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薄荷,中草药薄荷的作用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时间:2022-10-22
  • 395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草药薄荷的作用

消炎杀菌,止血

中草药薄荷

2,中药中的薄荷和薄荷叶有什么关系

中药中的薄荷是经过炮制的,比如晾晒。还有很多中药需要酒制,蜜制,碳制,姜制等等,是同样的植物采摘后,根据药理的不同需要而配合不同的制法,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

中草药薄荷

3,薄荷草在中药里起到什么作用

薄荷以全草入药,亦可食用,主要用来提炼薄荷油和薄荷脑,二者是薄荷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也是区分不同薄荷品种的依据。薄荷可用于牙膏与口腔卫生用品、食品、卷烟、酒、清凉饮料、化妆品与香皂的加香。在医药上,它广泛应用于祛风、防腐、消炎、镇痛止痒等药品中,如清凉油、风湿油等。
爽口的作用

中草药薄荷

4,中药薄荷有哪些功效

薄荷:是目前中医临床中常用中药之一,功效:感冒、发热、喉痛,头痛,目赤肿痛,肌肉疼痛,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可泡水、入药、代茶饮饮用。
薄荷[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功效应用]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气郁滞,胸闷胀痛,痧胀腹痛吐泻。[用法用量]煎服,3~6g;宜后下。其叶长于发汗,梗偏于理气。[使用注意]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5,中药薄荷有什么用

薄荷是辛谅解表药,功效;疏散风热,清头目,透疹止痒。治疗1,风热感冒,或者温病初起,常于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等等同用。2,头疼目赤,咽喉肿痛,常于菊花,荆芥同用,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常于蝉衣,牛蒡子同用。4,肝气郁结,胸肋胀痛,常于柴胡,白芍同用。用量3——10克,入煎剂后下,其叶偏于发汗,梗偏于理气。
主要有清热润嗓,治喉炎之用。
薄荷有疏风,散热,辟秽,解毒的功效,主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等疾病。

6,中药成分中的薄荷

不用的.薄荷因味芳香,有效成份易挥发,所以,药快熬好时放入就行了.
同意三楼
薄荷在中医药中用途甚广,以茎、叶入药、性寒,味辛,具有解表、散风热的功能。主治外感发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用茎、叶煎汤熏洗,可治各种皮肤湿疹、漆疹。
不用先泡的,只是后放就可以的.  薄荷的属性  薄荷属性辛凉,为唇形科植物,在中国大部分地方都有出产,主要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它的茎呈方柱形、有节,棱角处有茸毛。叶对生,叶片上面为深绿色,下面为浅绿色,叶面有白色茸毛。最特别之处是用手揉搓后,薄荷叶会散发特殊的清凉香气,味带辛凉。  营养及药用价值  薄荷本身含有薄荷脑(Menthol),具有医疗效用。在中医的角度来看,薄荷能疏风散热、治头痛风热、咽喉疼痛、鼻塞鼻水等。在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薄荷能令血管扩张,具有散热之用;能消除胃痛胃寒,以刺激胃酸分泌,以防消化不良;如果容易有气管收缩、气喘、咳嗽等症状,薄荷正好能用作扩张气管以纾缓不适。此外,薄荷亦有杀菌作用,用以对抗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有效。薄荷更有利尿功能,多饮有减肥作用。  美容价值  不说不知,原来薄荷也有美容的功效。薄荷茶可用来洗头,能消除头皮,令头发清爽,洗发后更有天然的清香,令你精神一振;薄荷汁外敷则可令你皮肤更滑溜。另外,长期以晒干的薄荷叶用来刷牙,可以令你牙齿洁白和口气清新。  食用宜忌  在此提醒各位,虽然薄荷有其价值,但产后的妇女,若果以母乳喂哺宝宝,就要切忌进食薄荷,因为这样会引起“退奶”情况。另外,由于薄荷含挥发油,若食用时,煮得太久疗效会降低。
buyao

7,薄荷的中药药理作用有哪些

薄荷型牙膏,很多人都使用过,冰凉的感觉。这种牙膏是因为加入了薄荷配方,其中薄荷的功效就是抗病毒杀菌等,此外薄荷的养生药用功效还很多。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本品辛能发散,功擅祛风清热,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而有发热、微恶寒、无汗、头身疼痛等症;凉可清热,凉可清利,故能清利咽喉,以治咳嗽失音、咽喉肿痛、头痛目赤、口齿诸病症。还可散邪透疹、祛风止痒,以治痘疹初期隐隐不透,或麻疹将出之际、外感风邪,以致束闭不出诸证,又治风疹、皮肤瘙痒等。另外,薄荷性浮而上升,为药中春升之令,故能解郁散气,可用于治疗肝气郁滞所致的胸痛、胁痛等证,还可用于治疗呕吐、腹泻、腹痛等症。《新修本草》记载:“煮汁服之,发汗,大解劳乏,亦堪生食。”《千金翼方》也说:“作菜久食,却肾气,辟邪毒,除劳气,令人口气香洁。” 现代研究表明,薄荷叶表面有大量油腺,是贮油的主要器官,其含油量为全株的98%,主要为薄荷醇和薄荷酮等成分。薄荷原油是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有浓郁的薄荷香气,味辛辣而清凉,这种油经加工可以制成薄荷脑、薄荷素油,具有杀菌、兴奋、健胃、镇痛、清凉等功用。 薄荷的中药药理作用 1、抗病毒作用:薄荷水煎剂1:20 浓度,对病毒ECHO11株有抑制作用。 2、镇痛、止痒作用:薄荷脑主要作外用止痒、微弱的局麻及对抗刺激剂,涂于局部由于刺激神经而引起凉感,并抑制痛觉神经。 3、抗刺激、止咳作用:薄荷脑的抗刺激作用导致气管产生新的分泌,而使稠厚的粘液易于排出,故有祛痰作用,亦有报道薄荷脑对豚鼠及人均有良好的止咳作用。 4、杀菌作用:薄荷脑有很强的杀菌作用,d-薄荷脑比1-薄荷脑的抑菌作用强。 5、抗着床、抗早孕作用:薄荷油对小白鼠具有一定的抗着床与抗早孕作用,作用强度随剂量增加,腹腔注射0.035ml/只,抗着床率达100%。终止妊娠的原因可能是子宫收缩加强,也不能排除蜕膜组织等的直接损伤。宫内给药,薄荷油不仅可使原孕第6天所见的胚珠坏死,而且可使之排出体外,与橄榄油组相比,差别显著。 6.利胆作用:薄荷的丙酮干浸膏和50%甲醇干浸膏均具有利胆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胆汁分泌量均有明显的增加。含有挥发油多的丙酮干浸膏组的利胆效果比50%甲醇干浸膏组强。实验证明,除挥发油中主要成分薄荷醇具有很强的利胆作用外,薄荷油中还含有其他利胆作用成分。此外,把薄荷醇的醇羟基乙酰化后,其利胆作用也减弱了,说明醇羟基在利胆作用的产生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8,中药薄荷有什么用途

中药薄荷有什么用途?薄荷性辛、凉,归肺、肝经。《本草纲目》:“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现在的许多清咽润喉的药物或食品中也大多含有薄荷。薄荷的功效即疏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疏肝解郁,中医临床上主要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用于风热表证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均可有风热表证的表现,主要有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咽痛、脉浮数等。薄荷辛凉而能透散表邪,清解表热,故应用于风热表证。本品虽为辛凉之品,然其透散之力较强,有一定的发汗作用,故对于风热表证无汗或有汗不畅者尤为适宜。《医学衷中参西录》云:“服之能透发凉汗,为温病宜汗解之要药。”临床上经常配合银花、连翘、荆芥等同用,如治风热感冒的代表方银翘散。薄荷轻扬宣散,疏表散邪,助疹透发。又可用于麻疹初起,或风热外束肌表疹发不畅者,常与荆芥、牛蒡子、连翘等配伍同用。二,用于头面五官诸疾头面五官属于人体的上部,风性轻扬上行,风热或风寒之邪均易上攻头面,出现如头痛、目赤肿痛、鼻塞流涕、牙痛、咽痛等症状。薄荷轻扬升浮,可清头目,利咽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在薄荷一段中称:“故头痛、头风、眼目、咽喉、口齿诸病?为要药。”风热上攻导致头痛证时,薄荷常配菊花、白芷治头痛;风热或热邪上攻,可致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薄荷为治咽痛常用药,可配桔梗、甘草等同用;薄荷芳香辛散可宣通鼻窍,如治疗鼻渊,流黄浊涕、鼻塞不通可与苍耳子、辛夷、白芷等同用。三,用于肝郁气滞证肝主疏泄,肝气应条达舒畅。如因情志不遂,或因病邪侵扰,阻遏肝脉,致使肝气失于疏泄、条达,则会出现肝气郁滞证。临床表现如胸胁胀满疼痛、情志抑郁,善太息(编者按:表现为常叹气,叹气后有舒畅感),或见咽部异物感,在妇女还会有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等表现。薄荷能疏肝解郁,可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证。《本草新编》:“薄荷,不特善解风邪,尤善解郁。”轻证薄荷可疏其郁滞,重者多辅助柴胡等品而建功。如名方逍遥散中就应用了薄荷,配柴胡、白芍同用。此外,本品芳香辟秽,还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所致痧胀、腹痛、吐泻等证,常配藿香、佩兰、白扁豆等同用。除了内服,可以将薄荷外用,用于夏季痱子、蚊虫叮咬、疮疖等,用后清凉舒适。薄荷还常被用于菜肴、糕点和饮料制作,为食疗常用之品。昝殷《食医心镜》云:“薄荷煎豉汤暖酒和饮,煎茶生食,并宜。盖菜之有益者也。” 近代还用鲜薄荷茎经蒸馏而得之芳香油,处方多称“薄荷冰”或“薄荷霜”,功用与薄荷近似。推荐阅读:薄荷水能缓解疲劳感吗? 吃薄荷含片可引发溃疡?
用途①《纲目》:“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故头痛、头风、眼目、咽喉、口齿诸病、小儿惊热、及瘰疬、疮疥为要药。”②《本草经疏》:“薄荷,辛多于苦而无毒。辛合肺,肺合皮毛,苦合心而从火化,主血脉,主热,皆阳脏也。贼风伤寒,其邪在表,故发汗则解。风药性升,又兼辛温,故能散邪辟恶。辛香通窍,故治腹胀满、霍乱。《食疗》引为能去心家热,故为小儿惊风、风热家引经要药。辛香走散,以通关节,故逐贼风、发汗者,风从汗解也。本非脾胃家药,安能主宿食不消上升之性,亦难主下气;劳乏属虚,非散可解,三疗俱非,明者当子别之。又:病人新瘥勿服,以其发汗虚表气也。咳嗽若因肺虚寒客之而无热症者勿服,以其当补而愈。阴虚人发热勿服,以出汗则愈竭其津液也。脚气类伤寒勿服,以其病主下而属脾故也。血虚头痛,非同诸补血药不可用。小儿身热由于伤食者不可用,小儿身热因于疳积者不可用。小儿痘疮诊得气虚者,虽身热初起,亦不可用。”③《药品化义》:“薄荷,味辛能散,性凉而清,通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热之风邪。取其性锐而轻清,善行头面,用治失音,疗口齿,清咽喉。同川芎达巅顶,以导壅滞之热。取其气香而利窍,善走肌表,用消浮肿,散肌热,除背痛,引表药入营卫以疏结滞之气。”④《本草新编》:“薄荷,不特善解风邪,尤善解忧郁,用香附以解郁,不若用薄荷解郁之更神。薄荷入肝胆之经,善解半表半里之邪,较柴胡更为轻清。”⑤《本草求真》:“薄荷,气味辛凉,功专入肝与肺。故书载辛能发散,而于头痛、头风、发热恶寒则宜,辛能通气,而于心腹恶气、痰结则治:凉能清热,而于咽喉、口齿、眼、耳、瘾疹、疮疥、惊热,骨蒸、衄血则妙。是以古方逍遥,用此以为开郁散气之具;小儿惊痫,用此以为宣风向导之能;肠风血痢,用此以为疏气清利之法,然亦不敢多用,所用不过二、三分为止,恐其有泄真元耳。”不适宜人群薄荷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薄荷是一种唇形植物,中医用薄荷作为发汗解热剂。中老年人吃些薄荷粥,可以清心怡神,疏风散热,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夏日,在家用薄荷给自己做份“凉汤”喝,既可解渴,又能解暑,不妨一试。 薄荷汤: 将薄荷叶清洗干净,切碎,用开水焯一下,放少许盐、香油,有神清爽解毒败火之功效。 薄荷凉茶: 新鲜薄荷清洗干净,沸水冲泡,放入适量白砂糖,自然冷却后,日服3-5杯。自然清凉解暑,通体舒坦,精力倍增。 薄荷粥: 薄荷15克煎汤,放入粳米60克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冰糖适量,再煮沸即可,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 薄荷冰: 清水4碗煮至沸腾,加入薄荷煮开5分钟,将薄荷水放入冰格,做成冰粒,咽喉痛或口干时取冰粒放于口中咀嚼。夏天气温高,人们经常出入冷气的地方,很容易患上感冒。要防治感冒,又想利咽生津,最好食用薄荷冰。 薄荷茶: 用薄荷泡茶喝,泡法同普通茶叶一样,可以利用薄荷中薄荷醇、薄荷酮的疏风清热作用,而且泡茶喝之有清凉感,是清热利尿的良药。 薄荷酒: 准备薄荷油10克,米酒50毫升,黄酒0.05升,将薄荷油与米酒、黄酒兑在一起,早晚空腹饮用即可,有清热、解毒、健胃、清咽的功效。 金银薄荷茶: 将薄荷,金银花用沸水冲泡,加盖闷5分钟,加入蜂蜜即可。 适用:痱子 提醒:薄荷味属凉,不可久服。 抗疲劳饮料:黄瓜-黄豆的新鲜组合 所需时间:5分钟 配料(供四人食用):一根黄瓜,1/2升豆浆,3根薄荷 准备方法: 1、把黄瓜去皮。放入切碎机碾碎。 2、加入豆浆,择好的薄荷叶。搅拌。 3、即使食用。 食疗方法 薄荷具有医用和食用双重功能,主要食用部位为茎和叶,也可榨汁服。在食用上,薄荷既可作为调味剂,又可作香料,还可配酒、冲茶等。 薄荷粥 鲜薄荷30克或干品15克,清水1升,用中火煎成约0.5升,冷却后捞出薄荷留汁。用150克梗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薄荷汤及少许冰糖,煮沸即可。 功效:清新怡神,疏风散热,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薄荷豆腐 豆腐2块,鲜薄荷50克,鲜葱3条,加2碗水煎,煎至水减半,即趁热食用。 功效:可治疗伤风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 薄荷鸡丝 鸡胸脯肉150克,切成细丝,加蛋清、淀粉、精盐拌匀待用。薄荷梗150克洗净,切成同样的段。锅中油烧至5成热,将拌好的鸡丝倒入过一下油。另起锅,加底油,下葱姜末,加料酒、薄荷梗、鸡丝、盐、味精略炒,淋上花椒油即可。 功效:消火解暑。

上一篇:中草药半夏,中药法半夏的功效
下一篇:驱风的中草药,祛风散寒的中草药有哪些

更多

新闻动态

服务热线

— HOTLINE —

192-7871-9469

版权所有: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 滇ICP备19000309号-1

联系电话:电 话(微信):192-7871-9469

475678278@qq.com

关注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