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苦参的功效和主治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临床用于湿热内阻血热所致皮肤疾患。
2,中药苦参菖蒲丸的配方和用法是什么
中药苦参菖蒲丸出处:《普济方》卷三七七处方:菖蒲(石上一寸九节者)、宣 连、车前子、生地黄、苦参、地骨皮各一两。制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黍米 大。每服十五丸,食后以饮送下,不拘时候。 功效:令人长寿。适应证:少小热风痫,兼失心者。宜忌:忌羊肉血、饴糖、桃、梅果物。
3,中药苦参主治什么病的
苦参,性味,苦,寒,有杀虫燥湿,杀虫止痒的功效
用于湿热泻痢,疥廯,麻风及女阴瘙痒,等症苦参的功效:
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脾胃虚寒者忌服。胃弱者慎用。 久服能损肾气,肝、肾虚而无大热者勿服。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4,苦参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苦参】
别名:野槐、好汉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川参、凤凰爪、牛参、野槐根、山槐根、地参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忌服。
【苦参的基本介绍】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根。播种第3年9-10月挖取全株,除去地上部分及芦头、须根,用刀割成单根,洗去泥土、晒干或烘干。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
苦参,味苦,性寒;归肝、肾、大肠、小肠、膀胱、心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1.治带下阴痒
对妇女带下色黄,以及男性阴肿阴痒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治湿疹疥癣
苦参浴能够清除下焦湿热,并且杀虫止痒,对湿疹疥癣引起的皮肤瘙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3.治小便不利
苦参浴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小便不利,灼热涩痛。尤其对妇女因妊娠而引起的小便不利,配合服用苦参汤剂效果更加。
【苦参的选购】
根长圆柱形,下部常分枝,长10-30cm,直径l-2.5cm。表面棕黄色至灰棕色,具纵皱纹及横生皮孔。栓皮薄,常破裂反卷,易剥落,露出黄色内皮。质硬,不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切片厚3-6mm,切面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气做,味苦。以条匀、断面黄白、味极苦者为佳。
5,中药苦参有什么功效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根和种子有毒。人中毒后出现以神经系统为主的症状,有流涎、呼吸和脉搏加速、步态不稳,严重者惊厥,因呼吸抑制而死亡。牛、马食干根45克以上,猪、羊15g以上均可出现中毒,主要有呕吐、流涎、疝痛、下痢、精神沉郁、搐搦和痉挛。马中毒死亡前还有出汗、体温下降、呼吸浅慢、心律不齐等[A-8][237]物LD50.18g/kg,中毒后先出现中枢神经抑制,然后间歇性抖动和惊厥,进而中枢深圭抑制,呼吸麻痹,数分钟后心眺停止死亡。人口服10g干根的水煎剂即有镇静催眠作用,已临床应用[239]。根还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应用】
1. 用于湿热下痢,黄疸,赤白带下,阴部瘙痒等症。常与黄柏、龙胆草等合用。
2. 用于周身风痒,疥疮顽癣,麻风等症。常与赤芍、地黄、白藓皮等同用;用于麻风,常与大枫子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4.5~9g。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
【注意事项】本品苦寒伤胃、伤阴,脾胃虚寒及阴虚津伤者慎用。反藜芦。
6,中药材苦参有什么功效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
【别 名】:苦骨(《纲目》)、川参(《贵州民间方药集》)、凤凰爪(《广西中兽医药植》)、牛参(《湖南药物志》)。苦参,又名:苦识、水槐(《本经》)、地槐、菟槐、骄槐、白茎、虎麻、岑茎、禄白、陵郎(《别录》)、野槐(《纲目》)、山槐子、白萼。苦以味名,参以功名,故名苦参。
【处方名】:苦参、炒苦参、苦参炭。处方中写苦参指生苦参。为原药材去杂质及芦头和须根,洗净晒干,切片入药者。炒苦参为苦参片用麸炒至微黄入药者。苦参炭为苦参片用武火炒至外面焦黑,里面焦黄,存性,而后入药者。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根和种子有毒。人中毒后出现以神经系统为主的症状,有流涎、呼吸和脉搏加速、步态不稳,严重者惊厥,因呼吸抑制而死亡。牛、马食干根45克以上,猪、羊15g以上均可出现中毒,主要有呕吐、流涎、疝痛、下痢、精神沉郁、搐搦和痉挛。马中毒死亡前还有出汗、体温下降、呼吸浅慢、心律不齐等[A-8][237]物LD50.18g/kg,中毒后先出现中枢神经抑制,然后间歇性抖动和惊厥,进而中枢深圭抑制,呼吸麻痹,数分钟后心眺停止死亡。人口服10g干根的水煎剂即有镇静催眠作用,已临床应用[239]。根还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应用】
1. 用于湿热下痢,黄疸,赤白带下,阴部瘙痒等症。常与黄柏、龙胆草等合用。
2. 用于周身风痒,疥疮顽癣,麻风等症。常与赤芍、地黄、白藓皮等同用;用于麻风,常与大枫子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4.5~9g。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
【注意事项】本品苦寒伤胃、伤阴,脾胃虚寒及阴虚津伤者慎用。反藜芦。
禁与藜芦同用!
7,苦参是什么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 【别 名】:苦骨(《纲目》)、川参(《贵州民间方药集》)、凤凰爪(《广西中兽医药植》)、牛参(《湖南药物志》)。苦参,又名:苦识、水槐(《本经》)、地槐、菟槐、骄槐、白茎、虎麻、岑茎、禄白、陵郎(《别录》)、野槐(《纲目》)、山槐子、白萼。苦以味名,参以功名,故名苦参。【处方名】:苦参、炒苦参、苦参炭。处方中写苦参指生苦参。为原药材去杂质及芦头和须根,洗净晒干,切片入药者。炒苦参为苦参片用麸炒至微黄入药者。苦参炭为苦参片用武火炒至外面焦黑,里面焦黄,存性,而后入药者。【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根和种子有毒。人中毒后出现以神经系统为主的症状,有流涎、呼吸和脉搏加速、步态不稳,严重者惊厥,因呼吸抑制而死亡。牛、马食干根45克以上,猪、羊15g以上均可出现中毒,主要有呕吐、流涎、疝痛、下痢、精神沉郁、搐搦和痉挛。马中毒死亡前还有出汗、体温下降、呼吸浅慢、心律不齐等[A-8][237]物LD50.18g/kg,中毒后先出现中枢神经抑制,然后间歇性抖动和惊厥,进而中枢深圭抑制,呼吸麻痹,数分钟后心眺停止死亡。人口服10g干根的水煎剂即有镇静催眠作用,已临床应用[239]。根还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应用】 1. 用于湿热下痢,黄疸,赤白带下,阴部瘙痒等症。常与黄柏、龙胆草等合用。 2. 用于周身风痒,疥疮顽癣,麻风等症。常与赤芍、地黄、白藓皮等同用;用于麻风,常与大枫子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4.5~9g。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 【注意事项】本品苦寒伤胃、伤阴,脾胃虚寒及阴虚津伤者慎用。反藜芦。 苦参为多年生草本或灌木,高1.5—3米。主根圆柱形,长可达1米,外皮黄色。单数羽状复叶,长20一25厘米;小叶l5—36,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很少椭圆形,长3—4厘米,宽1.2—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背面有平贴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有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花冠淡黄色,旗瓣匙形,翼瓣无耳。荚果长5—8厘米,种子间微溢缩,呈不显明的串珠状,疏生短柔毛,有种子1—5颗。花果期6—9月。各地野生,生于向阳山坡草丛中和山麓、郊野、路边、溪沟边;南北各省均有分布。 根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治疗湿热、黄疽、痢疾、肠炎、皮肤瘙痒等症;茎皮纤维可织麻袋。
8,苦参的作用是什么
中药苦参为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植物苦参的根。在中国各地均产。每年春秋两季采收入药用。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肝;肾;大肠;小肠经;膀胱;心经;膀胱经
【应用】
1.治疗带下阴痒。对妇女带下色黄,以及男性阴肿阴痒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治疗湿疹疥癣。苦参浴能够清除下焦湿热,并且杀虫止痒,对湿疹疥癣引起的皮肤瘙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3.治疗小便不利。苦参浴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小便不利,灼热涩痛。尤其对妇女因妊娠而引起的小便不利,配合服用苦参汤剂效果更加。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研末敷;或浸洒搽。
【注意】
1.脾胃虚寒者忌服。
2.胃弱者慎用。
3.久服能损肾气,肝、肾虚而无大热者勿服。
4.苦参反藜芦,恶贝母、漏芦、菟丝子。
希望你能采纳,谢谢! 苦参有清热,燥湿,杀虫的功效,主治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痔漏,脱肛,皮肤瘙痒,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瘰疬,烫伤等症。
①治血痢不止:苦参炒焦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饮下。(《仁存堂经验方》)
②治痔漏出血,肠风下血,酒毒下血:苦参(切片,酒浸湿,蒸晒九次为度,炒黄为末,净)一斤,地黄四两(酒浸一宿,蒸熟,捣烂)。加蜂蜜为丸。每服二钱,白滚汤或酒送下,日服二次。(《外科大成》苦参地黄丸)
③治谷疸,食毕头旋,心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苦参三两,龙胆一合(末)。牛胆丸如梧子。以生姜汁服五丸,日三服。(《补缺肘后方》)
④治赤白带下:苦参二两,牡蛎一两五钱。为末,以雄猪肚一个,水三碗煮烂,捣泥和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温酒下。(《积德堂经验方》)
⑤治下部疮漏:苦参煎汤,日日洗之。(《仁斋直指方》)
⑥治大肠脱肛:苦参、五倍子、陈壁土等分。煎汤洗之,以木贼末敷之。(《医方摘要》)
⑦治心肺积热,肾脏风毒攻于皮肤,时生疥癞,瘙痒难忍,时出黄水,及大风手足烂坏,眉毛脱落,一切风疾:苦参三十二两,荆芥(去梗)十六两。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好茶吞下,或荆芥汤下,食后服。(《局方》苦参丸)
⑧治漏脓肥疮,脓窠疮,腊梨头,遍身风癞,瘾疹疥癣,瘙痒异常,麻木不仁,诸风手足酸痛,皮肤破烂,阴囊痒极,并归人阴痒、湿痒:苦参一斤(为末),鹅毛(香油炒存性)六两。黄米糊丸,朱砂为衣。茶汤送下,日进二次。或随病作散擦或洗、贴。(《王秋泉家秘》神功至宝丹)
⑨治瘰疬:苦参四两,捣末,生牛膝和丸如梧子。食后暖水下十丸,日三服。(《随身备急方》)
⑩治鼠瘘诸恶疮:苦参二斤,露蜂房二两,曲二斤。水三斗,渍药二宿,去滓,黍米二升,酿熟梢饮,日三。一方加猬皮,更佳。(《补缺肘后方》)
上一篇:降血压的中草药有哪些,降血压的中草药都有哪几种
下一篇:中草药香精,我国中草药香料有哪些它的香味各有什么功效其哪个部分香味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