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独活的功效与作用

2,独活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独活是我国许多的中草药的一种常见药材,它的作用有很多,很多药方都有他的出现,但却很少人听说过,下面和大家分享独活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1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 独活的功效以及作用是很多,首先可以镇定催眠,独活的镇静作用是非常好的,注射之后不仅可以镇定,还有一定的催眠效果,解封寒的效果,对于风寒入体,头痛发热,四肢无力的人群有非常好的作用,还可以用来疏通经络,风湿,关节炎等都可以用来辅助,还可以辅助牙疼都和辅助风湿。以及牙龈发炎等都有一定的效果。另外,独活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帮助还有一定的抗菌的效果并且对于抗溃疡也有一定的作用。读我那幅之后,可以引起日光性的皮炎,所以利用光敏感的活性,可以有效的辅助白癜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独活比较适合的就是风湿患者,阴虚血燥的人群不建议去使用在选择。 独活的副作用和禁忌 独活的主要毒副作用可能就是肾毒性,有一定的.肾脏损害。其实反观很多西药,也会有肾毒性或肾脏损害的一些报道,只不过在药品说明书里标注得非常的明确。中药是在中医的理论下进行指导,很多人认为中药药性平和,没有毒副作用,这样错误的观念也导致只要中药出现了一点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就认为此药物会有强烈的一个不良反应,就禁止使用。其实所有的药物包括中药、西药,都会有辅助作用和不良反应。 中医把中药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三个不同的等级。上品就是平常所说的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药,比如山药、红枣等,平常就可以拿来当食物进吃。任何食物或者药物服用过多后,都会到对人体造成一定的紊乱或失衡。中医中药讲究纠正人体的偏性,维持人体阴阳平衡,故任何药物和食物都不建议服用过多。 这种药物长期大量的服用肯定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独活长期大量服用肯定会肾功能造成一定伤害。近年来对中药研究也慢慢挖掘出一些辅助作用和不良反应的一些详细报道,也会今后在药品说明书里面进行完善。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2 【处方用名】 独活。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苦。归肾、膀胱经。 【功效与主治】功效胜湿止痛,发散风寒。主治风寒湿痹,少阴头痛,风寒夹湿之表证等。 【临证运用禁忌】1、《本经逢原》曰:“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痿弱者禁用,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故非风寒湿邪属气血不足,阴虚血燥之头痛,痹证,腰痛等忌用。 2、独活擅长祛风止痛,但无补益之功,故气血虚弱,营血不和所致之头痛,眩晕,遍体疼痛,骨节疼痛,虚热自汗,面白无华,唇舌淡白,舌质淡,苔白,脉细数无力等症者,不可用独活以升散,以免伤及正气,犯虚虚之戒。 3、独活以治“风”为特点,但此风系外风,非内风。凡因肾阴肾水不足,肝阳上亢,心火炽盛,肝风内动,或气虚血弱,或为湿痰壅盛,化热生风的内风,均非本品之所适宜,如临床表现为眩晕,面目红赤,手足麻木,肌肤不仁,或突发口眼喝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虽有头痛或下肢疼痛症状者,亦当忌用本品。 4、独活犹擅长祛在里、在下之伏风,其性辛温燥散,易伤阴耗液。故凡阴虚内热,口干咽干,心悸烦躁,不寐多梦,头晕目眩,盗汗【遗】精及血燥生风,皮肤干燥,瘙痒久治不愈,大便干燥,舌红少苔等临床表现者皆应慎用,以防化燥伤阴而加重病情。 5、阴虚火旺,血虚痹病忌用;血虚血燥者慎服。 6、独活有明显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故昏迷,肝性脑病等患者禁用。 7、心动过缓,心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用量用法】一般用量3~1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 【临证用药体会】1、独活辛散苦燥,性温能通,功效祛风胜湿,通经活络,蠲痹止痛。擅治在下在里之风,故多用于下肢风寒湿痹疼痛。若病久,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而症见腰腿冷痛,酸软无力,屈伸不利等,常与桑寄生、地黄、当归、人参等同用;对头痛因风寒湿而引发者,常与川芎、白芷、蔓荆子、细辛等同用;牙痛者,可单用本品酒煎含漱,亦可与细辛、川芎、羌活、生地黄等同用;若属风火牙痛者,可配伍石膏、升麻、细辛等。内服煎汤3~9克;或浸酒;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煎汤洗。 2、本品苦温燥散,有化燥伤阴之弊,故血虚痹痛及阴虚有热者忌用。如必须使用,宜配伍补阴血药物同用。 3、独活主要是走肾的,所以若头痛属于肾的病变就可选用。用于治疗牙痛则主要是下牙痛,因为下牙属肾经部位,以同时又兼有头痛者为宜,若配伍细辛后则作用加强。 4、独活祛除风湿,其主要作用的部位在下半身,因其性质不燥烈,所以在使用时,可适当加大剂量。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3 【中药名】独活 duhuo 【别名】胡王使者、香独活、川独活、玉活、独滑、长生草。 【英文名】Angelicae Pubescentis Radix。 【来源】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高大草本。茎直立,粗壮,中空,常带紫色,有纵沟纹,上部有短糙毛。叶2回3出羽状全裂,叶片宽卵形;茎生叶柄基部膨大成兜状叶鞘,鞘背面无毛或稍被短柔毛。边缘有不整齐的尖锯齿,或重锯齿,齿端有内曲的短尖头,顶生小叶片3裂,边缘常带软骨质。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序梗密被短糙毛;总苞片1,长钻形,有缘毛,常早落;伞幅10~25,密被短糙毛,伞形花序有花17~28(36)朵;小总苞片5~10,阔披针形。花白色,无萼齿,花瓣倒卵形,顶端内凹。果实椭圆形,侧翅与果体等宽或略狭,背棱线形,隆起。花期8~9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生于阴湿山坡、林下草丛中或稀疏灌丛中。分布于江西、湖北、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炕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炕至全干。 【药材性状】略圆柱形,下部2~3分枝或更多,长10~30厘米。根头部膨大,圆锥状,多横皱纹,直径1、5~3厘米,顶端有茎、叶的残基或凹陷,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有隆起的横长皮孔及稍突起的细根痕。质较硬,受潮则变软,断面皮部灰白色,有多数散在的棕色油室,木部灰黄色至黄棕色,形成层环棕色。有特异香气,味苦、辛,微麻舌。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辛、苦。归肾经、膀胱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通痹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散寒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煎服;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用治风寒湿痛、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药理研究】动物实验表明,醇提物有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作用,活性成分为二氢山芹醇、二氢山芹醇乙酸酯等。水煎剂或流浸膏对大鼠有镇静、催眠、镇痛、抗炎作用。还有降压、抗心律失常作用;具有光敏、解痉、抗肿瘤、抗菌、促进脂肪分解、兴奋呼吸等作用。 【化学成分】油中主要成分为佛手烯、百里香酚等,还含二氢山芹醇、二氢山芹醇乙酸酯、当归酸、巴豆酸、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欧芹酚甲醚、毛当归醇、当归醇D、二氢山芹醇、异欧前胡内酯、二氢山芹醇-β-D-葡萄糖苷、佛手酚、橙花叔醇等成分。 【使用禁忌】阴虚血燥者慎服。 【配伍药方】①治少阴寒郁头痛:独活15克,防风6克。水煎服。(《本草汇言》) ②治外感少阴头痛:独活、细辛、川芎、秦艽、生地黄、羌活、防风、甘草。水煎服。(《症因脉治》独活细辛汤) ③治少阴寒湿腰痛,不能转侧,头痛身疼,无汗拘紧,脉左尺细紧:独活、苍术、防风、细辛、川芎、甘草。水煎服,寒甚加生姜、桂枝。(《症因脉治》独活苍术汤) ④治脚气肿胀痛:独活15克,木瓜、牛膝各30克。共为末,每服9克,空心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⑤治历节风痛:独活、羌活、松节等分。用酒煮过,每日空心饮一杯。(《纲目》引《外台》)

3,中药大独活和独活是同一种药吗谢谢
1。大独活除风和血辛、温入肝、肾二经别名:土当归《吉林中草药》2.独活的功效: 性味功用辛、苦,微温。 ①祛风胜湿、止痛: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阴寒头痛、面瘫口喁。 ②解表散寒:治感冒恶寒、头身疼痛。外用治疮痈肿痛。不是一种药。 最好,辨别一下,性味归经不同,作用不同。所以不同种药
4,中药中的独活是什么
独活,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等地。春初或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炕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炕至全干。切片,生用。《本草正》:“专理下焦风湿,两足痛痹,湿痒拘挛。”现代研究,独活有抗炎、镇痛及镇静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并有降压作用,但不持久;所含香柑内酯、花椒毒素等有光敏及抗肿瘤作用。
5,独活的功效与副作用都有哪些
独活的功效与副作用都有哪些 独活的功效与副作用都有哪些,独活是我国许多的中草药的一种常见药材,它的作用有很多,虽然对于身体很有好处,但却很少人听说过,下面和大家分享独活的功效与副作用都有哪些。 独活的功效与副作用都有哪些1 【处方用名】 独活。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苦。归肾、膀胱经。 【功效与主治】功效胜湿止痛,发散风寒。主治风寒湿痹,少阴头痛,风寒夹湿之表证等。 【临证运用禁忌】1、《本经逢原》曰:“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痿弱者禁用,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故非风寒湿邪属气血不足,阴虚血燥之头痛,痹证,腰痛等忌用。 2、独活擅长祛风止痛,但无补益之功,故气血虚弱,营血不和所致之头痛,眩晕,遍体疼痛,骨节疼痛,虚热自汗,面白无华,唇舌淡白,舌质淡,苔白,脉细数无力等症者,不可用独活以升散,以免伤及正气,犯虚虚之戒。 3、独活以治“风”为特点,但此风系外风,非内风。凡因肾阴肾水不足,肝阳上亢,心火炽盛,肝风内动,或气虚血弱,或为湿痰壅盛,化热生风的内风,均非本品之所适宜,如临床表现为眩晕,面目红赤,手足麻木,肌肤不仁,或突发口眼喝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虽有头痛或下肢疼痛症状者,亦当忌用本品。 4、独活犹擅长祛在里、在下之伏风,其性辛温燥散,易伤阴耗液。故凡阴虚内热,口干咽干,心悸烦躁,不寐多梦,头晕目眩,盗汗【遗】精及血燥生风,皮肤干燥,瘙痒久治不愈,大便干燥,舌红少苔等临床表现者皆应慎用,以防化燥伤阴而加重病情。 5、阴虚火旺,血虚痹病忌用;血虚血燥者慎服。 6、独活有明显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故昏迷,肝性脑病等患者禁用。 7、心动过缓,心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用量用法】一般用量3~1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 【临证用药体会】1、独活辛散苦燥,性温能通,功效祛风胜湿,通经活络,蠲痹止痛。擅治在下在里之风,故多用于下肢风寒湿痹疼痛。若病久,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而症见腰腿冷痛,酸软无力,屈伸不利等,常与桑寄生、地黄、当归、人参等同用;对头痛因风寒湿而引发者,常与川芎、白芷、蔓荆子、细辛等同用;牙痛者,可单用本品酒煎含漱,亦可与细辛、川芎、羌活、生地黄等同用;若属风火牙痛者,可配伍石膏、升麻、细辛等。内服煎汤3~9克;或浸酒;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煎汤洗。 2、本品苦温燥散,有化燥伤阴之弊,故血虚痹痛及阴虚有热者忌用。如必须使用,宜配伍补阴血药物同用。 3、独活主要是走肾的,所以若头痛属于肾的病变就可选用。用于治疗牙痛则主要是下牙痛,因为下牙属肾经部位,以同时又兼有头痛者为宜,若配伍细辛后则作用加强。 4、独活祛除风湿,其主要作用的部位在下半身,因其性质不燥烈,所以在使用时,可适当加大剂量。 独活的功效与副作用都有哪些2 【中药名】独活 duhuo 【别名】胡王使者、香独活、川独活、玉活、独滑、长生草。 【英文名】Angelicae Pubescentis Radix。 【来源】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高大草本。茎直立,粗壮,中空,常带紫色,有纵沟纹,上部有短糙毛。叶2回3出羽状全裂,叶片宽卵形;茎生叶柄基部膨大成兜状叶鞘,鞘背面无毛或稍被短柔毛。边缘有不整齐的尖锯齿,或重锯齿,齿端有内曲的短尖头,顶生小叶片3裂,边缘常带软骨质。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序梗密被短糙毛;总苞片1,长钻形,有缘毛,常早落;伞幅10~25,密被短糙毛,伞形花序有花17~28(36)朵;小总苞片5~10,阔披针形。花白色,无萼齿,花瓣倒卵形,顶端内凹。果实椭圆形,侧翅与果体等宽或略狭,背棱线形,隆起。花期8~9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生于阴湿山坡、林下草丛中或稀疏灌丛中。分布于江西、湖北、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炕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炕至全干。 【药材性状】略圆柱形,下部2~3分枝或更多,长10~30厘米。根头部膨大,圆锥状,多横皱纹,直径1、5~3厘米,顶端有茎、叶的残基或凹陷,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有隆起的横长皮孔及稍突起的细根痕。质较硬,受潮则变软,断面皮部灰白色,有多数散在的棕色油室,木部灰黄色至黄棕色,形成层环棕色。有特异香气,味苦、辛,微麻舌。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辛、苦。归肾经、膀胱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通痹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散寒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煎服;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用治风寒湿痛、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药理研究】动物实验表明,醇提物有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作用,活性成分为二氢山芹醇、二氢山芹醇乙酸酯等。水煎剂或流浸膏对大鼠有镇静、催眠、镇痛、抗炎作用。还有降压、抗心律失常作用;具有光敏、解痉、抗肿瘤、抗菌、促进脂肪分解、兴奋呼吸等作用。 【化学成分】油中主要成分为佛手烯、百里香酚等,还含二氢山芹醇、二氢山芹醇乙酸酯、当归酸、巴豆酸、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欧芹酚甲醚、毛当归醇、当归醇D、二氢山芹醇、异欧前胡内酯、二氢山芹醇-β-D-葡萄糖苷、佛手酚、橙花叔醇等成分。 【使用禁忌】阴虚血燥者慎服。 【配伍药方】①治少阴寒郁头痛:独活15克,防风6克。水煎服。(《本草汇言》) ②治外感少阴头痛:独活、细辛、川芎、秦艽、生地黄、羌活、防风、甘草。水煎服。(《症因脉治》独活细辛汤) ③治少阴寒湿腰痛,不能转侧,头痛身疼,无汗拘紧,脉左尺细紧:独活、苍术、防风、细辛、川芎、甘草。水煎服,寒甚加生姜、桂枝。(《症因脉治》独活苍术汤) ④治脚气肿胀痛:独活15克,木瓜、牛膝各30克。共为末,每服9克,空心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⑤治历节风痛:独活、羌活、松节等分。用酒煮过,每日空心饮一杯。(《纲目》引 独活的功效与副作用都有哪些3 1、对血小板聚集及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 独活醇提物(H6F4)(1g浸膏相当19、6g生药)能抑制ADP体外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聚集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提高而增加。0、4g/kgH6F4腹腔注射对大鼠颈动脉旁路中形成的.血栓有抑制作用。1、0g/kg 时,其抑制率可达51、1%。H6F4亦可抑制Chandler法形成的体外血栓,不但后延雪暴发生时间、CTFT和TFT,而且使湿血栓长度缩短,湿重减轻。同时对小鼠尾出血时间有明显地延长作用。独活中的有关成分二氢欧山芹醇、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二氢欧山芹素、甲氧基欧芹素、二氢欧山芹醇葡萄糖甙等对ADP体外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亦有明显抑制活性,在终浓度为1mg/ml条件下,抑制率分别为42、2±11、3%、46、6±2、2%、24、5±11、3%、50、4±49、5%和32、7±9、O%。甲氧基欧芹素(Osthol)对 ADP、花生四烯酸、PAF、胶原离子载体A23187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独活的二氯甲烷提取部分,主要含甲氧基欧芹素等香豆素化合物,具有拮抗钙通道阻滞剂受体的活性,此活性与血压、心律有关。在20和10mg/kg剂量时,对猫的动脉压分别降低50%和30%,持续时间各为2小时和1小时,但大鼠用1-2mg/kg剂量时,使动脉压和心缩力增加,刺激呼吸。另报道独活粗制剂0、1-0、5ml/kg 静脉注射,对麻醉犬和猫有降压作用。独活还作用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受体。 3、解痉作用: 香柑内酯、花椒毒素、异欧前胡素等对兔回肠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 4、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 独活煎剂2g/kg 腹腔注射,能明显延长小鼠热板法造成的动物疼痛反应时间,表明独活有明显镇痛作用。独活流浸膏、独活煎剂给小鼠或大鼠灌胃或皮下注射给药,动物外观均表现镇静催眠状态。独活浸剂皮下注射给于青蛙,还可防止【士】的宁所致的惊厥,但青蛙最终死亡。 5、抗菌作用: 欧芹酚甲醚和花椒毒素在体外对11种菌株试验表明有广泛的抗菌谱。花内酯对布鲁氏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MIC为1:2500。 6、光敏感作用: 香柑内酯、花椒毒素和异欧前胡素等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为光活性物质当它们进入机体后,一旦受到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则可使受照处皮肤发生日光性皮炎,于受照射部位发生红肿、色素增加、甚至表皮增厚等。 7、其他作用: 香柑内酯对实验性胃溃疡有中等强度的保护作用。花椒毒素和香柑内酯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杀灭作用。
6,中药独活的药理是什么 独活煮鸡蛋医头晕的原理
独活,辛、苦,微温。归肝、肾、膀胱经。有祛风湿、止痛、解表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常与牛膝、桑寄生、杜仲等配伍。还用于治疗风寒表证、兼有湿邪者,常与羌活、防风同用。此外,防风还可治疗少阴伏风头痛(头晕头痛连及齿颊者)。 现代药理研究:独活有抗关节炎、镇痛、镇静及催眠作用,能直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有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并有抑止血小板聚集及抗溃疡的作用。 独活一般入汤剂的用量是3-10克。 鸡蛋中的蛋黄,是中药药材,称为鸡子黄,有滋阴润燥、养血息风的作用。 你说的独活煮鸡蛋,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做的?煮的是整个鸡蛋还是一部分分?吃的是鸡蛋还是独活的汤剂? 独活用量有是多少呢?
7,独活是什么药
研究显示:独活有抗炎、镇痛及镇静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有降压作用,但不持久;所含香柑内酯、花椒毒素等有光敏及抗肿瘤作用。性味辛、苦,微温。 ①祛风胜湿、止痛: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阴寒头痛、面瘫口喁。 ②解表散寒:治感冒恶寒、头身疼痛。外用治疮痈肿痛。你好!根据你所说的,独活归为祛风湿类药,与羌活常一起鉴别!独活的药力较羌活稍缓和,偏入少阴经,善搜少阴经伏风,多用于腰、膝、足胫的筋骨痹痛。是一种中药,【药 名】:龙眼独活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五加科龙眼独活的根.
【功 效】:疏风解毒,活血祛瘀,止痛.
【主 治】:用于痘疮,跌打损伤,头痛,腰痛等症.
8,独活在中药中有什么作用
性味功效:甘苦温,归肾,膀胱经。祛风湿,止痹痛,解表。煎服5~15克。
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寒湿腰痛;产后中风;风湿筋骨疼痛,屈伸不利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1,用于风寒湿痹痛。 2,用于外感风寒夹湿证。独活功效 独活作用 风寒湿痹 祛风 胜湿 散寒 止痛 独活的功效 祛风,胜湿,散寒,止痛。 独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1。对血小板聚集及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3。解痉作用: 4。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5.抗菌作用: 6。光敏感作用: 7.其他作用:香柑内酯对实验性胃溃疡有中等强度的保护作用。花椒毒素和香柑内酯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杀灭作用。
9,中药独活的详细介绍有哪些
独活味辛,性温。有搜风去湿,发散风寒的作用。常用于伤风头痛、牙痛,风寒湿痹引起的腰痛、腿痛等。有伤风头痛、风湿痹痛的功效。 1、伤风头痛、牙痛:独活能发散风寒并善搜肾经伏风。因伤风寒而致头痛连及齿、颊皆痛者,是风邪波及肾经所致,常配合细辛、防风、白附子、荆芥、川芎等同用。 2、风湿痹痛:风寒湿三邪侵入致气血流行不畅而产生腰、膝、足、胫筋骨疼痛,可用本品搜风、祛湿、散寒,常配合桑寄生、杜仲、细辛、牛膝、当归、威灵仙、续断、制附片、地龙等同用。羌活、独活皆能祛风湿,但羌活药力雄厚,比较猛峻,偏入太阳(膀胱)经,善治风湿相搏的头痛(后头部疼痛较重者,效果更好)、肢痛、一身尽痛。 独活的药力较羌活稍缓和,偏入少阴经(肾经),善搜少阴经伏风,多用于腰、膝、足胫的筋骨痹痛。羌活偏于治游风,独活偏于治伏风。威灵仙祛风湿,能达十二经,兼能祛痰水积聚,性极快利。独活祛风湿,主搜肾经伏风、寒湿,兼治奔豚,疝瘕。细辛偏入肝肾二经血分,善治风寒、风湿,兼通九窍。独活偏入肾经气分,善治伏风、寒湿,兼治齿痛。用量一般一至三钱。
10,含中药独活的有些的药方
独活寄生汤,独活防风散,独活通经汤,独活细辛汤,独活红花汤,独活黄芪汤,独活秦艽汤,独活当归汤,独活丸,独活饮子,独连丸,独活犀角汤,独活续断汤,独活散,独活酒,独活苍术汤,独活败毒散,独活续命汤。独活紫汤,独活汤,独活葛根汤等等很多。楼上的回答的很正确,我就来回答
独活的治病药方
①治风痹:独活、石南各四两,防风三两,附子、乌头、天雄、茵芋各二两。以酒二斗,渍七日,服半合,日三,以知为度。(《千金方》独活酒)②治风伤肾经,腰痛如掣,久不治,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之患,及新产后腰脚挛痛,除风活血:独活二两半,桑寄生、杜仲(切,炒断丝)、北细辛、白芍药、桂心、芎穷、防风(去芦)、甘草、人参、熟地黄(洗)、大当归各二两。上锉散,每四钱,水二盏煎,空心服。(《世医得救方》独活寄生汤)③治少阴寒湿腰痛:独活、苍术、防风、细辛、川芎、甘草。水煎服。(《症因脉治》独活苍术汤)④治历节风四肢头面肿:黄芪十二分,独活八分,生地(切)三升(暴干),豆豉一升(熬),鼠粘子三升(暴干),上五味捣筛为散,一服方寸匕,饮汁下,日二服,加至二、三匕,忌芜荑、蒜、面、猪肉。(《延年方》)⑤治惊瘫、鹤膝,及中风湿日久致腰背手足疼痛,昼轻夜重,及四肢痿痹不仁:川独活半两,当归(酒洗)、白术、黄芪(蜜水涂炙)、薄桂(去粗皮)、川牛膝(酒洗)各二钱半,甘草(炙)三钱。上件细切,每取二钱,水一盏,姜二片,薤白一根,煎七分,空心热服,或无时。(《活幼心书》独活汤)⑥治产后百日中风,痉,口噤不开,并治血气痛,劳伤,补肾:独活一斤,大豆五升,酒一斗三升。上三味,先以酒渍独活再宿,若急须,微火煮之,令减三升,去滓,别熬大豆极焦,使烟出,以独活酒沃之,去豆服一升,日三夜一。(《千金方》独活紫汤)⑦治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药者:独活三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亦可以酒水等煮之。(《小品方》一物独活汤)⑧治风著人面,引口偏著耳,牙车急,舌不得转:独活三两,生地黄汁一升,竹沥一升。上三味,合煎取一升,顿服之。(《千金方》)⑨治头痛属少阴者:独活、细辛、川芎、秦艽、生地、羌活、防风、甘草,水煎服。(《症因脉治》独活细辛汤)⑩治齿根动痛:生地黄、独活各三两。上二味细切,以酒一升渍一宿,含之。 (《千金方》)11.浣洗一切痈疽:独活、黄芩、莽草、当归、川芎、大黄、赤芍药各一两。上为散,分作两次,先用猪蹄以水二升煮,令蹄熟,去蹄入药,再煎十余沸去滓,乘热洗疮。(《普济方》独活散)
上一篇:中草药专业,中草药专业的工作是什么
下一篇:补脾的中草药,补脾的中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