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煎药,中药的煎法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时间:2022-10-22
  • 635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的煎法

要用陶瓷,砂锅,等非金属器皿一般的是把药放进药罐里加水,水量为没过药材的一寸左右,泡十五或二十分钟,火先武后文煎药时不要频掀盖,叶子花类芳香气重的药不易久煎

中草药煎药

2,中药是怎么煎 煎中药的标准流程是怎样的

1、煎药一般要用砂锅,因其导热比较稳定,不可使用铁锅、铜锅,会影响药物的效果,甚至可能会产生有毒的成分,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影响健康和生命; 2、煎药一般用自来水或纯净水,自来水可以稍微静置一会儿,水温以25℃-30℃左右为宜,避免用沸水; 3、可将药材适当冲洗,不可使劲揉搓; 4、将药材浸泡30-60分钟,加水的量为超过药物1cm左右; 5、水没开时用武火,水开以后转中火,一般解表药煎煮10-15分钟即可;补益药煎煮20-30分钟左右; 6、先煎石药类的药,后下藿香、厚朴类鲜药。

中草药煎药

3,中草药煎药的火候应

B

中草药煎药

4,中药要怎么煎

你好一般用砂罐或搪瓷容器,不用铁质器具,以免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药效。容器大小要适宜,煎药时还应加盖,防止有效成分挥发和煎液量减少。2、用水中药汤剂均以水为溶剂进行煎煮,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生活饮用水皆可用来煎药,

5,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虽然现在医学发到,很多先进的仪器设备都可以检查到人体各个部位的情况,但是从治疗上来讲,很多人还是比较信赖中医中药的可是你知道怎么煎熬中药吗?下面和我一起来了解下!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一:   凉水浸泡。   取回的中药应该先放入干净的容器中那凉水浸泡,一般浸泡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这时候中药吸掉了很多水分,但是水平面应该还要高于药材。   开始煎熬。   将浸泡好的中药连同泡中药的水一起倒入砂锅内,如果有煎药专用的锅就更好了,小火煎熬,砂锅最忌以开始就大火,因为受热不均匀,很容易裂开的。   滤出药渣。   第一遍煎药,煎开之后还要小火煎熬10-15分钟,然后将煎好的药水倒出来,药渣留在砂锅内。   继续浸泡,煎熬。   用凉开水或者温水继续浸泡刚刚煎过的药渣,这次的水不要太多,刚刚没过药渣即可。然后小火煎熬至水开后5分钟,第二次倒出,留药渣在砂锅。   第三次浸泡,滤渣。   第三次浸泡,煎熬的方法与第二次相同,只不过这次倒出的药液的颜色会明显的减弱。第三次煎熬之后滤出的药渣基本就没有什么药性了,可是倒掉了。   混合药液,分为两份。   将三次煎熬的药液混合在一起,然后分为两份,分早晚两次服用,第二次喝的时候应该加热一下。喝中药有时候是需要忌口的,当然不同的中药要求不一样,在喝中药之前不妨咨询医生,要遵医嘱,效果才会好。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二:   准备好砂锅等器皿,刷洗干净。   把中药大约泡20分钟左右。泡的过程中最好不时用搅拌棒搅一下,这样泡的均匀一些。   中药泡好后,放在煤气炉子,或者蜂窝炉子上开始熬制。在中药熬开之前用大火,熬开之后转为小火慢慢熬,小火熬制大约20分钟。   一般要熬制2--3遍,一定要守在旁边,不要熬没了汤,有剧毒的。   中药煎好后,要用过滤网或者拿根筷子挡住药渣,把药慢慢倒出。 看了“煎中药的正确方法”的人还看: 1. 养生壶使用方法 2. 中医教你如何正确煎中药 3. 灵芝的药用及食用方法

6,中药怎么煎药

现在提倡每副药要先煎煮之前,用凉水先浸泡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让这些药材充分润透,特别是有根茎类或者比较坚硬的成分,需要先拿水润透,再上火煎煮。提前浸泡、一般不用时间太长,泡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就足够了。泡好以后,中药上火要煎煮,一般是大火烧开转成小火,一般中药一副药煎两遍,每遍半个小时就可以。第一遍煎完半个小时把药汤滤出来,倒出来以后再加凉水、再上火,大火烧开、转小火记时间,第二遍可以是半个小时,也可以时间稍微短一点,20-25分钟也可以了,然后把两边的药汤混合到一起。 这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补益的药、滋补的药,东西比较多、补身体的药比较多,可以煮的时间适当的长一点,比如煮个40分钟也可以。如果是治疗外感疾病,感冒这一类的疾病的时候,煎煮的时间就要短,一般煮个1刻钟到20分钟就可以,因为煎煮的时间太长,治疗感冒的成分都挥发了,疗效反而会有损失。而且煎药的时候一定注意,不要用金属、不要用铁、铝,药罐最好是用砂锅或者陶瓷也可以,也可以用搪瓷或者用不锈钢,不能直接用铁的和铝煎药。

7,中药怎么煎

用火
凉水泡30分; 加水至用手压住漂浮药后三横指水; 大火烧开=武火 小火煎药30分; 连续二次【第二次加水至二横指水】
煎药方法有很多种,解表药用大火煎二十分钟左右,清热药三十或四十分钟左右,祛湿、风湿、熄风药等等,都是五十分左右,开窍药、安神药、止咳化痰、涌吐、泻下、消化、驱虫、理气、理血、固涩、补养诸药等,每种都有特性,有分先下、后下,烊化、另煎、包煎,等等!
用个药罐子,吧这些倒一起,,放水吧这些盖满,,先大火烧,等开了小火慢慢炖了,,等浓汁出来就可以关了,在把水倒出来,只要那些药汁,,
把草药放在药罐里加水,用文火慢慢煎熬一小时左右就行了。
把药放在砂锅内,加水没过药面大约两横指,浸泡两个小时以上,放火上,大火烧开锅后,改为小火煎煮三十分钟,离火后用纱布过滤。沙锅内再加热水以没过药为度,小火慢件二十分钟,离火过滤,将两次药液混合,分两份,早晚各服一次。

8,中药该怎么煎

是熬好的,还是饮片。要是熬好的,一袋分两次喝,最好早上和晚上喝
一次煎完分两次喝,或者第一次粗煎第二次精煎
五袋中药喝5天,一天一袋,正常啊,就是一天熬一副喝就对了。是一次一袋啊。中午熬一次喝,药不要倒了,晚上放水进去再熬水喝就行了
用具:煎药容器以沙锅、陶(瓦)罐为优;玻璃容器、搪瓷容器(完好无损的)次之;也可用不锈钢器皿替代,但忌用铁锅、铜锅、铝锅和锡锅,以免金属元素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 用水:一般来说,将药物平铺在锅底,加水后以浸过药物面2~3厘米最为合适。煎药前,最好将药泡30分钟,以便将药物的有效成分浸泡出来,节省煎煮时间。 火候:煎药火候有文、武之分。煎药时,一般先用武火将水煮沸,再用文火慢慢炖。 煎煮时间:依据药性而定,关键是不能煎煳,一旦煎煳,应该扔掉,绝对不能服用。清热、感冒药多含易挥发的成分,加热时间宜短,用武火煮沸后,再煎15~30分钟即可;滋补类药物,加热时间宜长,需用文火慢煎,煮沸后要再煎30~60分钟。 煎煮次数:一剂药一般煎煮两次(补益药可煎三次),头煎药结束后,应尽快滤出;最好继续第二煎,此时应加注温水,不能注入冷水(冷水会使得已加热发烫的药性凝固),将一煎、二煎滤出的药汁混匀,混合服用效果较佳;如果不连续第二煎,煎时应加凉水。 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先煎药、后下药、包煎药、冲服药,药房配药时,一般都会注明煎煮方
只有五袋中药饮片,一天煎一袋。用砂锅最好,或者是用搪瓷、不锈钢的也行。

9,怎样煎中草药

那可是学问——不仅要看具体成分、状态和药性药效,还要看具体病情之类 很复杂的!
先用凉水把中药浸泡10分钟,水要没过中药,然后再开火煎煮20分钟剩一碗药水时倒在一个容器里;然后把药渣再添水煎煮20分钟剩一碗药水时再倒在装药水的容器里,混合后分早晚两次服用。
煎中草药是先泡30分钟后,不能把泡过的水倒掉,药的味道已经出来很多在水里了,直接煎,这是一煎,煎好后倒出来,再放水进去煎,就是二煎,一副药可以煎2-3次。可以熬一次 喝一次,也可以一下子全部熬好,兑在一起,分2-3次喝完,后者方法得到大家认可,因为药力可以一直维持,不会出现开始喝的浓,后面淡淡现象。 煎前浸泡:首次煎煮(一煎)一般药物浸泡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的主的药物可浸泡一小时;再次煎煮(二煎)时,不用再浸泡。一煎加水量超过药物2-5厘米,二煎加水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煎煮次数:一般煎煮两次。一次久煎不能代替两次分煎。 煎煮火候:一般未沸前用大火(武火),沸后用小火(文火)保持微沸状态。对于解表、芳香类药物等,宜用大火急煎,以免药性挥发,药效降低;对于滋补药,多宜小火久煎,使药物有效成分尽出。 煎煮时间:一般药物,一煎应沸后再小火煎20-25分钟,二煎沸后再小火煎15-20分钟;解表、芳香类药一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药一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煎药并非越久越好。 特殊煎服:药包中注有“先煎”的小包药,先煎30分钟,再加入群药;注有“后下”的小包药,在群药煎好前5---10分钟投入再煎;注有“包煎”的小包药,用纱布包扎好投入药群中一起煎;注有“烊化”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液与“烊化”药物煎煮溶解后服用;注有“冲服”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汤冲服

10,中草药的正确煎法

中草药的正确煎法首先,要选好煎煮汤药的器皿。 一般用砂器、陶器、搪瓷、不锈钢器皿。铝制器皿也可以。禁忌:铁制器皿。以砂锅煎药最好。其次,煎药要掌握好用水。一剂药煎两次,即头煎、二煎。头煎水量(毫升)=药的总重量(克)×10;二煎水量(毫升)=药的总重量( 毫升)×6。如下表:汤药类型 头煎加水量(毫升) 二煎加水量(毫升)解表药 400~600 280~300一般药 500~700 300~350滋补药 700~900 400~450一般的头煎加入的水以高出水面3公分为宜,二煎加水至淹没药面为好,给小儿煎水 量相应要少些。第三、要掌握好煎药的火候和浓缩程度。在水未开锅前用武火(即大火),水开后用文火(即小火)煎煮 , 直至煎成。在第一次煎煮药,需先用水浸泡30分钟后再煎。不同类型汤药的煎熬时间可参考下表:汤药类型 一煎(从煮沸起计)(分钟) 二煎(从煮沸起计时)(分钟)解表药 15~20 10~15一般药 20~25 15~20滋补药 30~35 20~25浓缩程序,成人以200~250毫升为宜,小儿药以50~75毫升为宜,或将头 煎 及二煎药汁滤出混合后再次煎煮使药汁浓缩。第四,特殊药材的煎煮方法。部分药物被特别注明先煎、后下、包煎或另煎。一般有四种:①先煎-把先煎的药,用武火加热至沸,再煎15~20分钟,然后再与其它药物同煎。需先煎的药一 般是矿石类、硬壳类质地坚硬的药物,须打碎久煮才可将有效成份煎出;另外还有部分药物 具有毒性,通过长时间的煎煮可以降低毒性。②后下-就是在其他药已煎熬10~15分钟后, 再把需后下的药加进去一起煎,同煎10~15分钟后即可。后下药多为气味芳香、挥发性强的 药,其有效成份是其所含的易挥发的挥发油,这恰好是治病有效成份,所以应后下,以免失 去药效。③包煎-是指那些含粘性、小粒种子和有细小绒毛的药物,用沙布包起来煎,目的 是防止药粘锅底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呕吐。④另煎-也就是单独煎煮。另煎的药物一般是 些贵重药材,单独煎煮是为了避免贵重药材的浪费,又保证有效成份的煎出,提高疗效。如 人参、西洋参等价格昂贵,与其它药同煎,药汁易被其它药物吸收影响药效,又造成浪费。 又如犀牛角、羚羊角,即稀少又昂贵,一般用量也较少,它们质地坚实,与其他药物同煎, 一则药汁被其它药物吸收,再则又难保证有效成份的煎出。第五,为什么有些药物需要烊化,冲服烊化即溶化,指一些粘性大的药物,不宜与其它的药物同煎,必须放在容器内隔水炖化或加 少量水煮化后,再兑入其它药物中服,这些药物如与其它药物同煎,一则影响其疗效,二则 因糊锅底而易使药物煎焦。如阿胶、鹿胶、一般宜用黄酒炖化或加水黄化,待其它药物煎好 滤出后,再兑入煎剂一齐服用。有些药物不宜煎煮,否则破坏疗效,而有些药物研成粉末直接冲服,疗效明显提高。例如鹿 茸、沉香、琥珀等,既不宜与其它药物同煎,也不宜单煎,而应研成细末,兑入煎剂或直接 开水冲服,这样才不影响疗效;羚羊角、犀牛角虽可入煎,但研末冲服效果要好。另外,能 入煎的药物,如为提高疗效,需研末冲服,剂量应适当减少。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煎服中药 是最常用的办法,看了这篇文章,我相信您一定不会再为如何煎煮中药而头痛了。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首先,要选好煎煮汤药的器皿。  一般来说,用砂器、陶器、搪瓷器皿、不锈钢器皿均可用来煎药。如果实在没有上述质地 器皿,用铝制器皿也可以,因为铝分子较其它金属分子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而其 它一些金属(如铁制器皿),很容易与药物中的一些化学成份发生化学反应,降低疗效,甚至 产生有毒副作用的化合物。在上述可煎药器皿中,以砂锅煎药最好。因为砂锅传热均匀,性 质稳定,不易与药物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其次,煎药要掌握好用水。  中草药煎制的用水十分讲究,认为水有轻重、动静、厚薄之说,应因地而异,因时而异。而 在现代中药学中,煎药的水只要洁净就好。煎煮中药用水的量不好掌握,加水过多,给服药 带来不便,对有些疾病如水肿的病人,还会加重病情;如加水过少,不能保证煎药时间,影 响 药物中有效成份的析出,从而影响疗效。通常一剂药煎两次,即头煎、二煎,可以用下面公 式来控制加水量;头煎水量(毫升)=药的总重量(克)×10;二煎水量(毫升)=药的总重量( 毫升)×6。也可以依据各类型汤药来加水,如下表:  汤药类型 头煎加水量(毫升) 二煎加水量(毫升)  解表药 400~600 280~300  一般药 500~700 300~350  滋补药 700~900 400~450  一般的头煎加入的水以高出水面3公分为宜,二煎加水至淹没药面为好,给小儿煎水 量相应要少些。  第三、要掌握好煎药的火候和浓缩程度。  中医煎药讲究武火、文火两用,在水未开锅前用武火(即大火),水开后用文火(即小火)煎煮 , 直至煎成。但要注意,在第一次煎煮药,需先用水浸泡30分钟后再煎,以便使水充分浸通在 药物中,有利于有效成份从药物中煎出。不同类型汤药的煎熬时间可参考下表:  汤药类型 一煎(从煮沸起计)(分钟) 二煎(从煮沸起计时)(分钟)  解表药 15~20 10~15  一般药 20~25 15~20  滋补药 30~35 20~25  药液的浓缩程序,成人一般以200~250毫升为宜,给小儿药以50~75毫升为宜,或将头 煎 及二煎药汁滤出混合后再次煎煮使药汁浓缩,即便于小儿服用,又不致因小儿用药量少而影 响服药。  第四,特殊药材的煎煮方法。  在您煎煮中药时,可能有部分药物被特别注明先煎、后下、包煎或另煎。这里根据部分药物 的独有特点,充分利用有效成份的药物而定的。特殊的煎法一般有四种:①先煎-就是把标 明要先煎的药,用武火加热至沸,再煎15~20分钟,然后再与其它药物同煎。需先煎的药一 般是矿石类、硬壳类质地坚硬的药物,须打碎久煮才可将有效成份煎出;另外还有部分药物 具有毒性,通过长时间的煎煮可以降低毒性。②后下-就是在其他药已煎熬10~15分钟后, 再把需后下的药加进去一起煎,同煎10~15分钟后即可。后下药多为气味芳香、挥发性强的 药,其有效成份是其所含的易挥发的挥发油,这恰好是治病有效成份,所以应后下,以免失 去药效。③包煎-是指那些含粘性、小粒种子和有细小绒毛的药物,用沙布包起来煎,目的 是防止药粘锅底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呕吐。④另煎-也就是单独煎煮。另煎的药物一般是 些贵重药材,单独煎煮是为了避免贵重药材的浪费,又保证有效成份的煎出,提高疗效。如 人参、西洋参等价格昂贵,与其它药同煎,药汁易被其它药物吸收影响药效,又造成浪费。 又如犀牛角、羚羊角,即稀少又昂贵,一般用量也较少,它们质地坚实,与其他药物同煎, 一则药汁被其它药物吸收,再则又难保证有效成份的煎出。  第五,为什么有些药物需要烊化,冲服  烊化即溶化,指一些粘性大的药物,不宜与其它的药物同煎,必须放在容器内隔水炖化或加 少量水煮化后,再兑入其它药物中服,这些药物如与其它药物同煎,一则影响其疗效,二则 因糊锅底而易使药物煎焦。如阿胶、鹿胶、一般宜用黄酒炖化或加水黄化,待其它药物煎好 滤出后,再兑入煎剂一齐服用。  有些药物不宜煎煮,否则破坏疗效,而有些药物研成粉末直接冲服,疗效明显提高。例如鹿 茸、沉香、琥珀等,既不宜与其它药物同煎,也不宜单煎,而应研成细末,兑入煎剂或直接 开水冲服,这样才不影响疗效;羚羊角、犀牛角虽可入煎,但研末冲服效果要好。另外,能 入煎的药物,如为提高疗效,需研末冲服,剂量应适当减少。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煎服中药 是最常用的办法,看了这篇文章,我相信您一定不会再为如何煎煮中药而头痛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一篇:滋阴中草药,滋阴补肾的中药有哪些
下一篇:十大中草药,十大名贵药材有那些

更多

新闻动态

服务热线

— HOTLINE —

192-7871-9469

版权所有: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 滇ICP备19000309号-1

联系电话:电 话(微信):192-7871-9469

475678278@qq.com

关注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