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涂抹给药要求,实验动物的常用给药方法包括哪些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时间:2022-09-16
  • 735

本文目录一览

1,实验动物的常用给药方法包括哪些

静脉给药,灌胃给药,皮下给药
腹腔注射 皮下注射 静脉注射 灌胃

动物涂抹给药要求

2,兽药使用的基本原则附使用标准与规范

确定疫病的种类:需要先确定疫苗的种类后再对症下药,严禁滥用药物。确定疗程以及用药时间:应从药物性质、吸收能力、药物对胃的刺激,动物的耐受能力和药效发生作用的时间等方面去考虑,然后再确定疗程以及用药时间。药物用量:根据药物在血液中有效浓度的持续时间,合理安排用药次数、使用剂量以及疗程。 一、兽药使用的基本原则 1、确定疫病的种类 当动物感染上疫病后,应做到正确判断疫病的种类才能对症下药,对于不明原因的疾病,严禁滥用药物。 2、确定疗程以及用药时间 (1)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有足够的疗程才能发挥出真正的药效,而疗程的长短取决于疾病的急缓程度,如果疗程过短,部分病原体只能被抑制却无法从根本上被消灭,在停止用药后,受抑制的病菌会重新生长、繁殖,出现更严重的病情。 (2)通常情况,在症状消失后就可以停止用药,但在使用抗菌药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时,为了巩固治疗效果,应在症状消失后再持续使用药物一段时间。 (3)针对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病,为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应按照疗程规定用药。 (4)部分药物应在恰当的时间使用,可以提高药效。 (5)在确定用药时间时,应从药物性质、吸收能力、药物对胃的刺激,动物的耐受能力和药效发生作用的时间等方面去考虑后再决定。 3、药物的用量 (1)在使用药物治疗疾病时,药物浓度需要达到有效的浓度时才能发挥出药效,如果药剂量过小无法达到有效的浓度,病情非但得不到控制,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但如果剂量过大,会造成药物浪费,并产生毒性。 (2)需要根据在血液中有效浓度的持续时间,合理安排用药次数、剂量以及疗程。因为部分药物所使用的剂量不同,药理作用也不同,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握药物的具体使用剂量。 4、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在使用药物时,经常会联合使用2种或者2种以上药物,目的在于提高疗效、降低或者避免出现毒性反应,防止和延缓产生耐药菌株,因此使用时应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注意配伍禁忌,比如基糖苷类药物不宜与红霉素等药物配伍,也不宜与肌肉松弛药配伍,宜增强毒性。 5、耐药性以及过敏反应 (1)耐药性通常指两个方面,一是指病原体产生耐药性,二是指动物机体产生耐药性。部分药物在反复使用后,病原体以及动物机体就会产生耐药性,此时需要根据动物病情的具体情况及时更换药物。 (2)为了防止产生耐药性,在使用兽药时要按照规定严格用药,做到用量充足,疗效得当;在单一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时可不采取联合用药;对于病因不明的疾病,不可轻易用抗生素;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 (3)过敏反应指动物个体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出现的异常现象,因此在施用药物时,应避免给动物使用其容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 6、动物种类、年龄、性别以及个体差异 因为患病动物的种类、年龄、性别、体重都各有不同,即使使用了同种药物,但敏感程度以及治疗效果也不同,所以在使用兽药时,应根据动物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7、动物的病理以及机能情况 动物的病理以及机能情况不同,对于药物的反应也不同,通常在出现病理情况后,用药物治疗效果较为明显。 8、综合性防治 (1)当动物发生慢性疾病后,全身多器官、多系统功能会出现异常,因此在治疗的时候,要坚持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使用抗生素的同时,要注意加强电解质以及调节机体酸碱度平衡。 (2)在防治动物疾病时,要求熟悉各种药物的药理、毒理、药性、适应症以及用法、剂量,同时还要重点关注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 (3)在选用兽药时,应遵循广谱高效、安全方便、经济适用以及对人无害的原则。 二、兽药的使用标准与规范 1、正确认识兽药 兽药具有两面性,安全用药能将药效发挥到极致,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障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的目的。若盲目用药或者滥用兽药,甚至违法使用禁药,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造成动物源性食品的药物残留,从而发生食品质量安全事件。 2、购买合法兽药 (1)通过农业部GMP认证、取得兽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取得进口兽药注册证书的国内外合法生产企业中购买兽药。 (2)从兽药GSP验收合格,持有《兽药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企业处购买兽药。 3、正确使用兽药 (1)各养殖场必须严格按照适应症、用法与用量、休药期、 免疫规程等兽药安全使用规定来使用兽药。 (2)当农业部兽用处方药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还应严格按照规定凭借职业兽医师开具的处方购买和使用处方药。 (3)各饲料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合理使用兽药,非“兽药添字”产品批准文号的兽药预混剂不准违规添加在饲料中。 (4)兽用原料药不能直接加入饲料中使用,同时各养殖场和饲料生产企业要建立完整且真实的用药记录。 4、违规使用兽药所需要承担的责任 (1)未按照国家有关兽药安全使用规定使用兽药的、未建立用药记录或者记录不完整真实的,或者使用禁药和其他化合物的,或者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的养殖户或者单位,需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对饲喂了违禁药物以及其他化合物的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违反《条例》规定,销售尚在用药期、休药期内的动物及其产品用于食品消费的,或者销售含有违禁药物和兽药残留超标的动物产品用于食品消费的,责令其对于含有违禁药物和兽药残留超标的动物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没收违法所得的,并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违法犯罪的,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违反《条例》规定,未经兽医开具处方销售、购买、使用兽用处方药的,责令其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4)违反《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规定,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明文禁用的物质以及对人有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其他物质,或者假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应由畜牧兽医管理部门责令其对饲喂了违禁物的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使用兽药的单位应严格按照《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农业部《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部分兽药品种的停药期规定》、《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等有关法规政策规定,切实履行兽药使用单位是食品安全中兽药安全使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需要科学、正确、合理使用兽药,才能有效的防止发生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

动物涂抹给药要求

3,动物实验常用动物及给药方法有哪些

静脉给药,灌胃给药,皮下给药
常用动物有小鼠,大鼠,兔,蟾蜍等。主要给药方法有喂食(将药掺入水或食物中),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等。

动物涂抹给药要求

4,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给药方法与技术一

不少从事水产动物养殖的人员,在渔用药物的使用上存在许多误区,不正确地使用渔用药物,不仅会影响药物的疗效,贻误治疗的最好时机,还可能导致药物对水产动物机体和养殖环境的污染。一、治疗方法的选择 对水产动物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拌药饵投喂法、浸泡(药浴)法、注射法和局部涂抹法等。拌药饵投喂法和药液浸泡法比较适用于需要大批量处理的治疗对象,而注射法和局部涂抹法则只适用于观赏鱼、繁殖用亲鱼等能实行个体管理的水产动物疾病的治疗。选择治疗水产动物疾病的适宜方法,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根据患病水产动物的状况:患病后的水产动物的摄食量一般都是趋于下降的,游泳的速度也变得比较缓慢,常出现离群独游的现象。对于食欲严重衰退的水产动物群体,即使将药物拌在饲料中投喂,也只能是尚未丧失摄食能力的水产动物能吃进药饵,因此,难以达到药物治疗的目的。 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具有摄食能力的水产动物吃进了过多的药饵,还可能会导致药害现象的发生,而如果摄食药饵量太少,由于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不能达到抑制病原体的药物浓度,就不仅不能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还有可能导致病原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此外,未被水产动物摄食的药饵,可能在水体中不断地释放药物,还会对养殖水体中的微生态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采用拌药饵投喂的给药方式时,一定要考虑患病的水产动物是否还有摄食能力。 2、根据病原体的特性:病毒、细菌、真菌和各种寄生虫都可能成为水产动物的病原体,而能治疗百病的药物是没有的。因此,在采用某种药物治疗疾病之前,必须要首先确认病原,对疾病作出正确地诊断。 对于病毒性疾病,目前尚没有药物能进行有效的治疗。对患病毒性疾病的水产动物用药,主要目的是在于控制病原性细菌对水产动物的二次感染。 对于由病原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一般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注意针对患病水产动物究竟是全身性感染还是局部感染,选择不同的给药方式。如对于鳗鲡的爱德华菌病,由于病原菌可以通过血液在全身流动,所以采用在饵料中拌药物投喂的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对于细菌性鳃病和柱状菌病,由于患病部位是鳃和体表,药物能直接接触到病原体,因此,对这些疾病的治疗采用药液浸泡法是比较适宜的。 由寄生虫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在体表寄生的原生动物、大型吸虫和甲壳动物等,采用药液浸泡法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而对于寄生在水产动物的消化道的棘头虫、线虫等体内寄生虫,必须采用拌药饵投喂的给药方式,才有可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3、根据药物的类型:能溶于水或者是经过少量溶媒处理后就能溶于水的药物,不仅可以作为拌药饵投喂的药物使用,同时也是可以作为药浴用药物使用。但是,对于不溶于水的各种药物就不能作为药浴用药物。既能用于拌药饵投喂又能作为药浴用的药物是很少的,药物的生产商是根据药物的使用途径和方式制备不同剂型,在选择和使用某种药物时,必须认真地阅读使用说明书。根据药物不同的剂型,有些药物在消化道内不易吸收,而比较易于通过鳃吸收。因此,了解各种药物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是很重要的。 二、选择药物的依据 1、依据药物的抗菌谱:从患病的水产动物中分离病原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和鉴定其种类后,根据不同药物的抗菌谱,就可以大致明确什么抗菌药物可能是治疗某种疾病的有效药物。首先,可以从药物的抗菌谱中选择病原菌比较敏感的几种抗菌药物。 最近,人们注重将具有较广抗菌谱的抗菌药物作为渔用药物的研究开发对象,即希望用一种药物就可能对多种病原菌有效。现在,已经研制出来了一些同时对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病原菌都有抑菌作用的药物。 2、感受性的测定:如果选用的抗生素对某种致病菌没有抑制作用,使用后就不可能获得对疾病的治疗效果。然而,即使某种抗生素能抑制某种致病菌,不同的致病菌对同一种抗生素的感受性也是存在差异的。因此,为了达到药到病除或者获得对疾病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筛选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作为治疗水产动物疾病的药物是很有必要的。现在,研究者们采用在养殖现场分离到的水产动物致病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时,已经发现有些菌株对某些抗生素失去了敏感性,或者感受性已经下降了,这就是病原菌对这些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 病原菌对药物的感受性一般都是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表示。即每升(L)培养基中的抗菌药物以毫克(mg)表示,作成倍比稀释系列,当接种在培养基中的病原菌被完全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表示药物对致病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 测定从患病水产动物中分离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是保证药物治疗效果的关键。但是,开展这个工作要求有一定的试验条件,而且要求操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试验技能。因此,尚不具备这种试验条件的养殖单位和个人可以委托有条件的研究单位协助完成这项工作。 3、抗生素的作用方式:在药物疗法中使用的各种抗菌药物都是能对细菌的细胞产生作用,而对水产动物和人体的细胞不会产生危害的,这是因为药物具有选择性毒性的缘故。在选择抗生素类药物作为水产动物疾病的药物时,首先要了解这种药物的作用原理。除了要明确该药物的作用原理外,还应该弄清楚药物对病原菌究竟是抑菌作用还是杀菌作用,这些问题对于确定药物的投予量和投予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 药物对病原菌的抑菌和杀菌作用的机制有所不同。使用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物后,病原菌的数量不会减少,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以有效的药物浓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因为药物只能抑制病原菌的增殖,最终还要依靠机体的免疫防御机能的作用使疾病痊愈。而具有杀菌作用的药物,则是通过直接杀死水产动物体内的致病菌而产生治疗效果的。 由于抑菌和杀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使用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物就必须要使药物的有效浓度在水产动物体内维持一定的时间,需要准确计算初次用药量和再次使用的维持量。使用杀菌作用的药物,则不需要考虑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维持一定时间的杀菌浓度。 在抗菌类药物中,通常将磺胺类和抗生素类药物定为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物,而将呋喃类药物定为具有杀菌作用的药物。不过,当大剂量的使用抑菌性药物时,其药物也会显示出杀菌效果。所以,药物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只是使用剂量的差异,而不存在本质的不同。 4、第一次选用药物和第二次选用药物:在水产动物的养殖过程中,由于多次使用同一种药物,会导致病原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最后形成具有抑、杀菌效果的药物越来越少的局面。如果通过对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在疾病的治疗初期就选用病原菌最敏感的药物,就可能随着病原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而无法再获得有效的治疗药物。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使用药物治疗水产动物的疾病之前,就应该根据药物的种类和特性,决定不同药物的使用顺序。将磺胺类和抗生素类等比较容易引起病原菌产生R耐药性因子的药物作为第一次选用药物,而将对已经产生R因子的耐药性病原菌也有杀菌效果的合成抗菌药物,如萘啶酸、恶喹酸和吡咯酸等作为第二次选择用药物,只对第一次选择药物失去疗效的情况下使用。在决定使用药物的顺序时,最好是能将磺胺类药物作为第一次选择用药,抗生素作为第二次选择用药,而将各种化学合成药剂作为第三次选择用药。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这种用药顺序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实践中是比较难以施行的。 虽然病原菌对萘啶酸等第二次选择用药物不会产生R耐性因子,但是病原菌能很快获得对这些药物的短期耐药性。因此,在实际防治水产动物疾病时,应该严格控制这类药物的使用次数。当第二次选择用药物失去效果后,还必须从第一次选择使用的药物种类中筛选有效的药物,由于病原菌对药物的耐性程度每年都会不断的变化,当磺胺类和抗生素类药物停止使用一段时间后,病原菌又可以恢复对这些药物的敏感性。

5,国家允许动物使用人用药吗

可以的但是最好还是吃狗狗专用的药比较好如果一定要吃的话一定要注意按照体重的比例减量给狗狗吃~~但是象消炎一类药一定不要自做主张随便的给它们吃
一般狗狗病了都是吃人的要,只是剂量不同
用不着等国家允许可以用注意剂量就好比成人减半,如果是小狗就再减半或者根据体重按说明书给药。我的用的药在国家允许给人用之前,早就给它们先试用过了
当然可以了,因为有很多的药就是通过动物试验才用到人身上的。

6,动物用药按体重

也是按体重,但是,个体小的动物单位体重用药量比人大,如狗猫等,个体大的单位体重用药量小,如牛,马等. 现在养殖的动物口服用药多是换算成采食量计算,如养猪厂,多是按每吃一千斤料用多少,而养鸡的多换算成饮水量,药的说明就是每瓶(袋)加水多少斤等,你想了解更多,可以找兽医药理手册之类的书看一下,比如胡功政,李荣誉主编的,还有默克兽医词典等书
我觉得动物一般不会去刻意控制体重,因为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在为求吃饱而到处觅食。而且长期处于运动,饥饿的状态。除非生病了,导致体重增加。如果需要增肥,增加脂肪,一般也是为了过冬什么,储存的脂肪也会被消耗掉。

7,给药剂量临床常用量动物等效面积系数培养基内血清稀释度中培养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有限稀释法是一种常用的克隆方法。 将需要再克隆的细胞株自培养孔内吸出并作细胞计数,计出1mL的细胞数。 用HT培养液稀释, 使细胞浓度为50~60个/mL,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加0.1mL(五六个细胞/孔)。接种2排,剩余细胞悬液用HT培养液作倍比稀释,再接种2排,如此类推,直至使每孔含0.5~1个细胞。培养7~10d后,选择单个克隆生长的阳性孔再一次进行克隆。一般需要如此重复3~5次,直至达100%阳性孔率时即可,以确保抗体由单个克隆所产生。例如: 实验细胞克隆化培养技术—有限稀释法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有限稀释法进行细胞克隆化培养技术; 2、学会细胞克隆形成的辩观察技能; 3、配合抗体分泌细胞筛选技术,确定抗体分泌细胞。 二、实验原理: 克隆化培养即单细胞培养技术,用有限稀释法进行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可以及时确定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同时淘汰因发生染色体丢失或抗体的轻、重链基因分离而出现无抗体分泌阴性细胞株。 一般杂交瘤细胞需经过52—3次反复克隆后,才能达到100%细胞阳性率。 该办法亦适用于一般细胞培养中的细胞纯化、突变细胞株的选择,识别和分离。是细胞株的常用方法。 三、实验材料: 杂交瘤细胞、25毫升培养瓶、96孔细胞培养板(天津有机玻璃厂)、移液管(1毫升、5毫升、10毫升)、弯头滴管、倒置显微镜、CO2培养箱、白细胞计数板、计数器、盖玻片、防水笔、RPMI-1640、小牛血清、青链霉素、10毫升刻度离心管,00橡胶塞,饲养细胞(3-6×105/ml、见腹腔细胞的制备)。 四、实验步骤: 1、分装了每孔0.1毫升腹腔细胞的96孔细胞培养板(可提前24小时准备就绪,置CO2培养箱中备用); 2、自细胞培养瓶中收集长势良好的杂交瘤细胞(亦可自24孔培养板孔中收集),制成悬液。3、按白细胞计数方法准确计得细胞悬液的细胞数,一般在105/毫升左右。 4、取3支10毫升刻度离心管排列在超净工作台试管架上,先用无血清培养基将细胞稀释至103/毫升,再用含15%小牛血清的完全培养基稀释到101/毫升细胞,即每0.1毫升1个细胞。 5、每孔0.1毫升细胞悬液。 6、置37℃5%CO2培养箱,4天后取出观察,并在板盖上打上标记,做好记录并统计结果。 7、继续培养时,则在第4-5天更换1/2培养基,约第7-9天可以收获培养液上清用于检测抗体。并重复检测1-2次。 8、选择单克隆生长孔,生长良好,阳性强者,转移到24孔板再做克隆经培养或扩大培养。 五、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以总细胞孔(如96孔)中出现克隆孔统计出克隆百分率,并可进一步按单细胞孔、双细胞孔、多细胞孔分别计算出百分率。 六、注意事项: 1、注意无菌操作,一旦发现污染(孔)必须及时处理; 2、计数细胞要求准确,稀释量亦要准确,否则将造成一孔多细胞克隆或克隆百分离太低; 3、在计数克隆出现率之前,不宜更换培养液,也不宜强烈振动培养板; 4、做克隆化培养的小牛血清必须是优质血清; 5、若做克隆抗体检测时,特别要保护细胞的生长状况,防止细胞生长不良甚至丢失。 七、说明: 哺乳动物细胞通过分离、稀释接种,培养在适宜于单细胞生长的培养液中,形成细胞克隆。运用这项技术可以制作细胞成活曲线,即在接种相同数量细胞的培养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化学药品,或照以不同剂量的射线,观察其对细胞的听见害程度。由此可以在哺乳类细胞中进行诱变试验及分离突变细胞。

8,用洁尔阴治猫藓比例为多少

水温什么都没什么,反正我是拿凉白开,按一比十和水,混好直接涂的
猫癣不严重的话不要剃毛全身,就把局部的修剪一下就行了。不是严重的情况下,一般外用铭瑞宁就可以了,一两个周左右就能好转。如果蔓延的比较厉害,且患处一直增多的情况下,就建议配合口服药,注意好剂量。定期给环境进行消毒。每天带着晒会太阳,十几分钟就可以了,会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1)猫癣的多发部位在脸部,躯干,四肢和尾部等处,出现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的癣斑,上面覆有灰色的鳞屑。毛色会变得粗糙,癣斑部分的被毛一撮一撮脱落折断或者脱落,被传染的猫有巨痒,所以经常会在各种物体上蹭痒病程较长,鳞屑脱落后形成秃斑。(3)猫癣多见于营养不良和体弱多病的猫,增加营养特别是B维生素的摄入,有利于预防该病和已染病猫的恢复。(4)猫癣的治疗,目前建议是外用,外用也是最好的,每天两次,坚持2-4周之内即可好转。
洁尔阴洗液可以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能用于湿疹、体股癣等。但这都是针对人类的,并不建议给猫咪使用去除猫癣。因为这个药物为人所制作的,里面可能有部分成分对猫咪有害。猫主人可以看看下面的方法对你治疗猫咪猫癣有没有用。1、单独隔离。避免二次传染 猫癣是会传染的,不仅能传染给猫咪还可以传染人类。在猫咪患上猫癣的时候,宠物主人要第一时间把猫咪隔离病清洁,将猫咪带过的房间进行消毒,重点消毒猫咪使用的猫厕和饭碗。这让可以避免将猫癣传染给其它健康猫咪,或猫咪的二次传染。2、处理猫咪的猫癣 在处理猫咪身上的猫癣的时候,宠物主人先要控制好猫咪,给猫咪带上伊丽莎白项圈,然后用剪刀或修眉剪剃掉癣斑处的毛发,先用双氧水擦拭冲洗一下,再拿湿毛巾擦干净,喷上宠满趣。如猫癣长在头部或者耳朵这种比较接近嘴巴的部位,要用棉签粘上喷剂再涂在患处。处理好也要让猫咪一直带着伊丽莎白套防止猫咪因舔舐消毒术而中毒。 当猫咪猫癣很严重时,可以把猫咪脱光毛发,进行药浴。但药浴要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猫主人不得私自给猫咪进行药浴。3、加强猫咪的营养 猫癣一般都是出现在营养不良、体弱多病的猫咪身上。宠物主人还要给猫咪补充营养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猫粮之外,还可以给猫咪煮一些肉食,比如牛肉、鸡肉、三文鱼等。或者是喂食一些家趣维生素B来补充营养。 最后猫癣长于猫咪的皮肤表层,宠物主人可以每天带猫咪晒1个小时左右的太阳,紫外线能让猫咪的猫癣快点好。
猫癣多见于营养不良和体弱多病的猫,增加营养特别是B族维生素的摄入,有利于预防该病和已染病猫的恢复。 感染猫的真菌有2种,即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98%是犬小孢子菌,随着病的演变,成为有刺激性的干燥圆形斑疹(金钱癣) 一般可服灰黄霉素,每公斤体重50毫克,每日2-3次分服,至少服用3 4周。其他还可外用克霉唑软膏、复方苯甲酸软膏、硫磺软膏、2%硝酸咪康唑亲水软膏和癣净擦涂患处。治疗期间每天在猫食中添加4毫升植物油,促进口服药品的吸收,局部也可配合皮质类固醇治疗。 因为猫癣可传染给人,请注意消毒。咪咪的主人应该口服复合维生素预防。 注意:不可以给咪咪使用达克宁霜,效果很不好,而且还很容易扩展!! 关于猫癣的 : 1、灰黄霉素要慎用,尤其是一岁以下未成年的小猫,因为所有杀真菌的口服药对肝脏的损害非常大,将来会造成猫咪肝功能紊乱,留下病根。如果猫咪不是全身大面积的猫癣,就不要轻易服用灰黄霉素或其他杀真菌的口服药。即使猫咪患有全身的严重猫癣,服用灰黄霉素时要捣碎了或碾成粉,用食用油掺和着喂下去,而且最好是喂一天停一天这样间隔开来喂,即使这样服用的时间也不能超过2周。 2、猫咪患上猫癣后恢复情况跟猫咪本身的体质有很大关系。原来身体条件的好的猫,康复的周期短,原来身体条件不好的猫,康复时间长,而且可能很长(超过2个月或更长时间)。但是无论如何,治疗要坚持要有耐心。千万不可因为猫咪患了猫癣,大面积脱毛,变丑了,就抛弃他,猫癣绝对不是致命的病,从根本上说对猫咪的健康影响不大,所以一定要耐心。 3、猫咪患上猫癣以后,除了外用克霉唑之类的药物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补充营养,多晒太阳。这期间应该加强猫粮的营养,(如选用法国皇家的猫粮),另外给猫咪服用动物用的维生素补充品“叭咪宝”,(或者把小儿善存,小施尔康之类儿童用的维生素药碾碎了拌在猫罐头里,效果相同,每天一颗)。补充药物服用时间可以长一点,3、4个月或者半年,即使猫癣好了以后也可以继续喂,增强体质。还要尽可能地让猫咪多晒太阳。 4、家中环境要勤消毒,尤其是猫咪常睡的窝,垫子,每天用按要求稀释后的宠物环境消毒液喷洒,家中的地板,家具要隔天或隔两天用稀释后的消毒液擦拭,能够有效的防止猫癣的扩散。 5、已经出现在猫咪身上的大面积脱毛,当然是重度猫癣的特征,除了对这些部位搽克霉唑之类的外用药物以外,还一定要注意及时发现猫咪身上其他部位的新长出来的猫癣。做法是每天给猫咪上完药之后,顺着毛,用双手紧贴着猫咪的皮肤从脑袋到尾巴仔仔细细的摸一遍,如果手触及到硬硬的小疙瘩或小突起,翻开来毛来看看,可以发现一小块结痂,旁边还有一小撮皮屑,那就是新长的猫癣,这些部位千万别忘了也要上药,如果等到这些部位也发展成大面积脱毛,治疗就更难了。越早发现,治疗越易,这个道理是谁都懂的。 猫癣在猫的身上发展的速度很快,常常就是好了一块由长了一块,所以涂药的时候要把病区的周围都涂上避免他扩散,给猫猫把病区附近的毛都剪掉也是很必要的。还有就是让他多晒晒太阳也对他的皮肤有好处。 治疗猫癣 : 先清理生了癣的部位,把皮屑擦掉,有硬痂的也最好擦掉,但不是硬擦,弄破了就不好了。然后把生了癣的部位的毛剪掉,一来可以让药更直接的渗透到皮肤里,二来避免真菌扩散。 然后就涂药,涂药的范围略大于生癣的范围,可以防止扩散和抑制可能已经扩散到周围的少量的真菌。 擦药要是坚持每天擦的话,2周就有很好的效果了,不到一个月就能全好! 还有要注意的是,潮湿,高温,不通风的环境容易滋生真菌,要让咪咪的环境干燥和通风会更好。其他的就是咪咪的用具要经常消毒。 在用药上主要使用两种药:克霉唑软膏和癣净溶液。前一种是膏状的,涂在病区上隔离氧气,对彻底杀死真菌很有效。后一种是动物专用的,效果也不错。

上一篇:保护肝脏的动物药,黑宝熊胆胶囊解酒效果怎么样
下一篇:动物成分药,药店常见含有动物成分的药物有哪些

更多

新闻动态

服务热线

— HOTLINE —

192-7871-9469

版权所有: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 滇ICP备19000309号-1

联系电话:电 话(微信):192-7871-9469

475678278@qq.com

关注我们公众号