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痹中草药,什么草药麻痹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时间:2022-10-25
  • 487

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草药麻痹

曼佗罗叶

麻痹中草药

2,风湿麻痹用什么中药

针对风寒湿痹证有祛风止痛药,通过辛温发散,温经散寒,以达到驱邪通络止痛作用,常用药物有:羌活、独活、白芷、威灵仙、秦艽、细辛、川椒、桂枝等。但多为辛温香燥的药,易耗伤阴血,阴血不足的患者当慎用或禁用。针对风湿热痹证有清热消肿止痛药,通过清热解毒药物祛除热毒之邪,以达到祛邪止痛的目的。常用药物有:金银花、连翘、黄柏、丹皮、土茯苓、薏苡仁、泽泻、萆薢。木防己等。但多为苦寒的药物,不适合脾胃虚弱的患者。针对瘀血痹阻证有活血化瘀药,通过活血化瘀通络来止痛。常用药物有:丹参、红花、赤芍、三七、川穹、莪术、桃仁、水等。这类型的药易耗血动血,不适合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麻痹中草药

3,吃中药两天舌头发麻

舌头发麻是有点过敏,又有点像是口干是有点上火,此药是治两肋不适,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的。应当问开药的医生,其实你自己看一下八珍益母丸和香附丸就差不多。

麻痹中草药

4,可以治疗麻痹的中成药

骨刺消痛胶囊 克痹骨

5,治疗小儿麻痹症的药方有哪些

小儿麻痹是小儿神经系统传染病,多见于夏秋季节,以弛缓性瘫痪为特征。主要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混入饮食里经口传染,少数也可由呼吸道传染。1~5岁以下儿童为多见。本病属于中医学“湿痹”、“痿证”范畴。证见突然发热(类似感冒)、烦躁、不安、多汗、全身疼痛,发热后肢体突然出现弛缓性瘫痪,多发生在下肢。【方一】验方【出处】《中医儿科临床选辑》【组成】木瓜、透骨草、麻黄、当归、地肤子各12克,制甲珠、桂枝各9克,红花、川牛膝各13克,露蜂房1只。【功用】温经祛湿,活血通络。【主治】小儿麻痹症(待热退后,方可用之)。【方解】木瓜、透骨草化湿,舒筋,活络;地肤子清热利湿;当归、红花、牛膝、甲珠、桂枝活血通络;蜂房性善走窜,能祛风止痛;麻黄发散骨肉风湿之邪。【药理】牛膝能降低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并有抗凝作用;穿山甲能明显延长小鼠和大鼠凝血时间,降低血液黏度,扩张血管壁降低外周阻力;蜂房提取物有降压、扩张血管作用;木瓜有保肝,抑菌作用;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当归具有扩张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红花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降低全血黏度;桂枝有降温解热,抑菌,健胃,利尿,强心,镇痛,镇静,抗惊厥,止咳祛痰的作用。【用法】上药加清水半面盆煮沸后,加入烧酒、黄酒各60毫升,继续煮沸后,倒入盆中,趁热烫洗患肢。必须使药力热透,方可有效。每剂可洗3次。【方二】验方【出处】《浙江中医杂志》【组成】生草乌、干姜、桂枝、伸筋草、川芎、丹参、络石藤、鸡血藤各6克。【功用】温经散寒,化瘀通络。【主治】早期小儿麻痹症。【方解】川芎、丹参、鸡血藤活血化瘀通络;桂枝温经通络;伸筋草、络石藤祛风通络;草乌祛风通络;干姜温经散寒。【药理】川芎具有扩张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丹参能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激活纤溶,对抗血栓形成;乌药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桂枝有降温解热,抑菌,健胃,利尿,强心,镇痛,镇静,抗惊厥,止咳祛痰的作用;干姜有镇静、镇痛、抗炎、止呕及升压作用;鸡血藤水提物及酊剂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并对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功能;络石藤甲醇提取物对动物双足浮肿、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可抗痛风,能抑菌,降压。【用法】将上药煎汤,待稍温后加白酒100毫升浸浴患处,每日1次。【方三】验方【出处】《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组成】当归19克,苏芍、川牛膝各15克,木瓜、桂枝、红花、地肤子各12克,甲珠20克,透骨草15克,麻黄10克,露蜂房1个。【功用】祛风活血,温经通络。【主治】小儿麻痹症。【方解】牛膝、红花活血化瘀;当归、白芍养血活血;桂枝温经通络;木瓜化湿舒筋活络;蜂房性善走窜,能祛风止痛;地肤子清热利湿;麻黄发散骨肉风湿之邪。【药理】牛膝能降低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并有抗凝作用;当归、川芎具有扩张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蜂房提取物有降压、扩张血管作用;木瓜有保肝,抑菌作用;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红花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降低全血黏度;桂枝有降温解热,抑菌,健胃,利尿,强心,镇痛,镇静,抗惊厥,止咳祛痰的作用;穿山甲能明显延长小鼠和大鼠凝血时间,降低血液黏度,扩张血管壁降低外周阻力;白芍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有提高免疫力、镇痛、解痉的作用。【用法】将上药煎汤,然后入烧酒、黄酒各60毫升再煮沸,倒入盆内,趁热洗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方四】验方【出处】《中草药外治验方选》【组成】寻骨风根、威灵仙各30克,半边莲240克。【功用】清热解毒,祛风通络。【主治】小儿下肢麻痹症。【方解】寻骨风、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药理】寻骨风有镇痛、抗炎、解热作用;威灵仙有促进肠平滑肌运动和调节胃肠运动功能,抗利尿,镇痛,降血糖,降血压,利胆,抑菌的作用;半边莲有利尿,降血压,抑菌,止血,对神经系统有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用法】上药加清水2000ml,煎沸后,将上药液倒入杉木水捅内,并放一小木凳于桶中,嘱患儿脱去裤袜,坐于桶口,将足踏在小木凳上,并用厚毛巾将水桶口围起,勿使热气外散。趁热熏洗患处,至药水不烫时,取出木凳,将小儿患足浸入水中洗泡。每日早、午、晚各1次。【方五】验方【出处】《常见病中草药外治疗法》【组成】麻黄、杜仲、川乌、草乌、当归各9克,花椒6克,川断、党参各12克,黄芪30克。【功用】益气活血,温经通络。【主治】小儿麻痹症末期。【方解】川乌、草乌祛风湿,温经通络;杜仲、川断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麻黄发散骨肉内里风湿之邪;当归养血活血,通经络;花椒祛湿利水;党参、黄芪补气生肌。【药理】川乌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杜仲具有调节细胞免疫平衡的功能;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当归具有扩张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党参增加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血液循环,利于炎症的吸收;黄芪具有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川断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对疮疡有排脓、止血、镇痛、促进组织再生作用;花椒有镇痛抗炎,杀细菌和真菌,杀疥螨的作用。【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水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患肢。每日1~2次。【方六】甘露消毒丹加减。【出处】《实用中医儿科手册》【组成】藿香10克,黄芩10克,射干10克,蔻仁(后下)6克,滑石(包煎)15克,葛根10克,姜半夏10克,苡仁10克,焦楂曲各10克,甘草6克。【功用】解表清热,疏风利湿。【主治】小儿麻痹症邪侵肺胃型。【方解】藿香、蔻仁芳香化湿;半夏燥湿化痰;黄芩善清上焦湿热;滑石、薏仁清热利水;葛根清热解肌;射干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药理】藿香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对胃肠有解痉作用,并有防腐、抗菌作用;葛根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射干对外感及咽喉疾患中的某些病毒也有抑制作用;黄芩具有广泛抗菌作用;半夏含挥发油、氨基酸、β-谷淄醇、胆碱、生物碱、葡萄糖苷和醛类等,具有镇咳、祛痰及止吐等作用;所含的葡萄糖醛酸的衍生物有显著的解毒作用;山楂消肉食,刺激胃液分泌,使胃内游离盐酸增加,能消化蛋白质。【用法】水煎服,日1剂。【方七】三妙丸加减【出处】《实用中医儿科手册》【组成】苍术10克,黄柏10克,牛膝10克,生苡仁15克,丝瓜络15克,川芎10克,红花6克,鸡血藤10克,甘草6克【功用】清热祛湿,舒筋活络。【主治】小儿麻痹症邪注经络型。【方解】苍术祛风燥湿;黄柏燥湿清热;苡仁清热利湿;牛膝、丝瓜络、川芎、红花、鸡血藤活血化瘀通络;甘草调和诸药。【药理】苍术挥发油对中枢神经系统,小剂量是镇静作用,同时使脊髓反射亢进,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鸡血藤水提物及酊剂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并对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功能;红花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降低全血黏度;牛膝能降低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并有抗凝作用;黄柏具有广泛抗菌作用;丝瓜络有明显的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用法】水煎服,日1剂。【方八】补阳还五汤加减【出处】《实用中医儿科手册》【组成】党参10克,黄芪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红花10克,地龙10克,川芎10克,甘草6克。【功用】益气活血,祛邪通络。【主治】小儿麻痹症气虚血滞型。【方解】党参、黄芪养气生肌;当归养血活血;赤芍、红花、川芎、地龙活血化瘀通经络;甘草调和诸药。【药理】党参增加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血液循环,利于炎症的吸收;黄芪具有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地龙有解热、镇静、抗惊厥、降压、抗凝、增强免疫力、抗菌等作用;当归、川芎、赤芍具有扩张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红花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降低全血黏度。【用法】水煎服,日1剂。【方九】七宝美髯丹加减【出处】《实用中医儿科手册》【组成】首乌10克,牛膝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枸杞子10克,菟丝子10克,补骨脂10克,甘草6克。【功用】滋补肝肾、强筋健骨。【主治】小儿麻痹症肝肾虚损型。【方解】首乌养血生精;补骨脂养精生髓;当归养血活血;茯苓补益中气,清热利湿;枸杞填补肾精;菟丝子补肾养精;牛膝补肝肾,强筋骨;甘草调和诸药。【药理】首乌对脑和肝组织中的B型单胺氧化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能使老年小鼠的胸腺不致萎缩,甚至保持年轻的水平;当归具有扩张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茯苓具有很好的利尿消肿作用;枸杞对免疫有促进作用,同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对造血功能有促进作用,还有抗衰老、抗突变、抗肿瘤、降血脂、保肝及抗脂肪肝、降血糖、降血压作用;牛膝能降低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并有抗凝作用;菟丝子对大脑皮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补骨脂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作用。【用法】水煎服,日1剂。【方十】验方【出处】《实用中医儿科手册》【组成】生石膏15克,葛根15克,银花15克,白芍15克,黄连3克,黄苓15克,全蝎3克,蜈蚣3克,甘草6克。【功用】清热解毒,疏风通络。【主治】小儿麻痹症急性发热期。【方解】石膏、葛根清气分之热;银花清热解毒;黄连、黄芩清中上二焦湿热;白芍养血通络;全蝎、蜈蚣通经活络;甘草调和诸药。【药理】葛根有明显解热、解痉作用;金银花的化学成分有环己六醇、黄酮类、皂苷鞣质等,具有抗菌、消炎、收敛作用,对多种细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全蝎、蜈蚣有明显抗癫痫、抗惊厥作用;黄连、黄芩具有广泛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石膏能抑制发热时过度兴奋的体温调节中枢,抑制汗腺分泌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白芍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有提高免疫力、镇痛、解痉的作用。【用法】水煎服,日1剂。【方十一】验方【出处】《实用中医儿科手册》【组成】苍术6克,防风6克,炙甘草6克,木瓜10克,当归6克,桑寄生6克,秦艽6克,赤芍6克,桂枝3克,川芎6克,独活6克,熟地黄10克,茯苓10克,薏苡仁15克,细辛1.5克。【功用】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治】小儿麻痹症。【方解】苍术、防风、木瓜祛风除湿;秦艽祛风湿,强筋骨;赤芍、川芎活血通络;桂枝、细辛温经通络;当归养血通络;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薏苡仁利湿通络;熟地黄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甘草调和诸药。【药理】苍术挥发油对中枢神经系统,小剂量是镇静作用,同时使脊髓反射亢进,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防风有解热、抗炎、镇静、镇痛、抗惊厥、抗过敏作用;当归、川芎、赤芍具有扩张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木瓜有保肝,抑菌作用;桂枝有降温解热,抑菌,健胃,利尿,强心,镇痛,镇静,抗惊厥,止咳祛痰的作用;独活有抑制作用有抗炎、镇痛及镇静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茯苓具有很好的利尿消肿作用;桑寄生煎剂或剂在体外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多种肠道病毒病毒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熟地黄具有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用法】水煎冲入黄酒少许,分3次服,每日1剂。【方十二】验方【出处】《儿科应用必备》【组成】银花10克,连翘10克,葛根15克,黄芩10克,黄连3克,茯苓12克,滑石10克,甘露消毒丹(包煎)15克。【功用】解表清热,疏风利湿。【主治】小儿麻痹症。【方解】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葛根清气分之热;黄连、黄芩清中上二焦湿热;茯苓、滑石补气利湿。【药理】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金银花的化学成分有环己六醇、黄酮类、皂苷鞣质等,具有抗菌、消炎、收敛作用,对多种细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葛根有明显解热、解痉作用;滑石所含硫酸镁有吸附和收敛功效,内服能保护肠壁;茯苓具有很好的利尿消肿作用;黄连、黄芩具有广泛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用法】水煎服,日1剂。

6,有麻醉作用的中药

曼陀罗,天仙子,七喱子,用时请咨询,

7,麻醉镇痛类的中药材有哪些

细辛或丁香、花椒,
麻醉镇痛药都是阿片类药物,是国家严格管制的。 药店可以买到的都不是麻醉镇痛药。

8,治疗四肢麻木的中药有那几种

伸筋草25kg 桂枝15kg 木瓜15kg 五加皮20kg 木通15kg 怀牛膝20kg 大血藤25kg 鸡血藤30kg 杜仲15kg 茯苓10kg 甘草10kg 用白酒2斤浸泡5天可以饮用,每次5钱,一日2次。

9,有麻醉作用的中草药有那些

中药麻醉常用的中药以洋金花为主,常用的还有蟾酥、洋金花、薄荷脑、细辛、川乌、草乌、胡椒并辅以冬眠合剂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复合可起到较好的麻醉作用。目前,中药麻醉已应用于多种手术,尤其适合时间较长的手术,应用范围还在逐步扩大到治疗精神分裂症、闭塞性脉管炎、顽固性疼痛和外伤性休克等。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医生及患者个人均可施用,见效快,作用时间长,出血量少,副作用小的优点,减少了医务人
中药麻醉常用的中药以洋金花为主,常用的还有蟾酥、洋金花、薄荷脑、细辛、川乌、草乌、胡椒并辅以冬眠合剂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复合可起到较好的麻醉作用。目前,中药麻醉已应用于多种手术,尤其适合时间较长的手术,应用范围还在逐步扩大到治疗精神分裂症、闭塞性脉管炎、顽固性疼痛和外伤性休克等。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医生及患者个人均可施用,见效快,作用时间长,出血量少,副作用小的优点,减少了医务人员反复操作补药的麻烦,能使医务人工作人员集中精力施术,且受术者无痛苦,解决了受术者看到注射针头就“晕针”、与施术中途药效不佳带来的痛苦。但是和目前应用的麻醉药一样,中药麻醉也不是十全十美。尽管如此,中药麻醉在临床上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并在一定时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中药麻醉还具有抗休克作用,以洋金花为主的中药麻醉剂还有它独具的特色和优点,在今后的麻醉领域中还将占有一席之地。如果您满意,请点击采纳,我会非常开心的,谢谢您啦!

10,治麻木药物有些什么

最好先去医院检查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麻木,再对症用药治疗!
你好:手脚麻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的症状,如怀孕、不正确睡姿、如厕蹲久了均可引发,一般会在短时间内消除,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有的人手脚麻木后长时间(超过一天)无法缓解,就得看医生了。可是该看哪个科呢?专家说,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手脚麻木,应首先求诊神经内科。 据湖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卢祖能介绍,引起手脚麻木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患有糖尿病的人会出现手脚麻木。只要身体任何部位经常出现麻木、酸痛、肿胀,就要及时检查血糖,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二是药物或化学制剂引起的麻木。如感冒或拉肚子时,服用了黄连素或痢特灵后,会引起手脚麻木;在含有氢、砷、二硫化碳等环境中呆时间长了,也会出现手脚麻木。 三是神经炎引起的麻木。神经炎最常见的病症即手脚麻木、肌肉萎缩、四肢无力。如果拉肚子或感冒达半个月之久,就会引起神经炎。 四是四肢分散性地出现麻木。四肢不是同时出现麻木,而是分散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局部神经受到了刺激,如醉酒后的中风、昏迷引起对头部神经刺激、老年人拄拐棍对手神经的刺激、颈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椎肩神经刺激导致的腿麻木等。 卢主任说,手脚麻木不能对症治疗,而是要对病因治疗。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手脚麻木,都应该首先到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检查,判断神经有无损害,受过何种刺激。 若是神经方面的问题,还需要作肌电图检查,进一步确认神经受损程度、范围、性质等。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手脚麻木,则再转到其他相关科室治疗。 神经损伤引起的手脚麻木,要根据神经损伤的程度、范围、性质来选择是采用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通常配合针灸、理疗同时进行,促使其快速恢复。手术治疗则是通过手术引开受压迫神经以达到解除神经受压迫、刺激的目的。 卢主任解释,病情治愈程度,主要取决于神经病变原因和性质。如果是周围神经(除脑、脊髓以外的神经)损伤,一般恢复的时间比较长。

上一篇:中草药经济,在南方种什么中草药最适应和经济收益好
下一篇:消炎中草药有哪些,消炎散瘀的中药有哪些

更多

新闻动态

服务热线

— HOTLINE —

192-7871-9469

版权所有: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 滇ICP备19000309号-1

联系电话:电 话(微信):192-7871-9469

475678278@qq.com

关注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