肝潜阳,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证,常与菊花、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同用,每次30~45克。 地龙 熄风,清热,活络,平喘,利尿,降压。适用于早期高血压病伴有肢体麻木者,多复方使用,每次10~20克。 罗布麻叶 平肝熄风清热,对消除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作用。以单味代茶饮用,每次6~10克。 臭梧桐 祛风除湿降血压,复方单味皆可,每次10~20克。 川芎 性味辛温,可祛风活血止痛,主要适用于头身疼痛以及血瘀气滞的痛经、闭经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症。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与利血平合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常用量每次9~15克。 桑寄生 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症血不养筋,肝肾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软等症,亦常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治疗,每次10~15克。 此外,根据国内外报道,有一定降压效果的中草药还有杜仲、丹皮、黄连,通过扩张周围血管而降压,用量各10克,黄连减半。青木香通过交感神经节阻滞作用而降压,常用量为10克。
6,降压中草药有哪些越全越好谢谢
降压草药很多的,但是也要辨证治疗,中药的作用不同与西药的,姑且例举几味吧。钩藤、菊花、石决明、珍珠母、代赭石、黄芩、元参、牛膝、山楂、葛根、川芎、赤芍、磁石、丹参、决明子、豨莶草、地龙、白蒺藜、鬼针草、益母草、罗布麻等,还有很多的。中成药可用丹参,罗布麻(1)葛根 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著,每次 15~30克。 (2)野菊花 清热解毒,有降低血压作用,治疗高血压病,可以单味煎服,亦可与夏枯草、草决明同用,每次10~15克。 (3)夏枯草 清肝火,散郁结,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肝热证候者,可配伍决明子、黄芩、菊花等,水煎服,每次15~30克。 (4)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于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有消除眩晕、头痛、口苦、心烦等症状的作用,常与钩藤、草决明同用,每次9~12克。 (5)钩藤 平肝熄风清热,可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赤等症,常与石决明、白芍同用,每次20~30克。 (6)天麻 平肝熄风,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常与川芎配伍,如天麻丸。若为湿痰眩晕可配用半夏、白术、茯苓等健脾燥湿药物,如半夏白术天麻汤。每次9~12克。 (7)石决明 平肝潜阳,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证,常与菊花、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同用,每次30~45克。 (8)地龙 熄风,清热,活络,平喘,利尿,降压。适用于早期高血压病伴有肢体麻木者,多复方使用,每次10~20克。 (9)罗布麻叶 平肝熄风清热,对消除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作用。以单味代茶饮用,每次6~10克。 (10)臭梧桐 祛风除湿降血压,复方单味皆可,每次10~20克。 (11)川芎 性味辛温,可祛风活血止痛,主要适用于头身疼痛以及血瘀气滞的痛经、闭经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症。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与利血平合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常用量每次9~15克。 (12)桑寄生 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症血不养筋,肝肾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软等症,亦常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治疗,每次10~15克。 此外,根据国内外报道,有一定降压效果的中草药还有杜仲、丹皮、黄连,通过扩张周围血管而降压,用量各10克,黄连减半。青木香通过交感神经节阻滞作用而降压,常用量为10 克。
7,有哪些中药的降压药
葛根 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著,每次15~30克。 野菊花 清热解毒,有降低血压作用,治疗高血压病,可以单味煎服,亦可与夏枯草、草决明同用,每次10~15克。 夏枯草 清肝火,散郁结,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肝热证候者,可配伍决明子、黄芩、菊花等,水煎服,每次15~30克。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于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有消除眩晕、头痛、口苦、心烦等症状的作用,常与钩藤、草决明同用,每次9~12克。 钩藤 平肝熄风清热,可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赤等症,常与石决明、白芍同用,每次20~30克。 天麻 平肝熄风,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常与川芎配伍,如天麻丸。若为湿痰眩晕可配用半夏、白术、茯苓等健脾燥湿药物,如半夏白术天麻汤。每次9~12克。 石决明 平肝潜阳,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证,常与菊花、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同用,每次30~45克。 地龙 熄风,清热,活络,平喘,利尿,降压。适用于早期高血压病伴有肢体麻木者,多复方使用,每次10~20克。 罗布麻叶 平肝熄风清热,对消除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作用。以单味代茶饮用,每次6~10克。 臭梧桐 祛风除湿降血压,复方单味皆可,每次10~20克。 川芎 性味辛温,可祛风活血止痛,主要适用于头身疼痛以及血瘀气滞的痛经、闭经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症。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与利血平合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常用量每次9~15克。 桑寄生 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症血不养筋,肝肾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软等症,亦常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治疗,每次10~15克。 此外,根据国内外报道,有一定降压效果的中草药还有杜仲、丹皮、黄连,通过扩张周围血管而降压,用量各10克,黄连减半。青木香通过交感神经节阻滞作用而降压,常用量为10克。1、罗布麻:味淡涩性惊,有平肝降压、清热利尿、平肝熄风的作用,用于肝阳上亢或肝热型高血压症,对头晕头痛、烦躁失眠、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的作用。,可单用本品以开水泡汁作饮料,也可配合夏枯草、野菊花、钩藤同服。 2、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清肝火,散郁结。有清肝泻火、疏肝散结、化痰、降压作用。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且伴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症状。由于本品有良好清泄肝火作用,可泡服或煎服,用于高血压病属肝热、阳亢者。 3、钩藤:味甘性微寒,具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作用,对高血压引起的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赤、头胀症状疗效较好。为中医治疗高血压药方剂中的常用药,可与夏枯草、菊花等配伍应用。 4、天麻:天麻性甘,平。平肝熄火,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高血压病头痛、眩晕等症。长于熄肝风、平肝阳、祛风通络。天麻的作用可归结为“三抗、三镇、一补”,即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 5、杜仲:性味甘温,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功效,与石决明、夏枯草、白芍等配伍可降血压,且对体虚之人降血压无寒凉之弊。 6、决明子:性味甘寒,清肝明目,平肝潜阳,润肠通便,使用于阳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对于防治血管硬化与高血压病有一定疗效。有降低血脂、降胆固醇及血压功效,对防止血管硬化有效,尤适于兼有便秘的中老年患者。常与生地、白芍、钩藤、菊花等配伍善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者。 7、茺蔚子:本品为益母草的果实,味甘性微寒,能活血调经、凉肝明目和降血压,常与决明子、生地、钩藤等配用。 8、青木香:味辛苦性微寒,可单用或配伍其它降压中药内服。 9、地龙:即蚯蚓,性咸味寒,有熄风、清热、活络、平喘、利尿、降压之功效,适用于早期高血压病伴有肢体麻木者。是良好的降压作用,服法为研粉,每次2克,每日2次,开水吞服,也可配合它药使用。 10、生槐花:味苦性微寒,近年临床用于高血压病,可降血压及改善毛细血管脆性。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同时,槐花还有收缩血管、止血等功效。 11、葛根:味甘辛性凉,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着。单用降压,效果不够明显,现在用葛根降压片(葛根、钩藤等)治疗高血压病,降压效果明显,对高血压引起的脑病,头痛、头晕、肢麻、耳鸣等症状有良效。葛根 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著,每次 15~30克。 野菊花 清热解毒,有降低血压作用,治疗高血压病,可以单味煎服,亦可与夏枯草、草决明同用,每次10~15克。 夏枯草 清肝火,散郁结,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肝热证候者,可配伍决明子、黄芩、菊花等,水煎服,每次15~30克。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于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有消除眩晕、头痛、口苦、心烦等症状的作用,常与钩藤、草决明同用,每次9~12克。 钩藤 平肝熄风清热,可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赤等症,常与石决明、白芍同用,每次20~30克。 天麻 平肝熄风,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常与川芎配伍,如天麻丸。若为湿痰眩晕可配用半夏、白术、茯苓等健脾燥湿药物,如半夏白术天麻汤。每次9~12克。 石决明 平肝潜阳,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证,常与菊花、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同用,每次30~45克。 地龙 熄风,清热,活络,平喘,利尿,降压。适用于早期高血压病伴有肢体麻木者,多复方使用,每次10~20克。 罗布麻叶 平肝熄风清热,对消除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作用。以单味代茶饮用,每次6~10克。 臭梧桐 祛风除湿降血压,复方单味皆可,每次10~20克。 川芎 性味辛温,可祛风活血止痛,主要适用于头身疼痛以及血瘀气滞的痛经、闭经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症。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与利血平合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常用量每次9~15克。 桑寄生 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症血不养筋,肝肾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软等症,亦常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治疗,每次10~15克。 此外,根据国内外报道,有一定降压效果的中草药还有杜仲、丹皮、黄连,通过扩张周围血管而降压,用量各10克,黄连减半。青木香通过交感神经节阻滞作用而降压,常用量为10克。
上一篇:治湿热的中草药,清热去湿的中药
下一篇:康齿灵中草药牙膏,康齿灵牙膏听说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