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药炮制,中药里说的炮制具体是个怎样概念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时间:2022-10-22
  • 920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里说的炮制具体是个怎样概念

中药炮制基本可以这样定义:是为了医疗、配方和制剂需的要,根据中医学理论和药物本身的性质,将中药材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所用的一套加工制药技术

中草药炮制

2,何谓中药炮制中药炮制的目的

中药炮制:是指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临床用药和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特性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的目的: (1)纯净药材,保证用量准确 (2)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3)干燥药材,利于贮藏 (4)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5)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6)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7)改变药物的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中草药炮制

3,什么是中药炮制

炮制分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三类,水制有洗漂泡渍水飞等,火制有缎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合制有蒸煮淬等。
包括的很多!

中草药炮制

4,中药炮制的目的和意义

中药炮制是为了加强效用,解除毒性和副作用,便于储藏和便于服用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3.增强药物联系。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5.便于调剂和制剂。6.有利于贮藏及保存药效。7.矫味矫臭,有利于服用。8.提高药物净度,确保用药质量。

5,中药炮制的目的或意义

简单说大致4个目的: 1、消除或减少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如生半夏、生南星有毒,用生姜、明矾脆制,可解除毒性;又如巴豆有剧毒,去油用霜,可减少毒性。 2、改变药物的性能:如地黄生用性寒凉血,蒸制成熟地则微温而补血;何首乌生用润畅通便、解疮毒,制熟能补肝肾、益精血。 3、便于制剂和贮藏:如将植物类药物切碎,便于煎煮;矿物类药物煅,便于研粉。又如某些生药在采集后必须烘焙,使药物充分干燥,以便贮藏。 4、使药物洁净、便于服用:如药物在采集后必须清除泥沙杂质和非药用的部分;有些海产品与动物类的药物需要漂去咸味及腥味等。

6,中药的炮制方法

火制如煅烧,水制如水飞,水火共制如煎煮
中药炮制方法有很多种,如蒸:地黄、炒:决明子、炙:百部、煅:白矾等矿物药、炼:蜂蜜、煮沸:乌头、火熬:驴皮等等到网上下本炮制学著作看看吧你
炒、炙、炸、蒸、畏、煎、熬、浸、煅、发酵、制霜、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炮、姓、博、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搬、瞧、曝、露等方法。
净制 切制 炮制净制 就是洁净药材切制 就是切片炮制分为 炮和炙炮是用固体辅料炙是用液体辅料另外还有缎法等等
2.常用的炮制方法  (1)水制法 能使药物达到洁净、柔软、便于加工,并能减低药物毒性、烈性及不良气味。包括洗、漂、泡、溃、水飞等法。  (2)火制法 是把药物直接或间接放置火上炮制以达干燥、松脆、焦黄或炭化之目的。  炒:有清炒及辅料炒。清炒是将药物放锅内拌炒,由于使用目的不同,有炒黄、炒焦、炒炭之分。炒黄、炒焦之药物有焦香味道,以增强健脾开胃之力或改善药物之偏。炒炭的药物可增强收敛止血之功,如荆芥炭。辅料炒是加辅料同炒,如土炒白术,醋炒柴胡等。其目的是增强药性,更好地发挥疗效。  炙:与辅料炒无多大区别,一般多将用蜜炒的叫炙。如炙甘草、炙黄芪。  煅:是将药物直接或间接放在火上煅烧,使其松脆易于粉碎。多适用于矿石类或贝壳类药物。  煨:是将药物裹上湿纸或面糊,埋于灰内或置于文火上烘烤,以纸或面糊表面焦黑为度,冷却后剥除纸或面糊使用。目的是利用纸或面糊吸收药物中的部分油质,以减低药物的刺激性,并增强药物疗效,如煨木香。  炮:是将药物放入砂中加热,炒至焦黄爆烈,便于加工,并增强其温燥之性,同时能使药物毒性降低,如炮附子、炮姜。  (3)水火同制法 包括蒸、煮、单三种方法。其目的是改变药性、增强疗效。

7,中药炮制学的炮制分类

中药炮制分类是人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学习和生产上应用,要求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以药用部位与炮制方法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合药分剂料理法则”中有“凡用桂心、厚朴、杜仲、秦皮、木兰之辈,皆削去上虚软甲错处取里有味者秤之”。指的是皮类药材要去除木栓层以后入药用。此分类方法是炮制分类的开端。特点可在了解药物入药部位后,很快确定炮制方法。在建立具体药物的炮制方法时,不够严谨、细致。2、以药用部位的来源分类法: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依据药物来源属性之金、石、草、木、水、火、果类等分类,把炮制分述于各药之后。《中药炮制规范》等工具书多以药用部位分类,每味药下列其炮制方法。特点是便于查找。但体现不出炮制工艺的系统性,不利学习。3、雷公炮炙十七法:此分类方法因历史变迁,其内涵现已很难准确表达,却反映了明代以前中药炮制概貌。十七种方法为:炮、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煿、爁、摋、镑、曝、露、煞。4、三类和五类分类法:三类分类法是明代陈嘉谟提出的,即以水制、火制、水火共制为纲,统领各种中药的炮制,此法能反映炮制的特色,但不能包括炮制的全部内容。五类分类法包括: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不水火制),基本概括了所有的炮制方法,较系统的反映药物的炮制工艺,而且能更有效的指导生产实际。5、药典分类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收载“药材炮制通则”采用净制、切制、炮制、水飞、制霜。6、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此分类法能较好的体现中药炮制工艺的系统性,条理性,既能体现整个炮制工艺程序,又便于叙述辅料对药物所起的作用,一般多为教材所采用。炮制原则中药炮制清代徐灵胎将传统的制药原则归纳为: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注:对服用后有不良反应的药物,“相恶为制”与“相畏为制”意义相似。制药的具体方法:1、制其形:改变药物的外观形状和分开药用部位。2、制其性:改变药物的性能。3、制其味:调整中药的五味。4、制其质:改变药物的性质或质地。性质,包括改变药性和功用。

8,中药炮制要注意什么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和制剂的不同要求,对中药所采取的各种加工处理技术。其目的在于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便于服用,提高疗效。然而,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忽视了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的从事医疗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具有传统特色的工艺。1.中药饮片不纯净。中药饮片是所有方剂的原料,被称为“三大支柱”的中间环节,处于重要位置。中药药用部分需要净选、除去药物中的泥沙、夹杂物以及霉败品,分离其不同的药用部位。而有些中药饮片生产商,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都一一省去了这些必要的工序,将皮、茎、根、须混为一团,粗制滥造。甚至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参杂使假,不仅严重的扰乱了医药市场,更严重的是影响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2.辅料标准不统一。药物在炮制过程中,往往需要加入一些辅料与药物一起共制,目的在于消除有害物质,发挥有利作用。如酒、醋、盐、蜂蜜等,同一味中药,经过添加不同的辅料炮制后起的作用各异。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辅料标准,该用蜂蜜的用红糖,该用食盐的用工业盐,该用米酒的用白酒,甚至用矿物酒精代替白酒。再如油、盐、糖制药要因病而宜:高血脂病人,应注意少用动物油炮制的药品,高血压、心血管之类的病人应慎用盐制药品,糖尿病患者不能服用糖制药品,同时还应注意液体辅料的浓度、数量,固体辅料的使用次数、存放时间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药炮制的质量,如果只是象征性的添加辅料,形式上的中药炮制,不仅起不到协同作用,还会造成相反的作用。3.炒焦、炒炭法不卫生。中药炮制中的炒法是将药物置于炒锅内,用中火加热,翻炒至药面焦黄;而炒炭法则是武火加热,翻炒至药面焦黑色,其目的主要是对一些原生药材以制其苦寒性。但是,现代卫生科学告诉我们原生药材炒制加热冒烟,一般说温度已超过200度,这时含油脂的药材其油脂迅速氧化,结果不仅破坏了油脂价值,而且产生大量有害物质。4.有毒有害物质熏润漂制中药不可取。如用硫磺熏制药材:硫磺有毒,属于外用药,用硫磺熏制过的中药,或多或少地含有硫磺化合物,因此,不仅不卫生,还对人体有害。用明矾制中药:明矾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钾铝,含有大量铝元素,而水解制药又有一定浓度,制出的中药便含有相当量的铝元素,对人体有害。用灶心土或焦黄土炮制中药:灶心土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钙盐及多种碱性氧化物,而焦黄土经反复使用后其性质与灶心土成分大体相同,在加热的过程中,灶心土、焦黄土中的焦糊物质及一些重金属也随之“入侵”中药表面,对人体有害。5.对变质中药处理后再使用不可靠。变质中药主要指虫蛀、发霉、变色、走油的中药。当前,对变质的中药,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处理后再当正品使用,其主要方法有:一是对虫蛀过的中药进行筛、捡、烘、晒、除去虫卵;二是对发霉的中药,采取水洗、喷液、烘烤和暴晒除霉;三是对变色的中药实行白酒淋、硫磺熏使其变白转色。对于变质的中药,以上这些措施都无济于事,特别是霉变、虫蛀的中药,它不仅降低或失去了药用价值,而且变质滋生了有毒有害物质,经过处理后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

上一篇:肺结核中草药,肺结核吃什么中药
下一篇:中草药养胃,有什么中草药可以养胃

更多

新闻动态

服务热线

— HOTLINE —

192-7871-9469

版权所有: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 滇ICP备19000309号-1

联系电话:电 话(微信):192-7871-9469

475678278@qq.com

关注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