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参桂枝,人参附子挂枝的作用是什么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时间:2022-07-16
  • 428

1,人参附子挂枝的作用是什么

三药联用,益气助阳,温经通络
人参:补气,附子:回阳救脱,桂枝:发散风寒。
有温经散寒,回阳救逆的作用。

人参桂枝

2,桂枝人参汤干和白通汤同样治寒利有什么区别

摘要 桂枝人参汤是出自于医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原方主治外感风寒表证误治之后,损伤人体的脾胃而形成的病症。本方由桂枝汤与人参汤两方相合而成。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而组成,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证,伴有汗出、脉浮缓的体质类型,也可以认为是治疗虚人外感的方剂。人参汤即理中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所以两方相合而成桂枝人参汤,就是治疗脾胃阳气不足,兼有水湿停聚,兼有外感风寒表证的病证,属于里虚寒而兼有表证的表里同病,但以脾胃虚寒为主,具有健脾养胃、温中散寒解表的作用。所以对于有脾胃不足而容易感冒的人大有裨益,长期服用可以改善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5-09 桂枝人参汤干和白通汤同样治寒利有什么区别 桂枝人参汤是出自于医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原方主治外感风寒表证误治之后,损伤人体的脾胃而形成的病症。本方由桂枝汤与人参汤两方相合而成。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而组成,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证,伴有汗出、脉浮缓的体质类型,也可以认为是治疗虚人外感的方剂。人参汤即理中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所以两方相合而成桂枝人参汤,就是治疗脾胃阳气不足,兼有水湿停聚,兼有外感风寒表证的病证,属于里虚寒而兼有表证的表里同病,但以脾胃虚寒为主,具有健脾养胃、温中散寒解表的作用。所以对于有脾胃不足而容易感冒的人大有裨益,长期服用可以改善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白通汤即四逆汤去甘草,减少干姜用量,再加葱白而成。主治阴寒盛于下焦,急需通阳破阴,以防阴盛逼阳,所以用辛温通阳之葱白,合姜、附以通阳复脉。 桂枝人参汤,就是治疗脾胃阳气不足,兼有水湿停聚,兼有外感风寒表证的病证,属于里虚寒而兼有表证的表里同病,但以脾胃虚寒为主,具有健脾养胃、温中散寒解表的作用。所以对于有脾胃不足而容易感冒的人大有裨益,长期服用可以改善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白通汤即四逆汤去甘草,减少干姜用量,再加葱白而成。主治阴寒盛于下焦,急需通阳破阴,以防阴盛逼阳,所以用辛温通阳之葱白,合姜、附以通阳复脉。

人参桂枝

3,中药中同时有人参桂枝炙草韮白瓜蒌附片请问这是治什么

此应为治疗胸痹方,即胸口闷痛等,且有虚寒症状。
瓜蒌薤白汤加减,治胸痹气短,相当于西医的心血管病。
你好!只能告诉你不是补肾的!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人参桂枝

4,人参陈皮桂枝泡酒功効

不明白啊 = =!
陈皮:【主治功效】: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 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人参:【主治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沛,生津固脱,安神益智。适用于久病气虚,脾肺不足,食欲不振,动则气喘,自汗乏力,面色黄白少华,或脉虚,津伤口渴、消渴,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疲倦心悸,健忘,阳痿等患者服用。

5,桂枝甘草人参可以在一起泡酒么这种药酒可以温养心脉么对心脏病

你好!是药就有三分毒,有病最好去看医生,不要自己乱配药。心脏病人更要少喝酒~~~~~~~~~~~~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是药就有三分毒,有病最好去看医生,不要自己乱配药。心脏病人更要少喝酒~~~~~~~~~~~~
可以在一起泡酒。如果想温养心脉,最好加三七、蜂蜜、柏子仁。或者用炙甘草就不用加蜂蜜,而且桂枝改用桂心最好,增加温通心脉的功效。
桂枝甘草汤能够治疗由于心阳虚导致的心脏病 病以心悸,胸闷为主要特点。 主要症状有:形寒,喜温,汗出,心下悸欲得按,按之则舒。脉虚无力,舌淡,苔薄。为主要辨证要点。 加入人参补益心气。这里主要药物为桂枝甘草。桂枝味辛温,入心而温通阳气,甘草甘温,调中气而益心气,与桂枝相合,辛甘化阳化气,甘温温阳益气。 三者的计量配比为2:1:2 仅供你参考!
可以一起泡。但如果是为了温养心脉的话建议你别加人参,要么量别太大了。建议加一味附子!

6,同样是治咳嗽小青龙汤和小柴胡汤有什么区别

这两个方都不是最适合你的,应用麻黄汤,服后喝热粥一碗,覆被取汗。同时一周内忌一切寒凉食物,一剂可愈。
这两个方剂都不适合你的。你是寒热错杂,小便黄,大便稀,所以既不能单纯温阳,也不能单纯清热。可以用柴胡桂枝汤加减化裁治疗。可以在线咨询点击【hi】或【离线留言】
小柴胡:柴胡12g、黄芩9g、人参6g、炙甘草5g、半夏9g、生姜9g、大枣4枚。 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吐,口苦咽干。一般发高烧可用。 小青龙汤: 麻黄(去节,10-15克) 芍药(10-15克) 细辛(3-6克) 干姜(10-15克) 甘草炙 (10-15克) 桂枝(去皮,10-15克) 五味子(3-6克) 半夏(洗,10-15克) 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本方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亦可作为处方药减轻花粉症病状]
不说别的。单看 吐白泡沫痰。 这一点必是咳嗽了好久了。上面的几个方子都是形同虚设。唉。可以交流。QQ 1090634881
小青龙汤证病机,系外有表寒,内有水饮,致肺失宣降,通调失职。临床以冬春较多见,然炎夏之际恣意饮冷,贪恋空调,或泳池久浴,雨淋露袭,及久服、过服清凉药、消炎药,皆可形成小青龙汤证。临床有久咳不愈者,虽无恶寒发热之表证,但喉痒即咳,咳痰不爽,日轻夜重,口渴不思饮,或喜热饮,舌苔白滑,脉弦紧者,亦小青龙汤之适应证也,切不可早用寒凉,冰伏其邪。 小柴胡汤主治:1)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或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7,桂枝人参石膏的临床应用

桂枝通阳顺脉,发汗驱邪。人参大补元气。石膏本性甘寒,能消大热,用治阳明经四大证
桂枝【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温经止痛,助阳化气.【应用】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表虚有汗者,常与白芍、生姜、大枣等同用,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等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如麻黄汤.2、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常与附子、生姜、甘草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止痛,如桂枝附子汤.胃寒腹痛,喜温喜按,常与饴糖、白芍、生姜等同用,共奏温中散寒之功,如小建中汤.血寒瘀滞,经闭腹痛或痛经,常与当归、川芎、吴茱萸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经,如温经汤.心悸脉结代,常与炙甘草、人参等同用,如炙甘草汤.3、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常与白术、茯苓、甘草同用,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如苓桂术甘汤.膀胱阳气不化而小便不利的蓄水证,常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同用,以助阳化气利水,如五苓散.心阳虚,发汗过多,常与甘草同用.如桂枝甘草汤.【用量用法】3~9克.入汤剂.【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温热病及阴虚阳盛、血热妄行、孕妇胎热等均忌用.人参【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功能与主治】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用法与用量】 3~9g,另煎兑入汤剂服;野山参若研粉吞服,一次2g,一日2次。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蛀。石膏【药物功效】解肌清热,除烦止渴。 【主治】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性味归经】辛甘,寒。入肺、胃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大剂可用6~8两);或入丸、散。外用:煅研撒或调敷。 【用药忌宜】脾胃虚寒及血虚、阴虚发热者忌服。《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能寒胃,令人不食,非腹有极热者,不可轻用。”

8,谁知道桂枝人参汤的组成

桂枝 炙甘草 人参 白术 干姜
方剂别名 桂枝加人参汤 药物组成 桂枝4两(别切),(12g)甘草4两(炙)(12g) ,白术3两(9g),人参3两(9g),干姜3两(9g)。 处方来源 《伤寒论》。 方剂主治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
桂枝12g 炙甘草9g 白术9g 人参9g 干姜9g
在中医里面的<>和<>一书就有:枝人参汤的组成如下: 桂枝 甘草 人参 白术 干姜 以上的解答是以我国传统中医名著所指的桂枝人参汤的组成.
组 成: 桂枝(12克) 白术(9克) 人参(9克) 干姜(9克) 炙甘草(9克)
桂枝人参汤  【功效】   温中祛寒   类别:温里类   出处:《伤寒论》   【药物组成】   桂枝12克、党参15克、干姜9克、炙甘草12克、白术9克   【药方用法】   水煎分三次温服 (成人常用剂量: 5剂)   【桂枝人参汤方论】   明?方有执:误下则致里虚,外热乘里虚而在,里虚遂协同外热变而为利,利即俗谓泄泻是也。不止,里虚不守也。痞硬者,正虚邪实,中成滞碍,否塞①而不通也。以表未除也,故用桂枝解之;以里下虚也,故用理中以和之;干姜兼能散痞硬之功,甘草亦有和协热之用。是故方则从理中,加桂枝而名,义则取表里,其两解之必效。(《伤寒论条辨》)   清?汪 昂:欲解表里之邪,全藉中气为敷布,故用理中以和里,而国中桂枝以解表。不名理中,而名桂枝者,到底先表之意也。(《医方集解》)   清?王子接:理中加人参,桂枝去芍药,不曰理中,而曰桂枝人参者,言桂枝与理中,表里分头建功也。故桂枝加一两,甘草加二两,其治外协热而里虚寒,则所重仍在理中,故先煮四味,而后内桂枝,非但人参不佐桂枝实表,并不与桂枝相忤,宜乎直书人参而不讳也。(《绛雪园占方选注》)   清?黄元御:桂枝人参汤,桂枝通经而解表热,参、术、姜、甘温补中气,以转升降之机也。太阴之胸下结硬,即痞证也。自利益甚,即下利不止也。中气伤败,痞与下利兼见,人参汤助中气之推迁,降阳中之浊阴则痞消,升阴中之清阳则利止,是否证之正法。诸泻心,则因其下寒上热,从此而变通也。(《伤寒悬解》)   清?沈丹彩:此与葛根黄连汤同一误下而利不止之证也,而寒热各别,虚实对待,可于此互参之。彼因实热而用清邪,此因虚邪而从补正;彼得芩、连而喘汗安,此得理中而痞硬解;彼得葛根以升下陷而利上,此藉桂枝以解表邪而利亦止矣。(录自《长沙方歌括》)   清?陈 蔚:太阳外证未除而数下之,未有不致虚者,里虚则外热内陷,故为协热利不止。协,合也,同也。言但热不虚,但虚不热,皆不足以致此也。太阳之气,出入于心胸,今太阳主阳之气,因误下而陷于下,则寒水之阴气,反居于阳位,故为心下痞更,可与甘草泻心汤条“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句互参。方用人参汤以治里虚,桂枝以解表邪,而煮法桂枝后纳者,欲其于治里药中越出于表以解邪也。(录自《长沙方歌括》)   【注释】①否(pi)塞:阻塞不通。
桂枝人参汤的组成:桂枝12g 炙甘草9g 白术9g 人参9g 干姜9g

上一篇:韩国人参鸡,韩国的人参鸡是一道什么菜
下一篇:人参枸杞酒的功效,枸杞和人参泡酒喝有什么好处

更多

新闻动态

服务热线

— HOTLINE —

192-7871-9469

版权所有: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 滇ICP备19000309号-1

联系电话:电 话(微信):192-7871-9469

475678278@qq.com

关注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