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降血压的中草药都有哪几种

2,哪些中药材能降压推荐八种降压药材
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大家要知道高血压带来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对于有高血压的人群一定要合理的降血压,血压控制不好会诱发多种并发症,中药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大家要注意正确用中药能很好的降血压,可减少血压带来的并发症,哪些中药材能降压?1、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症血不养筋,肝肾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软等症,亦常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治疗。 2、葛根,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著。3、川芎,性味辛温,可祛风活血止痛,主要适用于头身疼痛以及血瘀气滞的痛经、闭经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症,这是常见的降压中药材之一。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与利血平合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4、野菊花,清热解毒,有降低血压作用,治疗高血压病,可以单味煎服,亦可与夏枯草、草决明同用。5、臭梧桐,祛风除湿降血压,复方单味皆可。6、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肝热证候者,可配伍决明子、黄芩、菊花等,水煎服。7、罗布麻叶,平肝熄风清热,对消除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作用,以单味代茶饮用。8、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于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有消除眩晕、头痛、口苦、心烦等症状的作用,这种常见的降压中药材常与钩藤、草决明同用。中药具有降压的作用就能很好的控制血压,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产生,大家都知道血压带来的危害非常大的增加,会诱发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大家应该要正确合理的服用中药,能起到降压的功效,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的问题,老年人是高血压常见人群。

3,中药降血压的药有哪些
(1)汉防己中药降压:味甘辛,性寒。具有降血压、除风湿作用。早在1931年就发现汉防己能降低血压,有效成分主要是汉防己甲素。口服、肌肉或静脉注射都能明显降压,而且有镇痛、消炎、扩张冠状动脉等多方面的作用。武汉医学院附属医院报告,它们用汉防己治疗270例高血压病患者,显效占52.6%。可见汉防己的降压作用是肯定的。(2)钩藤中药降压:味甘,性微寒。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媳解痉的功效。由于钩藤能刺激心血管系统的感受器,引起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常钩藤作为治疗高血压病的首选药物。有人句,钩藤降低收缩压的作用比舒张压更明显,因此钩藤对早期患者效果较好。天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报告,有效率达74.7%。每天15~60克,代茶饮。(3)罗布麻叶中药降压:味甘苦,性偏凉。罗布麻叶具有清火降压,强心利尿功效。西北植物研究所用红罗布麻治疗596例血压病,结果证明罗布麻叶在降压、改善头晕等症状,恢复劳动力方面均有一定疗效。青海省用白罗布麻治疗100例高血压病人,总有效率达70%以上。一般每天3-6水冲泡当茶喝即可。(4)臭梧桐中药降压:味苦甘,性偏寒,有臭气。臭梧桐具有降血压、祛风湿作用。目前市售制品有两种:一种是血压平片,每次服2-4片,每日月艮3次;二是八角梧桐片,每片O.5克,每日lO-16克,分3-4次服用。由于臭梧桐降压温和,副反应少,对年老而并发动脉硬化的病人尤为相宜。(5)中国萝芙木中药降压:药用其根,味苦性寒,中国萝芙木具有明显降压作用,并能清热散风消肿,.毒性较低,总有效率为78.8%,对早期高血压病效果较好。中国萝芙木降压机理与神经节阻滞作用和抗肾上腺素作用有密切关系;并可能抑制血管中枢,有人还观察到中国萝芙木对扩张冠状血管、提高心功能及增加心肌能源供应等,都有一定作用。因此认为有利于提高高血压心脏的代偿功能。(6)杜仲中药降压:味甘,性温,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的作用。药用杜仲树皮。常配成l0%-20%酊剂应用,每次l一2毫升,每日3次。(7)莲子心中药降压:味甘性寒,清心去热,临床应用莲子心有较好的降压效果。莲子心主要成分是一种叫阿啡的生物碱。常用量2-3克,煎服。(8)地龙中药降压:味咸,性寒,地龙具有清热平肝,止咳通络作用;地龙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地龙适用于早期高血压病伴有肢体麻木者,总有效率达76%以上。地龙降压的有效成分是次黄嘌呤及地龙Bi,降压的原理是由于地龙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内脏血管扩张,使血压下降。此外,地龙还有明显的抗惊厥、镇静、兴奋子宫等作用,常用量10-15克,煎服。(9)野菊花中药降压: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肝肺经。野菊花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明目的功能。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用本药制成流浸膏治疗高血压病,野菊花降压有效率为78.57%;降压机制可能为对抗肾上腺素和扩张外周血管,一般用量18一30克,每日l一2次。野菊花或与夏枯草、草决明同用。(10)青木香中药降压:味辛苦,性温,青木香有较好的扩张血管与镇静作用、可以很好地降压。每日30克煎服;或研粉装入胶囊中服用,每日2-5克。服用2个月后,如血压无变化或恶心,可停用。(11)大翅猪毛菜中药降压:学名茨蓬,大翅猪毛菜能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和直接扩张血管,故有温和的降压作用,副反应轻微。(12)松黄(松花粉)中药降压:味甘,性微温,轻松滑腻,淡黄微香,松黄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养血祛风、益气平肝、防治心血管疾病功效。高血压、心血管于病人取松花粉5克,装入绢袋,酒浸7-1O天,每日2次,饭后饮服少量,长服伺盆。(13)牛蒡子中药降压:味辛苦,性偏凉,牛蒡子具有降低血压用,且能强壮利尿,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取牛蒡子10-15克煮粥食用,可治疗及预防中风。(14)灵芝中药降压:味甘,性平,无毒。灵芝具有镇静、镇痛、抗衰老、保护肝脏、抗菌、降压等奇效。取灵芝6克,甘草5克,水煎饮服,日服2次,10日为一疗程,可持续服用。(15)夏枯草中药降压:味辛苦,性偏寒,归肝胆二经。夏枯草具有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的功效,降压效果满意。一般用30克,代茶饮用。(16)旱芹菜中药降压:降压效果良好,疗效达71.44%,旱芹菜主要是通过对抗肾上腺素作用而达到降压目的。生旱芹菜捣汁服用即可。用芹菜根、大枣煎剂治疗动脉硬化,对降低胆固醇有明显效果。
4,常用降压中草药有哪些
降血压一直是个问题,一年四季都能服用的降血压药,我之前是饮用了富硒六芝宝茶,你可以自己百度下。罗布麻叶、臭梧桐,豨莶草。罗布麻叶泡水喝降血压豨莶草、臭梧桐、夏枯草各9g。水煎服,每日1次,治高血压病。
5,降血压的中药材有哪些 降血压吃什么中药
在治疗高血压方面,中草药的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合理有效的使用中草药,能够在调节脏腑关系的基础上降低身体总胆固醇含量,从而降低血压,血糖和血脂,那么降血压的中药材有哪些呢?杜仲-温补肝肾 1 杜仲性温味甘,归肝,肾经,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以炒杜仲的煎剂最好。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型高血压,一般多由头昏眼花,腰膝酸软等症状。 推荐药膳-杜仲猪肉汤 材料:杜仲,桂枝,黑豆各15克,川芎10克,黄芪,枸杞子,破故纸各5克,当归2片,甘草5片,制首乌50克;猪瘦肉200克,豆腐100克,豆苗50可,高汤1000毫升。白糖,食盐各1小匙,醪糟50毫升。 做法:猪肉洗净切块,放入沸水中汆烫去除血水,将所有药材洗净,放入棉布袋中,扎进袋口,锅中放入猪肉块和药包,放入高汤,隔水蒸熟,放入豆腐,豆苗,调料拌匀即可关火盛出食用。夏枯草-清肝明目 2 夏枯草性寒味苦,辛,归肝,胆经。夏枯草水浸出液对人体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夏枯草总皂苷在腹腔注射后可有效降低舒张压和收缩压,临床上常用于辅助治疗阳亢有热型的高血压患者。 推荐药膳-夏枯草枸杞茶 材料:夏枯草枸杞子各10克,决明子30克,绿茶适量。 做法:将夏枯草,枸杞子,决明子一起用水过滤,放入砂锅内,加入500毫升的水煎煮,20分钟左右滤渣取汁,过滤的汤汁趁热加入绿茶进行冲泡,3-5分钟后即可饮用。 天麻-平肝熄风 3 填满性平味甘,辛,归肝经,可减慢心律,增加心排血量,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心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主要用于肝风内动型高血压患者,对于高血压伴随脑补并发症者尤为适宜。 推荐药膳-天麻炖鸡汤 材料:天麻,玉竹,沙参各10克,枸杞子5克,姜片,葱末各适量。食盐适量。 做法:将整鸡去毛和内脏后洗净,其余材料均洗净,锅置于火上,倒入适量水煮沸,将整鸡放入锅中,汆烫去血污,捞出,用水冲洗干净。将整鸡和所有药材,葱末,姜片放入炖盅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转中小火炖2小时至熟,再放食盐调味即可。 野菊花-清热消肿 4 野菊花性微寒,味苦,辛,归肝,肺经。其中的活性成分野菊花乙醇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常用于高血压有热象者,一般多见于头痛目赤,心烦口苦等症状。 推荐药膳-豆腐双花汤 材料:野菊花,金银花各15可,豆腐200克。 做法:豆腐洗净,切块,备用;炖盅内加适量清水,放入豆腐块稍煮,然后加金银花,野菊花再煮片刻,至豆腐熟,最后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6,降血压的中草药有那些
你在淘宝上买哇。有个名贵中草药的路丁茶,山西的,一定要买上老字号的那个。降压最管用。山上长的么,其实有很多茶也是中草药,绞股蓝应该听过吧!这个就是比较好的,制成额茶 上清 天尖 ,清爽可口,保健价值高
7,可以降血压的中草药有什么
夏枯草,决明子,荷叶,菊花,桑葚,天麻,苦瓜,芹菜,苹果,很多中药或食材都有一定降压作用,要根据身体情况,搭配,坚持使用,平时少用食盐,适当运动,心情舒畅才是治病的关键。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一般跟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过多关,可以用ACEI类药物阻断治疗,代表药物是卡托普利
8,哪些中草药有降血压的作用
草决明30克,每日煎水服,不仅可以降压,还可以降低血脂。车前子、草,50克,煎水服,降压,利尿清火,打肾结石。三黄清心汤:大黄、黄连、黄芩各9克,降压效果非常快捷,且有较强的安神功能。天麻、杜仲、桑椹子各等份,降压效果比较肯定。田七、丹参、水蛭、黄芪,对于动脉硬化和外周血管阻力性高血压非常有效降压作用的中草药有很多,最常用的有:夏枯草、益母草、生地、川牛膝,炒杜仲、女贞子、金银花,红花,石斛、桑寄生,鬼针草、花生叶等。
9,什么中药降血压效果好
菊花茶:所有的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产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其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山楂茶:山楂所含的成分可以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同时经常饮用山楂茶,对于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其饮用方法为,每天数次用鲜嫩山楂果1—2枚泡茶饮用。 荷叶茶:中医实践表明,荷叶的浸剂和煎剂具有扩张血管、清热解暑及降血压之效。同时,荷叶还是减脂去肥之良药。治疗高血压的饮用方法是:用鲜荷叶半张洗净切碎,加适量的水,煮沸放凉后当茶饮用。 槐花茶:将槐树生长的花蕾摘下晾干后,用开水浸泡后当茶饮用,每天饮用数次,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同时,槐花还有收缩血管、止血等功效。 首乌茶:首乌具有降血脂,减少血栓形成之功效。血脂增高者,常饮首乌茶疗效十分明显。其制作方法为取制首乌20—30克,加水煎煮30分钟后,待温凉后当茶饮用,每天一剂。 葛根茶:葛根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之效,对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及腰酸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功效。经常饮用葛根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疗效,其制作方法为将葛根洗净切成薄片,每天30克,加水煮沸后当茶饮用。 莲子心茶:所谓莲子心是指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其味极苦,但却具有极好的降压去脂之效。用莲心12克,开水冲泡后当茶饮用,每天早晚各饮一次,除了能降低血压外,还有清热、安神、强心之特效。 决明子茶:中药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经常饮用决明子茶有治疗高血压之特效。每天数次用15—20克决明子泡水当茶饮用,不啻为治疗高血压、头晕目眩、视物不清之妙品。 桑寄生茶:中草药桑寄生为补肾补血要剂。中医临床表明,用桑寄生煎汤代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桑寄生茶的制作方法是,取桑寄生干品15克,煎煮15分钟后饮用,每天早晚各一次。 玉米须茶:玉米须不仅具有很好的降血压之功效,而且也具有止泻、止血、利尿和养胃之疗效。泡茶饮用每天数次,每次25—30克。在临床上应用玉米须治疗因肾炎引起的浮肿和高血压的疗效尤为明显好像没有定数,中药降压讲究综合辩证的,举个例子黄芪一般具有保钠作用所以可以升高血压,但是在复方中随着用量的变化,黄芪又表现出一定的降压作用。现在西学中的人降压一般用平肝潜阳、重镇安神类中药,很少辩证,效果不好,已经步入误区了。
10,有哪些中药的降压药
1、罗布麻:味淡涩性惊,有平肝降压、清热利尿、平肝熄风的作用,用于肝阳上亢或肝热型高血压症,对头晕头痛、烦躁失眠、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的作用。,可单用本品以开水泡汁作饮料,也可配合夏枯草、野菊花、钩藤同服。 2、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清肝火,散郁结。有清肝泻火、疏肝散结、化痰、降压作用。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且伴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症状。由于本品有良好清泄肝火作用,可泡服或煎服,用于高血压病属肝热、阳亢者。 3、钩藤:味甘性微寒,具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作用,对高血压引起的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赤、头胀症状疗效较好。为中医治疗高血压药方剂中的常用药,可与夏枯草、菊花等配伍应用。 4、天麻:天麻性甘,平。平肝熄火,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高血压病头痛、眩晕等症。长于熄肝风、平肝阳、祛风通络。天麻的作用可归结为“三抗、三镇、一补”,即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 5、杜仲:性味甘温,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功效,与石决明、夏枯草、白芍等配伍可降血压,且对体虚之人降血压无寒凉之弊。 6、决明子:性味甘寒,清肝明目,平肝潜阳,润肠通便,使用于阳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对于防治血管硬化与高血压病有一定疗效。有降低血脂、降胆固醇及血压功效,对防止血管硬化有效,尤适于兼有便秘的中老年患者。常与生地、白芍、钩藤、菊花等配伍善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者。 7、茺蔚子:本品为益母草的果实,味甘性微寒,能活血调经、凉肝明目和降血压,常与决明子、生地、钩藤等配用。 8、青木香:味辛苦性微寒,可单用或配伍其它降压中药内服。 9、地龙:即蚯蚓,性咸味寒,有熄风、清热、活络、平喘、利尿、降压之功效,适用于早期高血压病伴有肢体麻木者。是良好的降压作用,服法为研粉,每次2克,每日2次,开水吞服,也可配合它药使用。 10、生槐花:味苦性微寒,近年临床用于高血压病,可降血压及改善毛细血管脆性。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同时,槐花还有收缩血管、止血等功效。 11、葛根:味甘辛性凉,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着。单用降压,效果不够明显,现在用葛根降压片(葛根、钩藤等)治疗高血压病,降压效果明显,对高血压引起的脑病,头痛、头晕、肢麻、耳鸣等症状有良效。葛根 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著,每次 15~30克。 野菊花 清热解毒,有降低血压作用,治疗高血压病,可以单味煎服,亦可与夏枯草、草决明同用,每次10~15克。 夏枯草 清肝火,散郁结,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肝热证候者,可配伍决明子、黄芩、菊花等,水煎服,每次15~30克。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于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有消除眩晕、头痛、口苦、心烦等症状的作用,常与钩藤、草决明同用,每次9~12克。 钩藤 平肝熄风清热,可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赤等症,常与石决明、白芍同用,每次20~30克。 天麻 平肝熄风,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常与川芎配伍,如天麻丸。若为湿痰眩晕可配用半夏、白术、茯苓等健脾燥湿药物,如半夏白术天麻汤。每次9~12克。 石决明 平肝潜阳,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证,常与菊花、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同用,每次30~45克。 地龙 熄风,清热,活络,平喘,利尿,降压。适用于早期高血压病伴有肢体麻木者,多复方使用,每次10~20克。 罗布麻叶 平肝熄风清热,对消除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作用。以单味代茶饮用,每次6~10克。 臭梧桐 祛风除湿降血压,复方单味皆可,每次10~20克。 川芎 性味辛温,可祛风活血止痛,主要适用于头身疼痛以及血瘀气滞的痛经、闭经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症。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与利血平合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常用量每次9~15克。 桑寄生 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症血不养筋,肝肾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软等症,亦常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治疗,每次10~15克。 此外,根据国内外报道,有一定降压效果的中草药还有杜仲、丹皮、黄连,通过扩张周围血管而降压,用量各10克,黄连减半。青木香通过交感神经节阻滞作用而降压,常用量为10克。葛根 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著,每次15~30克。 野菊花 清热解毒,有降低血压作用,治疗高血压病,可以单味煎服,亦可与夏枯草、草决明同用,每次10~15克。 夏枯草 清肝火,散郁结,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肝热证候者,可配伍决明子、黄芩、菊花等,水煎服,每次15~30克。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于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有消除眩晕、头痛、口苦、心烦等症状的作用,常与钩藤、草决明同用,每次9~12克。 钩藤 平肝熄风清热,可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赤等症,常与石决明、白芍同用,每次20~30克。 天麻 平肝熄风,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常与川芎配伍,如天麻丸。若为湿痰眩晕可配用半夏、白术、茯苓等健脾燥湿药物,如半夏白术天麻汤。每次9~12克。 石决明 平肝潜阳,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证,常与菊花、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同用,每次30~45克。 地龙 熄风,清热,活络,平喘,利尿,降压。适用于早期高血压病伴有肢体麻木者,多复方使用,每次10~20克。 罗布麻叶 平肝熄风清热,对消除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作用。以单味代茶饮用,每次6~10克。 臭梧桐 祛风除湿降血压,复方单味皆可,每次10~20克。 川芎 性味辛温,可祛风活血止痛,主要适用于头身疼痛以及血瘀气滞的痛经、闭经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症。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与利血平合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常用量每次9~15克。 桑寄生 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症血不养筋,肝肾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软等症,亦常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治疗,每次10~15克。 此外,根据国内外报道,有一定降压效果的中草药还有杜仲、丹皮、黄连,通过扩张周围血管而降压,用量各10克,黄连减半。青木香通过交感神经节阻滞作用而降压,常用量为10克。
上一篇:肾虚的中草药,治疗肾虚的中药
下一篇:中草药图片大全及名称,各种中药名称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