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能够降肌酐降尿素氮的中药制剂有哪些除了口服的以外有外用的

2,能够有效的清除尿素氮和肌酐的中药是什么
没有能有效清除尿素氮和肌酐的中药。有一些中药能清除一点毒素,但远远谈不上有效清除,只是在病情轻微的时候能起点作用,病情严重时只是杯水车薪。
3,尿素氮偏高如何调理饮食
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终极产物,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过多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包括奶类,畜肉类,禽肉类和鱼虾等,还有就是大豆制品.还有就是多喝水,这样可以降低血尿素氮.祝您健康.?尿素氮偏高吃什么好?肾病专家还特别提到单纯的尿素氮升高可以因为饮食中摄入过多的蛋白质类食物引起,改变饮食结构,平衡蛋白质、含糖类食物和蔬菜的搭配,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那么?饮食一、保证共给热成分热量,以减少体内蛋白库的消耗。每日宜供应30kca/kg体重 的热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给。饮食不佳的病人可给序中药二陈汤(半夏、茯苓、陈皮、甘草) 并加入谷芽、神曲等消导药。 食物应注意给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饮食二、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ccr20-50ml/min. 蛋白质应控制在45-50g, 蛋白质应以优质蛋白。应尽量少进植物蛋白,因其含非必需氨基酸较多有条件,米、面中所含的植物蛋白质比较好设法除去。要应用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如瘦肉、鱼,鸡蛋等食物。饮食三、尿素氮偏高患者应该减少食物总热量,节制饮食,防止过胖;尿素氮偏高患者应该限制嘌呤摄入,少吃动物内脏、海鲜、肉类、扁豆、花生、菠菜等;尿素氮偏高患者应该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每日1杯牛奶,1个鸡蛋,2两瘦肉基本可以满足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以上就是“”的相关的介绍。通过上面所介绍的内容,应该有所了解了吧。希望朋友们能够在了解后,及时的发现病情,以避免错过治疗该病的治疗时机。推荐阅读>>>>>>怎样才能消除浮肿
4,降低血中肌酐尿素氮请问什么方法最好
病人为多囊肾,有肾功能不全,饮食控制蛋白质,推荐蛋白入量0.6g/kg/d,多采取动物蛋白(优质蛋白),可用a酮酸制剂(开同)0.12g/kg/d,以补充不足的氨基酸,补充热量摄入(维持 30-35kcal/kg/d)可以服用包囊氧化淀粉,自肠道排泄尿素氮,若有高血压,应用降压药维持在135/85以下,可服用acei(如卡托卡利),降低肾小球滤过压,保护肾脏,应去肾内科治疗 (2006-08-28 09:16:59)您好,患者可以通过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现在属于肾功能不全第二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北京京东中美医院拥有留美、留日归国专家教授,创立的“自然免疫平衡体系”,荣获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开展中西医结合肾病治疗、肾脏穿刺病理、血液透析、肾脏移植。如尿素氮与肌酐值升高,且尿素氮/肌酐比值偏低,提示有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实质性损害的可能。 尿素氮/肌酐的比值, 正常值20.00-100.00 ,它的意义主要是当发现尿素氮或肌酐值上升时,作为区别是肾性或是肾前性(肾外性)原因的判断。 假如尿素氮/肌酐比值小于20,则肾脏病变的机率较高,假如尿素氮/肌酐的比值大于20,则由肾前性的原因引起的机率较高。 因为, 尿素氮的数值容易受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所以无法单纯反应肾脏的能, 肌酐的数值在没有肌肉疾病时,则比较单纯,可与肾脏功能同步升降.所以当肾脏本身有病变时,尿素氮、肌酐同步上升,所以尿素氮/肌酐的比值大约会落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小于20).假如是肾前性的因素,常常尿素氮会上升的较多,所以尿素氮/肌酐的数值会较大些(大于20). 如果尿素氮与肌酐没有升高,则尿素氮/肌酐就没有意义。
5,我弟得了尿毒症晚期谁有治疗尿毒症的偏方
不要去相信什么偏方,那样只会浪费金钱和治疗时间,还是去正规的医院治疗吧,现在治疗尿毒症的方法大概可以分腹透,血透和肾移植。朋友,你看这个方子,希望能帮助你
天界傳下此秘方 救人一命好心腸 !一个非常好的民间秘方,现在拿出来奉献给大家,广施社会,对肾病严重的患者是个特大的福音!洗腎的病友肾病严重的患者很多,也許您身邊周圍就有人在洗腎,如同作者所言死馬當活馬醫,可能有願意試試的人,拜託您把此方傳出,度一人就等於救了一個家庭,功德無量 !
配方是;
新鮮荔枝的種子七粒、打碎後用紗布包紮,再買一副豬腰,切成薄片、切除白筋洗靜後,與荔枝種子同時放在大碗內,不要用金属容器,加上第二次洗米水兩婉,一起放在電鍋中蒸,大約蒸半小時,然後一次把湯喝完,就能奏效。对 洗腎的病友和肾病严重的患者是个特大的福音!人心向善,必有好报! 天界傳下此秘方 救人一命好心腸 簡單有效免花銀 普告天下廣傳揚
目前肾脏替代疗法(也就是尿毒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脏移植和中药治疗 。
血液透析是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膜的两侧,通过半透膜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并清除体内多余的水份。血液透析可以部分地替代肾脏功能,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尿毒症治疗方法之一。
腹膜透析应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进行血液净化。将透析液引入患者腹腔,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水分通过腹膜进入腹腔中的透析液然后排出体外。定时或不断更换腹腔中的透析液,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
肾移植是将他人的肾脏通过手术植入尿毒症患者的体内,使其发挥功能。植入的肾脏可以完全地替代肾脏功能,但肾源的奇缺,血型的配对,术后的排异,费用的昂贵,这些显得病人及医生是多么的无助。
中医中药疗法能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祛邪而不伤正气,有推陈出新,改善肾血流量,降低尿素氮、血肌酐,纠正酸中毒等作用,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代谢及免疫功能,加快毒性物质的排泄,阻止肾小球的进一步损害,抑制尿素氮、肌酐的升高,促进血色素的升高。对尿毒症病情的进展起到治疗、控制和延缓的作用,这一点是目前西药所不可以比拟的绝对优势。
中医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属肾虚,而肾虚血必瘀,瘀血必归肾,补肾需活血,血活肾易复.所以血瘀是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只是程度不等,特点各异,与现代医学血凝障碍学说相吻合,同时血与气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相互为用的关系,故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之说.采用通腑泄浊治其标,活血化瘀治其本,益气养阴复其元,使许多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明显下降,部分得到彻底康复。吴新民曾是肾病患者医生,深知尿毒症病人求医的艰幸,康复的艰难。他确定治疗尿毒症以上面的中医理论为基础,重点抓住尿毒症关健在于气、瘀、虚上。他查阅文献,纳精汇萃,广彩博引,将第一手资料应用于临床。“总结-实践-再总结-再实践”。闯出了内服外治(脐疗)对疑难病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的中医治疗特色。首先将中药古方与现代医学融会贯通,采用古方《生脉饮加味》治疗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也可以肯定地说:他现在给病人服用的中药方剂都是通过自已临床验证,有效在90%以上的经验古方,其次应用外治法脐疗,脐在胚胎发育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下腹膜血管丰富。敷脐疗法就是将药物敷置于脐眼或脐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由于脐与诸经相通,能使经气循环并交通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将药物以循环直趋病所,从而驱除病邪,促进机体康复。本法是将公丁香,甘遂等药制成丸剂,敷于脐部,使药物经脐进入血液,发挥药物的作用,起到滋补脾肾、降浊排毒、消肿利水的治疗作用。内服与脐疗相结合能够使大多数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症期,尿毒症早期)用此方法治疗后可以不用透析,病情停止进展数年甚至十余年,有的病人得到彻底康复,尿毒症病人的血肌酐也能大幅度的下降,可以延长透析间隔时间,减少透析次数,自觉症状改善,有效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减轻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该方法具有见效快、疗程短、使用方便、无副作用等特点,是目前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6,广大好心人谁有治疗尿毒症的中药配方吗
申请专利号 CN02113110.4 专利申请日 2002.06.04 名称 主治尿毒症的中药配方 公开(公告)号 CN1463714 公开(公告)日 2003.12.31 类别 人类生活必需(农、轻、医) 颁证日 优先权 申请(专利权) 刘日成 地址 225508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龙港村洲东一组学校巷25号 发明(设计)人 刘日成 国际申请 国际公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摘要 一种主治尿毒症的中药配方,含有天麻、肉苁蓉、艾叶、菊花、黄耆、黄精、白芷、乾归、泽泻、车前草、蒲公英、大黄、芒硝、木瓜(实)、莲实、马齿苋、连翘、杏参、生石膏、麝香20味中药,可制成汤剂,或浓缩成粉剂、颗粒冲剂,或制成胶囊,服用方便,具有清热解毒,排水消肿,生肌长肉,补益强肾之功效,促进恢复肾功能正常化,对治疗尿毒症疗效显著。 主权项 1、一种主治尿毒症的中药配方,其特征是该配方所含组成成份和一剂汤药中各成分的含量为:天 麻 3~9克; 肉苁蓉 9~15克;艾 叶 3~9克; 菊 花 6~15克;黄 耆 6~15克; 黄 精 6~15克;白 芷 3~9克; 乾 归 6~15克;泽 泻 3~12克; 车前草 9~15克;蒲公英 9~15克; 大 黄 3~15克;芒 硝 5~15克; 麝 香 30~150毫克;水 400~600克。 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方法
一、中药内服
尿毒症病程缠绵,病机错综复杂,并分不同阶段,治疗时一定要根据疾病的特点辨证论治,一般可选用生黄芪、附子、虫草、仙灵脾、巴戟天、姜半夏、丹参、车前子、苏梗、黄连、大黄、桃红、当归、红花等温肾泻浊、化瘀清利等药物,这些药物能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祛邪而不伤正气,有推陈出新,改善肾血流量,降低尿素氮、血肌酐,纠正酸中毒等作用,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代谢及免疫功能,加快毒性物质的排泄,阻止肾小球的进一步损害,抑制尿素氮、肌酐的升高,促进血色素的升高。
二、穴位敷贴
将生大黄、丹参、益母草、薏米仁、川芎、甘遂加工成粗末混匀,用香油浸泡放置沙锅里熬至膏状。贴于肾俞及关元穴位,使药物通过皮肤渗入并刺激穴位,经经络直接作用于肾腧,从而达到温肾、活络、利尿、清浊之功效。本法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其优点是不经消化道吸收,不发生胃肠道反应。
三、中药灌肠
此方法有一定的结肠透析作用,是清除体内氮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口服药物的补充,尤其对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更为适宜。一般选用大黄、附子、生牡蛎、土茯苓、蒲公英以通腑泄浊,促进毒素从肠道排泄,抑制蛋白分解,同时增加肠的蠕动,防止肠道内毒素吸收,促进体内有毒物质排出,有利于减轻健存肾单位的负荷,从而控制血肌酐、尿素氮等毒性物质的升高。
四、脐疗
脐在胚胎发育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下腹膜血管丰富。敷脐疗法就是将药物敷置于脐眼或脐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由于脐和诸经相通,能使经气循环并交通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将药物以循环直趋病所,从而驱除病邪,促进机体康复。本法是将大黄、附子、细辛、黄芪、益母草、车前子制成丸剂,敷于脐部,使药物经脐进入血液,发挥药物的作用,起到滋补脾肾、降浊排毒、消肿利水的治疗作用。
五、药浴
一般多选用易透过皮肤进入体内发挥作用的药物。如麻黄、桂枝、羌活、丹参、红花、川芎、防风、细辛等,它借助药浴水的温热效应,将药物成分直接作用于体表,由于体表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使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使毒物随汗液排泄增多,故可使已经受损伤的肾脏有机会自行恢复,尿量增多,水肿消退,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目前研究表明,麻黄能改善肾血流量,红花能改善循环功能,而起到利尿作用。由于体内水分大量排出,水肿消退,尿素氮、肌酐得以排出体外,不仅恶心呕吐症状缓解,还能迅速改善高血钾症状带来的危险,起到皮肤透析的作用。
六、药带
用大黄、丹参、黄芪、生附子、川芎等中药加工后,装入腰带样的布袋中,缠于腰部使药物直接作用于人体发病部位,可使经络通畅,降邪去毒,泻肺利水,保护肾气,活血养血,化湿解毒,降低血中尿素氮、肌酐。本疗法一般日夜缠缚,如影响睡眠,可在睡时取下。此疗法流传许久,具有操作简便、无副反应等优点。
七、食疗
尿毒症期蛋白质在体内分解代谢、能产生许多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因此采用低蛋白饮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蛋白质每日不宜超过每公斤体重0.5克,多选用高生物价的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少量瘦肉等。多吃薯类,少吃含植物蛋白高的米饭、面食。不宜食黄豆及其制品,这样可减少尿素氮、肌酐的产生,减轻肾功能负担,缓解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尿量减少时不宜食用含钾较高的食物,如海带、蘑菇、扁豆、香蕉、橘子、菠菜等。这是因为尿量减少体内钾离子不易排出体外,使血钾增高,当血钾增高时可造成心脏骤停,同时少吃高磷食物,多吃含钙、铁丰富的食物,以防止脱钙,改善贫血状态。
7,尿毒症有中药治疗的方子吗
你好,给你介绍七种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中药内服 尿毒症病程缠绵,病机错综复杂,并分不同阶段,治疗时一定要根据疾病的特点辨证论治,一般可选用生黄芪、附子、虫草、仙灵脾、巴戟天、姜半夏、丹参、车前子、苏梗、黄连、大黄、桃红、当归、红花等温肾泻浊、化瘀清利等药物,这些药物能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祛邪而不伤正气,有推陈出新,改善肾血流量,降低尿素氮、血肌酐,纠正酸中毒等作用,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代谢及免疫功能,加快毒性物质的排泄,阻止肾小球的进一步损害,抑制尿素氮、肌酐的升高,促进血色素的升高。 二、穴位敷贴 将生大黄、丹参、益母草、薏米仁、川芎、甘遂加工成粗末混匀,用香油浸泡放置沙锅里熬至膏状。贴于肾俞及关元穴位,使药物通过皮肤渗入并刺激穴位,经经络直接作用于肾腧,从而达到温肾、活络、利尿、清浊之功效。本法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其优点是不经消化道吸收,不发生胃肠道反应。 三、中药灌肠 此方法有一定的结肠透析作用,是清除体内氮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口服药物的补充,尤其对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更为适宜。一般选用大黄、附子、生牡蛎、土茯苓、蒲公英以通腑泄浊,促进毒素从肠道排泄,抑制蛋白分解,同时增加肠的蠕动,防止肠道内毒素吸收,促进体内有毒物质排出,有利于减轻健存肾单位的负荷,从而控制血肌酐、尿素氮等毒性物质的升高。 四、脐疗 脐在胚胎发育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下腹膜血管丰富。敷脐疗法就是将药物敷置于脐眼或脐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由于脐与诸经相通,能使经气循环并交通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将药物以循环直趋病所,从而驱除病邪,促进机体康复。本法是将大黄、附子、细辛、黄芪、益母草、车前子制成丸剂,敷于脐部,使药物经脐进入血液,发挥药物的作用,起到滋补脾肾、降浊排毒、消肿利水的治疗作用。 五、药浴 一般多选用易透过皮肤进入体内发挥作用的药物。如麻黄、桂枝、羌活、丹参、红花、川芎、防风、细辛等,它借助药浴水的温热效应,将药物成分直接作用于体表,由于体表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使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使毒物随汗液排泄增多,故可使已经受损伤的肾脏有机会自行恢复,尿量增多,水肿消退,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目前研究表明,麻黄能改善肾血流量,红花能改善循环功能,而起到利尿作用。由于体内水分大量排出,水肿消退,尿素氮、肌酐得以排出体外,不仅恶心呕吐症状缓解,还能迅速改善高血钾症状带来的危险,起到皮肤透析的作用。 六、药带 用大黄、丹参、黄芪、生附子、川芎等中药加工后,装入腰带样的布袋中,缠于腰部使药物直接作用于人体发病部位,可使经络通畅,降邪去毒,泻肺利水,保护肾气,活血养血,化湿解毒,降低血中尿素氮、肌酐。本疗法一般日夜缠缚,如影响睡眠,可在睡时取下。此疗法流传许久,具有操作简便、无副反应等优点。 七、食疗 尿毒症期蛋白质在体内分解代谢、能产生许多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因此采用低蛋白饮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蛋白质每日不宜超过每公斤体重0.5克,多选用高生物价的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少量瘦肉等。多吃薯类,少吃含植物蛋白高的米饭、面食。不宜食黄豆及其制品,这样可减少尿素氮、肌酐的产生,减轻肾功能负担,缓解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尿量减少时不宜食用含钾较高的食物,如海带、蘑菇、扁豆、香蕉、橘子、菠菜等。这是因为尿量减少体内钾离子不易排出体外,使血钾增高,当血钾增高时可造成心脏骤停,同时少吃高磷食物,多吃含钙、铁丰富的食物,以防止脱钙,改善贫血状态。治疗尿毒症的偏方: 1、方子用药:芨芨草(干)一把,竹叶(干)少许,红塘酌量。 用 法:混在一起熬水。口渴时饮用。 2、方子用药:熟附块(先煎)9~15克 姜半夏9~15克 生大黄(后下)6~15克 紫苏30克 绿豆15~30克 落得打15~30克 六月雪30~60克 党参12~30克 川黄连3克 生甘草6克 炒白术12克。 用 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3、方子用药:生黄芪30-60g仙灵脾30g石韦50g大腹皮30g白木15g制寸子10-15g制川雪15g制三草10g红花10g川断30g淮牛膝15g坤草30g高血在者加决明子20g生龙骨。 用 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治疗尿毒症的偏方,有但是效果好不好,就需要我们来斟酌了。偏方治疗尿毒症指标不治本,而且还有肾毒性。因此建议患者朋友最好选用正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目前在治疗尿毒症上并不是无药可救了。中药疗法还可以有效的治疗。临床医生对尿毒症容易发生的误诊有哪些? 慢性肾功能衰竭,特别是进入尿毒症阶段时,不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全部紊乱,并且病变累及全身各系统,造成很复杂的临床表现。如果临床医生对慢性肾功能衰竭不熟悉,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具体如下:①消化系统:恶心呕吐、呃逆、吐血或便血、厌食、腹泻易误诊为肝炎、痢疾、胃炎、消化性溃疡或出血、胃肠炎。②神经肌肉系统:嗜睡、昏睡、昏迷易误诊为肝昏迷;感觉异常易误诊为末稍神经炎;失眠、忧郁、注意力不集中易误诊为神经官能症;幻觉、精神病易误诊为精神病;癫痫发作易误诊为原发性癫痫。③心血管呼吸系统:高血压易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心衰竭易误诊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呼吸困难易误诊为肺心病;酸中毒性呼吸易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急性发作;尿毒症肺易误诊为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④血液系统:贫血易误诊为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鼻衄易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皮肤紫癜易误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瘢。⑤骨骼系统:骨软化、骨硬化、纤维性骨炎易误诊为关节炎;肾性佝偻病易误诊为营养不良性佝偻病。⑥皮肤瘙痒:易误诊为神经性瘙痒症。⑦泌尿系统:多尿易误诊为糖尿病;夜尿多易误诊为神经性多尿。⑧合并感染易误诊为一般性细菌感染。 如何治疗尿毒症出血? 尿毒症出血,特别是颅内及消化道出血,应及时输新鲜血液及富含血小板的新鲜血浆,这样可以有效地补充血小板第Ⅲ因子和凝血因子。应早期进行血透或腹透,使尿毒症毒素降低,减少出血倾向,使血小板功能恢复正常。 (1)尿毒症时禁用或慎用可引起出血的药物: ①阿斯匹林、保泰松、消炎痛、冬眠灵、安定、潘生丁、前列腺素E1等。 ②纤维蛋白溶解酶抑制剂,如6-氨基己酸(EACA)、对羟基苄胺(PAMBA)及止血环酸(AMCA)。 ③磺胺类和广谱抗生素,这类药除损害肾功能外,可造成肠道灭菌综合征,干扰维生素K的吸收及合成,可通过注射途径补充维生素K。 ④中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7万),使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聚集性进一步降低。 (2)肝素治疗:尿毒症时若FDP阳性,为应用肝素的指征。肝素既有抗凝而减少纤维蛋白沉着作用,也有抗补体而抑制免疫功能作用。剂量不宜过大,每日50~100mg,静脉滴注或深部肌肉注射。 (3)输注红细胞和rHuEpo:输注红细胞对纠正贫血和延长出血时间以及止血是有效的。应用rHuEpo治疗,能缩短出血时间,改善血小板粘附性,预防和纠正贫血。 (4)冷沉淀物和1-脱氨-8-D精氨酸加压素乙酸盐(dMAVP):冷沉淀物是一种富含因子Ⅷ、纤维蛋白原、纤维连接蛋白(fidronction)的血浆衍化物,能迅速纠正尿毒症性出血。其副作用可致输血性肝炎。也有用血管加压素衍化物dDAVP替代血衍化物,静脉输注0.3μg/kg 能暂时纠正出血时间,无副作用。 (5)其他:①出血时用安特诺新10mg,1日2次,肌注或静脉滴注。②上消化道出血应用甲氰咪胍0.2g,6~8小时肌注或静脉注射。但该药有加重CRF的危险。③尿毒症有微血管出血或需要手术预防出血倾向,可用结合型雌激素肌注或静注10mg或口服2.5mg,每日2~4次,2~5天见效。 尿毒症性脑病怎么办? 透析疗法是治疗此种脑病的主要措施。多数病人长期血液透析后,症状可改善,轻者能完全恢复。但对昏迷病人不宜作透析治疗,以防脑水肿及心血管机能不全,必须慎重。 有谵妄或兴奋躁动者,可静脉注射安定10~20mg,也可用副醛、氯丙嗪或奋乃静。癫痫发作者,在血压及心电监护下,以每分钟不超过50mg的速度静脉注射苯妥英钠1000mg或缓慢静滴安定100~150mg /24h。必要时加用利多卡因,先静脉内一次给药1mg/kg,若无效,在2分钟内再给0.5mg/kg ,抽搐停止后,予每分钟30μg/kg,作为维持量。有水中毒者应予脱水或透析,神经肌肉兴奋性高者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20mL,若有高血压脑病,需按高血压脑病治疗。 如何控制尿毒症的消化道症状? 患者轻度恶心、呕吐可通过饮食疗法减轻,严重者可用胃复安5~10mg口服,每日3次或肌肉注射;或氯丙嗪12.5~25mg,每日3次,口服或肌肉注射;也可用小半夏汤(半夏、生姜)随证加减; gsapride可增加胃、十二指肠的蠕动,5~10mg,每日3次,但使用前必须排除梗阻性原因。透析疗法对于改善消化道症状有确实疗效。 慢性肾衰溃疡病治疗与一般溃疡病相同。应用氢氧化铝凝胶口服,保护溃疡创面。H2受体阻滞剂,如甲氰咪胍和雷尼替丁可抑制胃酸分泌。但此类药物主要经肾排出,肾衰患者应按肌酐清除率减量使用,一般用常人的半量。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应避免使用可致溃疡的药物,内窥镜局部止血和应用抗酸剂。此外,尚可用血管加压素、雌激素和雌-孕激素复合物治疗。 如何治疗尿毒症肺? 对于尿毒症肺,关键是治疗原发病,改善肾功能,降低BUN和Scr及体内液体负荷。对肺本身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肺瘀血与间质肺水肿跟肺静脉压成正相关,故应尽量降低肺静脉压。可试用氨茶碱、硝酸甘油、酚妥拉明。肺毛细血管的免疫损害亦占有重要地位,有人主张用左旋咪唑和辅酶Q10。②对肺泡性肺水肿期病人以透析为主,亦可用强心利尿剂治疗,解除左心衰竭引起的肺水肿。③不宜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尿毒症性肺间质纤维化。④病人若出现呼吸规律和深度异常改变,多为代谢性酸中毒,应积极对症治疗。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怎么办? 皮肤瘙痒可用炉甘石洗剂或止痒酒精外擦,有报道用紫外线照射亦有效。抗过敏药物疗效不确切,透析治疗部分病人可缓解,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减轻瘙痒。口服活性炭,可去除多种毒性物质,数周后可减轻症状,用量为6g/d。对于各种治疗措施难于缓解的瘙痒病人应考虑甲状旁腺完全切除。如仍不缓解者,肾移植可望获得满意疗效。 如何使用包醛氧化淀粉? 包醛氧化淀粉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服用后能从肠道内结合尿素或胺类物质,由粪便排出,降低血氨和BUN而具有治疗作用。包醛氧化淀粉在胃肠道内不被吸收入血,对人体无毒,可长期服用,部分患者可有头晕、轻度腹泻等症状。但因包醛氧化淀粉吸附能力有限,难以缓解尿毒症症状和维持病人生命,且只能降低BUN,不能降低Scr,因此该药仅作为一种辅助药物配合治疗。 尿毒症 肾功能严重障碍,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体外,以致大量含氮代谢产物及其他毒性物质在体内蓄积,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被破坏,由此所引起的自身中毒和产生的综合病征称为尿毒症(uremia)。常表现为氮质血症,血尿素氮和肌酐显著升高,并伴有胃肠、神经肌肉和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头痛、无力、淡漠、失眠、抽搐、嗜睡以至昏迷等症象。 引起尿毒症的原因很多。肾本身的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肾疾病如高血压性肾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以及尿路阻塞等引起肾实质严重损伤,大量肾单位破坏,造成严重肾功能障碍时都可出现尿毒症。 病因和发病机制 尿毒症时含氮代谢产物和其他毒性物质不能排出乃在体内蓄积,除造成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外,并可引起多个器官和系统的病变。 1.消化系统 体内堆积的尿素排入消化道,在肠内经细菌尿素酶的作用形成氨,可刺激胃肠粘膜引起纤维素性炎症,甚至形成溃疡和出血。病变范围广,从口腔、食管直至直肠都可受累。以尿毒性食管炎、胃炎和结肠炎较为常见。病人常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 2.心、肺病变 水钠潴留、肾缺血、肾素分泌增加引起的高血压长期作用于心可引起心力衰竭。血液内尿素过高渗入心包和胸膜可引起纤维素性心包炎和纤维素性胸膜炎,听诊时可听到心包和胸膜摩擦音。心力衰竭可引起肺水肿。血尿素从呼吸道排出可引起呼吸道炎症,有时沿肺泡壁可有透明膜形成;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腔内有大量纤维蛋白及单核细胞渗出,很少中性粒细胞,称为尿毒症性肺炎。 3.造血系统 主要改变为贫血和出血。贫血原因:①严重肾组织损害时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②体内蓄积的代谢产物,有些如酚及其衍生物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另一些毒物如胍及其衍生物可缩短红细胞生存期,加速红细胞破坏并可引起溶血。③转铁蛋白从尿中丧失过多,造成体内铁的运输障碍。 尿毒症病人常有出血倾向,表现为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等。出血的原因:①毒性物质抑制骨髓,血小板生成减少。②有些病人血小板数量并不减少,却有出血倾向。这可能是由于血液内胍类毒性物质造成血小板功能障碍,使血小板凝聚力减弱和释放血小板第3因子的作用降低所致。 4.骨骼系统 尿素症时常有低血钙。这可能由于:①肾排泄磷酸盐功能下降,故血中磷酸盐浓度升高,钙浓度下降。②体内蓄积的磷酸盐在肠内与食入的钙结合成不溶解的磷酸钙,使钙吸收减少,排出增多。③1,25-二羟胆钙化醇是维生素D在肠道内促进钙吸收的活动形式,在肾内合成。慢性肾疾病时,1,25-二羟胆钙化醇合成发生障碍,致小肠的钙吸收不良,引起低血钙。 长期尿毒症时血钙减少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因而引起骨组织普遍脱钙,称为肾性骨营养不良(renal osteodystrophy),其形态与骨软化(osteomalacia)和囊状纤维性骨炎(osteitis fibrosa cystica)相似。临床上使用1,25-二羟胆钙化醇及其类似药物治疗这些与肾疾病有关的钙代谢障碍效果很好。 5.皮肤 尿毒症病人皮肤常呈灰黄色并有瘙痒,皮肤的颜色与贫血和尿色素(urochrome)在皮肤内积聚有关。体内蓄积的尿素可通过汗腺排出,在皮肤表面形成结晶状粉末称为尿素霜,常见于面部、鼻、颊等处。瘙痒的原因不清楚,可能与尿素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有关。 6.神经系统 脑组织中大量尿素沉积,渗透压增高,可引起脑水肿,有时有点状出血和小软化灶。毒性物质并可损伤神细胞引起神经细胞变性,血管通透性增高加重脑水肿。尿毒症晚期病人可出现昏睡、抽搐、木僵、昏迷等症状。 有些病人可有周围神经的症状和感觉异常、四肢麻木、烧灼感等。其发生原因还不清楚,可能与甲基胍的含量增高有关。 引起尿毒症的毒性物质尚未完全明了。虽然血尿素含量多少可反映尿毒症的严重程度,但除尿素外,其他代谢产物和毒性物质如胍也有重要作用。尿毒症的发生不是某一种毒素单独作用引起,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上一篇:烫伤中药熬制秘方,烫伤用什么方子好的最快祖传秘方最好
下一篇:中药秘方转让违法吗,祖传秘方的中药出售成商品是不是应该有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