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常用中草药,西藏哪些药材治疗风湿病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时间:2022-10-22
  • 764

本文目录一览

1,西藏哪些药材治疗风湿病

西藏藏药很少用单药治疗疾病,因为有副作用,而风湿也分为很多种。但常用的是,十八味党参丸,十八味阿曲觉杰,二十五味驴血丸,如意珍宝丸,二十五味儿茶丸等等
你好!雪莲,不过很难搞到真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西藏常用中草药

2,金刚藤和九牛力的

金刚藤(《西藏常用中草药》),又名菝葜、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冷饭头,铁刺苓,金刚根。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九牛力,别名川太、土萆薢,是百合科植物穿鞘菝葜的根茎。 攀援于山坡疏林中树上, 热带林中, 山谷疏林中。分布于台湾、海南、广西、云南等地,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林中或灌丛下。九牛力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菝葜有效部位群能显著降低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炎症介质前列腺E2( PGE2)、组胺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抑制足肿胀模型大鼠血清及炎性组织中PGE2、一氧化氮(NO)的合成及脂质过氧化。 2、免疫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菝葜能抑制钙调磷酸酶,进而阻断TCR的信号传导通路,使T细胞不能活化,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3、活血化瘀作用经实验证明菝葜具有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 , 表现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延长内源性凝血时间。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金刚藤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九牛力

西藏常用中草药

3,手掌参这药材是什么功效用途

【草药名】: 手掌参 【内容介绍】: 手掌参 (《东北药植志》) 【异名】佛手参、掌参(《宁夏中草药手册》),手儿参(《陕西中草药》),旺拉(藏名)。 【来源】为兰科植物手参和粗脉手参的块茎。 【植物形态】①手参,又名:阴阳草。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 块茎4~6裂,肥厚似手掌,通常2枚,初生时白色,后呈黄白色。 茎直立,基部具淡褐色叶鞘。 茎生叶4~7,长圆状披针形,基部抱茎,先端渐尖。 穗状花序顶生,长6~15厘米;花多数,粉红色或淡红紫色,苞片椭圆状披针形,外花被片长圆状卵形,中央花被片内凹,侧花被片下弯,内花被片2,广卵形,偏斜;唇瓣长宽相等,菱形,三浅裂,裂片近于卵形而钝,中央裂片较长;距通常呈镰状弯曲,细长,长1.3~1.8厘米;子房甚扭曲,长约8毫米。 蒴果长圆形,无柄,长约10毫米;种子小。 花期6~7月。 果期7~8月。 生于林间草地、河谷及灌丛间。 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等地。 ②粗脉手参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 块根肥厚,通常4~6掌裂,形如手掌,初生时白色,后变黄色,顶部生须根。 茎直立,具叶5~7片。 叶互生,长圆形或披针形,基部成鞘抱茎,向上逐渐变小,最上部叶近鳞片状,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 穗状花序顶生,花密集,紫红色,唇瓣三角状或近菱形,先端3裂,距短于子房。 蒴果,长圆形,先端尖。 生于高山草地或林缘潮湿肥沃处。 分布西藏等地。 【采集】春、秋采挖。 去净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或用开水烫过再晒干。 【药材】干燥块茎形如手掌,指状分裂,通常4~6裂不等,稍扁,长2.5~3.5厘米,径2~2.5厘米,表面皱缩,淡黄色,有时茎痕周围有1褐色环。 质坚硬;断面白色,胶质。 气特异,味淡。 产东北及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北等地。 同科植物长苞凹舌兰的块茎在陕、甘、宁、青地区亦同等入药。 与手参的主要区别是:叶椭圆形或卵圆形,宽3厘米以上;苞片远比花长;花黄绿色,唇瓣2~3裂,距短囊状。 【性味】甘,平。 ①《宁夏中草药手册》:甘微苦,微寒。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甘,平。 ③《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性微温,味甘,无毒。 【归经】《四川常用中草药》:入肺、脾、胃经。 【功用主治】补益气血,生津止渴。 治肺虚咳喘,虚劳消瘦,神经衰弱,久泻,失血,带下,乳少,慢性肝炎。 ①《东北药植志》:制成粘液,用于中毒和泻下;泡酒为强壮、强精剂。 ②《山西中药志》:收敛止血,解毒。 治久泻失血,淋病,带下。 ③《黑龙江民间中药》:泡酒治阴痿。 ④《中国药植图鉴》:消瘀。 治跌打损伤,积血不行。 ⑤《四川常用中草药》:补血益气,生津止渴。 治肺虚咳喘,虚痨羸瘦,缺乳汁。 ⑥《西藏常用中草药》:治慢性肝炎。 ⑦《陕西中草药》:滋补强壮,补脾润肺,安神镇惊,益气止痛。 治身体虚弱,神经衰弱,劳伤,咳嗽,气喘。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O.3~1两;研末或制成糖浆或浸酒。 【宜忌】《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外感忌服。 【选方】①治病后身体虚弱:手掌参三钱。 水煎服。 (《河北中药手册》) ②治咳嗽气喘:手掌参二两,百合、大枣各四两。 水煎。 饭前服,每次半茶杯。 (《陕西中草药》) ③治久泻失血,白带:手掌参三钱,水煎服;或研末服,每次八分,每天服两次。 (《宁夏中草药手册》) ④治跌打损伤:手掌参三钱,水煎服或泡酒内服。 (《宁夏中草药手册》) ⑤治肝炎:佛手参、黄精、粉苞苣各适量,制成糖浆。 每次服10~15毫升,每天三次,小儿酌减。 (《全展选编·传染病》)。 ⑥治布鲁氏菌病:佛手参、苦参、地丁等量。 每日二次,每次三钱,水煎服。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⑦治血虚乳汁缺少:手掌参配黄芪、当归、漏芦、玉竹。 水煎服。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宜忌】《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外感忌服。 【选方】①治病后身体虚弱:手掌参三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②治咳嗽气喘:手掌参二两,百合、大枣各四两。水煎。饭前服,每次半茶杯。(《陕西中草药》) ③治久泻失血,白带:手掌参三钱,水煎服;或研末服,每次八分,每天服两次。(《宁夏中草药手册》) ④治跌打损伤:手掌参三钱,水煎服或泡酒内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⑤治肝炎:佛手参、黄精、粉苞苣各适量,制成糖浆。每次服10~15毫升,每天三次,小儿酌减。(《全展选编·传染病》)。⑥治布鲁氏菌病:佛手参、苦参、地丁等量。每日二次,每次三钱,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⑦治血虚乳汁缺少:手掌参配黄芪、当归、漏芦、玉竹。水煎服。(《高原中草药》)

西藏常用中草药

4,请问这叫什么草想知道正名学名啥作用

大戟科植物,泽漆。
金刚藤(《西藏常用中草药》),又名菝葜、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冷饭头,铁刺苓,金刚根。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有祛风,活血,解毒的功效。治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瘰疬。金刚藤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

5,西藏的手掌参的用途

据了解,手掌参,又称手参、掌参、手儿参、佛手参,为兰科植物手参或粗脉手参的块根。青藏高原稀有药材,生长在海拔3000-4000米高山灌木丛中,因为外形像手掌而得名,主要用于药物。是一种药用植物。主要作用《东北药植志》:制成粘液,用于中毒和泻下;泡酒为强壮、强精剂。《山西中药志》:收敛止血,解毒。治久泻失血,淋病,带下。《黑龙江民间中药》:泡酒治阴痿。《中国药植图鉴》:消瘀。治跌打损伤,积血不行。《四川常用中草药》:补血益气,生津止渴。治肺虚咳喘,虚痨羸瘦,缺乳汁。《西藏常用中草药》:治慢性肝炎。《陕西中草药》:滋补强壮,补脾润肺,安神镇惊,益气止痛。治身体虚弱,神经衰弱,劳伤,咳嗽,气喘。

6,土白芨的功效和作用

白芨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兰科植物二叶舌唇兰的块茎。 【植物形态】二叶舌唇兰草本,高30~50厘米。 块茎2个,近倒卵形,肥厚肉质,黄白色,顶部有须根。 茎直立,无毛,中部通常具数片鳞片状叶,向上逐渐过渡为苞片。 基部有2片基生叶,叶椭圆形、狭椭圆形或倒披针状椭圆形,先端钝,基部收狭成鞘状叶柄。 穗状花序顶生,有10余朵花,白色,外面3片花被略带淡绿色。 生于山野林下较潮湿的草地上。 【采集】8~10月采挖。 【性味】《西藏常用中草药》:苦,平。 【功用主治-土白芨的功效】《西藏常用中草药》:补肺生肌,化瘀止血。 治肺痨咳血,吐血,衄血,创伤,痈肿,汤火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 外用:捣敷。

7,去西藏或是高原地带旅行最好带哪些常用药

你好!红景天,感冒药,止泻药,消炎药,救心丸等~~!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速效救心丸,高原安……
凭我的经验来看:红景天-是必备的,可以买那种中药材,每天喝水就泡红景天喝,适应能力强的可以在感觉有些高原反应或到海拔较高的地方再开始喝,靠自身调节克服高原反应其实是很常见的。也可以买红景天胶囊直接服用。葡萄糖-就是那种很小的玻璃瓶装,药店都有卖的,一盒里面有5支,这也是遇到高原反应的时候用到的,有了高原反应后紧急补充葡萄糖能帮助克服高原反应。感冒药、止泻药、退烧药-也是必备的,在高原上感冒或拉肚子非常危险,而且很容易引起发烧,一发现苗头要立刻服药并保证休息。不过感冒也跟穿的多少有关,高原上忽冷忽热,温差特别大,添衣脱衣都要及时,以适合自己为主。吃东西也要注意卫生和尽量清淡,否则也容易因水土不服和吃太多而造成拉肚子或肠胃难受。其他的如创可贴、消炎药,以及自己平时会用到的药也都要带着,以防万一。其实在高原上,主要是要克服高原反应和水土不服。心情要放松,不要对高原反应太过于紧张或敏感,真的遇到了也要主动克服,积极自信,不能消极面对,否则会因心理反应而加重病情。预祝您旅行愉快顺利!

8,山里红是什么中药

山楂
山楂,俗名,山里红
山里红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 Shān Lǐ Hónɡ 【别名】野山查(《西藏常用中草药》),扎巴兴罗玛涅买(藏名)。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川梨的果实。9~10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 【原形态】川梨,又名:棠梨刺。 落叶乔木,高达12米。通常有刺。主干粗大,多分枝,树皮灰棕色,小枝蓝紫色,幼时被绵状毛。叶互生或丛生于短枝。卵形或长卵形,长4~7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稀宽楔形,边缘具钝锯齿;叶柄长1.5~3厘米。伞形总状花序,有花7~13朵,总花梗和花梗均密生绒毛,渐脱落,果期无毛或近无毛;花白色或粉红色,直径2~2.5厘米,花瓣5;雄蕊25~30,稍短于花瓣;花柱3~5,离生,无毛。梨果近球形,径1~1.5厘米,成熟时红色。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田野、村庄附近等向阳处。分布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西藏常用中草药》:"酸甘,温。" 【功能主治】《西藏常用中草药》:"消食积,化瘀滞。治肉食积滞,消化不良,泄泻,痛经,产后瘀血作痛,高血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摘录】《*辞典》
中药山里红即是野山查,为为蔷薇科植物川梨的果实。其性味酸甘、温,有消食积,化瘀滞的功效,主治肉食积滞,消化不良,泄泻,痛经,产后瘀血作痛,高血压等疾病。

9,老虎姜有哪些作用

【老虎姜的功效介绍】:   老虎姜 (《陕西中草药》)   【拼音名】 láo hǔ jiānɡ  【异名】白药子(《宁夏中草药手册》),盘龙七、算盘七,鸡头参、山姜《陕西中草药》),惹涅(藏名)。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卷叶黄精的根茎。   【植物形态】卷叶黄精,又名:轮叶黄精。   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   根茎肥大,成不规则的结节块状,形似生姜,茎痕明显,呈圆盘状。   茎圆柱形,具条棱,梢弯曲。   叶3~8片轮生,线状披针形,长7.5~12厘米,先端卷曲,下面有粉。   花小,白色、绿色或带紫色,每一总花梗着生1~4花,轮生;苞片披针形,白色,膜质;花被筒状,先端6裂,裂口有乳突状短柔毛;雄蕊生花被筒中部以上,花丝有缘毛;花柱长等于子房。   浆果球形,熟时黑色。   生于高山林缘。   分布宁夏、西藏、新疆、陕西、甘肃、湖北、四川及东北等地。   山东等地亦有栽培。   本品根茎,亦作黄精使用。   【采集】舂.秋挖取根茎。   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甘辛,平。   ①《陕西中草药》:味甘微辛,性温,有小毒。   ②《宁夏中草药手册》:辛,平。   ③《西藏常用中草药》:性平,味甘。   【功用主治-老虎姜的功效】润肺养阴,健脾益气,祛痰止血,消肿解毒。   治虚痨咳嗽,头昏,食少,遗精,盗汗,崩漏带下,产后体亏,吐血,衄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疮肿,瘰疬。   ①《陕西中草药》:补脾润肺,滋阴补肾,行气活血,收敛止血,拔毒杀菌。   治脾虚少食,肺虚咳嗽,头昏体痛,遗精盗汗,崩漏白带,疮疖初起,瘰疬。   ②《宁夏中草药手册》:祛痰止血,消肿解毒。   治咳嗽吐血,鼻出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疮疡肿毒。   ③《西藏常用中草药》:补益脾胃,润肺生津。   治诸虚不足,虚痨咳嗽,筋骨痿软。   ④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补肾益肺,益气滋阴。   治产后气血虚弱。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研末或浸酒。   外用:捣敷或水磨汁涂。
【老虎姜的功效介绍】: 老虎姜 (《陕西中草药》) 【拼音名】 Láo Hǔ Jiānɡ 【异名】白药子(《宁夏中草药手册》),盘龙七、算盘七,鸡头参、山姜《陕西中草药》),惹涅(藏名)。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卷叶黄精的根茎。 【植物形态】卷叶黄精,又名:轮叶黄精。 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 根茎肥大,成不规则的结节块状,形似生姜,茎痕明显,呈圆盘状。 茎圆柱形,具条棱,梢弯曲。 叶3~8片轮生,线状披针形,长7.5~12厘米,先端卷曲,下面有粉。 花小,白色、绿色或带紫色,每一总花梗着生1~4花,轮生;苞片披针形,白色,膜质;花被筒状,先端6裂,裂口有乳突状短柔毛;雄蕊生花被筒中部以上,花丝有缘毛;花柱长等于子房。 浆果球形,熟时黑色。 生于高山林缘。 分布宁夏、西藏、新疆、陕西、甘肃、湖北、四川及东北等地。 山东等地亦有栽培。 本品根茎,亦作黄精使用。 【采集】舂.秋挖取根茎。 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甘辛,平。 ①《陕西中草药》:味甘微辛,性温,有小毒。 ②《宁夏中草药手册》:辛,平。 ③《西藏常用中草药》:性平,味甘。 【功用主治-老虎姜的功效】润肺养阴,健脾益气,祛痰止血,消肿解毒。 治虚痨咳嗽,头昏,食少,遗精,盗汗,崩漏带下,产后体亏,吐血,衄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疮肿,瘰疬。 ①《陕西中草药》:补脾润肺,滋阴补肾,行气活血,收敛止血,拔毒杀菌。 治脾虚少食,肺虚咳嗽,头昏体痛,遗精盗汗,崩漏白带,疮疖初起,瘰疬。 ②《宁夏中草药手册》:祛痰止血,消肿解毒。 治咳嗽吐血,鼻出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疮疡肿毒。 ③《西藏常用中草药》:补益脾胃,润肺生津。 治诸虚不足,虚痨咳嗽,筋骨痿软。 ④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补肾益肺,益气滋阴。 治产后气血虚弱。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研末或浸酒。 外用:捣敷或水磨汁涂。
老虎姜性味辛温微苦 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

上一篇:元胡中草药,元胡12g归尾10g三苓15g茯苓15g甘草10g香附10g白灼15g红花10g莪
下一篇:治疗结石的中草药,吃结石的草药

更多

新闻动态

服务热线

— HOTLINE —

192-7871-9469

版权所有: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 滇ICP备19000309号-1

联系电话:电 话(微信):192-7871-9469

475678278@qq.com

关注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